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6679A - 均温板强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均温板强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6679A
CN114046679A CN202111356974.XA CN202111356974A CN114046679A CN 114046679 A CN114046679 A CN 114046679A CN 202111356974 A CN202111356974 A CN 202111356974A CN 114046679 A CN114046679 A CN 114046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groove
heat pipe
vapor chamb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69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惜文
肖书旺
吕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69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66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6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6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温板强化结构,包含:一上盖、一下板;该上盖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凹设至少一凹槽,并该凹槽相反的另一侧凸伸形成至少一凸体;该下板具有一设有一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三侧及一用与接触热源的第四侧,令该下板与该上盖对应盖合形成有一气密腔室,并该气密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使本发明通过该凹槽及另一侧凸体的设置,令凹槽提供热传元件(热管)较大的热接触面,及更稳固的结合性,同时凹槽另一侧的凸体更可提升均温板整体结构强度及增加冷凝的接触面积。

Description

均温板强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温板强化结构,尤指一种可提供散热或导热元件直接结合并且增加整体结构强度的均温板强化结构。
背景技术
热管及均温板均是一种常见利用两相流变化的热传导元件,其中热管主要提供一种远端水平方向热传导,均温板则是提供了面与面之间的垂直热传导。
业者为了能同时获得水平方向热传导(热管6)及垂直方向热传导(均温板7),尝试将热管6及均温板7进行结合,希望能借以同时获得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热传导,提升热传导效能。
但均温板7为能得较佳的热传特性大都以铜材质制成,故其质地软造成结构强度不佳,因此热管6与均温板7于传统组合中并无法直接将热管6与均温板7进行组合,此直接结合将造成均温板7或热管6的变形或破裂,此外均温板7与热管6结合的部位也无法通过焊接进行组合,因为焊接将会产生高热,高热将会令热管6及均温板7内部的两相流结构遭受破坏,例如工作液体被烧干或毛细结构的脱离,进而造成均温板及热管损毁;故现有业者采取的解决方案系先通过使用一基座8与该热管6进行结合固定后,再由该基座8与该均温板7进行结合,借以达到将均温板7及热管6组合使用的目的。
然而当热管6与该基座8结合时,又因该热管6具有许多不同形状态样的样貌,如圆形管、D型管、扁平管等型态,首先参阅图1中使用圆形的热管6通过以焊接的方式,将热管6固定于该基座8的上侧表面(水平表面),由于该热管6呈圆形管态样,故该热管6与该基座8之间的接触部位仅为线或点的接触,其热接触面积极小,除了造成热传导效率不佳外,两者的结合强度也不并佳。
因此,为了增加热管6与基座8之间具有较大热接触面积,则另外选用了具有至少一平坦表面的D型管或扁平管取代圆形管与该基座8进行组设,虽于增加了热管6与该基座8两者之间的热接触面积。但为了制成与该基座8具有较大热接触面积的D型及扁平的态样的热管6,必需通过外力对该热管6进行塑型后,使得以获得一平坦的表面。
但此,又衍生另一问题即在对该热管6进行塑型加工的过程中,热管6容易因为管壁受到挤压变形后,进而破坏了烧结于该热管6的内部壁面的烧结粉末毛细结构,以及缩减了内部蒸气通道,进而造成热管6的内部毛细结构损毁,令热管6的两相流热传导功效降低或丧失。
请参阅图2,业者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所衍生的诸缺失,故于该基座8上设置一与圆形热管6外型相符的弧形槽部81供圆形的热管6设置,虽解决了热管6与基座8两者间热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以及热管6塑型时发生损毁的问题。
而实际上,在现有所提供的技术中,该热管6与该均温板7两者之间并无法直接结合,仍必须额外增设基座8才能将该热管6与该均温板7进行结合,而于该热管6与该均温板7之间增设该基座8,将令该热管6与该均温板7之间形成一种间接热传导的结构,而非直接热传导的效果,该均温板7无法直接将所吸附的热量直接传导给热管6,将令热传效率大打折扣,并于该基座8与该热管6结合处及该基座8与该均温板7结合处易产生热阻现象,故额外设置的基座8除了降低热传导效率外也增加了额外元件与整体体积的厚重及制造的材料成本提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在提供一种无需额外设置基座8即可令热管6与均温板7直接对应结合设置同时又不产生热阻,并又可提升均温板7整提结构强度且增加均温板7内部冷凝面积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均温板结构,则为该项领域的人士首重的目标。
发明内容
如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可增加均温板结构强度及不需额外套(元)件即可直接与热管结合的均温板强化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盖,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凹设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向该第二侧凸伸形成至少一凸体;
一下板,具有一设有第一毛细结构的一第三侧及一用与热源接触的第四侧,该上盖、下盖对应盖合形成一气密腔室,该气密腔室填充有一工作流体。
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中:还具有一第二毛细结构,该第二毛细结构设置于该前述上盖的凸体表面。
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中:所述第三侧延伸复数支撑柱,该复数支撑柱抵顶该上盖的第二侧或该复数凸体,该第一毛细结构部分延伸于该复数支撑柱表面。
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中:该上盖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所述凹槽一端连接该第一侧边,另一端连接该第二侧边。
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中:所述凸体与该凹槽相互对应设置或错位设置。
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中:所述凸体呈一凸条或一凸环或一凸十字的形状。
借由本发明均温板强化结构的上盖一侧的凹槽与另一侧凸体的设计,即可令均温板无需通过额外组合元件或扣具即可直接与普通圆形或弧形的热管结合,并且由于凹槽另一侧对应或错位的处其中任一设置该凸体,除令凹槽提供热传元件(热管)一较大的热接触面,也可通过该凸体大幅增加了均温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也增加了内部冷凝面积,不仅可防止均温板组合时发生变形等损毁情事发生外,进一步更可提升内部汽液循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散热模块示意图;
图2是现有散热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均温板强化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的均温板强化结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均温板强化结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均温板强化结构第二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盖11;第一侧111;第二侧112;凹槽113;凸体114;第一侧边115;第二侧边116;下板12;第三侧121;第四侧122;支撑柱123;气密腔室13;工作流体2;第一毛细结构3;第二毛细结构4;热管5;热管6;均温板7;基座8;槽部8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3、图4、图5,是本发明的均温板强化结构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均温板强化结构,包含:一上盖11、一下板12;
所述上盖11具有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112,所述第一、二侧111、112分设于该上盖11的上、下两侧,也是该上盖11的外侧与内侧,该第一侧111向该第二侧112凹设至少一凹槽113,该凹槽113可为通过外力对该第一侧111施以塑性变形或其他机械加工方式所产生(制成)的结构,并该凹槽113相反的另一侧凸伸形成至少一凸体114,该凸体114可为前述第一侧111受到外力塑性变形所凸伸的结构或其他机械加工(铸造、铣、销、削、刨)等诸方式所产生,所述凸体114可选择与该凹槽113系对应设置或错位设置,本实施例的凹槽113系选择通过冲压或压设或锻击或打凹等诸方式形成,故另一侧可对应形成该凸体114,故两者是对应设置,如图4所示,该凹槽113与该凸体114两者之间也可为错位方式设置如图5所示,该凸体114提供该上盖11结构强度提升并且同时可增加该第二侧112的冷凝的面积。
当然也可将该凸体114与该凹槽113以错位的方式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形成该凸体114,并该凸体114的型态呈一凸条或一凸环或一凸十字或段开部分或连续部分的凸体的态样,本实施例系以凸条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
该上盖11具有一第一侧边115及一第二侧边116,所述凹槽113一端连接该第一侧边115另一端连接该第二侧边116,即由第一侧边115向第二侧边116贯通。
所述凹槽113可沿该上盖11的横向(如第3、4图所示)或纵向的方向延伸,或同时沿该横向及纵向延伸并且该凹槽113横向及纵向相互交错连结,所述上盖11的纵向方向是与该第一侧边115平行的方向,该横向方向是与该第一侧边115垂直的方向。
该下板12具有一第三侧121及一第四侧122,与该上盖11对应盖合形成一气密腔室13,并该气密腔室13填充有一工作流体2,所述第三侧121设有一第一毛细结构3。
该上盖11的第一侧111所设置的凹槽113主要作为容设其他散热或导热元件的部位,例如是ㄧ热管5,该凹槽113的形状可随对应组设的导热元件的外型设置,令该导热元件可轻易的与该凹槽113进行组设而无需通过其他固定元件或基座进行组设,不仅可节省制造成本也可防止均温板与导热元件之间无紧密贴合或间隔设置所产生的热阻现象发生;本实施例的导热元件系以热管5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本发明上盖11所设置的凹槽113,可对应所欲设置的热管5的外型设置,通过将该圆形热管5直接设置于该凹槽113内与该上盖11进行组设,并不需额外使用基座对热管5先行进行固定,同时也可无需通过焊接即可将热管5与该上盖11进行结合,不仅可节省材料成本,同时也可防止过多的组件结合时彼此间所产生的热阻现象,同时该热管5与该凹槽113之间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升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并且该热管5保持最大容积的蒸气通道,两相流循环也较优于其他形状的热管5。
故借由本发明均温板强化结构可令均温板无需通过额外组合元件或扣具即可直接与普通圆形或弧形的热管进行结合,并且由于该凹槽113的另一侧处对应或错位的方式形成凸体114的结构,进而可增加均温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冷凝的接触面积,不仅可防止均温板组合时发生变形等损毁情事发生,也可增加均温板内部两相流的变换效率,提升热传导的功效。
参阅图6,是本发明的均温板强化结构第二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份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上盖11的凸体114处更具有一第二毛细结构4,该第二毛细结构4平铺设置于该前述上盖11的凸体114的表面。
并所述下板12的第三侧121延伸复数支撑柱123,该复数支撑柱123抵顶该上盖11的第二侧112或该复数凸体114,并该第一毛细结构3部分延伸于该复数支撑柱123表面,并该第一毛细结构3部份与前述第二毛细结构4相连接。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可增加结构强度并同时可直接与热管或其他散热或导热元件进行结合组设的均温板结构,通过于该均温板一侧通过外力施压令该上盖产生塑性变形后形成该凹槽,由该凹槽直接容设相互对应组设的散热或导热元件,而该凹槽的另一侧面相对应或错位形成凸体则增加了该均温板的结构强度,并且同时增加了冷凝的接触面积,不仅在提升结构强度外,同时增加了冷凝的面积提升了汽液循环的效率,故本案改善了传统现有均温板无法直接与不具平坦表面的散热或导热元件组装的缺点,同时又增加了均温板结构强度以及汽液循环效率。

Claims (6)

1.一种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盖,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向该第二侧凹设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向该第二侧凸伸形成至少一凸体;
一下板,具有一设有第一毛细结构的一第三侧及一用与热源接触的第四侧,该上盖、下盖对应盖合形成一气密腔室,该气密腔室填充有一工作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第二毛细结构,该第二毛细结构设置于该前述上盖的凸体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延伸复数支撑柱,该复数支撑柱抵顶该上盖的第二侧或该复数凸体,该第一毛细结构部分延伸于该复数支撑柱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所述凹槽一端连接该第一侧边,另一端连接该第二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与该凹槽相互对应设置或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呈一凸条或一凸环或一凸十字的形状。
CN202111356974.XA 2021-11-16 2021-11-16 均温板强化结构 Pending CN114046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974.XA CN11404667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均温板强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974.XA CN11404667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均温板强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6679A true CN114046679A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6974.XA Pending CN11404667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均温板强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66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8248B (zh) 均溫板注水部封邊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10567303A (zh) 具有凸部的均温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9643232U (zh) 中框散热结构
TW201822621A (zh) 熱管併列式散熱裝置及其製法
CN216523312U (zh) 均温板强化结构
CN114046679A (zh) 均温板强化结构
US20170246712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vapor chamber
CN111059946A (zh) 均温板结构
CN211234064U (zh) 铜铝复合散热器
TWM624816U (zh) 均溫板強化結構
CN211601670U (zh) 均温板结构
CN101271832A (zh) 基座
US20200232710A1 (en) Heat dissipation unit connection structure
TWI803057B (zh) 均溫板強化結構
CN213227726U (zh) 一种带水冷的燃料电池热压模具
US20230152044A1 (en) Vapor chambe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CN211860896U (zh)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TWM593528U (zh) 均溫板結構
JP3174719U (ja) ベースを両端に持つヒートシンク
CN203416558U (zh) 一种散热器
TWI798515B (zh) 均溫板結構
CN218329465U (zh) 均温板
TWI414741B (zh) 散熱單元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215279358U (zh) 一种阀芯缩口工装
US9879920B2 (en) Vapor chamber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