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8087A - 定子冷却构造 - Google Patents

定子冷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8087A
CN114128087A CN202080051609.5A CN202080051609A CN114128087A CN 114128087 A CN114128087 A CN 114128087A CN 202080051609 A CN202080051609 A CN 202080051609A CN 114128087 A CN114128087 A CN 114128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assage
cooling water
passage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16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聪
池田将起
冈泽俊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t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t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t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8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8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冷却构造(402),其具备支承部件(60、60A),该支承部件(60、60A)是具有沿着旋转电机(10)的轴向(X)的圆筒状的形态的一个片材的部件,支承旋转电机的定子芯(112),并形成有供冷却用的流体通过的流路(95、195、35、135),支承部件具有:内壁部(651),其支承定子芯的外周面,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外壁部(653),其在内壁部的径向外侧与内壁部对置,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以及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359、958、1951、1351),其在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沿径向延伸,并隔断形成于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的流路。

Description

定子冷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定子冷却构造。
背景技术
公知有将形成冷却水路的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和形成壳体油路的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通过彼此不同的片材形成,使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与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在径向上重叠并围绕定子芯设置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第2020-017101号小册子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在使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与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嵌合时,从组装性、强度上的观点出发,需要在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与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之间设定径向的间隙、或使受到基于勒紧而产生的收缩力的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的径向的厚度比较大,径向的体格容易变大。另外,虽利用沿径向延伸并隔断流路的隔断壁部来限制冷却水或油的流动,但容易产生冷却水或油通过在片材间产生的间隙而越过隔断壁部的流动。若产生越过上述隔断壁部的流动,则有冷却性能略微降低的担忧。
发明内容
为此,在一个方面,本发明以高效地冷却定子芯为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子冷却构造,其具备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具有沿着旋转电机的轴向的圆筒状的形态的一个片材的部件,支承旋转电机的定子芯,并形成有供冷却用的流体通过的流路,
上述支承部件具有:
内壁部,其支承上述定子芯的外周面,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
外壁部,其在上述内壁部的径向外侧与上述内壁部对置,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以及
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其在上述内壁部与上述外壁部之间沿径向延伸,并隔断形成于上述内壁部与上述外壁部之间的上述流路。
根据本公开,能够高效地冷却定子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车辆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意表示车辆驱动装置的润滑·冷却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定子冷却构造的马达的局部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在马达的中心轴处通过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在马达的中心轴处通过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Q1部的放大图。
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用于形成支承壳内的冷却水路的型芯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用于形成支承壳内的壳体油路的型芯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定子冷却构造的马达的局部外观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与图8不同的视角表示马达的局部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与马达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在马达的中心轴处通过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的P1部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的P2部的放大图。
图14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用于形成支承壳的型芯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4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用于形成支承壳的型芯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冷却水路的型芯的单体的外观的其它立体图。
图15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壳体油路的型芯的单体的外观的其它立体图。
图16是用于对变形例进行说明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17A是图16的P3部的示意放大图。
图17B是图16的P4部的示意放大图。
图17C是对圆柱部的根基部分的槽部进行说明的示意剖视图。
图17D是一个圆柱部的局部(靠下侧的根基部分)的示意立体图。
图18是示意表示型芯(冷却水路)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19A是表示轴向流路部的X2侧端部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9B是表示轴向流路部的X1侧端部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0A是表示用于形成圆环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的型芯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0B是表示用于形成圆环状的形态的壳体油路的型芯的外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这里,首先,对能够应用定子冷却构造的车辆驱动装置以及润滑·冷却系统(包含定子冷却构造的润滑·冷却系统)进行说明,之后对定子冷却构造的热交换兼水冷部进行说明。
<车辆驱动装置>
图1是示意表示能够应用定子冷却构造的车辆驱动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在图1中一并示出了驱动轮WL、WR。
车辆驱动装置1搭载于车辆。车辆驱动装置1包括马达10(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减速机构12、以及经由减速机构12与马达10的输出轴116连结的差动装置14。马达10产生车辆的驱动力。马达10具备转子10a和定子10b,定子10b包括定子芯112和安装于定子10b的线圈114(参照图4),线圈114在轴向两端包括线圈端部110。此外,定子芯112例如也可以由层叠钢板形成。差动装置14与左右的驱动轮WL、WR连结。差动装置14包括齿圈140、小齿轮141以及侧齿轮142。另外,差动装置14具备在内部收纳齿轮(小齿轮141、侧齿轮142等)的差速器壳(未图示)。此外,减速机构1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简易结构,也可以包括行星齿轮机构。车辆驱动装置1的各结构元件(马达10、减速机构12、差动装置14等)例如可以作为单一的车辆驱动装置单元组装于外壳(未图示)内,也可以组装于多个独立外壳(未图示)内。
车辆驱动装置1具备用于使用油对马达10、减速机构12以及差动装置14进行润滑以及/或者冷却的润滑·冷却系统3。以下,“润滑·冷却”是指润滑以及冷却的至少任一者。
此外,之后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冷却构造402(参照图2)作为一个例子而应用于图1所示的车辆驱动装置1的马达10,但后述定子冷却构造402也能够应用于除车辆驱动装置1以外的结构的车辆驱动装置所包含的马达。即,后述定子冷却构造402能够应用于包括马达10之类的马达的任意结构的车辆驱动装置。另外,也能够应用于代替马达而具备发电机(旋转电机的另一个例子)的结构。
<润滑·冷却系统>
图2是示意表示车辆驱动装置1的润滑·冷却系统3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润滑·冷却系统3包括罐30、各油路31~36、电动式油泵40、机械式油泵42、热交换兼水冷部50、水泵90、散热器92(热交换部的一个例子)、以及冷却水路94、95。
罐30由车辆驱动装置1的外壳内的最下部(铅垂方向的最下侧的空间)形成。罐30例如由油底壳形成。在罐30配置有差动装置14,差动装置14浸于罐30内的油中。差动装置14相对于罐30的下表面而设置于预先规定的规定高度。规定高度被决定为,在罐30的油面的高度为预先规定的规定高度以上时,伴随差动装置14的旋转(差速器壳的旋转),而罐30内的油进入差速器壳内,由此实现以所希望的形态下的差动装置14的润滑·冷却。在罐30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器30a。
油路31设置于罐30与电动式油泵40的吸入侧之间。在电动式油泵40工作时,罐30内的油经由过滤器30a以及油路31向电动式油泵40的吸入口被吸入。
油路32设置于罐30与机械式油泵42的吸入侧之间。在机械式油泵42工作时,罐30内的油经由过滤器30a以及油路32向机械式油泵42的吸入口被吸入。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油路32与油路31具有共用部分,但也可以不具有上述共用部分,油路32与油路31独立形成。
油路33设置于电动式油泵40的排出侧与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入口侧之间。油路33将从电动式油泵40排出的油引导至热交换兼水冷部50。因此,从电动式油泵40排出的油被热交换兼水冷部50冷却之后被供给至油路36。
油路34设置于机械式油泵42的排出侧与罐30之间。油路34将从机械式油泵42排出的油引导至罐30。油路34可以包括在减速机构的轴之类的部件上形成的油路、单纯的空间。作为单纯的空间,有车辆驱动装置1的外壳内的空间。来自油路34的油用于成为润滑的对象的部件(润滑部位22)处的润滑。润滑部位22例如是马达10的轴承等。
油路35以在热交换兼水冷部50中通过的形态连接于油路33与油路36之间。对油路35内的油进行后述,但油路35内的油被在冷却水路95中通过的液体的制冷剂(冷却水)冷却。对油路35的详细情况进行后述。
油路36设置于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出口侧与罐30之间。油路36将来自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油引导至罐30。油路36可以是在减速机构的轴上形成的油路之类的在部件上形成的油路、由管形成的油路等,但例如包括车辆驱动装置1或者马达10的外壳(例如后述的图3的支承壳60)内的空间。在该情况下,来自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油通过重力而滴下,被供给至成为冷却的对象的部件(冷却部位23)之后,通过重力被引导向罐30。冷却部位23例如包括马达10的定子10b的线圈端部110(参照图1)。
电动式油泵40由马达等专用的驱动源(未图示)驱动。电动式油泵40在工作时将罐30内的油向油路33排出。即,电动式油泵40在工作时将罐30内的油经由油路31吸入,并向油路33排出。排出至油路33的油经由热交换兼水冷部50被引导向油路36。此外,电动式油泵40是与车轮的旋转相独立地工作,并通过电气而工作的类型的油泵。此外,电动式油泵40与罐30、油路31、油路33以及油路36一起形成使油在油路35中通过而循环的油循环部400,但在变形例中,油循环部400也可以包括其他元件。
机械式油泵42在工作时将罐30内的油经由油路32吸入,并向油路34排出。机械式油泵42伴随车轮的正转(前进方向的旋转)而工作。机械式油泵42可以相对于伴随车轮的正转而旋转的任意的旋转部件进行设置。例如,机械式油泵42设置于减速机构12(参照图1)的副轴,并通过减速机构12的副轴的正转而工作。
热交换兼水冷部50兼具热交换功能和定子芯水冷功能。具体而言,热交换兼水冷部50具有实现油路35内的油与冷却水路95内的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功能并且具有通过冷却水直接冷却马达10的定子10b的定子芯112的功能(定子芯水冷功能)。冷却水例如是包含防冻液、LLC(长效冷却剂:Long Life Coolant)的水。
此外,热交换兼水冷部50也作为油冷却器发挥功能,但在作为除油冷却器的功能以外的功能而具有冷却马达10的定子芯112的功能这点与油冷却器不同。润滑·冷却系统3具备热交换兼水冷部50,由此能够无需与热交换兼水冷部50不同的油冷却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兼水冷部50应用于马达10。对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详细情况进行后述。
水泵90是使冷却水在冷却水路94、95中循环的泵。此外,水泵90与散热器92以及冷却水路94一起形成使冷却水在冷却水路95中通过而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部401,但在变形例中,冷却水循环部401也可以包括其他元件。另外,冷却水循环部401与上述油循环部400以及热交换兼水冷部50一起形成定子冷却构造402,但在变形例中,定子冷却构造402也可以包括其他元件。
散热器92从在冷却水路94、95中通过的冷却水夺取热量,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散热器92可以在空气(例如在车辆行驶时通过的空气)与冷却水之间实现热交换。
冷却水路94将从水泵90排出的冷却水引导至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冷却水路95,并使来自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冷却水路95的冷却水经由散热器92返回至水泵90。此外,散热器92也可以设置于水泵90与热交换兼水冷部50之间。
冷却水路95形成于热交换兼水冷部50内。冷却水在冷却水路95中中通过时,能够实现上述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热交换功能和定子芯水冷功能。对冷却水路95的详细情况进行后述。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虽设置有电动式油泵40以及机械式油泵42,但也可以省略电动式油泵40以及机械式油泵42的任一方。在该情况下,润滑部位22以及冷却部位23可以无区别地被来自电动式油泵40以及机械式油泵42的另一方(被省略的一方)的油所润滑以及冷却。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油路33也可以分支地与油路34连接。在该情况下,来自电动式油泵40的油也被供给至润滑部位22。或者,油路36也可以分支地与油路34连接。在该情况下,来自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油也被供给至润滑部位22。或者,油路34也可以分支地与油路33连接。另外,油路34也可以在润滑部位22的后流侧处与油路36中的冷却部位23的后流侧连接而形成为一体。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冷却水路94仅与热交换兼水冷部50连接,但也可以形成为在成为冷却的对象的部件例如用于驱动马达10的变频器(未图示)、驱动马达10的高压电池(未图示)等中通过。
<热交换兼水冷部>
接下来,参照图3以及以后的图对应用于马达1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兼水冷部50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以及以后的图中,从维持附图的明确性的观点出发,针对存在多个的元件,有时仅对一部分元件标注附图标记。
以下,分为能够作为定子冷却构造402的热交换兼水冷部50应用的几个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兼水冷部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3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马达10的局部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马达10的中心轴I处通过的截面的立体图,图5是在马达10的中心轴I处通过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Q1部的放大图,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形成支承壳60的型芯的说明图。此外,图5是在油滴下部356处通过的平面且是与中心轴I垂直的平面处进行切断时的剖视图。此外,在图3等中省略了转子10a等一部分元件的图示。
以下,除非特别提及,否则径向以马达10的中心轴I(=定子芯112的中心轴)为基准。此外,马达10的轴向对应于X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表示以中心轴I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搭载的马达10的搭载状态下的上下方向。
热交换兼水冷部50包括支承壳60(支承部件的一个例子)。
支承壳60在内部形成有油路35(参照图2)和冷却水路95(参照图2)。以下,将“油路35”称为“壳体油路35”,对壳体油路35的构造进行后述。另外,对冷却水路95的构造也进行后述。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支承壳60为圆筒状的形态,能够作为马达10的壳体发挥功能。支承壳60由金属等热传导性良好的材料形成。例如,支承壳60由于如后述那样形成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路95的原因而由耐腐蚀性良好的铝形成。支承壳60为如后述那样具有形成油路35以及冷却水路95(参照图2)的中空部(空洞)的构造。具有上述中空部的支承壳60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可以通过铸造形成,也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形成。
具体而言,支承壳60也可以利用图7A以及图7B所示那样的型芯(嵌套)735、795形成。这里,图7A示意示出冷却水路95的型芯795,图7B示意示出壳体油路35的型芯735。支承壳60能够通过将这种两个型芯735、795以型芯795在径向上经由间隙而配置于型芯735的径向内侧的形态放置于模具(未图示)内,并将熔融的金属材料(支承壳60的材料,例如铝合金)注入至该模具内而形成(铸造)。在该情况下,型芯735、795例如可以为盐芯,通过向从模具取出的铸件中的型芯735、795的部分注入水而将盐溶化并除去。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如下支承壳60,其中,型芯735的部分成为空间(壳体油路35等的空间),型芯795的部分成为空间(冷却水路95等的空间),在径向上型芯735与型芯795之间的间隙(遍及支承壳60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间隙)成为边界壁面部位652(参照图5以及图6)(第一分隔壁部的一个例子),模具的外周面与型芯735的靠径向外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遍及支承壳60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间隙)成为外径侧壁面部位653(参照图5以及图6),模具的内周面与型芯795的靠径向内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遍及支承壳60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间隙)成为内径侧壁面部位651(参照图5以及图6)(内壁部的一个例子),并且,模具与型芯735、795的轴向的两端面之间的间隙(圆环状的间隙)成为端壁部660(参照图5)(端壁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5所示,支承壳60以在径向上与定子芯112接触的形态在径向内侧保持定子芯112。即,支承壳60以其内周面与定子芯112的外周面接触的形态保持定子芯112。例如,支承壳60通过热嵌等与定子芯112形成为一体。这样一来,支承壳60将包含定子芯112的定子10b支承为无法旋转。
支承壳60优选以其内周面与定子芯112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体接触的形态(进行面接触的形态)保持定子芯112。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支承壳60内的冷却水路95中通过的冷却水高效地冷却定子芯112的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5所示,支承壳60遍及定子芯112的X方向的全长进行延伸,且其内周面与定子芯112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体接触。此外,定子芯112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体”为允许定子芯112的焊接槽(未图示)那样的位置(定子芯112的外周面与支承壳60的内周面能够在径向上分离的位置)的概念。
另外,图5所示,支承壳60在X方向X2侧处在X方向上延伸至线圈端部110的中间位置附近。另外,如图5所示,支承壳60在X方向X1侧处在X方向上延伸至线圈端部110的中间位置附近。但是,在变形例中,支承壳60也可以在X方向X2侧以及/或者X方向X1侧处在X方向上以越过线圈端部110的端部的形态进行延伸。
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在内部形成有壳体油路35以及冷却水路95。此时,从径向内侧起按照定子芯112、冷却水路95以及壳体油路35的顺序进行邻接配置。应予说明,“邻接”是指除支承壳60的材料部分以外不夹设其他部件的形态。
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支承壳60也可以在内部进一步形成有入口油路330。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入口油路330可以形成于壳体油路35的径向外侧。在该情况下,入口油路330以从径向外侧与壳体油路35邻接的形态设置于支承壳60的最下部区域(下部区域的一个例子)。支承壳60的最下部区域表示支承壳60的最低位置以及其附近的区域。最下部区域例如可以为以与最低位置相对应的周向位置为中心在周向上呈60度左右的范围。对入口油路330的详细情况进行后述。
冷却水路95连接于入口水路942(参照图3以及图4)以及出口水路944(参照图3)。具体而言,冷却水路95的靠上游侧的端部与入口水路942连接,靠下游侧的端部与出口水路944连接。如图3所示,入口水路942以及出口水路944也可以以从支承壳60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形成。此外,图7A所示的型芯795具备用于形成入口水路942以及出口水路944的圆柱部942A、944A,图7B所示的型芯735具备用于供圆柱部942A、944A通过的孔7352。
冷却水路95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冷却水路95为绕中心轴I的螺旋状的形态(参照图7A)。更具体而言,冷却水路95的径向内侧由内径侧壁面部位651分隔,径向外侧由边界壁面部位652分隔,并且,轴向的两端部由端壁部660封闭。而且,在这样形成的圆环状的空间(遍及支承壳60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空间),配置有从内径侧壁面部位651沿径向延伸至边界壁面部位652的螺旋状的分隔壁958(第一隔断壁部的一个例子)。冷却水路95的轴向的一端(以螺旋状连结的形态的一端)与入口水路942连接,轴向的另一端与出口水路944连接。此外,图7A所示的型芯795具备用于形成冷却水路95的圆筒部7951,圆筒部7951具备用于形成螺旋状的分隔壁958的螺旋状的槽部958A。此外,槽部958A为在径向上贯通的形态。
壳体油路35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壳体油路35为绕中心轴I的螺旋状的形态(参照图7B)。更具体而言,壳体油路35的径向内侧由边界壁面部位652分隔,径向外侧由外径侧壁面部位653(外壁部的一个例子)分隔,并且,轴向的两端部由端壁部660封闭。而且,在这样形成的圆环状的空间(遍及支承壳60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空间),配置有螺旋状的分隔壁359(第二隔断壁部的一个例子)。此外,图7B所示的型芯735具备用于形成壳体油路35的圆筒部7351,圆筒部7351具备用于形成螺旋状的分隔壁359的螺旋状的槽部359A。另外,圆筒部7351具备如后述那样用于形成将壳体油路35在轴向上分开(分为第一油路部351和第二油路部352)的分隔壁357的环状的槽部357A。此外,槽部359A以及槽部357A为沿径向贯通的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壳体油路35包括靠轴向的一侧的第一油路部351和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油路部352。第一油路部351与第二油路部352是除经由后述的与入口油路330之间的连通部以外,相互不连通而独立的油路部。
第一油路部351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一侧(在本例中为X1侧)处沿周向延伸。第一油路部351为绕中心轴I的螺旋状的形态(参照图7A),一端与入口油路330连通,另一端在油滴下部356处开口。
第二油路部352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另一侧(在本例中为X2侧)处沿周向延伸。第二油路部352为绕中心轴I的螺旋状的形态(参照图7A),一端与入口油路330连通,另一端在油滴下部358处开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为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附近分离的对称的形态。由此,容易实现将壳体油路35在轴向上分离的同时,通过在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各自中通过的油均匀地冷却定子芯112。但是,在变形例中,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也可以为相对于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而非对称的形态。
入口油路330连通于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双方。此外,代替入口油路330,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分别设置彼此独立的入口油路。其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入口油路330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共用,但与分别独立地设置的情况相比,从搭载空间的观点出发有利。
入口油路330包括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油入口部的一个例子)以及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油入口部的一个例子)。
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沿轴向延伸。具体而言,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具有在支承壳60的靠X1侧的端面开口的开口33011(参照图3以及图4)。如图5所示,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从开口33011沿轴向延伸至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大致中央附近。此外,图7B所示的型芯735具备用于形成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的实心圆柱部3301A。
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从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沿径向延伸并与第一油路部351连接。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在比油滴下部356靠X2侧处与第一油路部351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与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的X2侧端部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于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大致中央附近。
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从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沿径向延伸并与第二油路部352连接。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在比油滴下部358靠X1侧处与第二油路部352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与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的X2侧端部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于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大致中央附近。此外,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形成于比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靠X2侧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为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附近分离的对称的形态,在轴向上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与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之间的中间位置也与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位置一致。由此,容易相对于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位置在轴向的两侧均匀地冷却定子芯112。
如图5所示,油滴下部356、358(第一油滴下部、第二油滴下部的一个例子)形成于支承壳60的顶点部区域(上部区域的一个例子)内且是在径向上与线圈端部110(特定部位的一个例子)对置的位置。此外,支承壳60的顶点部区域表示支承壳60的最高位置以及其周边区域。例如,顶点部区域可以为以与最高位置相对应的周向位置为中心在周向上呈60度左右的范围。油滴下部356相对于靠X方向X1侧的线圈端部110进行设置,油滴下部358相对于靠X方向X2侧的线圈端部110进行设置。此外,也可以在周向上分离地分别设置有多个油滴下部356、358。此外,图7B所示的型芯735具备用于形成在周向上分离的3个位置的油滴下部356的3根实心圆柱部356A。
这里,对上述热交换兼水冷部50中的冷却水和油的流动进行概述。
向入口水路942供给(参照图4的箭头R1)的冷却水进入至冷却水路95(参照图4的箭头R2),在冷却水路95中通过,一边在定子芯112的径向外侧以螺旋状旋绕一边从X1侧向X2侧流动,并从出口水路944流出(参照图3的箭头R3)。
向入口油路330供给(参照图5的箭头R10)的油经由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以及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分配供给至壳体油路35的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参照图5以及图6的箭头R11、R12)。被供给至第一油路部351的油一边向X1侧以螺旋状旋绕一边进行流动,到达X1侧端部中的顶点部区域并从油滴下部356向靠X1侧的线圈端部110滴下(参照图5的箭头R13)。同样,被供给至第二油路部352的油一边向X2侧以螺旋状旋绕一边进行流动,达到X2侧端部中的顶点部区域并从油滴下部358向靠X2侧的线圈端部110滴下(参照图5的箭头R14)。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尤其带来如下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形成有冷却水路95的支承壳60与定子芯112接触,因此在冷却水与定子芯112之间仅存在支承壳60的内径侧壁面部位651。这里,冷却水如上述那样在散热器92中与外部空气(例如在车辆行驶时通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油通过热交换兼水冷部50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因此冷却水比油低温。因此,与在冷却水与定子芯112之间夹设有例如油等其他介质或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冷却水高效地冷却定子芯11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壳60形成有螺旋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95,因此能够对于定子芯112的大范围通过在冷却水路95中流动的冷却水夺取热量。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冷却水路95在定子芯112的径向外侧遍及定子芯112的轴向的整体进行延伸并且遍及周向的整体进行延伸,因此能够从定子芯112的整体夺取热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支承壳60内形成有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因此能够在支承壳60内形成有冷却水路95与壳体油路35之间的边界部。即,形成有冷却水路95的支承壳60形成有壳体油路35,因此在径向上冷却水与油之间仅存在支承壳60的边界壁面部位652。因此,与在冷却水与油之间夹设有例如其他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冷却水高效地冷却油。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输出比较高的马达10中,也能够无需油冷却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壳60形成有螺旋状的形态的壳体油路35,因此能够高效地扩大能够在壳体油路35中流动的油与在冷却水路95中流动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范围。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均在定子芯112的径向外侧遍及定子芯112的轴向的整体进行延伸并且遍及周向的整体进行延伸,因此对于能够在油与在冷却水路95中流动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范围,能够实现最大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壳60形成有螺旋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95,由此能够限制冷却水流动的方向,例如,与冷却水从入口水路942以直线状流动至出口水路944的情况相比,增大无滞留等而产生有意的流速的范围(实质上实现热交换的范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上述热交换兼水冷部50的热交换功能以及定子芯水冷功能。另外,从入口水路942导入的冷却水一边在定子芯112的径向外侧以螺旋状进行环绕一边沿轴向进行流动至出口水路944,因此与冷却水从入口水路942以直线状流动至出口水路944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冷却定子芯11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入口油路330设置于支承壳60的最下部区域。这里,被导入至入口油路330内的油如上述那样被导入至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分别在螺旋状的路径上从轴向中央侧向轴向外侧流动,并且到达顶点部区域内的油滴下部356、358,通过向线圈端部110滴下而供线圈端部110的冷却。因此,来自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各自的油分别到达至上侧的油滴下部356、358的时间大致相同,因此其间的冷却时间(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时间)大致相同。这样一来,能够使油从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各自均匀地沿周向流动至油滴下部356、358。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从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导入并到达油滴下部356、358的油的冷却能力的均匀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被导入至入口油路330内的油如上述那样被导入至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分别在螺旋状的路径中从轴向中央侧向轴向外侧进行流动,并且到达顶点部区域内的油滴下部356、358,通过向线圈端部110滴下而供线圈端部110的冷却。来自第一油路部35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各自的油分别到达至上侧的油滴下部356、358的时间变得比较长。由此,能够通过冷却水以比较长的时间冷却到达油滴下部356、358的油,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油对线圈端部110的冷却能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因此与通过将两个以上的部件接合而形成支承壳60那样的支承壳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并且无需用于接合的构造(例如螺栓紧固构造)等,从而能够实现简易结构。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那样,在形成有冷却水路的支承部件与形成有壳体油路的支承部件为不同片材那样的比较例中,需要用于将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插入至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的组装间隙,上述间隙引起径向的体格容易变大。另外,若为了消除上述组装间隙而采用过盈配合(热嵌等),则为了承受过盈配合引起的收缩力(径向的收缩力)而需要使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的厚度(径向的厚度)比较大,其结果是,同样,径向的体格容易变大。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比较例中产生的不便(径向的体格的增加)。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那样的比较例中,分隔壁359、958之类的隔断壁部能够由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以及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的一方或者双方中的径向的凸部等实现。然而,在这种结构中,能够产生越过该隔断壁部(在径向上在隔断壁部与支承部件之间的间隙中通过)的冷却水或油。在该情况下,冷却水或油不以所希望的形态进行流动,其结果是,有无法以想要的形态获得冷却效果的担忧。
在这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比较例中产生的不便(越过分隔壁359、958那样的冷却水或油的流动)。即,在形成于一个片材的部件内的空间内,分隔壁359、958与流路边界的壁部(例如内径侧壁面部位651、边界壁面部位652、外径侧壁面部位653)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防止越过分隔壁359、958那样的冷却水或油的流动。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那样的比较例中,有在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与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之间(径向上之间)设置密封构造的必要性(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8的附图标记640a),另外,在靠径向内侧的支承部件与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之间容易形成空气层。其结果是,有直至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为止的热阻增加,向靠径向外侧的支承部件的热传递效果降低的担忧。
在这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比较例中产生的不便(空气层等所引起的导热性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油路35内的油可以在马达10工作过程中总是循环,或者也可以仅在马达10工作过程中的一部分期间循环。例如,壳体油路35内的油如上述那样主要使用于线圈端部110的冷却,因此也可以仅在线圈端部110的发热变得比较大的期间循环。
[实施方式2]
图8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兼水冷部50A的马达10A的局部外观的立体图,图9是从与图8不同的视角表示马达10A的局部外观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马达10A的与中心轴I垂直的截面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马达10A的在中心轴I处通过的截面的立体图。另外,图12是图10的P1部的放大图,图13是图11的P2部的放大图,图14A~图15B是用于形成支承壳60A的型芯的说明图,图14A以及图14B是从不同视角表示冷却水路195的型芯735A、型芯795A的立体图,图15A是表示冷却水路195的型芯795A的单体的立体图,图15B是表示壳体油路135的型芯735A的单体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A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马达10在支承壳60被支承壳60A替换这点不同。
支承壳60A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支承壳60在形成于内部的壳体油路35以及冷却水路95被壳体油路135以及冷却水路195替换这点不同。以下,有时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支承壳60A的各结构元件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支承壳60实际相同的结构元件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8~图11所示,支承壳60A为圆筒状的形态,能够作为马达10A的壳体发挥功能。支承壳60A由金属等热传导性良好的材料形成。支承壳60A为如后述那样具有形成壳体油路135以及冷却水路195的中空部(空洞)的构造。具有上述中空部的支承壳60A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可以通过铸造形成,也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形成。
具体而言,支承壳60A也可以利用图14A~图15B所示那样的型芯(嵌套)735A、795A形成。这里,图14A以及图14B从不同视角表示将壳体油路135的型芯735A以及冷却水路195的型芯795A放置于模具(未图示)内的状态。图15A以单体示意示出了冷却水路195的型芯795A,图15B以单体示意示出了壳体油路135的型芯735A。支承壳60A能够通过将这种两个型芯735A、795A以型芯795A在径向上经由间隙而配置于型芯735A的径向内侧的形态放置于模具(未图示)内,并将熔融的金属材料(支承壳60A的材料,例如铝合金)注入至该模具内而形成(铸造)。在该情况下,型芯735A、795A例如可以为盐芯,通过向从模具取出的铸件中的型芯735A、795A的部分注入水而将盐溶化并除去。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如下支承壳60A,其中,型芯735A的部分成为空间(壳体油路135等的空间),型芯795A的部分成为空间(冷却水路195等的空间),在径向上型芯735A与型芯795A之间的间隙(遍及支承壳60A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间隙)成为边界壁面部位652,模具的外周面与型芯735A的靠径向外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遍及支承壳60A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间隙)成为外径侧壁面部位653,模具的内周面与型芯795A的靠径向内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遍及支承壳60A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间隙)成为内径侧壁面部位651,并且,模具与型芯735A、795A的轴向的两端面之间的间隙(圆环状的间隙)成为端壁部660。
支承壳60A以在径向上与定子芯112接触的形态在径向内侧保持定子芯112。即,支承壳60A以其内周面与定子芯112的外周面接触的形态保持定子芯112。例如,支承壳60A通过热嵌等与定子芯112形成为一体。这样一来,支承壳60A将包含定子芯112的定子10b支承为无法旋转。
支承壳60A优选以其内周面与定子芯112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体接触的形态(进行面接触的形态)保持定子芯112。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支承壳60A内的冷却水路195中通过的冷却水高效地冷却定子芯112的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1所示,支承壳60A遍及定子芯112的X方向的全长进行延伸,且其内周面与定子芯112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体接触。
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A在内部形成有壳体油路135以及冷却水路195。此时,从径向内侧起按照定子芯112、冷却水路195以及壳体油路135的顺序进行邻接配置。此外,“邻接”是指除支承壳60A的材料部分以外不夹设的形态。
另外,支承壳60A也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1那样在内部进一步形成有入口油路330。入口油路330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实际上相同。此外,图15B所示的型芯735A具备用于形成入口油路330的实心圆柱部3301A。
冷却水路195连接于入口水路942以及出口水路944。具体而言,冷却水路195的靠上游侧的端部与入口水路942连接,靠下游侧的端部与出口水路944连接。如图8所示,入口水路942以及出口水路944也可以以在支承壳60A的靠径向外侧的表面开口的形态形成。此外,图15A所示的型芯795A具备用于形成入口水路942以及出口水路944的圆柱部942A、944A。
如图12所示,冷却水路195具有在周向上相邻的轴向流路部1957、1958。轴向流路部1957、1958遍及支承壳60A的轴向宽度的整体沿轴向延伸,且其轴向两端由端壁部660封闭。另外,在周向上轴向流路部1957、1958之间由分隔壁部608(第二分隔壁部的一个例子)分隔,而不直接连通。即,轴向流路部1957、1958仅经由周向流路部1959进行连通。
周向流路部1959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周向流路部1959为围绕多个圆柱部1951(沿径向延伸的圆柱部)(第一隔断壁部、柱状部位的一个例子)形成的形态(参照图12)。更具体而言,周向流路部1959的径向内侧由内径侧壁面部位651分隔,径向外侧由边界壁面部位652分隔,并且,轴向的两端部由端壁部660封闭。而且,在这样形成的圆环状的空间(遍及支承壳60A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空间),配置有从内径侧壁面部位651沿径向延伸至边界壁面部位652的多个圆柱部1951。多个圆柱部1951可以以大致均匀的形态分散配置于该圆环状的空间。冷却水路195的轴向流路部1958的轴向的一端与入口水路942连接,轴向流路部1957的轴向的另一端与出口水路944连接。此外,图15A所示的型芯795A具备用于形成圆柱部1951的孔1951A。另外,型芯795A如后述那样具备用于形成分隔壁部608的轴向的槽部957A,该分隔壁部608用于在支承壳60A的顶点部区域处沿轴向遮断冷却水路195的周向的连续性。槽部957A为沿径向贯通的形态。冷却水路195具有与槽部957A相对应的分隔壁部608,由此能够防止从入口水路942向出口水路944以直线状流动的冷却水的流动。即,从入口水路942导入的冷却水为了到达至出口水路944而需要一边在定子芯112的径向外侧进行环绕一边沿轴向流动,因此与冷却水从入口水路942以直线状流动至出口水路944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冷却定子芯112。
壳体油路135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壳体油路135为围绕多个圆柱部1351(沿径向延伸的圆柱部)(第二隔断壁部、柱状部位的一个例子)形成的形态(参照图12以及图13)。更具体而言,壳体油路135的径向内侧由边界壁面部位652分隔,径向外侧由外径侧壁面部位653分隔,并且,轴向的两端部由端壁部660封闭。而且,在这样形成的圆环状的空间(遍及支承壳60A的轴向的大致全长沿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空间),配置有从边界壁面部位652沿径向延伸至外径侧壁面部位653的多个圆柱部1351。多个圆柱部1351可以以以大致均匀的形态分散配置于该圆环状的空间。此外,图15B所示的型芯735A具备用于形成圆柱部1351的孔1351A。另外,型芯735A具备如后述那样用于形成用于将壳体油路135在轴向上分开(分为第一油路部3511和第二油路部3521)的分隔壁357的环状的槽部357A。此外,槽部357A为沿径向贯通的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壳体油路135包括靠轴向的一侧的第一油路部3511和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油路部3521。第一油路部3511与第二油路部3521是除经由后述的与入口油路330之间的连通部以外,相互不连通而独立的油路部。
第一油路部3511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一侧(在本例中为X1侧)处沿周向延伸。第一油路部3511的一端与入口油路330连通,另一端在油滴下部356(参照图9以及图13)处开口。
第二油路部3521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另一侧(在本例中为X2侧)处沿周向延伸。第二油路部3521的一端与入口油路330连通,另一端在油滴下部358(参照图13)处开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第一油路部351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1为在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附近分离的对称的形态。由此,容易实现将壳体油路135在轴向上分离的同时,通过在第一油路部351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1各自中通过的油均匀地冷却在定子芯112。但是,在变形例中,第一油路部351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1也可以为相对于定子芯112的轴向的延伸范围的中心而非对称的形态。另外,第一油路部3511以及第二油路部3521与冷却水路195相同,也可以分别在顶点部形成有周向的分隔壁部(参照图15B的线L1500)。
根据以上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例如,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A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195和壳体油路135,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比较例中产生的不便(径向的体格的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A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195和壳体油路135,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比较例中产生的不便(越过圆柱部1951、1351的径向两端面那样的冷却水或油的流动)。即,在形成于一个片材的部件内的空间内,圆柱部1951、1351与流路边界的壁部(例如内径侧壁面部位651、边界壁面部位652、外径侧壁面部位653)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防止越过圆柱部1951、1351那样的冷却水或油的流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支承壳60A是一个片材的部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195和壳体油路135,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比较例中产生的不便(空气层等所引起的导热性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调整圆柱部1951的个数、密度、尺寸等,从而容易将围绕圆柱部1951通过的冷却水的流动调整为所希望的形态。这对于圆柱部1351也相同。在该情况下,例如,圆柱部1951以及圆柱部1351的个数、密度以及尺寸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不同。以下,对于这种变形例进行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16以及以后的图对关于这种圆柱部1351、1951的配置等的优选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6是用于对变形例进行说明的马达10D的示意剖视图。此外,在图16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2实际相同的结构元件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另外,在图16中以剖视示出了马达10D中的仅支承壳60D的部分。图17A是图16的P3部的示意放大图,图17B是图16的P4部的示意放大图。图16的P3部是靠入口侧的区域,图16的P4部是靠出口侧的区域。此外,冷却水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分别对应于供入口水路942(参照图8)以及出口水路944(参照图8)配置那侧。
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马达10D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2的马达10A在支承壳60A被支承壳60D替换这点不同。支承壳60D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2的支承壳60A在圆柱部1351以及圆柱部1951分别被圆柱部1351D以及圆柱部1951D替换这点不同。圆柱部1351D以及圆柱部1951D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2的圆柱部1351以及圆柱部1951在配置等方面不同。
具体而言,圆柱部1351D配置于壳体油路135D并且圆柱部1951D配置于冷却水路195D这点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但圆柱部1351D以及圆柱部1951D如图17A以及图17B所示那样以相互不同密度进行配置。在本变形例中,考虑到油比冷却水粘性高,从而圆柱部1951D以比圆柱部1351D小的密度进行配置。由此,能够实现与油和冷却水的粘性等特性相对应的最佳的圆柱部1351D、1951D的配置。
另外,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如对比图17A以及图17B可知那样,出口侧的圆柱部1951D的配置密度比入口侧高。由此,相对于从入口水路942(参照图8)向出口水路944(参照图8)以最短距离流动的冷却水的流动的阻力增加,从而能够实现遍及支承壳60D的整体的冷却性能的均匀化。这对于圆柱部1351D也相同。但是,在又一变形例中,壳体油路135D中的圆柱部1351D的配置密度可以以油的流动为基准调至适合,也可以以均匀的密度进行配置。
图17C是对圆柱部1351D、1951D的根基部分的槽部800进行说明的示意剖视图。图17D是用于对相同的圆柱部1951D的根基部分的槽部800进行说明的图,且是一个圆柱部1951D的局部示意立体图。
然而,这种圆柱部1951D若以比较高的密度进行配置,则与冷却水接触的表面积(支承壳60D中的表面积)增加,因此在能够提高冷却性能这点有效。
然而,圆柱部1951D相对于冷却水的流动也作为阻力发挥功能,因此围绕圆柱部1951D的压损(压力损失)会成为问题。即,冷却水围绕圆柱部1951D流动时容易产生压损(压力损失),流速容易降低(其结果是,流量容易降低)。这对于圆柱部1351D也相同。
在这方面,在设置有图17C以及图17D所示那样的槽部800的情况下,能够减小上述压损,因此能够减少流速的降低引起的不便(例如冷却性能的降低)。此外,能够通过流体解析等确认槽部800所引起的压损的减少。此外,在图17C以及图17D所示的例子中,槽部800遍及围绕圆柱部1951D的整周形成,但也可以形成于周向的仅局部。另外,在图17C以及图17D所示的例子中,槽部800以在径向上成为凹状的形态形成,但也可以代之或者除此之外,以在与圆柱部1951D的中心轴CT(参照图17D)交叉的方向上成为凹状的形态形成。另外,槽部800可以相对于全部圆柱部1951D进行设置,也可以相对于一部分圆柱部1951D进行设置。
此外,这里,主要对相对于圆柱部1951D进行设置的槽部800进行了说明,但对于相对于圆柱部1351D进行设置的槽部800也相同。另外,可以省略圆柱部1951D以及/或者圆柱部1351D的一部分槽部800,也可以相对于圆柱部1951D以及圆柱部1351D中的一方省略槽部800。
接下来,参照图18~图19B对为了实现冷却水路195D中的冷却水的流动的均匀化而优选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基于用于形成冷却水路195D的型芯795D对该冷却水路195D进行说明。这是因为,若型芯795D的结构被规定,则能够由该型芯795D形成的冷却水路195D的结构被唯一规定。换言之,型芯795D的图表示冷却水路195D的外表面(轮廓)。因此,以下,不特别进行区别地对型芯795D的结构和冷却水路195D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8是示意表示型芯795D(冷却水路195D)的局部的俯视图。在图18中利用箭头R20、R21、R22示意示出了说明用的冷却水的流动。此外,箭头的粗细示意表示流量。图19A是表示轴向流路部1958D的X2侧端部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9B是表示轴向流路部1958D的X1侧端部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
冷却水路195D与上述冷却水路195相同,在整体上观察时,如图18所示,为周向的两端部1955D在周向上分离的不连续的圆筒状的形态。即,冷却水路195D的形成范围为周向的两端部1955D在周向上分离的不连续的圆筒状的形态。而且,冷却水路195D的周向的两端部1955D间由支承壳60D填埋(封闭)(参照图10、图12)。因此,从入口水路942导入的冷却水在周向上仅向一侧(参照箭头R21、R22)流动。由此,防止冷却水从入口水路942向出口水路944直接(不沿周向流动)流动。
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冷却水路195D如图18所示(也参考图12)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流路部1958D和在周向上与轴向流路部1958D连通的周向流路部1959D。此外,周向流路部1959D形成于圆柱部1951D间。因此,周向流路部1959D能够形成圆柱部1951D间的多种组合程度的数量的流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周向流路部1959D有多种组合程度的数量,且彼此不同。
在该情况下,被导入至入口水路942的冷却水一边在轴向流路部1958D中通过并沿轴向流动(参照箭头R20),一边经由轴向流路部1958D并在周向流路部1959D中通过并沿周向流动(参照箭头R21、R22)。即,冷却水向各周向流路部1959D以经由轴向流路部1958D被分配的形态流动。如图18所示,轴向流路部1958D具有比较宽的周向宽度,并具有在入口侧积存冷却水的缓冲功能。此外,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靠出口水路944侧的轴向流路部1957的周向宽度比轴向流路部1958D窄,但也可以相同。
然而,型芯795D通过紧固溃散性材料而制造,但从型芯795D的强度确保的观点出发,轴向的端部需要无法形成圆柱部1951D的孔,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轴向的宽度。即,从型芯795D的强度确保的观点出发,在轴向上最外侧(以下,称为“轴向最外侧”)的圆柱部1951D与型芯795D的轴向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存在下限值。此外,型芯795D的轴向的端部规定支承壳60D的端壁部660(参考图11)的边界。
若距离d变得比较长,则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的截面积(在中心轴I处通过的平面处切断时的截面积)大于其他周向流路部1959D的截面积。特别是,在型芯795D为盐芯的情况下,从强度上的观点出发,距离d容易变得比较长。在该情况下,从入口水路942导入的冷却水容易向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流入。其结果是,在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中通过的冷却水的周向的流动(箭头R21)比在其他周向流路部1959D中通过的冷却水的周向的流动(箭头R22)被促进。在该情况下,轴向的两侧处的流量大于中央部处的流量,由此会产生沿着轴向的冷却能力的均匀化被阻碍这种不便。
在这方面,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在冷却水路195D中,多个圆柱部1951D以高密度配置于轴向流路部1958D中的比轴向的中央部靠端部(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为靠X2侧的端部)。由此,相对于在X2侧在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中通过的冷却水的周向的流动(箭头R21)的阻力由于以比较高的密度配置的圆柱部1951D而增加,因此从轴向流路部1958D向在X2侧在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与之相伴,在其他周向流路部1959D(例如在与轴向流路部1958D中的轴向的中央部连接的周向流路部1959D)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沿着轴向的冷却能力的均匀化。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在轴向流路部1958D中的轴向的X2侧处,设置有追加的圆柱部1951D(为了进行区别,记载为“圆柱部1951D’”)。追加的圆柱部1951D’不设置于轴向流路部1958D中的轴向的中央部。此外,追加的圆柱部1951D’可以为与其他圆柱部1951D相同的形态,也可以为不同形态。另外,上述圆柱部1951D’也可以也设置于轴向流路部1958D中的靠轴向的X1侧的端部。
另外,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冷却水路195D在轴向的X2侧(远离入口水路942那侧)处,在靠轴向流路部1958D的下游侧的周向位置(这里,在周向上邻接的范围内的周向位置),具有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810(参照图19A的P5内)。换言之,端壁部660(在图18~图19B中未图示,参考图11)在轴向的X2侧处,在靠轴向流路部1958D的下游侧的周向位置,具有向轴向内侧突出的凸部(未图示)。此外,在该情况下,凹部810与圆柱部1951D的孔相同,可以为沿径向贯通的形态,也可以为非贯通。由此,相对于在X2侧靠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中通过的冷却水的周向的流动(箭头R21)的阻力由于凹部810而增加,因此从轴向流路部1958D向在X2侧靠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与之相伴,在其他周向流路部1959D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沿着轴向的冷却能力的均匀化。此外,上述凹部810也可以设置于轴向流路部1958D中的靠轴向的X1侧的端部。
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形成有凹部810的周向位置被设定为在轴向上最靠X2侧的位置处的多个圆柱部1951D之间。由此,凹部810与该多个圆柱部1951D(在轴向上最靠X2侧的位置处的圆柱部1951D)协同,从而能够适当减少在X2侧在轴向最外侧的周向流路部1959D中通过的冷却水的流量。但是,在又一变形例子中,形成有凹部810的周向位置也可以被设定为在轴向上最靠X2侧的位置处的多个圆柱部1951D之间以外的位置(例如在径向上观察时与该圆柱部1951D重叠的位置)。
此外,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凹部810设置于周向的仅局部(仅轴向流路部1958D的附近),但也可以在更长的周向范围内(例如遍及整周上)设置。
另外,在图18~图19B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追加的圆柱部1951D’以及凹部810双方,但也可以仅设置有任一者。
以上,对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变更。另外,还能够将前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的全部或者多个进行组合。另外,各实施方式的效果中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效果为与上位概念(独立权利要求)相区别的附加效果。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对于各种变形例也相同,以下相同)中,使用了特定的形态的冷却水路95、195和特定的形态的壳体油路35、135,但形成于支承壳60、60A的冷却水路的形态以及壳体油路的形态任意。例如,可以利用冷却水路95与壳体油路135的组合,也可以利用冷却水路195与壳体油路35的组合。另外,也可以代替螺旋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95,利用圆环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这种圆环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例如也可以使用图20A所示那样的型芯795B形成。在利用图20A所示的型芯795B的情况下,圆环状的形态的冷却水路以在轴向上邻接的形态具有多个圆环状的冷却水路部,该多个圆环状的冷却水路部彼此可以在周向的适当的位置处在轴向上连通。同样,也可以代替螺旋状的形态的壳体油路35,利用圆环状的形态的壳体油路。这种圆环状的形态的壳体油路例如也可以使用图20B所示那样的型芯735B形成。同样,在利用图20B所示那样的型芯735B的情况下,圆环状的形态的壳体油路以在轴向上邻接的形态具有多个圆环状的壳体油路部,该多个圆环状的壳体油路部彼此可以在周向的适当的位置处在轴向上连通。该情况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相同,壳体油路也可以在轴向上分割成两部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对于实施方式2也相同)中,支承壳60由一个片材的部件形成,但也可以通过将两个以上的部件接合而形成支承壳60之类的支承壳。在该情况下,支承壳60也可以由在轴向上分割出的多个片材形成。该情况也一样,各片材从径向内侧以邻接的形态形成有与冷却水路95相对应的冷却水路和与壳体油路35相对应的壳体油路即可。或者,支承壳60也可以由在径向上分割出的多个片材形成。在该情况下,可以靠径向内侧的片材在内部形成有与冷却水路95相对应的冷却水路,靠径向外侧的片材在内部形成有与壳体油路35相对应的壳体油路。或者,在该情况下,与壳体油路35相对应的壳体油路也可以形成于靠径向内侧的片材与靠径向外侧的片材之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对于实施方式2也相同)中,支承壳60从径向内侧以邻接的形态形成有冷却水路95和壳体油路35,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支承壳60也可以从径向内侧以邻接的形态形成有壳体油路35和冷却水路95。或者,支承壳60也可以仅形成有壳体油路35和冷却水路95中的一方。例如,支承壳60可以是形成冷却水路95的一个片材的部件。在该情况下,边界壁面部位652形成形成有冷却水路95的一个片材的部件的靠径向外侧的壁部(外壁部)。在该情况下,油路的构造也可以以能够与在冷却水路95中通过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形态或者不进行热交换的形态分别独立地实现。
〔本实施方式的汇总〕
本实施方式至少具备以下的结构。定子冷却构造(402)具备支承部件(60、60A),该支承部件(60、60A)是具有沿着旋转电机(10)的轴向(X)的圆筒状的形态的一个片材的部件,支承旋转电机的定子芯(112),并形成有供冷却用的流体通过的流路(95、195、35、135),
上述支承部件具有:
内壁部(651),其支承上述定子芯的外周面,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
外壁部(653),其在上述内壁部的径向外侧与上述内壁部对置,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以及
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359、958、1951、1351),其在上述内壁部与上述外壁部之间沿径向延伸,并隔断形成于上述内壁部与上述外壁部之间的上述流路。
根据本形态,支承定子芯的支承部件在内部形成有供冷却用的流体通过的流路,因此能够通过在该流路中通过的流体有效地冷却定子芯。另外,能够通过隔断壁部以所希望的形态限制流体的流动,因此容易遍及整体均匀地冷却定子芯。另外,隔断壁部在一个片材的部件亦即支承部件的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沿径向延伸,因此能够将隔断壁部的径向的端面与内壁部或者外壁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例如能够连续为一体),从而能够减少流体越过隔断壁部的径向端面进行流动的可能性。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越过隔断壁部那样的流动引起冷却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另外,在使两个以上的片材在径向内外相邻而实现相同的流路构造的情况下,不仅产生上述那样的产生越过隔断壁部那样的流体的流动这种不便,而且还产生作为两个以上的片材整体的径向的体格容易变大这种不便。这是因为:在使两个以上的片材在径向内外相邻的构造中,从径向的间隙(组装间隙)的确保、过盈配合(热嵌等)时的相对于收缩力的强度的确保等观点出发,径向的体格容易变大。在这方面,根据基于一个片材的支承部件的流路构造,不会产生上述径向的间隙、收缩力,从而能够实现径向的体格的减小。另外,在使两个以上的片材在径向内外相邻而实现相同的流路构造的情况下,在片材间产生或设置的空气层(例如隔断壁部的端面与对置于该端面的片材之间的空气层)或密封构造引起向在径向上最远离定子芯那侧的片材的热传递容易变得低效。在这方面,根据本形态,能够防止上述不便。
这里,一个片材为两个以上的零件实际上无法分离的形态,包括在模具内形成为一体的形态的部件,但不包括使用螺栓那样的固定件形成为一体的形态的部件、通过热嵌或压入而形成为一体的形态的部件。
另外,隔断例如也可以是局部隔断,以在周向上在局部位置处相互连通的形态将流路隔断。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在径向内侧与上述内壁部连续,并在径向外侧与上述外壁部连续。
在该情况下,能够在隔断壁部的径向两侧可靠地防止流体的越过,并且能够提高经由隔断壁部在内壁部与外壁部之间的热传导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支承部件在轴向两侧具有沿径向延伸并且在轴向上观察时为圆环状的端壁部,
上述端壁部封闭上述流路的轴向两侧。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一个片材的支承部件形成封闭轴向的两侧和径向的两侧的流路。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支承部件具有在径向上将上述内壁部与上述外壁部之间分隔的第一分隔壁部(652),
上述流路包括在径向上形成于上述内壁部与上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且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路(95、195)、和在径向上形成于上述外壁部与上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且供油通过的油路(35、135),
上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包括在径向上设置于上述内壁部与上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隔断上述冷却水路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隔断壁部、和在径向上设置于上述外壁部与上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隔断上述油路的一个以上的第二隔断壁部。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油和冷却水双方冷却转子铁芯。另外,支承部件通过具有第一分隔壁部,而能够不使径向的体格过大地使冷却水路和油路在径向上邻接配置。另外,冷却水路与油路能够经由第一分隔壁部而在径向上邻接,因此能够高效地实现热交换,结果是,能够提高冷却性能。另外,能够在冷却水路和油路处共用第一分隔壁部,从而能够高效地减小径向的体格。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从径向内侧起按照上述定子芯、上述冷却水路以及上述油路的顺序进行邻接配置
在该情况下,冷却水路与定子芯邻接,因此能够通过冷却水(在冷却水路中通过的冷却水)直接冷却定子芯。由此,与在定子芯与冷却水之间夹设其他介质(例如油)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冷却定子芯。另外,冷却水路与油路邻接,因此能够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直接冷却油路内的油。由此,能够提高油路内的油与在冷却水路中通过的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效率。另外,上述那样的冷却水路以及油路形成于一个片材的部件亦即支承部件,因此与组合两个片材以上的部件形成相同的冷却水路以及油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并且无需用于部件彼此的结合的构造。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还包括使上述油在上述油路中通过而循环的油循环部(400),
通过上述油循环部而循环的上述油被供给至旋转电机的特定部位(110)。
在该情况下,能够一边使油在油路通过而循环一边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冷却油路内的油(进行热交换)。即,在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与油路内的油之间一边使油进行循环一边实现热交换。因此,能够使用油路内的油冷却旋转电机的特定部位(例如线圈端部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还包括使上述冷却水在上述冷却水路中通过而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部(401),
上述冷却水循环部包括从上述冷却水夺取热量的热交换部(92),
上述油循环部不包括油冷却器。
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由热交换部冷却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其结果是,能够促进冷却水与油之间的热交换,从而能够一边使油进行循环一边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冷却油路内的油(进行热交换)。因此,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油冷却器而实现成本降低等的同时,确保必要的油的冷却性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冷却水路以及上述油路在上述定子芯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
在该情况下,冷却水路以与定子芯邻接的形态沿周向延伸。由此,能够通过冷却水路遍及周向有效地冷却定子芯的同时,遍及周向通过冷却水路有效地冷却油路内的油。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支承部件以上述定子芯的外周面与上述支承部件的内周面进行面接触的形态支承上述定子芯,
上述定子芯与上述冷却水能够经由上述内周面进行热交换,并且上述冷却水与上述油能够经由上述第一分隔壁部进行热交换。
在该情况下,能够经由第一分隔壁部的靠径向两侧的边界面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有效地冷却油路内的油,并且能够经由支承部件的内周面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有效地冷却定子芯。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支承部件在搭载状态下在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侧的上部区域具有使上述油向旋转电机的线圈端部(110)滴下的油滴下部(356、358),
上述油路与上述油滴下部连通,
用于向上述油路导入上述油的油入口部(3302、3303)在搭载状态下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中的比上述中心靠下侧的下部区域。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从下部区域冷却油路内的油。另外,能够从利用支承部件形成的油滴下部滴下油而冷却线圈端部。另外,滴下的油是从下部区域的油入口部导入的油路内的油,且是通过冷却水路冷却的油,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线圈端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油路包括靠轴向的一侧的第一油路部(351、3511)和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油路部(352、3521)。
在该情况下,能够在第一油路部与第二油路部分别相同地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实现沿着轴向的冷却能力的均匀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支承部件还形成有连通于上述第一油路部和上述第二油路部的入口油路(330)。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油路部以及第二油路部对定子芯的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以独立的形态进行冷却。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入口油路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入口油路部(3301)、从上述轴向入口油路部沿径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一油路部连接的第一入口油路部(3302)、以及从上述轴向入口油路部沿径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油路部连接的第二入口油路部(3303)。
在该情况下,能够从一个入口油路向第一油路部以及第二油路部分配供给油,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入口油路构造。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支承部件在搭载状态下在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侧的上部区域具有使上述油向旋转电机的线圈端部(110)滴下的油滴下部(356、358),
上述油路与上述油滴下部连通,
上述入口油路在搭载状态下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中的比上述中心靠下侧的下部区域。
在该情况下,能够从下部区域导入油并使油从上部区域的油滴下部滴下。由此,与从上部区域导入油并使油从上部区域的油滴下部滴下的情况相比,容易延长从入口油路到达至油滴下部为止的油的路径,从而容易高效地延长冷却水对油的冷却时间。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提高油的冷却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油滴下部具有靠轴向的一侧的第一油滴下部(356)和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油滴下部(358),
上述第一油路部与上述第一油滴下部连通,并且上述第二油路部与上述第二油滴下部连通。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经由了第一油路部以及第二油路部的油对靠轴向的双侧的线圈端部分别进行冷却。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第一入口油路部在比上述第一油滴下部靠轴向的另一侧处与上述第一油路部连接,
上述第二入口油路部在比上述第二油滴下部靠轴向的一侧并且比上述第一入口油路部靠轴向的另一侧处与上述第二油路部连接。
在该情况下,能够从比第一油滴下部靠轴向的另一侧经由第一入口油路部向第一油路部内导入油,因此在第一油路部中,直至到达至第一油滴下部为止,油不仅沿周向而且也沿轴向流动,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转子铁芯。同样,能够从比第二油滴下部靠轴向的一侧经由第二入口油路部向第二油路部内导入油,因此在第二油路部中,直至到达至第二油滴下部为止,油不仅沿周向而且也沿轴向流动,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转子铁芯。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第一油路部在轴向上比上述第一入口油路部与上述第二入口油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靠轴向的一侧处,从上述第一入口油路部连通至上述第一油滴下部,
上述第二油路部在比上述中间位置靠轴向的另一侧处,从上述第二入口油路部连通至上述第二油滴下部。
在该情况下,在比中间位置靠一侧的第一油路部中,能够通过直至到达至第一油滴下部为止沿轴向以及径向流动的油高效地冷却转子铁芯的一侧的部分,并且在比中间位置靠另一侧的第二油路部中,能够通过直至到达至第二油滴下部为止沿轴向以及径向流动的油高效地冷却转子铁芯的另一侧的部分。另外,通过将中间位置设定在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中心附近,能够实现在轴向上油对转子铁芯的冷却能力的均匀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包括多个柱状部位,
上述冷却水路的上述多个柱状部位与上述油路的上述多个柱状部位以不同密度进行配置。
在该情况下,能够考虑油与冷却水之间的特性差(例如粘性之差)等,相互独立地调整柱状部位的配置的密度,以实现各自所希望的流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冷却水路的上述多个柱状部位以比上述油路的上述多个柱状部位高的密度进行配置。
在该情况下,能够促进粘性比较高的油的流动的同时,高效地增加冷却水路的表面积以及与之相伴的冷却能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在上述冷却水路的上述多个柱状部位以及上述油路的上述多个柱状部位中的至少一个柱状部位、与上述内壁部和上述外壁部以及上述第一分隔壁部中的至少任一者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槽部(800)。
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柱状部位的轴向端部处的压损(流动的阻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流路的形成范围为周向的两端部在周向上分离的不连续的圆筒状的形态,
上述支承部件具有将周向的上述两端部间封闭的第二分隔壁部。
在该情况下,能够单向地限制流体的周向的流动,从而能够实现沿着周向的均匀的冷却。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包括多个柱状部位,
上述支承部件形成有:
轴向流路部,其从周向的至少一侧与上述第二分隔壁部邻接并沿轴向延伸;和
周向流路部,其在轴向的两侧的上述端壁部间沿周向与上述轴向流路部连通,
上述多个柱状部位在上述轴向流路部中的比轴向的中央部靠端部处以高密度进行配置。
在该情况下,从型芯的强度上的观点出发,即便是在形成有与端壁部邻接且阻力比较少的流路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该流路部分中流动的流量,从而能够使沿着轴向的各位置处的流动均匀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优选为,上述端壁部在上述周向流路部中的靠上述轴向流路部的下游侧的周向位置形成有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810)。
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在与端壁部邻接的流路部分中流动的流量,从而能够使沿着轴向的各位置处的流动均匀化。此外,靠轴向流路部的下游侧的周向位置也可以处于与轴向流路部邻接的范围内。
另外,在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至少具备以下结构。一种定子冷却构造,其中,定子芯(112)、冷却水路(95、195)以及油路(35、135)从径向内侧起按顺序邻接,
上述冷却水路以及上述油路均由一个片材的部件(60、60A)形成,并在上述定子芯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
根据本形态,冷却水路与定子芯邻接,因此能够通过冷却水(在冷却水路中通过的冷却水)直接冷却定子芯。由此,与在定子芯与冷却水之间夹设有其他介质(例如油)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冷却定子芯。另外,冷却水路与油路邻接,因此能够通过冷却水路内的冷却水直接冷却油路内的油。由此,能够提高油路内的油与在冷却水路中通过的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效率。另外,冷却水路以及油路在定子芯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因此能够通过冷却水路遍及周向有效地冷却定子芯的同时,遍及周向通过冷却水路有效地冷却油路内的油。另外,上述那样的冷却水路以及油路仅形成于一个片材的部件,因此与组合两个片材以上的部件形成相同的冷却水路以及油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并且无需用于部件彼此的结合的构造。
附图标记说明:
10…马达(旋转电机);92…散热器(热交换部);110…线圈端部(特定部位);35、135…壳体油路(流路);351、3511…第一油路部;352、3521…第二油路部;356…油滴下部(第一油滴下部);358…油滴下部(第二油滴下部);359…分隔壁(隔断壁部);3301…轴向入口油路部;3302…第一入口油路部;3303…第二入口油路部;60、60A…支承壳(支承部件、一个片材的部件);651…内径侧壁面部位(内壁部);652…边界壁面部位(第一分隔壁部);653…外径侧壁面部位(外壁部);800…槽部;810…凹部;95、195…冷却水路(流路);958…分隔壁(隔断壁部);112…定子芯;400…油循环部;402…定子冷却构造;1951…圆柱部(隔断壁部);1351…圆柱部(隔断壁部)。

Claims (24)

1.一种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具备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是具有沿着旋转电机的轴向的圆筒状的形态的一个片材的部件,支承旋转电机的定子芯,并形成有供冷却用的流体通过的流路,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
内壁部,其支承所述定子芯的外周面,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
外壁部,其在所述内壁部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内壁部对置,并形成为圆筒状的形态;以及
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其在所述内壁部与所述外壁部之间沿径向延伸,并隔断形成于所述内壁部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所述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在径向内侧与所述内壁部连续,并在径向外侧与所述外壁部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在轴向两侧具有沿径向延伸并且在轴向上观察时为圆环状的端壁部,
所述端壁部封闭所述流路的轴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在径向上将所述内壁部与所述外壁部之间分隔的第一分隔壁部,
所述流路包括在径向上形成于所述内壁部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且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路、和在径向上形成于所述外壁部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且供油通过的油路,
所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包括在径向上设置于所述内壁部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隔断所述冷却水路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隔断壁部、和在径向上设置于所述外壁部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之间并隔断所述油路的一个以上的第二隔断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从径向内侧起按照所述定子芯、所述冷却水路以及所述油路的顺序进行邻接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还包括使所述油在所述油路中通过而循环的油循环部,
通过所述油循环部而循环的所述油被供给至旋转电机的特定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还包括使所述冷却水在所述冷却水路中通过而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部,
所述冷却水循环部包括从所述冷却水夺取热量的热交换部,
所述油循环部不包括油冷却器。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冷却水路以及所述油路在所述定子芯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以所述定子芯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内周面进行面接触的形态支承所述定子芯,
所述定子芯与所述冷却水能够经由所述内周面进行热交换,并且所述冷却水与所述油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分隔壁部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在搭载状态下在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侧的上部区域具有使所述油向旋转电机的线圈端部滴下的油滴下部,
所述油路与所述油滴下部连通,
用于向所述油路导入所述油的油入口部在搭载状态下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中的比所述中心靠下侧的下部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油路包括靠轴向的一侧的第一油路部和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油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还形成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油路部和所述第二油路部的入口油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入口油路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入口油路部、从所述轴向入口油路部沿径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油路部连接的第一入口油路部、以及从所述轴向入口油路部沿径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油路部连接的第二入口油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在搭载状态下在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侧的上部区域具有使所述油向旋转电机的线圈端部滴下的油滴下部,
所述油路与所述油滴下部连通,
所述入口油路在搭载状态下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中的比所述中心靠下侧的下部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油滴下部具有靠轴向的一侧的第一油滴下部和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油滴下部,
所述第一油路部与所述第一油滴下部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油路部与所述第二油滴下部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第一入口油路部在比所述第一油滴下部靠轴向的另一侧处与所述第一油路部连接,
所述第二入口油路部在比所述第二油滴下部靠轴向的一侧并且比所述第一入口油路部靠轴向的另一侧处与所述第二油路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第一油路部在轴向上比所述第一入口油路部与所述第二入口油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靠轴向的一侧处,从所述第一入口油路部连通至所述第一油滴下部,
所述第二油路部在比所述中间位置靠轴向的另一侧处,从所述第二入口油路部连通至所述第二油滴下部。
18.根据权利要求4~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包括多个柱状部位,
所述冷却水路的所述多个柱状部位与所述油路的所述多个柱状部位以不同密度进行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冷却水路的所述多个柱状部位以比所述油路的所述多个柱状部位高的密度进行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在所述冷却水路的所述多个柱状部位以及所述油路的所述多个柱状部位中的至少一个柱状部位、与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以及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中的至少任一者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槽部。
21.根据权利要求3~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流路的形成范围为周向的两端部在周向上分离的不连续的圆筒状的形态,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周向的所述两端部间封闭的第二分隔壁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的隔断壁部包括多个柱状部位,
所述支承部件形成有:
轴向流路部,其从周向的至少一侧与所述第二分隔壁部邻接并沿轴向延伸;和
周向流路部,其在轴向的两侧的所述端壁部间沿周向与所述轴向流路部连通,
所述多个柱状部位在所述轴向流路部中的比轴向的中央部靠端部处以高密度进行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端壁部在所述周向流路部中的靠所述轴向流路部的下游侧的周向位置形成有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24.一种定子冷却构造,其中,
定子芯、冷却水路以及油路从径向内侧起按顺序邻接,
所述冷却水路以及所述油路均由一个片材的部件形成,并在所述定子芯的轴向的延伸范围内沿周向延伸。
CN202080051609.5A 2019-07-30 2020-07-29 定子冷却构造 Pending CN1141280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9667 2019-07-30
JP2019139667 2019-07-30
PCT/JP2020/029134 WO2021020468A1 (ja) 2019-07-30 2020-07-29 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8087A true CN114128087A (zh) 2022-03-01

Family

ID=74229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1609.5A Pending CN114128087A (zh) 2019-07-30 2020-07-29 定子冷却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7272A1 (zh)
EP (1) EP3975392A4 (zh)
JP (1) JPWO2021020468A1 (zh)
CN (1) CN114128087A (zh)
WO (1) WO202102046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0571B1 (fr) * 1998-06-24 2000-09-15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Alterna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circuit de refroidissement par liquide
JP2006187105A (ja) * 2004-12-27 2006-07-13 Nissan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の冷却装置
JP6118633B2 (ja) * 2013-05-16 2017-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
DE102016110658A1 (de) * 2016-06-09 2017-12-14 Rainer Puls Kühlgehäuse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US11011955B2 (en) * 2017-03-28 2021-05-18 Lg Electronics Inc. Motor
CN109756056A (zh) * 2017-11-07 2019-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总成、动力设备及电机冷却方法
JP7156378B2 (ja) 2018-07-19 2022-10-19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47272A1 (en) 2022-08-04
EP3975392A1 (en) 2022-03-30
WO2021020468A1 (ja) 2021-02-04
EP3975392A4 (en) 2022-08-10
JPWO2021020468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0918B (zh) 旋转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09936232B (zh) 汽车、电机及其定子组件和分流机构
CN108432093B (zh) 电动机器
US11205931B2 (en)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or with cooling channel
JP7156378B2 (ja) 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EP3549242B1 (en) Electric machine provided with an enclosed cooling assembly paired to an open cooling assembly
US9197115B2 (en)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CN109861418B (zh) 汽车、电机及其定子组件和定子铁芯
CN109891711B (zh) 用于异步机的鼠笼式转子
US20130043747A1 (en)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CN212677031U (zh) 马达单元
WO2019208081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駆動装置
CN212367066U (zh) 一种双冷却通道电机
CN111911793A (zh) 电机、车辆
CN114128087A (zh) 定子冷却构造
JP2020014332A (ja) 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CN115441651A (zh)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
JP2020018112A (ja) ステータ冷却装置及び冷却制御装置
JP2020014333A (ja) 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CN113193679A (zh) 马达单元
CN212456221U (zh) 电机、车辆
JP2020014331A (ja) ステータ冷却構造
CN217216125U (zh) 定子绕组及驱动电机
CN215213938U (zh)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WO2023132093A1 (ja) 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