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4772A -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4772A
CN114084772A CN202111370845.6A CN202111370845A CN114084772A CN 114084772 A CN114084772 A CN 114084772A CN 202111370845 A CN202111370845 A CN 202111370845A CN 114084772 A CN114084772 A CN 114084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air bag
elevator
ignition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08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佳阁
王圣辰
石天睿
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3708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28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 B66B5/284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mounted on cars or counterwe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 B66B5/06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28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 B66B5/282Structure thereof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源、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气囊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的气囊;电源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通过气囊触发装置触发气囊工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程度高、安全性能好以及适用于升降电梯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Description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梯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相关防护措施却并未改进,常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目前的防护装置大多是针对坠落事故来设置,但缺少应对冲顶事故的相关装置。而冲顶事故发生时,顶板存放部件的凹陷形状不易向其它方向传递受力,单位面积上所需承受的撞击力更大,弯曲断裂的可能性较高,对生命体有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集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程度高、安全性能好以及适用于升降电梯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防冲顶装置包括电源、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气囊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的气囊;所述电源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通过气囊触发装置触发气囊工作。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包括测速仪、光信号射频装置、电磁控制部件以及衔铁触发部件;所述测速仪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与电磁控制部件相连;所述电磁控制部件通过衔铁触发部件触发气囊触发装置工作;所述电源与测速仪相连。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电磁控制部件包括电磁体、线圈以及光电传感开关;所述线圈套装在电磁体外部;所述线圈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开关;所述测速仪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与光电传感开关相连;在光信号射频装置的作用下,光电传感开关闭合线圈闭合形成通电回路并使电磁体产生磁力;所述电磁体通过衔铁触发部件触发气囊触发装置工作;所述线圈上设置有保护电阻。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整体呈框状;所述测速仪设置在架体上;所述电磁控制部件以及衔铁触发部件均设置在架体内。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衔铁触发部件包括衔铁、衔铁臂、衔铁触点以及弹簧;所述衔铁的径向设置有衔铁臂;所述弹簧套装在衔铁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衔铁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架体内壁上;所述衔铁臂的端部设置有衔铁触点;所述架体内壁上设置有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所述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均与衔铁触点相对;在弹簧作用下,衔铁触点与常开触点相接触;所述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沿衔铁的轴向移动,并将衔铁触点与常开触点断开并与常闭触点相接触;所述常闭触点与气囊触发装置相连。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架体内的衔铁复位装置;当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沿衔铁的轴向移动并与电磁控制部件相结合时,所述衔铁复位装置嵌入衔铁触发部件中;所述衔铁复位装置包括贯穿套、锁舌卡扣以及锁舌复位部件;所述贯穿套固定在架体内;所述衔铁置于贯穿套中并沿贯穿套的轴向自如移动;所述锁舌卡扣的一端与锁舌复位部件相连,另一端沿贯穿套的径向设置;当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沿衔铁的轴向移动并与电磁控制部件相结合时,所述锁舌卡扣从贯穿套的径向伸入并嵌入在衔铁中;所述锁舌复位部件贯穿架体;所述衔铁上设置有卡扣凹槽,所述锁舌卡扣从贯穿套的径向伸入并嵌入在衔铁中时,所述锁舌卡扣嵌入卡扣凹槽中;所述锁舌复位部件包括外接按钮以及轻弹簧;所述外接按钮贯穿架体,所述锁舌卡扣设置在外接按钮的端部;所述锁舌卡扣和架体之间设置有轻弹簧。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气囊触发装置包括点火引发装置以及气囊通道;所述气囊通道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所述气囊嵌入在气囊通道中;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与点火引发装置相连并触发点火引发装置工作;所述点火引发装置与气囊相贯通并向气囊内充入气体;所述气囊通道是一个或多个,所述气囊通道是多个时,多个气囊通道均布在升降电梯顶部。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点火引发装置包括点火阀、传热通道、空腔、叠氮化钠、点火腔、火药以及气体通道;所述空腔与通过传热通道与点火腔相贯通;所述点火腔内填充有火药;所述点火阀的一端埋设在火药中,另一端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叠氮化钠;所述空腔通过气体通道与嵌入在气囊通道中的气囊相贯通并向气囊内充入气体。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电梯防冲顶装置还包括与气囊相贯通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电源相连通。
一种基于如前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的电梯防冲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梯启动并向上运行,通过测速仪测定电梯实际速度;
2)当电梯出现冲顶故障时,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向光电传感开关发射信号,促使线圈闭合形成通电回路并通过电磁体吸引衔铁落下锁定,与衔铁相连的衔铁触点与常闭触点接通;常闭触点启动点火引发装置,点火引发装置产生气体并打开气囊中,气囊从气囊通道中伸出在电梯顶部形成缓冲区域,防止冲顶事故。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该装置“继电控制+气囊”技术,改用存储多孔气囊的顶板,并在厢体内壁安装测速仪,通过连接电路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一旦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参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中的光信号射频装置便能发射信号刺激光电传感开关,接通线圈电路实现光—电—磁信号转换,电磁体吸引衔铁触点落下,锁舌卡扣自动进入卡扣凹槽固定防止衔铁回弹,使驱动电路(接入点火引发装置的电路)稳定工作,启动点火阀打开气囊,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防护装置大多针对坠落事故,而对于相对高频发生的冲顶事故,至今仍然没有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安全的防护装置,因此,本发明意在解决电梯的冲顶事故。传统气囊的引发装置大多依靠剧烈的撞击力度启动气体发生器中的化学反应,应急时间较短,且几乎与事故伤害同时到来,明显不适用于电梯防冲顶装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电路将测速仪与控制气囊展开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并实时监测电梯实际运行速度。一旦出现速度异常即有可能发生冲顶事故,需提前预备展开气囊。而充入气囊的气体是氮气,可由化学物质叠氮化钠的分解制得,该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在剧烈撞击或加热时都会在极短时间内分解产生氮气,通过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附图4中电路切换启动点火引发装置引发化学反应,相比于撞击来临启动气囊将预留出更多的应急时间。冲顶事故中对乘客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难以预料的二次撞击,鉴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切换驱动电路与回收电路时受电梯实际运行速度的影响,因此在剧烈碰撞结束后,电梯运行几乎停止,衔铁触点可能复位回收电路,导致气囊展开不充分。这一隐患可通过设计锁舌卡扣与凹槽解决,衔铁触点切换至驱动电路时,卡扣自动进入凹槽固定,确保气囊平稳展开。待电梯状态安全稳定后再按下外接按钮,锁舌在轻弹簧作用下弹出,回收电路上的电动机开始工作,使气囊回收至气囊展开部件。本发明应急程度高,安全性能好,适合应用于升降电梯的防冲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梯防冲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气囊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点火引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梯防冲顶装置的某升降电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光信号射频装置;2-常开触点;3-衔铁触点;4-常闭触点;5-弹簧;6-光电传感开关;7-卡扣凹槽;8-外接按钮;9-锁舌卡扣;10-轻弹簧;11-电磁体;12-保护电阻;13-架体;14-测试仪;15-衔铁;16-气囊通道;17-气囊;18-点火阀;19-传热通道;20-空腔;21-叠氮化钠;22-点火腔;23-火药;24-气体通道;25-抽气泵;2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冲顶装置,电梯防冲顶装置包括电源26、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气囊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的气囊17;电源26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通过气囊触发装置触发气囊17工作。
参见图2,本发明所采用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包括测速仪14、光信号射频装置1、电磁控制部件以及衔铁触发部件;测速仪14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1与电磁控制部件相连;电磁控制部件通过衔铁触发部件触发气囊触发装置工作;电源与测速仪14相连。
其中,电磁控制部件包括电磁体11、线圈以及光电传感开关6;线圈套装在电磁体11外部;线圈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开关6;测速仪14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1与光电传感开关6相连;在光信号射频装置1的作用下,光电传感开关6闭合线圈闭合形成通电回路并使电磁体11产生磁力;电磁体11通过衔铁触发部件触发气囊触发装置工作;线圈上设置有保护电阻12。
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还包括架体13;架体13整体呈框状;测速仪14设置在架体13上;电磁控制部件以及衔铁触发部件均设置在架体内。
衔铁触发部件包括衔铁15、衔铁臂、衔铁触点3以及弹簧5;衔铁15的径向设置有衔铁臂;弹簧5套装在衔铁15外部,弹簧5的一端与衔铁15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架体13内壁上;衔铁臂的端部设置有衔铁触点3;架体13内壁上设置有常开触点2以及常闭触点4;常开触点2以及常闭触点4均与衔铁触点3相对;在弹簧5作用下,衔铁触点3与常开触点2相接触;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15沿衔铁15的轴向移动,并将衔铁触点3与常开触点2断开并与常闭触点4相接触;常闭触点4与气囊触发装置相连。
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架体13内的衔铁复位装置;当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15沿衔铁15的轴向移动并与电磁控制部件相结合时,衔铁复位装置嵌入衔铁触发部件中;衔铁复位装置包括贯穿套、锁舌卡扣9以及锁舌复位部件;贯穿套固定在架体13内;衔铁15置于贯穿套中并沿贯穿套的轴向自如移动;锁舌卡扣9的一端与锁舌复位部件相连,另一端沿贯穿套的径向设置;当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15沿衔铁15的轴向移动并与电磁控制部件相结合时,锁舌卡扣9从贯穿套的径向伸入并嵌入在衔铁15中;锁舌复位部件贯穿架体13;衔铁15上设置有卡扣凹槽7,锁舌卡扣9从贯穿套的径向伸入并嵌入在衔铁15中时,锁舌卡扣9嵌入卡扣凹槽7中;锁舌复位部件包括外接按钮8以及轻弹簧10;外接按钮8贯穿架体13,锁舌卡扣9设置在外接按钮8的端部;锁舌卡扣9和架体13之间设置有轻弹簧10。光电传感开关6同电磁体线圈串联,由高性能光敏材料制成,可以接收来自光信号射频装置的微弱信号;电磁体吸引衔铁触点切换驱动电路端时,由外接按钮控制的锁舌自动进入凹槽固定,如此设计是为了防止电梯运行速度减慢时,衔铁回弹导致气囊17不能正常展开。回收气囊时乘客可以手动按下按钮使锁舌复位,衔铁触点回弹,电动机开始工作,实现回收至气囊展开部件中。
本发明所采用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首先由测速仪14测得速度,一旦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参数,光信号射频装置1(特定波长的光源灯)便能发射信号刺激光电传感开关6,光电传感开关6与接通电磁控制部件实现光—电—磁信号转换,电磁体11吸引衔铁触点3落下,锁舌卡扣9自动进入凹槽7固定防止衔铁6回弹,迅速切换至气囊触发装置,确保气囊安全展开及稳定工作。随着速度逐渐降低为零,可按下外接按钮8,锁舌卡扣9在轻弹簧10作用下回弹,衔铁触点3在弹簧5作用下复位,并与常开触点2相接触,恢复用电器的正常用电。其中的测速仪14是在轿厢内部安装,主要用于检测轿厢在上升速度是否异常,预先设定速度参数与实际运行速度对比,并对接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光信号射频装置1,判断是否有冲顶风险和启动气囊17装置的必要性。正常情况下,气囊17在气囊通道16中备用,此时电梯实际运行速度小于测速仪中预先设定的速度参数,电梯安全运行。当发生冲顶事故时,电梯实际运行速度会在短时间内大于测速仪中预先设定的速度参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中的光信号射频装置1会向光电传感开关6传递光信号,刺激磁体线圈电路连通,吸引衔铁触点3落下并固定在卡扣凹槽7中,确保回收电路(与常开触点相连的电路)稳定切换至驱动电路,点火引发装置能够瞬间启动化学反应充入气体,气囊17顺利展开在轿厢顶板,形成一个安全缓冲区域。随着电梯速度逐渐降低为零,乘客可按下外接按钮8,锁舌卡扣9在轻弹簧10作用下回弹,衔铁触点3复位,驱动电路切换至回收电路,气囊17由电动机曳引回收至气囊部件以备下次使用。
参见图3,本发明所采用的气囊触发装置包括点火引发装置以及气囊通道16;气囊通道16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气囊17嵌入在气囊通道16中;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与点火引发装置相连并触发点火引发装置工作;点火引发装置与气囊17相贯通并向气囊17内充入气体;气囊通道16是一个或多个,气囊通道16是多个时,多个气囊通道16均布在升降电梯顶部。升降电梯顶部可以采用整体后续更换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以集成方式为例,轿厢顶板,具体由存放单元、气囊、点火引发装置以及回收部件四部分组成,本发明选用高刚度抗弯曲钢材来制备。其中,存放部件是在轿厢顶板上采用多孔凹槽型设计(气囊通道16),主要用于收纳存放气囊17,详见图5、图6以及图7;气囊17与点火引发装置相连通,是形成缓冲空间,保障乘客安全的主体部件。点火引发装置是启动化学反应的关键部件,由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4控制(控制方式是常闭触点4与衔铁触点3相接触)。当发生冲顶事故时,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中的衔铁触点3切换使驱动电路连通,点火引发装置发出电火花引爆火药23,释放的巨大热量能够通过传热通道19促使叠氮化钠21发生反应,将叠氮化钠21受热所产生的气体充入气囊17,分散撞击产生的巨力;回收部件与抽气泵25串联,由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的回收电路(常开触点2)控制或者由人工直接控制。当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中衔铁触点切换使回收电路连通(常开触点2与衔铁触点3导通),同时,在开启抽气泵25电源开关的同时,气囊17会在抽气泵25的作用下收缩至气囊通道16中,以备下次使用。当采用人工直接控制时,直接开启抽气泵25电源开关,气囊17会在抽气泵25的作用下收缩至气囊通道16中,以备下次使用。厢体顶板采用多孔盘状气囊17,因此需根据受力点密排规律来计算盘状孔洞的分布模型以及单个孔洞的面积。为提高充气效率,在满足密排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将气囊两两配对使用,并通过气体通路与点火引发装置相连接。孔洞数目与分布情况则取决于顶板实际面积和载客容量。气囊设计为圆形盘状,尽可能多的分散撞击力,并且在危险系数更高的角落部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角落位置。对于气囊则要求同时具备耐膨胀和可折叠的材料性能,以充分满足气囊的正常收放条件与展开要求。实际气囊装置尺寸需根据电梯顶板的不同构造来设计不同的尺寸,展开条件保持不变,同时还需要根据电梯最大载客容量来计算点火引发装置的数目。
参见图4,本发明所采用的点火引发装置包括点火阀18、传热通道19、空腔20、叠氮化钠21、点火腔22、火药23以及气体通道24;空腔20与通过传热通道19与点火腔22相贯通;点火腔22内填充有火药23;点火阀18的一端埋设在火药23中,另一端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空腔20内填充有叠氮化钠21;空腔20通过气体通道24与嵌入在气囊通道16中的气囊17相贯通并向气囊17内充入气体。点火引发装置作用是启动化学反应,为气囊17充气,确保其平稳展开。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与气囊17相贯通的抽气泵;抽气泵与电源相连通。
本发明在提供前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冲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梯启动并向上运行,通过测速仪14测定电梯实际速度;
2)当电梯出现冲顶故障时(即,当电梯实际速度大于或逐渐大于阈值时,认定此时为冲顶的故障),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1向光电传感开关6发射信号,促使线圈闭合形成通电回路并通过电磁体11吸引衔铁15落下锁定,与衔铁15相连的衔铁触点3与常闭触点4接通;常闭触点4启动点火引发装置,点火引发装置产生气体并打开气囊17中,气囊17从气囊通道16中伸出在电梯顶部形成缓冲区域,防止冲顶事故。当冲顶事故的安全隐患接触时,按下继电器外接按钮,衔铁在弹簧作用下回弹,使回收电路触点接通,在电动机作用下自动回收气囊,此时乘客可打开救生门等待救援。
本发明采用“继电控制+气囊”技术,改用存储多孔气囊17的顶板,并在厢体内壁安装测速仪,通过连接电路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一旦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参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中的光信号射频装置便能发射信号刺激光电传感开关6,接通线圈电路实现光—电—磁信号转换,电磁体11吸引衔铁触点3落下,锁舌卡扣9自动进入卡扣凹槽7固定防止衔铁15回弹,使驱动电路(接入点火引发装置的电路)稳定工作,启动点火阀打开气囊,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防护装置大多针对坠落事故,而对于相对高频发生的冲顶事故,至今仍然没有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安全的防护装置,因此,本发明意在解决电梯的冲顶事故。传统气囊17的引发装置大多依靠剧烈的撞击力度启动气体发生器中的化学反应,应急时间较短,且几乎与事故伤害同时到来,明显不适用于电梯防冲顶装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电路将测速仪与控制气囊17展开的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并实时监测电梯实际运行速度。一旦出现速度异常即有可能发生冲顶事故,需提前预备展开气囊。而充入气囊17的气体是氮气,可由化学物质叠氮化钠的分解制得,该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在剧烈撞击或加热时都会在极短时间内分解产生氮气,通过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附图4中电路切换启动点火引发装置引发化学反应,相比于撞击来临启动气囊17将预留出更多的应急时间。冲顶事故中对乘客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难以预料的二次撞击,鉴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切换驱动电路与回收电路时收电梯实际运行速度的影响,因此在剧烈碰撞结束后,电梯运行几乎停止,衔铁触点可能复位回收电路,导致气囊17展开不充分。这一隐患可通过设计锁舌卡扣与凹槽解决,衔铁触点切换至驱动电路时,卡扣自动进入凹槽固定,确保气囊平稳展开。待电梯状态安全稳定后再按下外接按钮,锁舌在轻弹簧作用下弹出,回收电路上的电动机开始工作,使气囊17回收至气囊展开部件。本发明应急程度高,安全性能好,适合应用于升降电梯的防冲顶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防冲顶装置包括电源、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气囊触发装置以及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的气囊(17);所述电源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通过气囊触发装置触发气囊(17)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包括测速仪(14)、光信号射频装置(1)、电磁控制部件以及衔铁触发部件;所述测速仪(14)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1)与电磁控制部件相连;所述电磁控制部件通过衔铁触发部件触发气囊触发装置工作;所述电源与测速仪(1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控制部件包括电磁体(11)、线圈以及光电传感开关(6);所述线圈套装在电磁体(11)外部;所述线圈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开关(6);所述测速仪(14)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1)与光电传感开关(6)相连;在光信号射频装置(1)的作用下,光电传感开关(6)闭合线圈闭合形成通电回路并使电磁体(11)产生磁力;所述电磁体(11)通过衔铁触发部件触发气囊触发装置工作;所述线圈上设置有保护电阻(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还包括架体(13);所述架体(13)整体呈框状;所述测速仪(14)设置在架体(13)上;所述电磁控制部件以及衔铁触发部件均设置在架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触发部件包括衔铁(15)、衔铁臂、衔铁触点(3)以及弹簧(5);所述衔铁(15)的径向设置有衔铁臂;所述弹簧(5)套装在衔铁(15)外部,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衔铁(15)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架体(13)内壁上;所述衔铁臂的端部设置有衔铁触点(3);所述架体(13)内壁上设置有常开触点(2)以及常闭触点(4);所述常开触点(2)以及常闭触点(4)均与衔铁触点(3)相对;在弹簧(5)作用下,衔铁触点(3)与常开触点(2)相接触;所述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15)沿衔铁(15)的轴向移动,并将衔铁触点(3)与常开触点(2)断开并与常闭触点(4)相接触;所述常闭触点(4)与气囊触发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架体(13)内的衔铁复位装置;当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15)沿衔铁(15)的轴向移动并与电磁控制部件相结合时,所述衔铁复位装置嵌入衔铁触发部件中;所述衔铁复位装置包括贯穿套、锁舌卡扣(9)以及锁舌复位部件;所述贯穿套固定在架体(13)内;所述衔铁(15)置于贯穿套中并沿贯穿套的轴向自如移动;所述锁舌卡扣(9)的一端与锁舌复位部件相连,另一端沿贯穿套的径向设置;当电磁控制部件带动衔铁(15)沿衔铁(15)的轴向移动并与电磁控制部件相结合时,所述锁舌卡扣(9)从贯穿套的径向伸入并嵌入在衔铁(15)中;所述锁舌复位部件贯穿架体(13);所述衔铁(15)上设置有卡扣凹槽(7),所述锁舌卡扣(9)从贯穿套的径向伸入并嵌入在衔铁(15)中时,所述锁舌卡扣(9)嵌入卡扣凹槽(7)中;所述锁舌复位部件包括外接按钮(8)以及轻弹簧(10);所述外接按钮(8)贯穿架体(13),所述锁舌卡扣(9)设置在外接按钮(8)的端部;所述锁舌卡扣(9)和架体(13)之间设置有轻弹簧(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触发装置包括点火引发装置以及气囊通道(16);所述气囊通道(16)设置在升降电梯顶部;所述气囊(17)嵌入在气囊通道(16)中;所述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与点火引发装置相连并触发点火引发装置工作;所述点火引发装置与气囊(17)相贯通并向气囊(17)内充入气体;所述气囊通道(16)是一个或多个,所述气囊通道(16)是多个时,多个气囊通道(16)均布在升降电梯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引发装置包括点火阀(18)、传热通道(19)、空腔(20)、叠氮化钠(21)、点火腔(22)、火药(23)以及气体通道(24);所述空腔(20)与通过传热通道(19)与点火腔(22)相贯通;所述点火腔(22)内填充有火药(23);所述点火阀(18)的一端埋设在火药(23)中,另一端与速度感知型电磁继电器相连;所述空腔(20)内填充有叠氮化钠(21);所述空腔(20)通过气体通道(24)与嵌入在气囊通道(16)中的气囊(17)相贯通并向气囊(17)内充入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防冲顶装置还包括与气囊(17)相贯通的抽气泵(25);所述抽气泵(25)与电源相连通。
10.一种基于如权利9所述的电梯防冲顶装置的电梯防冲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梯启动并向上运行,通过测速仪(14)测定电梯实际速度;
2)当电梯出现冲顶故障时,通过光信号射频装置(1)向光电传感开关(6)发射信号,促使线圈闭合形成通电回路并通过电磁体(11)吸引衔铁(15)落下锁定,与衔铁(15)相连的衔铁触点(3)与常闭触点(4)接通;常闭触点(4)启动点火引发装置,点火引发装置产生气体并打开气囊(17)中,气囊(17)从气囊通道(16)中伸出在电梯顶部形成缓冲区域,防止冲顶事故。
CN202111370845.6A 2021-11-18 2021-11-18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Withdrawn CN114084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0845.6A CN114084772A (zh) 2021-11-18 2021-11-18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0845.6A CN114084772A (zh) 2021-11-18 2021-11-18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772A true CN114084772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0845.6A Withdrawn CN114084772A (zh) 2021-11-18 2021-11-18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477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579A (zh) * 2005-12-23 2006-06-21 郑文涛 有触点永磁接近开关电器
CN201432798Y (zh) * 2009-07-13 2010-03-31 刘敦钰 带有非正常紧急着陆安全防护装置的飞机
CN201952080U (zh) * 2011-03-30 2011-08-31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梯安全系统
CN203859070U (zh) * 2014-06-07 2014-10-01 宁波黎明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4176588A (zh) * 2014-08-18 2014-12-03 杨志宏 一种具有气囊保护装置的电梯
CN206457129U (zh) * 2016-12-01 2017-09-01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一种用于电梯的人员安全保护装置
WO2019210885A1 (zh) * 2018-11-12 2019-11-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智能化立井制动缓冲系统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579A (zh) * 2005-12-23 2006-06-21 郑文涛 有触点永磁接近开关电器
CN201432798Y (zh) * 2009-07-13 2010-03-31 刘敦钰 带有非正常紧急着陆安全防护装置的飞机
CN201952080U (zh) * 2011-03-30 2011-08-31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梯安全系统
CN203859070U (zh) * 2014-06-07 2014-10-01 宁波黎明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4176588A (zh) * 2014-08-18 2014-12-03 杨志宏 一种具有气囊保护装置的电梯
CN206457129U (zh) * 2016-12-01 2017-09-01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一种用于电梯的人员安全保护装置
WO2019210885A1 (zh) * 2018-11-12 2019-11-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智能化立井制动缓冲系统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93952A1 (en) Aerial vehicle safety apparatus and aerial vehicle
US6371410B1 (en) Emergency landing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for aircraft
US20090127397A1 (en)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mpact cargo parachute automatic release system
CN104444691B (zh) 电梯坠落缓冲装置
JP2003529495A (ja) 強制分離可能の乗客避難キャビンを有する航空機
IL118709A (en) Air bag energy attenuation system particularly for use in aircraft seats
JP590571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とエレベータの緊急制動方法
US5906394A (en) Completely non-pyrotechnic air bag inflator
CN203284004U (zh) 一种安全电梯轿厢
CN114084772A (zh) 电梯防冲顶装置及防冲顶方法
CN113844398A (zh) 一种落水自动救生系统
CN103707834A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电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62863A (zh) 一种电梯防坠方法
CN209383221U (zh) 一种垂直升降电梯用缓冲装置
CN201472300U (zh) 一种能多次使用的汽车安全气袋
CN107265244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电梯防坠装置及其防坠控制方法
CN20743479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电梯防坠装置
KR100973526B1 (ko) 시트벨트의 회전식 프리텐셔너
CN213011409U (zh)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15763019U (zh) 减震器总成以及车辆
CN212024469U (zh) 一种电梯防坠落安全装置
CN219489284U (zh) 一种工业电梯轿厢缓降装置
CN205971199U (zh) 分层缓冲式安全气囊
CN116001715A (zh) 一体式主动安全系统
CN203805833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电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