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7017A -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7017A
CN114087017A CN202111449477.4A CN202111449477A CN114087017A CN 114087017 A CN114087017 A CN 114087017A CN 202111449477 A CN202111449477 A CN 202111449477A CN 114087017 A CN114087017 A CN 114087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wing
reinforcing
hol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94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7017B (zh
Inventor
贾靖
卢志敏
杨洪增
郝永超
刘子萌
王英
周金艳
秦大健
王学伟
董小娟
高泽
张燕
沙妹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bei 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bei 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bei 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94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7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7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7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7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7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 E21F15/02Supporting means, e.g. shuttering, for filling-up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填体加固结构和留巷空间加固方法,其中,充填体加固结构包括筋板、具锁定结构的固定座、多个摆动臂、多组加强结构和同步驱动结构,加强结构设置在摆动臂和筋板之间,用于连接摆动臂、筋板和侧板;留巷空间加固方法包括:(1)划分充填区域,并在区域内设置筋板;(2)在充填区域外设置固定座,通过锁定结构连接固定座和底板;(3)通过同步驱动结构带动多个摆动臂摆动至抬起状态;(4)通过加强结构连接摆动臂、筋板和侧板;(5)向充填区域内注浆,形成充填体。本发明提供的充填体加固结构,使得充填体、侧板、底板、筋板和固定座形成高强度的组合体,增强充填体结构强度,提高了留巷效果和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填留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技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无煤柱护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并且能够减少巷道的掘进量,解决回采接替紧张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实际作业阶段,留巷的方式也有多种:切顶留巷、充填留巷、巷旁无支护留巷等。
其中,充填留巷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常用的留巷方法,但相较于另外集中留巷方式,充填留巷的结构强度较差;具体地,充填留巷的结构强度与充填体的材料成正比。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充填体表面容易出现鼓包和倾倒,从而影响留巷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旨在增强留巷空间内充填体结构强度,以保证留巷效果和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充填体加固结构,包括:
筋板,用于设置在所述巷道的充填区域内,且自身长度方向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固定座,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处于所述充填区域外,具有用于与所述底板相接的锁定结构;
多个摆动臂,沿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每个所述摆动臂均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摆动连接,摆动轴向与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摆动臂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和水平方向平行的平放状态,以及自身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的抬起状态,并且处于所述抬起状态的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用于与充填体抵接;
多组加强结构,与多个所述摆动臂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用于连接处于所述抬起状态的所述摆动臂、所述筋板和所述巷道的侧板;以及
同步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适于与多个所述摆动臂相连,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摆动臂同步摆动,且限定所述摆动臂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
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筋板上,轴向与所述筋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条形孔,设置在所述摆动臂上,沿所述摆动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摆动臂处于所述抬起状态时,所述条形孔适于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连通;以及
加强臂,沿水平方向依次插接设置在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定位孔内,且自身的插接端具有用于插入所述侧板的连接结构,另一端具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用于与所述摆动臂抵接的限位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面上;
通孔,设置在所述摆动臂的侧面上,轴向与所述容纳槽的轴向垂直,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设置;以及
滑动锚杆,沿所述容纳槽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其中一端适于伸出至所述容纳槽外并与所述侧板抵接;所述滑动锚杆朝向所述通孔的侧面摆动设置有驱动柄,摆动轴向与所述滑动锚杆的滑动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驱动柄具有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
在所述驱动柄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时,所述驱动柄的轴向与所述滑动锚杆轴向平行,所述驱动柄收纳于所述通孔内,以使所述滑动锚杆能够通过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定位孔;
在所述驱动柄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时,所述驱动柄的轴向与所述滑动锚杆的轴向平行,所述驱动柄伸出至所述通孔外,以供外力锤击至所述滑动锚杆的伸出端插入所述侧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形孔内设置有滑转件,所述滑转件能够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还能够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轴发生转动,且所述滑转件的轴向与所述条形孔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滑转件上具有沿自身径向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适于供所述加强臂插入;
其中,转动所述滑转件能够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滑动所述滑转件能够使所述导向孔和所述定位孔同轴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形孔的内侧壁上具有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转件朝向所述滑槽的侧面具有适于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横截面为圆形的滑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
多个凹槽,沿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并且贯穿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筋板的侧面设置;多个所述摆动臂一一对应摆动设置在多个所述凹槽内,且处于所述平放状态的所述摆动臂适于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插孔,沿多个所述凹槽的排列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设置,且所述插孔与多个所述凹槽连通;以及
滑动杆,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滑动插接于所述插孔内,且两端分处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所述摆动臂上具有适于所述滑动杆插接的安装孔,并且,处于其中一个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所述滑动杆上具有向外延伸至与所述摆动臂相连的连接部;沿所述滑动杆的周向转动所述滑动杆时,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摆动臂摆动;
其中,所述滑动杆的其中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转盘,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侧面具有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的立杆,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转盘的侧面具有与多个所述立杆一一对应的多个插槽;
在多个所述立杆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插槽时,所述立杆和所述插槽的组合结构能够限制所述滑动杆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的伸出部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杆的伸出端和所述固定座相连;
所述弹簧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杆滑动,以使多个所述插槽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立杆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多个预留孔,沿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筋板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每个所述预留孔均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固定座;以及
多个锁定锚杆,与多个所述预留孔一一对应插接,且每个所述锁定锚杆的下端均用于自上至下插入所述底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筋板上具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筋板能够嵌入充填体的内部,并且通过多组加强结构和摆动臂相连,而加强结构同时又与巷道的侧板相连,因此筋板通过加强结构与侧板相连;摆动臂与固定座具有连接关系,并且固定座通过锁定结构和巷道的底板相连,因此筋板通过摆动臂、固定座和锁定结构的组合结构与底板相连。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充填体充填并固化后,起到连接充填体和侧板、底板的作用,从而能够加强充填体的内部结构强度,避免充填体发生内部变形和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填体加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充填体的内部加固,避免充填体发生内部变形和损坏,保证了留巷效果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留巷空间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巷道的侧边划分充填区域,将所述筋板设置在所述充填区域内,并使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巷道长度方向平行;
(2)在所述充填区域外的底板上设置所述固定座,并通过所述锁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板;
(3)通过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带动多个所述摆动臂自所述平放状态摆动至所述抬起状态,以使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和所述巷道的侧板之间的水平间距等于充填体的宽度;
(4)依次调整多组加强结构,令多个所述摆动臂、所述筋板与所述侧板相连;
(5)向充填区域内注浆,形成所述充填体,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和所述充填体的侧面抵接,以使所述充填体、所述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筋板和所述固定座形成高强度的组合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留巷空间加固方法的有益效果与前述充填体加固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填体加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填体加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加强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隐藏了部分结构);
图4为图3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锁定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加强臂和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隐藏了部分结构);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摆动臂和滑转件组合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同步驱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隐藏了部分结构);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座和摆动臂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留巷空间加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筋板;11、凸起部;2、固定座;21、插槽;3、摆动臂;31、安装孔;4、加强结构;41、定位孔;42、条形孔;421、滑槽;43、加强臂;431、限位杆;5、同步驱动结构;51、凹槽;52、插孔;53、滑动杆;531、连接部;532、转盘;5321、立杆;533、弹簧;6、连接结构;61、容纳槽;62、通孔;63、滑动锚杆;631、驱动柄;7、锁定结构;71、预留孔;72、锁定锚杆;8、滑转件;81、导向孔;82、滑块;100、顶板;200、底板;300、侧板;400、充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充填体加固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充填体加固结构用于装载至巷道内,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巷道包括底板200、设置于底板200两侧的两个侧板300,以及设置于两个侧板300顶部的顶板100;为了便于叙述,在本实施例中,定义两个侧板300的排列方向为左右方向。并且,在巷道加固时,现有技术中,巷道内需要加载两处充填体400,且两处充填体400与两个侧板300一一对应设置在巷道的左右两侧、处于顶板100和底板200之间的空间内。
反映到结构上,所述充填体加固结构,包括筋板1、固定座2、多个摆动臂3、多组加强结构4和同步驱动结构5。
筋板1用于设置在巷道的充填区域内,并且在填充区域内完成填充作业而形成填充体400后,筋板1嵌入填充体40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筋板1的长度方向沿巷道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设置。
固定座2用于设置在底板200上且处于充填区域外,具有用于与底板200相接的锁定结构7,通过此锁定结构7能够连接固定座2和底板200,从而限定固定座2的水平移动。
多个摆动臂3沿筋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固定座2的上表面,且每个摆动臂3均与固定座2的上表面摆动连接,摆动轴向与筋板1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平行。
摆动臂3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和水平方向平行的平放状态,以及自身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的抬起状态,并且处于抬起状态的摆动臂3的摆动端用于与充填体400抵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摆动臂3的安装是在填充作业之前,因此摆动臂3摆动至抬起状态后,现场人员需要根据预计的填充部分左右宽度来限定摆动臂3的摆动角度,令本结构于充填作业后实现摆动臂3的摆动端部与充填体400抵接的目的。
多组加强结构4与多个摆动臂3一一对应设置,每组加强结构4均用于连接处于抬起状态的摆动臂3、筋板1和巷道的侧板300,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每个单位的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同步驱动结构5设置在固定座2上,适于与多个摆动臂3相连,用于驱动多个摆动臂3同步摆动,且能够限定摆动臂3的位置。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筋板1能够嵌入充填体400的内部,并且通过多组加强结构4和摆动臂3相连,而加强结构4同时又与巷道的侧板300相连,因此筋板1通过加强结构4与侧板300相连;摆动臂3与固定座2具有连接关系,并且固定座2通过锁定结构7和巷道的底板200相连,因此筋板1通过摆动臂3、固定座2和锁定结构7的组合结构与底板200相连。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充填体400充填并固化后,起到连接充填体400和侧板300、底板200的作用,从而能够加强充填体400的内部结构强度,避免充填体400发生内部变形和损坏。
本发明提供的充填体加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充填体400的内部加固,避免充填体400发生内部变形和损坏,保证了留巷效果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加强结构4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加强结构4包括定位孔41、条形孔42和加强臂43。
定位孔41设置在筋板1上,其轴向与筋板1的宽度方向平行,截面采用矩形。
条形孔42设置在摆动臂3上,沿摆动臂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摆动臂3处于抬起状态时,条形孔42适于与定位孔41同轴连通。
加强臂43沿水平方向依次插接设置在条形孔42和定位孔41内,截面同样采用矩形;由于加强臂43和定位孔41均采用矩形结构,因此二者的组合结构能够限定加强臂43的转动。
加强臂43的插接端具有用于插入侧板300的连接结构6,另一端具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用于与摆动臂3抵接的限位杆431。
实际使用时,首先调整摆动臂3的位置,使得摆动臂3的摆动端和填充体400所预设的宽度一致,随后将加强臂43水平通过条形孔42并插入定位孔41内,实现了筋板1和固定座2的连接;随后使加强臂43通过连接结构6插入侧板300内,达成筋板1、固定座2和侧板300的连接。并且,限位杆431能够限定加强臂43的滑动,提高结构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结构4能够连接筋板1、固定座2和侧板300,并且安装过程便于实际运行,提高了本装置的机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连接结构6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6,连接结构6包括容纳槽61、通孔62和滑动锚杆63。
容纳槽61设置在摆动臂3的摆动端面上。
通孔62设置在摆动臂3的侧面上,轴向与容纳槽61的轴向垂直,且通孔62与容纳槽61连通设置。
滑动锚杆63沿容纳槽61的轴向滑动设置在容纳槽61内,其中一端适于伸出至容纳槽61外并与侧板300抵接。
滑动锚杆63朝向通孔62的侧面摆动设置有驱动柄631,摆动轴向与滑动锚杆63的滑动方向垂直。
其中,驱动柄631具有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
在驱动柄631处于第一摆动位时,驱动柄631的轴向与滑动锚杆63轴向平行,驱动柄631收纳于通孔62内,以使滑动锚杆63能够通过条形孔42和定位孔41;
在驱动柄631处于第二摆动位时,驱动柄631的轴向与滑动锚杆63的轴向平行,驱动柄631伸出至通孔62外,以供外力锤击至滑动锚杆63的伸出端插入侧板3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固定座2和筋板1之间安装加强臂43时,将驱动杆631摆动至第一摆动位,以避免驱动柄631干预加强臂43的滑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可靠性;在向侧板300上安装加强臂43时,可以将驱动柄631摆动至第二摆动位,以供外力锤击,降低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难度,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条形孔42的内部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7,条形孔42内设置有滑转件8,该滑转件8的轴向与条形孔42的宽度方向平行;具体使用过程中,滑转件8能够沿条形孔42的长度方向滑动,还能够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轴发生转动。
滑转件8上具有沿自身径向贯通的导向孔81,导向孔81适于供加强臂43插入,并且导向孔81的截面与加强臂43的截面相适配,从而限定加强臂43的移动方向。
其中,转动滑转件8能够使导向孔81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滑动滑转件8能够使导向孔81和定位孔41同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转件8能够在摆动臂3处于抬起状态时发生转动,从而令导向孔81的轴向时刻处于水平方向,从而稳定限定加强臂43的移动方向,提高了本装置在此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条形孔42和滑转件8之间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7,条形孔42的内侧壁上具有沿条形孔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421,滑转件8朝向滑槽421的侧面具有适于滑动设置在滑槽421内、且横截面为圆形的滑块8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521的滑块82的组合结构一方面能够限定滑转件8脱离条形孔42,另一方面能够限定滑转件8的滑动方向,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同步驱动结构5可以采用如图4、图8和图9所示结构。参见图4、图8和图9,同步驱动结构5包括多个凹槽51、插孔52和滑动杆53。
多个凹槽51沿筋板1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固定座2的上表面,并且每个凹槽51均贯穿固定座2朝向筋板1的侧面设置。
多个摆动臂3一一对应摆动设置在多个凹槽51内,并且,如图9所示,处于平放状态的摆动臂3适于收纳在凹槽51内,便于日常的存储。
插孔52沿多个凹槽51的排列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贯穿固定座2设置,且插孔52与多个凹槽51连通。
滑动杆53沿插孔52的轴向滑动插接于插孔52内,且两端分处于固定座2的外部。摆动臂3上具有适于滑动杆53插接的安装孔31,通过滑动杆53和安装孔31的插接关系,实现摆动臂3和固定座2的摆动连接。
并且,处于其中一个凹槽51内的部分滑动杆53上具有向外延伸至与摆动臂3相连的连接部531,如图7所示,摆动臂3上具有适于摆动臂3和连接部531的组合结构插入的孔体结构,该孔体结构的内壁能够与连接部531之间发生相互抵接,以使沿滑动杆53的周向转动滑动杆53时,连接部531带动摆动臂3摆动。
其中,滑动杆53的其中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转盘53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叙述,定义装载有转盘532的一端为滑动杆53的右端。
转盘532朝向固定座2的侧面具有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的立杆5321,固定座2朝向转盘532的侧面具有与多个立杆5321一一对应的多个插槽21;采用这一结构的目的在于:
在多个立杆5321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插槽21时,立杆5321和插槽21的组合结构能够限制滑动杆53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滑动杆53即可实现多个摆动臂3的同步驱动,而且通过将立杆5321插入插槽21来实现摆动臂3位置的限定,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滑动杆53的另一端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滑动杆53的另一端的伸出部分套设有弹簧533,在本实施例中,此端为滑动杆53的左端。
弹簧53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杆53的伸出端和固定座2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滑动杆53的左端具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设置的法兰盘,且此法兰盘与弹簧533的端部相连。
弹簧533用于带动滑动杆53滑动,以使多个插槽21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立杆5321内,具体地:
在滑动杆53自左向右移动至立杆5321退出插槽21时,弹簧533发生收缩;在立杆5321插入插槽21时,弹簧533伸展为自然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533能够确保立杆5321时刻处于插接在插槽21内的状态,避免滑动杆53发生转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锁定结构7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锁定结构7包括多个预留孔71和多个锁定锚杆72;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71和锁定锚杆72均具有三个。
多个预留孔71沿固定座2朝向筋板1的方向(也就是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固定座2上,且每个预留孔71均沿上下方向贯通固定座2。
多个锁定锚杆72与多个预留孔71一一对应插接,且每个锁定锚杆72的下端均自上至下伸出至固定座2的下方,其下端用于自上至下插入底板2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锚杆72与底板200相连,能够限定固定座2沿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避免固定座2与巷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筋板1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筋板1上具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1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设置有两处,且两处凸起部11分处于筋板1的前后两端,并且沿左右方向向外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11能够增大筋板1与自身前后方向的填充体400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填充体400内部发生沿前后方向的变形,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留巷空间加固方法,基于前述内容中任一项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如图10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巷道的侧边划分充填区域,将筋板1设置在充填区域内,并使筋板1的长度方向与巷道长度方向平行;
(2)在充填区域外的底板200上设置固定座2,并通过锁定结构7连接固定座2和底板200;
(3)通过同步驱动结构5带动多个摆动臂3自平放状态摆动至抬起状态,以使摆动臂3的摆动端和巷道的侧板300之间的水平间距等于充填体400的宽度;
(4)依次调整多组加强结构4,令多个摆动臂3、筋板1与侧板300相连;
(5)向充填区域内注浆,形成充填体400,摆动臂3的摆动端和充填体400的侧面抵接,以使充填体400、侧板300、底板200、筋板1和固定座2形成高强度的组合体。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留巷空间加固方法的有益效果与前述充填体加固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充填体加固结构,用于装载至巷道内,处于所述巷道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体加固结构包括:
筋板,用于设置在所述巷道的充填区域内,且自身长度方向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固定座,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处于所述充填区域外,具有用于与所述底板相接的锁定结构;
多个摆动臂,沿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每个所述摆动臂均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摆动连接,摆动轴向与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摆动臂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和水平方向平行的平放状态,以及自身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的抬起状态,并且处于所述抬起状态的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用于与充填体抵接;
多组加强结构,与多个所述摆动臂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用于连接处于所述抬起状态的所述摆动臂、所述筋板和所述巷道的侧板;以及
同步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适于与多个所述摆动臂相连,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摆动臂同步摆动,且限定所述摆动臂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
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筋板上,轴向与所述筋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条形孔,设置在所述摆动臂上,沿所述摆动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摆动臂处于所述抬起状态时,所述条形孔适于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连通;以及
加强臂,沿水平方向依次插接设置在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定位孔内,且自身的插接端具有用于插入所述侧板的连接结构,另一端具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用于与所述摆动臂抵接的限位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面上;
通孔,设置在所述摆动臂的侧面上,轴向与所述容纳槽的轴向垂直,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设置;以及
滑动锚杆,沿所述容纳槽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其中一端适于伸出至所述容纳槽外并与所述侧板抵接;所述滑动锚杆朝向所述通孔的侧面摆动设置有驱动柄,摆动轴向与所述滑动锚杆的滑动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驱动柄具有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
在所述驱动柄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时,所述驱动柄的轴向与所述滑动锚杆轴向平行,所述驱动柄收纳于所述通孔内,以使所述滑动锚杆能够通过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定位孔;
在所述驱动柄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时,所述驱动柄的轴向与所述滑动锚杆的轴向平行,所述驱动柄伸出至所述通孔外,以供外力锤击至所述滑动锚杆的伸出端插入所述侧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内设置有滑转件,所述滑转件能够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还能够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轴发生转动,且所述滑转件的轴向与所述条形孔的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滑转件上具有沿自身径向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适于供所述加强臂插入;
其中,转动所述滑转件能够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滑动所述滑转件能够使所述导向孔和所述定位孔同轴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内侧壁上具有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转件朝向所述滑槽的侧面具有适于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横截面为圆形的滑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
多个凹槽,沿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并且贯穿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筋板的侧面设置;多个所述摆动臂一一对应摆动设置在多个所述凹槽内,且处于所述平放状态的所述摆动臂适于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插孔,沿多个所述凹槽的排列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设置,且所述插孔与多个所述凹槽连通;以及
滑动杆,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滑动插接于所述插孔内,且两端分处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所述摆动臂上具有适于所述滑动杆插接的安装孔,并且,处于其中一个所述凹槽内的部分所述滑动杆上具有向外延伸至与所述摆动臂相连的连接部;沿所述滑动杆的周向转动所述滑动杆时,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摆动臂摆动;
其中,所述滑动杆的其中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转盘,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侧面具有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的立杆,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转盘的侧面具有与多个所述立杆一一对应的多个插槽;
在多个所述立杆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插槽时,所述立杆和所述插槽的组合结构能够限制所述滑动杆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的伸出部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杆的伸出端和所述固定座相连;
所述弹簧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杆滑动,以使多个所述插槽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立杆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多个预留孔,沿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筋板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每个所述预留孔均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固定座;以及
多个锁定锚杆,与多个所述预留孔一一对应插接,且每个所述锁定锚杆的下端均用于自上至下插入所述底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上具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
10.留巷空间加固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填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巷道的侧边划分充填区域,将所述筋板设置在所述充填区域内,并使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巷道长度方向平行;
(2)在所述充填区域外的底板上设置所述固定座,并通过所述锁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板;
(3)通过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带动多个所述摆动臂自所述平放状态摆动至所述抬起状态,以使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和所述巷道的侧板之间的水平间距等于充填体的宽度;
(4)依次调整多组加强结构,令多个所述摆动臂、所述筋板与所述侧板相连;
(5)向充填区域内注浆,形成所述充填体,所述摆动臂的摆动端和所述充填体的侧面抵接,以使所述充填体、所述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筋板和所述固定座形成高强度的组合体。
CN202111449477.4A 2021-11-30 2021-11-30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Active CN114087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477.4A CN114087017B (zh) 2021-11-30 2021-11-30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477.4A CN114087017B (zh) 2021-11-30 2021-11-30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7017A true CN114087017A (zh) 2022-02-25
CN114087017B CN114087017B (zh) 2023-10-20

Family

ID=80306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9477.4A Active CN114087017B (zh) 2021-11-30 2021-11-30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70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6183A1 (de) * 1978-06-15 1979-12-20 Thyssen Industrie Blasversatzleitung mit stirnseitigem austrag
CN101858215A (zh) * 2010-04-30 2010-10-13 河南理工大学 矸石挤压成型沿空留巷法
CN203655351U (zh) * 2013-12-24 2014-06-18 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摆动式隔离装置
CN211648243U (zh) * 2019-12-18 2020-10-09 李月岭 一种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摆动式隔离装置
CN211851913U (zh) * 2020-03-27 2020-11-03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深部沿空留巷巷道内充填墙体防滑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6183A1 (de) * 1978-06-15 1979-12-20 Thyssen Industrie Blasversatzleitung mit stirnseitigem austrag
CN101858215A (zh) * 2010-04-30 2010-10-13 河南理工大学 矸石挤压成型沿空留巷法
CN203655351U (zh) * 2013-12-24 2014-06-18 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摆动式隔离装置
CN211648243U (zh) * 2019-12-18 2020-10-09 李月岭 一种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摆动式隔离装置
CN211851913U (zh) * 2020-03-27 2020-11-03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深部沿空留巷巷道内充填墙体防滑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7017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4922B (zh) 一种全护筒工法施工装置
CN114017022B (zh) 掘锚机及掘进系统
CN206554960U (zh) 一种钻锚一体化钻机
CN105507951A (zh) 一种无煤柱断顶成巷的柔帘密封方法
CN108385670A (zh) 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21537A (zh) 无煤柱沿空留巷切顶成巷施工方法
CN109026025A (zh) 用于施工隧道联络通道的顶管支撑与顶进系统
CN217300623U (zh) 一种煤矿巷道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CN114087017A (zh) 充填体加固结构及留巷空间加固方法
CN111828004A (zh) 一种煤矿条带充填开采用方法
KR100306895B1 (ko) 사면 보호를 위한 보강앵커 설치용 마스타 드릴머신
CN115749896A (zh) 一种巷道掘进中围岩顶部临时支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64143B (zh) 一种竖井掘进机用稳定器
CN213574151U (zh) 一种适用于连拱隧道锁脚锚杆定位锚固的安装装置
KR101913188B1 (ko) 스핀형 형강 기초파일 및 시공방법
CN113833507A (zh) 一种锚固剂装填装置及煤矿井下锚固设备
CN210685975U (zh) 一种煤矿采矿充填掘进装置
CN106089072A (zh) 一种煤矿自移动四立柱定位底板锚杆钻孔装置
CN217028958U (zh) 一种掘进机用低巷道全方位机载临时支护装置
CN215718453U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窄机身钻进机器人
CN215804360U (zh) 一种轮式山地钻机爬坡组件
CN219910811U (zh) 一种煤矿采掘临时支护结构
CN218117841U (zh) 充填开采用挡墙支架
CN220505089U (zh) 一种井下矿用液压支架
CN216234393U (zh) 一种大倾角工作面刮板机机尾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