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0235A -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0235A
CN107550235A CN201710747206.4A CN201710747206A CN107550235A CN 107550235 A CN107550235 A CN 107550235A CN 201710747206 A CN201710747206 A CN 201710747206A CN 107550235 A CN107550235 A CN 107550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ot
pot cover
soup
cup lid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72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喜
黄楚钦
詹文杰
刘正茂
黄奕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72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0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0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0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功夫汤盅包括内锅、内锅盖和杯盖,所述杯盖密封盖合于内锅上形成容纳腔,所述内锅内壁上设有供内锅盖放置的凸缘,所述内锅盖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食材放置在内锅中炖煮,炖煮后以杯盖为器皿,将内锅内的汤汁像冲泡功夫茶般倒入杯盖中,然后进行饮用品尝,将煲汤和功夫茶进行结合的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的预防保健,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强壮体魄,是近年来的流行趋势。
广东人以会煲靓汤而出名,是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而广东潮汕一带盛行功夫茶,陶壶里装入茶和水,放在小炭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斟满每一个茶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尝。
煲汤和煮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炉火烧煮,又要细细品尝,符合潮汕人慢生活的哲学心态,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食材放置在内锅中炖煮,炖煮后以杯盖为器皿,将内锅内的汤汁像冲泡功夫茶般倒入杯盖中,然后进行饮用品尝,将煲汤和功夫茶进行结合的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功夫汤盅,包括内锅、内锅盖和杯盖,所述杯盖密封盖合于内锅上形成容纳腔,所述内锅内壁上设有供内锅盖放置的凸缘,所述内锅盖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
采用该结构的功夫汤盅,杯盖密封盖合于内锅上形成容纳腔,内锅内壁上设有供内锅盖放置的凸缘,内锅盖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在进行炖煮时,将食材放置在炖煮腔中,并分别盖上内锅盖和杯盖,盖上杯盖形成的容纳腔很好地将内锅内部和外部空气进行隔绝,避免水分过度蒸发,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容纳腔内的内锅盖更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起到了双重隔绝的作用,使得食材的炖煮过程中能保留其原有的鲜味,炖煮的效果更佳。
在完成食材的炖煮后,通过倾倒内锅,内锅盖可以将食材隔离在内锅内,而汤汁则顺着内锅盖与凸缘之间的缝隙流出,必要时,可以将内锅盖倾斜放置在凸缘上,通过增加缝隙的大小来提高汤汁流出的速度,内锅盖的设计可以将食材和汤汁进行有效的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锅盖底部设有与凸缘配合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凸缘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
内锅盖底部的限位圈与凸缘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在完成食材的炖煮后,汤汁可以顺着导流通道倒出,导流通道的设置可以避免大块食材的堵塞导致汤汁的倒出速度减缓;同时,限位圈与凸缘相配合,可以在倾倒内锅时对内锅盖起到一定的卡住限位作用,避免内锅盖掉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锅盖上设有若干连通过渡腔和导流通道的出水口。
内锅盖上设有的若干出水口,可以使得汤汁倒出时更加顺畅,不需要通过倾斜内锅盖来提高汤汁流出的速度,同时由于出水口的更快流速和导流通道的限制作用,在倾倒汤汁时大部分油脂会被限位圈隔离在上方,而下方的汤汁则顺着出水口流出,起到过滤大部分油脂的功能,少油脂的汤汁更加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凸缘上设有若干连通过渡腔和炖煮腔的缺口。
凸缘上设有的缺口,起到和出水口一样的效果,也可以使得汤汁倒出时更加顺畅,同时也能起到过滤大部分油脂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内锅盖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锅盖上还设有透气孔和内锅盖提手,所述透气孔连通过渡腔和炖煮腔。
内锅盖上设有的内锅盖提手可以方便使用者拿起或放置内锅盖,避免烫伤,内锅盖上设置的透气孔可以使得倾斜内锅倾倒汤汁时,平衡炖煮腔内的气压,避免汤汁因空气压力无法顺畅流出。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锅顶端边缘设有导流嘴。
内锅顶端边缘设有的导流嘴可以集中需要倒出的汤汁,避免汤汁洒落在内锅外造成浪费。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锅外壁装套有防烫硅胶圈。
内锅外壁装套有的防烫硅胶圈,在内锅因炖煮后外壁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持握防烫硅胶圈拿起内锅而避免烫伤。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杯盖设有环形提手,所述环形提手上表面水平。
杯盖上设有的环形提手,可以方便使用者拿起或放置杯盖,同时环形提手的上表面水平可以将杯盖翻转过来平稳地放在桌面上,可以将杯盖作为器皿使用。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的功夫汤盅的使用方法:将食材放进内锅,分别盖上内锅盖和杯盖,通过内锅的外部加热方式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炖煮;完成炖煮后,提起并翻转杯盖放置在桌面上,一只手握住防烫硅胶圈,另一只手按住内锅盖提手,通过倾斜内锅,利用内锅盖隔离食材,将内锅中的汤汁通过导流通道,经由出水口或缺口,最终从导流嘴倒入杯盖中,以杯盖当作器皿盛汤。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内锅盖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在进行炖煮时,盖上杯盖形成的容纳腔很好地将内锅内部和外部空气进行隔绝,避免水分过度蒸发,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容纳腔内的内锅盖更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起到了双重隔绝的作用,使得食材的炖煮过程中能保留其原有的鲜味,炖煮的效果更佳;而完成食材的炖煮后,通过倾倒内锅,内锅盖可以很好地将食材隔离在内锅内,而汤汁则通过出水口或缺口流出,可以将食材和汤汁进行有效的分离,同时也能起到过滤大部分油脂的功能,少油脂的汤汁更加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将内锅内的汤汁像冲泡功夫茶般倒入杯盖中,然后进行饮用品尝,将煲汤和功夫茶进行结合,过程有趣而符合潮汕人饮茶的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功夫汤盅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功夫汤盅的使用过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功夫汤盅,包括内锅1、内锅盖2和杯盖3,所述杯盖3密封盖合于内锅1上形成容纳腔4,所述内锅1内壁上设有供内锅盖2放置的凸缘11,所述内锅盖2将容纳腔4分隔为过渡腔5和炖煮腔6上下两部分。
上述内锅盖2底部设有与凸缘11配合的限位圈21,所述限位圈21与凸缘11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22。
上述内锅盖2上设有若干连通过渡腔5和导流通道22的出水口23。
上述内锅盖2上还设有透气孔24和内锅盖提手25,所述透气孔24连通过渡腔5和炖煮腔6。
上述内锅1顶端边缘设有导流嘴12。
上述内锅1外壁装套有防烫硅胶圈(附图中未画出)。
上述杯盖3设有环形提手31,所述环形提手31上表面水平。
采用该结构的功夫汤盅,杯盖3密封盖合于内锅1上形成容纳腔4,内锅1内壁上设有供内锅盖2放置的凸缘11,内锅盖2将容纳腔4分隔为过渡腔5和炖煮腔6上下两部分,在进行炖煮时,将食材放置在炖煮腔6中,并分别盖上内锅盖2和杯盖3,盖上杯盖3形成的容纳腔4很好地将内锅1内部和外部空气进行隔绝,避免水分过度蒸发,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容纳腔4内的内锅盖2更将容纳腔4分隔为过渡腔5和炖煮腔6上下两部分,起到了双重隔绝的作用,使得食材的炖煮过程中能保留其原有的鲜味,炖煮的效果更佳。
在完成食材的炖煮后,通过倾倒内锅1,内锅盖2可以将食材隔离在内锅1内,而汤汁则顺着内锅盖2与凸缘11之间的缝隙流出,必要时,可以将内锅盖2倾斜放置在凸缘11上,通过增加缝隙的大小来提高汤汁流出的速度,内锅盖2的设计可以将食材和汤汁进行有效的分离。
内锅盖2底部的限位圈21与凸缘11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22,在完成食材的炖煮后,汤汁可以顺着导流通道22倒出,导流通道22的设置可以避免大块食材的堵塞导致汤汁的倒出速度减缓;同时,限位圈21与凸缘11相配合,可以在倾倒内锅1时对内锅盖2起到一定的卡住限位作用,避免内锅盖2掉落。
内锅盖2上设有的若干出水口23,可以使得汤汁倒出时更加顺畅,不需要通过倾斜内锅盖2来提高汤汁流出的速度,同时由于出水口23的更快流速和导流通道22的限制作用,在倾倒汤汁时大部分油脂会被限位圈21隔离在上方,而下方的汤汁则顺着出水口23流出,起到过滤大部分油脂的功能,少油脂的汤汁更加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
内锅盖2上设有的内锅盖提手25可以方便使用者拿起或放置内锅盖2,避免烫伤,内锅盖2上设置的透气孔24可以使得倾斜内锅1倾倒汤汁时,平衡炖煮腔6内的气压,避免汤汁因空气压力无法顺畅流出。
内锅1顶端边缘设有的导流嘴12可以集中需要倒出的汤汁,避免汤汁洒落在内锅1外造成浪费。
内锅1外壁装套有的防烫硅胶圈(附图中未画出),在内锅1因炖煮后外壁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持握防烫硅胶圈(附图中未画出)拿起内锅1而避免烫伤。
杯盖3上设有的环形提手31,可以方便使用者拿起或放置杯盖3,同时环形提手31的上表面水平可以将杯盖3翻转过来平稳地放在桌面上,可以将杯盖3作为器皿使用。
如以上所述的功夫汤盅的使用方法:将食材放进内锅1,分别盖上内锅盖2和杯盖3,通过内锅1的外部加热方式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炖煮;完成炖煮后,提起并翻转杯盖3放置在桌面上,一只手握住防烫硅胶圈(附图中未画出),另一只手按住内锅盖提手25,通过倾斜内锅1,利用内锅盖2隔离食材,将内锅1中的汤汁通过导流通道22,经由出水口23,最终从导流嘴12倒入杯盖3中,以杯盖3当作器皿盛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功夫汤盅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凸缘11上设有若干连通过渡腔5和炖煮腔6的缺口(附图中未画出)。
凸缘11上设有的缺口(附图中未画出),起到和出水口23一样的效果,也可以使得汤汁倒出时更加顺畅,同时也能起到过滤大部分油脂的功能。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发明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Claims (10)

1.一种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内锅盖和杯盖,所述杯盖密封盖合于内锅上形成容纳腔,所述内锅内壁上设有供内锅盖放置的凸缘,所述内锅盖将容纳腔分隔为过渡腔和炖煮腔上下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底部设有与凸缘配合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凸缘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上设有若干连通过渡腔和导流通道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上设有若干连通过渡腔和炖煮腔的缺口。
5.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上还设有透气孔和内锅盖提手,所述透气孔连通过渡腔和炖煮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顶端边缘设有导流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外壁装套有防烫硅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夫汤盅,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设有环形提手,所述环形提手上表面水平。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功夫汤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食材放进内锅,分别盖上内锅盖和杯盖,通过内锅的外部加热方式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炖煮;完成炖煮后,提起并翻转杯盖放置在桌面上,通过倾斜内锅,利用内锅盖隔离食材,将内锅中的汤汁通过导流通道,经由出水口或缺口,最终从导流嘴倒入杯盖中,以杯盖当作器皿盛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夫汤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倾斜内锅倒出汤汁时,一只手握住防烫硅胶圈,另一只手按住内锅盖提手。
CN201710747206.4A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7550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7206.4A CN107550235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7206.4A CN107550235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0235A true CN107550235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977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7206.4A Pending CN107550235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023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3566Y (zh) * 1994-09-12 1995-07-19 冯刚礼 一种新型茶杯
TWM311381U (en) * 2006-12-07 2007-05-11 Won Hong Co Ltd Cookware with soup pouring and filtering spout
CN201750773U (zh) * 2010-07-27 2011-02-23 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旅行壶
CN201767738U (zh) * 2010-07-02 2011-03-23 卢红广 方便使用的汤锅
CN104248328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朴钟道 生态环保炊具
CN205667509U (zh) * 2016-04-22 2016-11-02 陈俊平 一种喷淋式煮茶器
CN206414187U (zh) * 2016-08-21 2017-08-18 陈瑜 一种饮水壶
CN207928186U (zh) * 2017-08-28 2018-10-02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汤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3566Y (zh) * 1994-09-12 1995-07-19 冯刚礼 一种新型茶杯
TWM311381U (en) * 2006-12-07 2007-05-11 Won Hong Co Ltd Cookware with soup pouring and filtering spout
CN201767738U (zh) * 2010-07-02 2011-03-23 卢红广 方便使用的汤锅
CN201750773U (zh) * 2010-07-27 2011-02-23 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旅行壶
CN104248328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朴钟道 生态环保炊具
CN205667509U (zh) * 2016-04-22 2016-11-02 陈俊平 一种喷淋式煮茶器
CN206414187U (zh) * 2016-08-21 2017-08-18 陈瑜 一种饮水壶
CN207928186U (zh) * 2017-08-28 2018-10-02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汤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7626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hinese tea brewing
US8424448B2 (en) Beverage dispenser
KR20120106406A (ko) 더치 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더치 커피 제조 방법
CN207928186U (zh) 一种功夫汤盅
KR20170032320A (ko) 조리 기구
JP2014176751A (ja) 飲料用ポット
CN107550235A (zh) 一种功夫汤盅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48913B (zh) 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
CN105982549A (zh) 煮茶杯
CN105342273B (zh) 保健茶的定量饮用装置
JP2965289B2 (ja) 一杯立て紅茶の抽出器具および抽出方法
CN108402905A (zh) 一种新型蒸茶器
CN205988182U (zh) 双底茶壶
CN215686463U (zh) 具有保温结构的茶壶
JP3193755U (ja) 急須
JP3198425U (ja) 飲料用食器
CN109419255A (zh) 茶宠一体式茶壶及其使用方法
CN208892167U (zh) 一种便于醒茶的沙漏式陶瓷茶壶
CN209219831U (zh) 保温杯饮水口的带气孔茶隔
CN208725371U (zh) 陶瓷制手冲壶
CN211432080U (zh) 一种焖茶器
CN210727403U (zh) 一种茶壶
CN107280368A (zh) 一种分区茶壶
CN106852650A (zh) 具有密封嘴的蒸茶茶壶
KR200418154Y1 (ko) 일체형 거름망을 구비한 다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