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397B - 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39397B CN114039397B CN202210011405.XA CN202210011405A CN114039397B CN 114039397 B CN114039397 B CN 114039397B CN 202210011405 A CN202210011405 A CN 202210011405A CN 114039397 B CN114039397 B CN 1140393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voltage
- output
- current limiting
- stea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35772 mu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converters
- B60L2240/527—Volt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限流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限流方法包括:确定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根据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辆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车辆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也包括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在充电设备突加重载的情况下,由于负载设备阻值较小,负载设备两端电压会急剧减小,因此容易导致充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过冲,影响充电设备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限流方法,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
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限流装置,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调整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可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根据限流系数对充电设备中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可通过电压差值与电压突变临界值判断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动态突变状态,在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时,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流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流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相同的字段,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预设范围等,但这些预设范围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预设范围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预设范围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预设范围,类似地,第二预设范围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预设范围。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充电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等。其中,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是充电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充电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体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充电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充电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Processor,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
进一步地,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体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从而执行充电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软体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充电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基于上述图1A所描述的充电设备,能够执行如下限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
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充电设备,可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根据限流系数对充电设备中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可通过电压差值与电压突变临界值判断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动态突变状态,在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时,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
其中,上述负载设备可以是车辆电池、电动扳手等需要通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本限流方法包括:
101、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其中,上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可以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可以是指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未产生较大波动,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102、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103、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104、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
其中,上述电压突变临界值可以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可以是指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产生较大波动,也即是说,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较大。
105、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106、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相关技术中,在充电设备突加重载的情况下,由于负载设备阻值较小,负载设备两端电压会急剧减小,此时容易导致充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过冲。因此,检测充电设备处于突加重载的状态,并在充电设备突加重载时,防止充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过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确定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并获取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可以理解地,充电设备突加重载时的输出电压会比充电设备没有连接重载时的输出电压低。因此,若充电设备处于突加重载的状态,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通常低于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充电设备可以通过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当前输出电压确定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的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并根据限流系数对充电设备中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通过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当前输出电压确定电压差值,并通过电压差值与电压突变临界值判断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动态突变状态,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也即是说,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一预设比例系数确定。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比例系数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中的器件参数、器件连接方式、负载设备的类型、电源电压、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的确定方式、用户设定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10%、25%、33%、40%、45%、50%、60%等。
可以理解地,由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充电设备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若将电压突变临界值设置得过高,则容易漏判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情况,导致限流方法的灵敏性降低。若将电压突变临界值设置得过低,则容易将输出电压较小的起伏波动误判为动态突变,导致限流方法的判断结果不够准确。
具体实现中,可将第一预设比例系数设置为10%。在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大于10%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时,可以认为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处于动态突变状态。获取限流系数,并根据限流系数对充电设备中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压突变临界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一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如此,有助于将电压突变临界值设置于较合理范围,确保判断输出电压动态突变状态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同时,在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所述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
其中,上述电压稳态参考值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可以是指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未产生较大波动,也即是说,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较小。
其中,上述步进常数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中的器件参数、器件连接方式、负载设备的类型、电源电压、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的确定方式、用户设定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0.001、0.003、0.005、0.008、0.01、0.05、0.07、0.1、0.15、0.2、0.24、0.3、0.43、0.5等。
具体实现中,充电设备可预先设置对输出电压的检测周期,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中的器件参数、器件连接方式、负载设备的类型、用户设定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1毫秒、3毫秒、5毫秒、10毫秒、30毫秒、50毫秒、100毫秒、300毫秒、500毫秒、800毫秒、1秒等。
在当前检测周期内,充电设备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是否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充电设备可根据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
在当前检测周期的下一周期内,充电设备可再次获取充电设备根据目标原边电流输出的当前输出电压,并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根据目标原边电流输出的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
可以理解地,在多个检测周期内,若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充电设备根据目标原边电流输出的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均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则可以对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再次进行更新,也即是说,在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对每一检测周期的限流系数进行步进更新。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如下关系式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K2=K1+a。其中,a为步进常数,K1为限流系数,K2为更新后的限流系数。例如,限流系数K1=0.2,步进常数a=0.001时,更新后的限流系数K2=0.2+0.001=0.201。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对限流系数进行循环更新,逐步增大限流系数,有助于在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也即是在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较小的情况下,逐步放松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的限制,有助于确保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包括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
在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所述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限流系数阈值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所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
其中,上述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中的器件参数、器件连接方式、负载设备的类型、电源电压、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的确定方式、用户设定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0.7、0.75、0.8、0.88、0.9、0.95、1等。
可以理解地,限流系数可用于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限制,根据限流系数调整后的变压器原边电流变小,则变压器的副边电流也相应变小,如此,有助于防止充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过冲。由于步进常数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的方式是循环叠加,在限流系数的更新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将大于1。在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1时,限流系数难以起到限制变压器原边电流的作用。因此,需要设置限流系数阈值,在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更新后的限流系数赋值为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
具体实现中,在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充电设备可直接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第二目标原边电流,充电设备可根据更新后的第二目标原边电流控制自身运行,以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在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限流系数阈值确定为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充电设备可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也即是根据限流系数阈值,对变压器的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充电设备可根据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控制自身运行,以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在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限流系数阈值确定为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根据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有助于防止充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电压稳态参考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
其中,上述第二预设比例系数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中的器件参数、器件连接方式、负载设备的类型、电源电压、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的确定方式、用户设定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1%、2.5%、3.3%、4%、4.55%、5%、6%、10%、25%、33%等。
可以理解地,由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电压稳态参考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因此,电压突变临界值需大于电压稳态参考值。若电压突变临界值根据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一预设比例系数确定,且电压稳态参考值根据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则第一预设比例系数需大于第二预设比例系数。
具体实现中,可将第二预设比例系数设置为5%。在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根据目标原边电流输出的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小于5%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时,可以认为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则根据步进常数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压稳态参考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如此,有助于将电压稳态参考值设置于较合理范围,确保判断输出电压稳定状态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同时,在充电设备处于较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步进常数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并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确保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在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输出电压,得到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
计算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其中,上述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中的器件参数、负载设备的参数、充电设备的检测周期、用户设定等因素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32个检测周期、64个检测周期、128个检测周期等。
具体实现中,可以将预设时长设置为64个连续的检测周期,也即是说,获取64个历史输出电压。计算64个历史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确定为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进一步地,为确保输出稳态参考电压更准确地指示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可以在充电设备的工作时间内根据不同时段的历史输出电压更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例如,持续统计n(n>0)个检测周期对应的输出电压V1、V2、V3……Vn,在预设时长届满时,对V1、V2、V3……Vn进行计算,确定平均值Vavg,并将平均值Vavg确定为当前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同时,对后续的多个检测周期对应的输出电压V(n+1)、V(n+2)、V(n+3)……V(n+n)进行统计,并计算V(n+1)、V(n+2)、V(n+3)……V(n+n)的平均值Vavg’,将新的平均值Vavg’确定为新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又如,持续统计n(n>0)个检测周期对应的输出电压V1、V2、V3……Vn,在预设时长届满时,对V1、V2、V3……Vn进行计算,确定平均值Vavg,并将平均值Vavg确定为当前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同时,获取下一个检测周期对应的输出电压V(n+1),计算V2、V3……Vn、V(n+1)的平均值Vavg’,将新的平均值Vavg’确定为新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充电设备在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输出电压,得到多个历史输出电压,计算多个历史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将平均值确定为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如此,有助于确保输出稳态参考电压指示充电设备稳定输出状态的准确性,也即是确保判断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动态突变状态的准确性,在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时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有助于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限流系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最小输出电压和所述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限流系数。
例如,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为10V,最大输出电压为50V,则根据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10V/50V=0.2,确定限流系数为0.2。
可以理解地,在充电设备突加重载的情况下,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变化较大,最恶劣的工况即输出电压从最大输出电压降低至最小输出电压。相较于根据其他数值的输出电压确定的限流系数而言,根据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确定的限流系数,即便在最恶劣的工况下也能起到较好的限制输出电流的效果,有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和预设关系,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输出所述输出电流;
所述预设关系为Iout=Iref*(Vp’+Vn’)η’/Vout,其中,Iout为所述输出电流,Iref为所述目标原边电流,Vp’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正母线实际电压,Vn’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负母线实际电压,η’为所述变压器的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实际值,Vout为所述副边电压的实际值。
需要说明地,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增大充电模块的输出电流以使充电模块的充电效率更高,然而,增大输出电流时,为了在变压器副边采样得到输出电流,需要有更多的分流器并联,增多的分流器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成本,占用了布局空间,不利于充电设备的集成化设计,另一方面,器件数量增多也会导致充电设备的发热量增多,不利于散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电路图。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变压器原边的采样电阻Ir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采样。由于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较小,对原边电流进行采样时无需增设分流器,如此,一方面降低了充电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提高了充电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另一方面,采样的电流较小,采样电阻和分流器的发热量较低,在设计充电设备时特意将风道较好的位置预留给采样电阻和分流器,使得电路设计的可能性增多。
具体实现中,考虑到采样获取到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与充电设备中实际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可以将采样值和实际值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例如,Vp’为电源的输入直流正母线Vbus+的实际电压,Vp为电源的输入直流正母线Vbus+的采样电压,Vn’为电源的输入直流负母线Vbus-的实际电压,Vn为电源的输入直流负母线Vbus-的采样电压,η’为变压器的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实际值,η为变压器的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采样值,Vout为副边电压的实际值,Vsamp为输出电压的采样值。Iset为输出电流的采样值,Iout为输出电流的实际值,Iref为目标原边电流的采样值,Iref’为目标原边电流的实际值。
就采样值而言,变压器原边功率为Iref*(Vp+Vn),副边功率为VsampIset,由于原边功率乘以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等于副边功率,则目标原边电流Iref=VsampIset/(Vp+Vn)η。
相类似地,就实际值而言,变压器原边功率为Iref’*(Vp’+Vn’),副边功率为VoutIout,则目标输出电流Iout=Iref’*(Vp’+Vn’)η’/Vout。
目标原边电流的采样值经过原边电流环补偿器、传递函数和零阶保持器的处理后,可以认为采样值与实际值相等,也即是Iref’=Iref=VsampIset/(Vp+Vn)η。又有Iout=Iref’*(Vp’+Vn’)η’/Vout,则输出电流。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原边电流和预设关系,控制充电设备输出输出电流,如此,有助于降低充电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提高充电设备的集成化程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
如前所述,充电设备可预先设置对输出电压的检测周期,在当前检测周期内,充电设备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是否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充电设备可根据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
在当前检测周期的下一周期内,充电设备可再次获取充电设备根据目标原边电流输出的当前输出电压,并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根据目标原边电流输出的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电压突变临界值且大于或等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继续根据当前检测周期的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电压突变临界值且大于或等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如此,在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尚未达到稳定状态时,持续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
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充电设备,可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根据限流系数对充电设备中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可通过电压差值与电压突变临界值判断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动态突变状态,在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时,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所述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稳态参考值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包括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在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
在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所述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限流系数阈值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一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和/或,电压稳态参考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在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输出电压,得到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
计算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限流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最小输出电压和所述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限流系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和预设关系,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输出所述输出电流;
所述预设关系为Iout=Iref*(Vp’+Vn’)η’/Vout,其中,Iout为所述输出电流,Iref为所述目标原边电流,Vp’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正母线实际电压,Vn’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负母线实际电压,η’为所述变压器的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实际值,Vout为所述副边电压的实际值。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4A,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限流装置4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所述装置400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401、获取单元402、调整单元403和控制单元404,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所述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所述确定单元401,还用于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所述获取单元402,还用于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
所述调整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所述控制单元4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限流装置,可确定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在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根据限流系数对充电设备中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可通过电压差值与电压突变临界值判断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动态突变状态,在充电设备处于动态突变状态时,通过限流系数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并根据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有助于防止输出电流过冲,有助于减弱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确定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和/或电压稳态参考值方面,所述确定单元4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一预设比例系数确定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
和/或;
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所述电压稳态参考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方面,所述确定单元40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在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输出电压,得到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
计算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确定所述限流系数方面,所述确定单元40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最小输出电压和所述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限流系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方面,所述控制单元4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和预设关系,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输出所述输出电流;
所述预设关系为Iout=Iref*(Vp’+Vn’)η’/Vout,其中,Iout为所述输出电流,Iref为所述目标原边电流,Vp’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正母线实际电压,Vn’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负母线实际电压,η’为所述变压器的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实际值,Vout为所述副边电压的实际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4B所示,与上述图4A相比较,装置400还可包括:更新单元405,其中,
所述更新单元405,用于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所述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稳态参考值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
所述调整单元403,还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
所述控制单元404,还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流装置,可在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根据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充电设备运行。如此,对限流系数进行循环更新,逐步增大限流系数,有助于在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也即是在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较小的情况下,逐步放松对变压器的原边电流的限制,有助于确保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包括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在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方面,所述调整单元40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
在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所述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限流系数阈值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限流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控制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控制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所述限流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确定所述最小输出电压和所述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限流系数;
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电压稳态参考值的情况下,根据步进常数对所述限流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稳态参考值用于指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包括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原边电流,包括:
确定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
在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大于所述预设的限流系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限流系数阈值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限流系数对所述目标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所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原边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一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和/或,电压稳态参考值根据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和第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设备在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输出电压,得到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
计算多个所述历史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和预设关系,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输出输出电流;
所述预设关系为Iout=Iref*(Vp’+Vn’)η’/Vout,其中,Iout为所述输出电流的实际值,Iref为所述目标原边电流的采样值,Vp’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正母线实际电压,Vn’为所述电源的输入直流负母线实际电压,η’为所述变压器的原副边功率传递效率实际值,Vout为副边电压的实际值。
7.一种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负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调整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稳态参考电压,其中,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设备的稳定输出状态;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当前输出电压;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输出稳态参考电压与所述当前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电压突变临界值的情况下,获取限流系数,其中,所述电压突变临界值用于指示输出电压的动态突变状态,所述限流系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确定所述最小输出电压和所述最大输出电压的比值,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限流系数;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限流系数对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原边电流;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原边电流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运行以减弱所述充电设备的动态突变程度。
8.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11405.XA CN114039397B (zh) | 2022-01-06 | 2022-01-06 | 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11405.XA CN114039397B (zh) | 2022-01-06 | 2022-01-06 | 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39397A CN114039397A (zh) | 2022-02-11 |
CN114039397B true CN114039397B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14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11405.XA Active CN114039397B (zh) | 2022-01-06 | 2022-01-06 | 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39397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51342B2 (ja) * | 2008-03-26 | 2014-07-16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充電装置 |
CN101282045B (zh) * | 2008-04-28 | 2010-08-11 |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522899B (zh) * | 2011-12-31 | 2013-11-06 | 安徽工业大学 | 一种双管正激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
CN104184325B (zh) * | 2014-08-07 | 2017-01-1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电压控制型dc/dc变换器的快速动态补偿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1817415B (zh) * | 2020-09-04 | 2020-12-15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
CN113162108B (zh) * | 2021-01-20 | 2023-11-21 | 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逆变器限载稳定性的方法 |
-
2022
- 2022-01-06 CN CN202210011405.XA patent/CN11403939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39397A (zh) | 2022-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6138750A (ja) | 電池監視装置 | |
WO2021244085A1 (zh) | Soc值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储能系统 | |
CN109188296B (zh) | 一种bbu电量校验方法、装置、终端及fcc计算方法 | |
KR20090012479A (ko) |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그전원제어방법 | |
WO2023001214A1 (zh) | 多电池包充电管理方法、装置、储能设备 | |
CN113641550B (zh) | 一种处理器功耗管控方法及装置 | |
CN114039397B (zh) | 限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0380982B (zh) |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140901B (zh) | 一种转矩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2162621B (zh) | 一种服务器电源强制均流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111736076B (zh) | 电池系统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06877452B (zh) | 一种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 |
CN107202958B (zh) | 用于测试电池的状况的方法和设备 | |
US6597153B1 (en) | Fast transient charging circuit | |
CN111740607A (zh) | 电路控制装置 | |
JP2014192966A (ja) | 電源装置 | |
CN111239615A (zh) | 电池模型的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 |
CN1321479C (zh) | 二次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 |
CN114824518A (zh) | 一种电池低温激活方法及系统 | |
CN112332484B (zh) | 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829595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 regulating device | |
CN115013346A (zh) | 一种基于设备的风扇调速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06651655B (zh) | 静态安全辅助决策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 |
JP2007122657A (ja) | 消費電流制御システム | |
CN118151019B (zh) | 动力电池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