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3820A - 一种辅助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3820A
CN114043820A CN202111484111.0A CN202111484111A CN114043820A CN 114043820 A CN114043820 A CN 114043820A CN 202111484111 A CN202111484111 A CN 202111484111A CN 114043820 A CN114043820 A CN 114043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hole
outer hub
auxiliary wheel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4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万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andou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ando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andou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Nando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41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3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3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3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车轮,包括轮毂,包括外轮毂以及内轮毂;轮胎,围设在外轮毂的外周;所述外轮毂的中央部位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内轮毂插装在该通孔中,且外轮毂和内轮毂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能拆卸地相连,在第一连接组件解除对外轮毂和内轮毂的连接时,所述外轮毂和内轮毂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本发明通过将轮毂分体设计为外轮毂和内轮毂,在外轮毂和内轮毂的连接状态解除时,外轮毂和内轮毂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这样在拖车时,轮胎和地面之间是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对轮胎的磨损小。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车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轮通常由轮毂和轮胎组成,其支撑着全车的重量,使汽车得以在道路上行驶,对汽车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如专利号为CN201920916059.3(公告号为CN2100268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塑料轮毂和铝轮毂双拼车轮》所示,包括轮毂和轮胎,所述轮毂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塑料轮毂和由铝制成的铝轮毂,所述塑料轮毂包括中环圈、第一侧环圈及第一斜面连接部,所述中环圈与第一侧环圈通过第一斜面连接部平滑过渡,所述中环圈端部具有若干圆周排布的弧形块,相邻所述弧形块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内部开设有通孔。
上述轮胎存在如下缺陷:1、该轮胎的轮毂虽然是分体设计,但是塑料轮毂和铝轮毂即使在没有通过螺柱相连的的状态下,二者之间也无法发生相对转动,因为铝轮毂的衔接块嵌入在塑料轮毂的空隙中,衔接块和空隙的配合起到了止转的作用,这样相当于塑料轮毂和铝轮毂始终是一体件,这样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拖车时,塑料轮毂和铝轮毂是抱死的,这样轮胎相当于在地面上是滑动摩擦,摩擦力较大,容易损坏轮胎;2、塑料轮毂的轴连接孔沿其轴向,各处的直径均相同,相当于轴连接孔是直孔,这样仅能适配一种规格的轴,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轮毂抱死时候稍作处理依然可以转动,便于拖离和维修的辅助车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辅助车轮,包括
轮毂,包括外轮毂以及内轮毂;
轮胎,围设在外轮毂的外周;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的中央部位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内轮毂至少局部插装在该通孔中,且外轮毂和内轮毂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能拆卸地相连,在第一连接组件解除对外轮毂和内轮毂的连接时,所述外轮毂和内轮毂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
为了使得内轮毂与外轮毂相连,所述内轮毂包括能插装在通孔中的环状体以及自环状体的第一端周缘处径向延伸的安装板,在环状体插装在通孔中的状态下,所述安装板位于通孔外侧并与外轮毂相抵,且安装板和外轮毂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能拆卸地相连。
结构简单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能螺纹连接的螺栓和螺母。
为了防止第一连接组件解除对内轮毂和外轮毂的连接后,内轮毂和外轮毂产生相对轴向位移,故优选地,所述环状体的第二端延伸出通孔,在环状体上套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和环状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能拆卸地相连,所述定位圈和安装板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且所述定位圈与外轮毂相抵。
因为将第一连接组件取下后,由于内轮毂和外轮毂之间有间隙,内轮毂和外轮毂之间即能发生周向转动,但是二者在产生相对周向转动时,外轮毂可能会出现轴向移动和偏摆。而定位圈和安装板共同配合,则限制了外轮毂可能会出现的轴向移动和偏摆。
之所以设计定位圈与环状体能拆卸地相连,是因为二者如果固定相连无法拆装,会导致环状体无法插装在外轮毂的通孔中,即内轮毂无法装在外轮毂上。
结构简单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穿过环状体与定位圈螺纹连接的螺栓。
为了提高车轮的通用性,所述内轮毂的中央部位形成有用于安装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从而能供端部直径不同的轴安装在安装孔中,通用性强,适用车型的范围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孔包括至少两个沿内轮毂轴向直径逐渐变大的孔。
优选地,所述外轮毂为塑料件,所述内轮毂为金属件。内轮毂为金属件,用来支撑整车的质量,可以满足车辆受力的要求,外轮毂为塑料件,以降低成本和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有利于行车。
优选地,所述轮胎为一体成型在外轮毂上的的橡胶件。提高轮胎的抗扭力,抓地性好(不脱离地面),耐摩擦。
优选地,所述轮胎的外周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限制速度的凸部,各所述凸部沿轮胎的厚度方向延伸。如果车轮转动速度过快,因为凸部的设计,轮胎会振动,提醒用户此为辅助车轮(比如在维修时使用的车轮或者备胎),非行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将轮毂分体设计为外轮毂和内轮毂,在外轮毂和内轮毂的连接状态解除时,外轮毂和内轮毂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这样当轮毂抱死在拖车时,轮胎和地面之间是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对轮胎的磨损小,结构也简单,操作处理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辅助车轮包括轮毂和轮胎1,轮毂包括外轮毂2以及内轮毂3,轮胎1围设在外轮毂2的外周。
外轮毂2的中央部位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通孔21,内轮毂3包括能插装在通孔21中的环状体31以及自环状体31的第一端周缘处径向延伸的安装板32,在环状体31插装在通孔21中的状态下,安装板32位于通孔21外侧并与外轮毂2相抵,且安装板32和外轮毂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能拆卸地相连。在第一连接组件解除对外轮毂2和内轮毂3的连接时,本实施例中,为取下第一连接组件时,外轮毂2和内轮毂3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为能螺纹连接的螺栓和螺母,结构简单且生活中较为常见,价格便宜。安装板3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21,外轮毂2的对着安装板32的壁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2,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321和第二连接孔22,然后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的端部,从而将安装板32和外轮毂2连接在一起。
环状体31的第二端延伸出通孔21,在环状体31上套设有定位圈4,定位圈4和环状体31通过第二连接件能拆卸地相连,定位圈4和安装板32分别位于通孔21的两侧,且定位圈4与外轮毂2相抵。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为螺栓。
环状体3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33,定位圈4上设有第四安装孔41,其中第四安装孔41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33后与第四安装孔41螺纹连接,将内轮毂3和定位圈4连接在一起。
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将外轮毂2和内轮毂3相连,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定位圈4与内轮毂3相连。当将第一连接组件取下后,第二连接件使得定位圈4连接在环状体31上,从而使内轮毂3和外轮毂2之间既能发生周向转动,但是又不易出现偏摆和相对轴向移动。
实施例中,外轮毂2为塑料件,内轮毂3为金属件,比如铁件。内轮毂3为金属件,用来支撑整车的质量,可以满足车辆受力的要求,外轮毂2为塑料件,以降低成本和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有利于行车。轮胎1为一体成型在外轮毂2上的橡胶件,可以提高轮胎1的抗扭力,抓地性好(不脱离地面),耐摩擦。
优选地,轮胎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凸部11,各凸部11沿轮胎1的厚度方向延伸。凸部11的作用在于限制车轮速度,因为凸部11的设计,若车轮速度快会振动,提醒用户此为辅助车轮(比如备胎或者在维修时使用的车轮),非行驶轮。
内轮毂3的中央部位形成有用于安装轴的安装孔34,本实施例中,因为内轮毂3的环状体31呈环状,故环状体31围成的空间即为安装孔34,轮轴安装在安装孔34中。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5~8所示,实施例1的安装孔34为各处直径相同的直孔,本实施例的安装孔34为台阶孔,安装孔34包括至少两个沿内轮毂3轴向直径逐渐变大的孔,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4包括直径不同的两个孔,一个为大孔341,一个为小孔342。安装孔34设计为台阶孔的好处在于能供端部直径不同的轴安装在安装孔34中,通用性强,适用车型的范围广。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辅助车轮,包括
轮毂,包括外轮毂(2)以及内轮毂(3);
轮胎(1),围设在外轮毂(2)的外周;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2)的中央部位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通孔(21),所述内轮毂(3)至少局部插装在该通孔(21)中,且外轮毂(2)和内轮毂(3)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能拆卸地相连,在第一连接组件解除对外轮毂(2)和内轮毂(3)的连接时,所述外轮毂(2)和内轮毂(3)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3)包括能插装在通孔(21)中的环状体(31)以及自环状体(31)的第一端周缘处径向延伸的安装板(32),在环状体(31)插装在通孔(21)中的状态下,所述安装板(32)位于通孔(21)外侧并与外轮毂(2)相抵,且安装板(32)和外轮毂(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能拆卸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能螺纹连接的螺栓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体(31)的第二端延伸出通孔(21),在环状体(31)上套设有定位圈(4),所述定位圈(4)和环状体(31)通过第二连接件能拆卸地相连,所述定位圈(4)和安装板(32)分别位于通孔(21)的两侧,且所述定位圈(4)与外轮毂(2)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穿过环状体(31)与定位圈(4)螺纹连接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3)的中央部位形成有用于安装轴的安装孔(34),所述安装孔(34)为台阶孔,从而能供端部直径不同的轴安装在安装孔(34)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4)包括至少两个沿内轮毂(3)轴向直径逐渐变大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2)为塑料件,所述内轮毂(3)为金属件。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为一体成型在外轮毂(2)上的橡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限制速度的凸部(11),各所述凸部(11)沿轮胎(1)的厚度方向延伸。
CN202111484111.0A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辅助车轮 Pending CN114043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4111.0A CN114043820A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辅助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4111.0A CN114043820A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辅助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3820A true CN114043820A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1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4111.0A Pending CN114043820A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辅助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38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6876U (zh) 转向节组件、用于车辆的悬架子组件以及汽车转向节组件
US10358165B2 (en) Kingpin unit bearing steerable drive axle assembly
MXPA06004192A (es) Ensamble de masa asimetrico.
CN103213455B (zh) 一种车辆的轮毂总成
US10363774B2 (en) Tubeless spoked wheel structure
CN216331211U (zh) 一种辅助车轮
CN210454323U (zh) 一体式工业重型电动全向轮
CN114043820A (zh) 一种辅助车轮
JP6007655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203185983U (zh) 一种车辆的轮毂总成
CN209757319U (zh) 一种驱动底盘
CN220220266U (zh) 一种辅助车轮
CN107856478B (zh) 免充气微变形载重轮胎
US20240165990A1 (en) Dynamic vehicle wheel balance apparatus, vehicle wheel, powere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220594530U (zh) 一种全向轮滚动体组件及全向轮
CN219686950U (zh) 一种卡车轮毂外圈锻件
CN203401874U (zh) 割草机前轮轴承的安装结构
CN212861456U (zh) 一种车辆和车轮车架连接结构
CN201280028Y (zh) 一种沙滩车轮毂
CN211648854U (zh) 一种汽车的防尘制动底板
CN221233362U (zh) 一种高强度轮毂
CN212605543U (zh) 一种物流小车的防滑装置
CN214985627U (zh) 一种车辆前转向节
CN213383718U (zh)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车轮
CN209776036U (zh) 轮毂与制动鼓的销式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