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2422B -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2422B
CN114122422B CN202111158584.1A CN202111158584A CN114122422B CN 114122422 B CN114122422 B CN 114122422B CN 202111158584 A CN202111158584 A CN 202111158584A CN 114122422 B CN114122422 B CN 114122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late
fuel cell
bipolar plate
titanium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85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2422A (zh
Inventor
张鹏
刘康
朱强
王传杰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to CN2021111585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2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2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2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MEA]
    • H01M8/1006Corrugated, curved or wave-shaped M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3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41Composites
    • H01M8/0245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ed or coated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金属双极板成形困难,且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包括:(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获得表面形成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2)将步骤(1)进行碱热处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接枝羟基;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使钛或钛合金表面带有氨基;(3)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层;(4)将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进行3D打印;(5)进行水热处理,接枝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并聚合成膜;(6)将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干燥后获得燃料电池双极板。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其转换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工作温度低、工作寿命长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国防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双极板起着提供气体反应场所,收集电流、支撑膜电极、水管理等作用。因此,双极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目前,金属正逐渐成为双极板的首选,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在pH=3、温度为70-100℃的高温高酸性环境下,因此金属没有足够的自身耐腐蚀性,极易发生腐蚀,生成的腐蚀产物破坏电池内部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寿命。因此提高金属基板的耐腐蚀性和降低接触电阻是金属极板广泛应用的前提。
由于金属双极板是流体分布的主要场所,合理设计的流道能够将流体均匀的分散在膜电极表面,有效提升电池的性能。流道拥有较多的精细结构,设计复杂,因此对于金属双极板的制造工艺复杂,制造路线复杂冗长,时间成本较高。
3D打印技术可以制备可定制化的流道结构,具有灵活应用的巨大优势。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3D打印的流道结构与金属极板的连接不紧密,易发生流道移位现象,导致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获得表面形成一层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板进行碱热处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接枝羟基;随后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使钛或钛合金表面带有氨基;
(3)将步骤(2)得到的金属板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使接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层;
(4)将步骤(3)得到的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按照既定流道形状,进行3D打印;
(5)对步骤(4)得到的金属板进行水热处理,接枝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并聚合成膜;
(6)将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对环氧树脂进行交联反应,取出干燥后获得燃料电池双极板。
优选地,步骤(1)中,金属板为金属、金属合金或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电镀层厚度为1-30μm;若金属板为钛或钛合金,则无需进行电镀处理。
优选地,步骤(2)中,碱热处理指,将金属板置于1-5M的NaOH溶液中,碱热处理温度为80-120℃,碱热处理时间为1-3h。
优选地,步骤(2)中,表面氨基化处理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和去离子水配置成反应溶液,将经过碱热处理的金属板置于该反应溶液中静置反应2-12h。
优选地,步骤(3)中,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为0.05-0.3g/ml,反应时间为0.5-5h。
优选地,步骤(4)中,既定流道为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
优选地,步骤(4)中,3D打印所用的浆料,按重量份数主要包括氧化石墨烯10-30份、石墨烯10-30份、碳纳米管10-30份、海藻酸钠5-10份、泊洛沙姆5-10份以及去离子水40-80份。
优选地,步骤(5)中,水热处理指,将金属板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2-6h,反应温度为120-180℃。
优选地,步骤(6)具体指,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丙酮后浸入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5-30min,取出金属板后用丙酮轻轻冲洗2-3次,再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5-20min;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
优选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乙二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取多层抗腐蚀工艺,首先在金属表面实现抗腐蚀金属层(钛或钛合金)的构建,保护内层金属防止其发生腐蚀,同时通过碱热处理和水热处理后,在钛金属表面构建了一层连接牢固的氧化还原石墨烯层,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对镀层表面微孔洞进行修补,阻挡腐蚀因子的渗入,提高了钛金属镀层的致密性和防腐蚀能力。最后,通过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填充作用,将石墨烯层的微孔隙进行填补,保证了氧化石墨烯层的致密性。所形成的钛/钛合金镀层、石墨烯接枝层和环氧树脂填充层确保双极板的抗腐蚀性能。
2、金属双极板需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才能保证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本发明在钛/钛合金金属镀层表面牢固接枝了氧化还原石墨烯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氧化石墨烯材料在水热后可以自组装形成连续的片状结构,使得所制备的金属双极板导电性能得到提升。
3、本发明采用3D打印构建双极板表面的流道结构,现有技术中采用3D打印的流道结构与金属极板的连接不紧密易发生流道移位现象,导致性能下降,而本发明采用在钛金属表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由于APS具有氨基可以与氧化石墨烯连接,经过水热后,APS与氧化还原石墨烯形成强有力的键合,保证了流道结构与极板的连接,保证了水管理的有效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电镀层厚度为1-30μm,获得表面形成一层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具体地,金属板为金属、金属合金材料或多层金属复合板。
若金属板为钛或钛合金,则无需进行电镀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板进行碱热处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接枝羟基;随后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与表面接枝的羟基反应,使钛或钛合金表面带有氨基。
具体地,碱热处理指,将金属板置于1-5M的NaOH溶液中,碱热处理温度为80-120℃,碱热处理时间为1-3h。
具体地,表面氨基化处理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与乙醇和去离子水(比例为1:10:100)配置成反应溶液,将经过碱热处理的金属板置于该反应溶液中静置反应2-12h。
(3)将步骤(2)得到的金属板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氧化石墨烯具有氨基、羟基等基团,能够将氧化石墨烯接枝到钛或钛合金表面,使接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层。
具体地,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为0.05-0.3g/ml,反应时间为0.5-5h。
(4)将步骤(3)得到的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按照既定流道形状,进行3D打印。其中,既定流道为可以定制设计的金属双极板流道。
进一步地,3D打印所用的浆料,按重量份数主要包括氧化石墨烯10-30份、石墨烯10-30份、碳纳米管10-30份、海藻酸钠5-10份、泊洛沙姆5-10份以及去离子水40-80份。
(5)对步骤(4)得到的金属板进行水热处理,水热处理具有使氧化石墨烯还原并发生聚合的作用,这一步可以使接枝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并聚合成膜,更牢固的结合在金属板表面。
具体地,水热处理指,将金属板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2-6h,反应温度为120-180℃。
(6)将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对环氧树脂进行交联反应,取出干燥后获得燃料电池双极板。
具体地,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丙酮后浸入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5-30min,取出金属板后用丙酮轻轻冲洗2-3次,再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5-20min。其中,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乙二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构建方法,工艺简单,解决了金属双极板成形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双极板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提升,具体优势包括:
1、本发明采取多层抗腐蚀工艺,首先在金属表面实现抗腐蚀金属层(钛或钛合金)的构建,保护内层金属防止其发生腐蚀,同时通过碱热处理和水热处理后,在钛金属表面构建了一层连接牢固的氧化还原石墨烯层,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对镀层表面微孔洞进行修补,阻挡腐蚀因子的渗入,提高了钛金属镀层的致密性和防腐蚀能力。最后,通过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填充作用,将石墨烯层的微孔隙进行填补,保证了氧化石墨烯层的致密性。所形成的钛/钛合金镀层、石墨烯接枝层和环氧树脂填充层确保双极板的抗腐蚀性能。
2、金属双极板需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才能保证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本发明在钛/钛合金金属镀层表面牢固接枝了氧化还原石墨烯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氧化石墨烯材料在水热后可以自组装形成连续的片状结构,使得所制备的金属双极板导电性能得到提升。
3、本发明采用3D打印构建双极板表面的流道结构,现有技术中采用3D打印的流道结构与金属极板的连接不紧密易发生流道移位现象,导致性能下降,而本发明采用在钛金属表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由于APS具有氨基可以与氧化石墨烯连接,经过水热后,APS与氧化还原石墨烯形成强有力的键合,保证了流道结构与极板的连接,保证了水管理的有效实施。
具体实施例1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电镀层厚度为20μm,获得表面形成一层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板进行碱热处理(碱液浓度为1M的NaOH溶液,碱热处理温度为80-120℃,碱热处理时间为1-3h)。随后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与乙醇和去离子水(比例为1:10:100)配置成反应溶液,将经过碱热处理的金属板置于该反应溶液中静置反应2h。
(3)将步骤(2)得到的金属板浸入浓度为0.1g/ml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反应时间为1h。
(4)将步骤(3)得到的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按照既定流道形状,进行3D打印。
其中,3D打印所用的浆料,按重量份数主要包括氧化石墨烯30份、石墨烯30份、碳纳米管30份、海藻酸钠10份、泊洛沙姆10份以及去离子水80份。
(5)对步骤(4)得到的金属板进行水热处理,水热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20℃。
(6)将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5min,取出金属板后用丙酮轻轻冲洗3次,再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5min。其中,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交联剂采用二乙烯基苯。
性能测试:
1、导电性:对制得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进行表面接触电阻测试,并将市售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表面接触电阻作为对照,测试数据是在1.5MPa压力条件下测试燃料电池双极板与碳纸的接触电阻(mΩ·cm2)得到的。
2、耐腐蚀性:采用线性电位扫描的方式,分别测试制得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腐蚀电流密度(A/cm2),并将市售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腐蚀电流密度作为対照组。具体操作为,分别对制得的双极板及市售双极板进行电位扫描,扫描速率为1mV/s,电位扫描范围为-0.5V-1.3V,并记录电位为0.6V时的腐蚀电流密度(A/cm2),并将市售的电极板的腐蚀电流密度作为对照。
测试结果:
対照组:接触电阻为1.862,腐蚀电流密度为8.52x10-7;
具体实施例1:接触电阻为1.552,腐蚀电流密度为5.44x10-7
具体实施例2
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在于,未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即未进行步骤(3)。
测试结果:接触电阻为2.144,腐蚀电流密度为8.96x10-7,接触电阻和腐蚀电流增大。
具体实施例3
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在于,未进行镀钛处理,即未进行步骤(1)。
测试结果:接触电阻为2.854,腐蚀电流密度为1.12x10-6
具体实施例4
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在于,步骤(2)中,碱液浓度为5M的NaOH溶液,碱热处理温度为120℃,碱热处理时间为3h。
测试结果:接触电阻为1.944,腐蚀电流密度为6.69x10-7
具体实施例5
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在于,步骤(2)中,碱液浓度为3M的NaOH溶液,碱热处理温度为100℃,碱热处理时间为2h。
3D打印所用的浆料,按重量份数为氧化石墨烯20份、石墨烯20份、碳纳米管20份、海藻酸钠7份、泊洛沙姆7份,去离子水60份。
测试结果:接触电阻为1.748,腐蚀电流密度为5.91x10-7
由上述实施例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明显优于市售双极板。其中,对金属板进行镀钛处理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对于未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实施例样品,其具有明显的接触电阻增大和腐蚀电流增大现象。通过对本发明范围内参数的调整,可以获得优异性能的燃料电池双极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获得表面形成一层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
(2)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板进行碱热处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接枝羟基;随后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使钛或钛合金表面带有氨基;
(3)将步骤(2)得到的金属板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使接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层;
(4)将步骤(3)得到的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按照既定流道形状,进行3D打印;
(5)对步骤(4)得到的金属板进行水热处理,接枝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并聚合成膜;
(6)将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对环氧树脂进行交联反应,取出干燥后获得燃料电池双极板;
步骤(4)中,所述3D打印所用的浆料,按重量份数主要包括氧化石墨烯10-30份、石墨烯10-30份、碳纳米管10-30份、海藻酸钠5-10份、泊洛沙姆5-10份以及去离子水40-8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板为金属、金属合金或多层金属复合材料,所述电镀层厚度为1-30μm;若所述金属板为钛或钛合金,则无需进行电镀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碱热处理指,将金属板置于1-5M的NaOH溶液中,碱热处理温度为80-120℃,碱热处理时间为1-3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氨基化处理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和去离子水配置成反应溶液,将经过碱热处理的金属板置于该反应溶液中静置反应2-12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为0.05-0.3g/ml,反应时间为0.5-5h。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既定流道为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水热处理指,将金属板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2-6h,反应温度为120-1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指,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丙酮后浸入步骤(5)得到的金属板5-30min,取出金属板后用丙酮轻轻冲洗2-3次,再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5-20min;所述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乙二酸中的一种。
CN202111158584.1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122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8584.1A CN114122422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8584.1A CN114122422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422A CN114122422A (zh) 2022-03-01
CN114122422B true CN114122422B (zh) 2022-07-19

Family

ID=8044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8584.1A Active CN114122422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2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102A (zh) * 2022-03-21 2022-06-24 北京氢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54204B (zh) * 2023-02-23 2023-07-25 浙江菲尔特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板用碳膜涂层工艺
CN116727205B (zh) * 2023-05-31 2024-04-02 麓丰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双极板的防腐蚀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4682A (zh) * 2018-11-12 2019-03-26 临沂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金属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494A (zh) * 2019-10-12 2020-01-14 宇石能源(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粘接用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496A (zh) * 2005-04-04 2006-10-18 郭干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复合材料极板及制作方法
CN103014793B (zh) * 2012-12-11 2015-02-11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脉冲电沉积制备碳化钛涂层的方法
CN104231703B (zh) * 2014-08-06 2016-06-0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
US10522850B2 (en) * 2014-09-30 2019-12-31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hree-dimensionally printed bipolar plate for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CN106935880B (zh) * 2017-03-08 2019-08-30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合金双极板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10336053B (zh) * 2019-07-16 2020-12-15 中南大学 一种含流道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制备方法
CN112038654B (zh) * 2020-08-27 2021-10-1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及双极板
CN112593264B (zh) * 2020-11-17 2022-03-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双极板表面涂层的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4682A (zh) * 2018-11-12 2019-03-26 临沂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金属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494A (zh) * 2019-10-12 2020-01-14 宇石能源(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粘接用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422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242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5734606B (zh) 一种spe水电解用超薄膜电极的结构及其制备和应用
JP4948405B2 (ja) 電気重合による炭素繊維の紙の親水性の増大
US20040058224A1 (en) Microfibrous fuel cells, fuel cell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12201795B (zh) 聚合物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双极板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CN110190295B (zh) 低压低湿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燃料电池及制备方法
Armel et al. Designed electrodeposition of nanoparticles inside conducting polymers
CN106252670A (zh) 使用加有晶种的电极借助核壳催化剂对高性能燃料电池电极的卷对卷制造
CN110898862B (zh) 基于静电自组装的双极膜制备方法以及双极膜
CN205846133U (zh) 一种无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07819153B (zh) 一种新型结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1549B (zh) 一种无碳膜电极组件
CN111593347A (zh) 一种柔性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70049917A (ko) 연료 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연료전지 시스템
Mao et al. Expanded graphite (EG)/Ni@ Melamine foam (MF)/EG sandwich-structured flexible bipolar plate with excell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gas permeability
CN111900426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EP3923389A1 (en) Composite ion-exchange membran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10492118B (zh) 一种纳米碳/金属复合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10429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205846132U (zh) 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芯
CN111082081B (zh) 石墨烯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2138188A (ja)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70328B2 (ja) 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2005580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表面改性处理方法
CN102863636A (zh) 一种原位聚合法制备含氟聚芳醚复合阴离子交换膜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