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3938U -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3938U
CN215213938U CN202121503302.2U CN202121503302U CN215213938U CN 215213938 U CN215213938 U CN 215213938U CN 202121503302 U CN202121503302 U CN 202121503302U CN 215213938 U CN215213938 U CN 215213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liquid inlet
inlet space
wal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3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全
苏小仕
林思桥
黄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East Asia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East Asia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East Asia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East Asia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3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3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3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3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主体;所述压缩机主体的螺杆转子布置在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主体的轴承部和变速装置布置在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所述外壳壁设于所述内壳壁外以间隔界定出一容纳所述内壳壁的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包括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所述上出液空间包括冷却液出口,所述下进液空间还包括连通所述上出液空间的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冷却液进口分别接通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第一进液空间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进液空间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应用本技术方案可提供冷却效果好的无油螺杆压缩机。

Description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无油螺杆压缩机中,阳转子和阴转子不直接接触,其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阳转子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阴转子旋转,同步齿轮在传输动力的同时,还确保了转子间隙,阳转子和阴转子。这里所谓的“无油”是指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完全不与油接触,但压缩机的轴承、同步齿轮等零部件仍然需要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所以轴承和同步齿轮等零件仍然需要等冷,所以在无油螺杆压缩机结构中,对于中间转子与壳体的冷却,只能靠自然冷却,而目前现有的冷却方式是在壳体壁上铸水槽,不仅加大铸造工艺难度,效率低,冷却效果无法保证,另外,铸水槽的方式下油液流动无序,流向不确定,冷却有死角,在无油螺杆压缩机冷却效果差的时候会影响整体机器的能效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无油螺杆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包括
壳体;
压缩机主体;
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壁和外壳壁,所述压缩机主体布置在所述内壳壁内,所述压缩机主体包括一对以无油和非接触状态转动在内壳壁内的螺杆转子,所述压缩机主体还包括连接所述螺杆转子的轴承部和变速装置,所述轴承部和变速装置由润滑油进行润滑,所述螺杆转子布置在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轴承部和变速装置布置在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
所述外壳壁设于所述内壳壁外以间隔界定出一容纳所述内壳壁的流动空间;
所述流动空间包括上下分隔的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所述下进液空间包括冷却液进口,所述上出液空间包括冷却液出口,所述下进液空间还包括沿所述内壳壁轴向两侧分隔并连通所述上出液空间的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冷却液进口分别接通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第一进液空间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进液空间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连通于所述壳体的后侧。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布置在所述流动空间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并延伸连接在所述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以分隔出所述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所述第二隔板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二隔板延伸在所述下进液空间以分隔出所述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进口对应于所述第二隔板以能使冷却液分流至所述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出口的高度至少与所述内壳壁的最高点齐平。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壁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前安装开口,所述外壳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的前安装盖板,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布置在所述前安装盖板上。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壁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后侧的后安装开口,所述外壳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后安装开口的后安装盖板。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安装盖板和后安装盖板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和后安装开口上。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壁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前安装开口,所述外壳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的前安装盖板,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布置在所述前安装盖板上,所述第一隔板延伸连接在所述前安装盖板和内壳壁之间,所述第二隔板连接在所述内壳壁上并朝向前安装盖板延伸。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外壳壁设于所述内壳壁外以间隔界定出一容纳所述内壳壁的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包括上下分隔的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所述下进液空间包括冷却液进口,所述上出液空间包括冷却液出口,所述下进液空间还包括沿所述内壳壁轴向两侧分隔并连通所述上出液空间的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冷却液进口分别接通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第一进液空间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进液空间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冷却液通过下进上出的构造以能使冷却液在填满下进液空间后再填充所述上出液空间,冷却液分流至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以能分别冷却所述螺杆转子、轴承部和变速装置,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参阅图1-图4,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100,所述无油螺杆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和压缩机主体2。所述壳体1包括内壳壁11和外壳壁12,所述压缩机主体2布置在所述内壳壁11内。所述内壳壁11概呈圆筒状并包括沿其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所述内壳壁11还围绕出内腔室113,所述内壳壁11还包括布置在上侧的进口部114和布置在下侧的出口部115,所述进口部114和出口部115连接所述内腔室113。
所述压缩机主体2包括一对以无油和非接触状态转动在所述内壳壁11的内腔室113的螺杆转子21,所述螺杆转子21在其外周部形成容积变化的气体通路的槽。所述螺杆转子21转动以能将从进口部114进入的空气压缩并从所述出口部115排出,其压缩原理和压缩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压缩机主体2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1布置的驱动传动部22和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12布置的轴承部23和变速装置24,所述轴承部23和变速装置24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所述内壳壁11包括盖接在所述第一开口111处的驱动盖板116,所述驱动盖板116用于容纳安装所述驱动传动部22,所述驱动传动部22连接驱动电机并驱动所述螺杆转子21转动,所述内壳壁11还包括盖接在所述第二开口112处的变速盖板117,所述变速盖板117用于容纳安装所述变速装置24。所述螺杆转子21布置在所述内壳壁11沿轴向的第一侧118,所述轴承部23和变速装置24布置在所述内壳壁11沿轴向的第二侧119。
所述外壳壁12设于所述内壳壁11外以间隔界定出一容纳所述内壳壁11的流动空间13。所述外壳壁12概呈方形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前侧的前安装开口121和位于所述壳体1后侧的后安装开口122,所述外壳壁1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安装开口121的前安装盖板123和连接在所述后安装开口122的后安装盖板124。
所述流动空间13包括上下分隔的下进液空间131和上出液空间132,所述下进液空间131包括冷却液进口1231,所述上出液空间132包括冷却液出口1232,所述下进液空间131还包括沿所述内壳壁11轴向两侧分隔并连通所述上出液空间132的第一进液空间1311和第二进液空间1312,所述冷却液进口1231分别接通第一进液空间1311和第二进液空间1312,所述第一进液空间1311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11沿轴向的第一侧118,所述第二进液空间1312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11沿轴向的第二侧119。冷却液,例如油液,通过所述冷却液进口1231分别进入所述第一进液空间1311和第二进液空间1312,并逐渐填充所述下进液空间131直至液面上涨至上出液空间132,并最终从所述冷却液出口1232排出,冷却液分别流动并冷却所述内壳壁11沿轴向的第一侧118和第二侧119以能分别冷却所述螺杆转子21、轴承部23和变速装置24。所述冷却液通过下进上出的构造能实现内壳壁11浸在冷却液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进口1231和冷却液出口1232位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所述冷却液进口1231和冷却液出口1232布置在所述前安装盖板123上。所述下进液空间131和上出液空间132连通于所述壳体1的后侧。具体的,所述壳体1包括布置在所述流动空间13内的第一隔板125和第二隔板126,所述第一隔板125布置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并延伸连接在所述内壳壁11和外壳壁12之间以分隔出所述下进液空间131和上出液空间132,所述第二隔板126布置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所述第二隔板126延伸在所述下进液空间131以分隔出所述第一进液空间1311和第二进液空间1312。所述冷却液进口1231对应于所述第二隔板126以能使冷却液分流至所述第一进液空间1311和第二进液空间13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出口1232的高度至少与所述内壳壁11的最高点齐平以能保证所述内壳壁11完全浸没在冷却液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安装盖板123和后安装盖板124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121和后安装开口122上,方便拆卸安装,壳体1的铸造工艺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压缩机主体;
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壁和外壳壁,所述压缩机主体布置在所述内壳壁内,所述压缩机主体包括一对以无油和非接触状态转动在内壳壁内的螺杆转子,所述压缩机主体还包括连接所述螺杆转子的轴承部和变速装置,所述轴承部和变速装置由润滑油进行润滑,所述螺杆转子布置在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轴承部和变速装置布置在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
所述外壳壁设于所述内壳壁外以间隔界定出一容纳所述内壳壁的流动空间;
所述流动空间包括上下分隔的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所述下进液空间包括冷却液进口,所述上出液空间包括冷却液出口,所述下进液空间还包括沿所述内壳壁轴向两侧分隔并连通所述上出液空间的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冷却液进口分别接通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所述第一进液空间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进液空间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内壳壁沿轴向的第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连通于所述壳体的后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布置在所述流动空间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并延伸连接在所述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以分隔出所述下进液空间和上出液空间,所述第二隔板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二隔板延伸在所述下进液空间以分隔出所述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对应于所述第二隔板以能使冷却液分流至所述第一进液空间和第二进液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出口的高度至少与所述内壳壁的最高点齐平。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壁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前安装开口,所述外壳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的前安装盖板,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布置在所述前安装盖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壁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后侧的后安装开口,所述外壳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后安装开口的后安装盖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盖板和后安装盖板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和后安装开口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壁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前安装开口,所述外壳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安装开口的前安装盖板,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布置在所述前安装盖板上,所述第一隔板延伸连接在所述前安装盖板和内壳壁之间,所述第二隔板连接在所述内壳壁上并朝向前安装盖板延伸。
CN202121503302.2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Active CN215213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3302.2U CN215213938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3302.2U CN215213938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3938U true CN21521393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2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3302.2U Active CN215213938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3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1397B2 (en) Compressor
JP2022546103A (ja) 油水二重冷却の電気駆動アセンブリ及び新エネルギー自動車
US4588358A (en) Rotary vane evacuating pump
MXPA01001069A (es) Compresor de espiral horizontal.
CN102057164B (zh) 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JP2000110768A (ja) 水中ポンプモ―タのための閉ル―プ強制冷却装置
CN1327136C (zh) 螺旋压缩机
JPS63302193A (ja) 2軸真空ポンプ
CN204003477U (zh) 卧式压缩机
CN215213938U (zh)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JP2002339885A (ja) コンプレッサ
CN214626711U (zh) 一种水油组合冷却的减速电机机座
CN113639029A (zh) 一种涡桨发动机减速箱单元体
CN115416464A (zh) 驱动系统和车辆
CN210423023U (zh) 一种丙二醇真空泵
CN110168225A (zh) 压缩机
CN110323895B (zh)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其驱动电机油冷系统
CN220850692U (zh) 一种变速箱结构、减速箱、电驱动桥及车辆
CN205895603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
CN206770323U (zh) 一种紧凑式双泵液压泵站
CN211852757U (zh) 一种风机用齿轮油箱
CN220687986U (zh) 一种带有多重功能的压缩机用变速箱
CN217234346U (zh) 一种新能源变速箱电机一体润滑结构
CN114593198B (zh) 一种减速机及其辅助润滑结构
CN214660589U (zh) 一种轴承自冷却水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