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5485A -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5485A
CN114115485A CN202111523651.5A CN202111523651A CN114115485A CN 114115485 A CN114115485 A CN 114115485A CN 202111523651 A CN202111523651 A CN 202111523651A CN 114115485 A CN114115485 A CN 114115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body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36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雄
刘馨
王秋连
余正功
马文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xia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xia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xia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xia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36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5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5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5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06F1/182Enclosures with special features, e.g. for use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grounding or shielding against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or electromagnetical interference [EMI]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7/00Methods preventing fouling
    • B08B17/02Preventing deposition of fouling or of du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安装有滚轮,其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输出轴底端安装有吸盘,底板下方设置有辅助防滑机构,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放置台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放置槽内放置有计算机本体,计算机本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外侧设置有防撞机构,其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且固定架顶部设置有吹尘机构,计算机本体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功能多样,便于搬运,使用范围广,当受到外力碰撞时可起到保护,稳定性高,并且防尘效果好,可有效清除堆积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顶部的灰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计算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它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其功能较为单一,仅仅起到计算的作用,而外部缺少碰撞保护措施,当受到外力碰撞时很容易造成内部元的件损坏,并且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大多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使得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其顶部往往会堆积大量的灰尘等颗粒杂质,这些灰尘进入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内部后而影响其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发生故障,因此现提出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功能单一,外部缺少碰撞保护措施,不便于搬运,使用范围受限,并且长时间使用后顶部容易堆积灰尘,从而造成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发生故障等缺陷,提供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所述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具有结构新颖,功能多样,便于搬运,使用范围广,当受到外力碰撞时可起到保护,稳定性高,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不易发生打滑和倾倒,并且防尘效果好,可有效清除堆积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顶部的灰尘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其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底端安装有吸盘,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辅助防滑机构,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计算机本体,所述计算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L形,其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且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管,其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且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吹尘机构,所述计算机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为矩形,其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所述限位框的内壁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放置槽的槽长和槽宽对应相等,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放置台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顶端内壁,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框的内壁表面与限位板靠近计算机本体一侧的侧壁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壁为弧形,其内壁与固定架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弹簧,且所述防护板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末端贯穿固定架并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传动板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关于活动杆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数量与限位杆相同,其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限位杆贯穿对应的限位筒底部并延伸至限位筒内,其两侧末端杆身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筒的筒壁表面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穿过滑槽并延伸至限位筒外。
优选的,所述吹尘机构包括吹风筒,所述吹风筒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顶部,其顶端靠近计算机本体的一侧筒壁固定连接有吹尘管,所述吹尘管的末端管口为喇叭形并延伸至计算机本体的顶部,所述吹风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与吹风筒的内径相等,且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固定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之间的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为倒V字形,其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杆,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数量与定位杆相同,其内径与定位杆的杆径相等,且所述定位管与对应的定位杆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顶盖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吸尘板,其两侧顶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吸尘板上安装有吸尘网,其两侧侧壁表面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块贴合在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辅助防滑机构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位于底板的下方,其顶部与底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二弹簧,且所述防滑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架,所述传动架内设置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贯穿底板并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防滑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块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呈等距设置,且每块所述防滑垫的底部均刻有人字形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新颖,功能多样,便于搬运,使用范围广,本发明通过滚轮与地面之间的滚动作用可移动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位置,从而可有效扩大其使用范围,并且通过吸盘的吸力可将底板连同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一起吸附在地面,以便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进行使用;
2、本发明在受到外力碰撞时,通过防撞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以有效避免计算机本体直接受到外力碰撞而造成内部元件损坏;
3、本发明在受到外力碰撞时,通过防撞机构与辅助防滑机构的共同配合可将防滑板紧紧抵在地面,以便通过防滑垫增大防滑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高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稳定性,以防止其在受到外力碰撞后发生打滑和位移;
4、本发明通过定位杆与定位管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防尘机构固定安装在计算机本体的顶部,通过防尘机构中的顶盖一方面可起到防护的效果,以防止重物落到计算机本体的顶部而造成其内部元件损坏,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阻挡灰尘落到计算机本体上;
5、本发明在受到外力碰撞时,通过防撞机构与吹尘机构的共同配合可在风力作用下将堆积在计算机本体顶部的灰尘等颗粒杂质吹离,以有效避免灰尘杂质残留并粘附在计算机本体的顶部,并且通过防尘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清除堆积在计算机本体顶部的灰尘,以避免灰尘进入计算机本体的内部而影响其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撞机构与吹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图;
图7为辅助防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滚轮;3、气缸;4、吸盘;5、放置台;6、放置槽;7、计算机本体;8、固定架;9、定位管;10、限位框;11、支架;12、固定杆;13、限位板;14、防护板;15、第一弹簧;16、活动杆;17、传动板;18、第一连接座;19、第二连接座;20、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限位杆;24、限位筒;25、滑块;26、滑槽;27、吹风筒;28、吹尘管;29、活塞;30、活塞杆;31、第一固定座;32、顶盖;33、定位杆;34、吸尘板;35、卡块;36、吸尘网;37、卡槽;38、防滑板;39、第二弹簧;40、传动架;41、传动块;42、传动杆;43、第二固定座;4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2,通过滚轮2与地面之间的滚动作用可移动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位置,从而可有效扩大其使用范围,底板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3,气缸3的输出轴底端安装有吸盘4,通过驱动气缸3可带动吸盘4向下运动,当吸盘4与地面接触时可通过吸盘4的吸力将底板1连同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吸附在地面,以便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进行使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辅助防滑机构,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5,放置台5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且放置台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放置槽6内放置有计算机本体7,计算机本体7内集成有人工智能芯片和相关元件,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计算机本体7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8,固定架8为L形,其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且固定架8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机构,固定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管9,其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且固定架8的顶部设置有吹尘机构,计算机本体7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
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框10,限位框10为矩形,其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1,且限位框10的内壁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放置槽6的槽长和槽宽对应相等,支架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放置台5上,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8的顶端内壁,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贴合在计算机本体7的顶端侧壁,限位框10套设在计算机本体7的底端外壁,通过限位板13与限位框10的共同配合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便将计算机本体7固定在放置槽6,从而可有效防止计算机本体7发生倾倒而造成内部的元件损坏,限位框10的内壁表面与限位板13靠近计算机本体7一侧的侧壁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橡胶块具有弹性,当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起到缓冲的效果,以避免计算机本体7与限位板13和限位框10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碰撞和磨损;
防撞机构包括防护板14,防护板14的外壁为弧形,其内壁与固定架8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弹簧15,且防护板14靠近固定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活动杆16的末端贯穿固定架8并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7,传动板1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接座18和第二连接座19,第一连接座18和第二连接座19之间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2,当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受到外力碰撞时,会首先与防护板14相接触,此时通过防护板14的弧形表面可分解一部分外力,并且防护板14在受到外力冲击后会带动传动板17向着计算机本体7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15,在第一弹簧15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可分解另一部分外力,从而可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以有效避免计算机本体7直接受到外力碰撞而造成内部元件损坏,传动板17靠近固定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限位杆23关于活动杆16呈对称设置,固定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24,限位筒24的数量与限位杆23相同,其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限位杆23贯穿对应的限位筒24底部并延伸至限位筒24内,其两侧末端杆身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5,限位筒24的筒壁表面开设有与滑块25相配合的滑槽26,滑块25穿过滑槽26并延伸至限位筒24外,当传动板17移动时会带动限位杆23连同滑块25一起沿着滑槽26移动,此时通过滑块25与滑槽26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传动板17进行限位,以便提高传动板17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和倾斜;
吹尘机构包括吹风筒27,吹风筒27固定连接在固定架8的顶部,其顶端靠近计算机本体7的一侧筒壁固定连接有吹尘管28,且吹风筒27内设置有活塞29,活塞29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与吹风筒27的内径相等,且活塞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30,活塞杆30的底端贯穿固定架8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固定座31,第一固定座31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一连杆2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31之间的转轴上,当传动板17因防撞机构受到外力冲击而向着计算机本体7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20会绕着第一固定座31之间的转轴发生偏转并将活塞杆30向上顶起,此时活塞杆30会带动活塞29沿着吹风筒27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将吹风筒27内的气体压缩,继而使得吹风筒27内的气压增大,当吹风筒27内气压增大后,通过吹尘管28可将吹风筒27内的空气吹出,吹尘管28的末端管口为喇叭形并延伸至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此时利用吹出的空气可在风力作用下将堆积在计算机本体7顶部的灰尘等颗粒杂质吹离,以有效避免灰尘杂质残留并粘附在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
防尘机构包括顶盖32,顶盖32的顶部为倒V字形,其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杆33,定位杆33的数量与定位管9相同,其杆径与定位管9的内径相等,且定位杆33与对应的定位管9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定位杆33可插入至对应的定位管9内,通过定位杆33与定位管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顶盖32固定安装在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通过顶盖32一方面可起到防护的效果,以防止重物落到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而造成其内部元件损坏,另一方面通过顶盖32也可有效阻挡灰尘落到计算机本体7上,顶盖3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吸尘板34,其两侧顶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35,吸尘板34上安装有吸尘网36,其两侧侧壁表面均开设有与卡块35相配合的卡槽37,卡块35贴合在卡槽37内,通过卡块35与卡槽37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吸尘板34固定在顶盖32内,吸尘板34位于计算机本体7的正上方,当灰尘等颗粒杂质被吹离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时,可吸附在吸尘网36上,从而通过吸尘网36可有效清除堆积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顶部的灰尘,以避免灰尘进入计算机本体7的内部而影响其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
辅助防滑机构包括防滑板38,防滑板38位于底板1的下方,其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二弹簧39,且防滑板38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架40,传动架40内设置有传动块41,传动块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2,传动杆42的顶端贯穿底板1并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座43,第二固定座43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43之间的转轴上,当传动板17因防撞机构受到外力冲击而向着计算机本体7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杆22会绕着第二固定座43之间的转轴发生偏转并将传动杆42向下压,此时传动杆42会带动传动块41连同传动架40和防滑板38一起向下运动并拉伸第二弹簧39,直至防滑板38与地面相接触,防滑板38的底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块防滑垫44,防滑垫44呈等距设置,且每块防滑垫44的底部均刻有人字形防滑纹,当防滑板38与地面相接触,通过防滑垫44可增大防滑板38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高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稳定性,以防止其在受到外力碰撞后发生打滑和位移。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中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导线外接控制开关和电源,然后将计算机本体7穿过限位框10并放置于放置台5表面的放置槽6内,此时通过限位板13与限位框10的共同配合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便将计算机本体7固定在放置槽6,从而可有效防止计算机本体7发生倾倒而造成内部的元件损坏,计算机本体7内集成有人工智能芯片和相关元件,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通过滚轮2与地面之间的滚动作用可移动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位置,从而可有效扩大其使用范围,当到达指定位置后,驱动气缸3使其带动吸盘4向下运动,直至吸盘4与地面相接触,此时通过吸盘4的吸力可将底板1连同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一起吸附在地面,以便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进行使用;当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受到外力碰撞时,会首先与防护板14相接触,此时通过防护板14的弧形表面可分解一部分外力,并且防护板14在受到外力冲击后会带动传动板17向着计算机本体7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15,在第一弹簧15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可分解另一部分外力,从而可起到碰撞保护的作用,以有效避免计算机本体7直接受到外力碰撞而造成内部元件损坏,当传动板17因防撞机构受到外力冲击而向着计算机本体7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杆22会绕着第二固定座43之间的转轴发生偏转并将传动杆42向下压,此时传动杆42会带动传动块41连同传动架40和防滑板38一起向下运动并拉伸第二弹簧39,直至防滑板38与地面相接触,此时通过防滑垫44可增大防滑板38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提高该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的稳定性,以防止其在受到外力碰撞后发生打滑和位移;与此同时,当传动板17因防撞机构受到外力冲击而向着计算机本体7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20会绕着第一固定座31之间的转轴发生偏转并将活塞杆30向上顶起,此时活塞杆30会带动活塞29沿着吹风筒27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将吹风筒27内的气体压缩,继而使得吹风筒27内的气压增大,当吹风筒27内气压增大后,通过吹尘管28可将吹风筒27内的空气吹出,吹尘管28的末端管口为喇叭形并延伸至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此时利用吹出的空气可在风力作用下将堆积在计算机本体7顶部的灰尘等颗粒杂质吹离,以有效避免灰尘杂质残留并粘附在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通过定位杆33与定位管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顶盖32固定安装在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通过顶盖32一方面可起到防护的效果,以防止重物落到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而造成其内部元件损坏,另一方面通过顶盖32也可有效阻挡灰尘落到计算机本体7上,通过卡块35与卡槽37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吸尘板34固定在顶盖32内,吸尘板34位于计算机本体7的正上方,当灰尘等颗粒杂质被吹离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时,可吸附在吸尘网36上,从而通过吸尘网36可有效清除堆积在计算机本体7顶部的灰尘,以避免灰尘进入计算机本体7的内部而影响其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滚轮(2),其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轴底端安装有吸盘(4),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辅助防滑机构,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5),所述放置台(5)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且所述放置台(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放置槽(6)内放置有计算机本体(7),所述计算机本体(7)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为L形,其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且所述固定架(8)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固定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管(9),其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且所述固定架(8)的顶部设置有吹尘机构,所述计算机本体(7)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框(10),所述限位框(10)为矩形,其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1),且所述限位框(10)的内壁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放置槽(6)的槽长和槽宽对应相等,所述支架(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放置台(5)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8)的顶端内壁,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框(10)的内壁表面与限位板(13)靠近计算机本体(7)一侧的侧壁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板(14),所述防护板(14)的外壁为弧形,其内壁与固定架(8)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弹簧(15),且所述防护板(14)靠近固定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的末端贯穿固定架(8)并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7),所述传动板(1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接座(18)和第二连接座(19),所述第一连接座(18)和第二连接座(19)之间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2),所述传动板(17)靠近固定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所述限位杆(23)关于活动杆(16)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筒(24),所述限位筒(24)的数量与限位杆(23)相同,其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限位杆(23)贯穿对应的限位筒(24)底部并延伸至限位筒(24)内,其两侧末端杆身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5),所述限位筒(24)的筒壁表面开设有与滑块(25)相配合的滑槽(26),所述滑块(25)穿过滑槽(26)并延伸至限位筒(24)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尘机构包括吹风筒(27),所述吹风筒(27)固定连接在固定架(8)的顶部,其顶端靠近计算机本体(7)的一侧筒壁固定连接有吹尘管(28),所述吹尘管(28)的末端管口为喇叭形并延伸至计算机本体(7)的顶部,所述吹风筒(27)内设置有活塞(29),所述活塞(29)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与吹风筒(27)的内径相等,且所述活塞(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30),所述活塞杆(30)的底端贯穿固定架(8)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固定座(31),所述第一固定座(31)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连杆(2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31)之间的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顶盖(32),所述顶盖(32)的顶部为倒V字形,其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定位杆(33),所述定位杆(33)的数量与定位管(9)相同,其杆径与定位管(9)的内径相等,且所述定位杆(33)与对应的定位管(9)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顶盖(3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吸尘板(34),其两侧顶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35),所述吸尘板(34)上安装有吸尘网(36),其两侧侧壁表面均开设有与卡块(35)相配合的卡槽(37),所述卡块(35)贴合在卡槽(37)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防滑机构包括防滑板(38),所述防滑板(38)位于底板(1)的下方,其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第二弹簧(39),且所述防滑板(38)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架(40),所述传动架(40)内设置有传动块(41),所述传动块(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2),所述传动杆(42)的顶端贯穿底板(1)并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座(43),所述第二固定座(43)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43)之间的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38)的底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块防滑垫(44),所述防滑垫(44)呈等距设置,且每块所述防滑垫(44)的底部均刻有人字形防滑纹。
CN202111523651.5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Pending CN114115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3651.5A CN114115485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3651.5A CN114115485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5485A true CN114115485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3651.5A Pending CN114115485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548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815A (zh) * 2022-03-08 2022-06-24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拱桥施工的受力试验数据记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509318A (zh) * 2022-10-20 2022-12-23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一种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N116085590A (zh) * 2023-01-06 2023-05-09 明光市众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7667A (zh) * 2017-11-10 2018-01-23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冲压模具上的切屑清理装置
CN212906102U (zh) * 2021-01-30 2021-04-06 福建天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疗系统开发的集成式计算机
CN113345763A (zh) * 2021-08-05 2021-09-03 深圳市森皓伟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7667A (zh) * 2017-11-10 2018-01-23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冲压模具上的切屑清理装置
CN212906102U (zh) * 2021-01-30 2021-04-06 福建天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疗系统开发的集成式计算机
CN113345763A (zh) * 2021-08-05 2021-09-03 深圳市森皓伟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保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815A (zh) * 2022-03-08 2022-06-24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拱桥施工的受力试验数据记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509318A (zh) * 2022-10-20 2022-12-23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一种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N116085590A (zh) * 2023-01-06 2023-05-09 明光市众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6085590B (zh) * 2023-01-06 2023-07-07 明光市众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15485A (zh) 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N104924318B (zh) 一种真空吸盘机械手爪
CN106625734A (zh) 一种针对异形瓜果仿鸟类爪部的欠驱动柔性末端执行器
CN208470922U (zh) 轮胎生产线的轮胎对中装置
CN109774037B (zh) 一种全自动手套脱模机
CN208557562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气动防尘夹具
CN215923171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检测设备存放箱
CN217707935U (zh) 一种弹簧复位式贴装头
CN215042928U (zh) 一种机电设备专用移动架
CN214502904U (zh) 一种汽车底盘检测装置
CN204772573U (zh) 一种真空吸盘机械手爪
CN112946528B (zh) 一种手机感光排线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
CN212471554U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CN214296027U (zh) 一种模具配件加工用转运装置
CN214140378U (zh) 一种具有下货缓冲结构的物流包装用自动分流台
CN210456543U (zh) 一种对快递包裹批量抓取的抓手装置
CN112813746A (zh) 一种地铁轨道养护设备
CN205853239U (zh) 泡沫成型模块脱模后的收集装置
CN215708336U (zh) 一种玩具批发运输用包装箱
CN209921890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包装箱的定位装置
CN112657152B (zh) 一种手持式网球捡球设备
CN211220670U (zh) 一种用于分拣搬运的桌面型六自由度臂式机器人
CN217046410U (zh) 一种双臂上下料机械手
CN209813009U (zh) 一种注塑机取料辅助装置
CN212165718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工业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