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7269B -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7269B
CN114017269B CN202111240579.5A CN202111240579A CN114017269B CN 114017269 B CN114017269 B CN 114017269B CN 202111240579 A CN202111240579 A CN 202111240579A CN 114017269 B CN114017269 B CN 114017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ipe
air
frequency converter
cooling devi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05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7269A (zh
Inventor
江宁
刘乃硕
赵登锋
曹伟
李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Yishui Wind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Yishui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Yishui Wind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Yishui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05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7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7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7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7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7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60Cooling or heating of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50Maintenance or repair
    • F03D80/55Clean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包括制冷送风单元,包括壳体、活动板、第一转动丝杆、第一固定杆和散热风扇,所述活动板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和第一固定杆,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活动板上;冷却循环单元,包括导风管、上导流管、冷凝管和下导流管,所述导风管为内外双层,所述上导流管连接于所述导风管外层,所述冷凝管连接于所述下导流管;除尘单元,包括第二转动丝杆和清扫机构。本发明通过逆循环降温装置实现多重降温散热效果,节能环保,提升降温效率,实现在降温的同时也可针对变频器实现多面的清扫除尘,提高清洁效率,清扫可根据变频器宽度的尺寸进行调节,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过程中需要的部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需要通过变频器的使用,以便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而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频器在在长使用时会产生高温,容易造成内部构件过热而损坏,因此需要通过降温装置对变频器进行降温,而对于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变频器降温装置来说,还是存有部分缺陷:1.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通过风扇吹动进行散热降温,此方法结构简单,且只是大体上的吹风,散热效果差,不能够对变频器进行针对性的降温,使用具有局限性,效率低;2.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功能性较差,不能够在降温时,对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的侧面和顶部进行除尘,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通过风扇吹动进行散热降温,此方法结构简单,且只是大体上的吹风,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不能够对变频器进行针对性的降温,具有局限性;不能够在降温时,对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的侧面和顶部进行可调节式的除尘,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包括,制冷送风单元,包括壳体、活动板、第一转动丝杆、第一固定杆和散热风扇,所述活动板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和第一固定杆,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活动板上;
冷却循环单元,包括导风管、上导流管、冷凝管和下导流管,所述导风管为内外双层,所述上导流管连接于所述导风管外层,所述冷凝管连接于所述下导流管;
除尘单元,包括第二转动丝杆和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和第二转动丝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风管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丝杆上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动丝杆上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连接所述导风管,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供水腔,所述供水腔内设置有水泵。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吸尘口,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口连接于吸尘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内壁上开设有送风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腔室内中部设置有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丝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活动杆、顶板和内板,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螺杆和定位杆,所述螺杆和定位杆连接于所述内板,所述活动杆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卡杆,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卡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座内还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吸尘泵、排尘管和收灰箱,所述吸尘泵连接于吸尘管,所述排尘管连接于吸尘泵,所述排尘管连接于收灰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逆循环降温装置实现多重降温散热效果,节能环保,提升降温效率,实现在降温的同时也可针对变频器实现多面的清扫除尘,提高清洁效率,清扫可根据变频器宽度的尺寸进行调节,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整体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制冷送风单元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制冷送风单元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安装座与导风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导风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安装座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中清扫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包括,制冷送风单元100,包括壳体101、活动板102、第一转动丝杆103、第一固定杆104和散热风扇105,活动板102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103和第一固定杆104,散热风扇105设置于活动板102上;
冷却循环单元200,包括导风管201、上导流管202、冷凝管203和下导流管204,导风管201为内外双层,上导流管202连接于导风管201外层,冷凝管203连接于下导流管204。
更进一步的,壳体101内设置有供水腔101a,供水腔101a内设置有水泵101a-1。
应说明的是,壳体101为长方体,内部分为两个腔室,上部为供水腔101a,下部为第三腔室101b,供水腔101a内装有冷凝水,同时设置有两个水泵101a-1,分别位于前后两端,其中一个水泵101a-1下端连接有冷凝管203。
具体的,冷凝管203整体呈弯曲蛇形装排布于第三腔室101b内部,便于冷凝水整体流动于壳体101内部,产生制冷效果。
应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杆104位于第三腔室101b内部,固定连接于壳体101前后两侧,第一转动丝杆103与其为于同一立面平行放置,作为活动板102的移动轨道;散热风扇105具体为2个,对称固定在活动板102之上,跟随活动板102进行移动,活动板102与第一转动丝杆103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应说明的是,第三腔室101b内还设置有蜂窝海绵除湿网A,位于散热风扇105和冷凝管203之间,其具有除湿透气的效果,防止第三腔室101b内部受潮。
更进一步的,壳体101内还设置有第三腔室101b,第三腔室101b内壁上开设有送风孔101b-3。
更进一步的,第三腔室101b内中部设置有有正反电机101b-2,正反电机101b-2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103。
应说明的是,送风孔101b-3开设多排多列,利于散热风扇105将冷气顺利吹出。
具体运行时,将变频器放置于壳体101与安装座400之间。首先打开两个水泵101a-1和正反电机101b-2,水泵运行,使得一部分冷凝水通过冷凝管203流出,并在冷凝管203中进行流通,再次回收入供水腔101a,整个过程实现壳体101内部的制冷效果;此时正反电机101b-2带动连接于输出端的第一转动丝杆103转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活动板102开始进行左右移动,散热风扇105转动将冷风从第三腔室101b内壁上开设的送风孔101b-3吹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局部降温,实现对于变频器的初步针对性降温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4-6,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包括,制冷送风单元100,包括壳体101、活动板102、第一转动丝杆103、第一固定杆104和散热风扇105,活动板102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103和第一固定杆104,散热风扇105设置于活动板102上;
冷却循环单元200,包括导风管201、上导流管202、冷凝管203和下导流管204,导风管201为内外双层,上导流管202连接于导风管201外层,冷凝管203连接于下导流管204。
更进一步的,壳体101内设置有供水腔101a,供水腔101a内设置有水泵101a-1。
应说明的是,供水腔101a内的两个水泵101a-1上端连接有上导流管202;导风管201为内外双层,内层为通风层,外层为通水层,外层通水层内为冷凝水,同时,上导流管202和下导流管204为两个,上导流管202和下导流管204一端连接于导风管201外层,上导流管202另一端连接于水泵101a-1,用于输送冷凝水;下导流管204另一端连接于冷凝管203,用于回收冷凝水。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座400,安装座400内设置有第一腔室401,第一腔室401内设置有气泵401a,气泵401a连接导风管201,第一腔室401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401b。
更进一步的,导风管201上设置有排风口201a,排风口201a上设置有过滤网201a-1。
应说明的是,第一腔室401内设置有气泵401a具体为2个,气泵401a所连接的导风管201相应的也为2个,对变频器的双面均起到通风降温作用。
应说明的是,第一通风孔401b具体的为多排多列开设于第一腔室401的侧面,与第三腔室101b内壁上开设的送风孔101b-3相对,便于冷空气进入第一腔室401。
应说明的是,导风管201上设置的排风口呈略凸起的倾斜状,作为冷风再次输送出的导流作用,同时导风管201上设置有过滤网201a-1,方便通过过滤网201a-1有效的避免清灰过程的灰尘掉落到导风管16中,使导风管16出现堵塞的问题。
具体运行时,当散热风扇105将冷风通过送风孔101b-3吹出后,冷风通过变频器后,部分进入第一腔室401,第一腔室401的气泵401a进行工作,将第一腔室401的气体加压后送出,气体通过导风管201内层的通风层进行流通;与此同时,由于供水腔101a内的两个水泵101a-1的共同作用,冷凝水通过上导流管202进入导风管201的外层,进行流动,并通过下导流管204进入冷凝管203回收,流动过程中对导风管201进行降温,同时外层可紧密靠近变频器本体,起到一定的冷源降温效果;两个气泵的气体初次经过变频器的气体会升温,但经过导风管201内层时,由于外层冷凝水的作用可进行再次降温,并通过倾斜的排风口201a送出,排风口201a呈倾斜状结构,能够通过导风管201将吹至左端的风再次逆向的排到变频器上,提高该装置的降温效果,实现双重降温,提高降温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参照图1、7,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包括,制冷送风单元100,包括壳体101、活动板102、第一转动丝杆103、第一固定杆104和散热风扇105,活动板102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103和第一固定杆104,散热风扇105设置于活动板102上;
冷却循环单元200,包括导风管201、上导流管202、冷凝管203和下导流管204,导风管201为内外双层,上导流管202连接于导风管201外层,冷凝管203连接于下导流管204。
除尘单元300,包括第二转动丝杆301和清扫机构302,清扫机构302和第二转动丝杆301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一转动丝杆103上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03a,第二转动丝杆301上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301a,第一锥形齿轮103a和第二锥形齿轮301a相互啮合。
应说明的是,清扫机构302与第二转动丝杆301为螺纹连接,便于清扫机构实现移动。
更进一步的,清扫机构302包括活动杆302a、顶板302b和内板302c,活动杆302a上设置有螺杆302a-1和定位杆302a-2,螺杆302a-1和定位杆302a-2连接于内板302c,活动杆302a开设有内槽302a-3,内槽302a-3底部设置有弹簧302a-21,顶板302b上设置有卡杆302b-1,弹簧302a-21连接于卡杆302b-1。
应说明的是,内板302c中部通过定位杆302a-2与活动杆302a构成滑动结构,进而便于转动螺杆302a-1来调节两个内板302c之间的距离,同时配合顶板302b下方卡杆302b-1与活动杆302a上方的内槽302a-3内部的弹簧302a-21构成弹性结构,进而方便提高该清灰机构302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变频器,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去尘效果;同时,内板302c与顶板302b一侧安装有海绵刷B,用于除尘。
更进一步的,壳体101上设置有连接杆500,连接杆500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400,连接杆500上设置有吸尘口500a,连接杆500内设置有吸尘管500b,吸尘口500a连接于吸尘管500b。
更进一步的,安装座400内还设置有第二腔室402,第二腔室402内设置有吸尘泵402a、排尘管402b和收灰箱402c,吸尘泵402a连接于吸尘管500b,排尘管402b连接于吸尘泵402a,排尘管402b连接于收灰箱402c。
应说明的是,连接杆500设置为2个,位于壳体101底部两侧,便于灰尘下落时,设置在连接杆500内的吸尘管500b进行吸尘。
具体运行时,第一转动丝杆103转动时,会通过第一转动丝杆103表面的第一锥形齿轮103a带动第二转动丝杆301表面的第二锥形齿轮301a啮合转动,方便使第二转动丝杆301转动,第二转动丝杆301转动时会带动清灰机构14上的活动杆302a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清理海绵刷对变频器的侧面与顶部进行除尘清扫,增加除尘效果。在除尘的同时,可通过第二腔室402内的吸尘泵402a运行,将下落灰尘从吸尘口500a吸入吸尘管500b,并通过排尘管402b将灰尘排入收灰箱402c,收灰箱402c与排尘管402b为卡合连接,收灰箱402c与安装座400为可拆卸式,方便对于收灰箱402c的后续取用。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送风单元(100),包括壳体(101)、活动板(102)、第一转动丝杆(103)、第一固定杆(104)和散热风扇(105),所述活动板(102)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丝杆(103)和第一固定杆(104),所述散热风扇(105)设置于活动板(102)上;
冷却循环单元(200),包括导风管(201)、上导流管(202)、冷凝管(203)和下导流管(204),所述导风管(201)为内外双层,所述上导流管(202)连接于所述导风管(201)外层,所述冷凝管(203)连接于所述下导流管(204);
除尘单元(300),包括第二转动丝杆(301)和清扫机构(302),所述清扫机构(302)和第二转动丝杆(30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01)上设置有排风口(201a),所述排风口(201a)上设置有过滤网(201a-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03)上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03a),所述第二转动丝杆(301)上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301a),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3a)和第二锥形齿轮(301a)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400),所述安装座(400)内设置有第一腔室(401),所述第一腔室(401)内设置有气泵(401a),所述气泵(401a)连接所述导风管(201),所述第一腔室(401)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40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内设置有供水腔(101a),所述供水腔(101a)内设置有水泵(101a-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上设置有连接杆(500),所述连接杆(50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400),所述连接杆(500)上设置有吸尘口(500a),所述连接杆(500)内设置有吸尘管(500b),所述吸尘口(500a)连接于吸尘管(500b)。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内还设置有第三腔室(101b),所述第三腔室(101b)内壁上开设有送风孔(101b-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101b)内中部设置有有正反电机(101b-2),所述正反电机(101b-2)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302)包括活动杆(302a)、顶板(302b)和内板(302c),所述活动杆(302a)上设置有螺杆(302a-1)和定位杆(302a-2),所述螺杆(302a-1)和定位杆(302a-2)连接于所述内板(302c),所述活动杆(302a)开设有内槽(302a-3),所述内槽(302a-3)底部设置有弹簧(302a-21),所述顶板(302b)上设置有卡杆(302b-1),所述弹簧(302a-21)连接于所述卡杆(302b-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0)内还设置有第二腔室(402),所述第二腔室(402)内设置有吸尘泵(402a)、排尘管(402b)和收灰箱(402c),所述吸尘泵(402a)连接于吸尘管(500b),所述排尘管(402b)连接于吸尘泵(402a),所述排尘管(402b)连接于收灰箱(402c)。
CN202111240579.5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Active CN114017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0579.5A CN114017269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0579.5A CN114017269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7269A CN114017269A (zh) 2022-02-08
CN114017269B true CN114017269B (zh) 2023-04-14

Family

ID=80057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0579.5A Active CN114017269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72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939B (zh) * 2022-05-17 2024-04-0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一种变电站高压带电设备可移动式智能降温系统
CN117514668A (zh) * 2023-11-08 2024-02-0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降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17325A1 (de) * 2009-04-16 2010-10-21 Avantis Ltd. Generatorkühlanordnung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CN202309482U (zh) * 2011-10-18 2012-07-04 Abb技术有限公司 防爆变频器及其冷却装置
CN104747386B (zh) * 2015-03-26 2018-01-30 王承辉 风力发电机组变频器冷却降温装置
CN106050583B (zh) * 2016-08-15 2018-10-09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CN206890758U (zh) * 2017-04-13 2018-01-16 佛山市南海区合信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巢状组合散热器
CN109854465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东北大学 一种应用振荡热管的风电机组机舱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7269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17269B (zh)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CN1715792A (zh) 空调器
CN113597226A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供冷节能装置
CN1877232A (zh) 冰箱
CN11549880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带有冷却功能的电机
CN111569541A (zh) 一种用于空气的循环结构及其净化器
CN213367570U (zh) 一种能够快速降温的煤矿电机
CN211739535U (zh) 一种风冷式低温螺杆式冷水机组
CN109140551A (zh) 烟机
CN113266454A (zh) 一种汽缸盖专用的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98445C (zh) 冷柜机房的配置
CN1477357A (zh) 内置式电冰箱
CN216123359U (zh) 一种余热发电机组汽水智能管理装置
CN1185446C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单元
CN216218326U (zh) 一种电子工程用安全型控制柜
CN216841908U (zh) 一种高性能的柴油发电机散热装置
CN22027552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吸尘器
CN216478841U (zh) 一种带高散热高密封结构的齿轮减速机
CN213185232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且防尘性能好配电箱
CN215579913U (zh) 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
CN210801089U (zh) 一种折扇翅片式led散热装置
CN221074642U (zh) 一种强散热空气压缩机
CN215824418U (zh) 一种往复锯齿轮箱散热结构
CN218645522U (zh) 一种新型红外大功率led面光源射灯
CN218277619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强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