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2776A -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2776A
CN114082776A CN202111199133.2A CN202111199133A CN114082776A CN 114082776 A CN114082776 A CN 114082776A CN 202111199133 A CN202111199133 A CN 202111199133A CN 114082776 A CN114082776 A CN 114082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minated soil
diffusion
soil
cathode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91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2776B (zh
Inventor
刘国强
张亚
李旭伟
王荐
胡哲伟
刘勇华
牟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to CN2021111991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2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2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2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2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2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09C1/08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electrochemically, e.g. by electrokine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S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土壤表面杂物,调节土壤pH;开挖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并预埋热电偶加热棒;S2、在阴极槽内布设阴极棒,在阳极槽内布设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Na2S2O8溶液;然后向阴极棒和阳极棒间施加电场,使Na2S2O8溶液在土壤中电动扩散;S3、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加热有机污染土壤,使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适宜大量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 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 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环境安全的重大因素。土壤污染会引起作物中污染物含 量超标,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人类癌症和 其它疾病。另外,土壤受到污染后,含污染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 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 染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其它次生生态环境问题。有机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类 型之一,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包括工业泄漏和溢出,石油库和化学品库泄 露,农药滥用,清洁剂、油、防冻液随意处置,生活垃圾不当处置,垃圾填埋 场和垃圾堆场等。每年有大量的有机物释放到土壤环境中,包括多环芳烃、石 油、农药、多氯联苯、三氯乙醛、甲烷等,然而由于历史、经济和认识等方面 原因,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还相对欠缺,大多数属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丰富 的临场经验与专业设备。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引起 全社会高度关注、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技术是利用电动力将化学试剂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分 布到土壤中的污染物附近,再利用插入土壤中的电加热棒向土壤传导热量从而 活化试剂去除污染物。目前,还鲜有关于电动扩散过硫酸盐以及电加热耦合活 化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缩短有机污染土壤治理 周期、减小治理成本的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4-6;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0.5-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 加药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 两个加药井之间间隔2-5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 染土壤污染层的深度;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2-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 极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7-15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0.5- 5.0V/cm,运行时间为30-90天,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 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35-55℃,并保持3-15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 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地,步骤S1-2中,加药井内部套设有PVC管,PVC管周向均匀分 布有多个条形扩散槽,通过设置PVC管,同时在PVC管上设置条形扩散槽, 有利于延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周期,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1-1中,有机污染土壤pH调节前,利用去离子水调节有 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至15-30wt%;通过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能够提高 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效果,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步骤S1-2中,热电偶加热棒预埋完成后,利用沙粒填充热电偶 加热棒与有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通过填充沙粒,有利于提高热电偶加热棒 上热量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2-2中,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过程中,首先以0.5-3V/cm 的电场强度运行30-58天,然后以3-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5-32天;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初期,Na2S2O8溶液离子浓度大,扩散效果显著;扩散后期随着溶 液离子浓度的间隙扩散速率减缓,通过增加电场强度有助于提高离子扩散速度。
进一步地,步骤S2-2中,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过程中,将各组对应的阴 极棒和阳极棒划分为相互间隔的两组,首先将其中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0.5- 3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0-58天,然后将另外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3-5V/cm 的电场强度运行5-32天,通过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电极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场强度, 有利于提高Na2S2O8溶液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物去除 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步骤S2-2中,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极性间隔15-28h切换一次, 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减缓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周期。
进一步地,步骤S1-1完成后,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均匀铺设厚度为20- 45cm的黏土层,并压实处理,然后在黏土层表面铺设厚度为5-15cm的水泥砂 浆层,通过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铺设黏土层和水泥砂浆层,能够有效避免土壤 中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溢出,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进一步地,步骤S2-1完成后,向加药井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30%的NaCl 溶液,NaCl溶液的加入量为Na2S2O8溶液体积的15-25%,NaCl溶液作为电解 质在电场中迁移,有利于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导电性,提高电加热活化S2O8 2-的效率。
进一步地,步骤S2-1中,阴极棒为碳钢管,阳极棒为表面镀铂金涂层的板 状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过 硫酸根离子,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原位修复,对于土壤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能够改善环境治理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本发明通过在有机污染场地设置环形分布的阳极电极,可有效降低电场强度 的空间差异,实现过硫酸根离子运送路径在空间上的交叉叠加,促进过硫酸根离 子在低渗透性土壤中的匀化传质,可显著提高土壤修复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过硫酸根离子的匀化传质与高效原位热活化可显著提高低渗透性有机污染土壤 的修复效;通过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能够提高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 壤中的扩散效果,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利用沙粒填充热电偶加热棒与有 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通过填充沙粒,有利于提高热电偶加热棒上热量扩散的 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加热效果;通过向有机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场,助于提高离子扩散速度;通过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电极之间施加不同的 电场强度,有利于提高Na2S2O8溶液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有 机物去除的均匀性;通过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铺设黏土层和水泥砂浆层,能够有 效避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溢出,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通过向 加药井中添加NaCl溶液,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在电场中迁移,有利于提高有机 污染土壤的导电性,提高电加热活化S2O8 2-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4;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0.5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 加药井之间间隔2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 污染层的深度0.2m;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2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7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 0.5V/cm,运行时间为30天,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35℃,并保持3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 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施例2: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去 离子水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至15wt%;通过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能 够提高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效果,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 性;利用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5;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均匀铺设厚度为 20cm的黏土层,并压实处理,然后在黏土层表面铺设厚度为5cm的水泥砂浆层, 通过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铺设黏土层和水泥砂浆层,能够有效避免土壤中有机 污染物分解过程中溢出,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0.9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 加药井之间间隔4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 污染层的深度0.2m;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6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11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 3V/cm,运行时间为55天,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18℃,并保持12天;
S3-2、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生 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施例3: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6;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 加药井之间间隔5m;利用沙粒填充热电偶加热棒与有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 通过填充沙粒,有利于提高热电偶加热棒上热量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 污染土壤的加热效果;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 壤污染层的深度0.2m;加药井内部套设有PVC管,PVC管周向均匀分布有多 个条形扩散槽,通过设置PVC管,同时在PVC管上设置条形扩散槽,有利于 延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周期,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物 的去除效果;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15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 5.0V/cm,运行时间为90天,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55℃,并保持15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 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施例4: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4;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0.5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 加药井之间间隔2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 污染层的深度0.2m;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2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7g/L的Na2S2O8溶液;
S2-2、将各组对应的阴极棒和阳极棒划分为相互间隔的两组,首先将其中 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0.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0天,然后将另外一组阴极棒 和阳极棒以3V/cm的电场强度运行5天,通过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电极之间施加 不同的电场强度,有利于提高Na2S2O8溶液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 土壤中有机物去除的均匀性;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35℃,并保持3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 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施例5: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6;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 加药井之间间隔5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 污染层的深度0.2m;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15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将各组对应的阴极棒和 阳极棒划分为相互间隔的两组,首先将其中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3V/cm的电 场强度运行45天,然后将另外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 16天,通过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电极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场强度,有利于提高 Na2S2O8溶液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物去除的均匀性,使 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极性间隔15h 切换一次,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减缓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周期;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55℃,并保持15天;
S3-2、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生 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施例6: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 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6;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 加药井之间间隔5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 污染层的深度0.2m;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15g/L的Na2S2O8溶液;向加药井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的NaCl溶液,NaCl溶 液的加入量为Na2S2O8溶液体积的15%,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在电场中迁移, 有利于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导电性,提高电加热活化S2O8 2-的效率;阴极棒为 碳钢管,阳极棒为表面镀铂金涂层的板状电极;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 5.0V/cm,运行时间为90天,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55℃,并保持15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 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实施例7: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去 离子水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至30wt%;通过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能 够提高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效果,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 性;利用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6;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均匀铺设厚度为 45cm的黏土层,并压实处理,然后在黏土层表面铺设厚度为15cm的水泥砂浆 层,通过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铺设黏土层和水泥砂浆层,能够有效避免土壤中 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溢出,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向加药井中加入质 量浓度为30%的NaCl溶液,NaCl溶液的加入量为Na2S2O8溶液体积的25%, 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在电场中迁移,有利于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导电性,提高 电加热活化S2O8 2-的效率;
S1-2、在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 域边界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 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利用沙粒 填充热电偶加热棒与有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通过填充沙粒,有利于提高热 电偶加热棒上热量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加热效果;相邻两 个加药井之间间隔5m;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 壤污染层的深度0.2m;加药井内部套设有PVC管,PVC管周向均匀分布有多 个条形扩散槽,通过设置PVC管,同时在PVC管上设置条形扩散槽,有利于 延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周期,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物 的去除效果;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阳极 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 15g/L的Na2S2O8溶液;其中,阴极棒为碳钢管,阳极棒为表面镀铂金涂层的板 状电极;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将各组对应的阴极棒和 阳极棒划分为相互间隔的两组,首先将其中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3V/cm的电 场强度运行58天,然后将另外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2天,通过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电极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场强度,有利于提高 Na2S2O8溶液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物去除的均匀性;阴 极棒和阳极棒的极性间隔28h切换一次,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减缓阴极棒和阳极 棒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周期;使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 污染土壤加热至55℃,并保持15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 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试验例:
1、供试土壤来自原南京煤制气厂的典型多环芳烃污染土,该土壤中各污染 物浓度见表1所示:
表1供试土壤各污染物浓度
Figure BDA0003304282820000121
Figure BDA0003304282820000131
2、采集的土壤样品均保存于装有冷冻蓝冰的保温箱中,未寄送前保存于冰 箱内(4℃冷藏条件);
3、分别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7的方法对供试土壤进行处理,修复完成后进 行测定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方法对有机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04282820000132
Figure BDA0003304282820000141
通过表1数据可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 水率,能够提高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扩散效果,从而能够有效提 高有机污染土壤中各类污染物的去除率;通过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铺设黏土层 和水泥砂浆层,能够有效避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溢出,从而避免了 二次污染的产生;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利用沙粒填充热电偶加热棒与有 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有利于提高热电偶加热棒上热量扩散的均匀性,从而 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加热效果,从而提高了过硫酸根离子的活化效果;实施例 4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向有机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场,助于提高离 子扩散速度;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电极之间施加不 同的电场强度,有利于提高Na2S2O8溶液扩散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有机污染土 壤中有机物去除的均匀性;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向加药井中加入NaCl溶 液,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在电场中迁移,有利于提高有机污染土壤的导电性, 提高电加热活化S2O8 2-的效率;实施例7与实施例1-6相比,由于将各有利条件 进行了综合优化,使得供试土壤中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最高。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前处理;
S1-1、确定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除污染土壤区域表面杂物,利用HCl调节有机污染土壤pH至4-6;
S1-2、在所述有机污染土壤区域中心位置开挖阴极槽,在距离有机污染土壤区域边界0.5-1.2m处开挖阳极槽,按照三角形法在阴极槽与阳极槽之间开挖多个加药井,同时预埋多个热电偶加热棒,所述热电偶加热棒和加药井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加药井之间间隔2-5m;所述阴极槽、阳极槽和加药井的开挖深度均大于有机污染土壤污染层的深度;
S2、电动扩散处理;
S2-1、在步骤S2-1所得阴极槽内间隔0.2-0.8m均匀布设多个阴极棒,在所述阳极槽内布设多个与阴极棒数量对应一致的阳极棒,向所述加药井内注入质量浓度为7-15g/L的Na2S2O8溶液;
S2-2、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阴极棒和阳极棒供电,并控制电场强度为0.5-5.0V/cm,运行时间为30-90天,使所述Na2S2O8溶液在有机污染土壤中进行电动扩散;
S3、电加热活化处理;
S3-1、利用外部直流电源为热电偶加热棒供电,利用热电偶加热棒将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至35-55℃,并保持3-15天;
S3-2、有机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Na2S2O8溶液中S2O8 2-被加热活化,并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加药井内部套设有PVC管,所述PVC管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条形扩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有机污染土壤pH调节前,利用去离子水调节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至15-3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热电偶加热棒预埋完成后,利用沙粒填充热电偶加热棒与有机污染土壤之间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过程中,首先以0.5-3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0-58天,然后以3-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5-32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Na2S2O8溶液电动扩散过程中,将各组对应的阴极棒和阳极棒划分为相互间隔的两组,首先将其中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0.5-3V/cm的电场强度运行30-58天,然后将另外一组阴极棒和阳极棒以3-5V/cm的电场强度运行5-32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极性间隔15-28h切换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完成后,在所述污染土壤区域表面均匀铺设厚度为20-45cm的黏土层,并压实处理,然后在所述黏土层表面铺设厚度为5-15cm的水泥砂浆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述阴极棒为碳钢管,所述阳极棒为表面镀铂金涂层的板状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棒和阳极棒的极性交替更换。
CN202111199133.2A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Active CN114082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9133.2A CN114082776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9133.2A CN114082776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2776A true CN114082776A (zh) 2022-02-25
CN114082776B CN114082776B (zh) 2022-07-01

Family

ID=8029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9133.2A Active CN114082776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277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6348A (en) * 1998-03-30 1999-11-02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United States Corporation In situ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in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using the electromigration of peroxysulfate ions
JP2013111534A (ja) * 2011-11-29 2013-06-10 Sogo Sekkei Kenkyusho:Kk 土壌の浄化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二重電極筒、一重電極筒及び電極棒及び電極筒設置装置並びに可搬式土壌汚染物質除去装置
CN204052354U (zh) * 2014-08-12 2014-12-31 江苏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场电动修复装置
CN104762653A (zh) * 2015-04-21 2015-07-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合成无机纳米或微米材料的反应系统及其合成方法
CN205308942U (zh) * 2015-09-01 2016-06-15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CN105750313A (zh) * 2016-05-04 2016-07-1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强化有机污染土壤电动-生物修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70532A (zh) * 2017-10-17 2018-01-12 陆隽鹤 一种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方法
CN108262355A (zh) * 2018-04-19 2018-07-10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于分区电场的复合污染土壤电动协同修复方法
CN109848201A (zh) * 2019-01-14 2019-06-07 同济大学 一种电动力驱动及电热活化氧化/还原修复方法
CN111282983A (zh) * 2020-02-20 2020-06-16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电热耦合化学氧化方法和装置
CN111545562A (zh) * 2020-05-19 2020-08-1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匀化传质电场-电热传导耦合修复有机污染低渗透性土壤的方法
CN112474768A (zh) * 2020-12-28 2021-03-12 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热强化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装置
CN112872012A (zh) * 2020-12-29 2021-06-0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电化学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协同去除土壤石油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6348A (en) * 1998-03-30 1999-11-02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United States Corporation In situ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in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using the electromigration of peroxysulfate ions
JP2013111534A (ja) * 2011-11-29 2013-06-10 Sogo Sekkei Kenkyusho:Kk 土壌の浄化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二重電極筒、一重電極筒及び電極棒及び電極筒設置装置並びに可搬式土壌汚染物質除去装置
CN204052354U (zh) * 2014-08-12 2014-12-31 江苏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场电动修复装置
CN104762653A (zh) * 2015-04-21 2015-07-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合成无机纳米或微米材料的反应系统及其合成方法
CN205308942U (zh) * 2015-09-01 2016-06-15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CN105750313A (zh) * 2016-05-04 2016-07-1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强化有机污染土壤电动-生物修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70532A (zh) * 2017-10-17 2018-01-12 陆隽鹤 一种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方法
CN108262355A (zh) * 2018-04-19 2018-07-10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于分区电场的复合污染土壤电动协同修复方法
CN109848201A (zh) * 2019-01-14 2019-06-07 同济大学 一种电动力驱动及电热活化氧化/还原修复方法
CN111282983A (zh) * 2020-02-20 2020-06-16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电热耦合化学氧化方法和装置
CN111545562A (zh) * 2020-05-19 2020-08-1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匀化传质电场-电热传导耦合修复有机污染低渗透性土壤的方法
CN112474768A (zh) * 2020-12-28 2021-03-12 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热强化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装置
CN112872012A (zh) * 2020-12-29 2021-06-0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电化学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协同去除土壤石油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2776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6369B (zh) 一种治理土壤和地下水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的电化学装置及其应用
CN102896143B (zh) 电动表面活性剂联合修复污染土壤实验装置
CN106269843A (zh) 一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
CN103706622B (zh) 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均匀电场获得方法与装置
CN203304273U (zh) 原位电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实施结构
CN205362215U (zh) 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102463254A (zh) 一种新型电动强化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技术与工艺
CN103240268B (zh) 一种用于电动修复污染土壤的二维非均匀电场实验装置
CN103286121B (zh) 一种用于电动修复污染土壤的二维非均匀电场实验方法
CN105665437A (zh) 一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02886374A (zh) 利用鼠李糖脂电动修复重金属As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9926447A (zh) 多种污染土壤高级氧化协同电动力学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07238744U (zh) 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的排井式可渗透反应墙修复系统
CN101838740A (zh) 一种原位脱除可溶性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10883085A (zh) 一种针对有机农药污染的erb联合修复方法和修复装置
CN110293125A (zh) 一种原位电动修复及加固超软污染土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28453A (zh) 一种通过辅助电极构建非均匀电场的场强补偿方法
CN105521990A (zh) 一种LNAPLs有机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和修复方法
Wang et al.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kaolin using an upward electrokinetic soil remedial (UESR) technology
CN106277226A (zh) 一种去除地下水复合污染的组合装置和方法
CN103771674B (zh) 一种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
CN114082776B (zh)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CN205701842U (zh) 一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10148771A (zh) 一种用于油泥处理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CN207204846U (zh) 一种污染土壤、地下水原位反应带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