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5626U -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5626U
CN208485626U CN201820738752.1U CN201820738752U CN208485626U CN 208485626 U CN208485626 U CN 208485626U CN 201820738752 U CN201820738752 U CN 201820738752U CN 208485626 U CN208485626 U CN 208485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marine diesel
temperature
residual hea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87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建荣
王政耀
贺建文
马喻沐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sheries Zhoushan Marine Fish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sheries Zhoushan Marine Fish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sheries Zhoushan Marine Fish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sheries Zhoushan Marine Fish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87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5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5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56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利用一号温度传感器与一号温控调节阀来控制外界海水的流量,优先保证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淡水的水温恒定,避免其过冷给柴油机的运转带来安全隐患,在柴油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再采用其他技术手段保证制淡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远洋航行中,人员和船舶动力设备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巨大的淡水消耗量如果全部由船舶来携带,势必会减少载重吨位,并且淡水储存过久也会因为水舱的污染和细菌的繁殖而变质。所以将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是保证船舶淡水供给与补充的重要技术措施。
对远洋、大吨位船舶而言,柴油机燃料产生的热量大约只有50%转化为柴油机的输出功,其余通过废气、冷却水等排放到船外,或损失在传动中。
授权公告号CN20663506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船舶海水淡化装置,利用船舶柴油机的高温冷却水预热海水,再利用高温废气作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来进行海水淡化,充分利用了柴油机燃料产生的热量,能稳定可靠的实现海水淡化,降低了远洋船舶的淡水成本。但在使用中发现,上述设备在制淡时会使得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过低,这不仅会降低制淡速度,还会给柴油机的运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消除制淡设备给柴油机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蒸汽发生器及海水预热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采用船舶柴油机尾气为热源,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提供低温蒸汽;所述海水预热装置采用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淡水作热源、预热待淡化的海水;所述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泵、冷水管与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淡水与外界海水的热交换,冷却水箱、冷却水泵、冷水管与冷却器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却器中的海水管路设有并接旁路,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淡水出水口处设有一号温度传感器、冷却淡水进水口处对应设有一号温控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号温度传感器与一号温控调节阀来控制外界海水的流量,优先保证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淡水的水温恒定,避免其过冷给柴油机的运转带来安全隐患,在柴油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再采用其他技术手段保证制淡的顺利进行。
所述海水预热装置出水口设有辅助预热装置。
所述辅助预热装置为电热装置,并配有三号温度传感器进行温控。
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船舶柴油机尾气余热、并利用热媒将热能传递给蒸汽发生器。
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管上设二号温度传感器,热媒进管上对应设有二号温控调节阀。
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冷凝水回水管上连通有补水管。
所述蒸汽发生器蒸汽管上设蒸汽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余热回收装置与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余热回收装置2、蒸汽发生器3、二号温度传感器31、二号温控调节阀32、蒸汽压缩机33、海水预热装置4、辅助预热装置41、三号温度传感器42、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5、冷却水箱51、冷却水泵52、冷水管53、冷却器54、一号温度传感器55、一号温控调节阀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蒸汽发生器3及海水预热装置4;所述蒸汽发生器3采用船舶柴油机尾气为热源,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提供低温蒸汽;所述海水预热装置4采用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5的冷却淡水作热源、预热待淡化的海水;所述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5包括冷却水箱51、冷却水泵52、冷水管53与冷却器54,所述冷却器54用于冷却淡水与外界海水的热交换,冷却水箱51、冷却水泵52、冷水管53与冷却器54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却器54中的海水管路设有并接旁路,所述冷却器54的冷却淡水出水口处设有一号温度传感器55、冷却淡水进水口处对应设有一号温控调节阀56。本实施例利用一号温度传感器55与一号温控调节阀56来控制外界海水的流量,优先保证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5中冷却淡水的水温恒定,避免其过冷给柴油机的运转带来安全隐患,在柴油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再采用其他技术手段保证制淡的顺利进行。其中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属于三大海水淡化技术之一,其技术成熟,性能也较稳定。
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海水预热装置4出水口设有辅助预热装置41;所述辅助预热装置41为电热装置,并配有三号温度传感器42进行温控。本实施例由于优先保证冷却淡水的水温恒定,则预热后海水的温度无法实施控制,因此需要设置额外的辅助预热装置41进行补偿控制,而电热装置具有控制方便、反应灵敏的优点。本实施例结构虽然消耗了额外的能源,但能保证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的稳定运行。设备运行时,效率是很重要的参数,但对于远洋船舶这类长时间独立运行的装备来说,稳定性也同样重要,因此牺牲一些功率来保证稳定性是值得的。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2,余热回收装置2用于回收船舶柴油机尾气余热、并利用热媒将热能传递给蒸汽发生器3。本实施例采用余热回收装置2作为热能传递中介,能有效减少柴油机尾气对蒸汽发生器3腐蚀,延迟设备寿命。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3的蒸汽管上设二号温度传感器31,热媒进管上对应设有二号温控调节阀32。本实施例结构用于调节热媒流量,用于保证蒸汽发生器3所产生蒸汽的稳定,以实现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3的冷凝水回水管上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蒸汽发生器3蒸汽管上设蒸汽压缩机33。本实施例结构,补水管用于补水,蒸汽压缩机33用于补汽,其作用都是用于工艺参数的调节或补偿,以确保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的正常运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蒸汽发生器(3)及海水预热装置(4);所述蒸汽发生器(3)采用船舶柴油机尾气为热源,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1)提供低温蒸汽;所述海水预热装置(4)采用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5)的冷却淡水作热源、预热待淡化的海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闭式循环冷却系统(5)包括冷却水箱(51)、冷却水泵(52)、冷水管(53)与冷却器(54),所述冷却器(54)用于冷却淡水与外界海水的热交换,冷却水箱(51)、冷却水泵(52)、冷水管(53)与冷却器(54)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却器(54)中的海水管路设有并接旁路,所述冷却器(54)的冷却淡水出水口处设有一号温度传感器(55)、冷却淡水进水口处对应设有一号温控调节阀(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预热装置(4)出水口设有辅助预热装置(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预热装置(41)为电热装置,并配有三号温度传感器(42)进行温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2),余热回收装置(2)用于回收船舶柴油机尾气余热、并利用热媒将热能传递给蒸汽发生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3)的蒸汽管上设二号温度传感器(31),热媒进管上对应设有二号温控调节阀(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3)的冷凝水回水管上连通有补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3)蒸汽管上设蒸汽压缩机(33)。
CN201820738752.1U 2018-05-18 2018-05-18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5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8752.1U CN208485626U (zh) 2018-05-18 2018-05-18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8752.1U CN208485626U (zh) 2018-05-18 2018-05-18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5626U true CN208485626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875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5626U (zh) 2018-05-18 2018-05-18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56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4200A (zh) * 2020-07-07 2020-11-03 武汉理工大学 Lng船舶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4200A (zh) * 2020-07-07 2020-11-03 武汉理工大学 Lng船舶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3913U (zh) 一种船舶发动机冷却系统
KR20130026495A (ko) 선박용 탈질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그리고 선박용 탈질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CN106594516B (zh) 一种lng动力船冷热能交叉利用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4819040A (zh) 一种船舶柴油机废气处理和利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833325A (zh) 一种lng动力船利用燃料冷能的脱碳系统
CN202007991U (zh) 节能型液氯汽化系统
CN103397954B (zh) 一种柴油机余热利用的控制系统
CN103398385B (zh) 一种船舶焚烧炉及动力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WO2018214231A1 (zh) 一种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多功能lng浮式发电装置
CN208485626U (zh) 船用柴油机余热海水淡化装置
CN105799862B (zh) 一种混合动力集散两用货船
KR101878825B1 (ko) 선박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청수 생산 설비
CN206635069U (zh)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
CN110726133A (zh) 一种降低ccpp余热锅炉给水溶解氧的方法及装置
CN208774990U (zh) 一种用于内河及沿海船舶的闭式冷却系统
CN102887219A (zh) 舷外冷却的全回转拖船
CN201372930Y (zh) 船用柴油应急消防泵机组
KR20160059065A (ko) 스팀터빈의 복수기 폐열을 재활용하는 부유식 발전선
CN105401985B (zh) 分布式能源站气化lng的系统及方法
CN102383978B (zh) 船舶柴油机及其热交换装置
CN201619677U (zh) 节能型全回转拖船
CN201268594Y (zh) 发动机尾气海水淡化装置
CN205135835U (zh) 一种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热源系统
CN203880720U (zh) 一种船舶焚烧炉及动力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9494605U (zh) 基于温差发电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船用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