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8942U -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8942U
CN205308942U CN201520671118.7U CN201520671118U CN205308942U CN 205308942 U CN205308942 U CN 205308942U CN 201520671118 U CN201520671118 U CN 201520671118U CN 205308942 U CN205308942 U CN 205308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mical oxidation
electronic
electrode
waste liqui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11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坦
李社锋
黄凰
郭华军
邵雁
赵波
覃慧
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711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8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8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8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包括电动系统、修复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废液泵出系统。所述电动系统由阳极电极井、阳极电极、电极井套管、阴极电极、阴极电极井、电缆、电流控制记录、直流电源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效率高,效果好,处理周期短,既能灵活高效、安全可靠地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原位处理,避免二次污染,还能大幅减少污染土壤处理费用,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大中城市都实施了“退二进三”、“退城进园”的政策,大批涉及化工、冶金、石油、交通运输、轻工等行业的污染企业先后搬迁或关闭。然而,这些场地大多残留着重金属、农药、挥发性和持久性的有机物等污染物,存在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土地资源的再开发利用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这些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目前我国的污染场地有机物污染土壤多采用化学氧化工艺完成,主要是采用注射的方式以及搅拌器搅拌的方式,对于采用注射的方式其主要将修复药剂原位注射到土壤及地下水中,使污染物分解,但该方法仅适用于渗透性好的土壤,对于渗透性差的黏性土壤,修复药剂在地下难以扩散,污染物和修复药剂接触不充分,导致修复效果变差。电动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修复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被迁移出土壤,该方法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技术可以有效集成电动与化学氧化技术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即可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且不受土壤渗透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用于对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快速修复,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有机物污染原位修复工艺效率较低、受土壤渗透性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包括由电动系统、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废液泵出系统组成。电动系统由阳极电极井11、阳极电极12、电极井套管13、阴极电极14、阴极电极井15、电缆16、电流控制记录17、直流电源18组成,所述电极井套管13分别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井11与所述阴极电极井15内,所述阳极电极12、所述阴极电极14分别通过所述电缆16与所述电流控制记录17和所述直流电源18相连;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由氧化剂罐21、搅拌器22、活化剂罐23、流量控制器24、输送泵25、浆液管道26、第一阀门27组成,所述氧化剂罐21和所述活化剂罐23均连接至所述流量控制器24,且所述流量控制器24与所述输送泵25相连;废液泵出系统由第二阀门31、废液管道32、废液流量计33、废液输送泵34、废液槽35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井套管13均为PPR材质,四周密布均匀扩散孔,底部设有保护网,顶部密封隔绝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浆液管道25末端深入到所述阳极电极井11内。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管道32前端深入到所述阴极电极井15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由电动系统、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废液泵出系统组成。可以在场地污染区域进行原地修复处理,显著降低经济费用和施工难度。由于该系统采用了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可将药剂输送进电极井中,氧化剂和活化剂通过电渗作用在土壤中迁移,增强了药剂在土壤中的渗透,强化了药剂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从而加快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由于电极井套管底部设有保护网,可保护电极和下层土壤的隔绝。设在外部的直流电源和电流记录仪,可以实时监测各电极井内电极导电情况,可根据修复效果及修复要求调节电流,可减少耗电量,节省处理成本。修复井体内套管均为PPR材质,套管上密布均匀的扩散孔,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极井的有效容积,便于氧化药剂浆液的注入,另一方面便于电流及药剂在电极周围的土壤液固两相体系中的导流及扩散,可以保证电极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由于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配置有流量计和阀门,可以准确控制各电极井的氧化剂和活化剂浆液输送量,可以精准控制药剂耗量。由于废液泵出系统组成配置有流量计和阀门,可以准确控制阴极电极井内废液泵出量,维持阴极电极井内液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效率高,效果好,处理周期短,既能灵活高效、安全可靠地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原位处理,避免二次污染,还能大幅减少污染土壤处理费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由电动系统、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废液泵出系统组成。电动系统由阳极电极井11、阳极电极12、电极井套管13、阴极电极14、阴极电极井15、电缆16、电流控制记录17、直流电源18组成。
电极井套管13分别放置在阳极电极井11与阴极电极井15内,且电极井套管13上密布均匀扩散孔,底部设有保护网,电极井套管13均为PPR材质,套管上密布均匀的扩散孔。阳极电极12、阴极电极14分别通过电缆16与电流控制记录17和直流电源18相连,电流控制记录17记录各电极上电流大小,便于及时进行调整,直流电流18将场地的交流电调整为直流电,输入至各电缆16回路中。
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由氧化剂罐21、搅拌器22、活化剂罐23、流量控制器24、输送泵25、浆液管道26、第一阀门27组成。搅拌器22位于氧化剂罐21和活化剂罐23中,氧化剂罐21和活化剂罐23中倒入配置一定比例的修复药剂及水溶液,搅拌器22将其充分搅拌均匀,防止药剂颗粒未溶解沉积。氧化剂罐21和活化剂罐23均连接至流量控制器24,且流量控制器24与输送泵25相连。输送泵25将混合均匀的药剂浆液经过浆液管道26输送至阳极电极井11中,流量控制器24在该过程中实时监测输送流量,便于控制药剂使用量。根据各个电极井实际情况,由第一阀门27控制对应电极井药剂注入量,保证药剂注入电极井中量达到井体容积90%。
废液泵出系统由第二阀门31、废液管道32、废液流量计33、废液输送泵34、废液槽35组成。废液输送泵35将阴极电极井15内电解液溶液经过废液管道32输送至废液槽35,废液流量计33在该过程中实时监测输送流量,便于控制阴极电极井15中液量不超过井体容积90%。

Claims (4)

1.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合修复系统由电动系统、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废液泵出系统组成,所述电动系统由阳极电极井(11)、阳极电极(12)、电极井套管(13)、阴极电极(14)、阴极电极井(15)、电缆(16)、电流控制记录(17)、直流电源(18)组成,所述电极井套管(13)分别放置在所述阳极电极井(11)与所述阴极电极井(15)内,所述阳极电极(12)、所述阴极电极(14)分别通过所述电缆(16)与所述电流控制记录(17)和所述直流电源(18)相连;所述药剂配置与输入系统由氧化剂罐(21)、搅拌器(22)、活化剂罐(23)、流量控制器(24)、输送泵(25)、浆液管道(26)、第一阀门(27)组成,所述氧化剂罐(21)和所述活化剂罐(23)均连接至所述流量控制器(24),且所述流量控制器(24)与所述输送泵(25)相连;所述废液泵出系统由第二阀门(31)、废液管道(32)、废液流量计(33)、废液输送泵(34)、废液槽(35)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井套管(13)均为PPR材质,四周密布均匀扩散孔,底部设有保护网,顶部密封隔绝空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管道(25)末端深入到所述阳极电极井(1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管道(32)前端深入到所述阴极电极井(15)内。
CN201520671118.7U 2015-09-01 2015-09-01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Active CN205308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1118.7U CN205308942U (zh) 2015-09-01 2015-09-01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1118.7U CN205308942U (zh) 2015-09-01 2015-09-01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8942U true CN205308942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8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1118.7U Active CN205308942U (zh) 2015-09-01 2015-09-01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894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738A (zh) * 2016-10-09 2017-01-11 浙江益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氧化还原修复系统
CN107282623A (zh) * 2017-06-20 2017-10-2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离子膜强化电动‑氧化修复方法
CN109108066A (zh) * 2018-10-19 2019-01-0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化学联合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12872019A (zh) * 2021-01-15 2021-06-01 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强化协同化学氧化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3000584A (zh) * 2021-04-28 2021-06-2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电动修复联合化学氧化消减土壤中异味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13102480A (zh) * 2021-04-22 2021-07-1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电阻加热强化化学氧化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14082776A (zh) * 2021-10-14 2022-02-25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738A (zh) * 2016-10-09 2017-01-11 浙江益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氧化还原修复系统
CN107282623A (zh) * 2017-06-20 2017-10-2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离子膜强化电动‑氧化修复方法
CN109108066A (zh) * 2018-10-19 2019-01-0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化学联合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9108066B (zh) * 2018-10-19 2023-12-08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化学联合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12872019A (zh) * 2021-01-15 2021-06-01 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强化协同化学氧化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3102480A (zh) * 2021-04-22 2021-07-1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电阻加热强化化学氧化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13000584A (zh) * 2021-04-28 2021-06-2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电动修复联合化学氧化消减土壤中异味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13000584B (zh) * 2021-04-28 2021-11-23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电动修复联合化学氧化消减土壤中异味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14082776A (zh) * 2021-10-14 2022-02-25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活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8942U (zh)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氧化联合修复系统
CN204429841U (zh)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电动修复系统
CN205308947U (zh) 污染土壤电动-化学淋洗联合修复系统
CN103286119B (zh) 氯苯类有机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装置和方法
US892681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kinetic in-situ leaching remediation of soil
CN106881340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治理方法
JP2019519702A (ja) 土壌と地下水の原位置注入−高圧ジェットグラウト注入原位置修復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759463A (zh)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CN102896143B (zh) 电动表面活性剂联合修复污染土壤实验装置
CN204999675U (zh) 土壤地下水原位注入和循环抽提联合修复装置
CN204276513U (zh) 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一体化循环井修复系统
CN203316472U (zh) 原位全自动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104438315A (zh)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化学氧化注入装置
CN109108066B (zh)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化学联合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9174954A (zh) 破碎搅拌加药一体化土壤原位修复设备
CN203991656U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CN205362215U (zh) 一种重金属和有机类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113182335A (zh) 抽提驱动原位氧化修复系统
CN109127696A (zh) 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CN205289228U (zh) 一种移动式场地污染土壤的原位电动修复工程装置
CN214570973U (zh) 一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系统
CN209368020U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治理的装置
CN106830579B (zh) 用于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修复系统和方法
CN210915496U (zh) 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修复系统
CN112474784A (zh) 一种电动修复联合原位淋洗的系统及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No. 59 Liufang Avenue, Donghu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ye Souther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1 Dongsha Building, North Road,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15th Floor

Patentee before: Wuhan Urb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