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2717A -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2717A
CN114032717A CN202111328154.XA CN202111328154A CN114032717A CN 114032717 A CN114032717 A CN 114032717A CN 202111328154 A CN202111328154 A CN 202111328154A CN 114032717 A CN114032717 A CN 114032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driving
groove
block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81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雅拉图
田万俊
李拥政
俞文强
贾广林
杨超
薛泽民
于善毅
何波
曹宁
杨建良
刘志如
魏永平
袁爱庆
王景文
李子森
赵晨生
王金
陈宇超
许良
李孝棋
冯泽文
何芳
徐凌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izhi Hengd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ad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izhi Hengd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ad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izhi Hengd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ad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izhi Hengd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81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2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2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2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扳手包括箱体、驱动装置和套筒,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上,套筒设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套筒的筒内壁和用于配合精调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动力轴侧壁贴合。精调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机械臂和扳手,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机架上,扳手设置在第一机械臂的驱动端,机架上设置有方位检测装置和方位核准装置,方位检测装置检测用于配合精调装置使用的轨道板方位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机械臂工作,方位核准装置检测用于配合精调装置使用的轨道板方位,机架上还设置有视觉识别系统。本申请可以提高对轨道板的位置调整效率。

Description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板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板可以把来自钢轨和扣件的轮载均匀地传递给下部结构,是板式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结构中的重要部件。在轨道板安装的时候,通常需要利用调节装置对轨道板的坐落位置进行精调,使得轨道板后续可以稳定地工作。
如图1所示,调节装置8包括底座81,底座81上设置有调节滑槽82,调节滑槽82的槽壁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一连座83,而且调节滑槽82沿第一连座83滑移方向的槽壁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84,第一螺杆84和第一连座83螺纹连接。第一连座83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二连座85,第二连座85的滑移方向和第一连座83的滑移方向垂直,第一连座83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86,第二螺杆86和第二连座85螺纹连接;第二连座85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87,第三螺杆87上螺纹连接有连板88,连板88沿第一螺杆84轴向远离第三螺杆8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89。同时,第一螺杆84背离抵板8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轴6,第一螺杆84上的动力轴6和底座81转动连接,第二螺杆86通过两个锥齿轮也连接有一个动力轴6,第二螺杆86上的动力轴6转动连接在第一连座83上,第三螺杆87通过两个锥齿轮也连接有一个动力轴6,第三螺杆87上的动力轴6转动连接在第二连座85上。并且三个动力轴6均远离抵板89设置,且三个动力轴6轴向均和第一螺杆84轴向平行。
调节轨道板的时候,将抵板89抵在轨道板上,利用螺栓将抵板89和轨道板固定在一起,然后转动第一螺杆84上的动力轴6,第一螺杆84和第一连座83螺纹进给,带动轨道板沿第一螺杆84轴向移动;转动第二螺杆86上的动力轴6,第二螺杆86和第二连座85螺纹进给,带动轨道板沿第二螺杆86轴向移动。转动第三螺杆87上的动力轴6,第三螺杆87和连板88螺纹进给,带动轨道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应位置动力轴的转动,使得调节装置可以带动轨道板沿规定方向移动,如果不能便捷地带动对应动力轴转动,会影响到调节装置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快捷地驱动对应的动力轴转动,提高调节装置对轨道板位置的调节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包括箱体、驱动装置和套筒,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所述套筒设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所述套筒的筒内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所述套筒和用于配合精调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套接,所述套筒的筒内壁和用于配合精调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动力轴侧壁贴合。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插接后,由于套筒的内周壁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侧壁贴合,因此套筒的平面内壁可以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的周向上形成限位,从而驱动装置的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即可便捷地带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同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的驱动端和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减速机调节连接件的转速,从而可以使得连接件稳定地带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规定的圈数。
可选的,所述套筒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推动块和抵块,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设置有连轴,所述连轴插入套筒中并与套筒内周壁抵接,所述连轴远离驱动端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进给槽,所述连轴外周壁上设置有与进给槽相通的通槽,所述抵块滑移设置在进给槽槽壁上,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抵块伸入进给槽的一端,所述推动块相对于通槽的侧壁为倾斜侧壁,所述推动块的倾斜侧壁沿远离抵块方向逐渐向推块内部倾斜,所述推动块远离抵块的一端和进给槽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弹簧;连接块滑移设置在通槽槽壁上,所述连接块伸入进给槽的一端和推动块的倾斜侧壁抵接,所述连接块伸入进给槽的一端和进给槽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套筒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块远离进给槽的一端伸出通槽且为弧形,所述连接块的弧形端插入卡槽内,所述连接块弧形端沿抵块滑移方向的侧壁和通槽槽壁抵接,所述连接块弧形端和通槽相对于槽口的槽壁间有间隙。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弹簧将连接块的弧形端推入卡槽中,从而使得套筒和连轴之前形成轻定位,将套筒和连轴在一起的同时,后面需要拆卸套筒的时候,只要用力拉动套筒,克服第二限位弹簧的弹力,使得连接块沿着自身的弧形面滑出卡槽,即可实现套筒和连轴便捷地可拆卸连接。同时,在使用扳手的时候,由于套筒会用套在动力轴上,套筒抵紧在动力轴上的同时,动力轴也推动抵块移动,从而推动块移动,第一限位弹簧被压缩,连接块沿着推动块的倾斜侧壁继续向卡槽中移动,使得连接块的平直侧壁和卡槽槽壁抵接,使得套筒和连轴之间的稳定定位,即可使得套筒稳定地带动动力轴转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机械臂和扳手,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扳手设置在第一机械臂的驱动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方位检测装置和方位核准装置,所述方位检测装置检测用于配合所述精调装置使用的轨道板方位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机械臂工作,所述方位核准装置检测用于配合所述精调装置使用的轨道板方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视觉识别系统。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方位检测装置可以检测轨道板的坐标数据,并将轨道板的坐标数据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可计算出轨道板所需要的调整的方向和数值,从而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第一机械臂,使得第一机械臂带动扳手移动并操作调节装置,对轨道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调节过程中,方位核准装置可以实时检测轨道板的位置,视觉识别系统也可以实时拍摄轨道的调整情况,然后方位核准装置和视觉识别系统将轨道板的坐标信息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如果轨道板没有被调节到规定的位置,控制系统可以操作方位检测装置再次检测轨道板的坐标数据,继续对轨道板进行位置调节。从而本申请可以对轨道板实现便捷地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架包括顶架、连接架和支撑架,所述顶架有两个,所述连接架设置在两个顶架之间,所述顶架的两端均连接支撑架,所述移动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架底端,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机架整体可以为驱动件等结构提供稳定地支撑,提高精调装置的稳定性;而且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下,移动轮滚动,从而便捷地将机架移动到规定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顶架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轴线平行的进给螺杆,所述第一机械臂和进给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机械臂远离扳手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螺块,所述驱动螺块滑移在连接架上,所述驱动螺块和对应的进给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架上设置驱动进给螺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进给螺杆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转轴、第一联动转轴和第二联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联动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联动转轴和驱动转轴之间绕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联动轮,所述第一联动轮套设在进给螺杆周侧,所述第一联动轮和进给螺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转轴和第一联动轮之间绕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联动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二联动转轴和驱动转轴之间绕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换向轴,所述第一换向轴和第二联动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轮,两个所述第一换向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向带。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联动轮,所述第二联动轮套设在进给螺杆周侧,所述第二联动轮和进给螺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换向轴和第二联动轮之间绕设有第四同步带;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驱动所有驱动转轴同时转动的动力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带动所有的驱动转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同步带、第一联动转轴、第二同步道的联动作用,第一联动轮转动;通过第三同步带、第一换向轴、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和第四同步带的联动作用,第二联动轮转动,并且第二联动轮的转动方向和第一联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根据第一机械臂所需滑移方向,可以利用第一联动件将第一联动轮和进给螺杆固定在一起,或者利用第二联动件将第二联动轮和进给螺杆固定在一起,即可使得进给螺杆沿规定方向转动,使得驱动螺杆可以在进给螺杆上沿规定方向进行螺纹进给,从而可以便捷地单独调节每一个第一机械臂的位置,方便对调节装置进行驱动。
可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动力转轴、第一换向锥齿轮、第二换向锥齿轮,所述动力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和进给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固定设置在驱动转轴上,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设置在驱动转轴上,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和第二换向锥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驱动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动力转轴转动,使得第一换向锥齿轮和第二换向锥齿轮啮合,即可使得驱动转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定位弹簧、第一联动卡块和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联动轮的轮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联动卡块滑移设置在第一滑移槽槽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联动卡块伸入第一滑移槽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移槽相对于槽口的槽壁上,所述进给螺杆和第一联动轮相对位置内设置有安置腔,第一电磁铁设置在安置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一联动卡块远离第一定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块;当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一电磁铁磁性吸引,所述第一磁块抵紧在进给螺杆上,所述第一定位弹簧被拉伸。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一联动卡块和第一磁块均远离进给螺杆,从而第一联动轮和进给螺杆互不干扰,当第一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和第一磁块的磁性吸引力,可以克服第一定位弹簧的弹力,从而第一磁块抵紧在进给螺杆上,便捷地将第一联动轮和进给螺杆相对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轴线和进给螺杆轴线垂直,所述顶架上滑移设置有调节螺块,所述调节螺块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块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远离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扳手,所述调节螺杆和动力转轴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进给螺杆转动,调节螺块在进给螺杆上进行螺纹进给,从而使得第二机械臂可以沿着调节螺杆的轴向移动,第二机械臂和第一机械臂配合,可以对不动位置的调节装置进行更加便捷地驱动。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带和第二联动带,所述顶架上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三联动轮,所述第三联动轮罩设在调节螺杆周侧,第三联动轮和调节螺杆之间设置有第三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带绕设在动力转轴和其中一个第三联动轮之间,所述顶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二换向轮和另一个第三联动轮之间绕设有第二换向带,所述第二联动带绕设在驱动转轴和第二换向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联动带的作用下,以及在第二换向轮和第二换向带以及第二联动带的作用下,两个第三联动轮沿不同方向转动,从而利用第三联动带将对应的第三联动轮和调节螺杆固定在一起后,即可使得调节螺杆沿着规定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调节螺块带动第二机械臂沿着规定的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利用套筒对动力轴进行限位,从而驱动装置的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即可便捷地带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使得调节装置稳定地调节轨道板的位置;
2.本申请利用方位检测装置、方位核准装置和驱动件相互配合,使得本申请可以对轨道板实现更加加动化地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3.本申请的第一机械臂位置可调,得机械臂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轨道板的位置调节,或者不同位置的调节装置的驱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中机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中进给螺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中驱动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5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中动力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中调节螺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F处的放大图。
图18是图16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6沿E-E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驱动装置;111、伺服电机;112、减速机;113、转动轴;12、套筒;121、卡槽;2、机架;21、顶架;22、支撑架;221、移动轮;222、牵引装置;23、连接架;24、第一机械臂;3、方位检测装置;31、支腿;32、支架;33、棱镜;4、方位核准装置;41、控制箱;42、视觉识别系统;43、激光传感器;5、连接件;51、连接块;52、推动块;53、抵块;54、连轴;541、进给槽;542、通槽;55、第一限位弹簧;56、支块;57、第二限位弹簧;6、进给螺杆;61、驱动螺块;7、驱动组件;71、驱动转轴;72、第一联动转轴;721、第一带轮;722、第一同步带;723、第二带轮;724、第二同步带;73、第二联动转轴;731、第三带轮;732、第三同步带;733、第一换向轮;734、第一换向带;735、第四带轮;736、第四同步带;737、第一换向轴;74、第一联动轮;75、第一联动件;751、第一定位弹簧;752、第一联动卡块;753、第一电磁铁;754、第一滑移槽;755、安置腔;756、第一磁块;76、第二联动轮;77、第二联动件;771、第二定位弹簧;772、第二联动卡块;773、第二电磁铁;774、第二滑移槽;775、安装腔;776、第二磁块;78、动力件;781、动力转轴;782、第一换向锥齿轮;783、第二换向锥齿轮;79、驱动件;791、驱动杆;792、第三换向锥齿轮;793、第四换向锥齿轮;794、驱动电机;8、调节装置;81、底座;811、动力轴;82、调节滑槽;83、第一连座;84、第一螺杆;85、第二连座;86、第二螺杆;87、第三螺杆;88、连板;89、抵板;9、调节螺杆;91、调节螺块;92、基板;93、第二机械臂;94、联动组件;941、第一联动带;942、第二联动带;943、第三联动轮;944、第五带轮;945、第二换向轮;946、第二换向带;947、配合带轮;948、第六带轮;95、第三联动件;951、第三定位弹簧;952、第三联动卡块;953、第三电磁铁;954、第三滑移槽;955、放置腔;956、第三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包括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驱动装置11,驱动装置11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的伺服电机111和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的减速机112,减速机112和伺服电机111同轴连接;减速机11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3,转动轴113伸出箱体1并和箱体1转动连接,转动轴1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套筒1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套筒12的筒外壁为圆周面,套筒12沿自身转动周向的内周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本实施例的套筒12的内周壁包括六个平面,六个平面沿套筒12的转动周向依次收尾连接,并且调节装置8的动力轴811外周壁也是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六个平面;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套筒12沿套筒12的转动周向的内周壁也可以是三个或者四个或者五个等依次连接的平面,套筒12沿套筒12的转动周向的内周壁还可以是平面和弧形面的组合,只要在套筒12和动力轴811插接配合后,套筒12的内周壁和动力轴811的外周壁贴合,并且套筒12和动力轴811沿转动周向贴合的侧壁有平面即可。
实施例1中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实施原理为:移动箱体1,将套筒12移动到调节装置8的一个动力轴811处,然后将套筒12套在动力轴811上,使得套筒12的内周壁和动力轴811的外周壁贴合,然后启动伺服电机111,即可通过套筒12带动对应的动力轴811转动,使得调节装置8调整轨道板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包括机架2,本实施例的机架2包括两个相对的顶架21、固定连接在每个顶架21两端的支撑架22和固定连接在两个顶架21间的连接架23,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架23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架23相互平行。支撑架2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21,沿机架2移动方向前端的支撑架22上连接有牵引装置222。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架23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机械臂24。在第一机械臂24远离连接架2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扳手的箱体1。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板周侧的地面上放置有两组支腿31,两组支腿31沿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排列,而且每组支腿31有两个,同组的一个支腿31位于轨道板垂直于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的一侧,同组的另一个支腿31位于轨道板垂直于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的另一侧,同组两个支腿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2,支架32位于轨道板上方并位于连接架23下方;本实施例的精调装置还包括方位检测装置3和方位核准装置4,本实施例中的方位核准装置4为激光传感器43,支架32位于轨道板四角处的位置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三个激光传感器43。三个激光传感器43检测轨道板沿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的位置,检测轨道板沿追垂直于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的位置以及轨道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方位检测装置3为全站仪(图中未示出)和配合全站仪使用的棱镜33,棱镜33放置在轨道板的上表面四角检测点位置,并且检测轨道板沿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的位置的激光传感器43和对应棱镜33的杆体相对,从而相对于棱镜33的激光传感器43通过检测棱镜33的位置,来反应轨道板沿牵引装置222前进方向的位置。同时,本实施例支架32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控制箱41,第一机械臂24上还安装有视觉识别系统42。
实施例1中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牵引装置222,将机架2整体移动到轨道板处,开启方位检测装置3,检测初始时轨道板的位置信息,然后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箱41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可操作第一机械臂24,使得套筒12操作对应位置的动力轴811转动,从而对轨道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此过程中,方位核准装置4和视觉识别系统42工作,核对轨道板是否被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同时方位核准装置4和视觉识别系统42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操作方位检测装置3工作,然后操作第一机械臂24工作,直至轨道板被调节到规定的位置。
实施例2
如图7和图9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套筒12和减速机112的驱动端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5包括连接块51、推动块52和抵块53,减速机112的驱动端焊接有连轴54,连轴54伸出箱体1并和箱体1转动连接,连轴54伸出箱体1的一端插入套筒12中并与套筒12内周壁抵接,而且连轴54远离减速机112的一端端壁上开设有进给槽541,连轴54外周壁上开设有通槽542,本实施例中的通槽542有两个且均和进给槽541相通,套筒12筒内壁和进给槽54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21。
如图8和图9所示,抵块53沿连轴54的轴向滑移连接在进给槽541槽壁上,抵块53的一端伸出进给槽541;推动块52为锥台形,并且推动块52的宽端一体连接在抵块53伸入进给槽541的一端,推动块52的窄端背离抵块53设置,推动块52的倾斜周壁和通槽542相对。推动块52窄端和进给槽541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弹簧55,第一限位弹簧55沿连轴54轴向伸缩;连接块51沿垂直于连轴54轴向的方向滑移连接在通槽542槽壁上,连接块51伸入进给槽541的一端和推动块52的倾斜侧壁抵接,连接块51伸入进给槽541的杆壁上设置有支块56,支块56和进给槽541槽壁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弹簧57,第二限位弹簧57和第一限位弹簧55的伸缩方向垂直。连接块51远离进给槽541的一端伸出通槽542且为弧形,并且连接块51的弧形端插入卡槽121内,连接块51弧形端沿抵块53滑移方向的侧壁和通槽542槽壁抵接,连接块51弧形端和通槽542相对于槽口的槽壁间有间隙。
实施例2中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实施原理为:将套筒12套上连轴54,套筒12滑动过程中,第一限位弹簧55和第二限位弹簧57均被拉伸,连接块51的弧形端收进通槽542内,抵块53和推动块52远离减速机112移动一段距离。当卡槽121和通槽542相对后,第一限位弹簧55促使连接块51滑移,连接块51的弧形端伸入卡槽121中,第一限位弹簧55、第二限位弹簧57、抵块53和推动块52均复位,套筒12和连轴54轻限位在一起。然后移动箱体1,使得套筒12和动力轴811套接,此时动力轴811伸入套筒12中并挤压抵块53,使得推动块52和抵块53移动并压缩第一限位弹簧55,此时连接块51沿着推动块52倾斜侧壁滑移,支块56挤压第二限位弹簧57,连接块51继续向卡槽121中移动,连接块51的平直侧壁和卡槽121槽壁抵接,从而套筒12稳定地和连轴54连接在一起,套筒12可以稳定地带动动力轴811转动。
实施例3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每个连接架23上均转动连接两个进给螺杆6,第一机械臂24和进给螺杆6一一对应设置,同一个连接架23上的两个进给螺杆6轴线共线,而且所有的进给螺杆6轴向均同向。第一机械臂24远离箱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块61,驱动螺块61沿进给螺杆6的轴向滑移连接在连接架23上,驱动螺块61和对应的进给螺杆6螺纹连接;连接架23上安装有驱动进给螺杆6转动的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和进给螺杆6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11和图12所示,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转轴71、第一联动转轴72和第二联动转轴73,驱动转轴71转动连接在连接架23上,第一联动转轴72转动连接在连接架23上,驱动转轴71和第一联动转轴72的轴向同向但不共线,第一联动转轴72和驱动转轴7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721,两个第一带轮721之间绕设有第一同步带722。
如图12和图13所示,连接架2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轮74,第一联动轮74套设在进给螺杆6周侧,第一联动轮74的轮内壁和进给螺杆6之间有间隙,而且第一联动轮74和进给螺杆6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件75;第一联动转轴7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723,第二带轮723和第一联动轮74之间绕设有第二同步带724。
如图12和图14所示,第二联动转轴73连接在连接架23上,驱动转轴71和第二联动转轴73的轴向同向但不共线,第二联动转轴73位于驱动转轴71背离第一联动转轴72的一侧。第二联动转轴73和驱动转轴7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731,第三带轮731之间绕设有第三同步带732。连接架23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换向轴737,第一换向轴737和第二联动转轴73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轮733,两个第一换向轮733之间套设有第一换向带734。连接架23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联动轮76,第二联动轮76套设在进给螺杆6周侧,第二联动轮76的轮内壁和进给螺杆6之间有间隙,而且第二联动轮76和进给螺杆6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件77;第一换向轴737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带轮735,第四带轮735和第二联动轮76之间绕设有第四同步带736;顶架21上设置有驱动所有驱动转轴71同时转动的动力件78。
启动动力件78,四个驱动转轴71都转动,从而第一带轮721转动,第一同步带722转动,第一联动转轴72转动,第二带轮723转动,第二同步带724转动,第一联动轮74转动;同时第二带轮723转动,第三同步带732转动,第二联动转轴73转动,两个第一换向轮733和第一换向带734转动,第一换向轴737转动,第四带轮735转动,第四同步带736转动,第二联动轮76转动;如果想要其中一个第一机械臂24移动,启动第一联动件75,使得第一联动轮74和进给螺杆6固定在一起,从而进给螺杆6转动,驱动螺块61在进给螺杆6上螺纹进给而带动第一机械臂24移动。需要第一机械臂24反向移动,启动第二联动件77,使得第二联动轮76和进给螺杆6固定在一起,从而进给螺杆6反转,驱动螺块61在进给螺杆6上反向进给,即可使得第一机械臂24反向移动。
如图13所示,第一联动件75包括第一定位弹簧751、第一联动卡块752和第一电磁铁753,第一联动轮74的轮内壁沿周向均设有四个有第一滑移槽754,第一联动卡块752沿第一联动轮74径向滑移设置在第一滑移槽754槽壁上,第一定位弹簧7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联动卡块752伸入第一滑移槽754的一端,第一定位弹簧75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移槽754相对于槽口的槽壁上。进给螺杆6和第一联动轮74相对位置内开设有安置腔755,第一电磁铁753安装在安置腔755的腔壁上,并且进给螺杆6位于安置腔755周侧的侧壁都是可以使得磁性通过的材质,第一联动卡块752远离第一定位弹簧7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756。
在第一定位弹簧751的弹力作用下,第一磁块756远离进给螺杆6。给第一电磁铁753通电,第一磁块756和第一电磁铁753磁性吸引,第一定位弹簧751被拉伸,第一磁块756抵紧在进给螺杆6上,从而可以将第一联动轮74和进给螺杆6相对固定在一起。当然进给螺杆6的外周壁上也可以开设对应的插槽,使得第一磁块756卡入插槽中,实现第一联动轮74和进给螺杆6之间更加稳定的固定。
如图14所示,第二联动件77包括第二定位弹簧771、第二联动卡块772和第二电磁铁773,第二联动轮76的轮内壁沿周向均设有四个有第二滑移槽774,第二联动卡块772沿第二联动轮76径向滑移设置在第二滑移槽774槽壁上,第二定位弹簧77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联动卡块772伸入第二滑移槽774的一端,第二定位弹簧77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移槽774相对于槽口的槽壁上。进给螺杆6和第二联动轮76相对位置内开设有安装腔775,第一电磁铁753设置在安装腔775的腔壁上,并且进给螺杆6位于安装腔775周侧的侧壁都是可以使得磁性通过的材质,第二联动卡块772远离第二定位弹簧7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776。
在第二定位弹簧771的弹力作用下,第二磁块776远离进给螺杆6。给第二电磁铁773通电,第二磁块776和第二电磁铁773磁性吸引,第二定位弹簧771被拉伸,第二磁块776抵紧在进给螺杆6上,从而可以将第二联动轮76和进给螺杆6相对固定在一起。当然进给螺杆6的外周壁上也可以开设对应的插槽,使得第二磁块776卡入插槽中,实现第二联动轮76和进给螺杆6之间更加稳定的固定。
如图15所示,动力件78包括动力转轴781、第一换向锥齿轮782、第二换向锥齿轮783,本实施例的动力转轴781有两个,每个顶架21上均转动连接一个动力转轴781,动力转轴781轴向和驱动转轴71轴向垂直,第一换向锥齿轮782和进给螺杆6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换向锥齿轮782固定设置在驱动转轴71靠近动力转轴781的一端,每个动力转轴781上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换向锥齿轮783,第一换向锥齿轮782和对应的第二换向锥齿轮783啮合,顶架21上设置有驱动动力转轴781转动的驱动件79。
如图15所示,驱动件79包括驱动杆791,驱动杆791转动设置在两个顶架21之间,驱动杆791和动力转轴781轴向垂直,驱动杆79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换向锥齿轮792,动力转轴781靠近驱动杆7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换向锥齿轮793,第四换向锥齿轮793和第三换向锥齿轮792啮合,顶架2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94,驱动电机794和一个动力转轴781的一端固定连接。启动驱动电机794,一个动力转轴781转动,同时第三换向锥齿轮792和第四换向锥齿轮793啮合,驱动杆791和另一个动力转轴781也可以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两个动力转轴781同时转动。
如图16所示,每个顶架21上均转动连接一个调节螺杆9,调节螺杆9位于两个动力转轴781远离彼此的一侧,调节螺杆9的轴向和动力转轴781轴向平行,调节螺杆9为双头螺杆且两侧螺纹螺旋方向相反。顶架21上沿调节螺杆9轴向滑移连接有调节螺块91,每个调节螺杆9和两个驱动螺块61螺纹连接,调节螺块91固定连接有基板92,基板92上安装有第二机械臂93,第二机械臂93远离基板92的一端连接扳手,调节螺杆9和动力转轴781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94。从而需要使用第二机械臂93的时候,可以启动联动组件94,从而动力转轴781带动调节螺杆9转动,使得调节螺块91在调节螺杆9上螺纹进给,将第二机械臂93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如图17和图18所示,联动组件94包括第一联动带941和第二联动带942,顶架21上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三联动轮943,两个第三联动轮943均罩设在调节螺杆9周侧,每个第三联动轮943和调节螺杆9之间均设置有第三联动件95。动力转轴781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带轮944,第一联动带941绕设在第五带轮944和其中一个第三联动轮943之间。顶架2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换向轮945,第二换向轮945和另一个第三联动轮943之间绕设有第二换向带946;第二换向轮945同轴固定连接有配合带轮947,动力转轴781上固定连接有第六带轮948,第二联动带942绕设在配合带轮947和第六带轮948之间。
动力转轴781转动,第一联动带941和第二联动带942转动,对应的第二换向轮945和第二换向带946转动,从而两个第三联动轮943转动。启动对应第三联动轮943上的第三联动件95,使得对应的第三联动轮943和调节螺杆9固定在一起,即可带动调节螺杆9朝规定方向转动,调节螺块91可以在调节螺杆9上沿规定方向移动,基板92带动第二机械臂93沿规定方向移动。
如图18和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联动件95包括第三定位弹簧951、第三联动卡块952和第三电磁铁953,第三联动轮943的轮内壁沿周向均设有四个有第三滑移槽954,第三联动卡块952沿第三联动轮943径向滑移设置在第三滑移槽954槽壁上,第三定位弹簧9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联动卡块952伸入第三滑移槽954的一端,第三定位弹簧95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三滑移槽954相对于槽口的槽壁上。调节螺杆9和第三联动轮943相对位置内开设有放置腔955,第三电磁铁953安装在放置腔955的腔壁上,并且调节螺杆9位于放置腔955周侧的侧壁都是可以使得磁性通过的材质,第三联动卡块952远离第三定位弹簧9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磁块956。
在第三定位弹簧951的弹力作用下,第三磁块956远离调节螺杆9。对应第三联动轮943上的第三电磁铁953通电,第三磁块956和第三电磁铁953磁性吸引,第三定位弹簧951被拉伸,第三磁块956抵紧在调节螺杆9上,从而可以将对应的第三联动轮943和调节螺杆9相对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3中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启动驱动电机794,调节螺杆9、进给螺杆6、动力转轴781和驱动转轴71均发生转动。
使用第一机械臂24的时候,对应的第一机械臂24上的第一电磁块通电,使得第一联动轮74和进给螺杆6固定在一起,进给螺杆6转动,驱动螺块61在进给螺杆6上螺纹进给而带动第一机械臂24移动。对应的第一机械臂24上的第二电磁铁773通电,使得第二联动轮76和进给螺杆6固定在一起,进给螺杆6反转,驱动螺块61在进给螺杆6上反向进给,即可使得第二机械臂93反向移动。
使用第二机械臂93的时候,对应第三联动轮943上的第三电磁铁953通电,第三磁块956和第三电磁铁953磁性吸引,第三定位弹簧951被拉伸,第三磁块956抵紧在调节螺杆9上,从而可以将对应的第三联动轮943和调节螺杆9相对固定在一起,调节螺块91可以在调节螺杆9上沿规定方向移动,基板92带动第二机械臂93沿规定方向移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驱动装置(11)和套筒(12),所述驱动装置(11)设置在箱体(1)上,所述套筒(12)设置在驱动装置(11)的驱动端,所述套筒(12)的筒内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所述套筒(12)和用于配合精调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的动力轴(811)套接,所述套筒(12)的筒内壁和用于配合精调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的动力轴(811)侧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1)包括伺服电机(111)和减速机(112),所述伺服电机(111)和减速机(112)均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伺服电机(111)和减速机(112)同轴连接,所述减速机(112)的驱动端和连接件(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和驱动装置(11)的驱动端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接块(51)、推动块(52)和抵块(53),所述驱动装置(11)的驱动端设置有连轴(54),所述连轴(54)插入套筒(12)中并与套筒(12)内周壁抵接,所述连轴(54)远离驱动端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进给槽(541),所述连轴(54)外周壁上设置有与进给槽(541)相通的通槽(542),所述抵块(53)滑移设置在进给槽(541)槽壁上,所述推动块(52)设置在抵块(53)伸入进给槽(541)的一端,所述推动块(52)相对于通槽(542)的侧壁为倾斜侧壁,所述推动块(52)的倾斜侧壁沿远离抵块(53)方向逐渐向推块内部倾斜,所述推动块(52)远离抵块(53)的一端和进给槽(541)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弹簧(55);连接块(51)滑移设置在通槽(542)槽壁上,所述连接块(51)伸入进给槽(541)的一端和推动块(52)的倾斜侧壁抵接,所述连接块(51)伸入进给槽(541)的一端和进给槽(541)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弹簧(57),所述套筒(1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卡槽(121),所述连接块(51)远离进给槽(541)的一端伸出通槽(542)且为弧形,所述连接块(51)的弧形端插入卡槽(121)内,所述连接块(51)弧形端沿抵块(53)滑移方向的侧壁和通槽(542)槽壁抵接,所述连接块(51)弧形端和通槽(542)相对于槽口的槽壁间有间隙。
4.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第一机械臂(24)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扳手,所述第一机械臂(24)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扳手设置在第一机械臂(24)的驱动端,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方位检测装置(3)和方位核准装置(4),所述方位检测装置(3)检测用于配合所述精调装置使用的轨道板方位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机械臂(24)工作,所述方位核准装置(4)检测用于配合所述精调装置使用的轨道板方位,所述机架(2)上还设置有视觉识别系统(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包括顶架(21)、连接架(23)和支撑架(22),所述顶架(21)有两个,所述连接架(23)设置在两个顶架(21)之间,所述顶架(21)的两端均连接支撑架(22),所述移动轮(221)转动设置在支撑架(22)底端,所述第一机械臂(24)设置在连接架(23)上,所述支撑架(22)上设置有牵引装置(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1)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轴线平行的进给螺杆(6),所述第一机械臂(24)和进给螺杆(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机械臂(24)远离扳手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螺块(61),所述驱动螺块(61)滑移在连接架(23)上,所述驱动螺块(61)和对应的进给螺杆(6)螺纹连接;所述顶架(21)上设置驱动进给螺杆(6)转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和进给螺杆(6)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转轴(71)、第一联动转轴(72)和第二联动转轴(73),所述驱动转轴(71)转动设置在连接架(23)上,所述第一联动转轴(72)转动设置在连接架(23)上,所述第一联动转轴(72)和驱动转轴(71)之间绕设有第一同步带(722),所述连接架(23)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联动轮(74),所述第一联动轮(74)套设在进给螺杆(6)周侧,所述第一联动轮(74)和进给螺杆(6)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件(75),所述第一联动转轴(72)和第一联动轮(74)之间绕设有第二同步带(724);所述第二联动转轴(73)转动设置在连接架(23)上,所述第二联动转轴(73)和驱动转轴(71)之间绕设有第三同步带(732),所述连接架(23)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换向轴(737),所述第一换向轴(737)和第二联动转轴(73)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轮(733),两个所述第一换向轮(733)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向带(734);所述连接架(23)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联动轮(76),所述第二联动轮(76)套设在进给螺杆(6)周侧,所述第二联动轮(76)和进给螺杆(6)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件(77),所述第一换向轴(737)和第二联动轮(76)之间绕设有第四同步带(736);所述连接架(23)上设置有驱动所有驱动转轴(71)同时转动的动力件(78)。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78)包括动力转轴(781)、第一换向锥齿轮(782)、第二换向锥齿轮(783),所述动力转轴(781)转动设置在连接架(23)上,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782)和进给螺杆(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782)固定设置在驱动转轴(71)上,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783)设置在驱动转轴(71)上,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782)和第二换向锥齿轮(783)啮合,所述连接架(23)上设置有驱动驱动转轴(71)转动的驱动件(79)。
8.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75)包括第一定位弹簧(751)、第一联动卡块(752)和第一电磁铁(753),所述第一联动轮(74)的轮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754),所述第一联动卡块(752)滑移设置在第一滑移槽(754)槽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弹簧(7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联动卡块(752)伸入第一滑移槽(754)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弹簧(75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移槽(754)相对于槽口的槽壁上,所述进给螺杆(6)和第一联动轮(74)相对位置内设置有安置腔(755),第一电磁铁(753)设置在安置腔(755)的腔壁上,所述第一联动卡块(752)远离第一定位弹簧(7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块(756);当所述第一电磁铁(753)通电时,所述第一磁块(756)和第一电磁铁(753)磁性吸引,所述第一磁块(756)抵紧在进给螺杆(6)上,所述第一定位弹簧(751)被拉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9),所述调节螺杆(9)的轴线和进给螺杆(6)轴线垂直,所述顶架(21)上滑移设置有调节螺块(91),所述调节螺块(91)和调节螺杆(9)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块(91)连接有基板(92),所述基板(92)上安装有第二机械臂(93),所述第二机械臂(93)远离基板(92)的一端连接所述扳手,所述调节螺杆(9)和动力转轴(781)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9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94)包括第一联动带(941)和第二联动带(942),所述顶架(21)上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三联动轮(943),所述第三联动轮(943)罩设在调节螺杆(9)周侧,第三联动轮(943)和调节螺杆(9)之间设置有第三联动件(95),所述第一联动带(941)绕设在动力转轴(781)和其中一个第三联动轮(943)之间,所述顶架(2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换向轮(945),所述第二换向轮(945)和另一个第三联动轮(943)之间绕设有第二换向带(946),所述第二联动带(942)绕设在驱动转轴(71)和第二换向轮(945)之间。
CN202111328154.XA 2021-11-10 2021-11-10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Pending CN114032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8154.XA CN114032717A (zh) 2021-11-10 2021-11-10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8154.XA CN114032717A (zh) 2021-11-10 2021-11-10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2717A true CN114032717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3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8154.XA Pending CN114032717A (zh) 2021-11-10 2021-11-10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271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4129A1 (de) * 1987-02-20 1988-09-01 Beisch Hanspeter Verbesserte steckschluesselverlaengerung
CN201128128Y (zh) * 2007-12-28 2008-10-08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扭力扳手
CN102080348A (zh) * 2010-11-24 2011-06-01 北京交通大学 无砟轨道板精调系统及其精调方法
US20120240809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Tecsa Empresa Constructora, S.A. Automatic machine for leveling and alignment of railway in plate, prior to the concrete
CN110904748A (zh) * 2019-12-17 2020-03-24 湖南天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智能化高铁轨道板精调器及轨道板位置调整方法
CN111074701A (zh) * 2019-07-05 2020-04-2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自动智能精调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176792A (zh) * 2020-09-16 2021-01-05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系统
CN214162794U (zh) * 2020-11-02 2021-09-10 深圳市展旺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式手自一体套筒扳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4129A1 (de) * 1987-02-20 1988-09-01 Beisch Hanspeter Verbesserte steckschluesselverlaengerung
CN201128128Y (zh) * 2007-12-28 2008-10-08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扭力扳手
CN102080348A (zh) * 2010-11-24 2011-06-01 北京交通大学 无砟轨道板精调系统及其精调方法
US20120240809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Tecsa Empresa Constructora, S.A. Automatic machine for leveling and alignment of railway in plate, prior to the concrete
CN111074701A (zh) * 2019-07-05 2020-04-2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自动智能精调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904748A (zh) * 2019-12-17 2020-03-24 湖南天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智能化高铁轨道板精调器及轨道板位置调整方法
CN112176792A (zh) * 2020-09-16 2021-01-05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系统
CN214162794U (zh) * 2020-11-02 2021-09-10 深圳市展旺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式手自一体套筒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8719B (zh) 一种能够精确定位螺孔轴心的螺栓拧紧系统
SK39995A3 (en) Grinding machine utilizing multiple, parallel, abrasive belts for simultaneously grinding surfaces on a workpiece
CN105500148A (zh) 一种大型曲面磨削自适应打磨装置
CN108356458B (zh) 可旋转对称焊接的三轴实时跟踪焊接装置
CN109279310B (zh) 一种板状物自动翻转设备
CN216193694U (zh)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
CN109127461A (zh) 一种手机点胶质量在线视觉检测装置
CN104705993A (zh) 一种单动力双驱动往复式毛刷装置
CN105666105A (zh) 一种旋转进给装置及方法
CN105108483A (zh) 一种电批角度可调的自动锁螺丝机
CN205271646U (zh) 一种大型曲面磨削自适应打磨装置
CN114032717A (zh)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及装置
CN206509859U (zh) 玻璃边磨削装置
CN208230574U (zh) 可调节的万向辊压装置
CN101537574A (zh) 自动铣槽机的工件夹持装置
CN114800081B (zh) 外圆磨削加工用动态检测装置
CN105729126A (zh) 一种板件数控加工一体机
CN108526256A (zh) 可调节的万向辊压装置
CN209111513U (zh) 一种真空贴膜机
CN201394743Y (zh) 自动铣槽机的工件夹持装置
CN206536308U (zh) 竖直位移调节机构及玻璃边磨削装置
CN209095149U (zh) 金刚石刀头底面磨削装置
CN201833098U (zh) 交叉型精密四工位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CN220863758U (zh)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鱼尾板夹持组件
CN116441641B (zh) 一种减速机齿轮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