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4516B -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4516B
CN114094516B CN202111334787.1A CN202111334787A CN114094516B CN 114094516 B CN114094516 B CN 114094516B CN 202111334787 A CN202111334787 A CN 202111334787A CN 114094516 B CN114094516 B CN 114094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block
hole
main body
t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47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4516A (zh
Inventor
陈紫薇
潘少华
潘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Huayu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Huayu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Huayu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Huayu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47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4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4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4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4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4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56Ladders or othe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6Joints for connecting lengths of protective tubing or channels, to each other or to casings, e.g. to distribution boxes; Ensur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in the joint
    • H02G3/0616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 H02G3/0625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disengagement of conductors
    • H02G3/0641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disengagement of conductors with means distorted around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6Joints for connecting lengths of protective tubing or channels, to each other or to casings, e.g. to distribution boxes; Ensur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in the joint
    • H02G3/0616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 H02G3/0625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disengagement of conductors
    • H02G3/0666Joints for connecting tubing to casing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disengagement of conductors with means clamping the armour of the co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包括:线束主体,所述线束主体与接插件连接的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止其旋转的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插件上,所述线束主体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其活动连接的固定机构。在线束主体与接插件连接部分受力发生扭转时,保护机构可以在防护套进行弹性恢复时起到辅助作用,防止防护套发生过量的旋转而导致其与接插件连接部发生损坏,进一步保证线束主体与接插件连接的稳定性,固定机构便于线束主体能够更加灵活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轮速传感器用来测量汽车车轮转速,通常与轮速传感器连接的线束通过悬架连接到车身上,而汽车底部结构较为复杂,对线束的安装和固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线束与传感器接插件连接的部分容易受力发生扭转而产生损坏,导致线束裸露,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包括:线束主体,所述线束主体与接插件连接的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止其旋转的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插件上,所述线束主体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其活动连接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套为对称结构,且其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左端和右端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护套的外表面为平滑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线束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优选的是,所述线束主体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多个弹性块。
优选的是,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所述接插件上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端和第二转动块的一端均与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之间形成的空腔与所述防护套相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动块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转动块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转动块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块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底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调节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动块靠近所述接插件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块靠近所述接插件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柱,所述接插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条,所述固定板条缠绕在所述线束主体的外侧,并通过收紧组件将所述固定板条的两端进行收紧,所述固定板条的中心处设有连接件。
优选的是,所述收紧组件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可使所述固定板条两端穿过的收紧孔,所述收紧孔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沿垂直于所述收紧孔轴线的方向滑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所述收紧孔的一端设有斜齿,所述固定板条的两端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斜齿卡接的斜齿槽,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收紧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活动腔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活动腔的上方依次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的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滑动设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活动腔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抵接板的底面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穿孔、第三穿孔和第二穿孔,并延伸至活动块的外侧;
所述第一穿孔为梯形,且其远离所述收紧孔的一面为斜面设置,所述第三穿孔包括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远离所述收紧孔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梯形孔,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矩形孔的一面为斜面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与所述抵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梯形,且其远离所述收紧孔的一侧为斜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收紧孔的一侧与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矩形孔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穿孔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通过在线束主体的两端均设有不同的接插件,通过线束主体可以将轮速传感器与汽车的电源端进行电连接,线束主体通过其上设有的多个固定机构被固定在汽车悬架上,固定机构与线束主体为活动连接,可以在线束主体上滑动以改变线束主体安装在汽车悬架上的位置,还可以将固定机构从线束主体上拆卸下来,增减固定机构的使用数量,以便于线束主体更加灵活的安装;防护套固定在接插件上,并且其套设在线束主体的外侧,通常在线束主体的外侧单独设置防护套,通过防护套自身的弹性性能,对线束主体和接插件的连接部分进行保护,但是由于轮速传感器是安装在汽车底部,工作环境恶劣,受力影响大,因此在防护套的外侧加装保护机构,在线束主体与接插件连接部分受力发生扭转时,保护机构可以在防护套进行弹性恢复时起到辅助作用,防止防护套发生过量的旋转而导致其与接插件连接部发生损坏,进一步保证线束主体与接插件连接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保护机构被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保护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收紧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收紧组件内部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第一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中第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1为线束主体、2为接插件、201为弧形槽、3为防护套、4为保护机构、401为限位柱、410为第一转动块、420为第二转动块、421为滑槽、430为铰接轴、440为第一弹簧、450为空腔、460为第一连接块、470为第二连接块、480为固定板、490为调节螺钉、5为固定机构、510为固定板条、511为斜齿槽、520为连接件、6为保护层、7为收紧组件、710为活动块、711为收紧孔、712为第一活动腔、713为第一穿孔、714为第二活动腔、715为第二穿孔、720为第一限位块、721为斜齿、722为第三穿孔、730为第二弹簧、740为抵接板、750为第三弹簧、760为第二限位块、761为第一连接部、762为第二连接部、763为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包括:线束主体1,所述线束主体1与接插件2连接的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止其旋转的保护机构4,所述保护机构4设置在所述接插件2上,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其活动连接的固定机构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线束主体1的两端均设有不同的接插件2,通过线束主体1可以将轮速传感器与汽车的电源端进行电连接,线束主体1通过其上设有的多个固定机构5被固定在汽车悬架上,固定机构5与线束主体1为活动连接,可以在线束主体1上滑动以改变线束主体1安装在汽车悬架上的位置,还可以将固定机构5从线束主体1上拆卸下来,增减固定机构5的使用数量,以便于线束主体1更加灵活的安装;防护套3固定在接插件2上,并且其套设在线束主体1的外侧,通常在线束主体1的外侧单独设置防护套3,通过防护套3自身的弹性性能,对线束主体1和接插件2的连接部分进行保护,但是由于轮速传感器是安装在汽车底部,工作环境恶劣,受力影响大,因此在防护套3的外侧加装保护机构4,在线束主体1与接插件2连接部分受力发生扭转时,保护机构4可以在防护套3进行弹性恢复时起到辅助作用,防止防护套3发生过量的旋转而导致其与接插件2连接部发生损坏,进一步保证线束主体1与接插件2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套3为对称结构,且其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左端和右端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护套3的外表面为平滑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防护套3为非圆形结构,其可以为椭圆形等结构,在其受力发生扭转时,其可以推动外侧套设的保护机构4撑开,而保护机构4可以给防护套3一个阻止其扭转的力,使得防护套3在保护机构4的作用下尽快恢复初始状态,防止保护套与接插件2的连接处受损,进而保证线束主体1与接插件2连接部位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6,考虑到线束主体1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保护层6具有一定的防水、防腐蚀以及防止尖锐物体损坏的能力,对线束主体1保护起到更好的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多个弹性块。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对线束主体1进行固定时,通过固定机构5将其固定在汽车悬架上,两个固定机构5之间的线束主体1与汽车悬架为悬空状态,此时可以将弹性块滑至此位置,并将弹性块与汽车悬架进行弹性抵接,具体的,弹性块可以设置为异形,弹性块的每一个面到线束主体1轴线的距离均不相等,因此,可以通过旋转弹性块找到适合的面来与汽车悬架进行弹性抵接,以满足线束主体1与汽车悬架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并且在汽车行驶时,汽车悬架产生的震动可以通过弹性块进行抵消,以减少传递至线束主体1上的震动效果,对线束主体1进一步的进行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的刚度确定方法如下:
步骤1、计算汽车行驶时通过弹性块进行隔振的线束主体1的振幅与汽车传递至汽车悬架的振幅与之比τ:
其中,α为弹性块的阻尼比,f1为预设的汽车悬架的振动频率,f2为弹性块的自振频率;
步骤2、对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确定振幅比τ满足使用要求时的弹性块的自振频率f2
步骤3、计算弹性块的刚度k:
k=(2πf2)2*F/g
其中,π为数学常数,F为弹性块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的力,g为重力加速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阻尼比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达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阻尼比是无单位量纲,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可分为等于1、等于0、大于1、0~1之间四种,阻尼比=0即不考虑阻尼系统,结构常见的阻尼比都在0~1之间;振幅比τ为在汽车行驶时,汽车悬架产生的振动经过弹性块减震后传递至线束主体1的振动率,在步骤1中的公式中,理论上振幅比τ值越小,即传递至线束主体1上的振动效果越小,即这里可以选用自振频率f2的值使得振幅比τ<0.5的弹性块,然后再根据步骤3计算弹性块的的刚度,对满足使用要求的弹性块进行选择;上述确定方法中,仅将弹性块竖向振动作为参考进行计算,在实际选用中,可以依据弹性块实际所在位置进行计算,上述公式仅是计算基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依据上述方法及公式,可以对弹性块的选用进行精准的计算,以使得将汽车悬架的振动传递至线束主体1上的振动效果降到最低,防止弹性块的设置起不到隔振的效果,进一步保证线束主体1在汽车悬架振动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机构4包括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所述接插件2上设有铰接轴430,所述第一转动块410的一端和第二转动块420的一端均与铰接轴430铰接,所述第一转动块410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块4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44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之间形成的空腔450与所述防护套3相对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之间形成的空腔450与防护套3的形状相对应,在第一弹簧440的弹性作用下,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的自由端被相互拉紧,使得空腔450的内表面和防护套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防护套3受力产生转动时,其距离较大的两端会将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向两侧撑开,两个转动块的自由端分开使得第一弹簧440被拉伸,第一弹簧440被拉伸后,在其自身的弹性作用力下,会驱使两个转动块的自由端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再次相互靠近,驱使防护套3恢复至初始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第一转动块410、第二转动块420以及第一弹簧440的设置,使得在防护套3产生转动时,使得两个转动块被撑开而使得第一弹簧440被拉伸,进而在第一弹簧440的作用下,驱使两个转动块给防护套3发生转动相反的力,使得防护套3恢复,防止防护套3在受力时产生较大的转动,而在其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无法尽快恢复,防止防护套3与接插件2连接部位因发生相对扭转而产生损坏或断裂的情况,对线束主体1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块410远离所述铰接轴430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460,所述第二转动块420远离所述铰接轴43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470,所述第一弹簧440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460和第二连接块470之间;
所述第二转动块远离所述铰接轴430的一端设有滑槽421,所述第二连接块470滑动设于所述滑槽421内,所述滑槽421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40的一端底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80,所述固定板480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470上设有螺纹孔,调节螺钉490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固定板480固定设置在固定槽内,将第二连接块470在滑槽421内的滑动距离进行限制,调节螺钉490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连接,调节螺钉490的另一端被固定板480进行限制,防止其从通孔中穿过,螺纹孔贯穿第二连接块470设置,通过调节螺钉490穿过螺纹孔的长度,可以对第一弹簧440的弹性作用力进行调节,具体的,当调节螺钉490与螺纹孔连接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块470靠近第一连接块460的端部平齐时,第一弹簧440处于初始状态,且此时的第二连接块470在第一弹簧440拉力作用下与滑槽421靠近第一连接块460的侧壁抵接,并且调节螺钉490远离第一连接块460的一端设有的挡头与固定板480抵接限位,若是想将第一弹簧440的弹力调节为更大时,旋转调节螺钉490,此时的第二连接块470会在滑槽421内限位滑动,并向远离第一连接块460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弹簧440被进一步拉伸,使得第一连接块460和第二连接块470的弹性作用力增大,而调节螺钉490在第一弹簧440和固定板480的共同作用下,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通过对调节螺钉490穿过螺纹孔的距离来对第一弹簧440的弹性作用力进行调节,进而调节两个连接块之间的作用力,如此,在第一弹簧440使用过久而导致弹性力有所损失时,可以通过调节螺钉490对第一弹簧440的弹力进行调整,并且还可以根据使用不同弹性的防护套3来对应调整第一弹簧440的弹性作用力,使得对防护套3恢复时的助力效果进行改变,以对防护套3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块410靠近所述接插件2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块420靠近所述接插件2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柱401,所述接插件2上设有弧形槽201,所述限位柱401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槽201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弧形槽201的圆心与铰接轴430的轴心相同,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受力后转动时,以铰接轴430为圆心转动,同时限位柱401在弧形槽201内滑动,以限制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转动角度以及转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板条510,所述固定板条510缠绕在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侧,并通过收紧组件7将所述固定板条510的两端进行收紧,所述固定板条510的中心处设有连接件52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对线束主体1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固定板条510缠绕在线束主体1的外侧,然后将固定板条510的两端插入至收紧组件7内,使得固定板条510在线束主体1上可以滑动,然后当确定好线束主体1的安装位置后,滑动固定板条510,将其上设有的连接件520与汽车悬架或是与待固定线束主体1的部件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收紧组件7将固定板条510的两端收紧,使得固定板条510不能在线束主体1上滑动,实现对线束主体1的固定,然后将弹性块填充至线束主体1悬空的部位,使得线束主体1与汽车悬架能够弹性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在安装线束主体1时,通过活动的固定机构5确定线束主体1的安装位置后再进行固定,并且收紧组件7可以将固定板条510的两端进行收紧,以使得线束主体1能够稳固的与汽车悬架进行固定,并且当需要对线束主体1进行更换时,将收紧组件7从固定板条510上进行拆卸,然后固定板条510便可以与线束主体1进行分离,此时不需要将固定板条510从汽车悬架上进行拆卸,便可将线束主体1取下,以便下次对线束主体1直接进行安装固定;活动设置的固定板条510使得线束主体1进行安装时不受位置的限制,在进行拆卸时不需要借助工具便可将线束主体1取下,安装牢固的同时便于拆卸,方便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组件7包括活动块710,所述活动块710上设有可使所述固定板条510两端穿过的收紧孔711,所述收紧孔711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活动腔712,所述第一活动腔712内沿垂直于所述收紧孔711轴线的方向滑动设有第一限位块720,所述第一限位块720靠近所述收紧孔711的一端设有斜齿721,所述固定板条510的两端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斜齿721卡接的斜齿槽511,所述第一限位块720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活动腔712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30;
所述第一活动腔712的上方依次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穿孔713和第二活动腔714,所述第一活动腔712的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穿孔715,所述第一限位块720上设有第三穿孔722,所述第二活动腔714内滑动设有抵接板740,所述抵接板740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活动腔714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50,所述抵接板740的底面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60,所述第二限位块760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穿孔713、第三穿孔722和第二穿孔715,并延伸至活动块710的外侧;
所述第一穿孔713为梯形,且其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面为斜面设置,所述第三穿孔722包括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梯形孔,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矩形孔的一面为斜面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块7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61、第二连接部762以及第三连接部763,所述第一连接部761的顶端与所述抵接板740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61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713,所述第二连接部762为梯形,且其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侧为斜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762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侧与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矩形孔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三连接部763穿过所述第二穿孔715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固定板条510为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硬质材料制成,固定板条510与收紧组件7可以为分离状态也可以为连接状态,在对线束主体1进行固定时,将固定板条510缠绕在线束主体1外侧,然后将固定板条510的两端同时插入至收紧孔711内,固定板条510两端外侧的多个斜齿槽511与第一限位块720的斜齿721进行配合卡接,斜齿槽511与斜齿721的配合仅能使固定板条510的两端插入至收紧孔711,但是不能拔出;在固定板条510的两端插入收紧孔711内时,抵接板740在第三弹簧750的作用下始终处于第二活动腔714的底面,使得第二限位块760的第二连接部762位于第三穿孔722内,而第一限位块720在第二弹簧730的作用下,第二连接部762位于梯形孔内,且第二连接部762的斜面与梯形孔的斜面抵接,第一限位块720的斜齿721插入至斜齿槽511内,随着固定板条510向收紧孔711内插入,在斜齿槽511的作用下推动斜齿721移动,使得第一限位块720在第一活动腔712内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730,使得第二连接部762位于矩形孔内,随着固定板条510端部的继续插入,在第二弹簧730的弹力作用下推动第一限位块720,使得斜齿721插入至下一个斜齿槽511内进行卡接,当线束主体1与固定板条510不能相对滑动时,可以停止固定板条510继续插入至收紧孔711内,而此状态下,在外力作用下,固定板条510不会从收紧组件7中脱出;当需要将固定板条510与线束主体1进行拆卸或者使两者之间能够滑动时,用外力向第二活动腔714的一侧推动第二限位块760,第二限位块760需要克服第二弹簧730给予第二连接部762斜面的压力以及第三弹簧750给予抵接板740的作用力,使得第二限位块760向第二活动腔714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二连接部762的斜面将第一限位块720向第二弹簧730的一侧挤压,便可将斜齿721与斜齿槽511进行分离,两者脱离卡接,然后可以轻松的将固定板条510的两端从收紧孔711中取出,或是使得固定板条510与活动块710处于未收紧的状态,当撤去第二限位块760的外力时,在第二弹簧730和第三弹簧750的作用下,第二限位块760和第一限位块720恢复至原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设置的斜齿721和斜齿槽511的配合,实现活动块710与固定板条510的卡接,且两者不会产生松动;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块720和第二弹簧730,使得第一限位块720能够在第一活动腔712内弹性滑动,以使得斜齿721能够伸出或收缩至第一活动腔712内;通过设置的第二限位块760可以在需要对固定板条510与活动块710进行拆卸或是松动时,起到解除两者卡接的作用,不需要借助工具便可轻松将两者进行拆卸;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730和第三弹簧750,使得在解除斜齿721与斜齿槽511的卡接作用时,对第二限位块760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阻力作用,保证第二限位块760不会受外力影响而自动解除卡接,同时,在第二弹簧730和第三弹簧750的共同作用下,第二限位块760又可自行恢复至初始状态,保证收紧组件7使用的稳定性;收紧组件7和固定板条510的设置使得对线束主体1的安装和拆卸都极为方便,并且可以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主体(1),所述线束主体(1)与接插件(2)连接的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止其旋转的保护机构(4),所述保护机构(4)设置在所述接插件(2)上,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其活动连接的固定机构(5);
所述保护机构(4)包括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所述接插件(2)上设有铰接轴(430),所述第一转动块(410)的一端和第二转动块(420)的一端均与铰接轴(430)铰接,所述第一转动块(410)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块(4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44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410)和第二转动块(420)之间形成的空腔(450)与所述防护套(3)相对应;
所述第一转动块(410)远离所述铰接轴(430)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460),所述第二转动块(420)远离所述铰接轴(43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470),所述第一弹簧(440)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460)和第二连接块(470)之间;
所述第二转动块(420)远离所述铰接轴(430)的一端设有滑槽(421),所述第二连接块(470)滑动设于所述滑槽(421)内,所述滑槽(421)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40)的一端底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80),所述固定板(480)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470)上设有螺纹孔,调节螺钉(490)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3)为对称结构,且其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左端和右端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护套(3)的外表面为平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多个弹性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410)靠近所述接插件(2)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块(420)靠近所述接插件(2)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柱(401),所述接插件(2)上设有弧形槽(201),所述限位柱(401)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槽(2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板条(510),所述固定板条(510)缠绕在所述线束主体(1)的外侧,并通过收紧组件(7)将所述固定板条(510)的两端进行收紧,所述固定板条(510)的中心处设有连接件(5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组件(7)包括活动块(710),所述活动块(710)上设有可使所述固定板条(510)两端穿过的收紧孔(711),所述收紧孔(711)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活动腔(712),所述第一活动腔(712)内沿垂直于所述收紧孔(711)轴线的方向滑动设有第一限位块(720),所述第一限位块(720)靠近所述收紧孔(711)的一端设有斜齿(721),所述固定板条(510)的两端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斜齿(721)卡接的斜齿槽(511),所述第一限位块(720)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活动腔(712)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30);
所述第一活动腔(712)的上方依次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穿孔(713)和第二活动腔(714),所述第一活动腔(712)的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穿孔(715),所述第一限位块(720)上设有第三穿孔(722),所述第二活动腔(714)内滑动设有抵接板(740),所述抵接板(740)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活动腔(714)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50),所述抵接板(740)的底面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60),所述第二限位块(760)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穿孔(713)、第三穿孔(722)和第二穿孔(715),并延伸至活动块(710)的外侧;
所述第一穿孔(713)为梯形,且其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面为斜面设置,所述第三穿孔(722)包括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梯形孔,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矩形孔的一面为斜面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块(76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61)、第二连接部(762)以及第三连接部(763),所述第一连接部(761)的顶端与所述抵接板(740)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61)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713),所述第二连接部(762)为梯形,且其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侧为斜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762)远离所述收紧孔(711)的一侧与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矩形孔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三连接部(763)穿过所述第二穿孔(715)设置。
CN202111334787.1A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Active CN114094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4787.1A CN114094516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4787.1A CN114094516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4516A CN114094516A (zh) 2022-02-25
CN114094516B true CN114094516B (zh) 2024-03-01

Family

ID=8030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4787.1A Active CN114094516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451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10771A (ja) * 2016-07-13 2018-0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保護構造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1943187U (zh) * 2019-10-08 2020-11-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轮速传感器及车辆
CN213278553U (zh) * 2020-11-07 2021-05-25 无锡鑫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保护装置
CN213753106U (zh) * 2020-12-30 2021-07-20 翀捷(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撑骨架的汽车线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10771A (ja) * 2016-07-13 2018-0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保護構造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1943187U (zh) * 2019-10-08 2020-11-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轮速传感器及车辆
CN213278553U (zh) * 2020-11-07 2021-05-25 无锡鑫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保护装置
CN213753106U (zh) * 2020-12-30 2021-07-20 翀捷(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撑骨架的汽车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4516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7917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CN101078868B (zh) 具有快速释放装置连接体的可调式投影仪支座
CA2642003A1 (en) Structure mounting an electricity storage pack on a vehicle
EP2998160B1 (en) Method of fixing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towing mirror
EP2416020B1 (en) Clip
WO2005073039A3 (de) Scheibenwisch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60139168A1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an Acceleration Sensor for Airbag Systems
US20100178820A1 (en) Fin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fin
CN114094516B (zh)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US7316490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1911628A1 (en) Holding device
CN218545574U (zh) 霍尔位移传感器
US20200187644A1 (en) Bracket mounting structure
JP3945495B2 (ja) 自動車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エネルギー吸収システムの変形可能な金属カプセル型装置
CN112584979A (zh) 动力工具和钩
CN112377508A (zh)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紧固件
KR100461798B1 (ko) 케이블 고정홀더
KR200296115Y1 (ko) 차량용 액정 모니터 거치대
KR100767528B1 (ko) 볼트 홀더의 체결 구조
CN211223281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
CN210123549U (zh) 触摸显示器
JP4559773B2 (ja) 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リトラクタ用のハウジング
CN218287485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锁止结构的减震垫块
CN218668974U (zh) 一种尾门限位结构和汽车
CN210436950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摆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