CN114134033B -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4033B
CN114134033B CN202111480728.5A CN202111480728A CN114134033B CN 114134033 B CN114134033 B CN 114134033B CN 202111480728 A CN202111480728 A CN 202111480728A CN 114134033 B CN114134033 B CN 114134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ath
constant temperature
capillary tube
co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0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4033A (zh
Inventor
李晓峰
何马强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npon Bio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07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4033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61886.6A priority patent/CN116286320A/zh
Priority to CN202211261879.6A priority patent/CN116218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4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4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0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1084 priority patent/WO2023104218A2/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B01L7/525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with physical movement of samples between temperature zones
    • B01L7/5255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with physical movement of samples between temperature zones by moving sample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快速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PCR热循环装置包括具有恒定的第一温度的第一恒温槽、移动机构和控制模块,移动机构用于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同步移动至第一恒温槽内或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以通过第一恒温槽对装于毛细管中的样品进行温度控制;测温用于检测温度,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设定温度,当测温模块在第一恒温槽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立即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热槽内取出,从而通过测温模块间接地对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测,保证毛细管内样品的温度到达第一温度阈值时能够被及时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

Description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快速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分子诊断过程中,样品的扩增流程通常在PCR热循环装置中完成,目前的PCR热循环装置一般是设置多个恒温槽,如高温槽、低温槽和光学槽,使毛细管在多个恒温槽内按预定的循环循环多次以完成扩增流程。
在毛细管高速转移的过程中,需要对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控,确定样品从恒温槽内取出的时机,以完成变性、退火、延伸的热循环。但由于毛细管体积非常小,其中的样品在高温槽和低温槽中的升降温速率会非常快,无法精确监测样品的实时温度,导致难以确定毛细管从恒温槽内取出的时机。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固定时间控制毛细管转移或者对应设置快速响应温度检测装置,以使毛细管的样品满足各循环过程的温度要求,但是由于样品在恒温槽中的升降温速率非常快,因此对快速响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反应灵敏度和材质要求非常高,上述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样品温度控制的问题,但仍会带来PCR热循环可靠性不高,成本高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以能够准确、可靠地对毛细管中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R热循环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第一恒温槽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一控制温度;所述移动机构上放置有装有样品的毛细管和测温模块,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毛细管和所述测温模块同步移动;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和所述测温模块转移至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当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移出所述第一恒温槽,以使所述毛细管在移出所述第一恒温槽后所述样品的温度位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控制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94±2)℃;
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90℃-105℃。
进一步地,所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恒温槽,所述第二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二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由所述第一恒温槽转移至所述第二恒温槽内;
当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移出所述第二恒温槽,以使所述毛细管在移出所述第二恒温槽后所述样品的温度位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所述第二控制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57.5±2)℃;
所述第二设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50℃-70℃。
进一步地,所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三恒温槽,所述第三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三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由所述第二恒温槽转移至所述第三恒温槽;
当所述毛细管内的样品在所述第三恒温槽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从所述第三恒温槽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四恒温槽,所述第四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四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依次转移至所述第一恒温槽、所述第四恒温槽、所述第二恒温槽和所述第三恒温槽,并使所述毛细管在具有所述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控制温度为样品变性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恒温槽还能够被配置成第五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能够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依次转移至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第一恒温槽、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第二恒温槽和第三恒温槽,并使所述毛细管在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二预定时间,以完成所述样品的逆转录。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控制温度为样品逆转录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恒温槽、所述第四恒温槽、所述第二恒温槽和所述第三恒温槽依次并排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当所述毛细管在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从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当所述毛细管在所述第二恒温槽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从所述第二恒温槽内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模块为具有金属外壳或陶瓷外壳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在第一次循环中,当所述测温模块在所述第一恒温槽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三设定温度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取出;所述第三设定温度高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将毛细管放入第一恒温槽,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取出,以使所述毛细管中的样品温度位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
步骤200、将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取出,以使所述毛细管中的样品温度位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步骤300、将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完成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取出;
步骤400、重复步骤100至步骤300预定次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100中:
在第一次循环中,当测温模块在第一恒温槽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三设定温度时,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中取出,所述第三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00和所述步骤200之间还包括步骤101:
将毛细管转移至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后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PCR热循环装置的第四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第六控制温度;
在步骤100之前,还包括步骤100c:将毛细管放入具有第六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第三预定时间后取出;
优选地,第六控制温度为循环起始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00和所述步骤200之间还包括步骤101:
将毛细管转移至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后取出。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00之前还包括步骤100a:
将毛细管放入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二预定时间后转移至所述第一恒温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00中还包括步骤100b:
当第一恒温槽内的测温模块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控制模块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
和/或,
在所述步骤200中还包括步骤200a:
当第二恒温槽内的测温模块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控制模块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PCR热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恒温槽、移动机构和控制模块,第一恒温槽具有恒定的第一控制温度,移动机构的移动端间隔设置有装有样品的毛细管和独立测温模块,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毛细管和测温模块同步移动,以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一同放入到第一恒温槽内或一同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第一恒温槽能够对放入到其内部的装于毛细管中的样品进行温度控制,如加热或降温;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设定温度,当测温模块在第一恒温槽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立即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热槽内取出,从而通过测温模块间接地对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测,保证毛细管内样品的温度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后能够始终处于第一温度阈值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毛细管放入第一恒温槽,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取出;下一步,将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取出;下一步,将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完成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取出;下一步,重复步骤100至步骤300预定次数;从而完成样品的扩增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R热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毛细管和测温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毛细管中样品温度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温模块检测温度曲线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恒温槽,2-第二恒温槽,3-第三恒温槽,4-第四恒温槽,5-移动机构,6-毛细管,7-测温模块,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PCR热循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恒温槽1、移动机构5,第一恒温槽1具有恒定的第一控制温度,移动机构5的移动端设置有支架8,装有样品的毛细管6和测温模块7间隔地安装于支架8上,移动机构5能够带动毛细管6和测温模块7同步移动,以将毛细管6和测温模块7一同放入到第一恒温槽1内或一同从第一恒温槽1内取出。
第一恒温槽1能够对放入到其内部的装于毛细管6中的样品进行温度控制,如加热或降温;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恒温槽1用作PCR热循环装置的高温槽,以对样品进行加热,使样品的温度被加热至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DNA变性反应。
在通过第一恒温槽1对样品进行加热时,测温模块7能够对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测,以确保毛细管6在移出第一恒温槽1后,毛细管6内样品的温度在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由于毛细管6体积非常小,测温模块7无法放置于毛细管6内对样本的温度进行直接监测,导致测温模块7测得的温度与毛细管6内样品的温度存在温度差,为了能够根据测温模块7测得的温度准确地判断毛细管6从第一恒温槽1内移出的时机,PCR热循环装置还设置有控制模块,且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设定温度,当测温模块7在第一恒温槽1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立即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从第一恒温槽1内取出,从而通过测温模块7间接地对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测,保证毛细管6内样品的温度从第一恒温槽1内取出后能够处于第一温度阈值,确保样品快速、顺利地完成DNA变性。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测温模块7为两个,并排设置在毛细管两侧,当任意一个测温模块7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立即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从第一恒温槽1内取出以,进一步减少温度均匀性带来的风险。
在该实施例中,测温模块7可以为管状结构,将温度传感器插入管内的水或油中并密封。优选地,测温模块7为具有金属外壳或陶瓷外壳的温度传感器,使得测温模块7在随毛细管6移动的过程中不易碎裂损坏,从而保证整个检测过程顺利完成。
但由于测温模块7的材质与毛细管6材质不同,二者在恒温槽中的瞬态热响应特性不同,也导致位于相同环境温度下的测温模块7测得的温度与毛细管6内样品的温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稳定的温度对应关系。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为样品完成DNA变性的目标温度,如95℃,优选地,第一恒温槽1的第一控制温度范围为100℃-130℃,通过将第一控制温度设定的远远高于样品完成DNA变性的目标温度,使得样品能够在第一恒温槽1内被快速地加热至所需温度并完成DAN变性。优选地,第一控制温度为120℃。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不同材质或构造的测温模块7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其与毛细管6存在不同的瞬态热响应偏差,因此测温模块7的第一设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90℃-105℃,以满足样品95℃的DNA变性温度要求;同时为提高系统控制的可靠性,降低控制难度,将第一温度阈值进一步设定为(94±2)℃,以使不同材质或构造的测温模块7均能够与毛细管6建立稳定的温度对应关系。优选地,当测温模块7为NTC钢管时,第一设定温度为102℃;即当NTC钢管测得的温度到达102℃时,控制模块立即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移出第一恒温槽1,此时能够保证样品的温度始终处于(94±2)℃,以满足在多个高速循环中完成DAN变性的温度需求。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用作低温槽的第二恒温槽2和用作光学槽的第三恒温槽3,且第二恒温槽2被设置成具有恒定的第二控制温度,第三恒温槽3被设置成具有恒定的第三控制温度;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移动机构5将从第一恒温槽1内取出的毛细管6依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以使样品在第二恒温槽2内完成降温退火,在第三恒温槽3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通过外部的荧光信号采集设备完成)。
优选地,在第二恒温槽2内需要对毛细管6中的样品降温,以使毛细管6在到达第三恒温槽3内前,样品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内,以满足在多个高速循环中完成DAN复性的温度需求,优选地第二温度阈值为(57.5±2)℃。
由于在将毛细管6从第二恒温槽2内取出并转移至第三恒温槽3的过程中,毛细管6中样品的温度仍会持续降低,为了保证毛细管6在进入第三恒温槽3前,样品的温度能够快速降低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使第二恒温槽2的温度即第二控制温度远低于第二温度阈值;优选地,第二恒温槽2的第二控制温度范围为10℃-25℃;进一步地,第二控制温度为15℃。
同时,毛细管6在第二恒温槽2内降温的过程中,仍通过测温模块7对毛细管6内样品的温度进行间接监测,以根据测温模块7测得的温度确定毛细管6从第二恒温槽2内移出的时机;优选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二设定温度,优选地,第二设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50℃-70℃;当测温模块7在第二恒温槽2内测得的温度达到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立即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从第二恒温槽2内取出,从而确保毛细管6在转移至第三恒温槽3内之前,内部样品的温度位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优选地,第二设定温度为65℃。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当第一恒温槽1和第二恒温槽2的温度改变,或者测温模块的材质和构造改变,或者样品所要达到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发生改变时,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的数值也可相应调整。
具体地,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的具体数值通过对恒温槽的温度进行校准补偿和温度曲线校准获得。例如,在移动机构的移动端放置测温模块和装有预定量的水的毛细管,以通过水模拟毛细管中装有样品的状态,同时在毛细管中插入热电偶,以对毛细管内的样品温度进行采集,并将热电偶探头连接到温度采集仪;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毛细管和测温模块在第一恒温槽和第二恒温槽之间循环移动,给定第一抽离温度和第二抽离温度,即当测温模块的温度达到第一抽离温度时将毛细管移出高温槽,当测温模块的温度达到第二抽离温度时将毛细管移出低温槽,温度采集仪将给出如图3所示的热电偶所测得的毛细管内样品的温度曲线,同时根据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能够得到如图4所示的温度曲线,两条曲线均为规律的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曲线;当第一抽离温度为上文所述的第一设定温度102℃,第二抽离温度为上文所述的第二设定温度65℃,毛细管内样品的温度曲线的波峰能够稳定在(94±2)℃,即第一温度阈值,波谷能够稳定在(57.5±2)℃,即第二温度阈值,从而确定了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优先地,由于在循环的开端,测温模块7第一次插入高温槽时,与样本管还没建立稳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测温模块在多个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抽离温度设置不同,第一个循环过程中,测温模块7的第一抽离温度高于后续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抽离温度。例如在40个循环中,第1个循环过程测温模块在高温槽抽离的温度会比后面39个循环抽离的温度高1-4℃,优选为2℃,如图4所示,第一个循环的第一抽离温度为104℃,而第2至39个循环的第一抽离温度为102℃,以满足第一温度阈值要求。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恒温槽3的第三控制温度为75℃,以通过第三恒温槽3对放入其内部的毛细管6中的样品进行中温延伸,确保样品顺利地完成荧光信号采集。优选地,控制模块与荧光信号采集的设备通讯连接,且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当荧光信号采集设备完成对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控制模块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移出第三恒温槽3。
优选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控制移动机构5带动毛细管6在第一恒温槽1、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之间循环移动多次,以使样品在PCR热循环装置中完成扩增流程。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实施例二中,优选地,PCR热循环装置还可设置第四恒温槽4,第四恒温槽4可用作逆转录槽,当第四恒温槽4用作逆转录槽时,第四恒温槽4被设置为恒定的第五控制温度,第五控制温度为样品逆转录目标温度;优选地,第五控制温度为55℃;当第四恒温槽4用作逆转录槽时,四个恒温槽按照第四恒温槽4、第一恒温槽1、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顺序并排设置。
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依次转移至第四恒温槽4、第一恒温槽1、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并循环多次;且使样品在第四恒温槽4内停留第二预定时间以完成逆转录,毛细管6从第一恒温槽1、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取出时机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以使样品在第一恒温槽1内完成DNA变性,在第二恒温槽2内完成降温退火,在第三恒温槽3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三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实施例三中,优选地,第四恒温槽4可用作辅助变性槽,且当第四恒温槽4用作辅助变性槽时,第四恒温槽4被设置为恒定的第四控制温度,第四控制温度为样品变性目标温度;优选地,第四控制温度为95℃;四个恒温槽按第一恒温槽1、第四恒温槽4、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顺序并排设置。
此时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依次转移至第一恒温槽1、第四恒温槽4、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并循环多次,且使样品在第四恒温槽4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以使样品在第四恒温槽4内继续变性一段时间,毛细管6从第一恒温槽1、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取出时机参见上述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中,优选地,当第四恒温槽4用作辅助变性槽时,第四恒温槽4还能够被设置为恒定的第六控制温度,第六控制温度为循环起始目标温度;在开始第一个循环之前,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和测温模块7插入到具有第六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4,使毛细管6的样品或测温模块7达到循环起始目标温度,以避免样品因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起始温度过低,循环过程中无法快速满足第一温度阈值要求。第六控制温度的取值范围为50℃-57℃,优选地,第六控制温度为55℃。进一步地,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和测温模块7插入到具有第六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4预定时长,优选为1分钟,以保证毛细管6的样品能够达到循环起始目标温度,提高增加PCR热循环的检测效率及可靠性。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四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实施例四中,优选地,第四恒温槽4既用作逆转录槽又用作辅助变性槽,此时四个恒温槽按照第一恒温槽1、第四恒温槽4、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顺序并排设置。
此时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毛细管6按第四恒温槽4、第一恒温槽1、第四恒温槽4、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顺序转移并循环多次。
在每个循环过程中,首先将第四恒温槽4的温度设置成第五控制温度,毛细管6先被放入到具有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4内进行逆转录;在毛细管6从第四恒温槽4取出以转移至第一恒温槽1内后,将第四恒温槽4的温度调高至第四控制温度,使样品在第一恒温槽1内完成DNA变性后能够被转移至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4内继续变性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向后续的恒温槽转移。
对于毛细管6从用于逆转录槽的第四恒温槽4、第一恒温槽1、用作辅助变性槽的第四恒温槽4、第二恒温槽2和第三恒温槽3的取出时机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三。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五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实施例五中,控制模块还配置有预警功能,优选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设定时间和第二设定时间,当毛细管6在第一恒温槽1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7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一恒温槽1或测温模块7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从第一恒温槽1内取出;或者当毛细管6在第二恒温槽2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7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二恒温槽2或测温模块7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5将毛细管6从第二恒温槽2内取出。
实施例六至九
实施例六至九中提供的一种针对上述实施例中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以使样品在PCR热循环装置中完成扩增流程。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六中,优选地,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将第一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一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一同放入第一恒温槽内,以通过第一恒温槽对毛细管中的样品进行加热;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一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一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DNA变性,并继续执行步骤200。
当毛细管在第一恒温槽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一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200、将第二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二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从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二恒温槽内降温退火;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二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二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在进入第三恒温槽内时温度能够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降温退火,并继续执行步骤300。
当毛细管在第二恒温槽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二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300、将第三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三控制温度,移动机构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三恒温槽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并在完成对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将毛细管从第三恒温槽内移出。
步骤400、重复步骤100-步骤300,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毛细管在多个恒温槽之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循环多次,以完成样品的扩增流程。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七中,优选地,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c、将毛细管放入具有第六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第三预定时间后取出,使毛细管内的样品达到循环起始目标温度。
步骤100、将第一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一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一同放入第一恒温槽内,以通过第一恒温槽对毛细管中的样品进行加热;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一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一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DNA变性,并继续执行步骤200。
当毛细管在第一恒温槽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一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101、将第四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四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从第一恒温槽内移出的毛细管转移至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并使毛细管在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以使样品在第四恒温槽内继续变性一段时间。
步骤200、将第二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二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从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二恒温槽内降温退火;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二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二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在进入第三恒温槽内时温度能够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降温退火,并继续执行步骤300。
当毛细管在第二恒温槽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二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300、将第三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三控制温度,移动机构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三恒温槽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并在完成对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将毛细管从第三恒温槽内移出。
步骤400、重复步骤100-步骤300,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毛细管在多个恒温槽之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循环多次,以完成样品的扩增流程。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八中,优选地,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a、将第四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五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放入第四恒温槽内第二预定时间后移出毛细管,以使样品在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完成逆转录。
步骤100、将第一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一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一同放入第一恒温槽内,以通过第一恒温槽对毛细管中的样品进行加热;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一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一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DNA变性,并继续执行步骤200。
当毛细管在第一恒温槽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一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200、将第二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二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从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二恒温槽内降温退火;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二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二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在进入第三恒温槽内时温度能够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降温退火,并继续执行步骤300。
当毛细管在第二恒温槽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二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300、将第三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三控制温度,移动机构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三恒温槽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并在完成对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将毛细管从第三恒温槽内移出。
步骤400、重复步骤100a-步骤300,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毛细管在多个恒温槽之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循环多次,以完成样品的扩增流程。
实施例九
在实施例九中,优选地,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a、将第四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五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放入第四恒温槽内第二预定时间后移出毛细管,以使样品在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完成逆转录。
步骤100、将第一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一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毛细管和测温模块一同放入第一恒温槽内,以通过第一恒温槽对毛细管中的样品进行加热;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一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一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DNA变性,并继续执行步骤200。
当毛细管在第一恒温槽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一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101、将第四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四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从第一恒温槽内移出的毛细管转移至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并使毛细管在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以使样品在第四恒温槽内继续变性一段时间。
步骤200、将第二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二控制温度,移动机构将从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二恒温槽内降温退火;
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在第二设定时间内到达第二设定温度,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移出,使样品在进入第三恒温槽内时温度能够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以完成降温退火,并继续执行步骤300。
当毛细管在第二恒温槽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仍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判定第二恒温槽或测温模块故障并发出故障预警,同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取出后停止运行,不执行下述步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装置。
步骤300、将第三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第三控制温度,移动机构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内,以使样品在第三恒温槽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并在完成对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将毛细管从第三恒温槽内移出。
步骤400、重复步骤100a-步骤300,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毛细管在多个恒温槽之间按照预定的顺序循环多次,以完成样品的扩增流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第一恒温槽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一控制温度;
所述移动机构上放置有装有样品的毛细管和测温模块,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毛细管和所述测温模块同步移动;
所述测温模块为具有金属外壳或陶瓷外壳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测温模块与所述毛细管具有不同的瞬态热响应特性,且所述测温模块与所述毛细管之间建立有稳定的温度对应关系:在具有第一控制温度的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当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所述毛细管内样品的温度位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和所述测温模块转移至所述第一恒温槽内;
当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移出所述第一恒温槽,以使所述毛细管在移出所述第一恒温槽后所述样品的温度位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控制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94±2)℃;
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9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恒温槽,所述第二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二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由所述第一恒温槽转移至所述第二恒温槽内;
当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移出所述第二恒温槽,以使所述毛细管在移出所述第二恒温槽后所述样品的温度位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所述第二控制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57.5±2)℃;
所述第二设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50℃-7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三恒温槽,所述第三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三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由所述第二恒温槽转移至所述第三恒温槽;
当所述毛细管内的样品在所述第三恒温槽内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从所述第三恒温槽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四恒温槽,所述第四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具有第四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依次转移至所述第一恒温槽、所述第四恒温槽、所述第二恒温槽和所述第三恒温槽,并使所述毛细管在具有所述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温度为样品变性目标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恒温槽还能够被配置成第五控制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能够被配置成: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依次转移至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第一恒温槽、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第二恒温槽和第三恒温槽,并使所述毛细管在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二预定时间,以完成所述样品的逆转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控制温度为样品逆转录目标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温槽、所述第四恒温槽、所述第二恒温槽和所述第三恒温槽依次并排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当所述毛细管在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停留第一设定时间,且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从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取出。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当所述毛细管在所述第二恒温槽内停留第二设定时间,且所述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毛细管从所述第二恒温槽内取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模块为具有金属外壳或陶瓷外壳的温度传感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
在第一次循环中,当所述测温模块在所述第一恒温槽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三设定温度时,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所述第一恒温槽内取出;
所述第三设定温度高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17.一种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将毛细管放入第一恒温槽,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时取出,以使所述毛细管中的样品温度位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
步骤200、将毛细管转移至第二恒温槽,当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时取出,以使所述毛细管中的样品温度位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步骤300、将毛细管转移至第三恒温槽,完成样品的荧光信号采集后取出;
步骤400、重复步骤100至步骤300预定次数,以完成多次循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0中:
在第一次循环中,当测温模块在第一恒温槽内测得的温度到达第三设定温度时,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中取出,所述第三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0和所述步骤200之间还包括步骤101:
将毛细管转移至具有第四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一预定时间后取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热循环装置的第四恒温槽能够被配置成第六控制温度;
在步骤100之前,还包括步骤100c:将毛细管放入具有第六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第三预定时间后取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控制温度为循环起始目标温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0之前还包括步骤100a:
将毛细管放入具有第五控制温度的第四恒温槽内,停留第二预定时间后转移至所述第一恒温槽。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PCR热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0中还包括步骤100b:
当第一恒温槽内的测温模块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未到达第一设定温度,控制模块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一恒温槽内取出;
和/或,
在所述步骤200中还包括步骤200a:
当第二恒温槽内的测温模块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测得的温度未到达第二设定温度,控制模块控制移动机构将毛细管从第二恒温槽内取出。
CN202111480728.5A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134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0728.5A CN114134033B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11261886.6A CN11628632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11261879.6A CN11621866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PCT/CN2023/071084 WO2023104218A2 (zh) 2021-12-06 2023-01-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0728.5A CN114134033B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1879.6A Division CN11621866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11261886.6A Division CN11628632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033A CN114134033A (zh) 2022-03-04
CN114134033B true CN114134033B (zh) 2022-11-04

Family

ID=8038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0728.5A Active CN114134033B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11261879.6A Pending CN11621866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11261886.6A Pending CN11628632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1879.6A Pending CN11621866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11261886.6A Pending CN116286320A (zh) 2021-12-06 2021-12-06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4134033B (zh)
WO (1) WO202310421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4033B (zh) * 2021-12-06 2022-11-04 广东润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7338B2 (en) * 1990-06-04 2004-09-07 The University Of Utah Method for rapid thermal cycl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
CN104263634B (zh) * 2014-09-24 2016-08-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毛细管的流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循环加热仪及加热方法
CN106978328A (zh) * 2016-01-15 2017-07-25 北京酷搏科技有限公司 热循环反应组件及具有其的实时检测装置
SG10201700260XA (en) * 2016-06-10 2018-01-30 Star Array Pte Ltd Rapid thermal cycling for sample analyses and processing
CN106222068A (zh) * 2016-08-22 2016-12-14 上海交通大学 玻璃毛细管微型pcr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42454A (zh) * 2016-11-17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荧光定量基因快速扩增检测装置和扩增检测方法
CN206385166U (zh) * 2017-01-19 2017-08-08 北京凡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na扩增装置
CN109797091B (zh) * 2019-01-17 2021-02-26 浙江大学 一种旋转式快速双温pcr扩增自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0387325A (zh) * 2019-08-13 2019-10-29 广州市华南医学研究中心 一种极速pcr反应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023613A (zh) * 2019-11-27 2020-04-17 合肥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控温制冷系统
CN114134033B (zh) * 2021-12-06 2022-11-04 广东润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033A (zh) 2022-03-04
WO2023104218A2 (zh) 2023-06-15
WO2023104218A3 (zh) 2023-08-17
CN116286320A (zh) 2023-06-23
CN116218660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6291B (zh) 用于化学和生化反应的热控系统和方法
CN114134033B (zh) Pcr热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636512B (zh)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自动化热循环实验方法
JP6697086B2 (ja) 試料分析及び処理のための急速熱サイクル
JPH0221264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の反応温度制御装置
JP2019505228A5 (zh)
CN106442454A (zh) 荧光定量基因快速扩增检测装置和扩增检测方法
CN106785220A (zh) 一种电池包温度控制方法
CN104263634A (zh) 一种基于毛细管的流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循环加热仪及加热方法
CN107389723A (zh) 一种基于温差变化的绝热反应起点判断和温度追踪方法
CN202415561U (zh) 定量pcr微流控芯片装置
CN103558881A (zh) 一种加热检测管道中血液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23599A (zh) 一种可调式保温及降温装置
CN102213623A (zh) 汽轮发电机水冷绕组内部水循环系统检验方法
CN109471037A (zh) 一种快速测试的盐桥式热电化学电池试验台及其方法
CN110517995A (zh) 一种适用于压接式igbt的控温装置及方法
CN104029921A (zh) 微型恒温箱
CN103091350A (zh) 一种相变材料快速自动化热循环实验仪器
CN110975960A (zh) 一种具有dPCR与qPCR功能的复合型PCR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670924A (zh) 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
CN107037074A (zh) 相变材料使用寿命测试系统
CN206281808U (zh) 相变材料使用寿命测试系统
CN101735949A (zh) 变温装置
CN102533526A (zh) 一种基因测序仪
CN103282496B (zh) 聚合酶连锁反应的温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