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3248A -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3248A
CN114093248A CN202010764754.XA CN202010764754A CN114093248A CN 114093248 A CN114093248 A CN 114093248A CN 202010764754 A CN202010764754 A CN 202010764754A CN 114093248 A CN114093248 A CN 114093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wireless sign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47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功涛
王雪绒
谷其兵
孙海威
王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J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J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J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47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3248A/zh
Priority to US17/779,655 priority patent/US2022041521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095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1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3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32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66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拼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模组和信号源模组,所述信号源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器均与所述电源结构电连接;显示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以及与每个显示面板连接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与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

Description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拼接显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在拼接显示系统中,多个拼接显示单元进行排列,从而构成拼接屏。目前,拼接屏往往存在安装和维修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拼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模组和信号源模组,
所述信号源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器均与所述电源结构电连接;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以及与每个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源结构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输出电源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每个显示面板的待显示图像,向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显示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信号和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驱动芯片,
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驱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源模组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显示面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一一对应地吸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包括:底壁、侧壁和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为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磁性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包括:后壳以及与所述后壳连接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框背离所述后壳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为连接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后壳的磁性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底板部和与所述底板部连接的侧板部,所述支撑框与所述侧板部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的盖板包括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正对;所述第二箱体的后壳包括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正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后壳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后壳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背离所述后壳的表面上设置有粘结层,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支撑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为不透光粘结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框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框包括:边框和与所述边框连接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边框所环绕的区域分隔为多个分区,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分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不超出所述第二箱体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排成m行n列,每行中的显示面板在行方向上的尺寸之和L1小于所述第二箱体在行方向上的尺寸L2,每列中的显示面板在列方向上的尺寸之和W1小于所述第二箱体在所述列方向上的尺寸W2,
其中,m、n均为正整数;nd≥L2-L1≥n(a+b+c),md≥W2-W1≥m(a+b+c),a为所述第二箱体的尺寸公差,b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基底的研磨公差,c为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箱体的组装精度,d为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的中心间距的3%。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拼接显示单元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第一电路板之间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三连接器、第四连接器、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第四连接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电源结构,
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多个信号源模组和多个显示模组;所述信号源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器均与所述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以及与每个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
将多个所述信号源模组拼接固定;
将多个所述显示模组与多个所述信号源模组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源模组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源结构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输出电源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每个显示面板的待显示图像,向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信号和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每个所述显示模组的步骤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
将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在承载台上,并使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对位标记与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对位标记重合;
将第二箱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源模组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
将多个所述显示模组与多个所述信号源模组一一对应地连接,包括:
将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一一对正,并使得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一一对应地吸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拼接显示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显示单元的一种平面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一种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5为沿图2中A-A’线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7为图3和图5中的第二箱体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支撑框的平面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拼接显示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拼接显示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第二箱体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3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信号源模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13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相邻两个拼接单元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5A至图15F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16A至图16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信号源模组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17A至图17B为显示模组与信号源模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这里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术语并非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例如,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拼接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拼接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的多个显示面板2,该显示面板2可以包括设置在玻璃基底2a上的多个发光器件2b。其中,箱体1包括支撑框1b和后壳1a,显示面板2通过粘结层5a固定在支撑框1b上,支撑框上设置有铁片4b,后壳1a上设置有支撑柱3和位于支撑柱3顶端的磁铁4a,在拼接显示单元的组装过程中,磁铁4a与铁片4b相吸附。显示面板2还与驱动电路板连接,该驱动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板7a(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和设置在印刷电路板7a上的驱动芯片7b,印刷电路板7a通过粘结层5b固定在显示面板2的背光侧,同时,印刷电路板7a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与拼接显示单元的总驱动板9连接。总驱动板9与拼接显示装置的视频源接口连接,用于对视频源接口接收到的视频数据进行信号编解码,从而生成与每个显示面板2的待显示图像对应的控制信号;总驱动板9还与总电压输入接口,用于进行电压转换,从而生成驱动显示面板2进行显示时所需要的电压信号。在进行显示时,驱动芯片7b根据总驱动板9的控制信号和电压信号,控制显示面板2进行显示。
对于图1所示的拼接显示单元,由于显示面板2与总驱动板9之间均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因此,会存在安装不便以及维修不便的问题。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显示单元的一种平面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一种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平面图。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拼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模组120和信号源模组110。信号源模组110包括:第一电路板111,第一电路板111上设置有:电源结构114、第一驱动结构115、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第一驱动结构115、第一连接器112均与电源结构114电连接。其中,第一电路板111可以为印刷电路板,电源结构114可以为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容、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的电路结构。第一连接器112与电源结构114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走线连接。第一驱动结构115可以为集成有电子器件的接收卡,接收卡可以在第一电路板111上的任意位置,从而通过第一电路板111上的信号走线与电源结构114电连接。当然,该接收卡也可以不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11上,而是通过额外的导线与电源结构114电连接。
显示模组120包括:第二电路板122、至少一个显示面板121以及与每个显示面板121连接的第二驱动结构123。显示模组120可以包括一个显示面板121,也可以包括多个显示面板121。第二电路板1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124以及与显示面板121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第二连接器124均与第二驱动结构123电连接。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是指,每个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对应一个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的接收端与相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的发射端正对,从而保证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能够接收到相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所发射的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10mm,以保证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之间的信号传输效果。
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二连接器124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这里的“可分离地连接”是指,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二连接器124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固定连接,而是可以分离开的,例如,可分离地连接包括接触式连接(即,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二连接器124可以在接触时进行电信号的导通),也可以包括插拔式连接。
电源结构114配置为向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一驱动结构115输出电源信号,例如,电源结构114对拼接显示单元所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得到直流电压,从而为第一驱动结构115和第二驱动结构123供电。第一驱动结构115配置为根据每个显示面板121的待显示图像,向显示面板121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输出显示驱动信号,从而使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将显示驱动信号发射至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例如,第一驱动结构115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信号编解码等处理,得到与每个显示面板121的待显示图像对应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为控制显示面板121显示的、且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播的信号,例如,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RGB数据信号、时钟信号、锁存信号、使能信号、SPI(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信号等。第二驱动结构123配置为,根据第二连接器124接收到的电源信号以及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接收到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显示面板121进行显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模组120和信号源模组110,显示模组120和信号源模组1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二连接器124进行电连接,并通过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和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进行无线连接,其中,信号源模组110通过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二连接器124为显示模组120提供电源信号,并通过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和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为显示模组120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而第一连接器112和第二连接器124之间的连接可以分离,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和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之间为无线连接,因此,显示模组120与信号源模组110之间无需再设置信号线或线路板等有线连接结构,从而便于安装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1包括基底1211和设置在基底1211上的多个像素结构,其中,像素结构可以包括发光器件1212。可选地,基底1211为玻璃基底1211;发光器件121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例如,Mini-LED或Micro-LED。多个发光器件1212可以发射多种颜色(例如,红色、蓝色、绿色等)。例如,发光器件1212可以通过回流焊或者共晶焊等方式焊接在基底1211上。相邻发光器件1212之间还可以设置遮光层BM。其中,显示模组120可以采用无源驱动的方式驱动发光器件1212发光,也可以采用有源驱动的方式驱动发光器件1212发光。当采用有源驱动方式驱动发光器件1212发光时,每个像素结构还可以包括与发光器件1212连接的薄膜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120还包括与显示面板121一一对应连接的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26。柔性线路板126的一端与显示面板12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22电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结构123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22上的驱动电路123a,显示面板121通过相应的柔性线路板126与第二电路板122上的驱动电路123a电连接。其中,驱动电路123a可以与显示面板121一一对应,不同显示面板121对应的驱动电路123a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结构123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图5为沿图2中A-A’线的另一种剖视图,图6为图5中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平面图。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驱动结构123包括:设置在每个柔性线路板126上的驱动芯片123b,柔性线路板126与第二电路板122电连接。也就是说,驱动芯片123b通过柔性线路板126以及第二电路板122上的信号线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连接,并通过柔性线路板126以及第二电路板122上的信号线与第二连接器124连接,从而接收到信号源模组110提供的显示驱动信号和电源信号。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126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21的背光侧,柔性线路板126与第二电路板122可以通过连接器126a(例如,利用Zif连接器或者B2B连接器连接)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底1211背离第二电路板122的一侧设置有焊盘,柔性线路板126与显示面板121电连接是指,柔性线路板126与基底1211上的焊盘电连接,从而通过焊盘为基底1211上的信号线提供信号。本公开实施例对柔性线路板126与基底1211上的焊盘的电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柔性线路板126可以通过连接线与焊盘连接,从而驱动各发光器件1212发光。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线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基底1211的侧面。又例如,柔性线路板126的一端与基底1211上的焊盘连接后,从基底1211的侧面绕至基底1211朝向第二电路板122的一侧。又例如,基底1211上设置有过孔,柔性线路板126通过过孔与焊盘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源模组110还包括:第一箱体116,第一电路板111设置在第一箱体116上。显示模组120还包括:第二箱体127,第二电路板122和显示面板121均设置在第二箱体127上,第一箱体116与第二箱体127可拆卸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拆卸地连接”是指,二者的连接是可以分离开的。
例如,第一箱体116和第二箱体127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箱体116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18,第二箱体127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128,第一磁性件118与第二磁性件128一一对应地吸附连接。其中,第一磁性件118和第二磁性件128可以均采用磁铁制成,相互靠近的两端磁性相反。
当然,也可以在第一箱体116和第二箱体127中的一者上设置磁性件,另一者上设置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箱体116包括:底壁1162、侧壁1161和盖板1163,盖板1163与底壁1162相对设置,底壁1162位于盖板1163远离显示模组120的一侧。第一电路板111设置在盖板1163与底壁1162之间,可选地,第一电路板111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117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116的底壁1162上。例如,第一紧固件117为螺钉,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电路板1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丝孔V1,多个第一紧固件117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螺丝孔V1,并将第一电路板111固定在第一箱体116的底壁1162上。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118为连接盖板1163与第一侧壁1161的磁性连接件,例如,第一磁性件118为磁吸螺钉。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性件118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箱体116的尺寸进行设置,以保证盖板1163与第一侧壁1161的稳定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箱体127包括:后壳1272以及与后壳1272连接的支撑框1271,支撑框1271位于后壳1272与显示面板121之间,显示面板121固定在支撑框1271背离后壳1272的表面上,第二电路板122设置在显示面板121与后壳1272之间。支撑框1271可以采用金属制成,例如,支撑框1271可以采用铝或铝合金。
如图3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121、支撑框127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22限定出容纳空间,柔性线路板126位于该容纳空间内。
可选地,第一箱体116的盖板1163包括第一绝缘部,该第一绝缘部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正对,第二箱体127的后壳1272包括第二绝缘部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正对,以使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之间无金属结构,从而保证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之间的信号传输效果。
例如,盖板1163和后壳1272可以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该绝缘材料可以包括聚碳酸酯(PC);或者,第一绝缘部为设置在盖板1163上的第一通孔,盖板1163其他部分采用金属制成;第二绝缘部为设置在后壳1272上的第二通孔,后壳1272其他部分采用金属制成。当然,第一绝缘部也可以为填充在第一通孔内的绝缘材料,第二绝缘部为填充在第二通孔内的绝缘材料。
其中,第一无线发射器113在盖板1163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第一绝缘部所在区域内,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在后壳1272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第二绝缘部所在区域内,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之间的信号传输效果。
为了便于第一连接器112与第二连接器124的连接,盖板116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暴露出第一连接器112。图7为图3和图5中的第二箱体的剖视图,其剖切位置对应于图2中的A-A’线。如图7所示,后壳127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Vb,第二开口Vb暴露出第二连接器124。
可选地,支撑框1271背离后壳1272的表面上设置有粘结层BL,显示面板121通过粘结层BL与支撑框1271连接。例如,粘结层BL为不透光粘结层,从而防止外界光线进入显示面板121与后壳1272之间而影响显示。在一具体示例中,粘结层BL采用黑色的双面胶。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显示面板121与支撑框1271连接,例如,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显示面板121与支撑框1271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8为图7中的支撑框的平面图。如上文所述,显示模组120可以包括多个显示面板121,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显示面板121与支撑框1271的连接稳定性,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支撑框1271包括:边框1271a和与边框1271a连接的分隔壁1271b,分隔壁1271b将边框1271a所环绕的区域分隔为多个分区SA,显示面板121与分区SA一一对应设置,第二电路板122设置在分隔壁1271b与第二底壁1162之间。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拼接显示单元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拼接显示单元的不同之处在于,图9中的拼接显示单元仅包括一个显示面板121。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模组120包括一个显示面板121时,支撑框1271同样可以包括边框1271a和分隔壁1271b,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21与支撑框1271的连接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只设置边框1271a,而不再设置分隔壁1271b,从而只将显示面板121的边缘部分固定在边框1271a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支撑框1271和后壳1272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二者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了简化显示模组120的整体结构,可以将第一磁性件118设置为连接所述支撑框1271与所述后壳1272的磁性连接件,例如,第一磁性件118为磁吸螺钉。
例如,如图7所示,后壳1272包括:底板部1272b和与底板部1272b连接的侧板部1272a,侧板部1272a的底端与底板部1272b连接,侧板部1272a的顶端与支撑框1271连接。例如,边框1271a的一部分与侧板部1272a连接,另一部分与第二电路板122连接。结合图3、图5和图7所示,第二电路板122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129固定在支撑框1271上。例如,第二紧固件129为螺钉,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电路板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丝孔V2,多个第二紧固件129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二螺丝孔V2,并将第二电路板122固定在支撑框1271上。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拼接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图10与图3所示的拼接显示单元的区别仅在于第二箱体的结构不同,图11为图10中的第二箱体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支撑框1271与后壳1272可以形成为一体结构,例如,支撑框1271与后壳1272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支撑框1271与后壳1272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框1271与后壳1272为一体结构时,支撑框1271的边框1271a可以与后壳1272固定在一起,而支撑框1271的分隔壁1271b与后壳1272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以便于设置第二电路板122。另外,当支撑框1271与后壳1272为一体结构时,可以在后壳1272上设置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作为上述第二绝缘部,或者,在第二通孔内填充绝缘材料,以第二通孔内的绝缘材料作为第二绝缘部。
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第二电路板122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129固定在后壳1272上。另外,第二磁性件128同样设置在后壳1272上。其中,第二磁性件128可以为磁吸螺钉,与图3中不同的是,图10中的第二磁性件128设置在后壳1272上即可,无需再将支撑框1271与后壳127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1的边缘不超出第二箱体127的边缘,即,显示面板121的边缘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不超出第二箱体127的外边缘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该参考平面为第二箱体127所在的平面。这样可以防止显示面板121的基底1211受到外界撞击而损坏,并防止基底1211侧面的信号线受到撞击而发生断裂,从而保证拼接显示单元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20中的显示面板121排成m行n列,每一行中的显示面板121在行方向上的尺寸之和为L1(例如,每一行中的n个显示面板121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均为L11,则L1=n*L11),每一列中的显示面板121在列方向上的尺寸之和为W1(例如,每一列中的m个显示面板121在列方向上的尺寸均为W11,则W1=m*W11)。第二箱体127在行方向上的尺寸L2,第二箱体127在所述列方向上的尺寸W2。示例性地,显示面板121在第二箱体127上的正投影为矩形,相应地,显示面板121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行方向可以为显示面板121的长度方向,列方向可以为显示面板121的宽度方向。需要说明的是,m、n均为正整数,当m和n均为1时,则显示模组120包括一个显示面板121。
在拼接显示单元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第二箱体127的实际尺寸可能会与目标尺寸存在偏差,该偏差记作a,也即,第二箱体127的尺寸公差;另外,还会对显示面板121的基底1211进行研磨,从而使显示面板121的基底1211达到理论的尺寸,但是,由于研磨工艺精度的限制,会导致实际基底1211在研磨后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有所偏差,该偏差记作b,也即基底1211的研磨公差。另外,在将显示面板121与第二箱体127组装过程中,由于组装工艺的精度限制,会导致显示面板121在第二箱体127上所在的实际区域与目标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该偏差用于表征显示面板121与第二箱体127的组装精度,记作c。在这种生产工艺精度的限制下,为了保证显示面板121的边缘不超出第二箱体127的边缘,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上述L2和L1之差满足:L2-L1≥n(a+b+c),上述W2与W1之差满足W2-W1≥m(a+b+c)。
另外,在拼接显示装置中,多个拼接显示单元需要拼接起来,此时,如果L2和L1之差过大,或者W2与W1之差过大,会导致相邻拼接显示单元之间以及同一个拼接显示单元中的相邻显示面板121之间产生较为明显的间隙,影响观看体验。为了防止这一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L2和L1之差还满足:m d≥L2-L1,上述W2与W1之差满足n d≥W2-W1。其中,d为相邻两个发光器件1212的中心间距的3%。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第一箱体116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电路板201和第四电路板202,具体将在下文介绍,这里先不赘述。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拼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拼接显示单元100,该拼上接显示单元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拼接显示单元100。例如,多个拼接显示单元100可以拼成多行多列。
其中,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可以与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第一箱体连接。这样,当某一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的显示模组需要进行维修时,可以直接将该显示模组取下即可,而不会影响其他显示模组的显示。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对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和类型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将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稳定地连接在一起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当拼接显示单元100排成多行多列时,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可以是指同一行中的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以及同一列中的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
图13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信号源模组的连接示意图,图13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相邻两个拼接单元的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13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拼接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第一电路板111之间的第一传输组件,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第三电路板201和第四电路板202。结合图13A和图13B所示,第三电路板20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器201a和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b。第四电路板202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器202a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202b。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a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202b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第一驱动结构115,第三连接器201a和第四连接器202a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电源结构114。其中,第三连接器201a与第四连接器202a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b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202b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以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
例如,所述拼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系统输入结构(未示出),用于接收外部的交流电压信号以及视频流数据,并为每个拼接显示单元100提供交流电压信号;以及根据拼接显示单元100的位置,为每个拼接显示单元100提供图像信息。通过第一传输组件的设置,将多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第一驱动结构115级联,并将多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电源结构114级联,从而使得每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电源结构114接收到交流电压信号,使每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的第一驱动结构115接收到图像信息。在同一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中,第一驱动结构115根据每个显示面板121的待显示图像,向显示面板121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输出显示驱动信号,从而使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113将显示驱动信号发射至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第二驱动结构123根据第二连接器124接收到的电源信号以及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25接收到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显示面板121进行显示。
在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之间,第一驱动结构115之间的级联可以通过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b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202b进行无线连接。另外,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传输组件,该第二传输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电路板201上的第三无线信号接收器201c、和设置在第四电路板202上的第三无线信号发射器201d,第三无线信号接收器201c和第三无线信号发射器201d可以进行无线信号收发。同一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上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b和第三无线信号接收器201c。这样,当拼接显示装置包括数量较多(例如,6个)的拼接显示单元100时,在一种场景下,可以利用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b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202b,将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级联,从而使得无线信号按照第一次序在多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之间进行传输(例如,无线信号从第一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传输至第六个拼接显示单元100);在另一种场景下,当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201b或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202b发生损坏时,可以利用第三无线信号发射器201d和第三无线信号接收器201c,将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100级联,从而使得无线信号按照第二次序在多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之间进行传输(例如,无线信号从第六个拼接显示单元100传输至第一个拼接显示单元100)。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均设置在第一箱体116内侧时,为了不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可以在第二箱体的相应位置设置通孔。另外,为了保证无线信号的传输效果,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10mm。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
S1、制作多个信号源模组和多个显示模组。信号源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
S2、将多个信号源模组拼接固定。例如,信号源模组还包括上文所述的第一箱体,可以将多个信号源模组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将多个信号源模组的第一箱体拼接在一起。
S3、将多个显示模组与多个信号源模组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显示模组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信号源模组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可分离地连接;电源结构配置为向第一连接器输出电源信号;第一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每个显示面板的待显示图像,向显示面板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提供显示驱动信号;第二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电源信号和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如上文所述,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二箱体,步骤S3可以包括将第一箱体上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箱体上的第二磁性件连接。
下面以每个显示模组包括多个显示面板为例,结合附图对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进行具体介绍。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S3。
步骤S1、制作多个信号源模组和多个显示模组。图15A至图15F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示意图,每个显示模组的制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1a~S14a。
S11a、提供显示面板121,其中,显示面板121的结构参见上文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显示面板121上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该第一对位标记可以设置在基底背离发光器件的一侧。第一对位标记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对位标记为“十”字形或“T”字型。其中,第一对位标记的长度为发光器件的长度的1/10~1/8,第一对位标记的宽度为发光器件的宽度的1/10~1/8,因此,可以在发光器件上设置一透光区,将第一对位标记设置在该透光区中。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步骤S11a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21上可以暂不设置遮光层BM,待执行完步骤S14a之后,或者执行完步骤S3之后,再在每个显示面板121上形成遮光层BM。
S12a、如图15A所示,制作承载台300,该承载台300具有大致平坦的承载面,例如,承载面的平整度小于0.05mm。其中,承载面上具有第二对位标记mark,第二对位标记mark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与第一对位标记相同。
S13a、如图15B所示,将显示面板121固定在承载台300上,并使显示面板121上的第一对位标记与承载台300上的第二对位标记mark重合。可选地,第一对位标记与第二对位标记mark的对位精度在5μm~20μm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承载台300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从而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将显示面板121固定在承载台300上。
S14a、将第二箱体与显示面板121固定连接,并将第二电路板固定在第二箱体上。
如上文所述,第二箱体127可以包括后壳1272和支撑框1271。当后壳1272和支撑框1271为可分离的结构时,步骤S14a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41a~S143a:
S141a、将支撑框1271与显示面板121固定连接。例如,如图15C所示,在支撑框1271上形成粘结层BL;之后,将形成有粘结层BL的支撑框1271与显示面板121粘结,如图15D所示。
示例性地,在支撑框1271上形成粘结层BL时,可以利用点胶设备在支撑框1271上点熔融状胶,例如,可以点线状胶或者点水滴状胶。由于胶体时可以流动的,因此,在完成点胶后,可以通过按压支撑框1271,使得支撑框1271处于平整的表面上。
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粘结层BL,例如在支撑框1271上贴附不透光的双面胶带,作为粘结层BL。
S142a、如图15E所示,将第二电路板122固定在支撑框1271上。
将显示面板121固定在承载台上之前,还可以将柔性线路板126的一端与显示面板121一一对应连接。步骤S142a具体可以包括:将柔性线路板12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22电连接,例如,通过Zif或B2B等连接器126a进行连接。之后,利用第二紧固件129将第二电路板122固定在支撑框1271上。
S143a、利用第二磁性件128(例如,磁吸螺钉)将后壳1272与支撑框1271连接,其中,支撑框1271位于后壳1272与显示面板121之间。
如上文所述,显示模组的后壳1272和支撑框1271还可以为不可拆卸的一体结构,这种情况下,步骤S14a可以具体包括:
将第二电路板122固定在后壳1272上,并将柔性线路板126与第二电路板122电连接。
之后,将第二箱体127与显示面板121固定连接。例如,在支撑框1271上形成粘结层BL(形成粘结层的方式可以参见步骤S141a中的描述);再将形成有粘结层BL的第二箱体127与显示面板121粘结。
需要说明的是,当后壳1272与支撑框1271形成为一体结构时,支撑框1271仍可以包括上述边框1271a和分隔壁1271b(如图11中所示),分隔壁1271b将边框1271a所围成的空间分成多个分区,分隔壁1271b与后壳1272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隔,以容纳第二电路板122。这时,可以将第二电路板122的长度和宽度设置得较小,从而保证第二电路板122可以插入分隔壁1271b与后壳1272底部之间的间隔中。
图16A至图16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信号源模组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如图16A至图16C所示,信号源模组的制作过程包括:S11b~S14b。
S11b、提供第一箱体116,该第一箱体116包括:底壁1162、侧壁1161和盖板1163,其中,底壁1162和侧壁1161可以形成为一体结构,盖板1163和侧壁1161为可分离的结构。
S12b、如图16A所示,将第一电路板111固定在第一箱体116的底壁1162上。
S13b、如图16B所示,在侧壁1161上设置第三电路板201和第四电路板202,并将第三电路板201和第四电路板202均与第一电路板111电连接。其中,第三电路板20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器和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第四电路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
S14b、如图16C所示,利用第一磁性件118将盖板1163与侧壁1161连接。其中,第一磁性件118为磁吸螺钉。
图17A至图17B为显示模组与信号源模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当每个显示模组和每个信号源模组均制作完毕后,进行步骤S2和步骤S3,来将显示模组与信号源模组组装在一起。
步骤S2、将多个信号源模组拼接固定。例如,将多个信号源模组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将多个信号源模组的第一箱体116拼接在一起,如图17A所示。其中,第一磁性件118安装在第一箱体116上,且第一磁性件118顶端的端面未被遮挡,第一连接器112的顶端同样未被遮挡。其中,相邻两个信号源模组上的第三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连接,相邻两个信号源模组上的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以进行无线信号传输。
步骤S3、将多个显示模组与多个信号源模组一一对应地连接,如图17B所示。该步骤S3具体包括:将上述第二箱体127与第一箱体116一一对正,并使得第二磁性件128与第一磁性件116一一对应地吸附连接,且第一连接器112与第二连接器12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7B中以每个显示模组包括四个显示面板100进行示意,在实际生产中,每个显示模组也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显示面板100,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拼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模组和信号源模组,
所述信号源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器均与所述电源结构电连接;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以及与每个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源结构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输出电源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每个显示面板的待显示图像,向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显示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信号和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驱动芯片,
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驱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源模组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显示面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一一对应地吸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箱体包括:底壁、侧壁和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为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磁性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箱体包括:后壳以及与所述后壳连接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框背离所述后壳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件为连接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后壳的磁性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后壳包括:底板部和与所述底板部连接的侧板部,所述支撑框与所述侧板部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箱体的盖板包括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正对;所述第二箱体的后壳包括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正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后壳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后壳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支撑框背离所述后壳的表面上设置有粘结层,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支撑框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粘结层为不透光粘结层。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框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框包括:边框和与所述边框连接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边框所环绕的区域分隔为多个分区,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分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4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不超出所述第二箱体的边缘。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排成m行n列,每行中的显示面板在行方向上的尺寸之和L1小于所述第二箱体在行方向上的尺寸L2,每列中的显示面板在列方向上的尺寸之和W1小于所述第二箱体在所述列方向上的尺寸W2,
其中,m、n均为正整数;nd≥L2-L1≥n(a+b+c),md≥W2-W1≥m(a+b+c),a为所述第二箱体的尺寸公差,b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基底的研磨公差,c为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箱体的组装精度,d为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的中心间距的3%。
20.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拼接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拼接显示单元为权利要求1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拼接显示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拼接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拼接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每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第一电路板之间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三连接器、第四连接器、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第四连接器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拼接显示单元的电源结构,
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四连接器一一对应,且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
22.一种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多个信号源模组和多个显示模组;所述信号源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器均与所述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以及与每个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
将多个所述信号源模组拼接固定;
将多个所述显示模组与多个所述信号源模组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源模组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一一对应地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源结构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输出电源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每个显示面板的待显示图像,向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源信号和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制作每个所述显示模组的步骤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
将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在承载台上,并使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对位标记与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对位标记重合;
将第二箱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信号源模组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
将多个所述显示模组与多个所述信号源模组一一对应地连接,包括:
将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一一对正,并使得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一一对应地吸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CN202010764754.XA 2020-07-31 2020-07-31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0932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754.XA CN114093248A (zh) 2020-07-31 2020-07-31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7/779,655 US20220415217A1 (en) 2020-07-31 2021-06-15 Splicing display unit, splicing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CT/CN2021/100095 WO2022022125A1 (zh) 2020-07-31 2021-06-15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754.XA CN114093248A (zh) 2020-07-31 2020-07-31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3248A true CN114093248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03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4754.XA Pending CN114093248A (zh) 2020-07-31 2020-07-31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5217A1 (zh)
CN (1) CN114093248A (zh)
WO (1) WO202202212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8668A (zh) * 2022-04-21 2022-08-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6092388A (zh) * 2022-12-09 2023-05-09 长春希龙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拼接结构、显示屏以及拼接方法
WO2024036598A1 (zh) * 2022-08-19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和拼接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1569B2 (en) * 2021-12-06 2023-12-12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plicing display device
US11922834B2 (en) * 2021-12-08 2024-03-05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plicing component and spliced display screen
CN114495732B (zh) * 2022-03-29 2023-10-1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64624B (zh) * 2022-05-12 2023-08-08 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1720A (zh) * 2011-12-15 2012-08-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弹性外框
CN106355996A (zh) * 2016-11-23 2017-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950763A (zh) * 2017-03-28 2017-07-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终端
CN206908982U (zh) * 2017-05-05 2018-01-19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安装结构与医疗设备
CN108154811A (zh) * 2018-03-08 2018-06-12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US10073497B1 (en) * 2017-11-10 2018-09-11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9445213A (zh) * 2018-12-13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59895A (zh) * 2018-12-13 2019-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82976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343693U (zh) * 2019-01-07 2019-09-03 深圳市巴科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维护led显示屏拼接箱体
CN209591369U (zh) * 2019-01-04 2019-11-05 深圳市德彩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
CN209691357U (zh) * 2019-05-12 2019-11-26 深圳市壹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控制方面的显示屏
US20200004078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1276058A (zh) * 2020-02-11 2020-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CN210839555U (zh) * 2019-10-29 2020-06-23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器和显示箱体
CN111402725A (zh) * 2019-01-03 2020-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389B (zh) * 2010-05-20 2014-01-21 Prime View Int Co Ltd 數位便利貼和數位筆記系統
JP5455816B2 (ja) * 2010-06-28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00319A (zh) * 2013-12-26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1720A (zh) * 2011-12-15 2012-08-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弹性外框
CN106355996A (zh) * 2016-11-23 2017-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950763A (zh) * 2017-03-28 2017-07-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终端
CN206908982U (zh) * 2017-05-05 2018-01-19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安装结构与医疗设备
CN109785741A (zh) * 2017-11-10 2019-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0073497B1 (en) * 2017-11-10 2018-09-11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8154811A (zh) * 2018-03-08 2018-06-12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US20200004078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459895A (zh) * 2018-12-13 2019-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45213A (zh) * 2018-12-13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02725A (zh) * 2019-01-03 2020-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CN209591369U (zh) * 2019-01-04 2019-11-05 深圳市德彩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
CN209343693U (zh) * 2019-01-07 2019-09-03 深圳市巴科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维护led显示屏拼接箱体
CN209691357U (zh) * 2019-05-12 2019-11-26 深圳市壹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控制方面的显示屏
CN110082976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839555U (zh) * 2019-10-29 2020-06-23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器和显示箱体
CN111276058A (zh) * 2020-02-11 2020-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8668A (zh) * 2022-04-21 2022-08-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4898668B (zh) * 2022-04-21 2023-09-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装置
WO2024036598A1 (zh) * 2022-08-19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箱体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6092388A (zh) * 2022-12-09 2023-05-09 长春希龙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拼接结构、显示屏以及拼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5217A1 (en) 2022-12-29
WO2022022125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93248A (zh) 拼接显示单元、拼接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9318454B2 (en) Drive chip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7058162B2 (ja) 連結表示装置
US7233382B2 (en) LCD connected to additional LCD through multiple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2006330731A (ja) 表示装置
WO2018135362A1 (ja) 表示装置
EP3273156B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903271B (zh) 显示模组及拼接显示装置
JP4257180B2 (ja) 両面表示型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29372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2034058B1 (ko) 표시장치
KR102514130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것의 제조 방법
CN102235620A (zh)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JP2018066993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ledアセンブリ
TW200528892A (en) Panel module for an LCD module
CN113724617B (zh) 显示模组、拼接显示模组及其拼接方法、显示装置
US958184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CN102914890A (zh) 柔性电路板
JP2019174716A (ja) 連結表示装置
WO2017038663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046294B1 (ko) 엘이디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엘이디모듈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262841B (zh) 显示模组
JP7038635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0392690C (zh) 平面显示器的组装结构
CN113709975A (zh) 电路板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