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0583B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0583B
CN106050583B CN201610671660.1A CN201610671660A CN106050583B CN 106050583 B CN106050583 B CN 106050583B CN 201610671660 A CN201610671660 A CN 201610671660A CN 106050583 B CN106050583 B CN 106050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water
gear
gea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1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0583A (zh
Inventor
祁淼
陈安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ian Zhucheng Wind Pow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6716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0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0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0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0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0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该装置包括:冷却水套、电动水泵、散热器、冷却水参数采集器和控制单元;其中,冷却水套用于放置齿轮油冷却管路,齿轮油经齿轮油冷却管路流至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箱;电动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相连接,电动水泵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套的进水口相连;冷却水参数采集器设置在电动水泵和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水管路内,用于采集并输出冷却水的参数;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动水泵和冷却水参数采集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冷却水参数采集器输出的冷却水的参数,根据冷却水的参数控制电动水泵运行。本发明能够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有效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主要是将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转换为电能,相比于其他发电方式,风力发电具有一定的优势:(1)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形式,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保护环境;(3)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电成本越来越低,可以和其他能源形式相竞争。因此,风力发电技术备受业界关注,发展日趋成熟。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会根据减速齿轮箱中的齿轮油温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例如,在齿轮油温度高于75℃时,风力发电机组降档使用;在齿轮油温度超过90℃时,风力发电机组停机;然而风力发电机组内的减速齿轮箱在夏天等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大多风力发电机组内的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不佳,较难满足散热需求,因此齿轮油温度常会超过限定值,导致风力发电机组无法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出于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考虑,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散热不佳而频繁限制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能够降低齿轮油温,从而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有效散热,避免了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散热不佳而频繁限制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包括:冷却水套、电动水泵、散热器、冷却水参数采集器和控制单元;其中,冷却水套用于放置齿轮油冷却管路,齿轮油经该齿轮油冷却管路流至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箱;电动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相连接,电动水泵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套的进水口相连;冷却水参数采集器设置在电动水泵和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水管路内,用于采集并输出冷却水的参数;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动水泵和冷却水参数采集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冷却水参数采集器输出的冷却水的参数,根据冷却水的参数控制电动水泵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散热器的出水口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的冷却水进水口的第一冷却水管;和用于连接电动水泵的进水口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出水口的第二冷却水管;其中,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发电机的冷却水出水口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电动散热风扇,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运行,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冷却水参数采集器包括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流量传感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方面的集成散热装置,还包括齿轮油箱、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其中,齿轮油箱与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相连接,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的齿轮油冷却管路置于集成散热装置的冷却水套内;集成散热装置的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集成散热装置的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散热器的出水口还与发电机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发电机的冷却水出水口与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出水口与集成散热装置的电动水泵的进水口相连,电动水泵的进水口还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相连。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包括:出油截止阀、电动液压油泵、高压安全阀、细滤器、粗滤器、中压安全阀、压差继电器、调速阀和回油截止阀;其中,出油截止阀的进油口与齿轮油箱的出油口相连;出油截止阀的出油口与电动液压油泵的进油口相连;电动液压油泵的出油口和细滤器的进油口相连;细滤器的出油口和粗滤器进油口相连;粗滤器出油口与调速阀进油口相连,调速阀出油口与齿轮油箱的进油口相连;高压安全阀与电动液压油泵并联;中压安全阀与细滤器并联;压差继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细滤器的进油口和粗滤器的出油口。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系统还包括齿轮油参数采集器,齿轮油参数采集器与集成散热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齿轮油的参数,并将齿轮油的参数输出至控制单元;且齿轮油参数采集器设置在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中的齿轮油冷却管路内。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齿轮油参数采集器包括齿轮油温度传感器和齿轮油流量传感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电动液压油泵还与集成散热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根据齿轮油参数采集器采集的参数,控制电动液压油泵的齿轮油流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齿轮油冷却预热系统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设置在调速阀和回油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通过冷却水套、电动水泵和散热器,能够有效的利用冷却水对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齿轮油进行散热,通过参数采集器和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温度而对散热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与现有技术中出于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考虑,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散热不佳而频繁限制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问题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进行有效散热与降温,尽可能降低因齿轮油温度较高而限制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的频率,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在高温下正常运行。
进一步,上述装置还可以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以及控制变频器相连接,同时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和发电机以及控制变频器进行降温散热,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散热成本。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的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热量流向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热量流向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热量流向示意图。
图示说明:
10-冷却水套 20-电动水泵
30-冷却水参数采集器 31-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32-冷却水流量传感器 40-散热器
50-控制单元 60-电动散热风扇
100-集成散热装置 200-齿轮油箱
300-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 301-出油截止阀
302-电动液压油泵 303-高压安全阀
304-细滤器 305-粗滤器
306-中压安全阀 307-压差继电器
308-调速阀 309-压力表
310-回油截止阀 311-齿轮油温度传感器
312-齿轮油流量传感器 400-发电机
500-控制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夏天等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机组内的散热效果不佳,因此机组的工作状态会受到风力发电机组内的齿轮油温、发电机以及控制变频器(以上为机组最需要散热的器件)的影响,高温下会为了保证机组安全而降档或停机,无法正常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及系统,能够应用在风力发电领域。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集成散热装置包括:冷却水套10、电动水泵20、冷却水参数采集器30、散热器40和控制单元50;该装置的具体连接关系和工作过程如下:
冷却水套10可以用于放置齿轮油冷却管路,齿轮油经齿轮油冷却管路流至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箱;通过将齿轮油冷却管路置于冷却水套10内,可以通过热交换而将齿轮油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水,进而为齿轮油降温;其中,冷却水套10可以是热交换器,或以水箱的形式实现。
电动水泵20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套10的出水口相连接,电动水泵20的出水口与散热器40的进水口相连;散热器40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套10的进水口相连;电动水泵20能够提供冷却水流动能量,还可以对冷却水流量进行调整,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散热;之后冷却水在散热器40内流通,还可以通过散热器40增加冷却水表面积,有助于提高散热效率;
冷却水参数采集器30设置在电动水泵20和散热器40之间的冷却水管路内,用于采集并输出冷却水的参数;具体为将冷却水参数发送至控制单元50,为控制单元50提供冷却水的相关数据信息;
控制单元50分别与电动水泵20和冷却水参数采集器30电连接,用于接收冷却水参数采集器30输出的冷却水的参数,根据该冷却水的参数控制电动水泵20运行。控制单元50会根据实时接收到的冷却水的参数(如温度信息、流量信息等)对电动水泵20进行相应的控制,以调节电动水泵20的出水流量;如温度高时控制单元50会控制电动水泵20加大出水流量,增强散热,因而能够根据实际状态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散热。
应当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线路在实际应用中为用于流经冷却水的冷却水管。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集成散热装置,通过冷却水套、电动水泵和散热器,能够有效的利用冷却水对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齿轮油进行散热,通过参数采集器和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温度而对散热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较好的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的散热与降温,尽可能降低因齿轮油温度较高而限制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的频率,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在高温下正常运行。
在具体应用中,上述冷却水参数采集器可以包括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流量传感器,通过上述两种传感器来分别采集冷却水的温度参数和流量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以信号的形式通过信号线传输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根据冷却水的参数控制电动水泵,如控制电动水泵的水流量等,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散热调整。
考虑到机组内的发电机及其控制器也会在高温环境下发热,散热性能不佳则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因此上述集成散热装置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散热器的出水口和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的冷却水进水口的第一冷却水管;以及用于连接电动水泵的进水口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出水口的第二冷却水管;其中,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发电机的冷却水出水口相连。
通过以上设置,能够便于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与集成散热装置相连,从而同时为发电机及控制变频器进行散热;即该集成散热装置能够同时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以及发电机、控制变频器散热,极大的提升了散热效率,并有效的节约了散热成本。
进一步,上述集成散热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电动散热风扇,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运行,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具体的,该电动散热风扇也可以称为冷却风扇,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冷却水的参数来对电动散热风扇的风速、风力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结合实际情况而散热器中的冷却水进行辅助散热。在具体实施中,电动散热风扇应设置在散热器附近,可以与散热器相对,通过对着散热器吹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器对冷却水的散热效率。
基于以上描述,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的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分别示出了冷却水套10、电动水泵20、冷却水温度传感器31、冷却水流量传感器32、散热器40、控制单元50、电动散热风扇60、齿轮油箱200、发电机400和控制变频器500。
其中,图2中齿轮油箱与冷却水套之间的线路在实际应用中为齿轮油管,且该线路表示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在齿轮油箱和冷却水套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其它器件,为了简单示意,在此均未示出。
如图2所示,齿轮油箱200和发电机400及控制变频器500共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成散热装置;该装置既可以用于为齿轮油箱200中的齿轮油散热,也可以为发电机400和控制变频器500散热,通过有效降温散热来尽可能避免风力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因散热不佳而无法正常运行。此外,齿轮油箱200和发电机400及控制变频器500共用散热装置也节约了散热成本,使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更精简。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能够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和发电机、控制变频器进行有效散热降温,避免了高温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状态受到齿轮油温以及发电机及其控制器的影响;通过有效散热,保证了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在高温下正常运行。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参见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的集成散热装置100,还包括齿轮油箱200、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300、发电机400和控制变频器500;该系统的具体的连接关系及作用如下:
齿轮油箱200与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300相连接,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300的齿轮油冷却管路置于集成散热装置100的冷却水套内;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300主要用于在未达到高温状态前根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为齿轮油进行相应的冷却或预热;当齿轮油达到预设的高温时,齿轮油流经置于集成散热装置的冷却水管路进行散热。
为简单示意,图3未示出集成散热装置100的内部结构,集成散热装置100与控制变频器500和发电机400的具体连接关系为:集成散热装置100的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集成散热装置100的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散热器的出水口还与发电机400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发电机400的冷却水出水口与控制变频器500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控制变频器500的冷却水出水口与集成散热装置100的电动水泵的进水口相连,电动水泵的进水口还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相连。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成散热系统能够同时为风力发电机组中需要散热的齿轮油、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散热,进而避免了风力发电机组在高温下受到上述器件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此外,通过共用散热装置的方式也有效降低了散热成本,更为经济可靠。
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系统能够根据齿轮油的状态(如油温、流量等)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以使散热更有效,该系统还可以包括齿轮油参数采集器,齿轮油参数采集器与集成散热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且将该齿轮油参数采集器设置在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中的齿轮油冷却管路内,以实时采集齿轮油的参数,并将该参数输出至控制单元。由于温度和流量是齿轮油最关键的两个参数,因此齿轮油参数采集器可以重点采集齿轮油的温度和流量,即具体可以包括齿轮油温度传感器和齿轮油流量传感器,根据齿轮油的温度和流量参数控制单元调节电动水泵、电动散热风扇等来实施不同程度的散热。
考虑到在散热过程中,齿轮油温的高低还会受到齿轮油的流量的影响,还可以将电动液压油泵与集成散热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根据齿轮油参数采集器采集的参数,控制电动液压油泵的齿轮油流量,例如,齿轮油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电动液压油泵加大齿轮油流量,以提升齿轮油散热速率,进行更好的散热。
此外,为了能够对油管内的齿轮油有更清楚的了解,齿轮油冷却预热系统还可以包括压力表,该压力表设置在调速阀和回油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中,能够检测齿轮油压并显示,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齿轮油压参数,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油压后更好的执行相应的调节操作或检修操作等。
综上所述,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具体结构图可参见图4所示,包括:齿轮油箱200、出油截止阀301、电动液压油泵302、高压安全阀303、细滤器304、粗滤器305、中压安全阀306、压差继电器307、调速阀308、压力表309、回油截止阀310、齿轮油温度传感器311、齿轮油流量传感器312、冷却水套10、电动水泵20、冷却水温度传感器31、冷却水流量传感器32、散热器40、控制单元50、电动散热风扇60、发电机400和控制变频器500。
其中,在图4中示出了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的内部具体结构,包括:出油截止阀301、电动液压油泵302、高压安全阀303、细滤器304、粗滤器305、中压安全阀306、压差继电器307、调速阀308和回油截止阀310;它们的连接关系如下:
出油截止阀301的进油口与齿轮油箱200的出油口相连;出油截止阀301的出油口与电动液压油泵302的进油口相连;电动液压油泵302的出油口和细滤器304的进油口相连;细滤器304的出油口和粗滤器305进油口相连;粗滤器305的出油口与调速阀308进油口相连,调速阀308的出油口与齿轮油箱200的进油口相连;
高压安全阀303与电动液压油泵302并联;中压安全阀306与细滤器304并联;压差继电器307的两端分别连接细滤器304的进油口和粗滤器305的出油口。
图4中的其它器件连接关系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做赘述。
在未达到高温状态前,如风力发电机组启动前、刚启动后或正常运行时,齿轮油主要在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内流通,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状态而进行相应的油温、油压调整等;当达到高温时,则齿轮油会通过上述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流经集成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因此上述集成散热系统能够有效的将齿轮油的平时状态与高温状态相关联。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的运行,以下按照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与齿轮油温相关)对集成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可以分为(1)机组启动前(2)机组刚启动(3)机组正常运行(4)机组在高温下运行,机组的四种运行状态中,齿轮油温以及集成散热系统的工作模式、热量流向不同;在达到高温前的前三种运行状态齿轮油均对应自然风冷(未采取较多的散热措施),在第四种高温运行时,集成散热系统启动强制风冷(即主要依靠集成散热装置协助散热),具体说明如下:
(1)在机组启动前,首先将机组的各润滑点充分冷却润滑后,启动齿轮箱工作,此时齿轮油的温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齿轮箱的加热系统对齿轮油进行加热处理,待齿轮油温达到预设温度时,启动机组。
(2)机组刚启动时,由于齿轮油温度仍然较低,因此齿轮油的粘度大,造成系统内压力较高。系统处于高压状态时,齿轮油不经过集成散热系统中的集成散热装置,参见图5所示的箭头指向,箭头可以表示齿轮油流向,也可以表示热量流向。齿轮油流至电动液压油泵后直接与高压安全阀构成回路,加速齿轮油循环,从而使油温能够迅速升高,降低系统的压力。
随着齿轮油的循环,齿轮油温度不断升高,管路中的压力逐渐降低;高压安全阀自动关闭,中压安全阀自动打开。齿轮油经过粗过滤器、调速阀、回油截止阀流回齿轮箱构成回路,因此过渡至机组正常运行状态。
(3)机组正常运行初期,即在高压安全阀关闭、中压安全阀打开时,参见图6所示的箭头指向,齿轮油经由出油截止阀、电动液压油泵、中压安全阀、粗虑器、调速阀和回油截止阀构成回路;当齿轮油温度进一步升高后,管路处于低压状态。中压安全阀自动关闭,齿轮油经过细滤器和粗滤器后流回齿轮油箱构成回路。但如果此时的油温升高,电动液压油泵可以在集成散热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增大流量,以便于为齿轮油散热。
(4)机组在高温下运行,具体包括在高温环境下齿轮油温度随之较高,也包括机组长时间运行后导致齿轮油温度较高;参加图7所示的箭头指向,齿轮油先后经过细滤器和粗滤器后,流经集成散热装置的冷却水套(也可以为热交换器、或以水箱形式实现)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多余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之后流回齿轮油箱。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水可以流经电动水泵、散热器以进一步散热,使冷却水维持较低的温度,便于齿轮油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降低齿轮油温度。与此同时,电动水泵和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水管内设置有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流量传感器,分别用于在采集冷却水的温度、流量参数后发送至控制单元,使控制单元根据冷却水的数据调节电动水泵的流量,此外,控制单元还与电动散热风扇连接,该电动散热风扇与散热器相对,能够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以不同强度的风速风力等协助散热器进行冷却水散热,上述过程区别于非高温情况下的自然散热,属于主要依靠集成散热装置的强制散热。
此外,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管道同时连接在冷却水套的两端,也可以是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管直接与冷却水套和电动水泵相连接的冷却水管相连通,发电机的冷却水管直接与冷却水套和散热器相连接的冷却水套相连通,从而便于冷却水在电动水泵、散热器以及电动散热风扇的强制散热下更有效的散热与降温。
应当注意的是,当机组处于前三种工作状态,齿轮油未流经集成散热装置时,如果达到一定的温度限制,为了确保控制变频器和发电机能够及时散热,保证机组正常工作,集成散热装置可以先为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进行散热。即齿轮油、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共同使用集成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达到需要散热的条件时分别进行散热,而不影响其它装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能够同时为风力发电机组中需要散热的齿轮油、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散热,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能够根据实时情况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使散热更有效率。综合较好的避免了风力发电机组在高温下受到诸如齿轮油、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等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进一步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此外,通过共用散热装置的方式也有效降低了散热成本,更为经济可靠。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以上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散热装置,还包括齿轮油箱、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发电机和控制变频器;
其中,所述齿轮油箱与所述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相连接,所述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的齿轮油冷却管路置于所述集成散热装置的冷却水套内;
所述集成散热装置的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所述集成散热装置的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还与所述发电机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所述发电机的冷却水出水口与所述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所述控制变频器的冷却水出水口与所述集成散热装置的电动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电动水泵的进水口还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包括:出油截止阀、电动液压油泵、高压安全阀、细滤器、粗滤器、中压安全阀、压差继电器、调速阀和回油截止阀;
其中,所述出油截止阀的进油口与所述齿轮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出油截止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电动液压油泵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电动液压油泵的出油口和所述细滤器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细滤器的出油口和所述粗滤器进油口相连;所述粗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调速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调速阀出油口与所述齿轮油箱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高压安全阀与所述电动液压油泵并联;所述中压安全阀与所述细滤器并联;所述压差继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细滤器的进油口和所述粗滤器的出油口;
所述集成散热装置包括:冷却水套、电动水泵、散热器、冷却水参数采集器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冷却水套用于放置齿轮油冷却管路,齿轮油经所述齿轮油冷却管路流至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油箱;所述电动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电动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套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冷却水参数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电动水泵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水管路内,用于采集并输出冷却水的参数;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动水泵和所述冷却水参数采集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冷却水参数采集器输出的所述冷却水的参数,根据所述冷却水的参数控制所述电动水泵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齿轮油参数采集器,所述齿轮油参数采集器与所述集成散热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齿轮油的参数,并将所述齿轮油的参数输出至所述控制单元;且所述齿轮油参数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齿轮油冷却预热装置中的齿轮油冷却管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油参数采集器包括齿轮油温度传感器和齿轮油流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液压油泵还与所述集成散热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齿轮油参数采集器采集的参数,控制所述电动液压油泵的齿轮油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油冷却预热系统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调速阀和所述回油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中。
CN201610671660.1A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Active CN106050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1660.1A CN106050583B (zh)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1660.1A CN106050583B (zh)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0583A CN106050583A (zh) 2016-10-26
CN106050583B true CN106050583B (zh) 2018-10-09

Family

ID=5748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1660.1A Active CN106050583B (zh)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0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8397A (zh) * 2016-12-29 2018-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电控制方法、装置、增程器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8252845A (zh) * 2018-01-08 2018-07-06 惠安贤江金刚石工具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落差水利发电设备
CN114017269B (zh) * 2021-10-25 2023-04-14 华能沂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逆流循环式风力发电机变频器用降温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3522A (en) * 1977-09-30 1979-03-13 World Energy Systems Windmill operated system
CN1963193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集中冷却式风力发电机系统
CN102518566A (zh) * 2011-11-30 2012-06-27 西安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集中式冷却系统
US8585358B2 (en) * 2010-03-17 2013-11-1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including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CN104864080A (zh) * 2015-04-01 2015-08-26 上海汇益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兆瓦级风机传动润滑系统
CN205936998U (zh) * 2016-08-15 2017-02-08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3064B1 (en) * 2007-04-30 2017-12-1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wind turbin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luid flowing in a firs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a wind turb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3522A (en) * 1977-09-30 1979-03-13 World Energy Systems Windmill operated system
CN1963193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集中冷却式风力发电机系统
US8585358B2 (en) * 2010-03-17 2013-11-1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including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CN102518566A (zh) * 2011-11-30 2012-06-27 西安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集中式冷却系统
CN104864080A (zh) * 2015-04-01 2015-08-26 上海汇益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兆瓦级风机传动润滑系统
CN205936998U (zh) * 2016-08-15 2017-02-08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0583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0583B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系统
US8438850B2 (en) Waste heat utilization for pre-heating fuel
CN108099658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3334820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热控制系统及热控制方法
CN106540639A (zh) 一种烃类蒸汽转化制氢装置中变气低温余热回收工艺
CN104088724A (zh) 基于温差发电的lng热管理系统
CN205936998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成散热装置及系统
CN102192819B (zh)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役前水压试验快速升温工艺
CN208442817U (zh) 太阳能光热电站低负荷加热器系统
CN106196781A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压缩热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005861B (zh) 用于风力双馈发电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104406148B (zh) 精馏塔空冷器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205936721U (zh) 汽轮机与电动机的联合驱动装置
CN207598641U (zh) 一种油液无损加热装置
CN204851350U (zh) 一种利用电厂乏汽余热的生水加热系统
CN204301024U (zh) 一种精馏塔空冷器余热回收发电设备
CN205389979U (zh) 具有热回收的大箱体孵化系统
CN104110676B (zh) 一种给水回热及疏水系统
CN106523185A (zh) 导热油锅炉和温差热电装置一体化热电联产系统
CN204476948U (zh) 一种用于雾化制粉设备中的冷却器内置式液压装置
CN208889338U (zh) 一种核电厂嵌套式反应堆冷却剂管道
CN107477649A (zh) 汽轮发电机组综合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9290214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车辆
CN105465767A (zh) 一种带换热器的自热式除氧器
CN106703909B (zh) 电力系统梯级热能利用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262200 street house, 2nd floor, South, Party building, Huanghua Town, Zhucheng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odian Zhucheng Wind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No. 285 Jiefang South Road, Chengnan New District, Jiangsu, Yancheng City

Patentee before: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