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7722A - 拟饵 - Google Patents

拟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7722A
CN114097722A CN202110914409.4A CN202110914409A CN114097722A CN 114097722 A CN114097722 A CN 114097722A CN 202110914409 A CN202110914409 A CN 202110914409A CN 114097722 A CN114097722 A CN 114097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re
shaft
rod
pedesta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44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道理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097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7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01K85/015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with light e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6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6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 A01K85/18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in two or more pie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一种拟饵(2),具有主体(4)和轴(10),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半体部(4a)和第二半体部(4b),且具有所述第一半体部和所述第二半体部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空腔(22);所述轴在空腔内被架设于第一半体部与第二半体部之间。所述轴具有棒部(30)、与棒部的第一端连接的凸缘部(32)和从凸缘部向棒部的相反侧突出的突起部(34)。第一半体部(4a)在内表面具有轴孔(36)。第二半体部(4b)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台座(42)和从台座(42)的表面凹陷的承载孔(44)。棒部(30)的第二端被插入所述轴孔(36),突起部(34)被插入承载孔(44),凸缘部(32)与台座(42)接触。本发明的拟饵具有优异的可组装性,且能有效地对食鱼性鱼进行引诱。

Description

拟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垂钓的拟饵(lure)。
背景技术
大口黑鲈、鰤鱼及其幼鱼、鲈鱼等大型鱼会捕食小鱼。这些大型鱼被称为食鱼性鱼。作为捕获食鱼性鱼的手段,正普及一种拟饵垂钓法(路亚垂钓法)。在拟饵垂钓法中,使用拟似小鱼等饵料的拟饵。拟饵通过被抛投而在空中飞行并最终落入水中。通过卷绕钓线,使拟饵在水中游动。将该拟饵误认为饵料的食鱼性鱼咬住拟饵。安装于拟饵的钓钩刺入食鱼性鱼,从而使食鱼性鱼被钓起。食鱼性鱼咬住拟饵的频率被称为上钩率。
为了提高上钩率,近年来,在拟饵中内置有各种机构。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87246中公开了一种拟饵,在透明的主体(饵体)的内部中设置空腔,且在该空腔内具有用于反射光的摇摆部。在该拟饵中,当摇摆部进行摇摆时,光的反射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诱食鱼性鱼。另一拟饵在空腔内具有拨浪鼓球(rattle ball)。当拟饵移动时,该球会滚动而发出声音,从而引诱食鱼性鱼。在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9岛野垂钓用具目录”中公开了具有内置机构的各种拟饵。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87246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本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9岛野垂钓用具目录”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主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的拟饵有时具有在空腔内沿左右延伸的轴。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87246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拟饵中,具有沿左右贯穿设置于摇摆部的孔的吊杆(轴)。在对拟饵进行组装时,准备将拟饵的主体沿左右一分为二而成的形状的第一半体部和第二半体部。通常,轴在中央被分割,一方与第一半体部形成为一体,另一方与第二半体部形成为一体。以分割后的轴的前端彼此对接的方式将第一半体部与第二半体部贴合,从而完成拟饵。但是,在该拟饵中,当负载来自外部的载荷时,主体变形,从而可能会引起对接部分偏移。这会妨碍内置机构的动作。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87246的拟饵中,对接部分的偏移会妨碍摇摆部的摇摆。使用该拟饵无法实现对食鱼性鱼的有效的引诱。而且,在对接部分中,由于要求较高的位置精度,因此会导致拟饵的可组装性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可组装性,且引诱食鱼性鱼的拟饵。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具有主体和轴,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半体部和第二半体部,且具有所述第一半体部和所述第二半体部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轴在所述空腔内被架设于所述第一半体部与所述第二半体部之间。所述轴具有棒部、凸缘部和突起部,其中,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棒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凸缘部向所述棒部的相反侧(与所述棒部相反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半体部在内表面具有轴孔。所述第二半体部具有台座和承载孔,其中,所述台座从内表面突出;所述承载孔从所述台座的表面凹陷。所述棒部的第二端被插入所述轴孔,所述突起部被插入所述承载孔,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台座相接触。
优选为,所述台座的与所述凸缘部接触的表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台座接触的表面的尺寸。
优选为,所述轴孔具有倾斜部和等径部,其中,所述倾斜部的直径从开口向纵深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等径部与所述倾斜部连续且直径恒定。
优选为,等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棒部的直径。
优选为,所述棒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突起部的中心线一致。
优选为,突起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棒部的直径。
优选为,该拟饵具有发光的摇摆部,该摇摆部具有供所述轴贯穿的孔且在所述空腔内以可动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成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所述摇摆部的光。
优选为,所述摇摆部能够在拟饵从动作状态变成停止状态之后仍然进行动作。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中,轴具有棒部、与棒部连接的凸缘部和从凸缘部向棒部的相反侧突出的突起部。棒部的一端插入第一半体部的轴孔,突起部插入在第二半体部的台座的表面上所设置的承载孔,凸缘部与台座接触。在该拟饵中,由于轴不被分割,因此不存在要求高位置精度的对接部分。该拟饵容易组装。在该拟饵中,由于不存在对接部分,因此,即使拟饵负载载荷,也不会产生对接部分的偏移。不会妨碍内置机构的动作。该拟饵能有效地对食鱼性鱼进行引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侧视图。
图2是沿前后方向剖切图1的拟饵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拟饵的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拟饵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的(a)是图3的轴的一端的附近被放大后的剖视图,图5的(b)是图3的轴的另一端的附近被放大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拟饵;4:主体;4a:第一半体部;4b:第二半体部;6:摇摆部;8:弹性体(弹簧);10:轴;12:线环;14:连钩环;16:钓钩;18:头部;20:尾部;22:空腔;24:前壁;26:后壁;28:孔;29:缺口;30:棒部;32:凸缘部;34:突起部;35:凸缘部的底面;36:轴孔;38:倾斜部;40:等径部;42:台座;44:承载孔;46:台座的侧表面;48: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适当地参照附图,一边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2的侧视图。在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是该拟饵2的前方,其相反方向是拟饵2的后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是该拟饵2的上方,其相反方向是拟饵2的下方。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该拟饵2的左右方向。图2是沿前后方向剖切图1的拟饵2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的剖视图。在图3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是该拟饵2的右方,其相反方向是拟饵2的左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是该拟饵2的上方,其相反方向是拟饵2的下方。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该拟饵2的前后方向。如图1-3所示,该拟饵2具有主体4、摇摆部6、弹性体8、轴10、线环12、连钩环14和钓钩16。
主体4具有类似作为饵料的小鱼的外形。主体4由硬质的材料形成。典型地,主体4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主体4也可以由如热塑性弹性体这样的软质的材料形成。主体4的前部分被称为头部18,后部分被称为尾部20。
如图3所示,主体4具有第一半体部4a和第二半体部4b。第一半体部4a和第二半体部4b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主体4通过从左右方向贴合第一半体部4a和第二半体部4b而形成。主体4具有从左右方向贴合第一半体部4a和第二半体部4b而成的结构。若换言之,图2的剖视图是将第二半体部4b拆下时的该拟饵2的侧视图。
如图2和3所示,主体4在内部具有空腔22。在该实施方式中,主体4具有光透过该空腔22的程度的透明性。因此,虽然未在图1中描绘出,但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到空腔22的内部。使该拟饵2中的摇摆部6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到。如图2所示,主体4还具有前壁24和后壁26。该前壁24与后壁26之间的区域成为空腔22。
摇摆部6位于空腔22的内部。图4是表示摇摆部6的附近的立体图。如图2和图4所示,摇摆部6沿前后方向延伸。摇摆部6呈板状。如图2-4所示,摇摆部6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孔28。如图2所示,在摇摆部6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缺口29。
摇摆部6接受来自外部的光且发光。在该实施方式中,摇摆部6是反射体。即,摇摆部6的表面反射光。摇摆部6的表面具有光泽。也可以对摇摆部6的表面实施着色、图案。摇摆部6典型地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摇摆部6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典型的摇摆部6,例示出全息片。
弹性体8位于空腔22的内部。在该实施方式中,弹性体8是弹簧8。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存在有第一弹簧8a和第二弹簧8b。第一弹簧8a卡挂于摇摆部6的前端部分的缺口29。第一弹簧8a从摇摆部6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第二弹簧8b卡挂于摇摆部6的后端部分的缺口29。第二弹簧8b从摇摆部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摇摆部6被安装于第一弹簧8a与第二弹簧8b之间。
如图2所示,第一弹簧8a的前端卡挂于前壁24。第二弹簧8b的后端卡挂于后壁26。摇摆部6通过弹簧8被安装于主体4。摇摆部6通过弹簧8能够相对于主体4振动。摇摆部6通过该弹簧8能够沿前后上下左右进行摇摆。摇摆部6通过该弹簧8能够相对于主体4进行动作。摇摆部6通过弹簧8以可动的方式被安装于主体4。
如图3和图4所示,轴10被架设于第一半体部4a与第二半体部4b之间。轴10的一端被安装于第一半体部4a,轴10的另一端被安装于第二半体部4b。轴10贯穿摇摆部6的孔28。如图3所示,轴10具有棒部30、凸缘部32和突起部34。
棒部30沿左右方向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棒部3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棒部3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棒部3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此外,在该说明书中,从棒部30的中心线向与棒部3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向被称为该轴10的“径向”。另外,包围棒部30的截面的最小圆的外径被称为该“棒部30的直径”。当棒部30的截面为圆形时,“棒部30的直径”与该圆的外径一致。以下的“凸缘部32的直径”和“突起部34的直径”的意思与其相同。
凸缘部32与棒部30的第一端连接。凸缘部32从棒部30向径向外侧突出。换言之,凸缘部32的直径大于棒部30的直径。在该实施方式中,凸缘部3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凸缘部32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凸缘部3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
突起部34从凸缘部32向棒部30的相反侧(第二半体部4b侧)突出。突起部34从凸缘部32的与棒部30连接的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凸缘部32的底面35)突出。突起部34的直径小于凸缘部32的直径。在该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突起部34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突起部3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
在该实施方式中,棒部30、凸缘部32和突起部34形成为一体。这些也可以单独形成并对其进行贴合。轴10的典型性材质为合成树脂组合物。轴10也可以由金属形成。
图5的(a)是表示轴10与第一半体部4a的接合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如图5的(a)所示,第一半体部4a在其内表面具有轴孔36。轴孔36具有倾斜部38和等径部40。在倾斜部38中,从开口朝向深度方向而直径逐渐变窄。等径部40与倾斜部38连续。等径部40的直径恒定。在该实施方式中,轴孔36的倾斜部38的截面形状和等径部40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倾斜部38的截面形状和等径部4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这些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此外,在截面形状不为圆形的倾斜部38中,“直径逐渐变窄”表示倾斜部38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变小。“等径部40的直径恒定”表示该截面形状在整个等径部40中相同。
如图5的(a)所示,棒部30的第二端(与凸缘部32侧相反侧的端)被插入轴孔36。棒部30直至进入轴孔36的等径部40为止。
图5的(b)是表示轴10与第二半体部4b的接合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如图5的(b)所示,第二半体部4b具有从其内表面突出的台座42和从该台座42的第一半体部4a侧的表面(台座42的侧表面46)凹陷的承载孔44。在该实施方式中,台座42的侧表面46的形状为圆形。台座42的侧表面46的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台座42的侧表面46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在该实施方式中,承载孔4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承载孔44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承载孔4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边形。
如图5的(b)所示,轴10的突起部34被插入承载孔44。此时,凸缘部32与台座42接触。详细而言,台座42的侧表面46与凸缘部32的底面35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台座42的侧表面46的尺寸与凸缘部32的底面35相同。台座42的侧表面46也可以大于凸缘部32的底面35。即,台座42的侧表面46也可以从凸缘部32的底面35向径向突出。只要凸缘部32的底面35不会从台座42的侧表面46伸出即可。
线环12被安装于头部18的前端。连钩环14被安装于主体4的中央附近和尾部20。线环12和连钩环14由金属线弯曲而形成。该金属线的两端被埋入主体4。线环12和连钩环14被坚固地固定于主体4。在线环12上安装有钓线48。分别在连钩环14上安装有钓钩16。在该实施方式中,钓钩16的数量为2。
在对该拟饵2进行组装时,准备第一半体部4a、第二半体部4b、用于形成线环12和连钩环14的金属线、第一弹簧8a、第二弹簧8b、摇摆部6和轴10。在第一半体部4a上安装用于形成线环12和连钩环14的金属线、第一弹簧8a、第二弹簧8b和摇摆部6。轴10的棒部30穿过摇摆部6的孔28,该棒部30的第二端被插入第一半体部4a的轴孔36。第二半体部4b覆盖第一半体部4a,轴10的突起部34被插入第二半体部4b的承载孔44。第一半体部4a和第二半体部4b彼此相接的表面被焊接在一起。据此,完成拟饵2。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2中,轴10具有棒部30、凸缘部32和从凸缘部32向棒部30的相反侧突出的突起部34。通过棒部30的第二端被插入第一半体部4a的轴孔36,突起部34被插入在第二半体部4b上所设置的台座42的承载孔44,从而使轴10安装于主体4。该安装容易地进行。该拟饵2容易组装。
在该拟饵2中,由于轴10不被分割,因此不会存在如以往的拟饵那样,使分割后的轴10的一方与另一方进行对接的部分。在该拟饵2中,组装时不要求高对接精度。该拟饵2容易组装。
由于该拟饵2不存在对接部分,因此即使拟饵2负载载荷,也不会产生对接部分的偏移。不会由于产生对接部分的偏移而妨碍摇摆部6的动作。在该拟饵2中,不会妨碍用于引诱食鱼性鱼的内置机构的动作。该拟饵2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
在该拟饵2中,轴10的凸缘部32与第二半体部4b的台座42接触。通过从棒部30突出的凸缘部32与台座42接触,轴10被稳定地安装于主体4。即使拟饵2被施加载荷、冲击,也能够防止轴10从主体4脱离。
优选台座42的侧表面46的尺寸或是与凸缘部32的底面35相同,或是大于凸缘部32的底面35。通过这样设置,轴10被更稳定地安装于主体4。即使拟饵2被施加载荷、冲击,也能够防止轴10从主体4脱离。从该观点考虑,更优选台座42的侧表面46大于凸缘部32的底面35。
在该实施方式中,轴孔36具有从开口朝向深度方向而直径逐渐变窄的倾斜部38。在组装拟饵2时,该倾斜部38将轴10的端部向等径部40引导。在组装拟饵2时,能够将轴10容易地插入轴孔36的等径部40。该拟饵2容易组装。
优选等径部40的直径大于棒部30的直径。即,优选在将棒部30插入等径部40时,棒部30与等径部40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轴10的棒部30容易地插入等径部40。该拟饵2容易组装。
在该轴10中,优选棒部30的中心线与突起部34的中心线一致。通过这样设置,从第一半体部4a侧向轴10施加的力与从第二半体部4b侧向轴10施加的力在该中心线上,以成为相反朝向的方式被负载。据此,即使拟饵2从左右方向负载载荷,也能够防止轴10从主体4脱离。
在该轴10中,优选突起部34的直径小于棒部30的直径。小径的突起部34能够容易地被插入台座42的承载孔44。该拟饵2容易组装。
在该实施方式中,拟饵2在主体4的空腔22内具有发光的摇摆部6。该摇摆部6是反射体。摇摆部6的表面反射光。主体4具有光透过空腔22内的程度的透明性。由摇摆部6反射出的光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到。由摇摆部6反射出的光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2中,能够期待高上钩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摇摆部6通过弹簧8被安装于主体4。当垂钓者拉拽拟饵2时、在水或潮的流动快时等拟饵2的动作状态下,通过该弹簧8使摇摆部6沿前后上下左右进行摇摆。通过该摇摆部6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发生变化。由摇摆部6发出的光的视觉表现发生变化。使摇摆部6看起来像是在眨眼。这样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2中,能够期待高上钩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摇摆部6通过弹簧8以可动的方式被安装于主体4。当垂钓者停止拉拽拟饵2时、水或潮的流动停止时等拟饵2从动作状态成为停止状态时,该弹簧8还会暂时动作。在拟饵2从动作状态成为停止状态时,该摇摆部6还会暂时沿前后上下左右进行摇摆。此时,还会使摇摆部6看起来像是在眨眼。在拟饵2成为停止状态后,该摇摆部6还会暂时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2中,能够期待高上钩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轴10贯穿摇摆部6的孔28。在拟饵2游动的通常的姿势下,当摇摆部6静止时,轴10不与摇摆部6的孔28的内表面接触。当摇摆部6动作时,摇摆部6能够与轴10接触。轴10限制摇摆部6在前后上下方向上的可动范围。通过该轴10,能够防止由于摇摆部6的动作较大而使摇摆部6被空腔22内部的结构物夹住或被该结构物钩挂的情况。能够防止摇摆部6被固定于非通常的位置。而且,通过轴10,能够抑制摇摆部6的摇摆变得过大。能够使该摇摆部6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摇摆。能够使摇摆部6看起来像是在眨眼。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2中,能够期待高上钩率。
优选摇摆部6被安装于第一弹簧8a与第二弹簧8b之间。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抑制摇摆部6的摇摆变得过大。该摇摆部6能够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摇摆。能够使摇摆部6看起来像是在眨眼。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2中,能够期待高上钩率。
如上所述,在拟饵2从动作状态成为停止状态时,摇摆部6也会暂时沿前后上下左右进行摇摆。该拟饵2进行振动的时间优选为3秒钟以上,更优选为5秒钟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秒钟以上。
从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的观点考虑,摇摆部6的反射率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7以上。
在上述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体为弹簧8。弹性体也可以不为弹簧8。例如,弹性体也可以为橡胶。弹性体只要能够使摇摆部振动即可。
在上述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摇摆部6为反射体。摇摆部也可以为接受来自外部的光且发光的荧光体或磷光体。摇摆部也可以为接受来自外部的光,使其聚光或扩散的透射体。作为典型的透射体,例示出透镜和棱镜。
摇摆部可以为自身发光的发光体。作为典型的发光体,可列举出利用化学反应发光的化学发光体。作为发光体的其他的例子,可列举出发光器件。例如,能够使用在其主体上固定有发光二极管和电池的摇摆部。
在以上中,列举出鱼用拟饵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虽然在此没有列举,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饵木等鱼以外的鱼贝类用拟饵。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而且,该拟饵的可组装性优异。由此可知,本发明的优势明显。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适用于湖沼、池塘、水库、河流、海等各种场所中的垂钓。

Claims (8)

1.一种拟饵,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和轴,其中,
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半体部和第二半体部,且具有所述第一半体部和所述第二半体部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空腔;
所述轴在所述空腔内被架设于所述第一半体部与所述第二半体部之间,
所述轴具有棒部、凸缘部和突起部,其中,
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棒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凸缘部向所述棒部的相反侧突出,
所述第一半体部在内表面具有轴孔,
所述第二半体部具有台座和承载孔,其中,
所述台座从内表面突出;
所述承载孔从所述台座的表面凹陷,
所述棒部的第二端被插入所述轴孔,所述突起部被插入所述承载孔,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台座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座的与所述凸缘部接触的表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台座接触的表面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孔具有倾斜部和等径部,其中,所述倾斜部的直径从开口向深度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等径部与所述倾斜部连续且直径恒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棒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突起部的中心线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棒部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该拟饵具有发光的摇摆部,该摇摆部具有供所述轴贯穿的孔且在所述空腔内以可动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主体,
所述主体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所述摇摆部的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摆部能够在拟饵从动作状态变成停止状态之后仍然进行动作。
CN202110914409.4A 2020-08-26 2021-08-10 拟饵 Pending CN1140977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237 2020-08-26
JP2020142237A JP2022037984A (ja) 2020-08-26 2020-08-26 ルア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7722A true CN114097722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22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4409.4A Pending CN114097722A (zh) 2020-08-26 2021-08-10 拟饵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9133B2 (zh)
JP (1) JP2022037984A (zh)
KR (1) KR20220027004A (zh)
CN (1) CN114097722A (zh)
DE (1) DE102021208972A1 (zh)
TW (1) TW20220779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9391B2 (ja) * 2020-03-06 2023-09-2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用のルアー
JP2022184423A (ja) * 2021-06-01 2022-12-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2023016548A (ja) * 2021-07-21 2023-02-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KR20230019789A (ko) * 2021-08-02 2023-02-09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루어
EP4147571A1 (en) * 2021-08-25 2023-03-15 Globeride, Inc. Lure for fishing
KR20230055943A (ko) * 2021-10-19 2023-04-26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루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8825B2 (ja) * 2018-04-19 2022-01-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US11388893B2 (en) * 2020-04-27 2022-07-19 Garrie Naumovitz Pivoting fishing ji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7799A (zh) 2022-03-01
US20220061280A1 (en) 2022-03-03
KR20220027004A (ko) 2022-03-07
US11439133B2 (en) 2022-09-13
JP2022037984A (ja) 2022-03-10
DE102021208972A1 (de)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97722A (zh) 拟饵
CN110384078B (zh) 拟饵
CN112655673B (zh) 拟饵
CN112655674A (zh) 拟饵
CN112655672B (zh) 拟饵
US6212818B1 (en) Soft bait fish lure
CN115669622A (zh) 拟饵
US6622419B2 (en) Mechanical fishing lure
US7059080B2 (en) Fishing lure system
JP6017832B2 (ja) ルアー
US20230165229A1 (en) Lure
JP6137517B1 (ja) ジグヘッド
US20090223108A1 (en) Swimming softbait lure
JP4434836B2 (ja) ルアー
CN112005977A (zh) 拟饵
JP2001112380A (ja) ルアー
JPH09308411A (ja) ルアー用釣針および釣針用浮き
KR102666629B1 (ko) 개선된 기능을 갖는 수평 에기
JP2005218313A (ja) ルアー
WO2006025115A1 (ja) 発光ルアー
KR20230034130A (ko) 루어
JP2011172557A (ja) 釣具
JP2000157105A (ja) ルア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