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8754B - 冲水大便器 - Google Patents
冲水大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08754B CN114108754B CN202110995069.2A CN202110995069A CN114108754B CN 114108754 B CN114108754 B CN 114108754B CN 202110995069 A CN202110995069 A CN 202110995069A CN 114108754 B CN114108754 B CN 114108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water
- water storage
- storage tank
- sm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20405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rap-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24—Low-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28—Bowl integral with the flushing cister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24—Low-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26—Bowl with flushing cistern mounted on the rearwardly extending end of the bow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01—Shape or selection of material for flushing cisterns
- E03D1/012—Details of shape of cisterns, e.g. for connecting to wall, for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flushing-device actua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8—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flushing pip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1—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using flushing pump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14—Noise-reducing means combined with flush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抑制因贮水水箱的倾斜而发生储气,能够在贮水水箱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同时能够抑制因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1)具有便器本体(2)、水箱装置(4),该水箱装置具备贮水水箱(10)及向该贮水水箱供给清洗水的供水部(6a),贮水水箱具备:第1上面(44b),穿通设置有能够使从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往贮水水箱内的通水口(10a);第2上面(46b),低于该第1上面;及第3上面(46e),低于该第2上面且设置在第1上面与第2上面之间,第2上面上设置有可排出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46d、84、8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清洗水进行清洗而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利用从清洗水进行清洗而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例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已周知通过泵向便器本体加压贮存于贮水水箱的清洗水而进行便器清洗的冲水大便器。
在这样的现有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中,设置有能够向贮水水箱供水的供水单元(供水部)。另外,为了防止贮水水箱内的清洗水发生逆流,该供水单元(供水部)与贮水水箱的内部被分开。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9-304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4-114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的冲水大便器中,当贮水水箱的顶面平坦时,例如,如果因便器本体的制造误差或贮水水箱与便器本体的装配误差等而贮水水箱被设置成发生倾斜,则存在在发生倾斜的侧形成储气的问题。
由此,也存在贮存于贮水水箱内的清洗水量因储气的体积部分而有可能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的问题。
另外,也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贮水水箱内发生储气,因此在向贮水水箱供水时,伴随贮水水箱内的清洗水的上升,储气进入清洗水中而有可能产生异常噪音。
从而,即使在贮水水箱发生倾斜的状态下也如何抑制贮水水箱内发生储气,成为从以往就已经要求的课题。
于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以及从以往就已经要求的课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抑制因贮水水箱的倾斜而发生储气,能够在贮水水箱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同时能够抑制因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一种冲水大便器,利用清洗水进行清洗而排出污物,其特征为,具有:便器本体,具备承接污物的盆部和排出该盆部内的污物的排水弯管部;及水箱装置,向该便器本体供给清洗水,该水箱装置具备:贮水水箱,设置在所述便器本体的后方且比地面更靠近上方的位置,贮存用于供向所述便器本体的清洗水;及供水部,向该贮水水箱供给清洗水,所述贮水水箱具备:第1上面,穿通设置有能够使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往所述贮水水箱内的通水口;第2上面,低于该第1上面;及第3上面,低于该第2上面且设置在所述第1上面与所述第2上面之间,所述第2上面上设置有可排出所述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首先,在从供水部向贮水水箱给水时,即使在贮水水箱内发生储气,设置于贮水水箱的第1上面的通水口也能够作为预先容易排出发生储气的空气的通气口而发挥功能。
另外,从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过贮水水箱的第1上面的通水口,之后流入贮水水箱内,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
此时,通过设置有通水口的第1上面以及低于该第1上面的第2上面以及低于该第2上面且设置在第1上面与第2上面之间的第3上面的各自上面,贮水水箱的上面整体以凹凸状形成。
由此,例如当贮水水箱内的低于第3上面的水位上升而到达第3上面,之后进一步上升到该第3上面的高度位置与第2上面的高度位置之间的高度位置时,处于在该水面与第2上面之间容易形成储气的状态。
但是,由于在贮水水箱的第2上面上设置有空气排出部,因此通过该空气排出部能够排出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由此,关于贮水水箱内的水面与第2上面之间的储气,可通过空气排出部开放于大气。
因此,当贮水水箱内的低于第3上面的水位上升而到达第3上面,之后进一步上升到该第3上面的高度位置与第2上面的高度位置之间的高度位置时,通过空气排出部能够容易排出贮水水箱内的发生储气的空气。
从而,通过这样的空气排出部,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贮水水箱内发生储气。另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发生储气的空气从通水口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而且,能够抑制从供水部供给而贮存在贮水水箱内的清洗水量因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而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
因此,能够在贮水水箱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
接下来,本发明为一种冲水大便器,利用清洗水进行清洗而排出污物,其特征为,具有:便器本体,具备承接污物的盆部和排出该盆部内的污物的排水弯管部;及水箱装置,向该便器本体供给清洗水,该水箱装置具备:贮水水箱,设置在所述便器本体的后方且比地面更靠近上方的位置,贮存用于供向所述便器本体的清洗水;及供水部,向该贮水水箱供给清洗水,所述贮水水箱具备:第1上面,穿通设置有能够使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往所述贮水水箱内的通水口;及第2上面,低于该第1上面,该第2上面上设置有可排出所述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首先,在从供水部向贮水水箱给水时,即使在贮水水箱内发生储气,设置于贮水水箱的第1上面的通水口也能够作为预先容易排出发生储气的空气的通气口而发挥功能。
另外,从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过贮水水箱的第1上面的通水口,之后流入贮水水箱内,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
此时,通过设置有通水口的第1上面以及低于该第1上面的第2上面的各自上面,贮水水箱的上面整体以凹凸状形成。
由此,在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低于第2上面的状态下,在该水面与第2上面之间容易暂时形成储气。
但是,由于在贮水水箱的第2上面上设置有空气排出部,因此通过该空气排出部能够排出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由此,关于贮水水箱内的水面与第2上面之间的储气,可通过空气排出部开放于大气。
因此,当贮水水箱内的低于第2上面的水位上升而接近第2上面时,通过空气排出部能够容易排出贮水水箱内的发生储气的空气。
从而,通过这样的空气排出部,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贮水水箱内发生储气。另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发生储气的空气从通水口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而且,能够抑制从供水部供给而贮存在贮水水箱内的清洗水量因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而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
因此,能够在贮水水箱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贮水水箱呈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具备:大水箱部,在左右中央将该贮水水箱一分为二时的容积较大的侧;及小水箱部,在左右中央将所述贮水水箱一分为二时的容积较小的侧,所述第1上面设置于所述大水箱部的上面,所述第2上面设置于所述小水箱部的上面。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贮水水箱因大水箱部与小水箱部而呈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因此大水箱部的贮水量与小水箱部的贮水量在左右方向上不同。
由此,处于贮水水箱整体容易发生倾斜的状态,以便贮水量(重量)较大的大水箱部的外侧相对于贮水水箱的重心发生下降,同时贮水量(重量)较小的小水箱部的外侧相对于贮水水箱的重心发生上升。
通过这样的贮水水箱整体的倾斜,尤其关于贮水水箱的小水箱部内的上方的发生储气的空气,能够容易从小水箱部的上面(第2上面)的空气排出部预先排出。由此,关于贮水水箱的小水箱部内的水面与第2上面之间的储气,可通过空气排出部开放于大气。
从而,通过这样的空气排出部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贮水水箱内(尤其小水箱部内)发生储气。另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发生储气的空气从通水口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因此,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内的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的小水箱部内的储气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贮水水箱的小水箱部内的发生储气的空气从大水箱部的上面(第1上面)的通水口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另外,能够抑制从供水部供给而贮存在贮水水箱的大水箱部内、小水箱部内的清洗水量因贮水水箱内(尤其小水箱部内)的储气而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因此,能够在贮水水箱的大水箱部内、小水箱部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
而且,由于通过贮水水箱的大水箱部、小水箱部能够将贮水水箱的整体形状做成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配置在水箱装置的贮水水箱周边的相关机器的布局、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抑制因贮水水箱的倾斜而发生储气,能够在贮水水箱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同时能够抑制因储气而发生异常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后方且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单元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沿向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从斜后方且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便器本体、水箱安装构件、贮水水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水箱安装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便器本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将贮水水箱介由水箱安装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便器本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从斜后方且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立体图。
图11是沿向图9的XI-XI线的剖视图,是放大便器本体的后方侧中的贮水水箱及水箱安装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放大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A是放大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卡定前状态)。
图13B是与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图13A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而定位结束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图13C是与图13A同样地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卡定前状态)。
图13D是与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图13C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而定位结束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图14A是放大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定位前状态)。
图14B是与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图14A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而定位结束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图15A是放大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空气排出阀打开的状态。
图15B是与图15A相同的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空气排出阀关闭的状态。
图16(A-1)、(A-2)、(A-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贮水水箱的比较例而以时间序列模式化说明在小水箱部的上面上并未设置有通气口、空气排出装置的贮水水箱发生倾斜的状态下当供给清洗水时的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与储气状态的图。另外,图16(B-1)、(B-2)、(B-3)是以时间序列模式化说明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贮水水箱发生倾斜的状态下当供给清洗水时的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与储气状态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贮水水箱及空气排出装置的概要主视剖视图。
图18A是放大图17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空气排出阀打开的状态。
图18B是与图18A相同的放大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空气排出阀关闭的状态。
符号说明
1-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2-便器本体;2a-盆部;2b-排水弯管(排水弯管部);2c-内缘部;2d-内缘导水路;2e-内缘导水路的入口(内缘导水路的入口部);2f-内缘吐水口;2g-内缘部的上面;2h-排水弯管的入口部;2i-排水弯管的出口部;2j-支撑面;2k-便器本体的侧方且后方侧的倾斜面;4-水箱装置;6-供水管;6a-供水喷嘴(供水部);8-吐水管;8a-吐水管的出口部(清洗水供给管的出口部);10-贮水水箱;10a-通水口(上方开口部);10b-上部水箱构件的下缘接合部;10c-下部水箱构件的上缘接合部;10d-下部水箱构件的后方侧的底面;10e-下部水箱构件的内侧面;10f-下部水箱构件的内侧面;10g-贮水水箱的大水箱部及下部水箱构件的前端面;12-止水阀;14-阀单元;16-定流量阀;17-隔膜阀;18-电磁阀;20-连接单元;22-水箱单元;24-接水壳;24a-下方开口部;24b-溢流口;26-溢流管;28-止回阀;30-泵;32-浮子开关;34-排水栓;36-通水管;36a-通水管的上游端;38-吸引管;38a-吸引管的下游端;40-水箱本体;40a-上侧水箱本体;40b-下侧水箱本体;40c-上侧水箱本体的下缘接合部;40d-下侧水箱本体的上缘接合部;40e-水箱本体的底面;40f-小水箱部内的上侧水箱本体的上方顶面;40g-小水箱部内的上侧水箱本体的下方顶面;40h-形成大气连通区域的上侧水箱本体的左侧壁部;40i-形成大气连通区域的上侧水箱本体的右侧壁部;40j-台座壁部;40k-连通路;40l-连通口;40m-导向壁部;40n-连通路;40o-纵向壁部;40p-狭缝;42-防露构件;42a-上侧防露构件;42b-下侧防露构件;42c-防露构件的底面;44-大水箱部;44a-大水箱部的底面;44b-大水箱部的上面(贮水水箱的第1上面);44c-大水箱部的侧壁面;46-小水箱部;46a-小水箱部的底面;46b-小水箱部的上面(贮水水箱的第2上面);46c-小水箱部的侧壁面;46d-通气口(空气排出部);46e-小水箱部的上面(贮水水箱的第3上面);48-水箱安装构件;50-基座板(基座部);52-背面侧支撑板;54-螺栓;56-后方侧大水箱部;56a-后方侧大水箱部的底面;58-前方侧大水箱部;58a-前方侧大水箱部的前端;58b-前方侧大水箱部的内侧面;60-下方侧大水箱部;60a-下方侧大水箱部的底面;62-后方侧小水箱部;62a-后方侧小水箱部的底面;64-前方侧小水箱部;64a-前方侧小水箱部的前端;64b-前方侧小水箱部的底面;64c-前方侧小水箱部的内侧面;66-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大水箱侧安装部);66a-安装侧卡定部(卡定部);66b-卡定突起(卡定部);66c-卡定凹部(卡定部);68-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小水箱侧安装部);68a-安装侧卡定部(卡定部);68b-卡定突起(卡定部);68c-卡定凹部(卡定部);70-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大水箱侧安装部、螺栓固定部);70a-嵌合凹部;70b-上侧螺纹孔;70c-嵌合凹部的前端;72-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小水箱侧安装部、螺栓固定部);72a-嵌合凹部;72b-上侧螺纹孔;74-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大水箱侧安装部);74a-被安装侧卡定部(卡定部);74b-卡定突起(卡定部);74c-倾斜面;76-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小水箱侧安装部);76a-被安装侧卡定部(卡定部);76b-卡定突起(卡定部);76c-倾斜面;78-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大水箱侧安装部、螺栓固定部);78a-突出部;78b-下侧螺纹孔;78c-突出部的前端;80-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小水箱侧安装部、螺栓固定部);80a-突出部;80b-下侧螺纹孔;80c-突出部的前端;82-螺栓构件;84-空气排出装置(空气排出部);86-空气排出阀(空气排出部);86a-阀体;100-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04-水箱装置;110-贮水水箱;140a-上侧水箱本体;140b-台座壁部;140c-左侧壁部;140d-台座壁部的内侧端部;144-大水箱部;144a-大水箱部的上面(贮水水箱的第1上面);146-小水箱部;146a-小水箱部的上面(贮水水箱的第2上面);146b-通气口(空气排出部);184-空气排出装置;A0-储气;A1-在左右中央将贮水水箱一分为二的铅垂面;A2-贮水水箱的大水箱部的上面的最高面;A3-贮水水箱的大水箱部的上面上的形成通水口的面的外侧周围的面;A4-贮水水箱的小水箱部的上面;A5-贮水水箱的小水箱部的上面;F-地面;C1-上侧螺纹孔的中心轴线;C2-下侧螺纹孔的中心轴线;H1-大水箱部的最低位置与最高位置之间的铅垂方向距离;G0-间隙;G1-阶梯部;M1-贮水水箱的安装部(贮水水箱的固定部);M2-水箱安装构件的被安装部;P0-贮水水箱的最低位置与最高位置之间的上下中央高度位置;P1-大水箱部的底面的最低位置;P2-小水箱部的底面的最低位置;P3-大水箱部的上面的位置;P4-小水箱部的上面的位置;P5-小水箱部的上面的位置;P6-前方侧大水箱部的前端位置;P7-前方侧小水箱部的前端位置;P8-小水箱部的上面的位置;Q-大气连通区域;Q1-上下方向上被台座壁部划分的上方区域;Q2-上下方向上被台座壁部划分的下方区域;R-贮水水箱的各后方侧安装部的移动方向;S1-便器本体的大水箱收纳部;S2-便器本体的小水箱收纳部;T1-贮水水箱的上部水箱构件(上水箱部);T2-贮水水箱的下部水箱构件(下水箱部);Ta-贮水水箱的上侧水箱区域;Tb-贮水水箱的下侧水箱区域;V1-大水箱部的容积;V2-小水箱部的容积;Va-贮水水箱的上侧水箱区域的容积;Vb-贮水水箱的下侧水箱区域的容积;W-外部壁面;W1-清洗水;WL1-水位;WL2-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进行说明。
首先,图1是从斜后方且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概要立体图。另外,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整体结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具备陶瓷制的便器本体2和设置在其后方侧的水箱装置4。
另外,便器本体2具备:盆部2a,承接污物;排水弯管部(排水弯管2b),从该盆部2a的底部延伸而排出盆部2a内的污物;及内缘部2c,形成于盆部2a的上缘。
接下来,如图1及图2所示,水箱装置4分别具备分别连接于其上游侧及下游侧的供水管6及吐水管8。
供水管6的上游侧连接于自来水管等外部的供水源(未图示)。另一方面,供水管6的下游侧连接于水箱装置4的贮水水箱10(在以后进行详细叙述)。由此,从供水管6向贮水水箱10供给清洗水。
另外,供水管6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分别设置有止水阀12、阀单元14。
而且,阀单元14分别包含:定流量阀16,设置于供水管6;及电磁阀18,对设置在该定流量阀16的下游侧的开闭阀(隔膜阀17)进行开闭。
接下来,如图1及图2所示,水箱装置4还具备:连接单元20,连接于供水管6的阀单元14的下游侧;及水箱单元22,连接于该连接单元20的下游侧,包含贮水水箱10。
阀单元14中,通过定流量阀16将供水管6内的清洗水的流量调整为一定。
之后,当电磁阀18电磁性地打开并由开闭阀(隔膜阀17)开放供水管6的流路时,供水管6内的清洗水经过连接单元20供向水箱单元22。
如图2所示,连接单元20具备接水壳24、溢流管26、止回阀28。
另外,接水壳24的下方开口部24a可装拆地连接于水箱单元22的贮水水箱10的上方开口部(通水口10a)。
接下来,溢流管26对设置在接水壳24的侧壁的一部分的溢流口24b与吐水管8进行连接。
吐水管8是其上游侧连接于水箱装置4的泵30的连接管(清洗水供给管),其下游侧连接于便器本体2的内缘部2c内部的内缘导水路2d。
而且,止回阀28设置于溢流口24b,能够使接水壳24内的清洗水从溢流口24b流入溢流管26,同时能够防止溢流管26内的清洗水向接水壳24内发生逆流。
接下来,如图2所示,水箱单元22分别具备贮水水箱10、泵30、浮子开关32、排水栓34、控制器C等。
泵30设置于连接在吐水管8的上游侧的通水管36的一部分(途中)。该通水管36的上游端36a连接于设置在贮水水箱10内的吸引管38的下游端38a。
通过泵30的工作,贮存在贮水水箱10内的清洗水从吸引管38吸引到通水管36内,之后经过泵30加压输送至吐水管8。
由此,从贮水水箱10通过泵30供向吐水管8的全部清洗水,从内缘导水路2d的入口2e供向内缘导水路2d内。
之后,内缘导水路2d内的清洗水从内缘导水路2d的下游端的内缘吐水口2f吐向盆部2a内,由此进行便器清洗(所谓,基于100%内缘吐水的便器清洗)。
即,这些通水管36及吐水管8分别作为将从贮水水箱10通过泵30加压输送的清洗水供向便器本体2的清洗水供给管而发挥功能。
浮子开关32探测贮水水箱10内的水位。根据由浮子开关32探测到的贮水水箱10内的水位,由控制器C控制阀单元14的电磁阀18的开闭动作。
另外,关于泵30的动作,也基于由浮子开关32探测到的贮水水箱10内的水位而由控制器C进行控制。
例如,当由浮子开关32探测到的贮水水箱10内的水位为规定以下时,电磁阀18打开而开放供水管6,泵30进行工作。
之后,当贮水水箱10内的水位到达规定水位时,电磁阀18关闭而封闭供水管6,泵30停止工作。
排水栓34设置于贮水水箱10的底面。在通常使用时,该排水栓34始终被封闭,根据需要被开放,能够将贮水水箱10内的清洗水排出到外部。
接下来,参照图3~图6对水箱单元22的贮水水箱10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单元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另外,图4是沿向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3及图4所示,水箱单元22的贮水水箱10具备:单一的水箱本体40;及覆盖该水箱本体40的外侧的防露构件42。
接下来,图5是从斜后方且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后视图。
如图3~图6所示,当将在左右中央将水箱单元22的贮水水箱10一分为二的假想铅垂面作为“铅垂面A1”时,贮水水箱10的单一的水箱本体40及其外侧的防露构件42相对于铅垂面A1在左右分别具备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由铅垂面A1向左右一分为二成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
即,如图6所示,在从背面侧观察水箱本体40及防露构件42时,大水箱部44配置在铅垂面A1的左侧,小水箱部46则配置在铅垂面A1的右侧,大水箱部44的容积V1被设定成大于小水箱部46的容积V2(V1>V2)。
由此,因大水箱部44与小水箱部46而贮水水箱10呈左右不对称的形状(俯视观察时大致呈C字形或U字形的不规则形状)。
接下来,如图4所示,在比盆部2a更靠近后方侧的区域中,便器本体2分别具备将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分别在比地面更靠近上方的位置收纳的大水箱收纳部S1及小水箱收纳部S2。
即,在比便器本体2的盆部2a更靠近后方侧的区域中,大水箱收纳部S1相对于在左右中央一分为二的铅垂面A1形成于左右一侧(在从正面侧观察便器本体2时的铅垂面A1的右侧)。
另一方面,在比便器本体2的盆部2a更靠近后方侧的区域中,小水箱收纳部S2相对于铅垂面A1形成于左右另一侧(在从正面侧观察便器本体2时的铅垂面A1的左侧)。
另外,如图4~图6所示,在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分别设置在大水箱收纳部S1及小水箱收纳部S2的状态下,大水箱部44的底面44a的最低位置P1位于比小水箱部46的底面46a的最低位置P2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而且,如图4~图6所示,在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分别设置在大水箱收纳部S1及小水箱收纳部S2的状态下,大水箱部44的第1上面(上面44b)的位置P3(最高位置P3)位于比小水箱部46的第2上面(上面46b)的位置P4更靠近上方的位置,且位于比便器本体2的内缘部2c的上面2g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并且,在便器本体2的后方,固定有在以后进行详细叙述的水箱安装构件48,贮水水箱10能够从上方安装于水箱安装构件48。由此,贮水水箱10装配于便器本体2。即,贮水水箱10介由水箱安装构件48间接安装于便器本体2。
并且,还可以并未设置有水箱安装构件48,而是将贮水水箱10直接安装于便器本体2。
接下来,如图6所示,贮水水箱10的形成于比将大水箱部44的最低位置P1与最高位置P3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铅垂方向距离H1)一分为二的中央高度位置(上下中央高度位置P0)更靠近上方的位置的贮水水箱10的上侧水箱区域Ta内的容积Va,设定为大于形成于比中央高度位置P0更靠近下方的位置的贮水水箱10的下侧水箱区域Vb内的容积Vb(Va>Vb)。
另外,如图4~图6所示,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及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分别具有高低差。
尤其,在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的最高面A2上,以在铅垂方向上穿通的方式设置有通水口10a。从连接于供水管6下游端的供水部即供水喷嘴6a(参照图2、图4)供向接水壳24内的清洗水W1,通过该通水口10a通向贮水水箱10内而被贮存。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贮水水箱10,虽然对相互具有高低差的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的上面彼此为平面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还可以是贮水水箱10的最高面为平面且像从该最高面向下方发生倾斜的面那样具有高低差的方式。
而且,如图5及图6所示,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形成为,从形成有通水口10a的面A2朝着其外侧周围的面A3介由些许阶梯部G1连续且阶段性地降低。
并且,关于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既可以形成为从形成有通水口10a的面A2朝着其外侧周围的面A3连续地向下倾斜的以所谓锥状降低,还可以形成为介由比上述的些许阶梯部G1更大的阶梯部以所谓阶梯状降低。
另外,关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由与大水箱部44的上面A3相同高度的面A4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延伸,之后在比阶梯部G2更靠近下方的位置P5形成平面A5。
顺便提一下,如图2及图4所示,吸引管38设置在水箱本体40的大水箱部44内,从泵30向上游侧(侧方)延伸的通水管36的上游端36a,水密地连接于大水箱部44的一部分即吸引管38的下游端38a。
另外,如图3所示,在从泵30向下游侧(上方)延伸的通水管36的下游端,连接有吐水管8的上游端,吐水管8的下游端(出口部8a)连接于内缘导水路2d的入口2e,内缘导水路2d的入口2e相对于便器本体2的铅垂面A1位于左右另一侧(在从正面侧观察便器本体2时,比铅垂面A1更靠近左侧)。
接下来,如图4所示,大水箱部44的铅垂面A1侧(左右中央侧)的侧壁面44c配置在大水箱收纳部S1内的排水弯管2b的外侧(在从正面侧观察排水弯管2b时的右侧)。
同样,小水箱部46的铅垂面A1侧(左右中央侧)的侧壁面46c配置在小水箱收纳部S2内的排水弯管2b的外侧(在从正面侧观察排水弯管2b时的左侧)。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排水弯管2b设置在便器本体2的左右中央,通水管36的上游端36a连接于大水箱部44的左右侧面中的排水弯管2b侧的侧壁面44c。
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泵30配置在比便器本体2的盆部2a更靠近后方且排水弯管2b的上方的位置。
另外,泵30配置在大水箱部44与小水箱部46之间的左右方向的空间中,设置成比通水管36的上游端36a及吐水管8的下游端(出口部8a)更靠近便器本体2的左右中央侧。
接下来,参照图4、图7~图14对固定于便器本体2的上述水箱安装构件48进行具体说明,同时对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安装部M1)与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M2的安装构造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便器本体、水箱安装构件、贮水水箱的分解立体图。
接下来,图8是表示将水箱安装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便器本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另外,图9是表示将贮水水箱介由水箱安装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便器本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首先,如图4、图7~图9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具备:基座部(基座板50),固定成比便器本体2的盆部2a更靠近后方;及背面侧支撑板52,从该基座板50的后端向上方延伸。
另外,当如图8及图9所示地俯视观察时,便器本体2的排水弯管2b从连接于便器本体2的盆部2a下方的排水弯管2b的入口部2h朝着比盆部2a更靠近后方的出口部2i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而且,如图4、图7及图8所示,在便器本体2中的排水弯管2b的出口部2i上方的排水弯管2b的上部及其侧方,用陶瓷形成有固定基座板50的支撑面2j。
由此,基座板50在从下方被便器本体2后方的支撑面2j所支撑的状态下,从上方被多个(4个)螺栓54所固定。
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在水箱安装构件48被固定于便器本体2的状态下,背面侧支撑板52配置成邻接于其后方侧的外部壁面W。
接下来,图10是从斜后方且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沿向图9的XI-XI线的剖视图,是放大便器本体的后方侧中的贮水水箱及水箱安装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首先,如图7、图10及图11所示,贮水水箱10分别具备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接合的上部水箱部(上部水箱构件T1)及下部水箱部(下部水箱构件T2)。
另外,上部水箱构件T1包含上侧水箱本体40a及其外侧的上侧防露构件42a,下部水箱构件T2包含下侧水箱本体40b及其外侧的下侧防露构件42b。
即,在贮水水箱10的上部水箱构件T1的下缘接合部10b与下部水箱构件T2的上缘接合部10c被接合的状态下,上部水箱构件T1的上侧水箱本体40a的下缘接合部40c与下部水箱构件T2的下侧水箱本体40b的上缘接合部40d被水密地接合,形成有单一的水箱本体40。
而且,该水箱本体40的外侧从上下方向被上侧防露构件42a及下侧防露构件42b所覆盖。
接下来,如图9及图10所示,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具备:后方侧大水箱部56,配置在排水弯管2b的后方侧;前方侧大水箱部58,从该后方侧大水箱部56向前方延伸而配置在排水弯管2b的左右一侧(在从便器本体2的正面侧观察时的右侧);及下方侧大水箱部60,从后方侧大水箱部56向下方延伸。
接下来,如图9及图10所示,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具备:后方侧小水箱部62,配置在排水弯管2b的后方侧;及前方侧小水箱部64,从该后方侧小水箱部62向前方延伸而配置在排水弯管2b的左右另一侧(在从便器本体2的正面侧观察时的左侧)。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前方侧大水箱部58的前端58a的位置P6位于比前方侧小水箱部64的前端64a的位置P7更靠近前方的位置。
而且,如图4及图10所示,下方侧大水箱部60的底面60a位于比后方侧小水箱部62的底面62a及前方侧小水箱部64的底面64b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接下来,图12是放大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首先,如图7及图9~图11所示,在贮水水箱10的后方侧大水箱部56的底面56a及后方侧小水箱部62的底面62a(即,图10所示的贮水水箱10的下部水箱构件T2后方侧的底面10d)上,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安装部M1)分别具备设置成左右一对的大水箱侧安装部(后方侧安装部66)及小水箱侧安装部(后方侧安装部68)。
另外,如图7及图9~图11所示,在贮水水箱10的前方侧大水箱部58的内侧面58b的一部分及前方侧小水箱部64的内侧面64c的一部分(即,图7、图9所示的贮水水箱10的下部水箱构件T2的内侧面10e、10f)上,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安装部M1)还分别具备设置成左右一对的大水箱侧安装部(前方侧安装部70)及小水箱侧安装部(前方侧安装部72)。
即,关于用于将贮水水箱10固定于便器本体2及水箱安装构件48的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作为安装部M1(66、68、70、72)而仅在下部水箱构件T2侧设置有多个(4个),并未设置在上部水箱构件T1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虽然对仅在下部水箱构件T2上设置有多个(4个)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还可以设置有4个以外的多个。
或者,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还可以分别设置在上部水箱构件T1及下部水箱构件T2。此时,与上部水箱构件T1相比,优选设置于下部水箱构件T2的贮水水箱10的固定部更多。
另一方面,如图7、图8及图11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M2分别具备在水箱安装构件48的基座板50上的后方侧设置成左右一对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在各被安装部74、76,贮水水箱10的后方侧安装部66、68分别可从上方安装。
另外,如图7、图8及图11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M2还分别具备在水箱安装构件48的基座板50上的前方侧设置成左右一对的前方侧被安装部78、80。在各被安装部78、80,贮水水箱10的前方侧安装部70、72分别可从上方安装。
并且,关于图11所示的贮水水箱10的安装部66、70及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74、78,表示了贮水水箱的安装部66、70分别从上方安装并配合于各自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74、78之后相互被固定之前的状态。
接下来,图12是放大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贮水水箱的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另外,图13A是放大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定位前状态)。
另一方面,图13B是与图13A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而定位结束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接下来,图13C是与图13A同样地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卡定前状态)。
另一方面,图13D是与放大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图13C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后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而定位结束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首先,如图12、图13A、图13C及图14A所示,贮水水箱10的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从水箱本体40的底面向下方突出,其下端成为可接触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内的底面的脚部。
另外,贮水水箱10上的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周围的防露构件42被切除,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的下端(脚部的底面)位于比贮水水箱10的底面56a、62a(防露构件42的底面42c)稍微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而且,在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的下端部(脚部),设置有卡定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的卡定部(安装侧卡定部66a、68a)。
另一方面,如图13A~图13D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以能够从上方承接贮水水箱10的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整体的凹状所形成,在其后方侧设置有与贮水水箱10的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的各安装侧卡定部66a、68a一起可相互卡定的卡定部(被安装侧卡定部74a、76a)。
接下来,如图12及图13A~图13D所示,贮水水箱10的各卡定部66a、68a分别具备:卡定突起66b、68b,从各安装部66、68的底部后端向后方突出;及卡定凹部66c、68c,形成在该卡定突起66b、68b与其上方的水箱本体40的底面40e之间。
另外,如图13A~图13D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卡定部74a、76a分别具备从基座板50的后端附近向上方突出的卡定突起74b、76b。
在此,如图13A所示,在将贮水水箱10从上方安装于固定在便器本体2后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时,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底面处于从上方接触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底面而相互配合的状态。
但是,如图13A所示,由于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安装侧卡定部66a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并未相互卡定,因此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安装侧卡定部66a处于相对于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并未被定位的状态(定位前状态)。
之后,当贮水水箱10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向后方移动时,处于图13A所示的状态的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向后方(图13A所示的箭头R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13B所示,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安装侧卡定部66a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相互卡定。
即,如图13B所示,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安装侧卡定部66a的卡定突起66b的后端部抵接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的卡定突起74b的前面。
此时,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的前端部嵌合于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安装侧卡定部66a的卡定凹部66c内。
这样的结果为,如图13B所示,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各安装侧卡定部66a处于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被定位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接下来,如图13C所示,在将贮水水箱10从上方安装于固定在便器本体2后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时,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底面不会接触位于其下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底面,而是处于形成有间隙G0的状态。
但是,如图13C所示,由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安装侧卡定部68a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6a并未相互卡定,因此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安装侧卡定部68a处于相对于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6a并未被定位的状态(定位前状态)。
之后,当贮水水箱10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向后方移动时,处于图13C所示的状态的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向后方(图13C所示的箭头R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13D所示,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安装侧卡定部68a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6a相互卡定。
即,如图13D所示,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安装侧卡定部68a的卡定突起68b的后端部抵接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6a的卡定突起76b的前面。
此时,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6a的前端部嵌合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安装侧卡定部68a的卡定凹部68c内。
这样的结果为,如图13D所示,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各安装侧卡定部68a处于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被安装侧卡定部76a被定位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此时,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底面不会接触位于其下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底面,维持形成有间隙G0的状态。
而且,如图13A~图13D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的各卡定部74a、76a的各卡定突起74b、76b分别具备从其上端朝着前方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74c、76c。
由此,在将贮水水箱10的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从上方安装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时,万一即使成为贮水水箱10的各安装部66、68从上方放置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被安装部74、76的卡定突起74b、76b的上端或倾斜面74c、76c的状态,该倾斜面74c、76c也作为将贮水水箱10的各安装部66、68的卡定部66a、68a从后方向前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被安装部74、76的范围内进行引导的导向面而发挥功能。
接下来,图14A是放大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中的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及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定位前状态)。
另一方面,图14B是与图14A相同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表示在使贮水水箱的前方侧安装部从上方配合于水箱安装构件的前方侧被安装部之后向后方移动而定位结束的状态(定位结束状态)。
如图14A及图14B所示,贮水水箱10的各前方侧安装部70、72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前方侧被安装部78、80成为可相互螺栓固定的螺栓固定部(以下称为“水箱安装构件48的螺栓固定部78、80”、“贮水水箱10的螺栓固定部70、72”)。
具体而言,如图14A及图14B所示,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具备在基座板50的前方区域中从左右两侧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78a、80a,在其内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穿通的螺纹孔(下侧螺纹孔78b、78b)。
另一方面,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在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的下方,形成有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突出部78a、80a可从下侧插入的嵌合凹部70a、72a。
另外,贮水水箱10的各嵌合凹部70a、72a形成为,大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突出部78a、80a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由此,在贮水水箱10的各嵌合凹部70a、72a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突出部78a、80a发生嵌合(配合)的状态下,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
而且,在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的各嵌合凹部70a、72a的上方部分,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穿通的螺纹孔(上侧螺纹孔70b、72b)。
在此,如图14A所示,在贮水水箱10的各前方侧安装部70、72从上方安装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前方侧被安装部78、80而发生配合之后,在向后方移动之前的状态(定位前状态)下,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的各嵌合凹部70a、72a的前端70c、72c离开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突出部78a、80a的前端78c、80c。
此时,如图14A所示,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的各上侧螺纹孔70b、72b的中心轴线C1位于比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各下侧螺纹孔78b、80b的中心轴线C2更靠近前方的位置,处于各上侧螺纹孔70b、72b与各下侧螺纹孔78b、80b相互并不一致的状态。
之后,当贮水水箱10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向后方移动时,处于图14A所示的状态的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相对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向后方(图14A所示的箭头R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14B所示,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的各嵌合凹部70a、72a的前端70c、72c抵接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突出部78a、80a的前端78c、80c。
此时,如图14B所示,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的各上侧螺纹孔70b、72b的中心轴线C1一致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各下侧螺纹孔78b、80b的中心轴线C2,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的定位结束。
之后,如果通过共通的螺栓构件82(参照图7、图9)来连结相互并不一致的各上侧螺纹孔70b、72b与各下侧螺纹孔78b、80b,则贮水水箱10的各螺栓固定部70、72被固定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螺栓固定部78、80。
这样的结果为,如图13A~图14B所示,当相互安装这些贮水水箱10的各安装部66、68、70、72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74、76、78、80时,贮水水箱10的各后方侧安装部66、68的各安装侧卡定部66a、68a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后方侧被安装部74、76的各被安装侧卡定部74a、76a的2个部位被卡定,由此能够提高对水箱安装构件48的贮水水箱10的安装性,同时容易进行通过螺栓构件82固定的贮水水箱10的各前方侧安装部(螺栓固定部)70、72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各前方侧安装部(螺栓固定部)78、80的定位。
另外,在贮水水箱10的各安装部66、68、70、72和与此对应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被安装部74、76、78、80相互被安装的状态下,在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底面接触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底面的同时,对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底面,位于其下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底面不会接触,而是处于维持形成有间隙G0的状态的状态。
由此,与使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的底面和位于其下方的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6的底面发生接触而固定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贮水水箱10以过度发生扭曲的姿势固定于水箱安装构件48,同时从长期的观点考虑,也能够抑制贮水水箱10的强度不足。
另外,即使假设安装于水箱安装构件48的状态的贮水水箱10向容量较大(重心发生偏离)的大水箱部44侧发生倾斜,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底面与水箱安装构件48的后方侧被安装部74的底面之间也不会存在间隙(或者,与小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8侧相比,间隙还要小),而是就位于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后方侧安装部66的底面(或者,可立刻发生就位),因此能够较小地抑制当贮水水箱10发生倾斜时的变形量。
接下来,如图3~图5、图7及图9所示,贮水水箱10中在位于比大水箱部44的第1上面(上面44b)的位置P3更低的位置P5的小水箱部46的第2上面(上面46b)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穿通的通气口46d。该通气口46d作为可排出贮水水箱10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3~图5、图7及图9所示,小水箱部46具备位于比第2上面(上面46b)的位置P5更低的位置P8的第3上面(上面46e)。该小水箱部46的第3上面(上面46e)配置在贮水水箱10中的大水箱部44的第1上面(上面44b)与小水箱部46的第2上面(上面46b)的左右方向之间。
而且,如图4所示,在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的高度位置P5的上面46b的下方,设置有对通气口46d进行开闭的空气排出装置84(在以后进行详细叙述)。
该空气排出装置84作为可排出贮水水箱10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空气排出装置84具备空气排出阀86,其收纳在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内的上方的大气连通区域Q内。该空气排出阀86是能够因对应于小水箱部46内的上方的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水位的浮力而进行上下运动的所谓“浮子阀”,通过该浮子阀的上下运动对通气口46d进行开闭。
接下来,参照图15A及图15B对空气排出装置84进行详细说明。
图15A及图15B是放大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分别表示空气排出阀的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
首先,如图15A及图15B所示,空气排出装置84中,小水箱部46内的上侧水箱本体40a的上方部分,形成收纳空气排出阀86的大气连通区域Q。
另外,形成该大气连通区域Q的上侧水箱本体40a的上方部分具备上方顶面40f,其在形成通气口46d的同时位于比小水箱部46的第3上面46e更靠近上方的位置。
而且,形成大气连通区域Q的上侧水箱本体40a具备下方顶面40g,其位于比该上方顶面40f及小水箱部46的第3上面46e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且位于比贮水水箱10的中央高度位置P0更靠近上方的位置。
接下来,如图15A及图15B所示,形成大气连通区域Q的上侧水箱本体40a的上方部分具备相互以在左右水平方向上相对的方式被分别设置的左侧壁部40h及右侧壁部40i。
另外,上侧水箱本体40a的右侧壁部40i被设置成连接上方顶面40f的水平左右方向的一侧端部(图15A及图15B所示的上方顶面40f的水平左右方向的右侧端部)与下方顶面40g的水平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图15A及图15B所示的下方顶面40g的水平左右方向的左侧端部)。
而且,在上侧水箱本体40a的右侧壁部40i的下方部分中,在比下方顶面40g的高度位置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形成有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台座壁部40j。该台座壁部40j作为配置浮子阀即空气排出阀86的台座而发挥功能。
接下来,在该台座壁部40j的一侧端部(图15A及图15B所示的左侧端部)与左侧壁部40h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实质上成为贮水水箱10内的空气及清洗水可通过的连通路40k。
而且,在台座壁部40j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穿通的连通口40l。
另外,在小水箱部46内的上方区域(大气连通区域Q)中,被台座壁部40j相互划分为上下方向的上方区域Q1与下方区域Q2,这些区域Q1、Q2通过连通口40l可相互连通。
并且,在台座壁部40j除了连通口40l以外还可以设置有上下方向上穿通的多个连通小孔(未图示)。
接下来,如图15A及图15B所示,浮子阀即空气排出阀86呈下端部发生开口的同时上端部封闭的大致筒状,在其上端部具备阀体86a。
在该空气排出阀86的外周侧,以环状设置有从上方顶面40f向下方延伸的导向壁部40m。该导向壁部40m作为使浮子阀即空气排出阀86的上下运动趋于稳定的导向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空气排出阀86打开的状态(参照图15A)下,在该空气排出阀86的外周面与导向壁部40m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大气连通的连通路40n。
而且,在相对于导向壁部40m处于外侧且从台座壁部40j向上方延伸的邻接于连通路40k的纵向壁部40o,形成有纵长的狭缝40p。这些连通路40k、狭缝40p、连通路40n相互连通。
由此,例如当小水箱部46内(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水位为低于台座壁部40j的水位WL1时,空气排出阀86处于已下降的状态,处于阀体86a的上面开放通气口46d的状态(参照图15A)。
由此,小水箱部46内的上方区域(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储气A0,分别通过连通路40k、狭缝40p、连通路40n以及被空气排出阀86的阀体86a所开放的通气口46d连通于贮水水箱10外部的大气,开放于大气。
另一方面,当小水箱部46内(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水位至少上升到高于台座壁部40j的水位WL2时,空气排出阀86因由水位WL2的清洗水施加的浮力而上升,处于阀体86a的上面封闭通气口46d的状态(参照图15B)。
接下来,参照图1~图16对上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6(A-1)、(A-2)、(A-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贮水水箱的比较例而以时间序列模式化说明在小水箱部的上面上并未设置有通气口、空气排出装置的贮水水箱发生倾斜的状态下当供给清洗水时的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与储气状态的图。另外,图16(B-1)、(B-2)、(B-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贮水水箱的比较例而以时间序列模式化说明在并未设置有空气排出装置的贮水水箱发生倾斜的状态下当供给清洗水时的贮水水箱内的水位上升与储气状态的图。
首先,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的水箱装置4的贮水水箱10中,由于因大水箱部44与小水箱部46而呈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因此大水箱部的贮水量与小水箱部的贮水量在左右方向上不同。
从而,处于贮水水箱10整体容易发生倾斜的状态,以便贮水量(重量)较大的大水箱部44的外侧相对于贮水水箱10的重心发生下降,同时贮水量(重量)较小的小水箱部46的外侧相对于贮水水箱10的重心发生上升。
在此,如图16(A-1)、(A-2)、(A-3)所示,假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的水箱装置4在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上并不具备通气口46d及空气排出装置84。
此时,当贮水水箱10发生倾斜时,由于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位于比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更低的位置,上面44b、46b相互具有高低差,而且在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上设置有通水口10a,因此在大水箱部44的上方区域内因通水口10a而开放于大气,难以发生储气A0。
另一方面,由于在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上并未设置有通气口46d或空气排出装置84,因此尤其在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的上方区域(大气连通区域Q)内发生储气A0,该储气A0成为无法作为可贮水的区域而加以使用的空间区域(参照图16(A-2)、(A-3))。
与此相对,如图16(B-1)、(B-2)、(B-3)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当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供给的清洗水W1从贮水水箱10的通水口10a流经贮水水箱10内部时,即使在贮水水箱10内发生储气A0,设置于贮水水箱10的第1上面(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的通水口10a也能够作为预先容易排出发生储气A0的空气的通气口而发挥功能。
另外,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供给的清洗水W1通过贮水水箱10的第1上面(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的通水口10a,之后流入贮水水箱10内,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及小水箱部46的各自内部的水位上升。
此时,通过设置有通水口10a的第1上面(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以及低于该第1上面(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的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以及低于该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且设置在第1上面(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之间的第3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的各自上面,贮水水箱10的上面整体以凹凸状形成。
从而,例如当贮水水箱10内的低于第3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的水位上升而到达第3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参照图16(B-2)),之后进一步上升到该第3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的高度位置P8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的高度位置P5之间的高度位置时(参照图15B、图16(B-3)),处于在该水面WL1、WL2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之间的大气连通区域Q内容易暂时形成储气A0的状态。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水箱装置4中,在贮水水箱10的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上设置有空气排出部(通气口46d、空气排出装置84的空气排出阀86)。
由此,可排出贮水水箱10内的空气,能够使大气连通区域Q开放于大气。因此,关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内的水面WL1、WL2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之间的储气A0,可通过空气排出部(通气口46d、空气排出装置84的空气排出阀86)开放于大气。
另外,贮水水箱10内的低于第3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的水位WL1上升(参照图15A),到达该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的高度位置(参照图16(B-2))。
之后,当小水箱部46内的水位进一步上升到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e的高度位置P8与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的高度位置P5之间的高度位置的水位WL2时(参照图15B),从被空气排出阀86开放的通气口46d能够容易排出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的上方区域(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发生储气A0的空气。
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这样的空气排出部(通气口46d、空气排出装置84的空气排出阀86),即使与图16(A-2)、(A-3)所示的贮水水箱10内的无法作为可贮水的区域而加以使用的空间区域(储气A0的区域)相比,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贮水水箱10内整体的储气A0的发生,因此能够减少贮水水箱10内整体的无法贮水的空间区域(储气A0的区域),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可贮存清洗水的贮水区域。
另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10内的储气A0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10内的储气A0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发生储气A0的空气从通水口10a、通气口46d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而且,能够抑制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供给而贮存在贮水水箱10内的清洗水量因贮水水箱10内的储气A0而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
因此,能够在贮水水箱10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由于贮水水箱10因大水箱部44与小水箱部46而呈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因此大水箱部44的贮水量与小水箱部46的贮水量在左右方向上不同。
由此,处于贮水水箱10整体容易发生倾斜的状态,以便贮水量(重量)较大的大水箱部44的外侧相对于贮水水箱10的重心发生下降,同时贮水量(重量)较小的小水箱部46的外侧相对于贮水水箱10的重心发生上升。
通过这样的贮水水箱10整体的倾斜,尤其关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内的上方的发生储气A0的空气,能够容易从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的空气排出部(通气口46d、空气排出装置84的空气排出阀86)预先排出。由此,关于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内的水面WL1、WL2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之间的储气A0,可通过空气排出部(通气口46d、空气排出装置84的空气排出阀86)开放于大气(参照图15A、图15B)。
从而,通过这样的空气排出部(通气口46d、空气排出装置84的空气排出阀86)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贮水水箱10内(尤其小水箱部46内)发生储气A0。
另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10内的储气A0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10内的储气A0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发生储气的空气从通水口10a、通气口46d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因此,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10内的储气A0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内的储气A0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内的发生储气A0的空气从大水箱部44的上面44b的通水口10a、小水箱部46的上面46b的通气口46d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另外,能够抑制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供给而贮存在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内、小水箱部46内的清洗水量因贮水水箱10内(尤其小水箱部46内)的储气A0而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因此,能够在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内、小水箱部46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
而且,由于通过贮水水箱10的大水箱部44、小水箱部46能够将贮水水箱10的整体形状做成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配置在水箱装置4的贮水水箱10周边的相关机器的布局、设计的自由度。
接下来,参照图17~图18B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00的水箱装置104中的贮水水箱110进行说明。
首先,图1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贮水水箱及空气排出装置的概要主视剖视图。另外,图18A及图18B是放大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的水箱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分别表示空气排出阀的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
在此,在图17~图18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00中的水箱装置104的贮水水箱110及空气排出装置184中,对与图4、图15A及图15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中的水箱装置4的贮水水箱10及空气排出装置8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对这些的说明。
如图17~图18B所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00中,水箱装置104中的贮水水箱110的形状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1的水箱装置4中的贮水水箱10的形状。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贮水水箱110中,具备:第1上面(大水箱部144的上面144a);及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低于该第1上面。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贮水水箱110中,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朝着大水箱部144在左右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高度延伸,这点上成为与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贮水水箱10的小水箱部46中因相互具有高低差的上面46b、46e而呈现的凹凸形状不同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贮水水箱110中,作为空气排出部而具备:形成于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的通气口146b;及对该通气口146b进行开闭的空气排出装置184,但是该空气排出装置184的结构不同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排出装置84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8A及图1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排出装置184中,在贮水水箱110的小水箱部146的上侧水箱本体140a中的台座壁部140b从上侧水箱本体140a的左侧壁部140c在左右水平方向上延伸,其一端(图18A及图18B的右侧的内侧端部140d)位于空气排出阀86的下方且右侧方的规定位置。
另外,在小水箱部146内的上方区域(大气连通区域Q)中,被台座壁部140b相互划分为上下方向的上方区域Q1与下方区域Q2,这些区域Q1、Q2通过连通口40l可相互连通。
而且,在贮水水箱110的小水箱部146的上侧水箱本体140a中,由于在空气排出阀86的右侧方并未设置有如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水箱本体40a的右侧壁部40i那样的侧壁部,因此空气排出阀86的右侧方区域处于始终连通于贮水水箱110内的区域的状态。
由此,例如当小水箱部146内(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水位为低于台座壁部140b的水位WL1时,空气排出阀86处于已下降的状态,处于阀体86a的上面开放通气口146b的状态(参照图18A)。
由此,小水箱部146内的上方区域(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储气A0,分别通过狭缝40p、连通路40n以及被空气排出阀86的阀体86a所开放的通气口146b连通于贮水水箱110外部的大气,开放于大气。
另一方面,当小水箱部146内(大气连通区域Q内)的水位至少上升到高于台座壁部140b的水位WL2时,空气排出阀86因由水位WL2的清洗水施加的浮力而上升,处于阀体86a的上面封闭通气口146b的状态(参照图18B)。
如图17~图18B所示,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100,首先,当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向贮水水箱110供水时,即使在贮水水箱110内发生储气A0,设置于贮水水箱110的第1上面(大水箱部144的上面144a)的通水口10a也能够作为预先容易排出发生储气A0的空气的通气口而发挥功能。
另外,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供给的清洗水W1通过贮水水箱110的第1上面(大水箱部144的上面144a)的通水口10a,之后流入贮水水箱110内,贮水水箱110的大水箱部144及小水箱部146的各自内部的水位上升。
此时,通过设置有通水口10a的第1上面(大水箱部144的上面144a)以及低于该第1上面(大水箱部144的上面144a)的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的各自上面,贮水水箱110的上面整体以凹凸状形成。
由此,在贮水水箱110内的水位低于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的状态下,在该水面(参照图18A所示的水位WL1、图18B所示的水位WL2)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之间的大气连通区域Q内容易暂时形成储气A0。
但是,由于在贮水水箱110的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上设置有空气排出部(通气口146b、空气排出装置184的空气排出阀86),因此通过该空气排出部能够排出贮水水箱110内的空气,能够使大气连通区域Q开放于大气。
从而,关于贮水水箱110内的水面(参照图18A所示的水位WL1、图18B所示的水位WL2)与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之间的储气A0,可通过空气排出部(通气口146b、空气排出装置184的空气排出阀86)开放于大气。
因此,当贮水水箱110内的低于第2上面(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的水位(参照图18A所示的水位WL1)上升,至少上升到高于台座壁部140b的水位(参照图18B所示的水位WL1)而接近小水箱部146的上面146a时,通过空气排出部(通气口146b、空气排出装置184的空气排出阀86)能够容易排出贮水水箱110内的发生储气A0的空气。
从而,通过这样的空气排出部(通气口146b、空气排出装置184的空气排出阀86),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贮水水箱110内发生储气A0。
另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贮水水箱110内的储气A0而发生异常噪音(例如,当贮水水箱110内的储气A0进入供水中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或当发生储气A0的空气从通水口10a排出时发生的异常噪音(排气音)等)。
而且,能够抑制从供水部(供水喷嘴6a)供给而贮存在贮水水箱110内的清洗水量因贮水水箱110内的储气A0而发生减少或者发生偏差。
因此,能够在贮水水箱110内贮存更多的清洗水量。
Claims (3)
1.一种冲水大便器,利用清洗水进行清洗而排出污物,其特征为,
具有:便器本体,具备承接污物的盆部和排出该盆部内的污物的排水弯管部;
及水箱装置,向该便器本体供给清洗水,
该水箱装置具备:贮水水箱,设置在所述便器本体的后方且比地面更靠近上方的位置,贮存用于供向所述便器本体的清洗水;及供水部,向该贮水水箱供给清洗水,
所述贮水水箱的底面的最低位置与地面分离,
而且,所述贮水水箱具备:第1上面,穿通设置有能够使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往所述贮水水箱内的通水口;第2上面,低于该第1上面;及第3上面,低于该第2上面且设置在所述第1上面与所述第2上面之间,
所述第2上面上设置有可排出所述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
2.一种冲水大便器,利用清洗水进行清洗而排出污物,其特征为,
具有:便器本体,具备承接污物的盆部和排出该盆部内的污物的排水弯管部;
及水箱装置,向该便器本体供给清洗水,
该水箱装置具备:贮水水箱,设置在所述便器本体的后方且比地面更靠近上方的位置,贮存用于供向所述便器本体的清洗水;及供水部,向该贮水水箱供给清洗水,
所述贮水水箱的底面的最低位置与地面分离,
而且,所述贮水水箱具备:第1上面,穿通设置有能够使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通往所述贮水水箱内的通水口;及第2上面,低于该第1上面,
该第2上面上设置有可排出所述贮水水箱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水大便器,其特征为,
所述贮水水箱呈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具备:大水箱部,在左右中央将该贮水水箱一分为二时的容积较大的侧;及小水箱部,在左右中央将所述贮水水箱一分为二时的容积较小的侧,
所述第1上面设置于所述大水箱部的上面,所述第2上面设置于所述小水箱部的上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44895A JP7205805B2 (ja) | 2020-08-28 | 2020-08-28 | 水洗大便器 |
JP2020-144895 | 2020-08-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08754A CN114108754A (zh) | 2022-03-01 |
CN114108754B true CN114108754B (zh) | 2023-12-12 |
Family
ID=80356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95069.2A Active CN114108754B (zh) | 2020-08-28 | 2021-08-27 | 冲水大便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86123B2 (zh) |
JP (1) | JP7205805B2 (zh) |
CN (1) | CN11410875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0637A (zh) * | 2010-09-29 | 2013-06-05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装置 |
CN104712042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 |
JP2015124583A (ja) * | 2013-12-27 | 2015-07-06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大便器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
CN108691341A (zh) * | 2017-03-30 | 2018-10-23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10578B1 (ja) | 2006-12-28 | 2008-07-02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JP5912990B2 (ja) * | 2012-08-17 | 2016-04-27 | 株式会社Lixil | 便器洗浄タンク |
JP6168646B2 (ja) | 2012-12-11 | 2017-07-26 | 株式会社Lixil | 便器洗浄装置 |
JP6156979B2 (ja) | 2013-03-29 | 2017-07-05 | 株式会社Lixil | 便器洗浄タンク |
JP6454989B2 (ja) | 2014-06-11 | 2019-01-23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CN107816097A (zh) * | 2017-09-20 | 2018-03-20 | 佛山市法恩洁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可低压冲水的坐便器 |
JP7222241B2 (ja) | 2018-09-20 | 2023-02-15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装置 |
-
2020
- 2020-08-28 JP JP2020144895A patent/JP720580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25 US US17/411,135 patent/US11486123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8-27 CN CN202110995069.2A patent/CN1141087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0637A (zh) * | 2010-09-29 | 2013-06-05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装置 |
CN104712042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 |
JP2015124583A (ja) * | 2013-12-27 | 2015-07-06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大便器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
CN108691341A (zh) * | 2017-03-30 | 2018-10-23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08754A (zh) | 2022-03-01 |
JP2022039733A (ja) | 2022-03-10 |
US11486123B2 (en) | 2022-11-01 |
US20220064923A1 (en) | 2022-03-03 |
JP7205805B2 (ja)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065676A (zh) | 水洗大便器 | |
CN114108754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4960880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3374050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2575859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1749313B (zh) | 冲水大便器 | |
US11624178B2 (en) | Flush toilet | |
CN113756403B (zh) | 冲水大便器 | |
JP2011208416A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2020029725A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7284912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6993620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CN114108755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4960869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4960873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14960881B (zh) | 冲水大便器 | |
JP7531791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US12129636B2 (en) | Flush toilet | |
JP2019138020A (ja) | 水洗式大便器 | |
US20230099578A1 (en) | Flush toilet | |
JP7082312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2017179832A (ja) | 貯水タンク及びその貯水タンクを備えた水洗大便器 | |
WO2024188970A1 (en) | A toilet flush tank, a toilet flush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toilet flush tank, and a toilet comprising the toilet flushing device | |
JP2006057409A (ja) | 水洗式大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