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9029A -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9029A
CN114129029A CN202111560216.XA CN202111560216A CN114129029A CN 114129029 A CN114129029 A CN 114129029A CN 202111560216 A CN202111560216 A CN 202111560216A CN 114129029 A CN114129029 A CN 114129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ple sand
kettle
namely
water spray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02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海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602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9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9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90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12Vessels or pots for table use
    • A47G19/14Coffee or tea po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3/00Clay-wa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3/00Clay-wares
    • C04B33/30Drying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3/00Clay-wares
    • C04B33/32Burning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5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 C04B2235/656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heating conditions during heat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5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 C04B2235/656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heating conditions during heat treatment
    • C04B2235/6567Treatment ti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5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 C04B2235/66Specific sintering techniques, e.g. centrifugal sintering
    • C04B2235/661Multi-step sinter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盖面、底圈、透气孔、储水腔、连通管和喷水口,盖面的底部连接底圈,盖面上设有透气孔,盖面的顶部设有储水腔,储水腔的侧壁设有喷水口,连通管的一端设置在储水腔的底部,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直径小于连通管的直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趣味性强、壶纽或者壶盖面的雕塑能够喷水、生产成品率高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砂用具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茶壶,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好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壶使用越久,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紫泥、朱泥的紫砂原料是氧化铁含量在7.44%-8.60%的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矿物,而青泥、绿泥的氧化铁的含量在4%左右。在传统的紫砂壶中,紫砂壶的壶盖功能单一,仅具有收藏和饮茶的功能,在饮茶时缺少了把玩的趣味。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吐水”具有吉祥寓意,传统的紫砂壶制作方法中缺乏一种能够实现壶盖上的壶纽或者雕塑喷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趣味性强、壶纽或者壶盖面的雕塑能够喷水、生产成品率高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包括盖面、底圈、透气孔、储水腔、连通管和喷水口,盖面的底部连接底圈,盖面上设有透气孔,盖面的顶部设有储水腔,储水腔的侧壁设有喷水口,连通管的一端设置在储水腔的底部,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水口,喷水口直径小于连通管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面顶部中心设有壶纽,壶纽中空形成储水腔,喷水口设置在壶纽的侧壁,连通管设置在壶纽的侧壁且连通储水腔的底部与喷水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圈上方设有密闭的隔片,隔片与盖面具有间隙形成储水腔,盖面顶部中心设有壶纽,壶纽上设有喷水口,连通管设置在壶纽内且连通储水腔的底部与喷水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用紫砂泥料制成盖面、底圈和壶纽;
步骤(2)、制作储水腔,剖开制作完成的壶纽,掏出壶纽内的紫砂泥,形成储水腔;
步骤(3)、制作连通管,在剖开的壶纽中,任选一个壶纽制作连通管;
步骤(4)、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接剖开的壶纽,形成密封的储水腔;
步骤(5)、塑形,裁剪一块与底圈内径相同的紫砂泥片,在紫砂泥片上进行浮雕塑形,形成完整的雕塑泥片;
步骤(6)、第二次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底圈粘接到盖面的底部,再将圆形雕塑泥片粘接到盖面的背面且位于底圈内,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壶纽粘接到盖面顶部;
步骤(7)、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在自然环境中干燥12小时;
步骤(8)、定型烧制,将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入窑烧制;
步骤(9)、二次烧制,将步骤(8)中打磨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放入窑内进行二次烧制;
步骤(10)、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取出,烧制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制作连通管的步骤为:
步骤(1)、埋线,将丝线竖直放置在壶纽的内壁,所述丝线的一端延伸出壶纽内壁底部,所述丝线的另一端延伸出壶纽外壁;
步骤(2)、覆泥,将两端固定好的丝线用紫砂泥料盖住;
步骤(3)、干燥,将所述壶纽放置在室内干燥;
步骤(4)、标记,将丝线出口在壶纽外壁上进行标记;
步骤(5)、抽线,缓慢将丝线从壶纽外壁抽出;
步骤(6)、检验,检验丝线是否割破壶纽外壁以及连通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8℃~25℃,干燥时间为45分钟~75分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壶纽外壁的厚度为1mm~2mm,所述储水腔的容量为2ml~5m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型烧制的温度为1150℃-1160℃,烧制时间为4-8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次烧制的温度为1100℃~1250℃,烧制时间为5-10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紫砂泥料包括但不限于紫泥、绿泥、段泥和朱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趣味性强、壶纽或者壶盖面的雕塑能够喷水、生产成品率高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利用在壶纽或者盖面的雕塑上设置储水腔,再利用连接管和喷水口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使储水腔内的液体喷出,增加趣味性,同时改进了制作工艺提高了这样的壶盖生产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包括盖面1、底圈2、透气孔3、储水腔4、连通管5和喷水口6,盖面1的底部连接底圈2,盖面1中心设有球型壶纽7,球型壶纽7中空形成储水腔4,喷水口6设置在壶纽的侧壁,连通管5设置在壶纽的侧壁且连通储水腔4的底部与喷水口6盖面1上设有透气孔3,盖面1的顶部设有储水腔4,储水腔4的侧壁设有喷水口6,连通管5的一端设置在储水腔4的底部,连通管5的另一端连接喷水口6,喷水口6直径小于连通管5的直径。将壶纽设置成球型,结构相对于简单,将喷水口6的直径小于连通管5的直径便于在受热以后储水腔4内的液体喷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用紫砂泥料制成盖面1、底圈2和球型壶纽7;
步骤(2)、制作储水腔4,剖开制作完成的球型壶纽7,掏出两个半球型内的紫砂泥,形成储水腔4;
步骤(3)、制作连通管5,在剖开的球型壶纽7中,任选一个球型壶纽7制作连通管5;
步骤(4)、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接剖开的壶纽,形成密封的储水腔4;
步骤(5)、塑形,裁剪一块与底圈2内径相同的紫砂泥片,在紫砂泥片上进行浮雕塑形,形成完整的雕塑泥片;
步骤(6)、第二次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底圈2粘接到盖面1的底部,再将圆形雕塑泥片10粘接到盖面1的背面且位于底圈2内,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壶纽粘接到盖面1顶部;
步骤(7)、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在自然环境中干燥12小时;
步骤(8)、定型烧制,将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入窑烧制;
步骤(9)、二次烧制,将步骤(8)中打磨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放入窑内进行二次烧制;
步骤(10)、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取出,烧制完成。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包括盖面1、底圈2、透气孔3、储水腔4、连通管5和喷水口6,盖面1的底部连接底圈2,盖面1中心设有兽形壶纽8,兽形壶纽8中空形成储水腔4,喷水口6设置在壶纽的侧壁,连通管5设置在壶纽的侧壁且连通储水腔4的底部与喷水口6盖面1上设有透气孔3,盖面1的顶部设有储水腔4,储水腔4的侧壁设有喷水口6,连通管5的一端设置在储水腔4的底部,连通管5的另一端连接喷水口6,喷水口6直径小于连通管5的直径。将壶纽设置成兽形,结构相对复杂,将喷水口6的直径小于连通管5的直径便于在受热以后储水腔4内的液体喷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用紫砂泥料制成盖面1、底圈2和兽形壶纽8;
步骤(2)、制作储水腔4,剖开制作完成的兽形壶纽8,掏出两个半球型内的紫砂泥,形成储水腔4;
步骤(3)、制作连通管5,在剖开的兽形壶纽8中,任选一个兽形壶纽8制作连通管5;
步骤(4)、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接剖开的壶纽,形成密封的储水腔4;
步骤(5)、塑形,裁剪一块与底圈2内径相同的紫砂泥片,在紫砂泥片上进行浮雕塑形,形成完整的雕塑泥片;
步骤(6)、第二次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底圈2粘接到盖面1的底部,再将圆形雕塑泥片10粘接到盖面1的背面且位于底圈2内,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壶纽粘接到盖面1顶部;
步骤(7)、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在自然环境中干燥12小时;
步骤(8)、定型烧制,将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入窑烧制;
步骤(9)、二次烧制,将步骤(8)中打磨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放入窑内进行二次烧制;
步骤(10)、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取出,烧制完成。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包括盖面1、底圈2、透气孔3、储水腔4、连通管5和喷水口6,盖面1的底部连接底圈2,盖面1中心设有兽形壶纽8,底圈2上方设有密闭的隔片9,隔片9与盖面1具有间隙形成储水腔4,盖面1顶部中心设有壶纽,壶纽上设有喷水口6,连通管5设置在壶纽内且连通储水腔4的底部与喷水口6。将壶纽设置成兽形,结构相对复杂,将喷水口6的直径小于连通管5的直径便于在受热以后储水腔4内的液体喷出。设置的喷水口6可以位于兽形壶纽8的嘴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用紫砂泥料制成盖面1、底圈2、隔片9和兽形壶纽8;
步骤(2)、制作储水腔4,将隔片9粘接在底圈2内,与上方的盖面1形成储水腔4;
步骤(3)、制作连通管5,在底圈2内壁、盖面1以及兽形壶纽8的中间制作连通管5,喷水口6设置在兽形壶纽8的嘴部;
步骤(4)、塑形,裁剪一块与底圈2内径相同的紫砂泥片,在紫砂泥片上进行浮雕塑形,形成完整的雕塑泥片;
步骤(5)、第二次粘接,将圆形雕塑泥片10粘接到隔片9的背面且位于底圈2内;
步骤(6)、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在自然环境中干燥12小时;
步骤(7)、定型烧制,将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入窑烧制;
步骤(8)、二次烧制,将步骤(8)中打磨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放入窑内进行二次烧制;
步骤(9)、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取出,烧制完成。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3)中制作连通管5的步骤为:
步骤(1)、埋线,将丝线竖直放置在壶纽的内壁,所述丝线的一端延伸出壶纽内壁底部,所述丝线的另一端延伸出壶纽外壁;
步骤(2)、覆泥,将两端固定好的丝线用紫砂泥料盖住;
步骤(3)、干燥,将所述壶纽放置在室内干燥,干燥条件为18℃~25℃,干燥时间为45分钟~75分钟;
步骤(4)、标记,将丝线出口在壶纽外壁上进行标记;
步骤(5)、抽线,缓慢将丝线从壶纽外壁抽出;
步骤(6)、检验,检验丝线是否割破壶纽外壁以及连通管5。
在实施例三中的步骤(3)中制作连通管5的步骤为:
步骤(1)、埋线,将丝线竖直放置在底圈2的内壁,将丝线放置到盖面1底部沿沿盖面1中心伸出,所述丝线的一端延伸出底圈2的内壁底部,所述丝线的另一端从兽形壶纽8中间穿过从兽形壶纽8的嘴部伸出;
步骤(2)、覆泥,将底圈2的内壁以及盖面1底部的丝线用紫砂泥料盖住;
步骤(3)、粘接,将盖面1粘接到底圈2顶部,对准盖面1与底圈2上的连通管5的接口,将兽形壶纽8粘接到盖面1中心,需将兽形壶纽8底部的连通管5对准盖面1中心的连通管5;
步骤(4)、干燥,将所述壶纽放置在室内干燥,干燥条件为18℃~25℃,干燥时间为55分钟~85分钟;
步骤(5)、标记,将丝线出口在壶纽外壁上进行标记;
步骤(6)、抽线,缓慢将丝线从壶纽外壁抽出;
步骤(7)、检验,检验丝线是否割破壶纽外壁以及连通管5。
壶纽外壁的厚度为1mm~2mm,所述储水腔4的容量为2ml~5ml。采用较低的厚度便于快速的导热,另外储水腔4的容量过低喷水现象不明显,如果容量过大
定型烧制的温度为1150℃-1160℃,烧制时间为4-8小时。4-8个小时之内升温到1150℃~1160℃,优选的在5小时内升温到1160℃,在较短的时间内升温过快会导致器坯短时间失水过多进而产生裂纹,因此此次烧制的目的是对盖面11和滑动槽进行定型。
二次烧制的温度为1100℃~1250℃,烧制时间为5-10小时。由于经过定型烧制,紫砂部件之间的粘接已经非常稳固,因此再进行二次烧制。在完成烧制以后,冷却出窑,得到成品。
紫砂泥料包括但不限于紫泥、绿泥、段泥和朱泥。紫泥是特指紫泥属最常见的一部分泥料,常见以颜色褐色,由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朱泥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而得名。朱泥是红泥中之精品。朱泥一般来说分三种:1、红中略带黄;2、黄中略带红;3、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按照烧制收缩率来说由小至大依次为:紫泥、段泥、绿泥和朱泥,为了保证成品率以及放置收缩防止连通管5被收缩堵塞最优是采用紫泥和段泥制作,如果采用烧制收缩率较大的紫砂泥料进进行制作的话需要适当加大连接管和喷水口6的直径。
现有的紫砂壶盖的背面图案比较单调,不具有观赏性,通过在盖面1或者隔片9的背面粘接圆形雕塑泥片10使紫砂壶更加的美观精致。
在具体使用时利用热水多次对本发明进行加热,通过加热进而使储水腔4内的空气排尽,在佳能本发明整体没入凉水中,由于凉水的降温从喷水口6以及连通管5将储水腔4内注入凉水,需要壶纽进行喷水时可以用热水脚注储水腔4的外部,使储水腔4内的气体受热将膨胀将液体从喷水口6喷出形成“龙吐水”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面、底圈、透气孔、储水腔、连通管和喷水口,所述盖面的底部连接底圈,所述盖面上设有透气孔,所述盖面的顶部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侧壁设有喷水口,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在储水腔的底部,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直径小于连通管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面顶部中心设有壶纽,所述壶纽中空形成储水腔,所述喷水口设置在壶纽的侧壁,所述连通管设置在壶纽的侧壁且连通储水腔的底部与喷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上方设有密闭的隔片,所述隔片与盖面具有间隙形成储水腔,所述盖面顶部中心设有壶纽,所述壶纽上设有喷水口,所述连通管设置在壶纽内且连通储水腔的底部与喷水口。
4.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坯,用紫砂泥料制成盖面、底圈和壶纽;
步骤(2)、制作储水腔,剖开制作完成的壶纽,掏出壶纽内的紫砂泥,形成储水腔;
步骤(3)、制作连通管,在剖开的壶纽中,任选一个壶纽制作连通管;
步骤(4)、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接剖开的壶纽,形成密封的储水腔;
步骤(5)、塑形,裁剪一块与底圈内径相同的紫砂泥片,在紫砂泥片上进行浮雕塑形,形成完整的雕塑泥片;
步骤(6)、第二次粘接,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底圈粘接到盖面的底部,再将圆形雕塑泥片粘接到盖面的背面且位于底圈内,利用紫砂泥浆粘将壶纽粘接到盖面顶部;
步骤(7)、干燥,将制作好的坯体在自然环境中干燥12小时;
步骤(8)、定型烧制,将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入窑烧制;
步骤(9)、二次烧制,将步骤(8)中打磨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坯体放入窑内进行二次烧制;
步骤(10)、冷却出窑,将窑内温度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将烧制完成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取出,烧制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制作连通管的步骤为:
步骤(1)、埋线,将丝线竖直放置在壶纽的内壁,所述丝线的一端延伸出壶纽内壁底部,所述丝线的另一端延伸出壶纽外壁;
步骤(2)、覆泥,将两端固定好的丝线用紫砂泥料盖住;
步骤(3)、干燥,将所述壶纽放置在室内干燥;
步骤(4)、标记,将丝线出口在壶纽外壁上进行标记;
步骤(5)、抽线,缓慢将丝线从壶纽外壁抽出;
步骤(6)、检验,检验丝线是否割破壶纽外壁以及连通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18℃~25℃,干燥时间为45分钟~7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纽外壁的厚度为1mm~2mm,所述储水腔的容量为2ml~5ml。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烧制的温度为1150℃-1160℃,烧制时间为4-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烧制的温度为1100℃~1250℃,烧制时间为5-1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砂泥料包括但不限于紫泥、绿泥、段泥和朱泥。
CN202111560216.XA 2021-12-17 2021-12-17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129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0216.XA CN114129029A (zh) 2021-12-17 2021-12-17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0216.XA CN114129029A (zh) 2021-12-17 2021-12-17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9029A true CN114129029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2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0216.XA Pending CN114129029A (zh) 2021-12-17 2021-12-17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902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6308A1 (en) * 2002-12-10 2006-04-13 Pingfai Lei Cup with a fountain
CN201815419U (zh) * 2010-10-25 2011-05-04 自斌 一种自动喷水器
CN208286785U (zh) * 2017-09-21 2018-12-28 陈诗慧 一种手动喷泉水杯
CN109419255A (zh) * 2017-08-31 2019-03-05 禹济民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WO2019074264A1 (ko) * 2017-10-11 2019-04-18 우제민 차총이 일체화된 찻잔 및 그 사용방법
CN210095344U (zh) * 2018-07-10 2020-02-21 宁波帝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循环喷水装置的杯子
CN112497988A (zh) * 2020-11-10 2021-03-16 朱国强 一种线状镂空紫砂茶壶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CN112851296A (zh) * 2021-01-28 2021-05-28 上海荧视包装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养生保健的紫砂壶的制作方法
CN113693413A (zh) * 2021-09-24 2021-11-26 王卫明 分体式旋转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6308A1 (en) * 2002-12-10 2006-04-13 Pingfai Lei Cup with a fountain
CN201815419U (zh) * 2010-10-25 2011-05-04 自斌 一种自动喷水器
CN109419255A (zh) * 2017-08-31 2019-03-05 禹济民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86785U (zh) * 2017-09-21 2018-12-28 陈诗慧 一种手动喷泉水杯
WO2019074264A1 (ko) * 2017-10-11 2019-04-18 우제민 차총이 일체화된 찻잔 및 그 사용방법
CN210095344U (zh) * 2018-07-10 2020-02-21 宁波帝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循环喷水装置的杯子
CN112497988A (zh) * 2020-11-10 2021-03-16 朱国强 一种线状镂空紫砂茶壶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CN112851296A (zh) * 2021-01-28 2021-05-28 上海荧视包装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养生保健的紫砂壶的制作方法
CN113693413A (zh) * 2021-09-24 2021-11-26 王卫明 分体式旋转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7022B (zh) 一种新型的紫砂茶壶的制作工艺
CN102924061B (zh) 坭兴陶的烧制工艺
CN112497988A (zh) 一种线状镂空紫砂茶壶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CN105294088A (zh) 坭兴钧陶的制备工艺
CN112573897A (zh) 水母滴建盏的制备工艺
CN113693413A (zh) 分体式旋转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94457A (zh) 红兔毫建盏制作工艺
CN110498665A (zh) 一种仿生岩石釉陶瓷花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0652A (zh) 一种烧制建水紫陶的新方法
CN111978066A (zh) 古色多彩窑变建盏的烧制工艺
CN107136850A (zh) 一种陶瓷杯及其制作工艺
CN103449809A (zh) 一种氧化锆陶瓷质棋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29029A (zh)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57673B (zh) 一种真空烧结保温陶瓷生产工艺
KR101428945B1 (ko) 전자레인지용 발열도자기 제조방법
KR100822883B1 (ko) 방울 도자잔의 제조방법
CN108726987A (zh) 一种高耐冷热冲击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9895B (zh) 陶瓷真空保温杯的制作工艺
CN108658577A (zh) 高强度坭兴陶的制作工艺
CN113860851A (zh) 多种泥料编织制作紫砂工艺品的方法
CN114271657A (zh) 一种截水及壶盖抽拉的紫砂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77211A (zh) 活嵌陶瓷坯体及活嵌陶瓷器的制备方法
CN115670199A (zh) 一种贴片式紫砂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65808B (zh) 一种环保型多层复合高强度白云陶及其制作工艺
CN113024225A (zh) 建盏侧烧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