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6339B -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6339B
CN114086339B CN202111180335.2A CN202111180335A CN114086339B CN 114086339 B CN114086339 B CN 114086339B CN 202111180335 A CN202111180335 A CN 202111180335A CN 114086339 B CN114086339 B CN 114086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groove
liquid filling
width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03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6339A (zh
Inventor
张如全
孙婷
罗磊
张明
胡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1803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6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6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6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6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6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1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02Roll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14Containers, e.g. va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34Driving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Abstract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与底槽道,底槽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灌液槽,灌液槽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相邻的灌液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台,每个灌液槽中都对应的设置一个转动辊,转动辊周围与灌液槽的内槽壁之间夹成有三种内夹道,转动辊的顶部与顶槽口相通;顶盖板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连有多个固定辊,相邻的固定辊之间设置有隔辊面,隔辊面与隔槽台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每两个固定辊对应一个顶槽口,单个顶槽口两旁的隔槽台与该顶槽口对应的两个固定辊之间分别夹成有两种外夹道,且左外夹道、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右外夹道依次连通。本设计不仅兼具静、动态渗透的功能,而且渗透效果较好,冷堆液的利用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堆处理装置,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冷堆工艺主要应用于纺织品的处理,主要形式有先漂后刺以及先刺后漂,前者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较高,后者柔软性和吸水性较好,但这两者都存在化学药剂用量较高及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此外,现有冷堆工艺的发生一般都是将布料或纤网堆置在箱体内,并浸泡冷堆剂,而常用的冷堆箱多为普通的浸泡箱或筒,不仅渗透时间长,而且易出现浸透不完全的结果,导致浸透效果较差,生产效率较低。
公开号为CN 110219117A ,公开日为2019年9月10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冷堆染色机及应用该冷堆染色机的染色工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供布料上色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色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冷堆机构,所述冷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供染料浸染后的布料缠绕的驱动辊、设置于车架上的驱动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组件、套设在缠绕有布料的驱动辊上的柔性膜、与所述驱动辊两端同轴固定的随驱动辊同步转动的封闭盘,以及连接柔性膜两端与封闭盘以覆盖布料表面的拼接组件,所述封闭盘呈圆形且所述柔性膜内表面与布料抵接。虽然该发明具有减少布料堆置染色时染液流失的效果,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采用的冷堆装置为普通的冷堆桶或冷堆箱,该种冷堆装置的浸透效果只能依赖于冷堆液的缓慢渗透,属于静态渗透,渗透效果较差,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冷堆液,导致制造冷堆液的药剂的用量较高,污染较大。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透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渗透效果较好的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
所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与底槽道;
所述底槽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该灌液槽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相邻的灌液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台,每个灌液槽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该转动辊的左侧部、右侧部、底部与其对应的灌液槽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且转动辊的顶部与顶槽口相通;
所述顶盖板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相邻的固定辊之间设置有隔辊面,该隔辊面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每两个固定辊对应一个顶槽口,两个固定辊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的两旁,单个顶槽口两旁的隔槽台与该顶槽口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右外夹道,且左外夹道依次经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后与右外夹道相连通。
所述顶槽口的宽度为槽顶宽,灌液槽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灌液槽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单个灌液槽中位于槽顶宽、槽极宽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中位于槽极宽、槽底宽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
所述转动辊的顶部低于顶槽口设置。
所述隔槽台的左、右侧部均为内凹结构,所述隔槽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台顶部、台中部、台底部,所述台顶部至台中部的宽度呈渐减趋势,所述台中部至台底部的宽度呈渐增趋势。
所述台顶部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包括顶弧面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扇角、右扇角,且顶弧面与位于其正上方的隔辊面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单个隔槽台中,相对于台中部,左扇角朝位于台顶部左侧的顶槽口作远离延伸,右扇角朝位于台顶部右侧的顶槽口作远离延伸。
所述转动辊包括外转筒、内转轴与多根支撑杆,所述内转轴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外端与外转筒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的内端与内转轴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的外端向外延伸。
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竖立的滑动支座,该滑动支座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支座内腔,该支座内腔的内部嵌入有一个沿支座内腔进行竖向相对滑动的内滑块,该内滑块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该转动孔内插入而过有驱动轴的外端,驱动轴、转动孔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内滑块的侧部与内弹簧的内端相连接,内弹簧的外端朝远离内滑块的方向延伸,且内滑块、内弹簧都位于支座内腔的内部。
所述外转筒的结构为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外转筒为封闭面,该封闭面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
所述外转筒为网格面,该网格面包括多个贯穿的网格孔。
一种上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向灌液槽内注入冷堆液,直至冷堆液与顶槽口相接触,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依次从物料输入端、底槽道、物料输出端内穿经而过,以使冷堆液对纺织物进行冷堆处理,在纺织物通过底槽道的过程中,纺织物依次穿经至少两个夹道组,相邻的夹道组通过一个板台夹道相连通,单个夹道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左外夹道、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右外夹道;
在纺织物通过底槽道的过程中,驱使转动辊转动以助力纺织物进行传动,或者,由传动的纺织物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
所述转动辊包括外转筒、内转轴与多根支撑杆,所述内转轴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外端与外转筒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的内端与内转轴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的外端向外延伸;
在纺织物通过底槽道的过程中,在转动辊转动的同时,转动辊进行竖向的上下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主要包括顶盖板与底槽道,其中,底槽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灌液槽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相邻的灌液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台,每个灌液槽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转动辊的周围与其对应的灌液槽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转动辊的顶部与顶槽口相通,同时,顶盖板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相邻的固定辊之间设置有隔辊面,隔辊面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每两个固定辊对应一个顶槽口,两个固定辊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的两旁,单个顶槽口两旁的隔槽台与该顶槽口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右外夹道,左外夹道依次经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后与右外夹道相连通,应用时,先在灌液槽中灌入冷堆液,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依次从物料输入端、底槽道、物料输出端内穿经而过,当纺织物从底槽道中穿经而过时,其穿经的顺序为夹道组、板台夹道、夹道组、板台夹道、夹道组……,纺织物位于夹道组中时,会与冷堆液相接触,以被冷堆液渗透,渗透的形式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其中,静态是指纺织物停留在夹道组内进行泡入时渗透,动态是指纺织物在传动的过程中,纺织物被泡入在冷堆液里,纺织物是边运动边泡入的,这种动态的泡入利于提高渗透效果,此外,在动态渗透的基础上,转动辊可以实现正转、反转的切换,从而使得纺织物在底槽道中做向前、向后的往复传动,进一步提高渗透效果。因此,本发明兼具静态渗透与动态渗透的功能,渗透效果较好。
2、本发明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顶槽口的宽度为槽顶宽,灌液槽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灌液槽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单个灌液槽中位于槽顶宽、槽极宽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中位于槽极宽、槽底宽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该种设计不仅能扩大冷堆液与纺织物的接触面积,增强渗透效果,而且能避免冷堆液的荡出(传动的纺织物或转动的转动辊会对冷堆液造成扰动,从而晃荡冷堆液),节省冷堆液。因此,本发明不仅渗透效果较好,而且冷堆液的利用率较高。
3、本发明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转动辊包括外转筒、内转轴与多根支撑杆,其中,内转轴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的内部,支撑杆的外端与外转筒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的内端与内转轴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的外端向外延伸,该设计使得转动辊为一种开放式的结构,转动辊的内、外都能与冷堆液相接触,不仅能缩小转动辊运动时的阻力,便于渗透、传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能避免纺织物与外转筒的外筒面过于紧贴,尤其当外转筒的外筒壁上开孔时,如透液孔或网格孔,能够使得与外转筒的外筒面相接触的纺织物的正面、背面都能与冷堆液接触,提高渗透效果,此外,驱动轴的存在既利于实现转动辊的主动转动,也利于实现转动辊的上下移动,从而增加转动辊对纺织物及其周边冷堆液的扰动能力,实现更好的动态渗透,进一步提升渗透效果。因此,本发明易于实现动态渗透,渗透效果较好。
4、本发明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转动辊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竖立的滑动支座,该滑动支座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支座内腔,该支座内腔的内部嵌入有一个沿支座内腔进行竖向相对滑动的内滑块,该内滑块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该转动孔内插入而过有驱动轴的外端,驱动轴、转动孔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内滑块的侧部与内弹簧的内端相连接,内弹簧的外端朝远离内滑块的方向延伸,且内滑块、内弹簧都位于支座内腔的内部,应用时,转动辊会受到重力、纺织物的扯动力、内弹簧的反弹力的作用,从而使得滑块在支座内腔内实现竖向的往复滑动,进而利于实现转动辊在竖向的往复运动,确保转动辊对纺织物及其周边冷堆液的扰动一直存在,增强渗透能力,提高冷处理效果。因此,本发明中的转动辊兼具转动及竖向往复运动的功能,利于提升渗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槽道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灌液槽与纺织物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灌液槽旁配有滑动支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转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本发明中网格面与网格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纺织物1、物料输入端11、物料输出端12、顶盖板2、固定辊21、隔辊面22、板台夹道23、底槽道3、灌液槽31、槽极宽311、槽底宽312、顶槽口32、槽顶宽321、隔槽台33、台顶部331、台中部332、台底部333、顶弧面334、左扇角335、右扇角336、转动辊4、外转筒41、内转轴42、支撑杆43、驱动轴44、封闭面45、透液孔46、网格面47、网格孔48、夹道组5、左外夹道51、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右外夹道55、滑动支座6、支座内腔61、内滑块62、转动孔63、内弹簧64、调温夹层7、调温外壳71、调温进口72、调温出口7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8,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
所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2与底槽道3;
所述底槽道3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31,该灌液槽31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31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32,相邻的灌液槽31之间设置有隔槽台33,每个灌液槽31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4,该转动辊4的左侧部、右侧部、底部与其对应的灌液槽31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且转动辊4的顶部与顶槽口32相通;
所述顶盖板2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21,相邻的固定辊21之间设置有隔辊面22,该隔辊面22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33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每两个固定辊21对应一个顶槽口32,两个固定辊21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32的两旁,单个顶槽口32两旁的隔槽台33与该顶槽口32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21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51、右外夹道55,且左外夹道51依次经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后与右外夹道55相连通。
所述顶槽口32的宽度为槽顶宽321,灌液槽31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311,灌液槽31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312;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顶宽321、槽极宽311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极宽311、槽底宽312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
所述转动辊4的顶部低于顶槽口32设置。
所述隔槽台33的左、右侧部均为内凹结构,所述隔槽台33包括依次连接的台顶部331、台中部332、台底部333,所述台顶部331至台中部332的宽度呈渐减趋势,所述台中部332至台底部333的宽度呈渐增趋势。
所述台顶部33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包括顶弧面334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扇角335、右扇角336,且顶弧面334与位于其正上方的隔辊面22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单个隔槽台33中,相对于台中部332,左扇角335朝位于台顶部331左侧的顶槽口32作远离延伸,右扇角336朝位于台顶部331右侧的顶槽口32作远离延伸。
所述转动辊4包括外转筒41、内转轴42与多根支撑杆43,所述内转轴42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4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3的外端与外转筒41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43的内端与内转轴42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42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44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44的外端向外延伸。
所述转动辊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竖立的滑动支座6,该滑动支座6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支座内腔61,该支座内腔61的内部嵌入有一个沿支座内腔61进行竖向相对滑动的内滑块62,该内滑块62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63,该转动孔63内插入而过有驱动轴44的外端,驱动轴44、转动孔63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内滑块62的侧部与内弹簧64的内端相连接,内弹簧64的外端朝远离内滑块62的方向延伸,且内滑块62、内弹簧64都位于支座内腔61的内部。
所述外转筒41的结构为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外转筒41为封闭面45,该封闭面45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46;
所述外转筒41为网格面47,该网格面47包括多个贯穿的网格孔48。
一种上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向灌液槽31内注入冷堆液,直至冷堆液与顶槽口32相接触,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1依次从物料输入端11、底槽道3、物料输出端12内穿经而过,以使冷堆液对纺织物1进行冷堆处理,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纺织物1依次穿经至少两个夹道组5,相邻的夹道组5通过一个板台夹道23相连通,单个夹道组5包括依次连通的左外夹道51、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右外夹道55;
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驱使转动辊4转动以助力纺织物1进行传动,或者,由传动的纺织物1带动转动辊4进行转动。
所述转动辊4包括外转筒41、内转轴42与多根支撑杆43,所述内转轴42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4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3的外端与外转筒41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43的内端与内转轴42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42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44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44的外端向外延伸;
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在转动辊4转动的同时,转动辊4进行竖向的上下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的转动辊4相对于其所对应的灌液槽31,呈现为悬空布置,因而,当转动辊4在应用时,其受到的多种力包括:重力,传动中的纺织物1通过外转筒41施加的拖动力或扯动力,内弹簧64施加的竖直方向的反弹力及阻挡力,经驱动轴44施加的驱动外力。
具体而言,重力会驱使转动辊4向下运动,拖动力或扯动力会驱动转动辊4向上运动或转动,竖直方向的反弹力及阻挡力都会驱使转动辊4作对应的向上运动的趋势,驱动外力会驱使转动辊4作转动或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可见,多种力结合,在此基础之上,对多种力进行选择(包括选定或放弃)与协作,能够实现转动辊4的转动与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其中,转动能与纺织物1的传动相互配合,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则能对纺织物1及其周围的冷堆液产生扰动,甚至形成涡流,增加冷堆液对纺织物1的接触面积,扩大接触角度,增强接触力度,从而提升渗透效果。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8,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2与底槽道3;所述底槽道3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31,该灌液槽31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31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32,相邻的灌液槽31之间设置有隔槽台33,每个灌液槽31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4,该转动辊4的左侧部、右侧部、底部与其对应的灌液槽31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且转动辊4的顶部与顶槽口32相通;所述顶盖板2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21,相邻的固定辊21之间设置有隔辊面22,该隔辊面22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33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每两个固定辊21对应一个顶槽口32,两个固定辊21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32的两旁,单个顶槽口32两旁的隔槽台33与该顶槽口32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21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51、右外夹道55,且左外夹道51依次经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后与右外夹道55相连通。
一种上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向灌液槽31内注入冷堆液,直至冷堆液与顶槽口32相接触,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1依次从物料输入端11、底槽道3、物料输出端12内穿经而过,以使冷堆液对纺织物1进行冷堆处理,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纺织物1依次穿经至少两个夹道组5,相邻的夹道组5通过一个板台夹道23相连通,单个夹道组5包括依次连通的左外夹道51、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右外夹道55;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驱使转动辊4转动以助力纺织物1进行传动,或者,由传动的纺织物1带动转动辊4进行转动。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顶槽口32的宽度为槽顶宽321,灌液槽31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311,灌液槽31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312;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顶宽321、槽极宽311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极宽311、槽底宽312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所述转动辊4的顶部低于顶槽口32设置。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结构上:所述转动辊4包括外转筒41、内转轴42与多根支撑杆43,所述内转轴42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4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3的外端与外转筒41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43的内端与内转轴42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42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44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44的外端向外延伸。
方法上: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在转动辊4转动的同时,转动辊4进行竖向的上下往复运动。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转动辊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竖立的滑动支座6,该滑动支座6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支座内腔61,该支座内腔61的内部嵌入有一个沿支座内腔61进行竖向相对滑动的内滑块62,该内滑块62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63,该转动孔63内插入而过有驱动轴44的外端,驱动轴44、转动孔63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内滑块62的侧部与内弹簧64的内端相连接,内弹簧64的外端朝远离内滑块62的方向延伸,且内滑块62、内弹簧64都位于支座内腔61的内部。优选外转筒41的结构为以下任意一种:所述外转筒41为封闭面45,该封闭面45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46;所述外转筒41为网格面47,该网格面47包括多个贯穿的网格孔48。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在转动辊4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调温夹层7,此时,转动辊4的外侧围为调温外壳71,调温外壳71的内壁与调温夹层7相接触,调温外壳71的外壁与灌液槽31中的液体相接触,同时,调温夹层7上设置有一组调温进口72、调温出口73,应用时,调温进口72负责向调温夹层7内输入气体或液体,调温出口73负责从调温夹层7中向外排出气体或液体,从而对调温夹层7的温度进行调控,进而经调温外壳71对灌液槽31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调控,使其稳定在2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2)与底槽道(3);
所述底槽道(3)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31),该灌液槽(31)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31)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32),相邻的灌液槽(31)之间设置有隔槽台(33),每个灌液槽(31)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4),该转动辊(4)的左侧部、右侧部、底部与其对应的灌液槽(31)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且转动辊(4)的顶部与顶槽口(32)相通;
所述顶盖板(2)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21),相邻的固定辊(21)之间设置有隔辊面(22),该隔辊面(22)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33)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每两个固定辊(21)对应一个顶槽口(32),两个固定辊(21)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32)的两旁,单个顶槽口(32)两旁的隔槽台(33)与该顶槽口(32)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21)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51)、右外夹道(55),且左外夹道(51)依次经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后与右外夹道(55)相连通;
所述转动辊(4)包括外转筒(41)、内转轴(42)与多根支撑杆(43),所述内转轴(42)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4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3)的外端与外转筒(41)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43)的内端与内转轴(42)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42)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44)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44)的外端向外延伸;
所述转动辊(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竖立的滑动支座(6),该滑动支座(6)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支座内腔(61),该支座内腔(61)的内部嵌入有一个沿支座内腔(61)进行竖向相对滑动的内滑块(62),该内滑块(62)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63),该转动孔(63)内插入而过有驱动轴(44)的外端,驱动轴(44)、转动孔(63)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内滑块(62)的侧部与内弹簧(64)的内端相连接,内弹簧(64)的外端朝远离内滑块(62)的方向延伸,且内滑块(62)、内弹簧(64)都位于支座内腔(61)的内部;
所述外转筒(41)的结构为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外转筒(41)为封闭面(45),该封闭面(45)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46);
所述外转筒(41)为网格面(47),该网格面(47)包括多个贯穿的网格孔(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槽口(32)的宽度为槽顶宽(321),灌液槽(31)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311),灌液槽(31)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312);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顶宽(321)、槽极宽(311)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极宽(311)、槽底宽(312)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4)的顶部低于顶槽口(3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槽台(33)的左、右侧部均为内凹结构,所述隔槽台(33)包括依次连接的台顶部(331)、台中部(332)、台底部(333),所述台顶部(331)至台中部(332)的宽度呈渐减趋势,所述台中部(332)至台底部(333)的宽度呈渐增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顶部(33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包括顶弧面(334)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扇角(335)、右扇角(336),且顶弧面(334)与位于其正上方的隔辊面(22)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单个隔槽台(33)中,相对于台中部(332),左扇角(335)朝位于台顶部(331)左侧的顶槽口(32)作远离延伸,右扇角(336)朝位于台顶部(331)右侧的顶槽口(32)作远离延伸。
6.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向灌液槽(31)内注入冷堆液,直至冷堆液与顶槽口(32)相接触,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1)依次从物料输入端(11)、底槽道(3)、物料输出端(12)内穿经而过,以使冷堆液对纺织物(1)进行冷堆处理,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纺织物(1)依次穿经至少两个夹道组(5),相邻的夹道组(5)通过一个板台夹道(23)相连通,单个夹道组(5)包括依次连通的左外夹道(51)、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右外夹道(55);
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驱使转动辊(4)转动以助力纺织物(1)进行传动,或者,由传动的纺织物(1)带动转动辊(4)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纺织物(1)通过底槽道(3)的过程中,在转动辊(4)转动的同时,转动辊(4)进行竖向的上下往复运动。
CN202111180335.2A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086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0335.2A CN114086339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0335.2A CN114086339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6339A CN114086339A (zh) 2022-02-25
CN114086339B true CN114086339B (zh) 2024-01-26

Family

ID=8029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0335.2A Active CN114086339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633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0430A1 (de) * 1990-03-31 1991-10-02 Guenter Schirm Trommelfaerbemaschine
CN1948592A (zh) * 2006-10-12 2007-04-18 张家港市建业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染打卷的料槽
CN205803842U (zh) * 2016-06-26 2016-12-14 桐乡市正辉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坯布漂染装置
CN206157367U (zh) * 2016-10-28 2017-05-10 湖州新嘉力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冷堆机
CN108014959A (zh) * 2017-12-29 2018-05-11 澜猫(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纳米涂层涂覆装置
CN209098970U (zh) * 2018-10-13 2019-07-12 苏州希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烘干定型机送料机构的助剂料槽
CN111472119A (zh) * 2020-04-13 2020-07-31 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玻璃纤维纱应用的上浆装置
CN211171199U (zh) * 2019-12-16 2020-08-04 常州旷德汽车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装饰布处理装置
CN214005077U (zh) * 2020-09-23 2021-08-20 王家宝 一种印染用布料染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0430A1 (de) * 1990-03-31 1991-10-02 Guenter Schirm Trommelfaerbemaschine
CN1948592A (zh) * 2006-10-12 2007-04-18 张家港市建业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染打卷的料槽
CN205803842U (zh) * 2016-06-26 2016-12-14 桐乡市正辉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坯布漂染装置
CN206157367U (zh) * 2016-10-28 2017-05-10 湖州新嘉力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冷堆机
CN108014959A (zh) * 2017-12-29 2018-05-11 澜猫(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纳米涂层涂覆装置
CN209098970U (zh) * 2018-10-13 2019-07-12 苏州希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烘干定型机送料机构的助剂料槽
CN211171199U (zh) * 2019-12-16 2020-08-04 常州旷德汽车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装饰布处理装置
CN111472119A (zh) * 2020-04-13 2020-07-31 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玻璃纤维纱应用的上浆装置
CN214005077U (zh) * 2020-09-23 2021-08-20 王家宝 一种印染用布料染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6339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86339B (zh)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55600A (zh) 一种涂层遮光布印染装置
CN111254613B (zh) 一种长丝弹力布的染色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108978082B (zh) 一种便于除垢的活性染料轧染流程中的汽蒸设备
CN114045621B (zh) 一种传动双冷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86341B (zh) 一种内部循环传动冷堆筒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77385A (zh) 一种蜂巢多孔结构棉的立式铺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87311B (zh) 无附加张力真空吸液装置
CN211112668U (zh) 一种用于加工抗皱免烫棉织物的泡沫整理装置
CN110126432B (zh) 一种蜂巢多孔结构棉的制备系统
CN211503570U (zh) 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
CN110130000B (zh) 一种蜂巢多孔结构棉的制造工艺
CN210886559U (zh) 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
CN2552971Y (zh) 复合式染布机
CN205874724U (zh) 无附加张力真空吸液装置
CN113957649B (zh) 一种连续式双冷堆箱及使用方法
CN114000278B (zh) 一种连续式喷雾冷堆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20224628U (zh) 一种羊毛呢绒复合面料加工整平装置
CN208328373U (zh) 一种冷染机
CN113957645B (zh) 一种双向渗透旋转冷堆筒及其使用方法
CN113308830B (zh) 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
CN110172782A (zh) 花瓣无纺布面膜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CN201040208Y (zh) 链帘传动布液床吸式过滤器
CN208618089U (zh) 一种纺织品水洗机
CN216473923U (zh) 一种具有多余染料剔除功能的彩色纱染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