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2503B -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2503B
CN114052503B CN202010758328.5A CN202010758328A CN114052503B CN 114052503 B CN114052503 B CN 114052503B CN 202010758328 A CN202010758328 A CN 202010758328A CN 114052503 B CN114052503 B CN 114052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dor
cooking appliance
heat preservation
odor elimination
d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83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2503A (zh
Inventor
刘化勇
罗飞龙
黄韦铭
羊小亮
吴良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83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2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2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2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2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2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烹饪器具包括:控制装置;除味组件;烹饪器具本体;其中,烹饪器具本体响应于保温指令以进入保温状态,控制装置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工作,以驱除烹饪器具本体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除味组件的设置,使得食材可以进行时间更为长久地保温,并且在此过程中,食材不会因长期保温而出现异味。由此,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气味,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例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在对食材进行长时间保温的过程中,容易使食材产生异味,影响食材的食用味道和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控制装置;除味组件;烹饪器具本体;其中,烹饪器具本体响应于保温指令以进入保温状态,控制装置适于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工作,以驱除烹饪器具本体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
本技术方案通过除味组件的设置,使得食材可以进行时间更为长久地保温,并且在此过程中,食材不会因长期保温而出现异味,由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保证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气味,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除味组件包括:气流驱动除味组件;其中,气流驱动除味组件适于驱动气体进入烹饪器具本体和/或驱动气体排出烹饪器具本体。
通过气流驱动而实现去味的除味组件能够有效去除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并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较轻。因此,本技术方案在去除异味的基础上,亦能够节省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并减小烹饪器具的重量和体积,便于产品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设计。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气流驱动除味组件包括:动力装置;风道;第一开口,风道适于通过第一开口与烹饪器具本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第二开口,风道适于通过第二开口与烹饪器具本体的外部空间连通;其中,动力装置适于驱动气体经由风道进入烹饪器具本体和/或驱动气体经由风道自烹饪器具本体中排出。
本技术方案通过相互配合的动力装置、风道、抽风口和排风口可保证烹饪器具本体之中异味的顺利排出。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其中,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程度,以使得控制装置根据异味程度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本技术方案的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气味检测装置,其检测感应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并根据具体的异味程度输出相应信号,以使得控制装置获知烹饪器具本体之中异味情况的严重程度,并据此控制除味组件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气敏传感器、气味分析仪、浓度检测仪。
上述检测装置能够对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情况进行准确表征,以使得除味组件进行相应的除味操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计时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其中,计时装置适于监测烹饪器具本体进入保温状态的累计持续保温时间,以使得控制装置根据累计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计时装置的设置有助于控制装置获知保温状态持续的时间,并据此控制除味组件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以达到提高除味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适于控制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保温指令,烹饪器具本体进入保温状态;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以驱除烹饪器具本体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工作,可使得食材可以进行时间更为长久地保温,并且在此过程中,食材不会因长期保温而出现异味,由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保证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气味,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获取烹饪器具本体至少一段的保温持续时间;根据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本技术方案有助于控制装置获知保温状态持续的时间,并据此控制除味组件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以达到提高除味效果的目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
本技术方案在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启除味组件进行异味驱除,以在保证异味得到有效驱除的基础上,避免食材原本香气的流失。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保温持续时间包括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数量为多个的时间阈值顺次增大,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基于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任一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继续监测累积保温持续时间;基于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达到大于任一时间阈值的另一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再次执行除味操作。
本技术方案能够获悉保温状态的整体保温时间,由于对保温持续时间进行连续不间断地统计,因此,控制装置能够准确获悉食材所处的保温阶段,并根据保温程序的持续时间来控制除味组件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对保温持续时间进行清零处理,以重新监测保温持续时间;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再次执行除味操作。
本技术方案对保温时间不进行连续地累计统计,而是在每次除味后将时间清零,并重新计时。本技术方案的程序简单、控制简便,降低了对控制程序进行开发设计的开发成本。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控制除味组件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其中,根据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技术方案根据累计保温时间的增加控制除味组件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使得除味操作的频率更为合理。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包括:基于累积保温持续时间增加,缩短时间间隔。
本技术方案随着累计保温时间的增加,减少除味组件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提高除味效率,改善除味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监测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程度;基于异味程度达到异味程度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
本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食材保温时实际的异味产生情况而对异味进行及时去除。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技术方案的控制装置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技术方案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一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二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三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四步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五步骤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六步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七步骤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八步骤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九步骤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4和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器具,110:控制装置,120:除味组件,122:动力装置,124:风道,126:第一开口,128:第二开口,130:烹饪器具本体,131:煲体,132:内锅,134:上盖,136:加热器,138:测温元件,139:蒸汽阀,140:检测装置,150:计时装置,112:存储器,11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110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控制装置110、除味组件120和烹饪器具本体130。其中,烹饪器具本体130响应于保温指令以进入保温状态,控制装置110适于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120工作,以驱除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
本实施例的异味是指:被熟制的食材在较长时间范围之内处于保温状态而产生的特殊不佳气味。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具体可为电饭煲或压力锅,其适于对食材进行烹饪。谷物类、肉类、蔬菜类等种类的食材在烹饪后如果长期处于保温状态,则会出现异味,导致食材的气味和口感不佳,影响用户的食用体验。因此,本实施例为烹饪器具100设置了除味组件120,以避免食材因长期保温而出现的异味问题。
除味组件120在控制装置110的控制下执行除味操作。其中,本实施例的除味组件120可通过驱动气体流动,以去除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因食材长期保温导致的异味。
本实施例通过除味组件120的设置,使得食材可以进行时间更为长久地保温,并且在此过程中,食材不会因长期保温而出现异味,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有效保证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气味,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除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除味组件120包括:气流驱动除味组件。其中,气流驱动除味组件适于驱动气体进入烹饪器具本体130和/或驱动气体排出烹饪器具本体130。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除味组件120可包括风轮或风机或鼓风机或气泵。除味组件120可通过向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鼓风送气或将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的气体抽出而实现异味去除。
以对气流驱动而实现驱味的除味组件120能够有效去除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的异味,并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较轻。因此,本实施例在驱除异味的基础上,亦能够节省烹饪器具100的生产成本,并减小烹饪器具100的重量和体积,便于产品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设计。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气流驱动除味组件包括:动力装置122、风道124、第一开口126和第二开口128。风道124适于通过第一开口126与烹饪器具本体130的内部空间连通。风道124适于通过第二开口128与相对于烹饪器具本体130的外部空间连通。其中,动力装置122适于驱动气体经由风道124进入烹饪器具本体130和/或驱动气体经由风道124自烹饪器具本体130中排出。
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122具体可包括受到电力驱动的电机或马达,以及与电机或马达相连接并受到其驱动的抽风机或鼓风机。抽风机或鼓风机设于风道124之中,通过叶片或叶轮的旋转以促使空气流动。其中,当动力装置122包括抽风机,则第一开口126为进风口,第二开口128为出风口,动力装置122驱动烹饪器具本体130中的气体由第一开口126进入风道124,并使气体通过第二开口128排出。当动力装置122包括鼓风机,则第一开口126为出风口,第二开口128为进风口,动力装置122驱动烹饪器具本体130之外的气体由第二开口128进入风道124,并使气体通过第一开口126进入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第一开口126可开设于烹饪器具100的盖体上,亦可开设于烹饪器具100的锅体上。第二开口128与烹饪器具本体130的外部空间连通,并可进一步外接其他的排气管道或管路,以实现异味的顺利排出,并避免对用户的室内空间造成不良气味影响。
本实施例通过相互配合的动力装置122、风道124、第一开口126和第二开口128可保证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异味的顺利排出。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检测装置140,检测装置140与控制装置110连接。其中,检测装置140适于检测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的异味程度,以使得控制装置110根据异味程度控制除味组件120执行除味操作。
具体而言,检测装置140与控制装置110之间可为无线通讯连接或有线通讯连接。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40具体为一种气味检测装置,其检测感应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的异味,并根据具体的异味程度输出相应信号,以使得控制装置110获知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异味情况的严重程度,并据此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本实施例的除味操作是指通过控制除味组件120工作,而将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食材产生的异味进行驱除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40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气敏传感器、气味分析仪、浓度检测仪。其中,上述检测装置140能够基于气味分子种类或含量或浓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此类变化可通过光信号或电信号或磁信号进行表征。因此,本实施例的上述检测装置140能够对烹饪器具本体130之中的异味情况进行准确表征,以使得除味组件120能够进行相应的除味操作。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计时装置150,计时装置150与控制装置110连接。其中,计时装置150适于监测烹饪器具本体130至少一段的保温持续时间,以使得控制装置110根据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120执行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40可对时间进行统计或计量。检测装置140的作用在于判断识别保温程序的持续时间,以便于控制装置110根据保温程序的持续时间来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
比如,当保温时间较长,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10则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强度较高或时间较长的除味操作,以保证食材的烹饪效果和口感。当保温时间尚短,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10则控制除味组件120不执行除味操作,以降低能耗,并避免因不必要的除味操作去除食材原本的鲜味或香气。
再比如,当计时装置150的计时结果表明累计保温时间已经达到较长的状态,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10则提高除味组件120的工作频次,缩短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中,计时装置150的设置有助于控制装置110获知保温状态持续的时间,并据此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以达到提高除味效果的目的。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适于控制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响应于保温指令,烹饪器具本体进入保温状态;
步骤S104,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以驱除烹饪器具本体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
本实施例通过在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工作,可使得食材可以进行时间更为长久地保温,并且在此过程中,食材不会因长期保温而出现异味,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有效保证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气味,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S202,获取烹饪器具本体至少一段的保温持续时间;
步骤S204,根据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中,保温持续时间可通过计时装置150进行采集获取。根据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120执行除味操作,则有助于控制装置110获知保温状态持续的时间,并据此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以达到提高除味效果的目的。
实施例8: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根据保温持续时间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S302,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中,时间阈值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比如,本实施例将时间阈值设置为4小时,当食材在保温状态下的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了4小时,则控制除味组件进行除味。在比如,本实施例将时间阈值设置为包括4小时和6小时的两个时间阈值,当食材在保温状态下的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了4小时,则控制除味组件进行第一次除味,当食材在保温状态下的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了6小时,则控制除味组件进行第二次除味。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亦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增设更多的时间阈值和增加除味操作的执行次数。
本实施例可在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并执行除味操作后,继续检测保温状态持续累积的时间,并将该保温状态持续累积的时间与更大的时间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开始下一次地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亦可在保温持续时间每次达到时间阈值并执行除味操作后,都将保温持续时间清零,并重新计算保温持续时间,以便在重新计算的保温持续时间再次达到时间阈值后,开始下一次地除味操作。其中,用于判断是否执行除味操作的各个时间阈值可以相同,亦可互不相同。
实施例9: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保温持续时间包括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数量为多个的时间阈值顺次增大,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S402,基于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任一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步骤S404,继续监测累积保温持续时间;
步骤S406,基于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达到大于任一时间阈值的另一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再次执行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对保温持续时间进行连续地累积统计,并在每次除味后继续不间断地监测保温持续时间。举例而言,当保温程序开始,本实施例采用计时装置150开始对保温持续时间T进行统计。当保温持续时间T达到第一时间阈值T1,则启动除异味程序,并完成一次除异味。随后,继续对累计保温持续时间T进行计时。当保温持续时间T达到第二时间阈值T2,则再次启动除异味程序,并完成一次除异味。其中,第二时间阈值T2大于第一时间阈值T1。比如,本实施例可将第二时间阈值T2设置为6小时,并将第一时间阈值T1设置为4小时。再比如,本实施例可将第二时间阈值T2设置为3小时,并将第一时间阈值T1设置为2小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顺次增大的时间阈值。大小排序相邻的两个时间阈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亦可互不相同。
本实施例能够获悉保温状态的整体保温持续时间,由于对保温持续时间进行连续不间断地统计,因此,控制装置110能够准确获悉食材所处的保温阶段,并根据保温程序的持续时间来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比如,控制装置110可据此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强度较高或强度较低的除味操作,亦可据此调整除味组件120的工作频次和工作周期。
实施例10: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S502,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步骤S504,对保温持续时间进行清零处理,以重新监测保温持续时间;
步骤S506,基于保温持续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控制除味组件再次执行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对保温持续时间不进行连续地累计统计,而是在每次除味后将时间清零,并重新计时。举例而言,当保温程序开始,本实施例则采用计时装置150开始对保温持续时间T进行统计。当保温持续时间T达到第一时间阈值T1,则启动除异味程序,并完成一次除异味。随后,则计时清零重新计时。当保温持续时间T达到第二时间阈值T2,则启动除异味程序,并再次完成一次除异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时间阈值T1和第二时间阈值T2可以相同,亦可不相同。比如,本实施例可将第一时间阈值T1和第二时间阈值T2均设为2小时,亦可将第一时间阈值T1设为2小时,并将第二时间阈值T2设为1小时,还可将第一时间阈值T1设为1.5小时,并将第二时间阈值T2设为2.5小时。
此外,本实施例可多次地重复上述执行除味操作并对保温持续时间进行清零处理和重新监测的步骤,直至保温状态结束。
本实施例的程序简单、控制简便,降低了对控制程序进行开发设计的开发成本。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控制除味组件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其中,根据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随着累积保温持续时间的增加,则表明食材在烹饪器具100之处存储的时间越长,其出现异味的可能性越高,程度也更加严重。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对异味进行强力有效去除,则长期保温对食材气味和口感造成的不良影响则会越加严重。因此,本实施例根据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达到对异味进行有效驱除的目的。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根据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包括:基于累积保温持续时间增加,缩短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随着累积保温持续时间的增加,减少除味组件相邻两次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提高除味效率,改善除味效果。
实施例13: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S602,监测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程度;
步骤S604,基于异味程度达到异味程度阈值,控制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
本实施例对异味程度进行连续地监测,并根据异味程度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举例而言,当保温程序开始,本实施例则采用检测装置140开始对异味含量S进行检测。当异味含量S达到第一异味阈值S1,则启动除异味程序,并完成一次除异味。随后,继续对异味含量S进行检测。当异味含量S再次达到第一异味阈值S1,则启动除异味程序,并完成一次除异味。如此持续循环,直至保温状态结束。
本实施例能够获悉异味含量S,控制装置110根据异味含量S来控制除味组件120进行相适应的除味操作。比如,控制装置110可据此控制除味组件120何时启动除味操作。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根据食材保温时实际的异味产生情况而对异味进行及时去除。
实施例1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110,包括:存储器112和处理器114,存储器11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4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114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烹饪器具100,以使得烹饪器具100在进入保温程序后执行除味操作,并由此达到驱除烹饪器具100之中食材因长时间保温而产生的异味的目的。
为实现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在保温过程中执行除异味程序。通过时间控制保温过程中除异味程序的启动执行。随着保温时间的加长,除异味程序执行频次会变化。比如,保温时间越长,除异味程序执行频次提高。此外,本实施例亦可通过检测锅内异味量来控制保温过程中的去异味程序的执行。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具体为电饭煲,其包括煲体131、内锅132、上盖134。煲体131内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加热器136和测温元件138。上盖134包括有蒸汽阀139、除味组件120和检测装置140。除味组件120包括动力装置122、风道124、第一开口126和第二开口128。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如下步骤控制烹饪器具100:
步骤S702,进入保温程序;
步骤S704,计时;
步骤S706,判定T=T1;
其中,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08,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04;
步骤S708,启动除异味程序;
步骤S710,完成一次除异味;
步骤S712,计时T继续;
步骤S714,判定T=T2;
其中,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716,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712;
步骤S716,启动除异味程序;
步骤S718,完成一次除异味;
步骤S720,持续进行计时和除味。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在烹饪结束进入保温程序,并开始计时T,当T达到设定值的T1(比如4小时),启动除异味程序,完成一次除异味。上述步骤中的计时持续进行,当T达到T2(比如6小时)时,再次启动除异味程序。依次随着保温时间的加长,不断的执行除异味程序。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如下步骤控制烹饪器具100:
步骤S802,进入保温程序;
步骤S804,计时;
步骤S806,判定T=T1;
其中,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808,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804;
步骤S808,启动除异味程序;
步骤S810,完成一次除异味;
步骤S812,计时清零,重新计时T;
步骤S814,判定T=T1;
其中,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816,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812;
步骤S816,启动除异味程序;
步骤S818,完成一次除异味;
步骤S820,持续进行计时和除味。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在烹饪结束进入保温程序,并开始计时T,当T达到设定值的T1(比如2小时),启动除异味程序,计时清零。当除异味程序完成,计时重新开始,当T再次达到设定值T1时,再次启动除异味程序,计时清零。如此重复。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如下步骤控制烹饪器具100:
步骤S902,进入保温程序;
步骤S904,异味检测装置工作;
步骤S906,检测异味含量S;
步骤S908,判定S=S1;
其中,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910,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906;
步骤S910,启动除异味程序;
步骤S912,完成一次除异味;
步骤S914,继续检测异味含量S;
步骤S916,判定S=S1;
其中,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918,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914;
步骤S918,启动除异味程序;
步骤S920,完成一次除异味;
步骤S922,持续进行检测和除味。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在烹饪结束进入保温程序,并在保温一定时间后控制检测装置140工作,检测锅内异味含量S,当S达到设定值S1,启动除异味程序进行除异味,完成一次除异味。继续进行异味含量S检测,当S达到设定值S1,启动除异味程序进行除异味,进行再次除异味。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使得食材可以进行时间更为长久地保温,并且在此过程中,食材不会因长期保温而出现异味,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有效保证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气味,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装置;
除味组件;
烹饪器具本体;
其中,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响应于保温指令以进入保温状态,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在所述保温状态下控制所述除味组件工作,以驱除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
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除味组件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所述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所述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组件包括:
气流驱动除味组件;
其中,所述气流驱动除味组件适于驱动气体进入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和/或驱动气体排出所述烹饪器具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除味组件包括:
动力装置;
风道;
第一开口,所述风道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第二开口,所述风道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的外部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适于驱动气体经由所述风道进入所述烹饪器具本体和/或驱动气体经由所述风道自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中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程度,以使得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异味程度控制所述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气敏传感器、气味分析仪、浓度检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计时装置适于监测所述烹饪器具本体至少一段的保温持续时间,以使得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保温持续时间控制所述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
7.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保温指令,烹饪器具本体进入保温状态;
在所述保温状态下,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以驱除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之中至少部分的异味;
所述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除味组件多次地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其中,根据所述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所述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所述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烹饪器具本体至少一段的保温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保温持续时间控制所述除味组件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保温持续时间控制所述除味组件执行所述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所述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数量为多个的所述时间阈值顺次增大,所述基于所述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所述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达到任一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继续监测所述累积保温持续时间;
基于所述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达到大于所述任一时间阈值的另一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再次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保温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所述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保温持续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对所述保温持续时间进行清零处理,以重新监测所述保温持续时间;
基于所述保温持续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再次执行所述除味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烹饪器具本体自进入所述保温状态起的累积保温持续时间,调整相邻两次所述除味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累积保温持续时间增加,缩短所述时间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除味组件执行除味操作,具体包括:
监测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之中的异味程度;
基于所述异味程度达到异味程度阈值,控制所述除味组件一次或多次地执行除味操作。
14.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58328.5A 2020-07-31 2020-07-31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52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8328.5A CN114052503B (zh) 2020-07-31 2020-07-31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8328.5A CN114052503B (zh) 2020-07-31 2020-07-31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2503A CN114052503A (zh) 2022-02-18
CN114052503B true CN114052503B (zh) 2023-01-31

Family

ID=8022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8328.5A Active CN114052503B (zh) 2020-07-31 2020-07-31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250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1413A (ja) * 2002-08-26 2004-03-18 Sharp Corp 炊飯器
JP2005124864A (ja) * 2003-10-24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05143711A (ja) * 2003-11-13 2005-06-09 Hitachi Hometec Ltd 炊飯器の脱臭装置
JP2006003029A (ja) * 2004-06-18 2006-0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
CN109770707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杀菌保鲜的控制方法
CN110236410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浙江蓝炬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蒸烤箱及其自除味方法
CN110543111A (zh) * 2019-06-25 2019-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烹饪器
CN210158497U (zh) * 2019-05-14 2020-03-20 南安市星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除味的烤箱
CN11101216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电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1413A (ja) * 2002-08-26 2004-03-18 Sharp Corp 炊飯器
JP2005124864A (ja) * 2003-10-24 200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05143711A (ja) * 2003-11-13 2005-06-09 Hitachi Hometec Ltd 炊飯器の脱臭装置
JP2006003029A (ja) * 2004-06-18 2006-0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
CN109770707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杀菌保鲜的控制方法
CN210158497U (zh) * 2019-05-14 2020-03-20 南安市星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除味的烤箱
CN110543111A (zh) * 2019-06-25 2019-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烹饪器
CN110236410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浙江蓝炬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蒸烤箱及其自除味方法
CN11101216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2503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2721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7752722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1381503A (zh) 一种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KR20160092887A (ko) 가스 검출 장치, 조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303125A (zh) 电烹饪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190133157A1 (en) Method for cooking a food product in a vacuum oven and a vacuum oven
CN111750593A (zh)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60080B (zh) 用于煮饭器的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0313806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638310B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52503B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7150B (zh) 控制方法、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5414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装置和保温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1858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107682A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8825A (zh) 冰箱、用于控制食品熟成的方法
CN111657738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1297178B (zh) 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95064B (zh) 控制器具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0859507A (zh) 真空烹饪器具及真空烹饪器具中烹饪量的识别方法
CN110056927A (zh) 一种抽油烟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56608B (zh) 真空烹饪器具及真空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KR102486355B1 (ko) 식재료 처리 방법 및 전기 밥솥
CN113545650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5686730U (zh) 蒸汽烹饪电器及其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