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7795A -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7795A
CN114097795A CN202110983736.5A CN202110983736A CN114097795A CN 114097795 A CN114097795 A CN 114097795A CN 202110983736 A CN202110983736 A CN 202110983736A CN 114097795 A CN114097795 A CN 114097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ratio
ratio
composition
rus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37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剑峰
吴建挺
刘杰
迟会伟
韩君
王丹丹
袁雪
冯福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TED PESTICID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TED PESTICID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TED PESTICID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TED PESTICID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97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7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61,2-Diazoles; Hydrogenated 1,2-d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and sulfu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3/00Fungic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所述有效活性成分包括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具有很好的增效与持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农药用药量减少,降低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降低用药量、延缓病害产生抗性。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对多种病害如包括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大豆锈病、玉米锈病、小麦壳针孢叶枯病、大蒜锈病、水稻纹枯等都有较高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本申请要求2020年8月26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20108740300,发明名称为“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文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真菌性病害发生面积逐年增长,农民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加大用药量或者随意混配药剂,这种不科学用药,不仅达不到防治作用,反而导致浪费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和病害产生抗药性等系列问题。因此,研究能够达到扩大防治病害范围、降低用药量、延缓病害产生抗性,并且同时具备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组合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具有高效、低毒且杀菌效果好、增效作用显著、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可有效防治农业真菌性病害的优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为如下结构(以LH-371表示),化学名称:N-(2-(2,4-二(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11
LH-371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子囊菌亚门中的白粉病、油菜菌核病及担子菌亚门中的锈病、水稻纹枯病、马铃薯黑痣病、小麦纹枯、棉花立枯病、花生白绢病和对半知菌亚门中的小麦壳针孢叶枯病、桃褐腐、褐斑病等病害具有优异活性。
三唑类杀菌剂为有机杂环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上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取代苯基和1,2,4-三唑基团化合物。
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具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广谱性及较高的杀菌活性,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性。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所述有效活性成分包括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所述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为N-(2-(2,4-二(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以下以LH-371表示)。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70~70:1,如l:50~50:1,l:40~40:1,1:30~30:1,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三唑类杀菌剂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环唑醇、丙硫菌唑、氯氟醚菌唑、硅氟唑、种菌唑、亚胺唑、氟喹唑、叶菌唑、糠菌唑、环菌唑、腈苯唑、四氟醚唑、烯唑醇、腈菌唑、己唑醇、粉唑醇和戊菌唑。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50~30:1,优选1:30~2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40~50:1,优选1:3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丙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环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氯氟醚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硅氟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种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亚胺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氟喹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叶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糠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环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腈苯唑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四氟醚唑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烯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腈菌唑的重量比为1:50~30:1,优选1:3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30~4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粉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根据本发明,所述LH-371与戊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1:10~30:1。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病害有关。示例性地,所述组合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有效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中含有按重量计1%~60%的有效活性物质,优选地为5%~50%;固体制剂中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有效活性物质,优选地为10%~7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有效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所述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2~3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粘结剂、稳定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所述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崩解剂、抗冻剂、填料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等。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80%、三唑类杀菌剂1%~80%、分散剂1%~12%、湿润剂1%~8%、余量为填料。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80%、三唑类杀菌剂1%~80%、分散剂1%~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余量为填料。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50%、分散剂1%~12%、湿润剂1%~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余量为去离子水。
组合物制成乳油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60%、溶剂1%~20%、乳化剂1%~14%、抗冻剂0.1%~8%、增稠剂0.1%~2%、余量为去离子水。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50%、乳化剂1%~10%、分散剂1%~10%、有机溶剂1%~20%、消泡剂0.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余量为去离子水。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50%、乳化剂3%~25%、有机溶剂1%~20%、消泡剂0.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余量为去离子水。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50%、有机溶剂1%~20%、乳化剂1%~12%、抗冻剂0.1%~8%、消泡剂0.01%~2%、增稠剂0.1%~2%、余量为去离子水。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50%、高分子囊壁材料1%~10%、分散剂2%~10%、有机溶剂1%~10%、乳化剂1%~7%、pH调节剂0.1%~5%、消泡剂0.01%~2%、余量为去离子水。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LH-371 1%~50%、三唑类杀菌剂1%~50%、高分子囊壁材料1%~12%、分散剂1%~12%、湿润剂1%~8%、有机溶剂1%~15%、乳化剂1%~8%、消泡剂0.01%~2%、增稠剂0.1%~2%、pH调节剂0.1%~5%、余量为去离子水。
其中,在上述配方中,
所述乳化剂可以选用:木质素磺酸钠、农乳、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油酸酯(斯盘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可以选用: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湿剂可以选用: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酰基肌氨酸钠、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剂可以选用:黄原胶、淀粉、脲醛树脂、明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稳定剂可以选用:三乙醇胺、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亚磷酸三苯酯、N-大豆油基三亚甲基二胺、二烷基丁二酸醋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可以选用:硅酸镁铝、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可以选用:硅油、正-辛醇、硅酮、磷酸丁酯、磷酸异丁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可以选用:碳酸氢钠、盐酸、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钙、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冻剂可以选用:选自丙二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包括固体填料或液体填料,其中,固体填料可以选用:高岭土、凹凸棒土、硅藻土、白炭黑、膨润土、蒙脱石、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液体填料可以选用水、大豆油、蓖麻油、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用: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环己烷、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所述组合物中的各组分进行混合、分散等处理。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所述的作物病害包括玉米锈病、大豆锈病、大蒜锈病、小麦锈病、黄瓜白粉、小麦白粉、水稻纹枯、小麦纹枯、棉花立枯、花生白绢、小麦壳针孢叶枯病、油菜菌核、马铃薯黑痣、桃褐腐、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有很好的增效与持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②农药用药量减少,降低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降低用药量、延缓病害产生抗性;③扩大了杀菌谱,对多种病害如包括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大豆锈病,玉米锈病,小麦壳针孢叶枯病,大蒜锈病,水稻纹枯等都有较高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部分无法用培养基培养的病原菌,因此采用盆栽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平皿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待混配三唑类杀菌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并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mm)-5mm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51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SR=EC50(理论值)/EC50(实测值)
EC50(理论值)=(a+b)/[(a/A的EC50)+(b/B的EC50)
式中:A为LH-371,B选自三唑类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a、b分别为LH-371与化合物B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重量比)。
盆栽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选取生长势均匀、每盆幼苗数量一致的幼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苗。将病原菌按照一定浓度,均匀接种于供试幼苗上,接种后培养至幼苗出现轻微发病后,进行药剂处理,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大约5mL。喷药后,将幼苗置于适宜温度、适宜湿度条件下培养,待对照组发病至一定程度后,按照病原菌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整株叶片的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5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53
将盆栽防效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SR=EC50(理论值)/EC50(实测值)
EC50(理论值)=(a+b)/[(a/A的EC50)+(b/B的EC50)
式中:A为LH-371,B选自三唑类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a、b分别为LH-371与化合物B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重量比)。
一、室内毒力试验部分
应用实施例一:
试验病害:玉米锈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苯醚甲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 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玉米锈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61
由表1可知,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防治玉米锈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配比在20: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34。经试验发现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优选配比为20:1~1:10,尤其是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二:
试验病害:黄瓜白粉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苯醚甲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2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黄瓜白粉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71
由表2可知,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防治黄瓜白粉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配比在20:1~1:3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1.7。经试验发现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优选配比为20:1~1:30,尤其是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三:
供试病害:小麦锈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腈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3 LH-371与腈菌唑复配对小麦锈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7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81
由表3可知,LH-371与腈菌唑复配对防治小麦白粉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腈菌唑配比在20:1~1:5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1.8。经试验发现LH-371与腈菌唑的优选配比为20:1~1:50,尤其是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四:
供试病害:大豆锈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丙硫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4 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大豆锈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82
由表4可知,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防治大豆锈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丙硫菌唑配比在20:1~1:3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1.66。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丙硫菌唑的优选配比为20:1~1:30,尤其是当LH-371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五:
供试病害:大蒜锈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氟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5 LH-371与氟环唑复配对大蒜锈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091
由表5可知,LH-371与氟环唑复配对防治大蒜锈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氟环唑的配比在25:1~1:3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1.80。经试验发现LH-371与氟环唑的优选配比为25:1~1:30,尤其是当LH-371与氟环唑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六:
供试病害:黄瓜白粉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戊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6 LH-371与戊唑醇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01
由表6可知,LH-371与戊唑醇复配对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戊唑醇的配比在25: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1.92。经试验发现LH-371与戊唑醇的优选配比为25:1~1:10,尤其是当LH-371与戊唑醇重量比为10: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七:
供试病害:小麦白粉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戊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7 LH-371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0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11
由表7可知,LH-371与戊唑醇复配对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戊唑醇的配比在15:1~1:3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9。经试验发现LH-371与戊唑醇的优选配比为15:1~1:30,尤其是当LH-371与戊唑醇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八:
供试病害:水稻纹枯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丙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8 LH-371与丙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12
由表8可知,LH-371与丙环唑复配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丙环唑的配比在15:1~1:3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5。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丙环唑的优选配比为15:1~1:30,尤其是当LH-371与丙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九:
供试病害:小麦纹枯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丙硫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9 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21
由表9可知,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丙硫菌唑的配比在20: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0。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丙硫菌唑的优选配比为10:1~1:10,尤其是当LH-371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
供试病害:小麦赤霉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氯氟醚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0 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2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31
由表10可知,LH-371与氯氟醚菌唑复配对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相加作用和增效作用,当LH-371与氯氟醚菌唑的配比在20: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4。经试验发现LH-371与氯氟醚菌唑的优选配比为20:1~1:10,尤其是当LH-371与氯氟醚菌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一:
供试病害:棉花立枯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苯醚甲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1 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棉花立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32
由表11可知,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防治棉花立枯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配比在15: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7。经试验发现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优选配比为15:1~1:10,尤其是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二:
供试病害:花生白绢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丙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2 LH-371与丙环唑复配对花生白绢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41
由表12可知,LH-371与丙环唑复配对防治花生白绢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丙环唑的配比在15: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8。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丙环唑的优选配比为15:1~1:10,尤其是当LH-371与丙环唑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三:
供试病害:小麦壳针孢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氟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3LH-371与氟环唑复配对小麦壳针孢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51
由表13可知,LH-371与氟环唑复配对防治小麦壳针孢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氟环唑的配比在15:1~1:3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1.80。经试验发现LH-371与氟环唑的优选配比为15:1~1:30,尤其是当LH-371与氟环唑重量比为1:5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四:
供试病害:油菜菌核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丙硫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4 LH-371与丙环唑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5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61
由表14可知,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丙硫菌唑的配比在30: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丙硫菌唑的优选配比为30:1~1:10,尤其是当LH-371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为1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五:
供试病害:马铃薯黑痣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戊唑醇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5 LH-371与戊唑醇复配对马铃薯黑痣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62
由表15可知,LH-371与戊唑醇复配对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戊唑醇的配比在15: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0。经试验发现LH-371与戊唑醇的优选配比为15:1~1:10,尤其是当LH-371与戊唑醇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六:
供试病害:桃褐腐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苯醚甲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6 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桃褐腐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71
由表16可知,LH-371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防治桃褐腐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配比在15:1~1:10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4。经试验发现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优选配比为15:1~1:10,尤其是当LH-371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应用实施例十七:
供试病害:花生褐斑病
供试药剂:均由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LH-371与丙硫菌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7 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花生褐斑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7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81
由表17可知,LH-371与丙硫菌唑复配对防治花生褐斑病的配比在1:70~70:1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70~70:1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LH-371与丙硫菌唑的配比在20:1~1:5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3。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丙硫菌唑的优选配比为20:1~1:5,尤其是当LH-371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经试验发现:LH-371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对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叶斑病、灰霉病等不同作物、不同致病菌的防治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对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的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
二、制剂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40%LH-371·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82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40%LH-371·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对比例1.1:40%LH-371可湿性粉剂
其他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加入40%的LH-371替换实施例1中的20%的LH-371和20%的苯醚甲环唑。
对比例1.2:4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其他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加入40%的苯醚甲环唑替换实施例1中的20%的LH-371和20%的苯醚甲环唑。
实施例2:60%LH-371·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91
将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60%LH-371·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
对比例2.1:60%LH-371水分散粒剂
其他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加入60%的LH-371替换实施例2中的50%的LH-371和10%的丙硫菌唑。
对比例2.2:60%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
其他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加入60%的丙硫菌唑替换实施例2中的50%的LH-371和10%的丙硫菌唑。
实施例3:12%LH-371·氟环唑悬浮剂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92
将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后得到12%LH-371·氟环唑悬浮剂。
对比例3.1:12%LH-371悬浮剂
其他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加入12%的LH-371替换实施例3中的10%的LH-371和2%的氟环唑。
对比例3.2:12%氟环唑悬浮剂
其他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加入12%的氟环唑替换实施例3中的10%的LH-371和2%的氟环唑。
实施例4:10%LH-371·戊唑醇乳油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193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01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使其溶解为均匀油相;水溶性组分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水相;在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经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分装即成品。
对比例4.1:10%LH-371乳油
其他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加入10%的LH-371替换实施例4中的5%的LH-371和5%的戊唑醇。
对比例4.2:10%戊唑醇乳油
其他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加入10%的戊唑醇替换实施例4中的5%的LH-371和5%的戊唑醇。
实施例5:20%LH-371·丙环唑水乳剂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02
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各组分加入到配料釜中,经高速剪切机混合均匀制成水乳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分装即成品。
对比例5.1:20%LH-371水乳剂
其他同实施例5,区别在于加入20%的LH-371替换实施例5中的10%的LH-371和10%的丙环唑。
对比例5.2:20%丙环唑水乳剂
其他同实施例5,区别在于加入20%的丙环唑替换实施例5中的10%的LH-371和10%的丙环唑。
实施例6:25%LH-371·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03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11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40%LH-371·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对比例6.1:25%LH-371可湿性粉剂
其他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加入25%LH-371替换实施例6中的12.5%的LH-371和12.5%腈菌唑。
对比例6.2: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其他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加入25%腈菌唑替换实施例6中的12.5%的LH-371和12.5%腈菌唑。
田间防效试验具体实施方法:采用单一成分制剂作为复配制剂的对照药剂,以病害为靶标,以6组实施例分别测定对16种不同病害的防效。例如,用10%LH-371悬浮剂和1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作为10%LH-37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实施例1)的对照药剂,以此类推。每个处理4次重复,于施药前调查不同作物病害药前基数,施药后根据发病情况调查防治效果,施药均采用喷雾法,根据农业国标或农业行业标准的分级标准记录发病情况,计算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1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13
实施例7:玉米锈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18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玉米锈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14
由表18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玉米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8:大豆锈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19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大豆锈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21
由表19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大豆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9:大蒜锈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0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大蒜锈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2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31
由表20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大蒜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0:黄瓜白粉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1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32
由表21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1:小麦白粉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2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33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41
由表22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2: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3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42
由表23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3:小麦纹枯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4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51
由表24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4: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5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5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61
由表25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5:棉花立枯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6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棉花立枯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62
由表26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6:花生白绢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7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花生白绢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63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71
由表27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花生白绢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7:小麦壳针孢田间防效试验
表28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小麦壳针孢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7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81
由表28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壳针孢,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8:油菜菌核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29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82
由表29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19:马铃薯黑痣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30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83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91
由表30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20:桃褐腐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31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桃褐腐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292
由表31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桃褐腐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21: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32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花生褐斑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301
由表32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花生褐斑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22:小麦锈病田间防效试验
表33 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组合防治小麦锈病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302
Figure BDA0003229852510000311
由表33可以看出,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锈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说明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所述有效活性成分包括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所述LH-371为N-(2-(2,4-二(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LH-371和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70~7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唑类杀菌剂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环唑醇、丙硫菌唑、氯氟醚菌唑、硅氟唑、种菌唑、亚胺唑、氟喹唑、叶菌唑、糠菌唑、环菌唑、腈苯唑、四氟醚唑、烯唑醇、腈菌唑、己唑醇、粉唑醇和戊菌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LH-371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50~30:1;和/或,所述LH-371与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40~50:1;和/或,所述LH-371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丙环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环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氯氟醚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硅氟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种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亚胺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氟喹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叶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糠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环菌唑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腈苯唑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四氟醚唑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烯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腈菌唑的重量比为1:50~30:1;和/或,所述LH-371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30~40:1;和/或,所述LH-371与粉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和/或,所述LH-371与戊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90%,较佳的为5%~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2~30%。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崩解剂、抗冻剂、填料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粘结剂、稳定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等。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作物病害包括玉米锈病、大豆锈病、大蒜锈病、小麦锈病、黄瓜白粉、小麦白粉、水稻纹枯、小麦纹枯、棉花立枯、花生白绢、小麦壳针孢叶枯病、油菜菌核、马铃薯黑痣、桃褐腐、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
CN202110983736.5A 2020-08-26 2021-08-25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14097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40300 2020-08-26
CN202010874030 2020-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7795A true CN114097795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3736.5A Pending CN114097795A (zh) 2020-08-26 2021-08-25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7795A (zh)
WO (1) WO20220426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557A (zh) * 2022-10-27 2022-12-20 中昇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7584B (zh) * 2022-03-17 2024-04-30 安徽华辰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农药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15088712A (zh) * 2022-06-23 2022-09-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防治粉葛锈病的药剂
CN114938808B (zh) * 2022-06-24 2023-05-26 贵州大学 一种厚朴碱与荷叶碱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1436B (zh) * 2022-07-04 2023-09-19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农用增效杀菌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0375A (zh) * 2014-10-29 2015-03-25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
CN104886073A (zh) * 2015-05-21 2015-09-09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6561667A (zh) * 2016-11-14 2017-04-19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734789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丙环唑与氟苯醚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9548787A (zh) * 2018-10-20 2019-04-02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928929A (zh) * 2017-12-15 2019-06-25 华中师范大学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7709B (zh) * 2013-10-23 2017-01-04 华中师范大学 含二苯醚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农药组合物
CN109956904B (zh) * 2017-12-22 2022-03-01 华中师范大学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CN110818637B (zh) * 2018-08-09 2021-03-30 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0375A (zh) * 2014-10-29 2015-03-25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
CN104886073A (zh) * 2015-05-21 2015-09-09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734789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丙环唑与氟苯醚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6561667A (zh) * 2016-11-14 2017-04-19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9928929A (zh) * 2017-12-15 2019-06-25 华中师范大学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CN109548787A (zh) * 2018-10-20 2019-04-02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557A (zh) * 2022-10-27 2022-12-20 中昇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2605A1 (zh)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97795A (zh)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9418268B (zh) 一种杀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04488870B (zh) 一种含溴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02318612B (zh) 含肟菌酯和己唑醇的农药组合物
CN102239850B (zh) 一种含吡氟菌酯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CN103975935B (zh) 一种防治农作物土传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CN109303054A (zh)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精甲霜灵的杀菌剂
CN103120166A (zh) 含有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7006485A (zh) 含叶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恶苗病上的应用
CN107372528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870480A (zh) 一种含噁霉灵和二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
CN102835413A (zh) 防治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9548787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57152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005213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在作物镰刀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0820090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14847292B (zh) 一种含有苯酰菌胺和咯菌腈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097793B (zh) 一种含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组合物
CN112616850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5685057B (zh) 一种含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
CN111937891B (zh) 一种含叶菌唑和二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
CN104488910B (zh) 含甲磺酰菌唑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7318856B (zh) 包含二氯噁菌唑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6359419A (zh)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的组合物、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538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