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8243A - 带链节、带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带链节、带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8243A
CN114098243A CN202110982505.2A CN202110982505A CN114098243A CN 114098243 A CN114098243 A CN 114098243A CN 202110982505 A CN202110982505 A CN 202110982505A CN 114098243 A CN114098243 A CN 114098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link piece
piece
belt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25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8243B (zh
Inventor
中塚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9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8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44C5/107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with links made of more than two elements including connect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53Flexible straps
    • A44C5/0061Flexible straps essentially made from met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链节、带及钟表,该带链节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链节片,其具有位于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的连结凹部和位于与上述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的连结凸部;第二链节片,其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凸部对应且配置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一个表面;以及卡定部,其对上述第一链节片和上述第二链节片进行卡定。

Description

带链节、带及钟表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涉及用于腕表或手链、背包等的带链节、具备该带链节的带、以及具备它们的钟表。
背景技术
在腕表的带中,如实用新型登记第3148398号公报所记载地,已知如下结构,其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一对外链节片、配置于这些一对外链节片间的合成树脂制的内链节片、安装于一对外链节片的外侧面的金属制的侧链节片,通过销部件将它们连结成大致Y字形状而构成带链节。
这样的带的带链节的结构为:通过销部件将一对外链节片、内链节片和侧链节片连结而形成带链节,利用另一销部件连结该带链节彼此,因此,存在零件数多、组装作业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过一种能够实现构造简化的带链节、具备该带链节的带、以及具备它们的钟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方案为一种带链节,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链节片,其具有位于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的连结凹部和位于与上述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的连结凸部;第二链节片,其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凸部对应且配置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一个表面;以及卡定部,其对上述第一链节片和上述第二链节片进行卡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腕表的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腕表的表带的一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3A是图2所示的表带的第一带链节的放大主视图。
图3B是图3A的A-A向视下的放大剖视图。
图3C是图3A的B-B向视下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将图3A所示的第一带链节分解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第一带链节上下翻转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从左侧观察图4所示的第一带链节的第二链节片的放大立体图。
图7A是图2所示的第二带链节的放大主视图。
图7B是图7A的C-C向视下的放大剖视图。
图7C是图7A的D-D向视下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腕表的E-E向视下切断表示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对腕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腕表具备腕表壳体1。在该腕表壳体1的12点侧和6点侧分别设有供表带2安装的带安装部3。另外,在该腕表壳体1的2点侧、3点侧、4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分别设有开关装置4。
如图1及图2所示,表带2具备: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的第一带链节5、安装于该第一带链节5并依次连结的多个第二带链节6。第一带链节5具备由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形成的第一链节片7、以及由在聚酰胺树脂中含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而成的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链节片8。
如图1~图3C所示,第一链节片7具备:第一连结凹部7a,其设于链节连结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的箭头、图2的左右方向的箭头)的一端部(在图3A中为左端部),用于配置带安装部3;以及第一连结凸部7b,其设于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图3A中为右端部)。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的一个表面即下表面。
如图3A、图3B、图3C及图5所示,第一链节片7具备:一对第一臂部10,其形成相对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连结凹部7a的两侧部;以及形成第一连结凸部7b的突起主体11。在该情况下,突起主体11设于一对第一臂部10之间,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11a位于一对第一臂部10的链节连结方向的大致中间部,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11b设为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另一端部(图3A中右端部)突出。
即,就第一链节片7而言,如图3A~图5所示,一对第一臂部10在链节连结方向上从突起主体11的一端部11a向链节连结方向突出的长度、与突起主体11的另一端部11b在链节连结方向上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另一端部(图3A中为右端部)向链节连结方向突出的长度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由此,就第一链节片7而言,链节连结方向上的第一连结凹部7a内的长度、与链节连结方向上的突起主体11的另一端部11b的突出长度形成为大致相等的长度。
在该情况下,如图3A~图5所示,一对第一臂部10形成为大致方条状,在链节连结方向上的各一端部侧(图3A中为左端部侧)的前端部、也就是与突起主体11相反侧的前端部形成为大致半圆弧状。如图1所示,关于这些一对第一臂部10,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对置面间的长度(间隔)形成为和与带安装部3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
另外,如图1~图5所示,这些一对第一臂部10在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对置面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置有供装饰螺钉12分别螺纹接合的螺纹孔10a。即,如图8所示,装饰螺钉12以轴向的长度为第一臂部10的螺纹孔10a的一半左右的长度形成。在该情况下,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构成为供设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的连结部件9的两端部插入。
即,如图1及图8所示,连结部件9具备:插入于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的连结管9a、配置于该连结管9a内的两个连结片9b、以及配置于连结管9a内并能够将两个连结片9b从连结管9a的两端部可出没地推出的弹簧部件9c。
由此,如图1及图8所示,连结部件9构成为:在连结管9a安装于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时,两个连结片9b在带安装部3的两侧突出,该突出的两个连结片9b插入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而将第一带链节5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
即,如图1及图8所示,第一链节片7构成为:在设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配置于第一连结凹部7a内时,安装于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的连结部件9的两个连结片9b插入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而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
另外,如图1及图8所示,该第一链节片7构成为:在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时,使各装饰螺钉12从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连结凹部7a的两侧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螺纹接合,而堵塞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
如图3A~图5所示,突起主体11形成为在下侧开放的厚度较薄的大致箱状。关于该突起主体11,其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形成为和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一对第一臂部10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间隔)大致相同的长度。该突起主体11设为从一对第一臂部10的上表面稍微突出。
另外,如图3A~图5所示,关于该突起主体11,在链节连结方向上的作为另一端部11b的前端,向下侧突出设置有保护盖11c。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关于第一链节片7,在和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突起主体11的两侧部对应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对置面分别设有缺口凹部13。
另一方面,如图3A~图6所示,第二链节片8形成为内部镂空的大致四边形的箱状。该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即,该第二链节片8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凹部7a的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侧(图3A中为左端部侧)的作为内端的突起主体11的一端部11a至与之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连结凸部7b的作为另一端部(图3A中为右端部侧)的突起主体11的另一端部11b,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下表面。
在该情况下,如图3A~图6所示,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以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配置在设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对置面的每一个的缺口凹部13内,且下表面部从一对第一臂部10的下表面稍微突出的状态,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
另外,如图3A~图6所示,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链节连结方向上的一端部(图3C中为左端部)通过作为卡定部的卡定保持部14的卡定而保持于第一链节片7。该卡定保持部14具备:弹性卡合部15,其分别设于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凹部7a对应的第二链节片8的端部、也就是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的两侧部,且弹性位移;以及卡定孔16,其分别设于与这些弹性卡合部15相对的第一链节片7的各缺口凹部13的对置面,且分别对各弹性卡合部15进行卡定。
如图3A~图6所示,这些弹性卡合部15具备:板簧状的弹性支撑部15a,分别可挠性变形地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图6中为左端部)的两侧部;以及卡合突起15b,分别设于这些弹性支撑部15a且分别卡合于第一链节片7的各卡定孔16。
即,如图3A、图3B、图3C及图6所示,弹性支撑部15a在位于第一连结凹部7a侧的第二链节片8的一端部(图3A中为左端部)的两侧部朝向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设置。由此,弹性支撑部15a构成为在第二链节片8的一端部的两侧部朝向链节连结方向挠性变形。卡合突起15b形成为大致圆柱状,通过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力嵌入卡定孔16。
如图3A~图6所示,关于卡定孔16,在弹性支撑部15a对应的第一链节片7的各缺口凹部13的各内面,各中心轴沿链节连结方向设置。该卡定孔16形成为内径比卡合突起15b的外径稍大。由此,卡定孔16构成为:通过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力使卡合突起15b插入,并卡定该插入的卡合突起15b。
另一方面,如图3A~图6所示,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在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图3A中为右端部)设有抵接卡定部8a,该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保护盖11c,该保护盖11c设于链节连结方向上的突起主体11的作为另一端部11b的前端。即,该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在设于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的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突起主体11的保护盖11c时,被保护盖11c保护并临时固定于第一链节片7。
由此,如图3A~图6所示,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在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时,在使第二链节片8的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保护盖11c的状态下,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的两侧部的弹性卡合部15的卡合突起15b通过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力卡定于分别设置在第一链节片7的各缺口凹部13的各内面的卡定孔16,而安装于第一链节片7。
即,如图3A~图6所示,第二链节片8构成为:在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时,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的卡合突起15b抵接于第一链节片7的各缺口凹部13的各内面,使弹性支撑部15a挠性变形,在卡合突起15b以该状态与各缺口凹部13的各卡定孔16对应时,卡合突起15b通过挠性变形的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恢复力插入于缺口凹部13的卡定孔16并卡定,而安装于第一链节片7。
在该情况下,如图3A~图5所示,第一带链节5构成为通过销部件17安装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和第二链节片8。即,在第二链节片8的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沿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设有一对连结突起18。在这些一对连结突起18,沿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同一轴上设有供销部件17插入的第一销插入孔18a。
另外,如图3A~图5所示,在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11b,向下侧突出设置有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的固定突起20。在该固定突起20,沿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有供销部件17插入的销安装孔20a。
由此,如图3A~图5所示,第一带链节5构成为:在第二链节片8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且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时,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和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沿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同一轴上对应。
在该情况下,如图3A~图5所示,关于销部件17,其外径为与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轴向的长度形成为与第一链节片7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各外表面间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
即,如图3A~图5所示,该销部件17构成为:在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的状态下,插入于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和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时,销部件17的两端部从突起主体11的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
在该情况下,如图3A~图5所示,关于设于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其内径形成为比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的内径、也就是销部件17的外径大。在该销安装孔20a内设有作为C形环等固定部件的固定管21。
如图4及图5所示,该固定管21为在其外周沿轴向设有狭缝21a的构造,构成为在径方向上膨胀变形。即,关于该固定管21,内径形成为比销部件17的外径稍小,外径形成为与销安装孔20a的内径相同的程度。另外,该固定管21形成为轴向的长度与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的轴向的长度大致相同、或比其稍短的长度。
由此,如图4及图5所示,固定管21构成为:在插入于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内的状态下,销部件17插入于固定管21的内部时,固定管21的内径被销部件17扩张,固定管21的外周面被向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的内周面推压,从而使销部件17固定并保持于销安装孔20a内。
在该情况下,如图4及图5所示,在固定突起20设有用于防止固定管21从销安装孔20a内脱出的止动部件22。该止动部件22是将金属板的两侧部折弯而成形的,构成为:金属板的中间的设置片22a配置于固定突起20的下表面,两侧的止动片22b配置于固定突起20的两侧面,在该止动片22b上,分别与销安装孔20a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有止动孔22c。
即,如图4及图5所示,关于止动部件22的止动孔22c,其内径形成为比固定管21的内径大,且比固定管21的外径、也就是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的内径小。由此,止动部件22构成为:在销部件17插入于已被插入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的固定管21时,固定管21的端部抵接于止动孔22c的缘部,使得固定管21不会从销安装孔20a内脱出。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关于该止动部件22,止动孔22c形成在链节连结方向较长的长孔。由此,止动部件22构成为:在配置于固定突起20时,即使止动孔22c在链节连结方向上错位,止动孔22c的缘部也会与插入于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的固定管21的端部对应地抵接。
另外,第一链节片7由对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烧结金属形成,且壁厚较薄。即,该第一链节片7如下形成:通过金属注射成形(MIM)使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粉末混入于流动性的树脂,并填充于成形用模具内,在该状态下进行烧结处理,从而使树脂蒸发并使金属粉末烧结。
在该情况下,如图4及图5所示,关于第一链节片7,为了确保分别设有供装饰螺钉12螺纹接合的螺纹孔10a的一对第一臂部10和经由固定管21而安装销部件17的固定突起20的强度,一对第一臂部10和固定突起20形成为厚壁,但除此之外的位置的壁厚形成为尽可能薄。
因此,如图3A~图5所示,在第二链节片8设有两根支撑柱23。这两根支撑柱23构成为:在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配置有第二链节片8,且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时,抵接于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的下表面而支撑壁厚较薄的突起主体11。
另一方面,如图2、图7A、图7B及图7C所示,第二带链节6为与第一带链节5大致相同的构造。即,该第二带链节6具备:由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链节片7相同的金属形成的第三链节片25、以及由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链节片8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四链节片26。关于第三链节片25,形成第二连结凹部25a的一对第三臂部27形成为向下侧开放的剖面四边形的中空形状。除此之外,为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链节片7相同的构造。
如图7B所示,第四链节片26为具备分别设置于第三链节片25的一对第三臂部27的下表面的一对第四臂部30的构造。除此之外,为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链节片8大致相同的构造。在该情况下,在第三链节片25与第四链节片26未设置使第四链节片26卡定并保持于第三链节片25那样的相当于第一带链节5的卡定保持部14的卡定保持部。
另外,如图7B所示,在第三链节片25的一对第三臂部27和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第四臂部30,在同一轴上相对应地设有供销部件17插入的第二销插入孔31。由此,第二带链节6构成为:销部件17的两端部插入于第三链节片25的第三臂部27和第四链节片26的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从而第三链节片25和第四链节片26相互安装。
另外,如图1、图2、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该第二带链节6构成为:相邻的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凸部7b和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二连结凸部25b的任一个配置于第二带链节6的第二连结凹部25a内,且在该状态下通过销部件17连结。
即,如图1、图2、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第二带链节6构成为:在相邻的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凸部7b配置于第二连结凹部25a内的状态下,销部件17的一端部从第二连结凹部25a的两侧的一方插入于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并插入于第一带链节5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及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该插入的销部件17的另一端部插入于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2。
由此,如图1、图2、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第二带链节6构成为:向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凸部7b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及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插入的销部件17的两端部被插入于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2,由此,第二带链节6通过销部件17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并以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和第四链节片26重叠的状态安装。
另外,如图1、图2、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该第二带链节6构成为:在第二连结凸部25b配置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二连结凹部25a内的状态下,销部件17的一端部从相邻的另一第二连结凹部25a的两侧的一方插入于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并插入于第二带链节6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及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该插入的销部件17的另一端部插入于相邻的另一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2。
由此,如图1、图2、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第二带链节6构成为:向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及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插入的销部件17的两端部被插入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2,由此,第二带链节6通过销部件17连结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并以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和第四链节片26重叠的状态安装。
接着,对组装这样的腕表的表带2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首先,组装第一带链节5。此时,预先通过对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粉末进行烧结的烧结处理使第一链节片7成形,并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使第二链节片8成形。
然后,将第一链节片7以覆盖于第二链节片8的方式重合。此时,预先将固定管21插入并配置于设置在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并将止动部件22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即,使止动部件22的两侧的各止动片22b的止动孔22c与分别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在同一轴上对应。
在该状态下,将第一链节片7重合于第二链节片8。此时使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这样,配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的止动部件22的中间的设置片22a配置于固定突起20的下表面,止动部件22的两侧的止动片22b配置于固定突起20的两侧面。
此时,止动部件22的各止动孔22c与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在同一轴上对应。与此同时,设于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与分别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在同一轴上对应。
在该情况下,关于止动部件22,各止动片22b的止动孔22c分别形成为在链节连结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由此,在止动部件22配置于固定突起20时,止动孔22c即使在链节连结方向上错位,各止动孔22c的缘部也会分别与插入于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的固定管21的端部对应地配置。
另外,此时,第一链节片7的突起主体11由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两根支撑柱23支撑,且第二链节片8的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保护盖11c并被其保护。由此,第二链节片8临时固定于第一链节片7。另外,此时,第二链节片8通过卡定保持部14卡定并保持于第一链节片7。
即,在将第一链节片7覆盖并重合于第二链节片8,而第二链节片8的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保护盖11c时,分别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一端部的两侧部的各卡定保持部14的弹性卡合部15分别卡定于分别设于第一链节片7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卡定保持部14的卡定孔16。此时,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的弹性支撑部15a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缺口凹部13的内面抵接,并向远离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的方向挠曲变形。
然后,若挠曲变形的弹性支撑部15a的卡合突起15b与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对应,则弹性支撑部15a的卡合突起15b通过挠曲变形的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恢复力而插入并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由此,在合成树脂制的第二链节片8除了下表面侧均被金属制的第一链节片7覆盖并保护的状态下,第二链节片8安装于第一链节片7,从而组装第一带链节5。
接着,组装第二带链节6。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带链节5同样地,预先通过对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粉末进行烧结的烧结处理使第三链节片25成形,并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使第四链节片26成形。然后,将第三链节片25以覆盖于第四链节片26的方式重合。
此时,与第一带链节5同样地,预先将固定管21插入并配置于设置在第三链节片25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并将止动部件22配置于第四链节片6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在该状态下,若将第三链节片25覆盖并重合于第四链节片26,则第三链节片25的固定突起20配置于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连结突起18间。
另外,此时,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第四臂部30重合配置于第三链节片25的一对第三臂部27的下侧,这些一对第三臂部27与一对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在同一轴上对应。此时,第三链节片25的突起主体11被设于第四链节片26的两根支撑柱23支撑,且第四链节片26的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第三链节片26的保护盖11c并被其保护。由此,第二链节片8临时固定于第一链节片7。
将这样组装的第二带链节6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在该情况下,将第一带链节5中的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和与之对应并重合的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链节片8配置于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的第二连结凹部25a的一对第三臂部27和与之对应并重合的第二带链节6的一对第四臂部30之间。
这样,第一带链节5的设置于一对连结突起18的每一个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分别与第二带链节6的分别设于一对第三、第四臂部27、30的第二销插入孔31在同一轴上对应。另外,此时,第一带链节5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和配置于该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与第一带链节5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在同一轴上对应。
在该状态下,将一根销部件17从第二带链节6的一方的第二销插入孔31插入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销插入孔18a及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并插入于第二带链节6的另一方的第二销插入孔31。由此,第一带链节5和第二带链节6通过一根销部件17连结。在该情况下,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链节片8的一对连结突起18和第一链节片7的固定突起20通过销部件17连结,因此,通过销部件17切实且牢固地安装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
另外,在该情况下,销部件17的两端部插入于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的一对第三臂部27与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一对第三臂部27和一对第四臂部30以上下重合的状态连结。因此,通过销部件17切实且牢固地安装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和第四链节片26。
然后,在连结有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连结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在该情况下,首先,将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的第二连结凸部25b配置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二连结凹部25a内。此时,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的设置于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第一销插入孔18a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的一对第三臂部27与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分别在同一轴上对应。
另外,此时,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的设置于第三链节片25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和配置于该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四带链节26的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在同一轴上对应。
在该状态下,将一根销部件17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中的、一方的第二销插入孔31插入于与第一带链节5连结的第二带链节6的第一销插入孔18a及销安装孔20a内的固定管21,并插入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另一方的第二销插入孔31。
由此,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和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通过销部件17连结。在该情况下,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的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连结突起18和第三链节片25的固定突起20通过销部件17连结,因此,以上下重合的状态通过销部件17切实且牢固地安装第三链节片25和第四链节片26。
另外,在该情况下,销部件17插入于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的一对第三臂部27与第四链节片26的一对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且一对第三臂部27和一对第四臂部30连结。因此,以上下重合的状态通过销部件17切实且牢固地安装相邻的另一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和第四链节片26。
这样,若多个第二带链节6依次连结,则如图1所示,表带2被组装。在将该表带2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情况下,预先将连结部件9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即,将连结部件9的连结管9a插入于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内,使连结部件9的两个连结片9b从带安装部3的两侧突出。
在该状态下,将带安装部3配置于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凹部7a内。此时,使从带安装部3的两侧突出的连结部件9的两个连结片9b抵抗弹簧部件9c的弹力而压入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内。在该状态下,将带安装部3配置于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凹部7a对应的一对第一臂部10间,并使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与连结部件9的两个连结片9b对应。
这样,连结部件9的两个连结片9b通过弹簧部件9c的弹力而从连结管9a的两侧部推出并分别插入于第一带链节5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由此,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安装于带安装部3,表带2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而且,将装饰螺钉12分别安装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堵塞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
关于这样组装的表带2,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链节片8和第二带链节6的第四链节片26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由金属形成,第二链节片8和第四链节片26除了其下表面侧均被这些金属制的第一链节片6和第三链节片25覆盖,因此,表带2整体从表面侧看为金属制,因此,可提供具有高级感的表带。
在该情况下,关于该表带2,通过金属制的第一链节片7和第三链节片25切实且良好地保护合成树脂制的第二链节片8和第四链节片26,以便即使第一带链节5和第二带链节6从外部受到冲击,也不会由于该冲击而使第二链节片8和第四链节片26划伤或损坏。
另外,关于该表带2,第一链节片7和第三链节片25是对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粉末进行烧结而成的烧结金属,由此,即使第一链节片7和第三链节片25的形状复杂,第一链节片7和第三链节片25也能够简单且容易地形成,且第一链节片7和第三链节片25的壁厚形成为较薄。
另外,关于该第一、第二带链节5、6,为了确保经由固定管21安装销部件17的固定突起20的强度,即使该固定突起20形成为厚壁,除此之外的位置的壁厚形成为尽可能薄,因此,能够实现第一、第二带链节5、6的轻量化。
这样,根据该腕表的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具备:第一链节片7,其在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设有第一连结凹部7a,在与该一端部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一连结凸部7b;第二链节片8,其配置于与该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对应的第一链节片7的下表面;以及卡定保持部14,其卡定并保持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由此,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
即,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能够在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侧对应的第一链节片7的下表面配置第二链节片8,并由第一链节片7覆盖并重叠于第二链节片8,能够在该状态下通过卡定保持部14卡定并保持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由此,能够将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以重合的状态安装,因此,构造简单,不需要另加零件,能够以较少的零件数量容易地进行组装。
另外,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第一链节片7由金属形成,第二链节片8由合成树脂形成,从而,能够通过金属制的第一链节片7覆盖并保护合成树脂制的第二链节片8,由此,能够通过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链节片8实现轻量化。
在该情况下,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即使第二链节片8由合成树脂形成,由于在第一带链节5的表面配置有由金属形成的第一链节片7,因此,能够通过第一链节片7切实且良好地保护第二链节片8,以便即使第一带链节5从外部受到冲击,也不会由于该冲击而使第二链节片8划伤或破损,另外也能够通过第一链节片7得到具有高级感的表带。
另外,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卡定保持部14具备: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凹部7a对应的可弹性位移地设置于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以及卡定孔16,其设置于与该弹性卡合部15对置的第一链节片7的对置面并对弹性卡合部15进行卡定,由此,能够通过弹性位移将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切实且良好地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由此,能够简单且容易地将第二链节片8安装于第一链节片7。
在该情况下,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弹性卡合部15具备: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凹部7a对应的可挠曲变形地设于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支撑部15a;以及卡合突起15b,其设于该弹性支撑部15a并卡合于卡定孔16,由此,在将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时,能够使弹性支撑部15a向远离卡定孔16的方向挠曲变形,由此,能够通过挠曲变形的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恢复力容易且切实地将卡合突起15b卡合于卡定孔16。
另外,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弹性卡合部15在链节连结方向上弹性位移,以卡定孔16的中心轴沿链节连结方向的方式设置有卡定孔16,从而,在将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时,只要使第二链节片8相对于第一链节片7向链节连结方向倾斜而使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重合,就能够简单且容易地将弹性卡合部15卡定于卡定孔16,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带链节5的组装作业性。
即,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在使第二链节片8相对于第一链节片7向链节连结方向倾斜而使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重合时,卡合突起15b被推抵至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缺口凹部13的内面,而使弹性支撑部15a挠曲变形,通过该挠曲变形的弹性支撑部15a的弹性恢复力切实且良好地使卡合突起15b卡定于卡定孔16。
另外,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具备保护第二链节片8的链节连结方向的另一端部的保护盖11c,第二链节片8通过保护盖11c临时固定于第一链节片7,从而能够通过金属制的第一链节片7的保护盖11c良好地保护合成树脂制的第二链节片8的另一端部,并且能够将第二链节片8的另一端部的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保护盖11c而将第二链节片8临时固定于第一链节片7。
因此,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在将第二链节片8的弹性卡合部15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卡定孔16时,只要在将第二链节片8的另一端部的抵接卡定部8a卡定于第一链节片7的保护盖11c,并使第二链节片8相对于第一链节片7向链节连结方向倾斜的状态下,重合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就能够简单且容易地使弹性卡合部15卡定于卡定孔16,由此,能够良好地安装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
另外,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第一链节片7由对金属粉末进行烧结而成的烧结金属形成,由此,即使第一链节片7的形状复杂,也能够以较薄的壁厚简单地制造。即,该第一链节片7如下形成:通过金属注射成形(MIM)使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粉末混入于流动性的树脂,并填充于成形用模具内,在该状态下进行烧结处理,从而使树脂蒸发并使金属粉末烧结,因此,即使第一链节片7的形状复杂,也能够以较薄的壁厚简单地制造。
进一步地,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具备销部件17,该销部件17将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以重合的状态在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连结并安装,从而能够通过销部件17将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以重合的状态切实且牢固地安装。
即,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第一链节片7具备固定突起20,供销部件17插入于该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设于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二链节片8具备一对连结突起18,在这些一对连结突起18设有与配置于一对连结突起18之间的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在同一轴上对应的第一销插入孔18a,从而只要将销部件17插入于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和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就能够通过销部件17简单地连结第一链节片6和第二链节片7。
在该情况下,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在将销部件17插入于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和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时,能够在将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凸部7b配置于相邻的第二带链节6的第三链节片25的第二连结凹部25a的状态下,分别将销部件17的两端部插入于第二带链节6的一对第三臂部27与一对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而将第二带链节6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
即,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在将销部件17插入于一对连结突起18的各第一销插入孔18a和固定突起20的销安装孔20a,并重合安装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时,能够分别将销部件17的两端部插入于第二带链节6的一对第三臂部27与一对第四臂部30的各第二销插入孔31,而将第二带链节6同时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在该情况下,通过在连结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二带链节6依次连结其它多个第二带链节6,能够简单且容易地组装表带2。
进一步地,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带安装部3配置于第一链节片7的第一连结凹部7a的内部并通过连结部件9安装于带安装部3,从而能够将重合安装有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的第一带链节5简单且切实地安装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
在该情况下,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将连结部件9的连结管9a安装于设于腕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3的安装孔3a,使从连结管9a的两端部突出的一对连结片9b在带安装部3的两侧部突出,使突出的一对连结片9b抵抗弹簧部件9c的弹力而压入带安装部3内,在该状态下,只要将带安装部3配置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凹部7a内,就能够简单地将第一带链节5安装于带安装部3。
即,在该表带2的第一带链节5中,在带安装部3配置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凹部7a内,而连结部件9的一对连结片9b与对应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凹部7a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对应时,一对连结片9b被弹簧部件9c的弹力推出,能够将该被推出的一对连结片9b插入于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螺纹孔10a,因此,能够简单且切实地将第一带链节5安装于带安装部3。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与第一带链节5的第一连结凹部7a对应的第二链节片8的一端部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卡定保持部14的弹性卡合部15,在该弹性卡合部15于链节连结方向上所对应的第一链节片7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缺口凹部13分别设置卡定孔16,但该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卡定保持部14设于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
即,卡定保持部14也可以是如下构造:在第二链节片8的一端部的两侧部,在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可挠曲变形地设置弹性卡合部15,在该弹性卡合部15的挠曲变形方向上的第一链节片7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各缺口凹部13,以中心轴沿与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卡定孔16。
另外,该发明也可以是在第一链节片7设置弹性卡合部15、在第二链节片8设置卡定孔16的构造。另外,也可以是在第一链节片7设置突起、在第二链节片8设置与突起对应的弹性变形的卡定孔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金属形成第一链节片7、由合成树脂形成第二链节片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第一链节片7,由金属形成第二链节片8,另外,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双方,进一步地,也可以由金属形成第一链节片7和第二链节片8双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链节片7的一对第一臂部10的每一个上,在同一轴上对应设置供装饰螺钉12螺纹接合的螺纹孔10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发明不一定必须是螺纹孔,也可以是供连结部件9或销部件17插入的插入孔。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腕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发明不一定必须是腕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手链或背包等。
以上,对该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发明不限于此,包含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及与其同等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带链节,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链节片,其具有位于链节连结方向的一端部的连结凹部和位于与上述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的连结凸部;
第二链节片,其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凸部对应且配置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一个表面;以及
卡定部,其对上述第一链节片和上述第二链节片进行卡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链节片由金属形成,
上述第二链节片由合成树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具备:
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凹部对应的能够弹性位移地设于上述第二链节片的弹性卡合部;以及
卡定孔,其设于与上述弹性卡合部对置的上述第一链节片的对置面,且对上述弹性卡合部进行卡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卡合部具备:
与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凹部对应的能够挠曲变形地设于上述第二链节片的弹性支撑部;以及
卡合突起,其设于上述弹性支撑部且与上述卡定孔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卡合部在上述链节连结方向上弹性位移,
上述卡定孔设置为中心轴沿着上述链节连结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凸部具备保护部,该保护部保护上述第二链节片的上述链节连结方向的端部,
上述第二链节片通过上述保护部临时固定于上述第一链节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链节片由对金属粉末进行烧结而成的烧结金属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具备销部件,该销部件安装为在与上述链节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上述第一链节片和上述第二链节片以重合的状态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链节,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第一链节片的上述连结凹部而言,在内部配置带安装部,且通过连结部件安装于上述带安装部。
10.一种带,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链节。
11.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链节。
CN202110982505.2A 2020-08-27 2021-08-25 带链节、带及钟表 Active CN114098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3333 2020-08-27
JP2020143333A JP7205525B2 (ja) 2020-08-27 2020-08-27 バンド駒、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8243A true CN114098243A (zh) 2022-03-01
CN114098243B CN114098243B (zh) 2023-09-19

Family

ID=8035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2505.2A Active CN114098243B (zh) 2020-08-27 2021-08-25 带链节、带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1474A1 (zh)
JP (1) JP7205525B2 (zh)
CN (1) CN11409824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716U (ja) * 1983-07-12 1985-01-31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腕時計バンドの長さ調節装置
JPH03244404A (ja) * 1990-02-22 1991-10-31 Sadao Nakayasu 時計バンド
CN101077242A (zh) * 2006-05-26 2007-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扣、带状配件以及钟表
JP2014087455A (ja) * 2012-10-30 2014-05-15 Casio Comput Co Ltd バンド
JP2015029806A (ja) * 2013-08-06 2015-02-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ン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33008A1 (de) * 1971-07-02 1973-01-18 Rodi & Wienerberger Ag Gliederband
DE59302573D1 (de) * 1992-06-27 1996-06-20 Junghans Uhren Gmbh Uhren-Gliederarmband
CH698936B1 (fr) * 2006-05-11 2009-12-15 Patek Philippe Sa Elément de rallonge pour bracelet et bracelet comportant un tel élément.
WO2016067912A1 (ja) * 2014-10-30 2016-05-06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バンド
EP3338586B1 (fr) * 2016-12-20 2019-11-13 Montres Jaquet Droz SA Bracelet d'horlogerie ou de bijouteri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716U (ja) * 1983-07-12 1985-01-31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腕時計バンドの長さ調節装置
JPH03244404A (ja) * 1990-02-22 1991-10-31 Sadao Nakayasu 時計バンド
CN101077242A (zh) * 2006-05-26 2007-11-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扣、带状配件以及钟表
JP2014087455A (ja) * 2012-10-30 2014-05-15 Casio Comput Co Ltd バンド
JP2015029806A (ja) * 2013-08-06 2015-02-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ン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61474A1 (en) 2022-03-03
CN114098243B (zh) 2023-09-19
JP7205525B2 (ja) 2023-01-17
JP2022038710A (ja) 2022-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58067B1 (en) Rod holder
JP6690623B2 (ja)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CN102068088A (zh) 具有可互换的链或带的便携式物体
US5930873A (en) System for attaching a wristlet to watch case
EP3772782A1 (en) Connector for watertight connection
KR20010014706A (ko) 아이씨카드용 프레임키트 및 아이씨카드
JP3987954B2 (ja) 折り畳みアームを備えた留め金
CN114098243A (zh) 带链节、带及钟表
KR100850600B1 (ko) 가동형 커넥터 조립체
US20060272354A1 (en) Non-extending hinged bracelet
JP5831846B2 (ja) バンドおよび腕時計
JPH08322614A (ja) バンド部材の連結具
CN100354774C (zh) 具有表带的表壳
US9723730B2 (en) Beam bar snap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6034654A (ja) 連結具、時計用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JP4265192B2 (ja) 腕時計
US5498177A (en) Structure for thin-walled hinge
JP3203156U (ja) 腕時計バンドの連結具
KR100389991B1 (ko) 휴대형 절첩식 무선 통신 기기
CN113367454A (zh) 带节段、带以及钟表
JP720577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14063425B (zh) 壳体、钟表以及连结部件
JP5800205B2 (ja) 部材連結構造、バンド取付構造、および時計
EP0570639B1 (en) En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watch band
GB2102992A (en) Watchcas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