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6449B - 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6449B
CN114096449B CN202080049645.8A CN202080049645A CN114096449B CN 114096449 B CN114096449 B CN 114096449B CN 202080049645 A CN202080049645 A CN 202080049645A CN 114096449 B CN114096449 B CN 114096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elay valve
piston
val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96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6449A (zh
Inventor
彼得·拜尔
哈特姆特·沙普勒
克里斯蒂安·厄泽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Original Assignee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filed Critical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Publication of CN114096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6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18Triple or other relay valves which allow step-wise application or release and which are actuated by brake-pipe pressure variation to connect brake cylinders or equivalent to compressed air or vacuum source or atmosphe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04Driver's valves
    • B60T15/043Driver's valves controlling service pressure br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025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lves
    • B60T15/027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2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gaseous
    • B60T13/26Compressed-ai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2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gaseous
    • B60T13/26Compressed-air systems
    • B60T13/261Compressed-air systems systems with both indirect ap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by springs or weights and released by compress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3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36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36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 B60T15/54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for controlling exhaust from triple valve or from brake 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的阀单元(14)的继动阀(10),例如用于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阀单元的继动阀,继动阀具有第一总成件(18)和第二总成件(20),其中,继动阀(10)的活塞(24)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28)以轴向受引导的方式容纳或能容纳在第一总成件(18)中,并且其中,第二总成件(20)具有继动阀(10)的另外的阀构件以及排气区域。根据本发明规定,至少第一总成件(18)以及第二总成件(20)构建在一起而形成预装配单元(26),第一总成件(18)和第二总成件(20)借助卡口连接部(30)接合在一起用以产生预装配单元(26),并且预装配单元(26)被置入到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通过罐式内壁(32)限界出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被紧固在其中。因此,预装配单元(26)在阀单元(14)的相应构造的壳体(12)中的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的装配是可能的。

Description

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例如用于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阀单元的继动阀,继动阀具有第一总成件和第二总成件,其中,继动阀的活塞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以轴向受引导的方式容纳或能容纳在第一总成件中,并且其中,第二总成件具有继动阀的另外的阀构件以及排气区域。
背景技术
由EP 2 266 854 B1已知一种用于商用车辆的压缩空气制动设施的继动阀。继动阀具有壳体、在壳体中能横向移动地布置的具有继动阀活塞孔的继动阀活塞、将继动阀活塞包围在壳体中的具有继动阀盖孔的继动阀盖。继动阀盖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噪音阻尼器紧固在继动阀盖上的紧固机构,其中,继动阀能通过继动阀活塞孔并通过继动阀盖孔向着噪音阻尼器排气,并且其中,由继动阀盖和继动阀活塞限界出控制压力腔室。因此,该继动阀具有能以盖封闭的壳体,继动阀的所有构件依次耗费地置入并紧固到该壳体中。此外,在盖上在所有其中描述的实施形式中构造有用于轴向引导继动阀的活塞的机构,从而本身使用两件式的壳体。盖借助螺钉与壳体牢固地连接。虽然继动阀的这种构思被证明是有用的,但其装配涉及了相对高的制造耗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例如车辆的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该继动阀可以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制造和装配。
该任务利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继动阀来解决。有利的改进方案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例如用于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阀单元的继动阀,继动阀具有第一总成件和第二总成件,其中,继动阀的活塞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以轴向受引导的方式容纳或能容纳在第一总成件中,并且其中,第二总成件具有继动阀的另外的阀构件以及排气区域。
为了解决所提出的任务而规定,至少第一总成件以及第二总成件构建在一起而形成预装配单元,第一总成件和第二总成件借助卡口连接部接合在一起用以产生预装配单元,并且预装配单元被置入到阀单元的壳体的通过罐式内壁限界出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被紧固在其中。
由此伴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而得到继动阀的显著简化的装配过程。这种如描述的那样构建的包括继动阀的所有壳体内部构件的预装配单元可以另外地预装配并简单地置入到继动阀的或阀单元的壳体中并且在那里借助固定环等固定在其中。替选于此地,也可以首先将继动阀的活塞置入到继动阀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接着,可以将两个借助卡口连接部连接的总成件作为类似一体式的预装配单元置入到壳体中并紧固在那里。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必要时连同另外的部件一起)可以是驻车制动器的电子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或用于调整商用车辆的这种制动系统的车桥调节器的组成部分。
根据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继动阀的技术上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的是,活塞的引导区段具有穿过该引导区段和活塞的活塞盘的中央的阶梯钻孔,在壳体的靠内的底部上构造有相对于继动阀的纵向中轴线中央地定向的引导销,并且活塞利用其阶梯钻孔容纳在引导销上并且通过引导销以能轴向移动的方式受引导。由此确保了活塞在壳体中的精确的轴向引导,其中,借助活塞能操纵入口阀和出口阀或者它们的功能。
进一步可以规定的是,第一总成件具有截锥形的基础几何形状并且第二总成件具有柱体式的基础几何形状,它们分别具有轴向的中央钻孔,活塞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以能轴向运动的方式容纳在第一总成件的中央钻孔中,在第二总成件的中央钻孔中紧固有空心柱体式的阀盘引导件,阀盘以能轴向运动的方式支承在阀盘引导件的轴向靠内的端部上,径向内部地构造在第一总成件上的凸缘状的、圆的、轴向突起的密封座以及第二总成件的借助第一压缩弹簧向着该密封座被加载弹簧力的阀盘形成继动阀的入口阀,并且活塞杆的轴向自由端部上的环形的密封区段以及第二总成件上的阀盘形成出口阀。由此确保了活塞在壳体中的精确的轴向引导。此外,能实现继动阀的入口阀功能和出口阀功能,这两个功能借助活塞来激活或去除激活。
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继动阀的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第一总成件具有径向相对地布置的且关于继动阀的纵向中轴线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组,两个组分别具有至少三个用于空气引导的彼此间隔开的径向向外指向的肋,这些肋在两个组内分别彼此对齐地构造,在至少一个组中至少一个肋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定向突出部,定向突出部作为用于确保预装配单元的具有优化的空气引导的在周向方向上符合规定地定向的装入定位的装配辅助,至少区域式形状锁合地布置在阀单元的壳体的内壁中的配属的、几何形状互补的留空部中。
替选于此地可以规定,第一总成件具有径向相对地布置的且关于继动阀的纵向中轴线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组,两个组分别具有至少三个用于空气引导的彼此间隔开的径向向外指向的肋,这些肋在两个组内分别彼此对齐地构造,在至少一个组中至少一个肋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定向突出部,定向突出部用作用于确保预装配单元的具有优化的空气引导的在周向方向上符合规定地定向的装入定位的视觉上的装配辅助,定向突出部不为此嵌接到阀单元的壳体的内壁中的配属的留空部中。
通过第一总成件的成组地布置的平行的肋,确保了在继动阀内的优化的、尽可能少涡流的空气流动。在此,定向突出部始终使预装配单元在继动阀的或阀单元的壳体中正确的周向侧的装入位置成为可能,从而在壳体中实现优化的空气导引功能。由此排除了装配错误。同时,肋提高了第一总成件的机械强度。继动阀的预装配单元的术语“周向定位”在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涉及在为了提供继动阀而将预装配单元推入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时使预装配单元绕着继动阀的纵向中轴线的确定的转动角度,在该转动角度下定向突出部与内壁中的留空部嵌接并且因此确保了正确的装入定位。
关于该方面可以规定,在第一总成件上与两个组的肋正交地且以相互对齐的方式构造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置的横向肋。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总成件的机械刚度。
在此规定的是,分别具有至少三个肋的两个组和至少两个横向肋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它们空出近似柱体式的且与纵向中轴线同轴地构造的内部空间,用以穿引活塞的引导区段。由此,保留了足够的空间用于使同轴地围绕引导销的活塞杆轴向穿引过第一总成件。
此外,优选规定的是,在至少一个肋上的至少一个定向突出部在周向方向上布置成使得在预装配单元置入到阀单元的壳体中的情况下得到优化的空气引导。因此,两个组的肋始终明确地且优化地相对于阀单元的壳体内的主要的空气流动定向并由此显著简化了装配过程。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第二总成件轴向外部具有轴向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和轴向的直径较大的凸起部,它们与纵向中轴线同轴地构造,其中,直径较小的凸起部与出口阀联接地环绕限界出继动阀的排气空间。由此得到了第二总成件的高的功能性集成度。尤其地,借助在第二总成件上的构成排气部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确保了可靠地气动联接到优选声学的阻尼元件上。
此外优选规定的是,紧固在第二总成件上的阀盘引导件具有靠内的环形壁和与靠内的环形壁同轴布置的靠外的环形壁,其中,在靠内的环形壁和靠外的环形壁之间构成环形空间,其具有底部,用于容纳第一压缩弹簧的一个轴向端部。由此,得到了对阀盘和所提到的第一压缩弹簧的可靠的引导和位置固定。
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继动阀的另外的改进方案规定,阀盘引导件的靠内的环形壁具有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均匀地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且与纵向中轴线平行地取向的纵向肋。由此得到了经由排气空间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声音阻尼效果。
优选地,轴向的直径较小的和直径较大的凸起部的自由端部分别具有锋利边沿。由此可以在装配继动阀时更容易地将所提到的凸起部压入到开孔的隔绝元件、例如排气部的声学的阻尼纤维网或阻尼针织物中。
优选地,直径较小的凸起部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纵向中轴线延伸的梁腹。由此有利地提高了在继动阀的该区段中的构件刚度。此外,通过该梁腹减少了流出的空气的速度并因此同时减小了其噪音生成。此外,该梁腹具有至少初步的相对于异物的过滤功能。最后,梁腹可以必要时作为在拆卸继动阀时用于合适的工具的作用点。
根据另外的有利的改进方案,至少第一总成件阻尼振动地构造或布置。由此显著地减弱继动阀的工作噪音。为了该目的,两个总成件可以例如由阻尼振动的塑料或类似物制造或者具有阻尼振动的塑料或类似物。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第一总成件在接近活塞盘的盖区段的区域中具有环形槽,环形槽面朝活塞盘的接近引导区段的下侧,并且在环形槽中布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的一个轴向端部,第二压缩弹簧以其另一个轴向端部支撑在活塞盘上。借助这种压缩弹簧能够调整用于操纵活塞所需要的控制空气压力。此外,压缩弹簧支持活塞返回到其未受操纵的初始定位中。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整合到继动阀的第一总成件和/或第二总成件中。由此,另外的功能成本低廉地整合到继动阀中。例如,可以借助这类传感器提前识别出继动阀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结冰的风险。
最后,在两个总成件上布置有所有需要的密封环,这些密封环置入在第一总成件和第二总成件的圆槽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给说明书附上了附图。其中,
图1示出穿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继动阀的纵剖面,继动阀具有罐式壳体和安置在该壳体中的由两个总成件构成的预装配单元;
图2在没有活塞的情况下示出根据图1的继动阀的预装配单元的侧视图;
图3在没有活塞的情况下示出预装配单元相对于图2绕纵向中轴线转动了90°的侧视图;
图4在没有活塞的情况下示出根据图1至3的预装配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继动阀10容纳在未示出的商用车辆的未示出的制动系统的气动阀单元14的壳体12中。
继动阀10具有第一总成件18和第二总成件20以及活塞24,其中,第一总成件18和第二总成件20以及优选活塞24在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中整体上形成预装配单元26。第一总成件18和第二总成件20借助卡口连接部30牢固地相互连接并且活塞24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域28在中央以能轴向移动的方式容纳在第一总成件18之内。
预装配单元26置入到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一侧打开的、罐状的和阶梯状的内壁32中并且在其中仅示范性地借助固定环34轴向地位置固定和紧固。因此,得到了继动阀10在阀单元14的壳体12之内的显著简化的装配过程,这是因为预装配单元26能够作为整体被推入到壳体12中。内壁32、活塞24以及两个总成件18、20基本上相对于纵向中轴线36旋转对称地构建。在此,两个总成件18、20具备带有各自的中央钻孔22、23的尽可能截锥形的或柱体式的基础几何形状。第一总成件18中的中央钻孔22形成用于穿引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内部空间190。
至少第一总成件18优选阻尼振动地构造,例如通过由合适的阻尼振动的塑料来制造第一总成件。
在壳体12的内壁32的底部40处存在相对于纵向中轴线36中央地布置且在此空心柱体式的引导销42,活塞24以能轴向移动的方式容纳在该引导销上。为此,活塞24具有穿过其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28和其活塞盘50的中央的阶梯钻孔29,其中,引导销42区段式地布置在活塞24的阶梯钻孔29之内。活塞24和引导销42之间的密闭借助在其装入位置中的椭圆的密封环44来实现。
在说明的另外的进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显示概览而未给其余的椭圆的且以十字阴影线表示的密封环配设附图标记。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在第一总成件18之内的密闭和/或支持式径向引导借助唇式密封环46来实现。活塞24的基本上碟形的实心的活塞盘50借助Z形的密封环52径向向外地相对于内壁32密闭。唇式密封环46的使用并非在继动阀的每种结构形式中都是需要的。然而,在使用唇式密封环的情况中需要实现压力补偿,这接着在下面进行阐述。
在第一总成件18和底部40之间构造有基本上柱体式的工作空间58,该工作空间通过活塞盘50划分成上部腔室60和下部腔室62。上部腔室60如以箭头64示出的那样能以用于驱控继动阀10的控制压力pS来加载。带有调设出的供应压力或例如制动压力的压缩空气处于下部腔室62中。
在第二总成件20处紧固有用于轴向引导近似圆环形的阀盘72以及用于使第一压缩弹簧74支承固定的阀盘引导件70。优选地,阀盘72具有为了更好的显示概览而未标注的带有近似圆环的几何形状的涂橡胶的上侧,利用具有L形横截面几何形状的同样未标注的内置且环形围绕的金属或塑料型材使该阀盘机械地稳定化。借助第一压缩弹簧74的弹簧力轴向向着凸缘状、环绕的轴向突起的阀座78加载阀盘72并且阀盘与之一起形成入口阀80。在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轴向自由端部84上的环形的密封区段82与阀盘72协作地形成出口阀86。
在第一总成件18上还整合地构造有第一组90和第二组92的肋,其中,每个组90、92优选分别具有三个平行地与图面间隔开地延伸的用于空气引导的肋(参见对图1接下来的描述以及对图2和3的描述)。在此,具有肋的两个组90、92径向相对置以及径向内部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以便使活塞24的容纳在引导销42上的引导区段28的同轴穿引成为可能。
第一总成件18和内壁32之间的近似环形的空间94借助未示出的通道例如与同样未标注的制动系统的制动缸连接,从而该制动缸以由继动阀控制的方式,如用另外的箭头96示出的那样,能被加载以用于操纵制动缸或其它的气动的耗能器的供应压力pVer。该供应压力pVer也可以被称为由继动阀调设出的供应压力pVer
阀盘引导件70具有靠内的环形壁100和同轴地围绕该靠内的环形壁的靠外的环形壁102,其中,径向在靠内的环形壁100和靠外的环形壁102之间构造有具有底部106的环形空间104。在该环形空间104中布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4,该第一压缩弹簧利用其一个轴向端部支撑在阀盘引导件70的底部106上并且利用其另一个轴向端部支撑在阀盘72的下侧上。
阀盘72借助相对其涂橡胶部整合地实施的、未标注的密封唇或密封边沿相对于靠内的和靠外的环形壁100、102密闭和/或轴向受引导。阀盘引导件70的靠内的环形壁100具有大量的在周向侧相对彼此平行以及近似平行于纵向中轴线36地延伸的纵向肋108。因此,得到了在经由继动阀10的排气空间110排出的排气流动112处的消音效果。此外,由此在排气空间110的区域中出现尽可能层状的空气流动。
第二总成件20具有整合地在其上成形出的轴向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以及轴向的直径较大的凸起部120,其中,轴向的直径较大的凸起部同轴地间隔开地围绕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在此,两个凸起部118、120分别具有基本上空心柱体式的几何形状。在此,直径较大的凸起部120的为了更好的显示概览而未标注的轴向长度被测定为小于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的同样未标注的轴向长度。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环绕限界出继动阀10的排气空间110。
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的自由端部122和直径较大的凸起部120的自由端部124分别实施为具有小的曲率半径的锋利边沿126、128。通过锋利边沿126、128使得继动阀10的排气空间110优化地气动联接到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用于使继动阀10的运行噪音声音最小化的声学阻尼元件上。为了该目的,阻尼元件具有合适的纤维网或针织物。此外,在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之内整合地成形出至少一个梁腹130,其中,还作为筛元件起作用的梁腹130垂直于纵向中轴线36地延伸。梁腹130首先用作拦挡异物或类似物,然而其也可以作为针对将预装配单元26从阀单元14的壳体12中拆卸下来的工具的作用点。
此外,第一总成件18在其接近活塞盘的盖区段154上具有环形槽136,该环形槽的开口面朝活塞24的下侧138并且在该环形槽中可选地能够容纳有用于调整活塞24的响应行为的第二压缩弹簧140。
在第二组92肋内的肋142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定向突出部144,定向突出部在在此示出的预装配单元26的符合规定的装配状态中在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内壁32之内至少区域式形状锁合地嵌接到壳体12的留空部146中。为了该目的,留空部146基本上与肋142上的定向突出部144几何形状互补地构造。在此,留空部146在内壁32中在周向侧定位成使得在将预装配单元26置入到阀单元14的壳体12中的情况下在继动阀10之内,尤其是在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和内壁32之间在第一总成件18的肋的区域中,出现优化的空气流动。
经由阀单元14的壳体12之内的另外的通道,储备压力pVor如其以箭头150仅符号性地示出的那样在卡口连接部30的区域中被输送给继动阀10。在此,储备压力pVor由压缩空气供应单元、例如商用车辆的压缩机来提供。
在图1中示出的切换位置中,继动阀10的活塞是未被操纵的,从而入口阀80是关闭的并且出口阀86是打开的。因此,仍有可能在制动缸中存在的制动压力能够逆着箭头96的取向经由所提到的空间94沿着第一总成件18的肋径向向内地到达内部空间190并从该内部空间经由阀盘引导件70到达排气空间110。压缩空气从排气空间经由未示出的阻尼元件到达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外部环境156中。
如果以足够高的控制压力pS加载上部腔室60,从而使上部腔室60中的控制压力高于工作空间58的下部腔室62中的当前压力,那么活塞24轴向向着排气空间110的方向运动,直至活塞盘50止挡在第一总成件18上。随后,出口阀86关闭并且入口阀80打开,这是因为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环形的密封区段82在轴向逆着第一压缩弹簧74的预应力地被向着阀盘72挤压。同时,阀盘72从第一总成件18的凸缘状的密封座78抬起。从现在起,储备压力pVor如以箭头150示出的那样能够经由打开的入口阀80并通过第一总成件18的肋到达所提到的空间94中以及从该空间出发如以箭头96示出的那样加载制动缸或其它的气动耗能器,用以进行操纵。在此,活塞24的响应行为借助可选的第二压缩弹簧140来调整。
如果工作空间58的上部腔室60中的控制压力pS下降直至工作空间58的下部腔室62的当前压力之下,那么活塞24在此被第二压缩弹簧140的弹簧力支持地又运动回到图1中示出的轴向的初始位置中,在该初始位置中,入口阀80又是关闭的并且出口阀86是打开的,用以使制动缸或其它的气动耗能器排气。
活塞24的向上运动至少部分地通过小的挖孔开口152或具有小的横截面的钻孔来支持,通过小的挖孔开口或具有小的横截面的钻孔在小的范围中可能的剩余压力可以从制动缸或其它的气动耗能器逆着箭头96的方向到达配备肋的第一总成件18的柱体式的空间94中并从该空间到达在活塞24处的工作空间58的下部腔室62中。为了该目的,至少一个挖孔开口152轴向上完全穿透第一总成件18的面向活塞24的漏斗状的盖区段154。
若不使用贴靠在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上的唇式密封环52,那么就能够取消挖孔开口152。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在活塞24向上运动到图1中示出的定位中的情况下,压缩空气从柱体式的空间94在第一总成件18的径向外侧处沿着第一总成件的肋90、92径向向内地到达围绕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内部空间190中并且从该内部空间沿着引导区段28的径向外侧轴向在向着活塞24的方向上到达工作空间58的下部腔室62中。
此外,这类继动阀的工作方式对于压缩空气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足够熟知的,从而可以取消更详尽的描述。
至少一个传感器、尤其是电子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分别整合到第一总成件18和/或第二总成件20中。由此可以及时探测继动阀10的例如会导致继动阀10的部件结冰的临界的运行状态。这类在不利的境况中至少会导致继动阀10的部分失效的临界的运行状态可以例如通过合适地驱控继动阀10和/或激活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电加热装置来抵抗。
图2在没有活塞24的情况下示出了根据图1的继动阀10的预装配单元的侧视图。相对于纵向中轴线36基本上旋转对称地构建且没有活塞地示出的预装配单元26包括基本上截锥形的第一总成件18和基本上柱体式的第二总成件20。这两个总成件18、20借助已经提到的卡口连接部30以机械的方式牢固地相互连接。
为了得到借助组合的插塞转动运动能锁定并又能松开的卡口连接部30,第二总成件20具有第一和第二卡口构件160、162,它们径向向外并且彼此正好相反地对置布置。在第一总成件18上整合地成形出两个卡锁钩164、166,它们同样相对置地定位。在在此示出的卡口连接部30的锁定的状态中,第一总成件18的两个卡锁钩164、166分别弹动卡锁地从后面嵌接第二总成件20的两个卡口构件160、162。卡锁钩164、166分别具有凹部168、170和卡锁突出部172、174,卡锁突出部分别构造在卡锁钩164、166的自由端部的区域中并且向着第一总成件18的方向指向。卡口构件160、162在在此示出的卡口连接部30的锁定状态中至少区域式形状锁合地分别容纳在卡锁钩164、166的凹部168、170中的一个凹部中并且分别通过卡锁突出部172、174防止卡口连接部30的意外的松开。
此外,第一组90的肋具有用于优化继动阀10内的空气流的三个彼此平行间隔开地延伸的肋180、182、184,而第二组的肋在此被遮挡(为此参见图3)。第一横向肋186和第二横向肋188径向相对置地布置以及径向间隔开且彼此对齐地定位。两个从它们那侧可见的横向肋186、188分别垂直于第一组90的在端侧可见的肋180、182、184和第二组的不可见的肋。第一组90的肋180、182、184、第二组的肋和两个横向肋186、188径向内部共同限界出近乎柱体式的以及相对于纵向中轴线36中央地取向的内部空间190,用以穿引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
在此,第二总成件20例如具有三个径向的排气开口192以及两个下侧的空心柱体式的凸起部122、124。预装配单元26在壳体12的内壁32内的气动密闭借助例如是聚合物O形环的四个密封环198、200、202、204来实现。能看到的是,两个密封环198、200布置在第一总成件19上,而两个密封环202、204布置在第二总成件20上。
图3同样在没有活塞24的情况下以绕着纵向中轴线转动了90°的侧视图示出根据图2预装配单元26。在该附图中,继动阀10的预装配单元26也借助通过卡口连接部30牢固地相互连接的总成件18、20来构建。
第一组90的肋包括平行于图面且分别彼此间隔开地延伸的三个肋182、184、186,它们在图3中仅部分地可见。相应地,除了具有定向突出部144的中间的肋142之外,第二组92的肋还包括两个另外的在两侧相对于肋142平行间隔开地延伸的肋210、212。第一组90的肋180、182、184和第二组92的肋142、210、212以分别对置以及垂直于纵向中轴线36对称地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相互对齐的方式整合地构造在第一总成件18上。
已经提到的两个空心柱体式的凸起部118、120在第二总成件20的下端部上与纵向中轴线36同轴地延伸,其中,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的自由端部122具有已经提到的锋利边沿126并且在直径较大的凸起部120上构造出已经提到的锋利边沿128。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环绕限界出在图1中示出的继动阀10的排气空间110。
图4同样在没有活塞24的情况下示出根据图1至3的预装配单元26的简化的俯视图,更确切地说是从第一总成件18的接近壳体底部的盖区段154向着第二总成件20的方向观察。能看到,预装配单元26的第一总成件18相对于纵向中轴线36基本上旋转对称地构造。在第一总成件18的接近壳体底部的盖区段154上能看到环形槽136,第二压缩弹簧140能容纳在该环形槽中。此外,在第一总成件18上能看到在其上构成径向伸出的定向突出部144的那个肋142,该定向突出部嵌接到壳体12的内壁32中的配属的留空部146中。在排气空间110的区域中,近乎长方体形的且作为筛起作用的梁腹130横向于纵向中轴线36地延伸。梁腹130整合地构造在第二总成件20上。用于穿引继动阀的活塞的、由第一总成件18的在此未示出的肋径向内部地环绕限界出的柱体式的内部空间190同样与纵向中轴线36同轴地延伸。也能看到第一总成件18的盖区段154中的挖孔开口152。
附图标记列表(说明书的一部分)
10 继动阀
12 壳体
14 阀单元
18 第一总成件
20 第二总成件
22 第一总成件中的中央钻孔
23 第二总成件中的中央钻孔
24 活塞
26 预装配单元
28 活塞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
29 活塞中的阶梯钻孔
30 卡口连接部
32 内壁
34 固定环
36 纵向中轴线
40 内壁的底部
42 引导销
44 密封环
46 唇式密封环
50 活塞盘
52 活塞上的Z形密封环
58 工作空间
60 工作空间的上部腔室
62 工作空间的下部腔室
64 控制压力流动
70 阀盘引导件
72 阀盘
74 (阀盘上的)第一压缩弹簧
78 凸缘状的密封座
80 入口阀、入口阀功能
82 活塞的引导区段上的环形的密封区段
84 活塞杆的自由端部
86 出口阀、出口阀功能
90 肋的第一组
92 肋的第二组
94 具有调设出的供应压力的空间
96 供应压力流动
100 阀盘引导件的轴向靠内的环形壁
102 阀盘引导件的轴向靠外的环形壁
104 阀盘引导件的环形空间
106 阀盘引导件的底部
108 纵向肋
110 排气空间
112 排气流动
118 第二总成件上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
120 第二总成件上的直径较大的凸起部
122 直径较小的凸起部的自由端部
124 直径较大的凸起部的自由端部
126 直径较小的凸起部上的锋利边沿
128 直径较大的凸起部上的锋利边沿
130 第二总成件上的梁腹
136 第一总成件中的环形槽
138 活塞的下侧
140 (活塞上的)第二压缩弹簧
142 第二组的肋
144 肋142的定向突出部
146 内壁中的留空部
150 储备压力流动
152 挖孔开口、第一总成件的盖区段中的钻孔
154 第一总成件的盖区段
156 外部环境
160 第一卡口构件
162 第二卡口构件
164 第一卡锁钩
166 第二卡锁钩
168 第一卡锁钩中的凹部
170 第二卡锁钩中的凹部
172 第一卡锁钩上的卡锁突出部
174 第二卡锁钩上的卡锁突出部
180 第一组的第一肋
182 第一组的第二肋
184 第一组的第三肋
186 第一横向肋
188 第二横向肋
190 第一总成件上的内部空间
192 排气开口
196 径向排气部
198 密封环
200 密封环
202 密封环
204 密封环
210 第二组的第一肋
212 第二组的第二肋
pS 控制压力
pVer 供应压力、调设出的压力
pVor 储备压力

Claims (17)

1.用于气动的阀单元(14)的继动阀(10),所述继动阀具有第一总成件(18)和第二总成件(20),其中,所述继动阀(10)的活塞(24)的空心柱体式的引导区段(28)以轴向受引导的方式容纳或能容纳在所述第一总成件(18)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总成件(20)具有所述继动阀(10)的另外的阀构件以及排气区域,其中,至少所述第一总成件(18)以及所述第二总成件(20)构建在一起而形成预装配单元(26),其中,所述第一总成件(18)和所述第二总成件(20)借助卡口连接部(30)接合在一起用以产生所述预装配单元(26),其中,所述预装配单元(26)被置入到所述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通过罐式内壁(32)限界出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被紧固在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段(28)具有穿过所述引导区段和所述活塞(24)的活塞盘(50)的中央的阶梯钻孔(29),在所述壳体(12)的靠内的底部(40)上构造有相对于所述继动阀(10)的纵向中轴线(36)中央地定向的引导销(42),并且所述活塞(24)利用其阶梯钻孔(29)容纳在所述引导销(42)上并且通过所述引导销以能轴向移动的方式受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成件(18)具有截锥形的基础几何形状并且所述第二总成件(20)具有柱体式的基础几何形状,它们分别具有轴向的中央钻孔,所述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以能轴向运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第一总成件(18)的中央钻孔(22)中,在所述第二总成件(20)的中央钻孔(23)中紧固有空心柱体式的阀盘引导件(70),阀盘(72)以能轴向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阀盘引导件的轴向靠内的端部上,径向内部地构造在第一总成件(18)上的凸缘状的、圆的、轴向突起的密封座(78)以及所述第二总成件(20)的借助第一压缩弹簧(74)向着所述密封座(78)被加载弹簧力的阀盘(72)形成所述继动阀(10)的入口阀(80),并且所述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轴向自由端部(84)上的环形的密封区段(82)以及第二总成件(20)上的所述阀盘(72)形成出口阀(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总成件(18)的中央钻孔(22)中布置有唇式密封环(46),所述唇式密封环密闭地且以起径向引导的方式向着所述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柱体式的外侧起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成件(18)具有径向相对地布置的且关于所述继动阀(10)的纵向中轴线(36)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组(90、92),所述两个组分别具有至少三个用于空气引导的彼此间隔开的径向向外指向的肋(142、180、182、184、210、212),这些肋(142、180、182、184、210、212)在所述两个组(90、92)内分别彼此对齐地构造,在至少一个组(90、92)中至少一个肋(142)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定向突出部(144),所述定向突出部作为用于确保所述预装配单元(26)的具有优化的空气引导的在周向方向上符合规定地定向的装入定位的装配辅助,至少区域式形状锁合地布置在所述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内壁(32)中的配属的、几何形状互补的留空部(14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成件(18)具有径向相对地布置的且关于所述继动阀(10)的纵向中轴线(36)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组(90、92),所述两个组分别具有至少三个用于空气引导的彼此间隔开的径向向外指向的肋(142、180、182、184、210、212),这些肋(142、180、182、184、210、212)在所述两个组(90、92)内分别彼此对齐地构造,在至少一个组(90、92)中至少一个肋(142)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定向突出部(144),所述定向突出部充当用于确保所述预装配单元(26)的具有优化的空气引导的在周向方向上符合规定地定向的装入定位的视觉上的装配辅助,所述定向突出部(144)不为此嵌接到所述阀单元(14)的壳体(12)的内壁(32)中的配属的留空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总成件(18)上与所述两个组(90、92)的肋(142、180、182、184、210、212)正交地且以相互对齐的方式构造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置的横向肋(186、18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分别具有至少三个肋(142、180、182、184、210、212)的两个组(90、92)和至少两个横向肋(186、188)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它们空出近似柱体式的且与纵向中轴线(36)同轴地构造的内部空间(190),用以穿引所述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肋(142)上的至少一个定向突出部(144)在周向方向上布置成使得在所述预装配单元(26)置入到所述阀单元(14)的壳体(12)中的情况下得到优化的空气引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总成件(20)轴向外部具有轴向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和轴向的直径较大的凸起部(120),所述轴向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和所述轴向的直径较大的凸起部与纵向中轴线(36)同轴地构造,其中,所述轴向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与出口阀(86)联接地环绕限界出所述继动阀(10)的排气空间(1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紧固在第二总成件(20)上的阀盘引导件(70)具有靠内的环形壁(100)和与所述靠内的环形壁同轴布置的靠外的环形壁(102),其中,在所述靠内的环形壁(100)和所述靠外的环形壁(102)之间构成环形空间(104),所述环形空间具有底部(106),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压缩弹簧(74)的一个轴向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盘引导件(70)的靠内的环形壁(100)具有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均匀地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且与纵向中轴线(36)平行地取向的纵向肋(108)。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和直径较大的凸起部(120)的自由端部(122、124)分别具有锋利边沿(126、12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较小的凸起部(118)具有至少一个横向于纵向中轴线(36)延伸的梁腹(130)。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成件(18)在面朝所述活塞(24)的活塞盘(50)的盖区段(154)的区域中具有环形槽(136),所述环形槽面朝所述活塞(24)的活塞引导侧的下侧(138),并且在所述环形槽(136)中布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40)的一个轴向端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以其另一个轴向端部支撑在活塞盘(5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整合到所述继动阀(10)的第一总成件(18)和/或第二总成件(20)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总成件(18)的中央钻孔(22)中布置有唇式密封环(46),所述唇式密封环密闭地且以起径向引导的方式向着所述活塞(24)的引导区段(28)的柱体式的外侧起作用。
17.用于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阀单元,所述阀单元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
CN202080049645.8A 2019-07-23 2020-07-02 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 Active CN1140964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19808.9 2019-07-23
DE102019119808.9A DE102019119808A1 (de) 2019-07-23 2019-07-23 Relaisventil für eine pneumatische Ventileinheit
PCT/EP2020/068639 WO2021013491A1 (de) 2019-07-23 2020-07-02 Relaisventil für eine pneumatische ventileinhe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449A CN114096449A (zh) 2022-02-25
CN114096449B true CN114096449B (zh) 2024-02-20

Family

ID=7151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9645.8A Active CN114096449B (zh) 2019-07-23 2020-07-02 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4349B2 (zh)
EP (1) EP4003799B1 (zh)
CN (1) CN114096449B (zh)
DE (1) DE102019119808A1 (zh)
WO (1) WO2021013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3053B3 (de) * 2021-02-10 2022-02-03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Relaisventilvorrichtung und Brem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Relaisventilvorrichtun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4804A1 (de) * 2002-06-05 2004-01-08 Wabco Gmbh & Co. Ohg Ventil
CN102481919A (zh) * 2009-09-09 2012-05-30 威伯科有限公司 继动阀装置
CN102781745A (zh) * 2010-02-23 2012-11-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流体的具有沉台的电磁阀
EP2266854B1 (de) * 2009-06-23 2013-05-29 WABCO GmbH Relaisventil, Geräuschdämpfer, Ventileinrichtung und Fahrzeug
CN105190139A (zh) * 2013-02-28 2015-12-23 威伯科有限公司 溢流阀
DE102014011047A1 (de) * 2014-07-23 2016-01-28 Wabco Gmbh Pneumatisches Zwei-Kreis-Regelventil
CN205769262U (zh) * 2016-06-28 2016-12-07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继动阀
CN106458202A (zh) * 2014-07-24 2017-02-22 威伯科有限公司 气动调节阀
DE102015016663A1 (de) * 2015-12-19 2017-06-22 Wabco Gmbh Pneumatisches Regelventil
DE102016006009A1 (de) * 2016-05-14 2017-11-16 Wabco Gmbh Relaisventil
CN109863068A (zh) * 2016-10-13 2019-06-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磁阀和用于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6666A (en) * 1954-07-02 1959-07-28 Edward A Rockwell Brake valve mechanism
DE1980549U (de) * 1967-12-22 1968-03-07 Westinghouse Bremsen Apparate Relaisventil fuer bremsanlagen.
DE10120323C1 (de) * 2001-04-26 2003-01-16 Knorr Bremse Systeme Elektropneumatisches Regelventil mit einer Dichtungsanordnung
DE102014009179A1 (de) * 2014-06-21 2015-12-24 Wabco Gmbh Ventil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4804A1 (de) * 2002-06-05 2004-01-08 Wabco Gmbh & Co. Ohg Ventil
EP2266854B1 (de) * 2009-06-23 2013-05-29 WABCO GmbH Relaisventil, Geräuschdämpfer, Ventileinrichtung und Fahrzeug
CN102481919A (zh) * 2009-09-09 2012-05-30 威伯科有限公司 继动阀装置
CN102781745A (zh) * 2010-02-23 2012-11-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流体的具有沉台的电磁阀
CN105190139A (zh) * 2013-02-28 2015-12-23 威伯科有限公司 溢流阀
DE102014011047A1 (de) * 2014-07-23 2016-01-28 Wabco Gmbh Pneumatisches Zwei-Kreis-Regelventil
CN106458202A (zh) * 2014-07-24 2017-02-22 威伯科有限公司 气动调节阀
DE102015016663A1 (de) * 2015-12-19 2017-06-22 Wabco Gmbh Pneumatisches Regelventil
DE102016006009A1 (de) * 2016-05-14 2017-11-16 Wabco Gmbh Relaisventil
CN205769262U (zh) * 2016-06-28 2016-12-07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继动阀
CN109863068A (zh) * 2016-10-13 2019-06-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磁阀和用于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84349B2 (en) 2023-02-21
EP4003799B1 (de) 2023-07-12
EP4003799A1 (de) 2022-06-01
DE102019119808A1 (de) 2021-01-28
US20220314951A1 (en) 2022-10-06
CN114096449A (zh) 2022-02-25
WO2021013491A1 (de)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2504B1 (en) HVAC motor and cover structure
US10221955B2 (en) Valve device
US7198249B2 (en) Electromagnetic shuttle valve
JP2004204847A (ja) 振動遮断燃料ポンプアッセンブリ
JPH10184777A (ja) 油圧式振動防止サポート
CN114096449B (zh) 用于气动的阀单元的继动阀
US6135250A (en) Hydropneumatic vibration damper of variable damping force
KR101876781B1 (ko) 폐쇄 바디를 구비한 피스톤 펌프의 밸브
JP4681239B2 (ja) 圧力脈動を減衰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液圧ブロック
CN106488862B (zh) 用于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
US20060225785A1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float valve
EP3540279B1 (en) Solenoid valve device
JP6153898B2 (ja) モータ支持構造
US4417717A (en) Pressure release for a valve
JP5803609B2 (ja) 電磁弁
EP3581409B1 (en) Air regulation valve, air regulation valve device and cabin suspension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US6739868B2 (en) Combustion chamber arrangement
CN111163964A (zh) 用于燃油蒸汽吸收器的调压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1867904B (zh) 压缩空气设施的继动阀
JP2015021605A (ja) 電磁弁
CN112672939A (zh) 用于对电子气动调制器的中继阀的套环进行引导的引导套筒
CN113227624A (zh) 例如用于车辆的压缩空气机组中的电磁阀上的排气帽
US20040139849A1 (en) Vacuum brake booster
US20230365112A1 (en) Brake actuator for a vehicle including a cylinder and dust plug
JP2007100813A (ja) 差圧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