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7435A -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7435A
CN114127435A CN202080050197.3A CN202080050197A CN114127435A CN 114127435 A CN114127435 A CN 114127435A CN 202080050197 A CN202080050197 A CN 202080050197A CN 114127435 A CN114127435 A CN 114127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ack plate
plate
anchor
gu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01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7435B (zh
Inventor
碓井广地
中岛直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6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 F16D51/18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 F16D51/2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 F16D51/22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mechanically actu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8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in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16D65/09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在形成于背板的锚固安装部固定有将制动蹄支承为能够转动的锚固板,对与制动杆连结的制动拉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在背板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锚固安装部靠内侧的位置,其中,在背板(13)以及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有与引导部(48)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48)的支承部(50)。由此,能够提高引导部相对于制动拉索的强度。

Description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在该车辆用鼓式制动器中,在背板内收容有一对制动蹄和制动杆,所述一对制动蹄能够与制动鼓滑动接触,所述制动杆能够使这些制动蹄以与所述制动鼓滑动接触而得到制动力的方式转动,在向所述背板的内方侧隆起而形成于该背板的锚固安装部,固定有与一对所述制动蹄的一端部抵接而将这些制动蹄支承为能够转动的锚固板,对与所述制动杆连结的制动拉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在所述背板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所述锚固安装部靠内侧的位置。
背景技术
这样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在专利文献1等中已经公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35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中,一体地设置于抑制部件的引导部以从锚固板以及锚固安装部浮起的悬臂结构对制动拉索进行引导,因此,来自所述制动拉索的输入所产生的力矩以及剪切力作用于引导部,为了具有耐受上述力矩以及剪切力的强度,需要增加具有引导部的抑制部件的板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引导部相对于制动拉索的强度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一种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在背板内收容有一对制动蹄和制动杆,所述一对制动蹄能够与制动鼓滑动接触,所述制动杆能够使这些制动蹄以与所述制动鼓滑动接触而得到制动力的方式转动,在向所述背板的内方侧隆起而形成于该背板的锚固安装部固定有锚固板,所述锚固板与一对所述制动蹄的一端部抵接而将这些制动蹄支承为能够转动,对与所述制动杆连结的制动拉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在所述背板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所述锚固安装部靠内侧的位置,其中,在所述背板以及所述锚固板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引导部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锚固板和抑制部件固定于所述锚固安装部,所述抑制部件将一对所述制动蹄的一端部夹在其与所述锚固安装部之间,所述引导部以朝向所述背板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抑制部件。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支承部在与所述背板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抵接。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支承部在所述背板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抵接。
并且,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背板以及所述锚固板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有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背板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抵接,所述第二支承部在与所述背板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抵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一体地设置于背板以及锚固板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部与引导部抵接而支承引导部,因此,能够避免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确保引导部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由于引导部一体地设置于抑制部件,因此,不需要增加抑制部件的板厚,能够确保引导部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由于支承部在与背板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引导部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制动拉索作用于引导部的力中的垂直成分以及剪切力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由于支承部在背板的半径方向上与引导部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制动拉索作用于引导部的输入所产生的力矩的强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由于支承部从背板的半径方向及与背板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均与引导部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制动拉索作用的力的垂直成分、剪切力以及力矩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鼓式制动器的主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鼓式制动器的后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锚固板以及抑制部件向锚固安装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省略了制动拉索以及螺旋弹簧的状态下的图1的4-4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与图4对应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与图4对应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与图4对应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第四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3 背板
14 制动鼓
15、16 制动蹄
21 锚固板
34 制动杆
37 制动拉索
45 抑制部件
46、51、64 锚固安装部
48、52、55、68 引导部
50、53、54、69 支承部
B 鼓式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中,在四轮车辆的车轮例如左后轮设置有鼓式制动器B,该鼓式制动器B具备:固定的背板13,所述背板13在中央部具有使所述左后轮的车轴11贯通的贯通孔12;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以能够与同所述左后轮一起旋转的制动鼓14的内周滑动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背板13内;制动轮缸17,所述制动轮缸17以施加使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进行扩张动作的力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背板13;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构件(所谓的自动调节器)18,所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构件自动调整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与所述制动鼓14之间的间隙;以及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设置在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之间。
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由以沿着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的方式形成为弓形的平板状的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以与这些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外周正交的方式连续设置的第一以及第二轮缘(rim)15b、16b、以及粘贴在第一以及第二轮缘15b、16b的外周的第一以及第二衬片15c、16c构成。
在所述背板13上,成为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的扩张、收缩时的支点的锚固板21以将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一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下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设置。另外,所述制动轮缸17通过由制动踏板操作的主缸(未图示)的输出液压而动作,以施加向以所述锚固板21为支点扩张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的一侧驱动的力的方式,在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的另一端部之间固定于所述背板13,该制动轮缸17所具备的一对活塞20的外端部配置成与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另一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相向。
在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所述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对这些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所述一端部向所述锚固板21侧施力的螺旋弹簧22,在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对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向收缩方向施力的所述复位弹簧19。
所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构件18由以下部分构成: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设置在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所具有的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之间,并且能够通过调整齿轮23的转动而伸长;调整杆25,所述调整杆25具有与所述调整齿轮23卡合的进给爪25a,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中的第二制动蹄16的所述第二腹板16a;以及调整弹簧26,所述调整弹簧26向使所述调整齿轮23向使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伸长的方向转动的一侧对所述调整杆25进行转动施力。
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限制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的收缩位置,具有:第一杆27,所述第一杆27具有第一卡合连结部27a;第二杆28,所述第二杆28具有第二卡合连结部28a并与第一杆27同轴地配置;以及调整螺栓29,所述调整螺栓29的一端部以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于第一杆27,并且另一端部同轴地拧合于第二杆28,所述调整齿轮23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杆27、28之间而形成于所述调整螺栓29的外周。
具有与所述调整齿轮23卡合的进给爪25a的调整杆25经由支承轴32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第二腹板16a,在所述第二腹板16a以及所述调整杆25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弹簧26。而且,所述调整弹簧26的弹力设定为比所述复位弹簧19的弹力小。
另外,该鼓式制动器B具备能够根据向一个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产生驻车制动力的驻车制动杆34,该驻车制动杆34以在沿着所述制动鼓14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主视时(图1所示的方向)与第一制动蹄15中的所述第一腹板15a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并沿着所述第一腹板15a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
在设置于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一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下端部)的卡定部34a,卡合有固定于制动拉索37的一端部的拉索端部36,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另一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经由销35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第一制动蹄15中的所述第一腹板15a的另一端部。
所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构件18中的所述第一杆27的所述第一卡合连结部27a与设置于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靠近所述另一端部的面对所述车轴11侧的侧缘的第一卡定凹部30卡合,所述第二杆28的所述第二卡合连结部28a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动蹄16所具备的所述第二腹板16a的靠近所述另一端部的面对所述车轴11侧的侧缘的第二卡定凹部31卡合。
根据上述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构件18,在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通过所述制动轮缸17的动作而进行扩张动作时,在因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衬片15c、16c的磨损而扩张了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调整弹簧26的弹力,所述调整杆25绕所述支承轴32的轴线转动,由此,随着所述调整齿轮23转动,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的有效长度被增加修正。
在车辆的驻车制动动作时,通过从所述制动拉索37输入的牵引力,所述驻车制动杆34以所述销35为支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被驱动,通过该驻车制动杆34的转动,使第二制动蹄16具有的所述第二衬片16c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压接的方向的力经由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作用于第二制动蹄16。并且,当所述驻车制动杆34继续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被驱动时,所述驻车制动杆34以与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支柱24的第一卡合连结部27a的卡合部为支点而转动,这次,第一制动蹄15经由所述销35进行扩张动作,第一制动蹄15的所述第一衬片15c压接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即,所述驻车制动杆34在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的所述第一以及第二衬片15c、16c压接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的动作位置动作,在该状态下能够得到驻车制动状态。
另外,在通过松开所述制动拉索37而停止对所述驻车制动杆34施加转动驱动力时,所述驻车制动杆34与通过所述复位弹簧19的弹力而向远离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的方向动作的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一起返回非动作位置。
一并参照图2,所述制动拉索37被电动致动器38施加的动力牵引,该电动致动器38具备:螺纹轴39,所述螺纹轴39与所述制动拉索37连结;致动器壳体40,所述致动器壳体40阻止该螺纹轴39旋转并将螺纹轴39支承为能够进行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电动马达41,所述电动马达41以正反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以及运动转换机构(未图示),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能够将由该电动马达41产生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螺纹轴39的直线运动,并且夹设在所述电动马达41以及所述螺纹轴39之间而收容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
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所述致动器壳体40在与所述制动轮缸17相反的一侧经由安装部件42安装于所述背板13。所述安装部件42固定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该安装部件42通过多个例如三个螺栓43紧固于所述背板13。
所述制动拉索37除了其一部分之外由树脂制的内拉索涂层57覆盖,该制动拉索37的所述电动致动器38侧的端部经由拉索接头58与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所述螺纹轴39连结。另外,在所述背板13的下部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筒部13a,所述制动拉索37从所述筒部13a被导入所述背板13内,在所述鼓式制动器B向车轮的安装状态下,在所述背板13内,以位于比所述车轴11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布线。
另外,覆盖所述螺纹轴39以及所述制动拉索37的连结部的保护筒59安装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在该保护筒59与所述背板13的所述筒部13a之间,所述制动拉索37与所述内拉索涂层57一起被外拉索60覆盖,该外拉索60的两端部经由引导管61、62安装于所述保护筒59以及所述筒13a。
所述外拉索60例如是将铁制的线材卷绕成线圈状而成的,承受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输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但也可以代替外拉索60而使用金属制的筒状部件。
一并参照图3以及图4,在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中的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一端部(下端部)抵接有所述锚固板21,该锚固板21和以抑制第一以及第二制动蹄15、16从所述背板13浮起的方式在其与所述背板13之间夹持第一以及第二腹板15a、16a的一端部的抑制部件45,在所述锚固板21被夹在该锚固安装部46与所述抑制部件45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一对铆钉47固定于以向所述背板13的内方侧隆起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背板的锚固安装部46。
另外,对由所述内拉索涂层57覆盖的所述制动拉索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8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所述锚固安装部46靠内侧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48以从所述抑制部件45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该抑制部件45。
该引导部48形成为一体地具有平板部48a、第一弯曲部48b以及第二弯曲部48c,所述平板部48a与所述抑制部件45共面地相连并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延伸,所述第一弯曲部48b与该平板部48a的前端部相连并向远离所述背板13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弯曲部48c在所述平板部48a的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端部与所述平板部48a以及第一弯曲部48b相连并与第一弯曲部48b协作而形成大致U字形的槽49。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背板13以及所述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为所述锚固板21,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48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48的支承部50。该支承部50在与所述背板13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48抵接,以从所述背板13侧与所述引导部48中的所述平板部48a抵接的方式与所述锚固板21共面地相连并从所述锚固板21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延伸。
接着,对该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背板13形成有向内方侧隆起的锚固安装部46,对与所述制动杆连结的制动拉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对由内拉索涂层57覆盖的制动拉索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8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所述锚固安装部46靠内侧的位置,在所述背板13以及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为所述锚固板21,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48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48的支承部50,因此,能够避免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确保所述引导部48的强度。
而且,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48以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抑制部件45,所述抑制部件45以在其与所述锚固安装部46之间夹持锚固板21的方式与该锚固板21一起固定于所述锚固安装部46,因此,不需要增加具有引导部48的抑制部件45的板厚,能够确保引导部48的强度。
另外,所述支承部50在与所述背板13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48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所述制动拉索37作用于所述引导部48的力中的垂直成分以及剪切力的强度。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背板13形成有向其内方侧隆起的锚固安装部51,在该锚固安装部51通过铆钉47固定有锚固板21和将该锚固板21夹在其与所述锚固安装部51之间的抑制部件45,对由所述内拉索涂层57覆盖的所述制动拉索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52以从所述抑制部件45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抑制部件45。
所述引导部52一体地具有纵向壁部52a和弯曲部52b而形成为横截面呈大致J字形,所述纵向壁部52a从沿着背板13的半径方向的所述抑制部件45的内端部向进入所述背板13的一侧延伸,所述弯曲部52b与该纵向壁部的52a的前端部相连并弯曲成半圆形,所述制动拉索37由所述弯曲部52b引导。
在所述背板13以及所述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为所述背板13,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52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52的支承部53。
所述支承部53一体地具有所述背板13的所述锚固安装部51,以与所述引导部52的所述纵向壁部52a抵接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锚固安装部51,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所述支承部53与所述引导部52抵接。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避免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不需要增加具有引导部52的抑制部件45的板厚,能够确保引导部52的强度,而且,所述支承部53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2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所述制动拉索37向所述引导部52的输入所产生的力矩的强度。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背板13形成有向其内方侧隆起的锚固安装部51,在该锚固安装部51通过铆钉47固定有锚固板21和将该锚固板21夹在其与所述锚固安装部51之间的抑制部件45,在所述抑制部件45上,以从所述抑制部件45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对由所述内拉索涂层57覆盖的所述制动拉索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55。
所述引导部55一体地具有纵向壁部55a和弯曲部55b而形成为横截面呈大致J字形,所述纵向壁部55a从沿着背板13的半径方向的所述抑制部件45的内端部向进入所述背板13的一侧延伸,所述弯曲部55b与该纵向壁部的55a的前端部相连并弯曲成半圆形,所述制动拉索37由所述弯曲部55b引导。
在所述背板13以及所述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为所述背板13,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55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部53、54。
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部53、54一体地具有所述背板13的所述锚固安装部51,第一支承部53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第二支承部54在与所述背板13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
而且,所述第一支承部53以与所述引导部55的所述纵向壁部55a抵接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锚固安装部51,所述第二支承部54以与所述引导部55的所述弯曲部55b抵接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锚固安装部51。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避免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不需要增加具有引导部55的抑制部件45的板厚,能够确保引导部55的强度,而且,所述第一支承部53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所述第二支承部54在与所述背板13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所述制动拉索37向所述引导部55的输入所产生的力矩的强度,并且能够提高针对从所述制动拉索37作用于所述引导部55的力中的垂直成分以及剪切力的强度。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背板13形成有向其内方侧隆起的锚固安装部64,在该锚固安装部64通过铆钉67固定有锚固板21、被夹在该锚固板21与所述锚固安装部64之间的平板状的板部件65、以及将所述锚固板21及所述板部件65夹在其与所述锚固安装部64之间的抑制部件66。
对由内拉索涂层57覆盖的制动拉索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68在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所述锚固安装部64靠内侧的位置,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68以从所述板部件65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该板部件65。
所述引导部68一体地具有纵向壁部68a和弯曲部68b而形成为横截面呈大致J字形,所述纵向壁部68a从沿着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的所述板部件65的内端部向进入所述背板13的一侧延伸,所述弯曲部68b与该纵向壁部68a的前端部相连并弯曲成半圆形,所述制动拉索37由所述弯曲部68b引导。
在所述背板13以及所述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为所述背板13,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68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68的支承部69。
所述支承部69一体地具有所述背板13的所述锚固安装部64,以与所述引导部68的所述纵向壁部68a抵接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锚固安装部64,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所述支承部69与所述引导部68抵接。
根据该第四实施方式,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避免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不需要增加具有引导部68的板部件65的板厚,能够确保引导部68的强度,而且,所述支承部69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68抵接,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从所述制动拉索37向所述引导部68的输入所产生的力矩的强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电动致动器38牵引制动拉索37,但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以人力牵引制动拉索37的鼓式制动器。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在背板(13)内收容有一对制动蹄(15、16)和制动杆(34),所述一对制动蹄(15、16)能够与制动鼓(14)滑动接触,所述制动杆(34)能够使这些制动蹄(15、16)以与所述制动鼓(14)滑动接触而得到制动力的方式转动,在向所述背板(13)的内方侧隆起而形成于该背板(13)的锚固安装部(46、51、64)固定有锚固板(21),所述锚固板(21)与一对所述制动蹄(15、16)的一端部抵接而将这些制动蹄(15、16)支承为能够转动,对与所述制动杆(34)连结的制动拉索(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8、52、55、69)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固定配置在比所述锚固安装部(46、51、64)靠内侧的位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13)以及所述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有支承部(50、53、54、69),所述支承部(50、53、54、69)与所述引导部(48、52、55、68)抵接而支承该引导部(48、52、55、6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板(21)和抑制部件(45)固定于所述锚固安装部(21),所述抑制部件(45)将一对所述制动蹄(15、16)的一端部夹在其与所述锚固安装部(46、51)之间,所述引导部(48、52、55)以朝向所述背板(13)的中心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抑制部件(4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50、54)在与所述背板(13)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48、55)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53、69)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2、55、68)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13)以及所述锚固板(21)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有第一支承部(53)和第二支承部(54),所述第一支承部(53)在所述背板(13)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所述第二支承部(54)在与所述背板(13)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55)抵接。
CN202080050197.3A 2019-07-10 2020-07-07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Active CN1141274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8079 2019-07-10
JP2019-128079 2019-07-10
PCT/JP2020/026537 WO2021006263A1 (ja) 2019-07-10 2020-07-07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435A true CN114127435A (zh) 2022-03-01
CN114127435B CN114127435B (zh) 2023-11-24

Family

ID=7411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0197.3A Active CN114127435B (zh) 2019-07-10 2020-07-07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98415A4 (zh)
JP (1) JP7442524B2 (zh)
CN (1) CN114127435B (zh)
WO (1) WO2021006263A1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4054A (en) * 1944-12-13 1946-07-16 Bendix Aviat Corp Brake construction
JPS6351937U (zh) * 1986-05-16 1988-04-07
WO1995016147A1 (en) * 1993-12-07 1995-06-15 Alliedsignal Inc. Drum brake shoe hold-down bracket and cable guide
JPH1137189A (ja) * 1997-07-17 1999-02-09 Nisshinbo Ind Inc ドラムブレーキの作動装置
US5924526A (en) * 1996-06-05 1999-07-20 Fahrzeugtechnik Ebern Gmbh Inside shoe drum brake
EP0964177A2 (en) * 1998-06-10 1999-12-15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Drum brake device
JP2001165213A (ja) * 1999-12-14 2001-06-19 Hosei Brake Ind Ltd 電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
CN103899685A (zh) * 2014-04-22 2014-07-02 重庆市璧山宏向汽配有限公司 拉臂式制动器的自调间隙组件
CN105229328A (zh) * 2013-03-14 2016-01-06 泛博制动国际有限公司 包括轮缸的具有板上缩减支承表面及置于轮缸与板间的引导元件的鼓式制动器
JP2018028376A (ja) * 2016-08-19 2018-02-22 豊生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JP2018035828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CN108884890A (zh) * 2016-03-31 2018-11-23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线缆引导器及车辆用制动器
CN109114133A (zh) * 2017-06-23 2019-01-01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鼓式制动装置
CN109789864A (zh) * 2016-09-30 2019-05-21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缆索引导件以及车辆用制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1152B2 (ja) * 2017-06-23 2019-09-25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4054A (en) * 1944-12-13 1946-07-16 Bendix Aviat Corp Brake construction
JPS6351937U (zh) * 1986-05-16 1988-04-07
WO1995016147A1 (en) * 1993-12-07 1995-06-15 Alliedsignal Inc. Drum brake shoe hold-down bracket and cable guide
US5924526A (en) * 1996-06-05 1999-07-20 Fahrzeugtechnik Ebern Gmbh Inside shoe drum brake
JPH1137189A (ja) * 1997-07-17 1999-02-09 Nisshinbo Ind Inc ドラムブレーキの作動装置
EP0964177A2 (en) * 1998-06-10 1999-12-15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Drum brake device
JP2001165213A (ja) * 1999-12-14 2001-06-19 Hosei Brake Ind Ltd 電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
CN105229328A (zh) * 2013-03-14 2016-01-06 泛博制动国际有限公司 包括轮缸的具有板上缩减支承表面及置于轮缸与板间的引导元件的鼓式制动器
CN103899685A (zh) * 2014-04-22 2014-07-02 重庆市璧山宏向汽配有限公司 拉臂式制动器的自调间隙组件
CN108884890A (zh) * 2016-03-31 2018-11-23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线缆引导器及车辆用制动器
JP2018028376A (ja) * 2016-08-19 2018-02-22 豊生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JP2018035828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CN107781324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CN109789864A (zh) * 2016-09-30 2019-05-21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缆索引导件以及车辆用制动器
CN109114133A (zh) * 2017-06-23 2019-01-01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鼓式制动装置
JP2019007537A (ja) * 2017-06-23 2019-01-17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435B (zh) 2023-11-24
WO2021006263A1 (ja) 2021-01-14
JPWO2021006263A1 (zh) 2021-01-14
JP7442524B2 (ja) 2024-03-04
EP3998415A4 (en) 2023-11-01
EP3998415A1 (en) 2022-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2182B2 (en) Drum brake and brake shoe for one such brake
EP2497968A1 (en) Drum brake type parking brake device
US20080314695A1 (en) Single motor electro wedge brake system using solenoid mechanism for implementing additional functions
US8056684B2 (en) Vehicle drum-in-hat disc brak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4017552A1 (ja) 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US9777782B2 (en) Shared anchor bracket for a disc brake assembly having separate service and parking brake assemblies
CN109114133B (zh) 鼓式制动装置
US7178643B2 (en) Drum brake apparatus
US6460660B1 (en) Parking brake for drum type brakes with electronic lining wear sensor and adjuster
CN114127435B (zh) 车辆用鼓式制动器
JP7037464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US20230061860A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3936731B2 (ja) 電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
EP3862590B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US3184008A (en) Automatic adjuster for non-servo brake
JP7037518B2 (ja)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
US11867245B2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JP7451496B2 (ja) 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EP4119812A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EP4119811A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JP7426473B2 (ja) 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CN110366645B (zh) 鼓式制动器装置
JP2020012529A (ja) 車両用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JP2018075855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