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2756A - 定位器、连接器和线束 - Google Patents

定位器、连接器和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2756A
CN114122756A CN202110824925.8A CN202110824925A CN114122756A CN 114122756 A CN114122756 A CN 114122756A CN 202110824925 A CN202110824925 A CN 202110824925A CN 114122756 A CN114122756 A CN 114122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ircuit board
hole
pitch direction
lo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49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2756B (zh
Inventor
木村雅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2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3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52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56Cab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0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by means of a moun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位器,该定位器用于对准电缆,该电缆被构造成与具有被容纳部的电路板连接。定位器包括在俯仰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主体部。主体部至少部分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主体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不同于第一通孔。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被构造成容纳电路板的被容纳部。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至少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至少向前开口。在俯仰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定位器、连接器和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准被构造成与电路板连接的电缆的定位器。
背景技术
参照图15和图16,JPA2018-152244(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900,连接器900被构造成与包括多个电缆960的复合电缆950连接。具体地,连接器900包括配合部910、电路板920、定位器930和后壳940。配合部910被构造成沿着前后方向与附图中未示出的配合连接器配合。在附图中,前后方向是Y方向。电路板920与配合部910连接。电路板920形成有多个焊盘922。电路板920设置有被容纳部924。定位器930具有电路板容纳部932和多个通孔934。具体地,电路板容纳部932向前开口。在附图中,向前是负的Y方向。电路板920的被容纳部924被容纳在定位器930的电路板容纳部932中。复合电缆950中包括的电缆960分别由定位器930的通孔932保持,从而被定位在俯仰方向和上下方向。在附图中,俯仰方向是X方向,而上下方向是Z方向。电缆960的芯线962与电路板920的焊盘922连接。后壳940附接到配合部910的后端部分,以便覆盖电路板920的焊盘922。
根据专利文件1,电缆960和电路板容纳部932在上下方向上在定位器930的通孔934后方的区域彼此重叠。因此,考虑到电缆960的外周与电路板容纳部932之间的位置关系,随着电缆960的外径变大,通孔934必须被定位成在上下方向上远离电路板容纳部932。因此,根据专利文件1,随着电缆960的外径变大,定位器930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增大的尺寸,因此连接器900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增大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器,该定位器被设置在连接器中,并且即使与连接器连接的电缆具有增大的外径,也能够防止该连接器具有增大的尺寸。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准电缆的定位器,该电缆被构造成与具有被容纳部的电路板连接。定位器包括在俯仰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主体部。主体部至少部分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主体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不同于第一通孔。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被构造成容纳电路板的被容纳部。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至少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穿过主体部。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保持电缆中的一个,以在俯仰方向以及在垂直于俯仰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定位电缆中的一个电缆。在俯仰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配合部、电路板和根据第一方面的定位器。配合部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配合。电路板与配合部连接。电路板具有被容纳部。被容纳部被容纳在电路板容纳部中,以在俯仰方向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连接器和与连接器连接的复合电缆。连接器包括配合部、电路板和根据第一方面的定位器。配合部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配合。电路板与配合部连接。电路板具有被容纳部。被容纳部被容纳在电路板容纳部中,以在俯仰方向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复合电缆包括电缆。电缆由定位器对准,并且与电路板连接。
本发明的定位器被构造成使得,在俯仰方向上,作为对准电缆的通孔中的一个的第一通孔被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因此,电路板容纳部不限制由第一通孔保持的电缆的尺寸。因此,在不增加定位器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定位器可对准具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增加的外径的电缆。换言之,即使连接到连接器的例如双绞线的电缆具有增大的外径,本实施例的定位器也防止连接器具有增大的尺寸。
通过研究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可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且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线束的另一立体图。在该图中,省略了树脂模制件,同时第一电缆的信号线、第二电缆的芯线以及第三电缆的芯线不与电路板的焊盘连接。
图3是示出图2的线束中包括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定位器以及图2的线束中包括的电缆的前立体图。在该图中,第一电缆由定位器的第一通孔保持,第二电缆由定位器的第二通孔保持,并且第三电缆由定位器的第三通孔保持。
图6是示出图5的定位器和电缆的后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5的定位器和电缆的前立体图。在该图中,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和第三电缆未被定位器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保持。
图8是示出图7的定位器和电缆的后立体图。
图9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中包括的定位器的前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定位器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定位器的仰视图。
图12是示出图9的定位器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图9的定位器的后视图。
图14是示出图5的定位器和电缆的后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一个第一电缆以及一个第二电缆,并且省略了电缆中剩余的电缆。
图15是示出专利文件1的线束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图15的线束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省略了后壳。
虽然本发明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并且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旨在覆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方案和替代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700包括连接器600和复合电缆500。复合电缆500与连接器600连接。换言之,线束700被构造成使得连接器600与复合电缆500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复合电缆500包括多个电缆510。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51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是Y方向。具体地,假设向前是负的Y方向,而向后是正的Y方向。参照图8,电缆510包括第一电缆520和第二电缆530。具体地,第一电缆520中的每一个由双绞线组成,并且第二电缆530中的每一个不同于第一电缆520。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电缆52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电缆520中的每一个的外径大于第二电缆530的外径。第一电缆520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对信号线52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电缆53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二电缆530中的每一个具有芯线53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510进一步包括第三电缆540,第三电缆540中的每一个不同于第一电缆520和第二电缆530中的任意一个。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三电缆54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三电缆540中的每一个的外径小于第一电缆520的外径。第三电缆540中的每一个具有芯线54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600具有配合部300、电路板400和定位器100。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配合部300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配合。配合部300在前后方向上限定连接器600的前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板400与配合部300连接。具体地,电路板400与配合部300的后端连接。如图2所示,电路板40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配合部300和复合电缆500之间。复合电缆500的电缆510与电路板400连接。如图4所示,电路板400具有多个被容纳部410和多个焊盘42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被容纳部4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焊盘42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围绕电路板400的后端定位。参照图2,第一电缆520的信号线522、第二电缆530的芯线532以及第三电缆540的芯线542与焊盘420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被容纳部41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向后突出。被容纳部410相对于垂直于俯仰方向并穿过电路板4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CX的垂直面彼此不对称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俯仰方向是X方向。被容纳部410包括第一被容纳部412和第二被容纳部41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被容纳部412在前后方向上向后突出。第一被容纳部412位于电路板4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第一被容纳部412限定电路板400在前后方向上的后端。第一被容纳部412相对于垂直于俯仰方向并穿过电路板4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CX的垂直面具有对称形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被容纳部414在前后方向上向后突出。第二被容纳部414位于电路板400在俯仰方向上的外端。第二被容纳部414的后端位于第一被容纳部412在前后方向上的后端的前方。
如图4所示,第一被容纳部412和第二被容纳部414相对于垂直于俯仰方向并且穿过电路板4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CX的垂直面彼此不对称地布置。
从图2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定位器100对准与电路板400连接的电缆510。如图5所示,电缆510由定位器100对准。定位器100由树脂整体模制而成。定位器100附接到电路板400。定位器100包括主体部200。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200在俯仰方向上延伸。主体部200具有在由俯仰方向和上下方向限定的平面中延伸的平坦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具体地,假设向上是正的Z方向,而向下是负的Z方向。如图9所示,主体部200形成有两个电路板容纳部21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主体部200应当至少部分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210。另外,电路板容纳部21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优选地,为了防止电路板400反向插入定位器100,两个或更多个电路板容纳部210相对于垂直于俯仰方向并且穿过定位器1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C的垂直面彼此不对称地布置。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容纳部210被构造成分别容纳电路板400的被容纳部410。更具体地,被容纳部410被容纳在电路板容纳部210中,以在俯仰方向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电路板容纳部210中的每一个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电路板容纳部210应当至少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具体地,电路板容纳部210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开口。换言之,电路板容纳部210可被构造成使得电路板容纳部210的下端不封闭并且与定位器100的外部连通。如果电路板容纳部210以这种方式来构造,则定位器100可通过将电路板400的被容纳部410从下方插入电路板容纳部210而附接到电路板400。
如图9所示,电路板容纳部210包括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纳部212被构造成容纳电路板400的第一被容纳部412。具体地,第一被容纳部412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212中,以在俯仰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定位。第一容纳部212是在前后方向上向后凹陷的凹槽。如图9所示,第一容纳部212具有相对于垂直于俯仰方向并穿过定位器1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C的垂直面对称的形状。第一容纳部212位于主部分2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第一容纳部21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主体部200的中部。第一容纳部212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容纳部212应当至少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具体地,第一容纳部212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开口。另外,第一容纳部212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开口。此外,第一容纳部212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开口。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第二容纳部214被构造成容纳电路板400的第二被容纳部414。具体地,第二被容纳部414被容纳在第二容纳部214中,以在俯仰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定位。第二容纳部214位于主部分200在俯仰方向上的外端。第二容纳部214位于主体部200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部。第二容纳部214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并且在俯仰方向上向外开口。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容纳部214应当至少在垂直于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具体地,第二容纳部214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开口。另外,第二容纳部214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开口。此外,第二容纳部214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开口。另外,第二容纳部214可不在俯仰方向上向外开口。
如图9所示,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相对于垂直于俯仰方向并且穿过定位器100在俯仰方向上的中部C的垂直面彼此不对称地布置。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200形成有多个第一通孔220和多个第二通孔230。具体地,第二通孔230中的每一个不同于第一通孔22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主体部200应当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20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30,第二通孔230不同于第一通孔220。第一通孔22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220在上下方向上布置成两行。每行的第一通孔220被布置在俯仰方向上。电路板容纳部210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行第一通孔220之间。第一容纳部21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行第一通孔220之间。第二容纳部21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行第一通孔220之间。
如图9所示,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210在俯仰方向上的任何位置。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位于第一容纳部212的外侧。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210在上下方向上的任何位置。具体地,两行中的上行的第一通孔22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电路板容纳部210的上方。另外,两行中的下行的第一通孔22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电路板容纳部210的下方。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穿过主体部200。如图9所示,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中是封闭的。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保持电缆510中的一个,以在俯仰方向以及在垂直于俯仰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定位电缆510中的一个。具体地,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保持第一电缆520中的一个,以在上下方向和俯仰方向上定位第一电缆520中的一个。换言之,第一通孔220用于第一电缆520。第一通孔220分别对应于第一电缆520。参照图5和图9,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第一保持部222,分别保持第一电缆520的成对的信号线52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保持部222被布置在俯仰方向上。两个第一保持部222在俯仰方向上彼此连通。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220具有类似眼镜(spectacles)的形状或花生形状。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定位器100被构造成使得,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210在俯仰方向上的任何位置。因此,没有电路板容纳部210限制由第一通孔220保持的第一电缆520的尺寸。因此,在不增加定位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况下,定位器100可以对准与第一通孔220相对应的具有增加外径的第一电缆520。换言之,即使被连接到连接器600的第一电缆520的双绞线具有增大的外径,本实施例的定位器100也可防止连接器600具有增大的尺寸。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通孔230在上下方向上布置成两行。每行的第二通孔230被布置在俯仰方向上。电路板容纳部210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行第二通孔230之间。第一容纳部21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行第二通孔230之间。第二容纳部21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行第二通孔230之间。第二通孔230中的每一个设置的位置在俯仰方向上与电路板容纳部210的其中一个位置重叠,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与电路板容纳部210的任何位置不同。
如图9所示,每行的第二通孔230包括第二主通孔232和第二辅助通孔234。具体地,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围绕主体部200的中部定位。第二辅助通孔234在俯仰方向上围绕主体部200的外端定位。
如图9所示,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在与第一容纳部212的位置重叠的位置处。当沿上下方向透视定位器100时,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与第一容纳部212重叠。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不同于第一容纳部212的位置处。具体地,两行中的上行的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正好位于第一容纳部212的上方。另外,两行中的下行的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正好位于第一容纳部212的下方。
如图9所示,第二辅助通孔234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在与第二容纳部214的位置重叠的位置处。第二辅助通孔234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不同于第二容纳部214的位置处。具体地,两行中的上行的第二辅助通孔234在上下方向上正好位于第二容纳部214的上方。另外,两行中的下行的第二辅助通孔234在上下方向上正好位于第二容纳部214的下方。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通孔23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穿过主体部200。如图9所示,第二通孔230中的每一个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中是封闭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通孔230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中开口。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通孔230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保持电缆510中的一个,以在俯仰方向以及在垂直于俯仰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定位电缆510中的一个。具体地,第二通孔230中的每一个保持第二电缆530中的一个,以在上下方向和俯仰方向上定位第二电缆530中的一个。换言之,第二通孔230用于第二电缆530。第二通孔230分别对应于第二电缆530。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200设置有第三通孔240。具体地,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不同于第一通孔220和第二通孔230中的任意一个。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主体部200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240,第三通孔240不同于第一通孔220和第二通孔230中的任意一个。另外,主体部200可不具有第三通孔240。
如图9所示,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210在俯仰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210在上下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和第三通孔240在上下方向上布置成两行。每行的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和第三通孔240被布置在俯仰方向上。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穿过主体部200。如图9所示,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中是封闭的。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保持电缆510中的一个,以在上下方向和俯仰方向上定位电缆510中的一个。具体地,第三通孔240中的每一个保持第三电缆540中的一个,以在上下方向和俯仰方向上定位第三电缆540中的一个。换言之,第三通孔240用于第三电缆540。第三通孔240分别对应于第三电缆540。
如图7和图8所示,定位器100设置有电缆容纳部260,电缆容纳部260中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200的后方。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定位器100进一步包括电缆容纳部260。本实施例的电缆容纳部260的数量是两个。电缆容纳部260限定定位器100的后端。电路板容纳部210延伸到电缆容纳部260的内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电路板容纳部210可部分地延伸到电缆容纳部260的内部。
如图13所示,电缆容纳部260分别对应于两行,每行包括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和第三通孔240。如图10和图11所示,电缆容纳部260中的每一个具有平坦部262、凸出部264、两个侧部266和两个前壁268。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平坦部262在前后方向上从主体部200向后延伸。平坦部262限定电缆容纳部260的后端。如图13所示,平坦部262具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板形状。如果第一通孔220的数量为如上所述的两个或更多个,则平坦部26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个第一通孔220之间就足够了。
如图13所示,凸出部264在上下方向上从平坦部262向外凸出。凸出部264在俯仰方向上位于电缆容纳部260的中部。凸出部26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一通孔220之间。凸出部26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二通孔230之间。凸出部26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三通孔240之间。
如图13所示,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在与凸出部264的位置重叠的位置处。第二主通孔232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凸出部264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具体地,上行的第二主通孔23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电缆容纳部260的凸出部264的上方。另外,下行的第二主通孔23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电缆容纳部260的凸出部264的下方。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凸出部264在前后方向上从主体部200向后延伸。凸出部264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的后端的前方。平坦部262和凸出部264在由前后方向和俯仰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彼此结合。
参照图7和图8,电路板容纳部210部分地设置在凸出部264中。具体地,第一容纳部212部分地设置在凸出部264中。第一容纳部212的上部覆盖有凸出部264。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侧部266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从平坦部262向外延伸。侧部266在俯仰方向上位于电缆容纳部260的外端。侧部266在俯仰方向上位于第一通孔220的外侧。侧部266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一通孔220之间。侧部266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二通孔230之间。侧部266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三通孔240之间。
如图10和图11所示,侧部266在前后方向上从主体部200向后延伸。侧部266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的后端的前方。侧部266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凸出部264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平坦部262和侧部266在由前后方向和俯仰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彼此结合。凸出部264在俯仰方向上位于两个侧部266之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前壁268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从平坦部262向外延伸。前壁268中的每一个位于凸出部264在俯仰方向上的外侧。前壁268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一通孔220之间。前壁268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二通孔230之间。前壁268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平坦部262和第三通孔240之间。
如图13所示,第一通孔220在俯仰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与前壁268在俯仰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第一通孔220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前壁268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具体地,上行的第一通孔22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电缆容纳部260的前壁268的上方。另外,下行的第一通孔22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电缆容纳部260的前壁268的下方。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前壁268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200的后方。前壁268在前后方向上限定电缆容纳部260的前端。前壁268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凸出部264的后端的前方。前壁268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侧部266的后端的前方。前壁268在俯仰方向上位于凸出部264和侧部266之间。
参照图1、图2和图14,线束700被构造成使得,前壁268在俯仰方向上位于与第一电缆520的一部分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线束700被构造成使得,前壁268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第一电缆520的该部分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
尽管上面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
尽管定位器100是整体模制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定位器100可分成上部和下部。
尽管本实施例的定位器100包括在俯仰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200以及电缆容纳部26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定位器100应当至少包括在俯仰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200。换言之,定位器100可不包括电缆容纳部260。
尽管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容纳部210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容纳部212在俯仰方向上位于主体部200的中部,而第二容纳部214在俯仰方向上位于主体部200的外端,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只要第一通孔220中的每一个在俯仰方向上设置的位置不同于电路板容纳部210在俯仰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电路板容纳部210可以以任何方式沿俯仰方向布置在主体部200上。
尽管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容纳部210包括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电路板容纳部210可仅由第一容纳部212组成。换言之,电路板容纳部210可不包括第二容纳部214。
尽管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和第三通孔240在上下方向上布置成两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定位器100可仅具有由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和第三通孔240形成的单个行。
尽管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220是具有类似眼镜形状的孔,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一通孔220可由在俯仰方向上布置的两个分开的孔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缆520的成对信号线522分别由两个分开的孔保持。
尽管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纳部212的上部覆盖有凸出部26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地,第一容纳部212可形成为与定位器100的上部空间连通的切口。在这种情况下,当电路板400附接到定位器100时,电路板400的第一被容纳部412从上方是可见的。
尽管上面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
虽然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实施例进行其他的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旨在要求保护落入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用于对准电缆,所述电缆被构造成与具有被容纳部的电路板连接,其中:
所述定位器包括在俯仰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
所述主体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不同于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被构造成容纳所述电路板的被容纳部;
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在垂直于所述俯仰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至少向前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穿过所述主体部;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保持所述电缆中的一个,以在所述俯仰方向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俯仰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定位所述电缆中的一个;并且
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设置的位置不同于所述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设置的位置在所述俯仰方向上与所述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重叠,并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定位器设置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主体部后方的电缆容纳部;并且
所述电路板容纳部部分地延伸到所述电缆容纳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电缆容纳部具有平坦部和凸出部;
所述平坦部和所述凸出部中的每一个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
所述平坦部和所述凸出部在由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俯仰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彼此结合;
所述凸出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从所述平坦部向外凸出;并且
所述电路板容纳部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第一通孔;并且
所述平坦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容纳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电路板容纳部;并且
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电路板容纳部相对于垂直于所述俯仰方向并且穿过所述定位器在所述俯仰方向上的中部的垂直面彼此不对称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在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平面中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
所述第一电缆由双绞线组成;
所述第二电缆不同于所述第一电缆;
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一电缆;并且
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二电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具有两个第一保持部,所述两个第一保持部分别保持组成所述第一电缆的所述双绞线;并且
所述两个第一保持部被布置在所述俯仰方向上,并且在所述俯仰方向上彼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器,其中:
所述电缆进一步包括第三电缆,所述第三电缆不同于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主体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不同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穿过所述主体部;并且
在所述俯仰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电路板容纳部的位置不同。
11.一种连接器,包括配合部、电路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所述配合部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配合部连接,其中:
所述电路板具有被容纳部;并且
所述被容纳部被容纳在电路板容纳部中,以在俯仰方向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
12.一种线束,包括连接器和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复合电缆,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配合部、电路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
所述配合部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配合;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配合部连接;
所述电路板具有被容纳部;
所述被容纳部被容纳在电路板容纳部中,以在俯仰方向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
所述复合电缆包括电缆;并且
所述电缆由所述定位器对准,并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3.一种线束,包括连接器和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复合电缆,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配合部、电路板和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器;
所述配合部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配合;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配合部连接;
所述电路板具有被容纳部;
所述被容纳部被容纳在所述电路板容纳部中,以在俯仰方向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
所述复合电缆包括电缆;
所述电缆由所述定位器对准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
所述第一电缆由双绞线组成;
所述第二电缆不同于所述第一电缆;
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于所述第一电缆;
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于所述第二电缆;
所述第一电缆具有第一外径;
所述第二电缆具有第二外径;并且
所述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径。
CN202110824925.8A 2020-08-28 2021-07-21 定位器、连接器和线束 Active CN1141227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4688A JP2022039581A (ja) 2020-08-28 2020-08-28 ロケータ、コネクタ及びハーネス
JP2020-144688 2020-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756A true CN114122756A (zh) 2022-03-01
CN114122756B CN114122756B (zh) 2024-04-16

Family

ID=8035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4925.8A Active CN114122756B (zh) 2020-08-28 2021-07-21 定位器、连接器和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0935B2 (zh)
JP (1) JP2022039581A (zh)
CN (1) CN114122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39581A (ja) * 2020-08-28 2022-03-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ロケータ、コネクタ及びハーネ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568A (zh) * 2008-02-01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55087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48051A (zh) * 2013-08-09 2015-02-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356663A (zh) * 2015-07-14 2017-01-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180261956A1 (en) * 2017-03-13 2018-09-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0575B2 (ja) * 2006-10-16 2009-06-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4243228U (zh) 2014-09-25 2015-04-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9038118B (zh) * 2018-06-25 2022-06-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7418984B2 (ja) * 2019-07-16 2024-01-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接続構造の製造方法及び接続構造のケーブル
CN210224464U (zh) 2019-08-15 2020-03-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2022039581A (ja) * 2020-08-28 2022-03-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ロケータ、コネクタ及び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568A (zh) * 2008-02-01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55087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48051A (zh) * 2013-08-09 2015-02-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356663A (zh) * 2015-07-14 2017-01-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180261956A1 (en) * 2017-03-13 2018-09-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JP2018152244A (ja) * 2017-03-13 2018-09-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69490A1 (en) 2022-03-03
CN114122756B (zh) 2024-04-16
JP2022039581A (ja) 2022-03-10
US11600935B2 (en)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1874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680191B1 (ko) 커넥터
US10581184B2 (en) Low-profil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747015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90264023A1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having two-leveled contact interface
CN111066210B (zh) 连接器
US11978973B2 (en) Connector
EP15247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159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338249B1 (ko) 컨택트 어레이의 구조가 개선된 리셉터클 커넥터
US20150222064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122756B (zh) 定位器、连接器和线束
JPH1032060A (ja) モジュール形コネクタ
US10916886B2 (en) Connector fixture
KR20080076901A (ko) 전기 커넥터
US1079883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342299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01212103A (zh) 电连接器
CN115693220A (zh) 用于附加卡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KR20100001186A (ko) 차량용 조인트 터미널 장치
KR101997076B1 (ko)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CN105119089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14498141B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1788744B (zh) 连接器
CN112952450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