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线调节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线缆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线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线缆的绞线设备多种多样,绞线设备的线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基本能够满足多根线缆的扭绞结合的要求。而扭绞过程,基本是将多股线材加工半成品相互缠绕形成以较粗的线缆束,而其所在的线缆产线上通常配置有用于收线的收线装置,用于收取从束线机上送出的相互缠绕的线材构成的线缆束。
目前的线缆的绞线设备难以解决在线材是由放线盘放出穿过过线导轮的,由于放线盘上的线材是从左至右或者从左至右一圈一圈缠绕住的,线材不断绞丝的过程中,线材在放线盘上的圈数数量不断较少,而穿过过线导轮的线材的位置相对会发生变化,因此会对线材产生不稳定张力,即线材会在过线导轮上晃动(小概率是放线速度过快产生,大概率是两者位置的变化),导致线材脱轨,磨损线材,甚至影响线缆的制作精度。
公开号为CN102856004B的一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过线治具及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其通过采用依次排布的集线分配器和过线瓷眼装置,可利用集线分配器上的过线导轮使平行对芯线之间的距离均匀,减少或克服平行对芯线对经过过线瓷眼装置时的摩擦力。但该专利技术方案也无法应用到绞线设备上,在扭绞时,放线盘放出线材一样会直接穿过过线导轮,使得穿过过线导轮的线材的位置相对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线材在过线导轮上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线盘放出线材会直接穿过过线导轮,使得穿过过线导轮的线材的位置相对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线材在过线导轮上的稳定性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进线调节结构的线缆成型装置。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进线调节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进线调节结构,其中,包括:进线调节座、下驱动辊、上驱动辊。
所述下驱动辊旋转连接所述进线调节座,所述下驱动辊具有下辊体与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下辊体,所述下辊体中间设有环形的第一中过线槽,所述第一中过线槽两侧设有环形的第一侧过线槽。
所述上驱动辊旋转连接所述进线调节座,所述上驱动辊位于所述下驱动辊上端,所述下驱动辊动力连接所述上驱动辊,通过所述下驱动辊带动所述上驱动辊进行旋转。
所述上驱动辊具有上辊体,所述上辊体中间设有环形的第二中过线槽,所述第二中过线槽两侧设有环形的第二侧过线槽,所述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上下对应形成密闭的过线槽,所述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上下对应形成密闭的过线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多股线材从进线调节座中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之间穿过,完成后再穿过集线分配盘的过线导轮进行均匀分隔,接着将多股线材拉入到绞合器汇聚,通过绞合器将多股线材绞合成一股。
上述过程中,多股线材穿过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时,线材会被包覆在下辊体的第一中过线槽和上辊体的第二中过线槽之间,和/或包覆在下辊体的第一侧过线槽与上辊体的第二侧过线槽之间,通过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以及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对多股线材的分隔,促使多股线材有序地进入并穿过过线导轮前。
其中,在多股线材穿过过线导轮前或后,启动进线调节座中与下驱动辊相连的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下驱动辊的下辊体旋转,进而通过下辊体带动上驱动辊中的上辊体转动,通过上辊体与下辊体的转动,控制线材以相同速度穿过过线导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分布有滑槽,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上驱动辊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所述下辊体侧端连接有下调节器,所述下调节器中径向分布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中设有滑动连接的杆球,所述杆球伸出所述下调节器;
所述下调节器侧端旋转连接有下密封盖,所述下密封盖具有气口,所述气口通过进气道与所述气压腔连通;
所述上辊体侧端连接有与所述下调节器结构相同的上调节器,所述上调节器侧端连接有与所述下密封盖结构相同的上密封盖;
软制履带绕成“8”字结构将所述上调节器与所述下调节器连接在一起。
现有技术中,为调节线材进入过线导轮的角度(使线材顺利、较为合适的绕在过线导轮的槽中),通常是通过调节放线盘与集线分配盘之间距离进行实现,因此不可避免会造成占地面积过大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推动安装座带动上驱动辊向上移动,同时分别通过上密封盖与下密封盖的气口对上调节器与下调节器的气压腔进行吸气,使得杆球向内回缩,以便在上驱动辊向上移动后,使得履带适应上调节器与下调节器的位置变化,通过控制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的相对距离,进而控制线材进入过线导轮的角度,以替代传统中通过调节放线盘与集线分配盘之间距离的方案,造成占地面积过大缺点。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履带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履带具有凸出的齿,所述齿与所述杆球啮合。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密封与所述上密封盖的气口连接外部设有的气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进线调节座中下驱动辊与上驱动辊的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以及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对多股线材的分隔,使得放线盘放出线无法直接影响到集线分配器的过线导轮,促使多股线材有序地进入并穿过过线导轮。
第二,下驱动辊与上驱动辊相比结构强度过小的过线导轮,无疑更为稳定。并且现有技术从未有过采用下驱动辊与上驱动辊的结构去分担承受过线导轮压力的技术指导。
第三,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能够组合成密闭的过线槽,能避免线材脱轨,影响线缆制作的精度。
第四,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能各容纳一股线材,使得线材呈上下分布,有利于与集线分配器的上下过线导轮进行相对应(上端位置的线材从上方的过线导轮穿过,下端位置的线材从下方的过线导轮穿过),有利于集线分配器中整体结构稳定,提高线缆的制作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成型装置,其中,具有上述发明目的之一中所述的进线调节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进线调节座右端设有集线分配盘,所述集线分配盘上径向分布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中安装有过线导轮。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集线分配盘右端设有绞合器,所述绞合器与所述集线分配盘下端滑动连接有滑动座,通过所述集线分配盘与所述绞合器沿所述滑动座滑动,以调节所述集线分配盘与所述绞合器两者的直线距离,满足不同线缆的制作要求。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进线调节座的上端具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上安装有上过线轮,所述绞合器的右侧端还依次设有另一结构相同的进线调节座、集线分配盘、绞合器。
绞合器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产品,因此本发明不作详细表述。
参考图7中示意出的成品线缆,线缆包括有内侧的第一线束、中间的第二线束、外侧第三线束,其中第一线束为一股或者没有,第二线束和第三线束通常是多股。在这种构造下,因第三线束以螺旋形包绕第二线束,且第三线束是相对于第二线束径向朝外设置,因此第三线束会跨越更宽径向距离的螺旋路径,即在绞合时,要对第三线束的放线速度要求更快和长度要求更长。
第一线束穿过的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要比第一线束宽度更大,且第一线束是穿过集线分配盘的中心孔,因此,无需顾忌第一线束的放线速度,和第一线束对过线导轮的影响。
因此,在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绞合完后,需要在此基础上将第三线束绞合进去时(复合绞合),通过将第三线束放入进线调节座的上端的进线口,从上过线轮出来,使得第三线束进入线缆成型装置中间的进线调节座,通过该进线调节座控制第三线束的放线速度适应绞合成一股的第一、二线束速度(此时的第一、二线束穿过该进线调节座中的宽度大于第一、二线束的第一、二中过线槽之间),之后第三线束穿过线缆成型装置右端的集线分配盘和绞合器后,与第一、二线束绞合成一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复合绞合线材。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成型装置最左侧的进线调节座左侧设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放置有放线盘,所述线缆成型装置最右侧的绞合器右侧设有用于收集线缆的收线盘。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导轮两侧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集线分配盘中缺口侧的滑动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滑动槽之间设有压力弹簧。
所述转轴安装有接触头,所述滑动槽中安装有检测压力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接触头两者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感器与警报装置通讯连接。
在线束(线材)穿过过线导轮时,因过线导轮两侧位置的线束倾斜向下,因此线束会具有对过线导轮产生向下的压力,此时过线导轮侧的转轴向集线分配盘中心移动压缩压力弹簧,使得每一过线导轮的接触头挤压接触传感器。
在压力弹簧压缩后,会对过线导轮产生向外的压力,使得过线导轮提升对线束的张力,减少对绞合后的线缆的质量的影响。
而每一过线导轮的接触头挤压接触传感器后,所有的传感器会发送信号给警报装置,警报装置实时记录每一传感器的信号。如线束发生断线,或者线束发生放线速度过快,影响线束对过线导轮向下压力时,过线导轮会在压力弹簧作用下向外移动,使得接触头脱离传感器时,警报装置记录的某一或多个传感器信号将减少,促使警报装置发出警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准确的检测到线束的松紧和进线状态,避免线缆成型装置后续出现问题。
而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将断线检测器放置到放线盘和集线分配盘之间,使得线束穿过断线检测器放置,通过断线检测器放置的感应器隔空感应线束,进行断线检测。很明显的,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感应器(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要求更高,且还会受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只能检测出线束是否断线,无法检测出线束的进线速度是否过快。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三,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进线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发明目的之一中所述的进线调节结构或上述发明目的之二中所述的线缆成型装置,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股线材从进线调节座中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之间穿过,完成后再穿过集线分配盘的过线导轮进行均匀分隔,接着将多股线材拉入到绞合器汇聚,通过绞合器将多股线材绞合成一股;
多股线材穿过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过程中,线材被包覆在下辊体的第一中过线槽和上辊体的第二中过线槽之间,和/或包覆在下辊体的第一侧过线槽与上辊体的第二侧过线槽之间,通过第一中过线槽和第二中过线槽、以及第一侧过线槽和第二侧过线槽对多股线材的分隔,促使多股线材有序地进入并穿过过线导轮前;
其中,在多股线材穿过过线导轮前或后,启动进线调节座中与下驱动辊相连的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下驱动辊的下辊体旋转,进而通过下辊体带动上驱动辊中的上辊体转动,通过上辊体与下辊体的转动,控制线材以相同速度穿过过线导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调整进线调节座与集线分配盘之间线材的坡度,以调节该线材进入过线导轮的角度时,推动安装座带动上驱动辊向上移动,同时分别通过上密封盖与下密封盖的气口对上调节器与下调节器的气压腔进行吸气,使得杆球向内回缩,以便在上驱动辊向上移动后,使得履带适应上调节器与下调节器的位置变化,通过控制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的相对距离,进而控制线材进入过线导轮的角度,以替代传统中通过调节放线盘与集线分配盘之间距离的方案,造成占地面积过大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进线调节结构的线缆成型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进线调节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集线分配盘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上、下驱动辊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上、下驱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上、下驱动辊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成品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集线分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过线导轮与集线分配盘的连接细节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集线分配盘的运动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进线调节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进线调节结构,其中,如图1、2所示,包括:进线调节座10、下驱动辊20、上驱动辊30。
如图4、5所示,下驱动辊20旋转连接进线调节座10,下驱动辊20具有下辊体21与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连接下辊体21,下辊体21中间设有环形的第一中过线槽27,第一中过线槽27两侧设有环形的第一侧过线槽28。
上驱动辊30旋转连接进线调节座10,上驱动辊30位于下驱动辊20上端,下驱动辊20动力连接上驱动辊30,通过下驱动辊20带动上驱动辊30进行旋转。
上驱动辊30具有上辊体31,上辊体31中间设有环形的第二中过线槽34,第二中过线槽34两侧设有环形的第二侧过线槽35,第一中过线槽27和第二中过线槽34上下对应形成密闭的过线槽,第一侧过线槽28和第二侧过线槽35上下对应形成密闭的过线槽。
实施步骤:
使用时,将多股线材从进线调节座10中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之间穿过,完成后再穿过集线分配盘50的过线导轮52进行均匀分隔(图3),接着将多股线材拉入到绞合器60汇聚,通过绞合器60将多股线材绞合成一股。
上述过程中,多股线材穿过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时,线材会被包覆在下辊体21的第一中过线槽27和上辊体31的第二中过线槽34之间,和/或包覆在下辊体21的第一侧过线槽28与上辊体31的第二侧过线槽35之间,通过第一中过线槽27和第二中过线槽34、以及第一侧过线槽28和第二侧过线槽35对多股线材的分隔,促使多股线材有序地进入并穿过过线导轮52前。
其中,在多股线材穿过过线导轮52前或后,启动进线调节座10中与下驱动辊20相连的驱动电机26,使得驱动电机26带动下驱动辊20的下辊体21旋转,进而通过下辊体21带动上驱动辊30中的上辊体31转动,通过上辊体31与下辊体21的转动,控制线材以相同速度穿过过线导轮52。
如图2所示,壳体11上分布有滑槽12,安装座13滑动安装在壳体11上,上驱动辊30穿过滑槽12与安装座13相连。
如图5所示,下辊体21侧端连接有下调节器22,下调节器22中径向分布有气压腔23,气压腔23中设有滑动连接的杆球24,杆球24伸出下调节器22。下调节器22侧端旋转连接有下密封盖25,下密封盖25具有气口,气口通过进气道221与气压腔23连通。
上辊体31侧端连接有与下调节器22结构相同的上调节器32,上调节器32侧端连接有与下密封盖25结构相同的上密封盖33。
下密封与上密封盖33的气口连接外部设有的气源。
如图6所示,软制履带40绕成“8”字结构将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连接在一起。
现有技术中,为调节线材进入过线导轮52的角度(使线材顺利、较为合适的绕在过线导轮52的槽中),通常是通过调节放线盘110与集线分配盘50之间距离进行实现,因此不可避免会造成占地面积过大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推动安装座13带动上驱动辊30向上移动,同时分别通过上密封盖33与下密封盖25的气口对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的气压腔23进行吸气,使得杆球24向内回缩,以便在上驱动辊30向上移动后,使得履带40适应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的位置变化,通过控制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的相对距离,进而控制线材进入过线导轮52的角度,以替代传统中通过调节放线盘110与集线分配盘50之间距离的方案,造成占地面积过大缺点。
如图6所示,履带4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履带40具有凸出的齿,齿与杆球24啮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进线调节座10中下驱动辊20与上驱动辊30的第一中过线槽27和第二中过线槽34、以及第一侧过线槽28和第二侧过线槽35对多股线材的分隔,使得放线盘110放出线无法直接影响到集线分配器的过线导轮52,促使多股线材有序地进入并穿过过线导轮52。
第二,下驱动辊20与上驱动辊30相比结构强度过小的过线导轮52,无疑更为稳定。并且现有技术从未有过采用下驱动辊20与上驱动辊30的结构去分担承受过线导轮52压力的技术指导。
第三,第一中过线槽27和第二中过线槽34、第一侧过线槽28和第二侧过线槽35能够组合成密闭的过线槽,能避免线材脱轨,影响线缆制作的精度。
第四,第一侧过线槽28和第二侧过线槽35能各容纳一股线材,使得线材呈上下分布,有利于与集线分配器的上下过线导轮52进行相对应(上端位置的线材从上方的过线导轮52穿过,下端位置的线材从下方的过线导轮52穿过),有利于集线分配器中整体结构稳定,提高线缆的制作精度。
实施例二:
一种线缆成型装置,其中,具有实施例一中的进线调节结构。
如图3所示,进线调节座10右端设有集线分配盘50,集线分配盘50上径向分布有多个缺口,缺口中安装有过线导轮52。
如图1所示,集线分配盘50右端设有绞合器60,绞合器60与集线分配盘50下端滑动连接有滑动座70,通过集线分配盘50与绞合器60沿滑动座70滑动,以调节集线分配盘50与绞合器60两者的直线距离,满足不同线缆的制作要求。
如图1、2所示,进线调节座10的上端具有进线口,进线口上安装有上过线轮14,绞合器60的右侧端还依次设有另一结构相同的进线调节座10、集线分配盘50、绞合器60。
绞合器60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产品,因此本发明不作详细表述。
参考图7中示意出的成品线缆200,线缆包括有内侧的第一线束201、中间的第二线束202、外侧第三线束203,其中第一线束201为一股或者没有,第二线束202和第三线束203通常是多股。在这种构造下,因第三线束203以螺旋形包绕第二线束202,且第三线束203是相对于第二线束202径向朝外设置,因此第三线束203会跨越更宽径向距离的螺旋路径,即在绞合时,要对第三线束203的放线速度要求更快和长度要求更长。
第一线束201穿过的第一中过线槽27和第二中过线槽34要比第一线束201宽度更大,且第一线束201是穿过集线分配盘50的中心孔51,因此,无需顾忌第一线束201的放线速度,和第一线束201对过线导轮52的影响。
因此,在第一线束201和第二线束202绞合完后,需要在此基础上将第三线束203绞合进去时(复合绞合),通过将第三线束203放入进线调节座10的上端的进线口,从上过线轮14出来,使得第三线束203进入线缆成型装置中间的进线调节座10,通过该进线调节座10控制第三线束203的放线速度适应绞合成一股的第一、二线束201,202速度(此时的第一、二线束201,202穿过该进线调节座10中的宽度大于第一、二线束201,202的第一、二中过线槽27,34之间),之后第三线束203穿过线缆成型装置右端的集线分配盘50和绞合器60后,与第一、二线束201,202绞合成一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复合绞合线材。
线缆成型装置最左侧的进线调节座10左侧设有旋转架,旋转架上放置有放线盘110,线缆成型装置最右侧的绞合器60右侧设有用于收集线缆的收线盘120。
实施例三:
一种线缆成型装置,具有与实施例二相同的特征结构及其技术效果,其中,如图8、9所示,过线导轮52两侧具有转轴53,转轴53与集线分配盘50中缺口侧的滑动槽进行滑动连接,转轴53与滑动槽之间设有压力弹簧54。
转轴53安装有接触头55,滑动槽中安装有检测压力的传感器56,传感器56与接触头55两者的位置相互对应。传感器56与警报装置通讯连接。
如图9、10所示,在线束(线材)穿过过线导轮52时,因过线导轮52两侧位置的线束倾斜向下,因此线束会具有对过线导轮52产生向下的压力,此时过线导轮52侧的转轴53向集线分配盘50中心移动压缩压力弹簧54,使得每一过线导轮52的接触头55挤压接触传感器56。
在压力弹簧54压缩后,会对过线导轮52产生向外的压力,使得过线导轮52提升对线束的张力,减少对绞合后的线缆的质量的影响。
而每一过线导轮52的接触头55挤压接触传感器56后,所有的传感器56会发送信号给警报装置,警报装置实时记录每一传感器56的信号。如线束发生断线,或者线束发生放线速度过快,影响线束对过线导轮52向下压力时,过线导轮52会在压力弹簧54作用下向外移动,使得接触头55脱离传感器56时,警报装置记录的某一或多个传感器56信号将减少,促使警报装置发出警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准确的检测到线束的松紧和进线状态,避免线缆成型装置后续出现问题。
而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将断线检测器放置到放线盘110和集线分配盘50之间,使得线束穿过断线检测器放置,通过断线检测器放置的感应器隔空感应线束,进行断线检测。很明显的,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感应器(传感器56)的检测精度要求更高,且还会受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只能检测出线束是否断线,无法检测出线束的进线速度是否过快。
实施例四:
一种进线调节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中的进线调节结构或实施例二、三中的线缆成型装置,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股线材从进线调节座10中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之间穿过,完成后再穿过集线分配盘50的过线导轮52进行均匀分隔,接着将多股线材拉入到绞合器60汇聚,通过绞合器60将多股线材绞合成一股;
多股线材穿过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过程中,线材被包覆在下辊体21的第一中过线槽27和上辊体31的第二中过线槽34之间,和/或包覆在下辊体21的第一侧过线槽28与上辊体31的第二侧过线槽35之间,通过第一中过线槽27和第二中过线槽34、以及第一侧过线槽28和第二侧过线槽35对多股线材的分隔,促使多股线材有序地进入并穿过过线导轮52前;
其中,在多股线材穿过过线导轮52前或后,启动进线调节座10中与下驱动辊20相连的驱动电机26,使得驱动电机26带动下驱动辊20的下辊体21旋转,进而通过下辊体21带动上驱动辊30中的上辊体31转动,通过上辊体31与下辊体21的转动,控制线材以相同速度穿过过线导轮52。
当需要调整进线调节座10与集线分配盘50之间线材的坡度,以调节该线材进入过线导轮52的角度时,推动安装座13带动上驱动辊30向上移动,同时分别通过上密封盖33与下密封盖25的气口对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的气压腔23进行吸气,使得杆球24向内回缩预定距离(无需使杆球24脱离与履带40齿槽的啮合),在杆球24向内回缩时,因上驱动辊30相对下驱动辊20的移动会拉动履带40,此时的履带40被拉紧跟随杆球24移动,以便在上驱动辊30向上移动后,使得履带40适应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的位置变化,之后当需要对新的放线盘110上的线进行驱动控制时,推动安装座13带动上驱动辊30向下复位,同时分别通过上密封盖33与下密封盖25的气口对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的气压腔23进行吹气,使得杆球24在气压腔23中空气压力的推动下向外伸出移动复位,因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之间距离变短,履带40变松,因此杆球24能够在气压腔23中空气压力的推动下将履带40往外撑开,对履带40进行支撑,以便在上驱动辊30向下移动后,使得履带40适应上调节器32与下调节器22的位置变化 ,通过控制上驱动辊30与下驱动辊20的相对距离,进而控制线材进入过线导轮52的角度,以替代传统中通过调节放线盘110与集线分配盘50之间距离的方案,造成占地面积过大缺点。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