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0135A -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0135A
CN114060135A CN202111341501.2A CN202111341501A CN114060135A CN 114060135 A CN114060135 A CN 114060135A CN 202111341501 A CN202111341501 A CN 202111341501A CN 114060135 A CN114060135 A CN 114060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ater
main engine
cylinder sleeve
fresh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15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0135B (zh
Inventor
李伟
张洪朋
孙玉清
张存有
张雨薇
于爽
王英新
杨朝旭
杨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3415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0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0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0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02Marine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该优化方法根据船舶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将船舶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在100至120℃之间浮动调节;根据提升后的缸套水温度设定值,将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相应提升至125℃,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相应提升至130℃;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若主机高温淡水压力不足,将敞开式的膨胀水箱改为密闭的压力容器,对缸套冷却系统适度加压,确保缸套水温度提高后不沸腾,从而优化缸套冷却系统温度设定,大幅降低柴油机缸套低温腐蚀程度,提高船用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还可取消船舶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泵及相关管路,简化设备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主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上大部分远洋商船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推进装置和发电机的原动机。在柴油机的运行过程中,燃烧室会产生高温。为保证柴油机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高温淡水(即缸套水)对其进行冷却。一般情况下,大型低速主柴油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为80℃左右;四冲程筒形活塞式发电柴油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为90℃左右。在船舶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其燃烧产物中含有硫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低于硫氧化物露点等)会生成硫酸,对柴油机的关键部件—缸套产生腐蚀,即为低温腐蚀。低温腐蚀将缩短气缸套、活塞环、活塞头和气缸盖等燃烧室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缸套的故障率,缩短气缸套的维修周期,增大柴油机安全运行隐患,增加船舶的运营成本。
目前已有研究提出:通过提高缸套水出口温度来改善低温腐蚀对缸套的影响。但是,所述方案中,仅仅将缸套水上限报警值由85℃调整至90℃,缸套低温腐蚀的危害仍然没有大幅缓解,依旧会对缸套产生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船舶主机缸套冷却统低温腐蚀现象较严重、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造水机)结构较复杂、制造维护要求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通过优化缸套冷却系统温度设定、简化系统设备,大幅降低柴油机缸套低温腐蚀程度,提高船用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系统造价,节约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船舶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将船舶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在100至120℃之间浮动调节;
S2、根据提升后的缸套水温度设定值,提高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和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
S3、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根据提升后的缸套水温度设定值,提高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和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具体包括:
将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相应提升至125℃,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相应提升至13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根据主机缸套水压力和实船布局,优化膨胀水箱的布置,将将敞开式的膨胀水箱改为密闭的压力容器,并采用压缩空气适当提高压力容器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优化方法还包括:
取消船舶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泵及相关管路,简化设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船舶主机缸套水选用粘度指数高、氧化稳定性强、不易挥发的润滑油或气缸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优化方法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温控三通阀、造水机、第二温控三通阀、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除气箱、报警装置箱、膨胀水箱以及缸套水泵;其中:
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连通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一通路;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二通路连接造水机;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三通路用于旁通缸套水;
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连通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一通路;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二通路连接用于旁通缸套水的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三通路,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三通路连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
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通过管路连接除气箱,除气箱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膨胀水箱,在连通除气箱和膨胀水箱的管道上设置有报警装置箱;除气箱的另一端连接缸套水泵,缸套水泵通过主机的进口总管将缸套水输送至主机缸套冷却水空间,完成一个循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与第一温控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与第二温控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造水机工作时,第一温控三通阀动作,使一部分缸套水进入造水机;造水机不工作时,第一温控三通阀直接使缸套水旁通,不进入造水机。
进一步地,从所述第二温控三通阀流出的缸套水分两路,一路缸套水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另一路缸套水则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被低温淡水或海水冷却后与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的缸套水进行汇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缸套水流出所述主机时的温度,从而控制旁通以及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的水量,使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保持在100至120℃之间的适宜温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适宜温度值随着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优化方法,根据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对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进行浮动调节,调节范围为100至120℃。随着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的变化,主机缸套水温度总是保持在较为适宜的值,有助于提高柴油机工作效率、改善柴油机工作性能。
2、本发明提供的优化方法,其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的范围相较于目前绝大部分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80℃左右)有了大幅提升,最高提高至120℃左右,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缸套发生低温腐蚀的可能性。同时,在柴油机正常工作过程中,提升缸套水温度还能降低缸套的热应力,延长缸套使用寿命。
3、本发明提供的优化方法,由于缸套水温度被提高至100℃以上,可使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在不抽真空的情况下,使海水沸腾。因此,造水机的结构得以简化,制造、维护、保养的成本也相应降低。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船舶主机冷却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主机缸套水温度浮动调节过程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船舶主机缸套冷却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原造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简化后造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主机;2、第一温控三通阀;3、造水机;4、第二温控三通阀;5、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除气箱;8、报警装置箱;9、膨胀水箱;10、缸套水泵;11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船舶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将船舶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在100至120℃之间浮动调节;在100至120℃之间的范围内,如果主机燃油含硫量较高或负荷较低,则相应调高缸套水温度设定值。相反地,如果主机燃油含硫量较低或负荷较高,则相应调低缸套水温度设定值。
图1为主机缸套水温度浮动调节过程原理图。主机缸套水温度设定值T在100至120℃之间浮动,具体值由燃油含硫量S和主机负荷L两个参数决定。当主机燃油含硫量较高或负荷较低时,相应调高缸套水温度设定值。相反地,当主机燃油含硫量较低或负荷较高时,则相应调低缸套水温度设定值。由于燃油含硫量S和主机负荷L的影响权重不同,可以用以下公式表征温度设定值T:
TaS(m)+bL(n)+c
上式中,T为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S为主机燃油的含硫量,百分比;L为主机负荷,百分比;a、b、c、m、n为常数。对于不同机型的柴油机,常数a、b、c、m和n的具体取值也不尽相同。对于某一型船舶柴油机,可通过实验和计算确定a、b、c、m和n的取值。
S2、根据提升后的缸套水温度设定值,提高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和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在本实施例中,将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相应提升至125℃,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相应提升至130℃。
S3、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根据主机缸套水压力和实船布局,优化膨胀水箱的布置,将将敞开式的膨胀水箱改为密闭的压力容器,并采用压缩空气适当提高压力容器的压力。本实施例中,如果主机高温淡水压力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缸套水温度,可将敞开式的膨胀水箱改为密闭的压力容器。如此一来,缸套水系统将成为完全封闭的系统,这就可以对缸套冷却系统适度加压,从而确保缸套水温度提高后不至于沸腾。或者,将缸套水温度提升幅度酌情减小,比如最高提升至110℃左右,在确保缸套水不沸腾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缸套低温腐蚀。
具体实施时,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优化方法还包括:
取消船舶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泵及相关管路,简化设备结构。在现有的船舶主机缸套冷却水系统中,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采用80℃左右的主机缸套水作为热源,通过真空泵抽真空来降低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压力值,从而降低海水的沸点,使海水沸腾产生水蒸气,再使用海水将水蒸气冷凝成蒸馏水供船上使用。在新型系统中,缸套水温度提高至100℃以上,可直接在大气压下将海水加热沸腾,免去了抽真空的必要。不光可以省去真空泵及其管路,还可以适当降低海水淡化装置壳体的密封要求(因为海水淡化装置内部已经没有了保持真空度的必要)。不仅简化了设备、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设备制造维护的难度和保养的工作量。
具体实施时,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船舶主机缸套水选用粘度指数高、氧化稳定性强、不易挥发的润滑油或气缸油。以在缸套水温提高的情况下确保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优化方法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包括:主机1、第一温控三通阀2、造水机3、第二温控三通阀4、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除气箱7、报警装置箱8、膨胀水箱9以及缸套水泵10;其中:
主机1的缸套水出口总管连通第一温控三通阀2的第一通路;第一温控三通阀2的第二通路连接造水机3;第一温控三通阀2的第三通路用于旁通缸套水;
主机1的缸套水出口总管连通第二温控三通阀4的第一通路;第二温控三通阀4的第二通路连接用于旁通缸套水的第一温控三通阀2的第三通路,第二温控三通阀4的第三通路连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
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通过管路连接除气箱7,除气箱7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膨胀水箱9,在连通除气箱7和膨胀水箱9的管道上设置有报警装置箱8;除气箱7的另一端连接缸套水泵10,缸套水泵10通过主机的进口总管将缸套水输送至主机缸套冷却水空间,完成一个循环。
具体实施时,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主机1的缸套水出口总管与第一温控三通阀2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在所述主机1的缸套水出口总管与第二温控三通阀4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
具体实施时,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造水机3工作时,第一温控三通阀2动作,使一部分缸套水进入造水机3;造水机3不工作时,第一温控三通阀2直接使缸套水旁通,不进入造水机3。
具体实施时,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从所述第二温控三通阀4流出的缸套水分两路,一路缸套水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另一路缸套水则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被低温淡水或海水冷却后与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的缸套水进行汇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检测缸套水流出所述主机1时的温度,从而控制旁通以及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的水量,使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保持在100至120℃之间的适宜温度值。所述适宜温度值随着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本发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高温淡水从主机缸套水进口总管K处进入主机1,冷却气缸套、气缸盖和排气阀后,从缸套水出口总管L流出。之后,高温淡水(即缸套水)先经过温控三通阀2。造水机3通过温控三通阀2及管路并联在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上,造水机3工作时,温控三通阀2动作,使一部分缸套水进入造水机3。当造水机3不工作时,温控三通阀2直接使缸套水旁通,不进入造水机3。缸套水通过温控三通阀2后,进入温控三通阀4。从温控三通阀4流出的缸套水分两路,一路缸套水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另一路缸套水则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被低温淡水或海水冷却后与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的缸套水汇集在一起。温控三通阀4的控制器通过安装在缸套水出口总管K后的温度传感器6监测缸套水出主机1时的温度,从而控制旁通以及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的水量,使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保持在100至120℃之间的适宜温度值。该温度值随着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旁通以及从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5流出的缸套水汇集后进入除气箱7,高温淡水冷却系统中如果进气,气体就经由除气箱7上部管路从膨胀水箱9逸出,在管路上安装报警装置箱8。如果高温淡水冷却系统气体过多,报警装置箱8会发出警报。从膨胀水箱有一路水直接进入除气箱7,起到向高温淡水冷却系统中补水和增加缸套水泵10压头的作用。缸套水通过除气箱7后,被并联的两台缸套水泵10吸入。两台缸套水泵10均为离心泵,互为备用,将缸套水通过进口总管K输送至主机缸套冷却水空间,完成一个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缸套水泵10的出口压力为0.4MPa(表压力),流出主机的缸套水压力约为0.2MPa(表压力)以上,其对应的水的饱和温度为130℃左右。如果将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即温度传感器6处)设定值提升至120℃,主机缸套冷却水系统中的高温淡水并不会沸腾。如果有的船舶因高温淡水膨胀水箱高度不足等原因,缸套水压力较低,如空间允许,可将膨胀水箱移至更高处,以确保主机缸套水空间的压力足够高,防止缸套水沸腾。如果空间不允许,则可以将膨胀水箱改为封闭结构,通入适量压缩空气,使其维持一定的压力。该闭式膨胀水箱的投药口需要重新设计。另外,随着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值的提高,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可相应提升至125℃,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可相应提升至130℃。为保证主机缸套润滑油油膜不至在较高的温度下过快蒸发,同时避免温度升高后润滑油氧化和粘度降低幅度太大,应选用粘度指数高、氧化稳定性更强、不易挥发的润滑油润滑柴油机缸套,以确保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图3为原造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其附图标记包括:12.海水泵;13.真空泵;14.排盐泵;15.给水调节阀;16.凝水泵;17.蒸发器;18.冷凝器。其工作原理为:海水由海水泵12分别输送至真空泵13和排盐泵14后排舷外。此外,还有一部分海水经给水调节阀15进入蒸发器16,在蒸发器16中被主机缸套水加温,达到沸点后即开始沸腾。在真空泵13的作用下,造水机内部空间压强降低,使得海水在较低温度下就会沸腾。海水沸腾气化后,蒸汽上升至冷凝器18中被海水冷凝成蒸馏水,由凝水泵16排至淡水舱。盐水则由排盐泵14直接排舷外。
图4为简化后造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其附图标记包括:19.海水泵;20.排盐泵;21.给水调节泵;22.凝水泵;23.蒸发器;24.冷凝器。其工作原理为:海水泵19排出的海水分为两路,一路输送至真空泵20后排舷外。另一路海水经给水调节阀21进入蒸发器23,在蒸发器23中被主机缸套水加温,达到沸点(100℃)后即开始沸腾。海水沸腾气化后,蒸汽上升至冷凝器24中被海水冷凝成蒸馏水,由凝水泵22排至淡水舱。盐水则由排盐泵20直接排舷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船舶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将船舶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设定值在100至120℃之间浮动调节;
S2、根据提升后的缸套水温度设定值,提高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和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
S3、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根据提升后的缸套水温度设定值,提高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和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具体包括:
将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上限报警值相应提升至125℃,自动保护降速设定值相应提升至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根据主机高温淡水压力对缸套水温提升幅度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根据主机缸套水压力和实船布局,优化膨胀水箱的布置,将将敞开式的膨胀水箱改为密闭的压力容器,并采用压缩空气适当提高压力容器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方法还包括:
取消船舶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泵及相关管路,简化设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船舶主机缸套水选用粘度指数高、氧化稳定性强、不易挥发的润滑油或气缸油。
6.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优化方法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第一温控三通阀、造水机、第二温控三通阀、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除气箱、报警装置箱、膨胀水箱以及缸套水泵;其中:
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连通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一通路;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二通路连接造水机;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三通路用于旁通缸套水;
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连通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一通路;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二通路连接用于旁通缸套水的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三通路,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三通路连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
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通过管路连接除气箱,除气箱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膨胀水箱,在连通除气箱和膨胀水箱的管道上设置有报警装置箱;除气箱的另一端连接缸套水泵,缸套水泵通过主机的进口总管将缸套水输送至主机缸套冷却水空间,完成一个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与第一温控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主机的缸套水出口总管与第二温控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水机工作时,第一温控三通阀动作,使一部分缸套水进入造水机;造水机不工作时,第一温控三通阀直接使缸套水旁通,不进入造水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温控三通阀流出的缸套水分两路,一路缸套水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另一路缸套水则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被低温淡水或海水冷却后与不经过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的缸套水进行汇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缸套水流出所述主机时的温度,从而控制旁通以及进入主机缸套淡水冷却器的水量,使主机缸套水出口温度保持在100至120℃之间的适宜温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宜温度值随着主机燃油含硫量和主机负荷两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CN202111341501.2A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060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501.2A CN114060135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501.2A CN114060135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135A true CN114060135A (zh) 2022-02-18
CN114060135B CN114060135B (zh) 2023-12-08

Family

ID=8027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1501.2A Active CN114060135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01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400A (zh) * 2022-08-02 2022-10-25 安融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余热发电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07699A1 (de) * 1967-12-15 1969-10-09 Inst Schiffbau Verfahren zur Ausnutzung der Abwaerme,insbesondere zur Frischwassererzeugung auf Motorschiffen
US20110000778A1 (en) * 2009-07-06 2011-01-06 Kwak Hee Youl Evaporative desalination apparatus of sea water, using phase change medium
KR20110030044A (ko) * 2009-09-17 2011-03-2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청수 생산장치와 그 생산방법
KR20110099841A (ko) * 2010-03-03 2011-09-09 김상원 해수와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을 이용하여 식음용 해양 청정수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JP2017078374A (ja) * 2015-10-21 2017-04-27 株式会社ササクラ 造水システム
CN107162083A (zh) * 2017-06-06 2017-09-15 湖南大学 一种简易的船用海水淡化装置
CN107542508A (zh) * 2017-08-07 2018-01-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船舶余热梯级利用式冷热电淡四联产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8218080A (zh) * 2018-01-22 2018-06-29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工业废热的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
CN110023607A (zh) * 2016-07-20 2019-07-16 弗兰克·威尔 内燃机的热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方法
CN110145407A (zh) * 2019-05-31 2019-08-20 广东海洋大学 基于船舶柴油发动机余热发电及海水淡化的装置
CN210289903U (zh) * 2019-07-02 2020-04-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回收利用柴油机旁通废气能量的闭式冷却系统
KR102144454B1 (ko) * 2019-07-25 2020-08-13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선박폐열 이용 발전, 담수 및 냉방 복합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07699A1 (de) * 1967-12-15 1969-10-09 Inst Schiffbau Verfahren zur Ausnutzung der Abwaerme,insbesondere zur Frischwassererzeugung auf Motorschiffen
US20110000778A1 (en) * 2009-07-06 2011-01-06 Kwak Hee Youl Evaporative desalination apparatus of sea water, using phase change medium
KR20110030044A (ko) * 2009-09-17 2011-03-2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청수 생산장치와 그 생산방법
KR20110099841A (ko) * 2010-03-03 2011-09-09 김상원 해수와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을 이용하여 식음용 해양 청정수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JP2017078374A (ja) * 2015-10-21 2017-04-27 株式会社ササクラ 造水システム
CN110023607A (zh) * 2016-07-20 2019-07-16 弗兰克·威尔 内燃机的热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方法
CN107162083A (zh) * 2017-06-06 2017-09-15 湖南大学 一种简易的船用海水淡化装置
CN107542508A (zh) * 2017-08-07 2018-01-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船舶余热梯级利用式冷热电淡四联产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8218080A (zh) * 2018-01-22 2018-06-29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工业废热的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
CN110145407A (zh) * 2019-05-31 2019-08-20 广东海洋大学 基于船舶柴油发动机余热发电及海水淡化的装置
CN210289903U (zh) * 2019-07-02 2020-04-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回收利用柴油机旁通废气能量的闭式冷却系统
KR102144454B1 (ko) * 2019-07-25 2020-08-13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선박폐열 이용 발전, 담수 및 냉방 복합시스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诸建良: "油冷柴油机及其余热回收系统",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no. 02, pages 39 - 45 *
费千,张存有: "船舶辅机的新发展", 《航海技术》, no. 2006, pages 40 - 4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400A (zh) * 2022-08-02 2022-10-25 安融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余热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135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3913U (zh) 一种船舶发动机冷却系统
NO338865B1 (no) Arrangement for og fremgangsmåte for å tilveiebringe avkjølingsenergi til en kjølemediekrets på et havgående fartøy
CN107208571B (zh) 废热回收装置、废热回收型船舶推进装置及废热回收方法
CN206803792U (zh) 一种船用电站冷凝器
CN102180256A (zh) 自动温控变流式船舶中央冷却系统
NO841998L (no) Kjoelesystem for motor
CN104595063A (zh) 基于双燃料船舶发动机冷却水余热的液态天然气气化系统
CN114060135B (zh) 一种基于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802976A (zh) 海上设备的冷却系统及采用该冷却系统的船舶、海洋平台
SE413427B (sv) Ferskvattenkylsystem for kompressormatade forbrenningsmotorer med luftmellankylning
CN106219649A (zh) 基于柴油机废热回收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
NO752020L (zh)
CN205872419U (zh) 一种新型船用发动机组海水冷却系统
JP2014152950A (ja) 冷凍システム、船舶及び冷凍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CN207565816U (zh) 一种游艇用动力装置冷却系统
KR20140110743A (ko) 조수 장치 및 조수 방법
CN106369823B (zh) 一种船舶燃油加热系统
US11072408B1 (en) Marine engines and cooling systems for cooling lubricant in a crankcase of a marine engine
DK172262B1 (da) Flermotoranlæg med fælles ferskvandskølesystem
JPWO2012147246A1 (ja) 舶用発電システム
JP6095484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CN105179104A (zh) 一种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热源系统
CN214741621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CN205345306U (zh) 船用窄型柜体式纯水冷却单元
CN208485626U (zh)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