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9255A -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9255A
CN109419255A CN201810638001.7A CN201810638001A CN109419255A CN 109419255 A CN109419255 A CN 109419255A CN 201810638001 A CN201810638001 A CN 201810638001A CN 109419255 A CN109419255 A CN 109419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eapot
water
main body
clos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8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济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9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9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12Vessels or pots for table use
    • A47G19/14Coffee or tea pot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将茶宠一体式地设于壶盖或者茶壶主体上,以借助当茶壶内部装满水或者从外部浇入的热水时所产生的高气压差,使得水能够向喷泉般喷出,其包括:将热水倒入茶宠的茶宠主体的表面,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当所述密闭部的气压升高的状态下,将茶宠放入常温的温热水中或者凉水中,以降低密闭部的内部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水通过喷水口进入到密闭部的步骤;在所述密闭部中装满有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的内部气压的步骤;当密闭部的内部气压升高的话,注入于密闭部当中的水会借助气压差而通过微孔喷水口如喷泉般喷出的步骤。

Description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将茶宠一体式地设于茶壶盖或者壶腹,以当茶壶内部装满水,或者通过从外部浇灌(施加)热水而产生的较高的气压差,而能够使其出现喷水现象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茶壶作为一种用于泡茶的茶具,是通过对茶叶上浇入热水的方式进行泡茶的茶具,按照其材质,可分为由青瓷及白瓷等瓷器制成的茶壶,还有由金、银或者铜、黄铜等制成的茶壶。
上述所述的茶壶(紫砂壶)作为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茶壶(泡茶时所使用的器皿),除了泡绿茶以外,还可以泡制作为发酵茶叶的普洱茶和作为半发酵茶叶的乌龙茶、红茶等,据悉,其制作始于北宋时期,到了明朝和清朝被人们广泛使用。
茶壶(紫砂壶)产于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的以陶瓷而闻名的宜兴市,其原料为出产于矿山的含铁的黏土-石英-云母成分的粉砂岩,采掘该矿石之后,等待一年左右,待其自然风化,然后将其粉碎,并通过过筛子等的工艺所制成的泥土被称之为紫砂,将该紫砂与水一起搅拌,并制作成能够和泥的泥土状态的紫砂被称之为紫泥,而紫砂壶(茶壶)就源于此。
紫砂壶的材料大致分为呈紫色的紫泥、呈浅灰色或绿灰色的绿泥、呈红褐色的红泥,这些材料被统称为紫泥或紫砂泥,通过单独或者混合使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紫砂壶,而根据其所采用的配合比率能够获取多种多样的色泽。
紫砂壶通过紫砂固有的材料特性和高温(1100℃~1200℃)炉烧制过程中形成鱼鳞形状的气孔,而该鱼鳞形状的气孔能够很好地保存茶的色、香、味,并且因其能够吸收和积累茶的原液,即便是在空壶内只浇入水,也能够泡出茶的味道和香味,不仅如此,因其保温性能卓越,从而能够长时间地保持适中温度。
另外,因其导热性能较低,当浇入热水之后也能够立即握持茶壶,其还具有高耐热性、高隔热性的特点,而且因其并未使用釉料,因此,时间越久就越能够体现其风韵,而养好的茶壶所泡出来的茶的色香就更佳美好。
这种紫砂壶(茶壶)是将沸腾的水或者热水浇入放有茶叶的水壶内,以在水壶内泡茶并将泡好的茶倒入茶杯内饮用,而当热水进入水壶内并盖上壶盖的话,随着水壶内的气压升高,空气和水会因高气压而会排放到外部,为此,壶盖上形成有空气排放部。
传统的紫砂壶(茶壶)的功能为,只是通过水壶单纯地用于泡茶,因其功能简单,难免会让使用者觉得无聊,存在降低审美感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339545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将茶宠一体化地设于用于泡茶的茶壶盖或者壶腹,以当泡茶时,使得水从茶宠中如喷泉般喷出,以给使用者带来神秘感,从而提升对其的审美感。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展现一体化地设于茶壶盖或者壶腹的茶宠,从而,能够最大化的体现产品的多样性及产品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可包括:茶壶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泡茶的收容部;茶水排出口,其与所述茶壶主体连通形成,以排出茶水;壶把,其配置于所述茶壶主体;壶盖,其覆盖所述茶壶主体;及茶宠,其一体式地设于所述壶盖的上部或下部,可借助气压差喷水。
所述茶宠可由茶宠主体和喷水口形成,所述茶宠主体的内部形成有供装水的密闭部,所述喷水口被配置为,形成于所述茶宠主体上且与密闭部连通形成,以向密闭部注入水或者喷水。
所述喷水口可形成于茶宠主体上,且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
所述喷水口的内径可为0.1~1mm以内。
所述茶宠主体可由多种形态的装饰玩偶的形状形成,有青蛙形状、蜗牛形状、乌龟形状、动物形状、植物形状、水果形状、昆虫形状、卡通人物形状。
所述茶宠可配置于茶壶主体的内、外侧或者茶水排出口、壶把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所述壶盖上至少可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空气排出口,以供收容部内的高气压能够排放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可包括:将热水倒入茶宠的茶宠主体的表面,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当所述密闭部的气压升高的状态下,将茶宠放入常温的温热水或者凉水中,以降低密闭部的内部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水通过喷水口进入到密闭部的步骤;在所述密闭部中装满有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的内部气压的步骤;当密闭部的内部气压升高的话,注入于密闭部当中的水会借助气压差而通过微孔喷水口如喷泉般喷出的步骤。
所述将热水倒入茶宠主体的表面上,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为,利用茶壶进行泡茶之前,先对茶壶进行预热时,可将热水浇入茶宠主体的表面。
所述将热水倒入茶宠主体的表面上,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为,利用茶壶泡茶时,为了防止茶水变凉,而可浇入热水。
所述在所述密闭部中装满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的内部气压的步骤为,利用茶壶泡茶时,为了防止茶壶主体内的茶水变凉,而可浇入热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将借助气压差而能够喷水的多种形态的茶宠一体式地设于用于泡茶的茶壶盖或者壶腹上,能够使茶壶泡茶的同时,还能够使茶宠喷水,从而,将为使用者带去的神秘感和审美感予以最大化,也同时将产品的满足度和产品特性予以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茶壶盖被开放的状态的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茶壶盖被盖上的状态的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正面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剖面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的方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茶壶
100:茶壶主体
101:收容部
110:茶水排出口
120:壶把
200:壶盖
210:空气排出口
300:茶宠
310:茶宠主体
311:密闭部
320:喷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实施多种变更,也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以下,例示特定的几个实施例的附图,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特定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本发明思想及技术范围之内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代替物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对于附图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受限于所图示的特定形态,其为了明确性而被夸张。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特定术语,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使用,其并不限制含义或者限制记载于权利要求范围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及/或”意指包括在其前后所排列的构成要素当中的至少一个的意思。另外,“连接/结合”意指与其他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其他构成要素间接连接的意思。本说明书中的单数型如在文章中并未予以特别的说明的话,则也包括复数型。另外,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包括”或者“包括有”所提及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元件意指存在或添加一个以上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元件。
对于实施例的说明而言,各个层(膜)、领域、图案及结构物形成于基板、各个层(膜)、领域、板或者图案的“上(on)”或者“下(under)”包括直接形成或者介于其它层而形成。各个层的上或者下的基准均已附图为基准予以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茶壶盖被开放的状态的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茶壶盖被盖上的状态的图;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正面图;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剖面图;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的方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包括:茶壶主体100、茶水排出口110、壶把120、壶盖200、茶宠300。
所述茶壶主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泡茶的收容部101,且其上部开放形成,以用于盖上壶盖200。
所述茶壶主体100以紫砂作为材料制成,或者以通常的陶瓷原料和银、金、铜、黄铜等材料制成。
所述茶水排出口110被配置为,形成于茶壶主体100的侧面,并与收容部101连通形成,以供将从所述收容部101泡开的茶水倒入茶杯(未图示)中。
所述壶把120配置于茶壶主体100上,以供倒茶时用以握持该壶把120。
另外,所述壶把120可被配置于茶壶主体100的上部或者侧部。
即,当所述壶把120位于茶壶主体100的上部时,其在韩国被称之为茶罐,其相当于中国的紫砂壶当中的提梁壶,日本则将其称之为上把型茶瓶。
而当所述壶把120位于茶壶主体100的后面时,其在韩国被称之为茶壶,其相当于中国的紫砂壶当中的除了提梁壶以外的一般形态的紫砂壶,日本则将其称之为后把型茶水壶。
另外,当所述壶把120位于茶壶主体100的侧面时,其在韩国被称之为茶瓶,日本则将其称之为横把型茶水壶。
所述壶盖200覆盖茶壶主体100的上部,以防止浇入收容部101的热水的热气排放到外部。
所述壶盖200上形成有空气排出口210,以用于向外部排放因浇入于收容部101的热水所引起的高气压。
另外,所述空气排出口210被配置为,形成于壶盖200上,且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
所述茶宠300一体式地形成于壶盖200的上部或者下部,并借助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能够喷水。
另外,虽然未图示,所述茶宠300不仅可形成于壶盖200上,而且还可形成于茶壶主体100的内侧、外侧,或者茶水排出口110、壶把120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所述茶宠300由茶宠主体310和喷水口320构成,所述茶宠主体310一体式地设于壶盖200或者茶壶主体100、茶水排出口110、壶把120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所述喷水口320配置于所述茶宠主体310上。
所述茶宠主体310上形成有空心的密闭部311,以用于向其内部注入水。
所述茶宠主体310可由多种形状的装饰玩偶形成,如青蛙形状或蜗牛形状、乌龟形状、动物形状、植物形状、水果形状、昆虫形状、卡通人物形状等。
即,当成型所述壶盖200或茶壶主体100时,通过将茶宠主体310以多样的形状进行成型,以使得茶壶10的模样多样化,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满足度。
另外,所述茶宠主体310如茶壶主体100般可由紫砂作为材料制成,也可由通常的陶瓷原料和银、金、铜、黄铜等作为材料制成。
所述喷水口320被配置为,与茶宠主体310的密闭部311连通,以将水注入所述密闭部311,或者从密闭部311朝向外部喷水。
所述喷水口320形成于茶宠主体310上,且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以提高水的喷出效率。
另外,所述喷水口320内径为0.1~1mm以内,以使得从密闭部311喷出的水能够向喷泉一样带劲儿地喷出。
之所以将所述喷水口的内径限制(限定)为0.1~1mm,是因为一体式地设于茶壶10时,茶宠300内部空间的体积超出限定范围时,借助气压差的喷水能力会明显下降。
即,当所述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提升的话,注入于密闭部311中的水会借助茶宠主体310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通过所述喷水口320,如喷泉般喷出。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可包括:将热水倒入茶宠300,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311的气压的步骤(S100);当所述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升高的状态下,将茶宠300放入常温的温热水或者凉水中,以降低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水通过喷水口320进入到密闭部311的步骤(S200);在所述密闭部311中装满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310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的步骤(S300);当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借助所述热水而升高的话,注入于密闭部311当中的水会借助气压差而通过喷水口320喷出的步骤(S400)。
所述将热水倒入茶宠300,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311的气压的步骤(S100)为,将茶叶放入所述茶壶主体100的收容部101并浇入热水,以利用茶壶10进行泡茶之前,先要对茶壶10进行预热时,通过将热水浇入茶宠主体310的表面上,以能够提升空心密闭部311的气压。
另外,所述将热水倒入茶宠300,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311的气压的步骤(S100)为,将茶叶放入所述茶壶主体100的收容部101并浇入热水,以利用茶壶10泡茶时,为了防止收容部101内的茶水变凉,可在茶宠主体310上浇入热水。
另外,想要提升所述密闭部311的气压时,将茶宠300放入热水当中的话,借助其高温,能够提升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
所述在所述密闭部311中装满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310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的步骤(S300)为,利用所述茶壶10泡茶时,为了防止茶壶主体100内的茶水变凉,而通过浇入热水来预热茶壶主体100,同时还能够提升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
通过所述喷水口320喷水时,因所述喷水口320由微孔形成,因此,密闭部311内的水通过喷水口320能够如喷泉般喷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的作用状况如下。
为了利用所述茶壶10泡茶,将茶叶放入茶壶主体100的收容部101并浇入热水,然后,盖上壶盖200泡茶,待茶泡好之后,通过茶水排出口110将泡好的茶水倒入茶杯中饮用。
上述事项中,当利用茶壶10泡茶时,在泡茶之前,先对茶壶10进行预热,以进行消毒,为此,在茶宠主体310和茶壶主体100上浇入热水。
如上所述,当所述茶宠主体310碰到热水时,空心的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会上升,而当所述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上升的状态下,将茶宠300放入常温的温热水或者凉水中的话,随着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下降,外部的水会通过作为微孔的喷水口320而进入到密闭部311,并填满密闭部311。
而且,当利用所述茶壶10泡茶时,为了防止茶水变凉,而在茶壶10表面上浇入热水时,当茶宠主体310浇上热水的话,所述密闭部311的内部气压会在此升高,使得密闭部311中的水借助气压差,通过喷水口320向外部喷出。
另外,当所述密闭部311内部气压升高,而使得水从喷水口320喷出时,因所述喷水口320由微孔形成,因此借助其压力水会如喷泉般带劲儿地喷出。
与此同时,因所述喷水口320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因此密闭部311内的水会分成好几条喷出,如此一来,能够更加提升其审美感。
因此,通过将茶宠300一体式地形成于所述壶盖200或者茶壶主体100的茶壶10上,从而,当通过茶壶主体100泡茶并饮茶时,水会通过茶宠300喷出,如此一来,能够进一步享受饮茶的乐趣。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所述的特定优选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权利要求要旨的情况下,显而易见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多种多样的变形实施例,该等变更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包括:
茶壶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泡茶的收容部;
茶水排出口,其与所述茶壶主体连通形成,以排出茶水;
壶把,其配置于所述茶壶主体;
壶盖,其覆盖所述茶壶主体;及
茶宠,其一体式地设于所述壶盖的上部或下部,可借助气压差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宠由茶宠主体和喷水口形成,所述茶宠主体的内部形成有供装水的密闭部,所述喷水口形成于所述茶宠主体上且与密闭部连通形成,以向密闭部注入水或者喷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口形成于茶宠主体上,且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口的内径为0.1~1m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宠主体由多种形态的装饰玩偶的形状形成,有青蛙形状、蜗牛形状、乌龟形状、动物形状、植物形状、水果形状、昆虫形状、卡通人物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盖上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空气排出口,以供收容部内的高气压能够排放到外部。
7.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其特征在于,
包括:
茶壶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泡茶的收容部;
茶水排出口,其与所述茶壶主体连通形成,以排出茶水;
壶把,其配置于所述茶壶主体;
壶盖,其覆盖所述茶壶主体;及
茶宠,其一体式地设于所述茶壶主体的内、外侧或者茶水排出口、壶把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并借助气压差喷水。
8.一种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将热水倒入茶宠的茶宠主体的表面,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
当所述密闭部的气压升高的状态下,将茶宠放入常温的温热水中或者凉水中,以降低密闭部的内部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水通过喷水口进入到密闭部的步骤;
在所述密闭部中装满有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的内部气压的步骤;
当密闭部的内部气压升高的话,注入于密闭部当中的水会借助气压差而通过微孔喷水口如喷泉般喷出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热水倒入茶宠主体的表面上,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为,利用茶壶进行泡茶之前,先对茶壶进行预热时,将热水浇入茶宠主体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热水倒入茶宠主体的表面上,以提高内部为空心的密闭部的气压的步骤为,利用茶壶泡茶时,为了防止茶水变凉,而浇入热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宠一体式茶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密闭部中装满水的状态下,将热水浇注于茶宠主体上,以再次提升密闭部的内部气压的步骤为,利用茶壶泡茶时,为了防止茶壶主体内的茶水变凉,而浇入热水。
CN201810638001.7A 2017-08-31 2018-06-20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4192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10864A KR101874908B1 (ko) 2017-08-31 2017-08-31 차총이 일체화된 차호 및 그 사용방법
KR10-2017-0110864 2017-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9255A true CN109419255A (zh) 2019-03-05

Family

ID=6292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8001.7A Pending CN109419255A (zh) 2017-08-31 2018-06-20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874908B1 (zh)
CN (1) CN1094192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029A (zh) * 2021-12-17 2022-03-04 惠海勤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2278Y (zh) * 1993-06-08 1994-04-20 吴宏晋 品茗喷水陶玩的结构改进
CN2266946Y (zh) * 1996-07-23 1997-11-12 韦琪 一种中空餐具及摆件
JP2000354691A (ja) * 1999-06-15 2000-12-26 Masao Kitayama 噴水付き玩具
CN201356358Y (zh) * 2009-02-13 2009-12-09 何焯辉 合并网状茶壶
CN206252247U (zh) * 2016-05-23 2017-06-16 王国栋 便携式套装组合茶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5304B1 (ja) * 1999-07-27 2000-09-04 工業技術院長 内部熱交換型蒸留塔
JP3085304U (ja) 2001-10-11 2002-04-26 聖泰 林 耐熱ガラス製急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2278Y (zh) * 1993-06-08 1994-04-20 吴宏晋 品茗喷水陶玩的结构改进
CN2266946Y (zh) * 1996-07-23 1997-11-12 韦琪 一种中空餐具及摆件
JP2000354691A (ja) * 1999-06-15 2000-12-26 Masao Kitayama 噴水付き玩具
CN201356358Y (zh) * 2009-02-13 2009-12-09 何焯辉 合并网状茶壶
CN206252247U (zh) * 2016-05-23 2017-06-16 王国栋 便携式套装组合茶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029A (zh) * 2021-12-17 2022-03-04 惠海勤 具有喷水功能的紫砂盖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74908B1 (ko)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9255A (zh)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JP2012111644A (ja) 陶磁器及びその素焼き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207928186U (zh) 一种功夫汤盅
CN205625488U (zh) 组合式滤茶杯
CN212972578U (zh) 一种盖体防脱的紫砂壶
CN207721606U (zh) 一种新型便捷茶具
CN202043992U (zh) 泥质茶壶
CN216089934U (zh) 一种具有东方元素的手工杯
CN204670924U (zh) 一种多功能煮茶器
CN217524517U (zh) 一种象形自饮壶
CN218791053U (zh) 一种抗摔的多功能酒壶
CN210540503U (zh) 一种带过滤盖的陶瓷泡茶杯
CN207428872U (zh) 一种不锈钢功夫茶具及其盖碗、公道杯和茶杯
CN208957540U (zh) 一种瓷包银茶具
JP3193755U (ja) 急須
CN212165503U (zh) 一种两用陶瓷茶壶
CN205512991U (zh) 一种多功能茶具布盒
CN215304745U (zh) 弧形嘴骆驼纹壶
CN107550235A (zh)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CN213216519U (zh) 一种侧把煮茶壶
CN107184038A (zh) 一种防烫手的不锈钢功夫茶盖碗
CN208676890U (zh) 一种防烫手的不锈钢功夫茶盖碗
CN207411945U (zh) 一种双腔新式茶壶
CN207590420U (zh) 组合式紫砂茶壶
CN208550877U (zh) 一种陶瓷茶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