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9702B - 一种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9702B
CN114059702B CN202111466662.4A CN202111466662A CN114059702B CN 114059702 B CN114059702 B CN 114059702B CN 202111466662 A CN202111466662 A CN 202111466662A CN 114059702 B CN114059702 B CN 114059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unting
support tube
plate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66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9702A (zh
Inventor
彭泓越
主红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anyuan Ze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anyuan Ze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anyuan Ze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anyuan Ze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66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9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9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70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5045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31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9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5Light-weight girders, e.g. with precast parts
    • E04C5/0653Light-weight girders, e.g. with precast parts with precast parts
    • E04C5/0656Light-weight girders, e.g. with precast parts with precast parts with lost form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包括板体、钢筋支架、支撑梁组件。钢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支架本体的连接部,支架本体固定在板体;支撑梁组件包括支撑管、安装部和固定件,安装部固定于支撑管,安装部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本申请的叠合板浇筑完成后,可以将支撑管从连接部拆卸下来,拆卸下来的支撑管可以循环利用,以减少浪费,而且不需要通过切割的方式将支撑管与连接部分离,能够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另外,由于在支撑管设置了安装部,支撑管自身可保持完整,从而提高支撑管的抗弯强度,进而提高支撑管对板体的支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传统的预制板的板体中预埋有钢筋支架,钢筋支架上方焊接有支撑梁,支撑梁能够支撑板体以提高板体的抗弯强度,即在储存、运输、施工过程中,支撑梁能够防止板体发生弯折。但是,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支撑梁会被全部埋入混凝土中,造成叠合板钢筋配置冗余,导致浪费;或者,支撑梁至少部分露出混凝土,然后将露出的支撑梁割除,操作费力、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叠合板,支撑管可以从连接部拆卸下来循环利用,能够减少浪费,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叠合板,包括板体、钢筋支架、支撑梁组件。钢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支架本体的连接部,支架本体固定在板体;支撑梁组件包括支撑管、安装部和固定件,安装部固定于支撑管,安装部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
进一步的,安装部包括横向延伸的安装板,固定件将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
进一步的,固定件包括螺栓,安装板设有第一通孔,连接部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通孔拧入螺纹孔。
进一步的,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卡接于连接部。
进一步的,固定杆包括竖杆、分别形成于竖杆两端的横杆,安装板设有第一长条通孔,连接部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靠近安装板的腔壁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长条通孔,固定杆的其中一个横杆由第一长条通孔、第二长条通孔插入安装腔内,固定杆能够旋转以使其中一个横杆卡接于安装腔的腔壁,另一个横杆卡接于安装板。
进一步的,固定件包括螺纹套筒,安装部包括第一螺柱,连接部包括第二螺柱,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
进一步的,安装部还包括形成于安装板两端的支撑板,安装板位于支撑管的底部,支撑板朝支撑管延伸并固定于支撑管;或者,安装部还包括形成于安装板一端的支撑板,安装板位于支撑管的底部,支撑板朝支撑管延伸并固定于支撑管。
进一步的,支撑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
进一步的,支撑管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安装板连接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
进一步的,支架本体为W形支架本体。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在支撑管的安装部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浇筑完成后,可以将支撑管从连接部拆卸下来。拆卸下来的支撑管可以循环利用,以减少浪费,而且由于支撑管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不需要通过切割的方式将支撑管与连接部分离,能够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另外,由于在支撑管设置了安装部,可在安装部进行打孔或其他处理,以在安装部形成连接结构,因此支撑管自身可保持完整,从而提高支撑管的抗弯强度,进而提高支撑管对板体的支撑效果。再者,支撑管内部中空,能够在为板体提供支撑的前提下减轻自身的重量,实现轻量化,在拆装支撑管和连接部时更加省力。本申请的叠合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叠合板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管和安装部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钢筋支架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钢筋支架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叠合板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连接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管和安装部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支撑管和安装部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支撑管和安装部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叠合板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支撑管和安装部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叠合板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钢筋支架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钢筋支架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固定件对板体施加预紧力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板体;2、钢筋支架;21、支架本体;22、连接部;221、螺纹孔;222、安装腔;223、第二长条通孔;224、第二螺柱;3、支撑管;33、第一支撑体;34、第二支撑体;4、固定件;41、螺栓;42、固定杆;421、竖杆;422、横杆;43、螺纹套筒;5、安装部;51、安装板;511、第一通孔;512、第一长条通孔;52、支撑板;53、第一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申请中,如图1至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包括板体1、钢筋支架2、支撑梁组件。钢筋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21和设于支架本体21的连接部22,支架本体21固定在板体1;支撑梁组件包括支撑管3、安装部5和固定件4,安装部5固定于支撑管3,安装部5通过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22。
本申请的叠合板,在施工现场时,可以在板体1设置钢筋支架2的一侧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浇筑层。固定在支撑管3的安装部5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22,浇筑完成后,可以将支撑管3从连接部22拆卸下来。拆卸下来的支撑管3可以循环利用,以减少浪费。而且,由于支撑管3与连接部22可拆卸连接,不需要通过切割的方式将支撑管3与连接部22分离,能够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另外,由于在支撑管3设置了安装部5,可在安装部5进行打孔或其他处理,以在安装部5形成连接结构,因此支撑管3自身可保持完整,从而提高支撑管3的抗弯强度,进而提高支撑管3对板体1的支撑效果。
再者,支撑管3内部中空,能够在为板体1提供支撑的前提下减轻自身的重量,实现轻量化,在拆装支撑管3和连接部22时更加省力,并且能够降低在运输时的装载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支撑管3的形状不做限定。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管3为方管或圆管。另外,支撑管3可以两端开口,也可以两端封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钢筋支架2预埋在板体1的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现有技术将钢筋支架2预埋于板体。在预埋支架本体21时,可以不在支架本体21的底部设置其他结构,也可以在支架本体21底部设置加强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在支架本体21的底部设置横向的加强筋。当然,也可以在支架本体21的底部设置加强板或其他加强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安装部5包括横向延伸的安装板51,固定件4将安装板51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22。安装板51为板状,相比支撑管3更易于产生弹性变形,可以通过安装板51的微小的弹性变形适应钢筋支架2产生的高度误差。具体的说,由于生产工艺误差,钢筋支架2的上侧容易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安装板51与连接部22连接时,安装板51所对应的钢筋支架2的其中一个位置的高度低于其他位置时,安装板51可以朝该位置产生微小的弹性变形,以适应该位置的高度误差。通过安装板51的弹性变形适应钢筋支架2的高度误差,能够减少支撑管3发生弯曲变形,提高支撑管3的水平度,进而提高支撑管3对板体1的支撑效果,提高板体1的平整度。
此外,为进一步防止板体1在储存、运输、施工等过程中出现拱起的现象,在连接安装板51和连接部22时,可以利用安装板51的弹性变形,预先在板体1容易拱起的位置施加预紧力,以提高板体1的平整度。具体的说,在板体1容易向上拱起的位置,安装板51可以朝靠近板体1的方向变形,以使固定件4对板体1预先施加向下的反拱力。更具体的说,如图15所示,固定件4为螺栓41,连接部22为螺母,支架本体21为W形支架本体21,对于板体1需要施加向下的反拱力的位置,该位置的螺母的高度预先设置为低于其他位置的螺母高度,该位置的螺栓41在螺母的螺纹孔中向下旋转,利用安装板51朝靠近板体1的方向发生微小的弹性变形,以使螺栓41对W形支架本体21施加向下的力,W形支架本体21同样可以发生微小的弹性变形,进而调节对板体1施加向下的反拱力,利于对于保持板体1的平整度的进一步的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1横向延伸,既包括安装板51相对支撑管3完全水平的情况,也包括安装板51相对支撑管3略微倾斜的情况,还包括安装板51具有局部凸起或局部弯曲的情况。
对于固定件4的形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固定件4包括螺栓41,安装板51设有第一通孔511,连接部22设有螺纹孔221,螺栓41穿过第一通孔511拧入螺纹孔221。如图1所示,螺栓41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在连接部22的螺纹孔221内上下移动,并固定在螺纹孔221的任意位置,从而能够灵活调整螺栓41对安装板51产生的压力,进而调整安装板51的变形量,便于适应钢筋支架2产生的高度误差。具体的说,安装板51所对应的钢筋支架2的其中一个位置的高度低于其他位置时,螺栓41在螺纹孔221内向下移动以使安装板51朝该位置变形,以适应该位置的高度误差,减少支撑管3发生弯曲变形,提高支撑管3的支撑效果。另外,螺栓41连接方式简单、快速,方便连接部22与支撑管3的组装和拆卸,连接牢固。
对于连接部22的形式和安装,进一步的具体的说,连接部22为螺母,螺母焊接于支架本体21。螺母具有螺纹孔221,能够实现螺栓41与螺纹孔221的配合,而且,螺母能够焊接在各种结构的支架本体21上,能够降低生产制造的难度。
对于固定件4的形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固定件4包括固定杆42,固定杆42卡接于连接部22。卡接方式拆装方便、效率高,能够节省时间。
对于固定杆42的结构,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固定杆42包括竖杆421、分别形成于竖杆421两端的横杆422,安装板51设有第一长条通孔512,连接部22形成有安装腔222,安装腔222靠近安装板51的腔壁设有与安装腔222连通的第二长条通孔223,固定杆42的其中一个横杆422由第一长条通孔512、第二长条通孔223插入安装腔222内,固定杆42能够旋转以使其中一个横杆422卡接于安装腔222的腔壁,另一个横杆422卡接于安装板51。
在钢筋支架2的上侧高低不平的情况下,由于固定杆42的长度一定,固定杆42两端的横杆422分别卡接在安装腔222、安装板51时,固定杆42的横杆422对安装板51产生向下的拉力,安装板51可以在拉力的作用下朝钢筋支架2变形,有利于适应钢筋支架2的高度误差,并减少支撑管3发生弯曲变形,提高支撑管3的支撑效果。
另外,如图5所示,在组装支撑管3和连接部22时,固定杆42在小角度内周向旋转即可卡接在连接部22和安装板51上,在拆卸时固定杆42亦可在小角度内周向旋转以脱离连接部22和安装板51,使得连接部22和支撑管3分离。因此,在拆装支撑管3和连接部22时,固定杆42不需要大角度旋转,也不需要在周向上旋转数圈,拆装效率高、省力。而且,支撑管3和连接部22组装后,固定杆42两端的横杆422能够拉紧安装板51和连接部22,不容易松脱,连接牢固。
对于固定件4的形式,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4包括螺纹套筒43,安装部5包括第一螺柱53,连接部22包括第二螺柱224,螺纹套筒43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柱53和第二螺柱224。在进行组装时,螺纹套筒43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柱53,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螺柱224,以将支撑管3和钢筋支架2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快速,连接牢固。
对于安装部5的结构及安装位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安装部5还包括形成于安装板51两端的支撑板52,安装板51位于支撑管3的底部,支撑板52朝支撑管3延伸并固定于支撑管3;或者,安装部5还包括形成于安装板51一端的支撑板52,安装板51位于支撑管3的底部,支撑板52朝支撑管3延伸并固定于支撑管3。
如图1、图5所示,安装板51设于支撑管3的底部,支撑管3将支撑力由安装板51传递至钢筋支架2,支撑管3与钢筋支架2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相互支撑,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另外,如图2所示,安装板51和形成于安装板51两端的支撑板52可以构成U形安装部5,如图8所示,安装板51和形成安装板51一端的支撑板52可以构成L形安装部5,U形安装部5或L形安装部5与支撑管3之间形成了安装空间,并且该安装空间与外界连通,便于工作人员在该安装空间对固定件4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而且,U形安装部5或L形安装部5的支撑板52对安装板51的约束有限,安装板51能够发生变形,以便于适应钢筋支架2的高度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51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螺栓41或固定杆42的方式连接于连接部2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另外,U形安装部5和L形安装部5的排布方式并不限于附图中的排布方式。U形安装部5的支撑板52可以面朝支撑管3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也可以面朝支撑管3的宽度方向。同样,L形安装部5的支撑板52可以面朝支撑管3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也可以面朝支撑管3的宽度方向。并且,本实施例对L形安装部5的安装板51相对支撑板52的延伸方向不做限定。多个L形安装部5的安装板51可以相对支撑板52朝同一方向延伸,也可以朝不同的方向延伸。
对于安装板51的安装位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支撑管3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51。如图9所示,安装板51设置在支撑管3的侧方,工作人员在拆装支撑管3时,方便观察安装板51,以便于拆装安装板51与连接部22,提高拆装的准确度,提高拆装效率。而且,支撑管3两侧均设有安装板51,安装板51与连接部22相互支撑,能够提高支撑管3的稳定性,支撑管3不易于弯曲变形,支撑效果好。此外,安装板51能够发生变形,以便于适应钢筋支架2的高度误差。
对于图9、图10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具体的说,安装部5还包括U形板,U形板的两端形成安装板51,U形板固定于支撑管3的上侧,安装板51分别位于支撑管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安装部5与支撑管3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部5焊接于支撑管3。另外,本实施例对安装板51与连接部2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安装板51和连接部2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螺栓41、固定杆42的连接方式连接于连接部2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支撑管3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体33和第二支撑体34,安装板51连接于第一支撑体33和第二支撑体34之间。如图11所示,安装板51既能够连接第一支撑体33和第二支撑体34,又能够连接连接部22。安装板51设于第一支撑体33和第二支撑体34之间,安装板51与连接部22拆装时操作空间大,方便操作,拆装效率高。另外,第一支撑体33和第二支撑体34在安装板51的连接作用下能够相互约束,提高支撑管3整体的抗弯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安装板51与第一支撑体33、第二支撑体34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板51的一端焊接于第一支撑体33,另一端焊接于第二支撑体34。另外,本实施例对安装板51与连接部2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安装板51和连接部2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螺栓41、固定杆4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对于支架本体21的结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支架本体21为W形支架本体21。由于生产工艺误差,钢筋支架2的上侧容易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安装部5通过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22时,在力的作用下,W形支架本体21可以产生变形,有利于适应高度误差,进而提高支撑管3的水平度,提高支撑管3的支撑效果。另外,W形支架本体21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好,能够提高板体1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本体21的结构不限于W形的结构,而且连接部22下方可以设置一个W形筋,W形筋的顶端于连接部22连接;连接部22下方也可以设置两个并排的W形筋,图14为两个并排的W形筋的局部侧视图,两个并排的W形筋的顶部抵靠在一起并连接于连接部22,底部分离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1与连接部22的连接点处固定三筋,当然,支架本体21与连接部22的连接点处也可以固定四筋,或者支架本体2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形式。并且,支架本体21相邻的两个筋之间可以设置加强筋,以提高强度,例如,可以设置十字形筋或V字形筋,且十字形筋或V字形筋可以有部分预埋在板体1中。
对于安装部5的安装,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安装部5焊接于支撑管3。焊接能够提高支撑管3和安装部5结合的可靠性,支撑管3和安装部5一同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安装部5和支撑管3不易于分离。而且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不需要在支撑管3上打孔,有利于保持支撑管3的完整性,提高支撑管3的抗弯强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
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支架本体固定在所述板体;
支撑梁组件,所述支撑梁组件包括支撑管、安装部和固定件,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支撑管,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所述安装部包括横向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安装板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安装板两端的支撑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管的底部,所述支撑板朝所述支撑管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撑管;
或者,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安装板一端的支撑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管的底部,所述支撑板朝所述支撑管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撑管;
或者,所述支撑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安装板,安装部还包括U形板,U形板的两端形成安装板,U形板固定于支撑管的上侧,安装板分别位于支撑管的两侧;
或者,所述支撑管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拧入所述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卡接于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竖杆、分别形成于所述竖杆两端的横杆,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长条通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腔壁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长条通孔,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个所述横杆由所述第一长条通孔、所述第二长条通孔插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固定杆能够旋转以使其中一个所述横杆卡接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另一个所述横杆卡接于所述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W形支架本体。
CN202111466662.4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叠合板 Active CN114059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6662.4A CN114059702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叠合板
PCT/CN2022/125045 WO2023098310A1 (zh) 2021-11-30 2022-10-13 一种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6662.4A CN114059702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叠合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702A CN114059702A (zh) 2022-02-18
CN114059702B true CN11405970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0228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6662.4A Active CN114059702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9702B (zh)
WO (1) WO20230983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702B (zh) * 2021-11-30 2023-07-25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7661B1 (ko) * 2005-12-07 2007-08-08 (주)엠씨에스공법 거푸집-콘크리트 복합보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 시공 방법
CN202672448U (zh) * 2012-08-03 2013-01-16 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
KR20180043033A (ko) * 2016-10-19 2018-04-27 노영곤 슬래브의 유지보수가 가능한 철근 일체형 데크
CN209686684U (zh) * 2019-01-03 2019-11-26 江苏拓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
CN210459705U (zh) * 2019-05-24 2020-05-05 南京耀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结构
CN111648512A (zh) * 2019-11-27 2020-09-11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99177U (zh) * 2019-11-27 2020-11-10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桁架、桁架加工装置的免支撑叠合板
CN110748065A (zh) * 2019-11-27 2020-02-04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4006197U (zh) * 2020-05-25 2021-08-20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及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
CN214006651U (zh) * 2020-11-25 2021-08-20 四川安捷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构件的标高控制支架或高低跨模模板支架
CN114059702B (zh) * 2021-11-30 2023-07-25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
CN216516398U (zh) * 2021-11-30 2022-05-13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702A (zh) 2022-02-18
WO2023098310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57894B2 (ja) 送電用鉄塔の補強方法
KR102044791B1 (ko) 개량형 보거푸집
WO2009011516A2 (en) Form with reinforcing bars, non-support form system and non-support 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1834006B1 (ko) 성형강판을 이용한 강재 조립보와 이를 이용한 철골골조
KR101766807B1 (ko) 플레이트를 활용한 pc기둥-pc보 강접합 결합구조 및 pc거더-pc빔 강접합 결합구조, 이를 이용한 모듈러 시스템
CN110629655B (zh) 一种采用悬挂模板体系局部可更换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KR20120097702A (ko)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 기둥과 에이치형 단면 강재 보의 접합부 구조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KR200381589Y1 (ko) 강관파일의 두부 보강 구조
KR102044796B1 (ko) 데크결합체를 이용한 개량형 보거푸집 설치공법
CN114059702B (zh) 一种叠合板
KR102029301B1 (ko) 기초보강부 일체형 선조립 기둥 조립체
KR20120085641A (ko) 보 및 슬래브 거푸집 조립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 및 슬래브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JP4235079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の接合部の構造
KR20190057672A (ko) 철골 보, 합성 기둥, 및 이들의 접합 구조
CN216516398U (zh) 一种叠合板
KR20170057064A (ko) 절단 브리지형 펀칭전단 보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초판의 시공방법
KR200422887Y1 (ko) 무지보 보 거푸집 시공을 위한 트러스 구조물
KR102071872B1 (ko) 데크결합체를 이용한 개량형 보거푸집 설치공법
JP3938035B2 (ja) フラットスラブ構造
KR101850498B1 (ko) 강박스거더의 부모멘트부 및 부모멘트부 제조공법
KR100540625B1 (ko) 하부플랜지 매립 구조를 가지는 콘크리트 일체 타설방식의 콘크리트 패널 합성빔의 시공방법
CN113958049B (zh) 一种剪刀叉式建筑物钢架与叠合板连接结构
KR20060107977A (ko) 무 용접 대형조립거푸집
KR101747002B1 (ko) 철근 콘크리트 기둥과 합성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1773832U (zh) 一种中空不锈钢-混凝土-碳素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