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3834A -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3834A
CN114103834A CN202111282067.5A CN202111282067A CN114103834A CN 114103834 A CN114103834 A CN 114103834A CN 202111282067 A CN202111282067 A CN 202111282067A CN 114103834 A CN114103834 A CN 114103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wire
buffer
cabl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20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3834B (zh
Inventor
黄杰
纪兆华
贾跃
贾春霞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12820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3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3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3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3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上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所述束线板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所述滑杆与所述束线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挡线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通过安装框有利于若干束线板等距分布,方便线缆的梳理,通过滑杆与束线板之间固定的第一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带动挡线板上安装的卡线块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防止线缆松动,通过推动滑杆便于线缆的安装和拆除,方便线缆的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管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通常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及底盘附件等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92120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电池和整车控制器,还包括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制动系统和电子驻车系统,所述线控转向系统包括助力电动机和转向管柱,所述助力电动机与电池和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助力电动机固定连接至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下端设置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下端设置有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器与转向横拉杆通过齿轮齿条传动连接。
如授权公开号为CN112677903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新能源商用车智能驾驶线控底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设计领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模拟驾驶人员相关动作进行控制。存在改制成本高,结构复杂,安全隐患大以及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智能驾驶控制模块与EPS、EPB、SCU/TCU、VCU、IC、EBS以及BCM均通过CAN总线通讯,所述CAN总线采用SAEJ1939-71规定的标准SPN协议。
再如现有公开号为CN11266012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包括基板、两个驱动后轮、两个转向前轮、制动机组以及控制线组,两个转向前轮均连接有一根竖直设置的连接梁,两根所述连接梁的上端贯穿基板且均焊接有一块水平设置的传动板,两块所述传动板远离连接梁的一端上表面均贯穿设有一根连接柱,两根所述连接柱上共同套设有一块纵向设置的齿板,且齿板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柱贯穿转动连接,所述基板上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杆顶端固定套接有一个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齿板啮合。
上述的几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不方便对经过汽车地盘的线缆进行梳理,容易导致线缆杂乱无章,不利于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上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所述束线板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所述滑杆与所述束线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挡线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阶梯槽内安装的缓冲机构有利于提高安装框的抗震缓冲性能,有利于避免线缆受到震动导致损坏,通过安装框有利于若干束线板等距分布,方便线缆的梳理,通过滑杆与束线板之间固定的第一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带动挡线板上安装的卡线块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防止线缆松动,通过推动滑杆便于线缆的安装和拆除,方便线缆的维护。
较佳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缓冲杆安装在所述阶梯槽上,所述第二缓冲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缓冲杆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上,通过第二弹簧便于第二缓冲杆和第一缓冲杆的连接,受到安装框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较佳的,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束线板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便于束线板的两端在安装框上滑动。
较佳的,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束线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座便于液压伸缩杆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便于调节束线板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较佳的,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箍板,所述箍板套装在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外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箍板有利于将液压伸缩杆的外圆表面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较佳的,所述束线板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所述卡线块与所述卡合块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线块与卡合块相适配,有利于将线缆牢牢的固定住,防止松动。
较佳的,所述底盘本体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有利于提高阶梯槽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该智能驾驶线控底盘中,通过阶梯槽内安装的缓冲机构有利于提高安装框的抗震缓冲性能,有利于避免线缆受到震动导致损坏,通过安装框有利于若干束线板等距分布,方便线缆的梳理;
第二、该智能驾驶线控底盘中,通过滑杆与束线板之间固定的第一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带动挡线板上安装的卡线块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防止线缆松动,通过推动滑杆便于线缆的安装和拆除,方便线缆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盘本体;2、阶梯槽;3、缓冲机构;31、第一缓冲杆;32、第二缓冲杆;33、第二弹簧;4、安装框;5、束线板;6、滑杆;7、挡线板;8、第一弹簧;9、卡线块;10、滑槽;11、固定座;12、液压伸缩杆;13、箍板;14、卡合块;15、密封垫;16、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1,安装框4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0,束线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滑槽10内,通过滑槽10便于束线板5的两端在安装框4上滑动。
参考图4,底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2,液压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束线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参考图4,固定座11上安装有箍板13,箍板13套装在液压伸缩杆12的外表面上,通过箍板13有利于将液压伸缩杆12的外圆表面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参考图4,束线板5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14,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通过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有利于将线缆牢牢的固定住,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2,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4,束线板5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14,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通过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有利于将线缆牢牢的固定住,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使用原理及优点:
该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在使用的时候,推动滑杆6将若干线缆卡合在卡线块9上,通过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的第一弹簧8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带动挡线板7上安装的卡线块9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防止线缆松动,通过推动滑杆6便于线缆的安装和拆除,方便线缆的维护,通过安装框4有利于若干束线板5等距分布,方便线缆的梳理,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实施例3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2,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使用原理及优点:
该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在使用的时候,推动滑杆6将若干线缆卡合在卡线块9上,通过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的第一弹簧8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带动挡线板7上安装的卡线块9向下移动,便于对线缆进行卡合,防止线缆松动,通过推动滑杆6便于线缆的安装和拆除,方便线缆的维护,通过安装框4有利于若干束线板5等距分布,方便线缆的梳理,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实施例4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1,安装框4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0,束线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滑槽10内,通过滑槽10便于束线板5的两端在安装框4上滑动。
参考图4,底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2,液压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束线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参考图4,束线板5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14,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通过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有利于将线缆牢牢的固定住,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实施例5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1,安装框4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0,束线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滑槽10内,通过滑槽10便于束线板5的两端在安装框4上滑动。
参考图4,固定座11上安装有箍板13,箍板13套装在液压伸缩杆12的外表面上,通过箍板13有利于将液压伸缩杆12的外圆表面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实施例6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4,底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2,液压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束线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参考图4,固定座11上安装有箍板13,箍板13套装在液压伸缩杆12的外表面上,通过箍板13有利于将液压伸缩杆12的外圆表面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参考图4,束线板5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14,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通过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有利于将线缆牢牢的固定住,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实施例7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1,安装框4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0,束线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滑槽10内,通过滑槽10便于束线板5的两端在安装框4上滑动。
参考图4,底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2,液压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束线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参考图4,固定座11上安装有箍板13,箍板13套装在液压伸缩杆12的外表面上,通过箍板13有利于将液压伸缩杆12的外圆表面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实施例8
参考图1-图4,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滑杆6与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参考图4,底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2,液压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束线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座11便于液压伸缩杆12的固定,通过液压伸缩杆12便于调节束线板5的高度,方便线缆的维护。
参考图4,固定座11上安装有箍板13,箍板13套装在液压伸缩杆12的外表面上,通过箍板13有利于将液压伸缩杆12的外圆表面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参考图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阶梯槽2上,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4上,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和第二缓冲杆32上,第二缓冲杆32滑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31上,通过第二弹簧33便于第二缓冲杆32和第一缓冲杆31的连接,受到安装框4受到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33的反作用力,便于抵消震动。
参考图1,安装框4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0,束线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滑槽10内,通过滑槽10便于束线板5的两端在安装框4上滑动。
参考图4,束线板5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14,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通过卡线块9与卡合块14相适配,有利于将线缆牢牢的固定住,防止松动。
参考图2,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本体1上,通过密封垫15有利于提高阶梯槽2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通过防护板16避免线缆受到破坏,提高防护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阶梯槽(2),所述阶梯槽(2)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所述缓冲机构(3)上安装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束线板(5),所述束线板(5)上滑动安装有若干滑杆(6),所述滑杆(6)上安装有若干挡线板(7),所述滑杆(6)与所述束线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8),所述挡线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杆(31)、第二缓冲杆(32)和第二弹簧(33),所述第一缓冲杆(31)安装在所述阶梯槽(2)上,所述第二缓冲杆(3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4)上,所述第二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缓冲杆(31)和所述第二缓冲杆(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4)上设置有若干滑槽(10),所述束线板(5)的两端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2),所述液压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所述束线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上安装有箍板(13),所述箍板(13)套装在所述液压伸缩杆(12)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板(5)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块(14),所述卡线块(9)与所述卡合块(14)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所述密封垫(1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6),所述防护板(16)通过设有的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本体(1)上。
CN202111282067.5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Active CN114103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2067.5A CN114103834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2067.5A CN114103834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3834A true CN114103834A (zh) 2022-03-01
CN114103834B CN114103834B (zh) 2023-12-22

Family

ID=8038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2067.5A Active CN114103834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383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1424A (ja) * 2002-12-19 2004-07-1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ワイヤハーネス保持装置
CN109244953A (zh) * 2018-11-01 2019-01-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线缆铺设保护装置
CN109301770A (zh) * 2018-11-30 2019-02-01 黄石昌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缆安装的夹持装置
CN210536202U (zh) * 2019-08-12 2020-05-15 黄金铭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CN210925196U (zh) * 2019-07-18 2020-07-03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一种智能小车模型的减震型车架
CN112060937A (zh) * 2020-09-20 2020-12-11 邹思良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
CN112660120A (zh) * 2021-01-14 2021-04-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
CN213768790U (zh) * 2020-12-02 2021-07-23 吉林微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线控车辆底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1424A (ja) * 2002-12-19 2004-07-1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ワイヤハーネス保持装置
CN109244953A (zh) * 2018-11-01 2019-01-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线缆铺设保护装置
CN109301770A (zh) * 2018-11-30 2019-02-01 黄石昌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缆安装的夹持装置
CN210925196U (zh) * 2019-07-18 2020-07-03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一种智能小车模型的减震型车架
CN210536202U (zh) * 2019-08-12 2020-05-15 黄金铭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CN112060937A (zh) * 2020-09-20 2020-12-11 邹思良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
CN213768790U (zh) * 2020-12-02 2021-07-23 吉林微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线控车辆底盘
CN112660120A (zh) * 2021-01-14 2021-04-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3834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3751B2 (ja) 電動車両の駆動装置
CN201736783U (zh)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安装支架总成
CN110893754B (zh) 车辆
CN114103834A (zh)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底盘
CN202480859U (zh) 用于汽车动力总成安装的前悬置支架
KR20120040548A (ko) 차량용 카울크로스바
CN102897132B (zh) 一种汽车及车身防滚翻装置
JP2012192764A (ja)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ケーブルの配索構造
CN211684980U (zh) 车辆的前下防护装置和车辆
CN212604496U (zh) 一种氢能汽车的氢瓶固定装置
CN210821797U (zh) 一种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CN20971980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02743221U (zh) 一种多功能驻车制动器支架
CN2498051Y (zh) 电瓶前置的轮式拖拉机
CN102582732B (zh) 摩托车油箱护罩外板
CN219707212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车架结构
CN216994497U (zh) 一种工程车辆及其左右车架
JPH042147Y2 (zh)
CN210101303U (zh) 一种载货车电瓶支撑保护装置
CN204848135U (zh) 一种叉车的护顶架
CN102774260A (zh) 摩托车蓄电池安装架
CN203126688U (zh) 一种卡车两级脚踏板装置
CN210882000U (zh) 一种集成式重型汽车前下防护
CN212098733U (zh)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2861415U (zh) 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