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6348B - 温度调控机组 - Google Patents

温度调控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6348B
CN114126348B CN202111247400.9A CN202111247400A CN114126348B CN 114126348 B CN114126348 B CN 114126348B CN 202111247400 A CN202111247400 A CN 202111247400A CN 114126348 B CN114126348 B CN 114126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ntrol valve
product
teste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74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6348A (zh
Inventor
董志永
刘爱军
石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Rail Transit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Rail Transit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Rail Transit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Rail Transit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74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6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6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6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63Heat dissipaters releasing heat from coo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5/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品温度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度调控机组。该温度调控机组包括调温设备、密封罐(2)、循环泵(3)、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61)以及控制器(10)。温度调控机组正常运行时,冷却液在循环泵(3)的驱动下在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以对待测试产品(91)内的冷却液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密封罐(2)的设置减小了大气压力对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的影响,这时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61)对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压力以及压差的准确检测,控制器(10)能够更可靠地判断出待测试产品(91)内部是否出现堵塞等异常情况。

Description

温度调控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温度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对高铁使用的变频器进行冷却的应用场景中的一种温度调控机组。
背景技术
高铁中使用的变频器自身设置有冷却通道,在变频器运行时还配备有连接在其冷却通道上的冷却设备对其降温,同时在变频器出厂之前的测试环节也需要冷却设备对其降温,来模拟变频器工作时的环境温度。
现有的在变频器的测试环节中使用的一种冷却设备中设置有水箱、水泵和冷却塔,水泵将冷却塔流出的冷却液供给变频器,冷却液吸收变频器的热量后再回流至冷却塔中进行冷却,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将变频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塔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散发到空气中,以实现对变频器进行降温的目的,通过水箱可以向冷却设备中补液。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调控机组,可以对冷却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堵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减轻冷却产品的冷却液管路异常对测试过程的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度调控机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包括:调温设备,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且其进口端连接的第一主管路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接口端,所述第一主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主控制阀;密封罐,其上设置有排气阀,其底部设置有排水阀,以及其具有进口端、出口端和补液口端,且其进口端通过第二主管路与所述调温设备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连接的第三主管路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接口端,所述第三主管路上设置有第二主控制阀;循环泵,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所述密封罐,密封罐还可以在其底部设置一个排液阀,当温度调控机组需要排液时可将该排液阀打开,例如在需要更换冷却液时;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并靠近所述第一接口端,且其中另一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并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端;控制器,其至少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并根据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发生堵塞。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待测试产品可以为变频器以及电动机等水冷却产品。温度调控机组正常运行时,打开第一主控制阀和第二主控制阀并开启循环泵,冷却液在循环泵的驱动下在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之间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以对待测试产品内的冷却液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当冷却液管路中气压超过一定值时密封罐通过其上的排气阀进行排气并保持冷却液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同时密封罐的设置可以将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之间的冷却液与外界大气隔离,减小了大气压力对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的影响,这时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对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压力以及压差进行检测,进而可以更可靠地判断出待测试产品内部是否出现堵塞等异常情况。
例如,控制器可以根据两个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计算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实际压力差值,当该实际压力差值大于预设压差范围的最大值时,则确定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发生堵塞。再如,还可以根据实际压力差值减去预设压差范围的最大值的差值的大小确定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的堵塞的严重程度,其中实际压力差值减去预设压差范围的最大值的差值越大表明堵塞越严重。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水箱,其上设置有液位开关,其底部设置有排水阀,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其出口端通过补液管路与所述密封罐的补液口端连通,所述补液管路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注液泵,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补液管路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所述水箱。水箱还可以在其底部设置一个排液阀,当水箱需要排液时可将该排液阀打开,例如在需要更换冷却液时。
示例性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补液管路上设置的子控制阀通信连接以及与所述注水泵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补液管路上设置的一子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注液泵启动以执行补水操作。例如,在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温度调控运行前,控制器可以执行补水操作。再如,温度调控机组在温度调控运行过程中,当两个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明显降低时,控制器可以执行补水操作。在执行补水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向密封罐中补充冷却液从而实现对温度调控机组中冷却液的补充。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对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之间的冷却液管路补液时,在一种示例性的判断方式中,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之间的冷却液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降低到设置值时则可确认需要补液。打开补液管路上的子控制阀,通过开启注液泵即可将水箱中的冷却液补充到密封罐中,进而实现对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之间的冷却液管路补液的目的。当补液完成后将补液管路上的子控制阀关闭,能够继续保持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之间的冷却液管路内部的冷却液压力。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第一测试管路,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注液泵的出口端,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主控制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且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第二测试管路,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箱的进口端,且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第三测试管路,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箱的出口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主控制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增压泵,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三测试管路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所述水箱。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调温设备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温度调控之前,将注液泵开启以及将第一测试管路和第二测试管路上的子控制阀打开,注液泵即可驱动水箱中的冷却液注入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注液完成之后,将注液泵关闭以及将第一测试管路和第二测试管路上的子控制阀关闭。然后,将增压泵开启以及将第三测试管路上的子控制阀打开以对待测试产品中的冷却液加压,当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将增压泵关闭以及将第三测试管路上的子控制阀关闭,通过观察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压力变化来判断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当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压力能够基本稳定并维持设定时间则说明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无泄漏。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测试管路上设置的子控制阀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测试管路上设置的子控制阀通信连接以及与所述增压泵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能够通过如下的操作来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是否存在泄漏:控制所述第一测试管路和所述第二测试管路上分别设置的子控制阀打开以及所述注液泵启动,使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充注冷却液;当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注满冷却液之后,控制所述第一测试管路和所述第二测试管路上各设置的子控制阀关闭以及所述注液泵停止,并控制所述第三测试管路上的子控制阀打开以及所述增压泵启动,使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的压力增大;当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压力达到预设保持值时控制所述第三测试管路上的子控制阀关闭以及所述增压泵停止;基于至少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在预设保持时间内的波动频率和/或幅度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实现了对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情况的自动检测。例如,即使增压泵停止后待测试产品两端的冷却液压力值会有所下降,但是无泄漏情况的待测试产品两端的压力值基本能够保持不变,而存在泄漏情况的待测试产品两端的压力值则会不断的下降。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进气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接口端之间,其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设备,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排水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箱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主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接口端之间,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优选地,进气管上还可以设置一个单向阀,以防止气体倒流回气源设备。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待测试产品测试完毕之后,在其他控制阀保持关闭的前提下,将进气管和排水管上的子控制阀打开,通过气源设备由进气管向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注入压缩气体,该气源设备可以为空气压缩机等,待测试产品中的冷却液则会通过排水管进入水箱中,直至将待测试产品中的冷却液排尽。然后,将进气管和排水管上的子控制阀关闭后再将待测试产品拆除。如此,待测试产品完成测试之后无需带液转移,使得待测试产品的转移方便且在正式使用时可直接注入规定使用的冷却液。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进气管上的子控制阀、所述排水管上的子控制阀通信连接;例如,当停止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温度调控并要将所述待测试产品拆下之前,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上的子控制阀、所述排水管上的子控制阀打开以及所述气源设备启动,使得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排出,然后将所述排水管上的子控制阀关闭,以防止冷却液倒流回待测试产品。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冷却液倒流回循环泵中,可以在循环泵的出口端设置一个单向阀,同理还可以在注液泵、增压泵的出口端设置一个单向阀。故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单向阀,其中一个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且其进口端靠近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或者其中一个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测试管路上且靠近所述注液泵的出口端,或者其中一个单向阀设置在第三测试管路上且靠近增压泵的出口端。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循环泵向待测试产品供水时造成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堵塞,可以在循环泵的出口端设置一个过滤器。优选地,为了防止水箱中流出的冷却液堵塞注液泵、增压泵以及正常运行时的冷却液管路,可以在水箱的出口端设置一个过滤器。故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其中一个过滤器连接在所述水箱的出口端或者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流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上且其位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端之间,以检测温度调控机组中循环的冷却液的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液位开关,其设置在所述密封罐或者所述水箱上。如此,密封罐上设置液位开关可以通过检测密封罐中的液位判断是否需要对温度调控机组补充冷却液;当水箱上设置液位开关时可以通过检测水箱中的水位判断是否需要向水箱补充冷却液。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三通控制阀,其进口端连接在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所述第三主管路通过连接在所述三通控制阀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连通;分配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三通控制阀的第二出口端,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与所述调温设备之间。
由此,当循环泵为定频泵且待测试产品的规定流量小于循环泵的供给量时,优选地可以通过控制台根据测试产品的设定流量自动调节该三通控制阀,以将循环泵的出口端排出的冷却液的部分直接分配回流至调温设备中,从而使循环泵能够为待测试产品按规定供给流量。
例如,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三通控制阀以及所述流量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试产品的设定流量值以及所述流量传感器反馈的流量值调节所述三通控制阀以使所述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实际流量值与所述设定流量值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设备包括冷却塔和热泵;冷却塔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其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主管路上;热泵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其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主管路上;其中,所述第一主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和所述热泵之间设置有一换向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主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和所述热泵中之一导通,或者所述第二主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和所述热泵之间设置有另一换向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主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和所述热泵中之一导通。优选地,可以在冷却塔和热泵的进口端分别设置一个子控制阀以形成该换向器,或者也可以在冷却塔和热泵的出口端分别设置一个子控制阀以形成该换向器。优选地,该换向器还可以为三通换向阀。
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却塔对待测试产品只能起到冷却的作用,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待测试产品加热才能满足其要求的环境温度,这时就可以通过热泵来将冷却液加热从而将待测试产品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环境中。以及,在天气炎热或者待测试产品发热量较大而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温设备更好的冷却性能才能满足待测试产品所要求的环境温度,这时也可以通过使用热泵将待测试产品冷却并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环境中。如此,通过调温设备能够实现对待测试产品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待测试产品对恒温运行环境的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其中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并靠近所述第一接口端,还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路上并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冷却液温度,对调温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调节,以更好地将待测试产品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环境中。
示例性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冷却塔、所述热泵、所述换向器以及所述两个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仅有所述冷却塔作为调温设备运行时,根据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判断所述冷却塔能否满足所述待测试产品的温度需求;若所述冷却塔不能满足所述待测试产品的温度需求,则通过一个所述换向器将所述第一主管路与所述热泵导通,以及通过另一个所述换向器将所述第二主管路与所述热泵导通。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且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产品负载的第一负载接口端;第二连接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且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产品负载的第二负载接口端;所述第一连接管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
在该实施方式中,产品负载可以为与待测试产品关联的设备,例如当待测试产品为变频器时,产品负载可以为电动机、电阻、电抗等负载设备。当温度调控机组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打开第一连接管或者第二连接管上设置的子控制阀,实现对产品负载的冷却。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设置有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器还可以与所述调温设备、所述第一主控制阀、所述第二主控制阀和所述循环泵等能够反馈信号的器件以及执行动作的器件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连接可以为通过蓝牙、Wi-Fi和ZigBee等方式进行的无线连接以及通过信号线进行的有线连接。优选为通过RS485总线实现通信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控制台可以包括按钮、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通过该输入设备人们可以对控制台输入控制命令。控制台可以根据接收的控制命令来控制调温设备、第一主控制阀、第二主控制阀、以及循环泵、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来判断待测试产品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发生堵塞或者泄漏,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或者指示灯等方式通知人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台包括操作台和PLC控制柜,控制器可进一步地设置在该PLC控制柜中,操作台可以通过括按钮、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对PLC控制柜实现指令输入的功能,同时该操作台还可以接收来自PLC控制柜的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或者指示灯实现信息提示的功能。PLC控制柜中的控制器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收集模拟量测量数据,PLC控制柜对第一主控制阀、第二主控制阀、子控制阀、三通控制阀、所述循环泵、注液泵、增压泵、液位开关等实现控制并收集数字量反馈数据。例如,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温度来判断冷却液管路内部冷却液温度是否满足测试的需求,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等方式通知人们。再如,还可以根据流量传感器检测的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的流量来判断冷却液管路内部的冷却液流量是否满足测试的需求,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等方式通知人们。再如,还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待测试产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来判断待测试产品内部是否发生堵塞或者泄漏等,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等方式通知人们。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控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的通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1-冷却塔 12-热泵 13-第一主管路
131-第一接口端 132-进气管 133-第一连接管
2-密封罐 201-排气阀 21-第二主管路
211-第二连接管 22-第三主管路 221-第二接口端
3-循环泵 31-三通控制阀 32-分配管
4-水箱 401-液位开关 41-补液管路
42-排水管 5-注液泵 51-第一测试管路
52-第二测试管路 61-压力传感器 62-温度传感器
63-流量传感器 71-第一主控制阀 72-第二主控制阀
73-子控制阀 74-单向阀 75-排液阀
8-增压泵 81-第三测试管路 9-过滤器
91-待测试产品 92-产品负载 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是针对高铁使用的变频器进行冷却的应用场景中的一种温度调控机组,但该温度调控机组不限于用在高铁使用的变频器进行冷却的应用场景中,其他的使用利用冷却液冷却的产品中均可使用。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调控机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温度调控机组包括:调温设备、密封罐2、循环泵3、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61以及控制器10等设备。温度调控机组可用于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加热或者冷却,以满足待测试产品91对测试环境温度的要求。该待测试产品91可以为变频器以及电动机等水冷却产品。
调温设备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且其进口端连接的第一主管路13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91的第一接口端131,第一主管路13上设置有第一主控制阀71。示例性地,虽然图1中是以冷却塔11和热泵12结合形成的调温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实施例的调温设备并不限于此,该调温设备可以为冷却塔11、热泵12及电加热器等可以制冷或者加热的设备中之一及其结合。其中,冷却塔11设置有风机和喷淋泵,通过使冷却液与外界环境接触达到对冷却液降温的目的。其中,热泵12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等,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气态冷媒在冷凝器中放热后,冷媒经过节流装置的节流作用流动至蒸发器中进行吸热,最后冷媒通过压缩机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中完成一个冷媒循环。当热泵12设置成冷凝器对温度调控机组中的冷却液热连接时,冷凝器能够对冷却液加热并实现对待测试产品91加热的目的,当热泵12设置成蒸发器对温度调控机组中的冷却液热连接时,增发器能够对冷却液冷却并实现对待测试产品91冷却的目的。其中,采用电加热器能够对冷却液加热进而实现对待测试产品91加热的目的。如此,通过调温设备能够实现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待测试产品91对恒温运行环境的要求。例如,在冬天冷却液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高铁变频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就会给其控制单元信号,其控制单元信号闭锁使得变频器不能正常运行,这时即可在待测试产品91运行的前期通过热泵12加热来升高冷却液的温度,并通过热泵12可以保持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的温度的恒定。
密封罐2上设置有排气阀201,以及其具有进口端、出口端和补液口端,且其进口端通过第二主管路21与调温设备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连接的第三主管路22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91的第二接口端221,第三主管路22上设置有第二主控制阀72。其中,第一接口端131和第二接口端221用于和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的两端连接并能够形成回路。当温度调控机组使用过程中冷却液减少时,可以通过密封罐2的补液口端补充冷却液。密封罐2还可以在其底部设置一个排液阀75,当温度调控机组需要排液时可将该排液阀75打开,例如在需要更换冷却液时。
循环泵3连通设置在第三主管路22上且其进口端朝向密封罐2;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61,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61设置在第一主管路13上并靠近第一接口端131,且其中另一个压力传感器61设置在第三主管路22上并靠近第二接口端221。
控制器10,其至少与两个压力传感器61通信连接,并根据两个压力传感器61反馈的压力值判断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发生堵塞。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主控制阀71和第二主控制阀72优选为蝶阀,但也可以为闸阀、截止阀等,且可以为电动式或者手动式。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正常运行时,打开第一主控制阀71和第二主控制阀72并开启循环泵3,冷却液在循环泵3的驱动下在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以对待测试产品91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当冷却液管路中气压超过一定值时密封罐2通过其上的排气阀201进行排气并保持冷却液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同时密封罐2的设置可以将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与外界大气隔离,减小了大气压力对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压力的影响,这时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61能够更准确地对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压力以及压差进行检测,进而可以更可靠地判断出待测试产品91内部是否出现堵塞或者泄漏等异常情况。
例如,控制器10可以根据两个压力传感器61反馈的压力值计算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实际压力差值,当该实际压力差值大于预设压差范围的最大值时,则确定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发生堵塞。再如,还可以根据实际压力差值减去预设压差范围的最大值的差值的大小确定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的堵塞的严重程度,其中实际压力差值减去预设压差范围的最大值的差值越大表明堵塞越严重。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水箱4和注液泵5,水箱4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其出口端通过补液管路41与密封罐2的补液口端连通,补液管路41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注液泵5连通设置在补液管路41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水箱4。水箱4还可以在其底部设置一个排液阀75,当水箱4需要排液时可将该排液阀75打开,例如在需要更换冷却液时。
示例性地,控制器10还与补液管路41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以及与注水泵通信连接;控制器10能够控制补液管路41上设置的一子控制阀73打开并控制注液泵5启动以执行补水操作。例如,在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温度调控运行前,控制器10可以执行补水操作。再如,温度调控机组在温度调控运行过程中,当两个压力传感器61反馈的压力值明显降低时,控制器10可以执行补水操作。在执行补水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向密封罐2中补充冷却液从而实现对温度调控机组中冷却液的补充。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对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补液时,在一种示例性的判断方式中,当压力传感器61检测到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降低时则可确认需要补液。打开补液管路41上的子控制阀73,通过开启注液泵5即可将水箱4中的冷却液补充到密封罐2中,进而实现对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补液的目的。当补液完成后将补液管路41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能够继续保持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内部的冷却液压力。
为了更好地对待测试产品91是否有泄漏进行检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第一测试管路51、第二测试管路52、第三测试管路81以及增压泵8。第一测试管路51的一端连接在注液泵5的出口端,其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主管路22上并位于第二主控制阀72与压力传感器61之间,且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第二测试管路5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主管路13上且位于第一主控制阀71与压力传感器61之间,其另一端连接在水箱4的进口端,且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第三测试管路81的一端连接在水箱4的出口端,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主管路22上且位于第二主控制阀72与压力传感器61之间,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增压泵8连通设置在第三测试管路81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水箱4。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调温设备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温度调控之前,将注液泵5开启以及将第一测试管路51和第二测试管路52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注液泵5即可驱动水箱4中的冷却液注入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注液完成之后,将注液泵5关闭以及将第一测试管路51和第二测试管路52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然后,将增压泵8开启以及将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对待测试产品91中的冷却液加压,当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将增压泵8以及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通过观察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压力变化来判断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当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压力能够基本稳定并维持设定时间则说明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无泄漏。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0还与第一测试管路51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与第二测试管路52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以及与增压泵8通信连接。控制器10还能够通过如下的操作来判断待测试产品91是否存在泄漏:控制第一测试管路51和第二测试管路52上分别设置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及注液泵5启动,使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充注冷却液;当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注满冷却液之后,控制第一测试管路51和第二测试管路52上各设置的子控制阀73关闭以及注液泵5停止,并控制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及增压泵8启动,使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的压力增大;当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压力达到预设保持值时控制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以及增压泵8停止;基于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61反馈的压力值在预设保持时间内的波动频率和/或幅度判断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10实现了对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情况的自动检测。例如,即使增压泵8停止后待测试产品91两端的冷却液压力值会有所下降,但是无泄漏情况的待测试产品91两端的压力值基本能够保持不变,而存在泄漏情况的待测试产品91两端的压力值则会不断的下降。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进气管132,其一端连接在第一主管路13上且位于第一主控制阀71与第一接口端131之间,其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设备,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排水管42,其一端连接在水箱4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主管路22上且位于第二主控制阀72与第二接口端221之间,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优选地,进气管132上还可以设置一个单向阀74,以防止气体倒流回气源设备。
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待测试产品91测试完毕之后,在相关控制阀保持关闭的前提下,将进气管132和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通过气源设备由进气管132向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注入气体,该气源设备可以为空气压缩机等,待测试产品91中的冷却液则会通过排水管42进入水箱4中,直至将待测试产品91中的冷却液排尽。然后,将进气管132和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后再将待测试产品91拆除。如此,待测试产品91完成测试之后无需带液转移,使得待测试产品91的转移方便且在正式使用时可直接注入规定使用的冷却液。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0还与进气管132上的子控制阀73、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例如,当停止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温度调控并要将待测试产品91拆下之前,控制器10还用于控制进气管132上的子控制阀73、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及气源设备启动,使得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排出,然后将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以防止冷却液倒流回待测试产品91。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冷却液倒流回循环泵3中,可以在循环泵3的出口端设置一个单向阀74,同理还可以在注液泵5、增压泵8的出口端设置一个单向阀74。故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单向阀74,其中一个单向阀74设置在第三主管路22上且其进口端靠近循环泵3的出口端,或者其中一个单向阀74设置在第一测试管路51上且靠近注液泵5的出口端,或者其中一个单向阀74设置在第三测试管路81上且靠近增压泵8的出口端。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循环泵3向待测试产品91供水时造成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堵塞,可以在循环泵3的出口端设置一个过滤器9。优选地,为了防止水箱4中流出的冷却液堵塞注液泵5、增压泵8以及正常运行时的冷却液管路,可以在水箱4的出口端设置一个过滤器9。故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9,其中一个过滤器9连接在水箱4的出口端或者循环泵3的出口端。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流量传感器63,其设置在第三主管路22上且其位于循环泵3的出口端与第二接口端221之间,以检测温度调控机组中循环的冷却液的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液位开关401,其设置在密封罐2或者水箱4上。如此,密封罐2上设置液位开关401可以通过检测密封罐2中的液位判断是否需要对温度调控机组补充冷却液;当水箱4上设置液位开关401时可以通过检测水箱4中的水位判断是否需要向水箱4补充冷却液。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三通控制阀31和分配管32,三通控制阀31的进口端连接在循环泵3的出口端,第三主管路22通过连接在三通控制阀31的第一出口端与循环泵3的出口端连通;分配管3的一端连接在三通控制阀31的第二出口端,其另一端连接在第一主管路13上且位于第一主控制阀71与调温设备之间。由此,当循环泵3为定频泵且待测试产品91的规定流量小于循环泵3的供给量时,优选地可以通过控制台根据测试产品的设定流量自动调节该三通控制阀31,以将循环泵3的出口端排出的冷却液的部分直接分配回流至调温设备中,从而使循环泵3能够为待测试产品91按规定供给流量。
例如,控制器10还与三通控制阀31以及流量传感器63通信连接;控制器10还用于根据待测试产品91的设定流量值以及流量传感器63反馈的流量值调节三通控制阀31以使待测试产品91的实际流量值与设定流量值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调温设备包括:冷却塔11和热泵12;冷却塔11的进口端连接在第一主管路13上,其出口端连接在第二主管路21上;热泵12的进口端连接在第一主管路13上,其出口端连接在第二主管路21上。其中,第一主管路13与冷却塔11和热泵12之间设置有一换向器以选择性地将第一主管路13与冷却塔11和热泵12中之一导通,或者在第二主管路21与冷却塔11和热泵12之间设置有另一换向器以选择性地将第二主管路21与冷却塔11和热泵12中之一导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中是在冷却塔11和热泵12的进口端分别设置一个子控制阀73形成该换向器为例进行说明的。优选地,该换向器还可以为三通换向阀。
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却塔11对待测试产品91只能起到冷却的作用,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待测试产品91加热才能满足其要求的环境温度,这时就可以通过热泵12来将冷却液加热从而将待测试产品91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环境中。以及,在天气炎热或者待测试产品91发热量较大而冷却塔11的冷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温设备更好的冷却性能才能满足待测试产品91所要求的环境温度,这时也可以通过使用热泵12将待测试产品91冷却并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环境中。如此,通过调温设备能够实现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待测试产品91对恒温运行环境的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62,其中有一个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第一主管路13上并靠近第一接口端131,还有一个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第二主管路21上并靠近第二接口端22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62检测的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的冷却液温度,对调温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调节,以更好地将待测试产品91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环境中。
示例性地,控制器10还与冷却塔11、热泵12、换向器以及两个温度传感器62通信连接;控制器10还用于:当仅有冷却塔11作为调温设备运行时,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62反馈的温度值判断冷却塔11能否满足待测试产品91的温度需求;若冷却塔11不能满足待测试产品91的温度需求,则通过一个换向器将第一主管路13与热泵12导通,以及通过另一个换向器将第二主管路21与热泵12导通。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33以及第二连接管211。第一连接管13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主管路13上且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产品负载92的第一负载接口端;第二连接管21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主管路21上且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产品负载92的第二负载接口端;第一连接管133或者第二连接管211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图1中是以在第二连接管211上设置一个子控制阀73来进行说明的,但还可以在第一连接管133以及第二连接管211分别设置一个子控制阀73。
在该实施方式中,产品负载92可以为与待测试产品91关联的设备,例如待测试产品91以可为变频器,产品负载92可以为电动机、电阻、电抗等负载设备。当温度调控机组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打开第一连接管133或者第二连接管211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实现对产品负载92的冷却。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控机组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设置有所述控制器10的控制台,该控制器10还可以与调温设备、第一主控制阀71、第二主控制阀72和循环泵3等能够反馈信号的器件以及执行动作的器件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连接可以为通过蓝牙、Wi-Fi和ZigBee等方式进行的无线连接以及通过信号线进行的有线连接。优选为通过RS485总线实现通信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该控制台可以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计算机设备,控制台可以包括按钮、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通过该输入设备人们可以对控制台输入控制命令。控制台可以根据接收的测试命令来控制调温设备、第一主控制阀71、第二主控制阀72以及循环泵3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61检测的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来判断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发生堵塞或者泄漏,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或者指示灯等方式通知人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注液泵5、增压泵8、流量传感器63、液位开关401、冷却塔11、热泵12、温度传感器62以及所有子控制阀73均可以与控制台通信连接并实现相应的自动控制的目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台包括操作台和PLC控制柜,控制器10可进一步地设置在该PLC控制柜中,操作台可以通过括按钮、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对PLC控制柜实现指令输入的功能,同时该操作台还可以接收来自PLC控制柜的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或者指示灯实现信息提示的功能。结合图2,PLC控制柜中的控制器10从压力传感器61、温度传感器62、流量传感器63收集模拟量测量数据,PLC控制柜对第一主控制阀71、第二主控制阀72、子控制阀73、三通控制阀31、循环泵3、注液泵5、增压泵8、液位开关401等实现控制并收集数字量反馈数据。例如,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62检测的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温度来判断冷却液管路内部冷却液温度是否满足测试的需求,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等方式通知人们。再如,还可以根据流量传感器63检测的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的流量来判断冷却液管路内部的冷却液流量是否满足测试的需求,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等方式通知人们。再如,还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61检测的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来判断待测试产品91内部是否发生堵塞或者泄漏等,并将其检测信息通过显示器等方式通知人们。
本发明涉及产品温度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度调控机组。该温度调控机组包括调温设备、密封罐2、循环泵3、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61以及控制器10。温度调控机组正常运行时,冷却液在循环泵3的驱动下在调温设备与待测试产品91之间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以对待测试产品91内的冷却液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密封罐2的设置减小了大气压力对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压力的影响,这时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61对待测试产品9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冷却液的压力以及压差的准确检测,控制器10能够更可靠地判断出待测试产品91内部是否出现堵塞等异常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温设备,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且其进口端连接的第一主管路(13)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91)的第一接口端(131),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设置有第一主控制阀(71);
密封罐(2),其上设置有排气阀(201),以及其具有进口端、出口端和补液口端,且其进口端通过第二主管路(21)与所述调温设备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连接的第三主管路(22)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91)的第二接口端(221),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设置有第二主控制阀(72);
循环泵(3),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所述密封罐(2);
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61),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61)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并靠近所述第一接口端(131),且其中另一个压力传感器(61)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并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端(221);
水箱(4),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其出口端通过补液管路(41)与所述密封罐(2)的补液口端连通,所述补液管路(41)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
注液泵(5),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补液管路(41)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所述水箱(4);
第一测试管路(51),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注液泵(5)的出口端,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主控制阀(72)与所述压力传感器(61)之间,且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
第二测试管路(52),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7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61)之间,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箱(4)的进口端,且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
第三测试管路(81),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箱(4)的出口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主控制阀(72)与所述压力传感器(61)之间,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
增压泵(8),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三测试管路(81)上且其进口端朝向所述水箱(4);
控制器(10),其至少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61)通信连接,根据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61)反馈的压力值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发生堵塞;所述控制器(10)还与所述第一测试管路(51)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测试管路(52)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与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以及与所述增压泵(8)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10)还在调温设备对待测试产品(91)进行温度调控之前通过如下的操作来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91)是否存在泄漏:
控制所述第一测试管路(51)和所述第二测试管路(52)上分别设置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及所述注液泵(5)启动,使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充注冷却液;
当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注满冷却液之后,控制所述第一测试管路(51)和所述第二测试管路(52)上各设置的子控制阀(73)关闭以及所述注液泵(5)停止,并控制所述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及所述增压泵(8)启动,使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的压力增大;
当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压力达到预设保持值时控制所述第三测试管路(81)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以及所述增压泵(8)停止;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61)反馈的压力值在预设保持时间内的波动频率和/或幅度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是否存在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10)还与所述补液管路(41)上设置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以及与所述注液泵(5)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10)能够控制所述补液管路(41)上设置的一子控制阀(73)打开并控制所述注液泵(5)启动以执行补水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气管(132),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71)与所述第一接口端(131)之间,其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设备,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
排水管(42),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箱(4)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主控制阀(72)与所述第二接口端(221)之间,其上设置有一子控制阀(7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控制器(10)还与所述进气管(132)上的子控制阀(73)、所述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10)还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132)上的子控制阀(73)、所述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打开以及所述气源设备启动,使得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排出,然后将所述排水管(42)上的子控制阀(73)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通控制阀(31),其进口端连接在所述循环泵(3)的出口端,所述第三主管路(22)通过连接在所述三通控制阀(3I)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循环泵(3)的出口端连通;
分配管(32),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三通控制阀(31)的第二出口端,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71)与所述调温设备之间;
流量传感器(63),其设置在所述第三主管路(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还与所述三通控制阀(31)以及所述流量传感器(63)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10)还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设定流量值以及所述流量传感器(63)反馈的流量值调节所述三通控制阀(31)以使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实际流量值与所述设定流量值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设备包括冷却塔(11)和热泵(12);所述冷却塔(11)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其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上;所述热泵(12)的进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其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上;其中,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与所述冷却塔(11)和所述热泵(12)之间设置有一换向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与所述冷却塔(11)和所述热泵(12)中之一导通,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与所述冷却塔(11)和所述热泵(12)之间设置有另一换向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与所述冷却塔(11)和所述热泵(12)中之一导通;
所述温度调控机组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62),其中有一个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上并靠近所述第一接口端(131),还有一个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上并靠近所述第二接口端(2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调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还与所述冷却塔(11)、所述热泵(12)、所述换向器以及所述两个温度传感器(62)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10)还用于:
当仅有所述冷却塔(11)作为调温设备运行时,根据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62)反馈的温度值判断所述冷却塔(11)能否满足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温度需求;
若所述冷却塔(11)不能满足所述待测试产品(91)的温度需求,则通过一个所述换向器将所述第一主管路(13)与所述热泵(12)导通,以及通过另一个所述换向器将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与所述热泵(12)导通。
CN202111247400.9A 2021-10-26 2021-10-26 温度调控机组 Active CN114126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7400.9A CN114126348B (zh) 2021-10-26 2021-10-26 温度调控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7400.9A CN114126348B (zh) 2021-10-26 2021-10-26 温度调控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348A CN114126348A (zh) 2022-03-01
CN114126348B true CN114126348B (zh) 2023-01-31

Family

ID=8037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7400.9A Active CN114126348B (zh) 2021-10-26 2021-10-26 温度调控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634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8838B (zh) * 2017-12-21 2021-02-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通畅性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254303A (zh) * 2017-12-29 2018-07-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冷却液腐蚀实验设备
CN109828176B (zh) * 2019-03-14 2021-08-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高低温循环测试系统
CN113515154A (zh) * 2020-04-10 2021-10-19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台用温控系统和方法
CN213044023U (zh) * 2020-08-21 2021-04-23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凝露自动补液水力模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348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8854B (zh) 适用于燃料电池测试的冷却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89328B (zh) 空调系统以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TW201706547A (zh) 空氣調和裝置及其運轉方法
CA2922726C (en) Liquid injected screw compressor, controller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an unloaded state to a loaded state of such a screw compressor and method applied therewith.
JP4324932B2 (ja) 恒温冷却液循環装置
CN206291547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5808715U (zh) 一种通用型冷热冲击试验装置
US6408896B1 (en) Coolant circulat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ally recovering mechanism
CN114126348B (zh) 温度调控机组
CN214471694U (zh) 引射器性能测试装置
CN216752526U (zh) 温度调控机组
CN109974320B (zh) 一种高温去离子水冷却装置
CN106196463A (zh) 一种风机盘管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660693B2 (ja) 水素ガス充填装置
CN208128727U (zh) 一种冷板控温装置
CN106196730A (zh) 一种空气能水温控制机组及使用其的水浴系统
CN212363677U (zh) 热水器的检测设备和系统
JP4871800B2 (ja) チラー装置
TWI718985B (zh) 多段熱泵性能測試系統
CN211950650U (zh) 一种用于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的发动机冷却液恒温装置
CN216210685U (zh) 温度调控机组
CN206618049U (zh) 一种热泵喷焓系统及空调器
JP2016217468A (ja) 水素ガス充填装置
CN114610091B (zh) 温控设备及温控方法
CN215727142U (zh) 温度可调的高压气体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