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7082B -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7082B
CN114017082B CN202111311245.2A CN202111311245A CN114017082B CN 114017082 B CN114017082 B CN 114017082B CN 202111311245 A CN202111311245 A CN 202111311245A CN 114017082 B CN114017082 B CN 114017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s
supporting
sliding
suppor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12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7082A (zh
Inventor
李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12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7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7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7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7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9/00Provisional protective covers for working space
    • E21D19/02Provisional protective covers for working space for use in longwall wor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属于支护结构技术领域。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方法基于一种水平支撑装置来实现,水平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转轴中部呈对称结构套设有两个轴承座,底座顶面前侧固设有电动机,电动机输出端与转轴中部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轮,两个转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转轴下方设有限位板,底座顶面相对于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底槽,活动杆底面内侧端铰接有连杆,限位板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插柱。本发明可在进行支撑板的微调,方便工作人员将矿道内壁的正式支护结构设置完成后再进行拆卸,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矿道内壁的支撑,提高了矿道建设的速度,使得矿道能够更加迅速的投入使用。

Description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矿井建设是一项以矿建为主,矿建、土建及机电安装三大工程综合的施工工程,工程量大,技术复杂,工期长,所需设备多,消耗材料量大,因此必须认真进行组织并加强管理,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在地下水平走向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矿井在后续使用中产生坍塌情况便需要对矿井的内壁进行支护,但在支护设备正式固定完毕前,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外部的支撑结构来对矿井水平方向的侧壁进行支撑,现有的方法多是采用支护板配合斜置撑杆对矿道内壁进行临时支撑,这样的结构虽然能起到临时防坍塌效果,但工作人员在将正式的支护组件安装好之后需要将这一支撑结构彻底拆除才能观测出支护组件所能达到的功效,继而才可做出支护组件是否牢固的判断,若承载力未达所需程度则需要重新将临时支撑结构重新搭建再次对支护组件进行调节,如此不仅会大耗时间和精力,也会拖缓矿井投入使用的速度,不利于采矿工作的进行,再者,现有的临时支撑结构中由于提高支撑力的斜置撑杆在矿井中会对工作人员的行动产生阻碍,由于矿井内光线受限,且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在矿道中往返移动,这将造成工作人员被撑杆绊倒的风险,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在矿道内通过手推车进行物料的运输,因此撑杆的斜度还要适应手推车的宽度避免阻碍物料运送,这对撑杆为支护板提供的支撑力将会是一项极大的影响;
现有专利技术中的煤矿巷道支撑装置中例如CN106121698B和CN211900654U中虽然没有采用斜置撑杆,但仅能够对顶部进行支撑,而且放置在巷道中且依然对于巷道中运输车和行人的通过会造成阻碍,且拆卸安装比较困难;CN112780316A为一个能过够移动的拱形结构,虽然在底部设置了足够的通过空间供运输车通过,但是其顶部结构在巷道内移动不能升降,因此在巷道内进行移动位置时不够便利。
鉴于此,我们提出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所述方法基于一种水平支撑装置来实现,所述一种水平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壁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边槽,所述边槽内部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外侧端贯穿设有滑轴,所述边槽内部相对于滑轴两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轴槽,两个所述挤压板内侧壁内端之间固设有拉伸弹簧,所述底座顶面呈对称结构铰接有两个支撑杆A,所述支撑杆A内侧方设有支撑杆B,所述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端均铰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外侧壁中部固设有滑块,所述挤压板内壁相对于滑块的位置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挤压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延长板,所述顶板内侧壁相对于延长板的位置开设有板槽,所述底座顶面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外螺纹,所述挤压板内侧壁相对于转轴的位置固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内侧壁相对于转轴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轴中部呈对称结构套设有两个轴承座,所述底座顶面前侧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与转轴中部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轮,两个所述转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转轴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底座顶面相对于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底槽,活动杆底面内侧端铰接有连杆,所述限位板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插柱。
所述方法包括:
S1、在矿道挖掘过程中建立侧壁支护结构前,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移动到新开掘出的矿道内部,继而利用电动机通过两个转动轮以及传动皮带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上外螺纹与活动杆上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关系促使下,活动杆会将两侧的支撑板向矿道两侧顶动,支撑板外壁会与洞壁紧密贴合,位于支撑板外壁的多个边槽中呈对称结构设有的挤压板则会在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下向内侧方发生形变,二者的内侧夹角会缩小同时外侧端也会沿着滑轴与轴槽滑动配合方向向上下两侧移动,拉伸弹簧同步拉伸,以此可对洞壁达成挤压效果,增强挤压板对洞壁的支撑力;
S2、在两个支撑板分别朝两侧移动的同时,由于两个支撑板的间距发生了变化,故此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端铰接有的转动座便会沿着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方向向下移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之间的横向夹角也会逐步缩小,这样一来同侧两个转动座顶面固设有的顶板便会随之下降,两个顶板内侧壁上开设有的板槽内部的延长板会在两个顶板间距发生变化时用于填补二者的间距,待支撑板完全展开后,延长板与顶板便会把底座及其上结构完全覆盖,二者的前后端部也会与矿道地面贴合;
S3、随着活动杆的移动,二者底面内侧端铰接有的连杆也会发生移动,因连杆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当二者的间距扩大时二者也会逐步趋向于竖直状态,随之两个连杆下端设有的限位板便会被向下顶动,而限位板底面的插柱会率先与矿道地面接触并缓缓插入土层内部,当活动杆将两侧支撑板顶至洞壁处后,限位板的底面也会同时与矿道地面贴合,以此可限制本装置的位置,使其无法移动。
优选地,两个所述挤压板内侧端相互铰接,两个所述挤压板呈外小内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滑轴与轴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A与支撑杆B呈十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中部相互铰接,所述滑块与滑槽外侧端均为梯形柱结构,所述转动座外侧端与滑块分别与滑槽内外两侧滑动配合。
优选地,两个所述顶板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延长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板槽滑动配合,所述顶板与延长板两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顶板底面外侧端和与其同侧的两个所述转动座顶面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座为U型结构,所述轴承座两侧端部均与底座顶面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与底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连杆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两个所述连杆下端分别与限位板顶面两侧铰接,所述插柱为倒圆锥结构。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设有支撑板与挤压板,通过转轴带动活动杆移动可以使得两个支撑板外壁与矿道内壁紧密贴合,挤压板会在矿道壁的反向作用力下收入到边槽内部,如此在拉伸弹簧的收缩力下以及支撑板对矿道壁的挤压便可对新开掘的矿道内壁产生临时支撑效果,且本装置不仅可以通过支撑板对矿道内壁的土层产生压实,而且还能通过电动机轻而易举的对支撑板位置进行微调,使得工作人员在测试正式支护结构时无需当场将临时支撑结构的拆除,可在正式的支护结构完全搭建完毕后再对本装置进行收起拆卸,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矿道内壁的支撑,提高了矿道建设的速度,使得矿道能够更加迅速的投入使用。
2.本发明设有顶板与延长板,在转动座的带动下顶板会随着支撑板同步向外侧下方移动,当本装置完全展开后,两个顶板与延长板会遮住底座顶面的结构,除此以外延长板还会填补两个顶板之间的空隙,随之工作人员便可沿着二者顶面进行移动,既保护了底座顶面的结构不受损,也使得本装置的安装不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行动,保护了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另外,本装置顶板与延长板两侧均为弧形结构,以此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利用手推车运输物料时也能快捷的从其上通过,令本装置不会受到手推车宽度的影响而需要进行改变。
3.本发明设有限位板与插柱,在活动杆将两个支撑板顶出的同时,活动杆底面的连杆会逐步趋向竖直,进而便可把限位板向下顶动让其底面的插柱插入到矿道地面的土壤中,此结构不仅可达到本装置移动的效果,而且能够随着支撑板的移动而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本装置展开操作的便捷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顶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板顶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底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板与活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万向轮;3、支撑板;4、边槽;5、挤压板;6、滑轴;7、轴槽;8、拉伸弹簧;9、支撑杆A;10、支撑杆B;11、转动座;12、滑块;13、滑槽;14、顶板;15、延长板;16、板槽;17、转轴;18、外螺纹;19、活动杆;1901、螺纹孔;20、轴承座;21、电动机;22、转动轮;23、传动皮带;24、限位板;25、底槽;26、连杆;27、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包括方法基于一种水平支撑装置来实现,一种水平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万向轮2,底座1顶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3,支撑板3外壁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边槽4,边槽4内部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挤压板5,挤压板5外侧端贯穿设有滑轴6,边槽4内部相对于滑轴6两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轴槽7,两个挤压板5内侧壁内端之间固设有拉伸弹簧8,底座1顶面呈对称结构铰接有两个支撑杆A9,支撑杆A9内侧方设有支撑杆B10,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上端均铰接有转动座11,转动座11外侧壁中部固设有滑块12,挤压板5内壁相对于滑块12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3,两个挤压板5之间对称设有两个顶板14,两个顶板14之间设有延长板15,顶板14内侧壁相对于延长板15的位置开设有板槽16,底座1顶面中部设有转轴17,转轴17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外螺纹18,挤压板5内侧壁相对于转轴17的位置固设有活动杆19,活动杆19内侧壁相对于转轴17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1901,转轴17中部呈对称结构套设有两个轴承座20,底座1顶面前侧固设有电动机21,电动机21输出端与转轴17中部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轮22,两个转动轮22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23,转轴17下方设有限位板24,底座1顶面相对于限位板24的位置开设有底槽25,活动杆19底面内侧端铰接有连杆26,限位板24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插柱27。
方法包括:
S1、在矿道挖掘过程中建立侧壁支护结构前,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移动到新开掘出的矿道内部,继而利用电动机21通过两个转动轮22以及传动皮带23带动转轴17转动,在转轴17上外螺纹18与活动杆19上螺纹孔1901的螺纹连接关系促使下,活动杆19会将两侧的支撑板3向矿道两侧顶动,支撑板3外壁会与洞壁紧密贴合,位于支撑板3外壁的多个边槽4中呈对称结构设有的挤压板5则会在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下向内侧方发生形变,二者的内侧夹角会缩小同时外侧端也会沿着滑轴6与轴槽7滑动配合方向向上下两侧移动,拉伸弹簧8同步拉伸,以此可对洞壁达成挤压效果,增强挤压板5对洞壁的支撑力;
S2、在两个支撑板3分别朝两侧移动的同时,由于两个支撑板3的间距发生了变化,故此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上端铰接有的转动座11便会沿着滑块12与滑槽13滑动配合方向向下移动,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之间的横向夹角也会逐步缩小,这样一来同侧两个转动座11顶面固设有的顶板14便会随之下降,两个顶板14内侧壁上开设有的板槽16内部的延长板15会在两个顶板14间距发生变化时用于填补二者的间距,待支撑板3完全展开后,延长板15与顶板14便会把底座1及其上结构完全覆盖,二者的前后端部也会与矿道地面贴合;
S3、随着活动杆19的移动,二者底面内侧端铰接有的连杆26也会发生移动,因连杆26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当二者的间距扩大时二者也会逐步趋向于竖直状态,随之两个连杆26下端设有的限位板24便会被向下顶动,而限位板24底面的插柱27会率先与矿道地面接触并缓缓插入土层内部,当活动杆19将两侧支撑板3顶至洞壁处后,限位板24的底面也会同时与矿道地面贴合,以此可限制本装置的位置,使其无法移动。
具体的,两个挤压板5内侧端相互铰接,两个挤压板5呈外小内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滑轴6与轴槽7滑动配合,以此可加强支撑板3对矿道壁产生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呈十字型结构设置,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中部相互铰接,滑块12与滑槽13外侧端均为梯形柱结构,转动座11外侧端与滑块12分别与滑槽13内外两侧滑动配合,通过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可在将本装置的支撑板3与底座1连接的同时不影响支撑板3的移动。
更进一步的,两个顶板14内侧壁紧密贴合,延长板15两端分别与两个板槽16滑动配合,顶板14与延长板15两端均为弧形结构,顶板14底面外侧端和与其同侧的两个转动座11顶面连接固定,经由顶板14与延长板15可把底座1及其上的结构进行遮挡,工作人员可从顶板14与延长板15构成的面上行走,以此使得本装置上用于提高支撑板3支撑力的各种结构不会绊倒工作人员,也使得本装置不受运送物料的手推车行走宽度的限制。
再进一步的,外螺纹18与螺纹孔1901螺纹连接,轴承座20为U型结构,轴承座20两侧端部均与底座1顶面连接固定,通过轴承座20可对转轴17进行支撑,随之在转轴17转动中可使得两侧的活动杆19做反向平移。
值得介绍的是,限位板24与底槽25滑动配合,两个连杆26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两个连杆26下端分别与限位板24顶面两侧铰接,插柱27为倒圆锥结构,这样的结构更加方便插入土壤中。
工作原理:在矿道挖掘过程中建立侧壁支护结构前,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移动到新开掘出的矿道内部,继而利用电动机21通过两个转动轮22以及传动皮带23带动转轴17转动,在转轴17上外螺纹18与活动杆19上螺纹孔1901的螺纹连接关系促使下,活动杆19会将两侧的支撑板3向矿道两侧顶动,支撑板3外壁会与洞壁紧密贴合,位于支撑板3外壁的多个边槽4中呈对称结构设有的挤压板5则会在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下向内侧方发生形变,二者的内侧夹角会缩小同时外侧端也会沿着滑轴6与轴槽7滑动配合方向向上下两侧移动,拉伸弹簧8同步拉伸,以此可对洞壁达成挤压效果,增强挤压板5对洞壁的支撑力,在两个支撑板3分别朝两侧移动的同时,由于两个支撑板3的间距发生了变化,故此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上端铰接有的转动座11便会沿着滑块12与滑槽13滑动配合方向向下移动,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之间的横向夹角也会逐步缩小,这样一来同侧两个转动座11顶面固设有的顶板14便会随之下降,两个顶板14内侧壁上开设有的板槽16内部的延长板15会在两个顶板14间距发生变化时用于填补二者的间距,待支撑板3完全展开后,延长板15与顶板14便会把底座1及其上结构完全覆盖,二者的前后端部也会与矿道地面贴合,随着活动杆19的移动,二者底面内侧端铰接有的连杆26也会发生移动,因连杆26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当二者的间距扩大时二者也会逐步趋向于竖直状态,随之两个连杆26下端设有的限位板24便会被向下顶动,而限位板24底面的插柱27会率先与矿道地面接触并缓缓插入土层内部,当活动杆19将两侧支撑板3顶至洞壁处后,限位板24的底面也会同时与矿道地面贴合,以此可限制本装置的位置,使其无法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所述工艺基于一种水平支撑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水平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万向轮(2),所述底座(1)顶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外壁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边槽(4),每个所述边槽(4)内部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挤压板(5),两个所述挤压板(5)内侧端相互铰接,两个所述挤压板(5)的交汇处外侧端贯穿设有滑轴(6),所述边槽(4)内部相对于滑轴(6)两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轴槽(7),两个所述挤压板(5)内侧壁内端之间固设有拉伸弹簧(8);
所述底座(1)顶面呈对称结构铰接有两个支撑杆A(9),所述支撑杆A(9)内侧方设有支撑杆B(10),所述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呈十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中部相互铰接,所述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上端均铰接有转动座(11),所述转动座(11)外侧壁中部固设有滑块(12),所述支撑板(3)内壁相对于滑块(12)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3),两个所述支撑板(3)之间对称设有两个顶板(14),两个所述顶板(14)之间设有延长板(15),所述顶板(14)内侧壁相对于延长板(15)的位置开设有板槽(16),两个所述顶板(14)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延长板(15)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板槽(16)滑动配合,所述顶板(14)与延长板(15)两端均为弧形结构,其中两个顶板(14)和延长板(15)在垂直于两个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排布;
所述底座(1)顶面中部设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外螺纹(18),所述挤压板(5)内侧壁相对于转轴(17)的位置固设有一活动杆(19),所述活动杆(19)内侧壁相对于转轴(17)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1901),所述转轴(17)中部呈对称结构套设有两个轴承座(20),所述底座(1)顶面前侧固设有电动机(21),所述电动机(21)输出端与转轴(17)中部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轮(22),两个所述转动轮(22)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23),所述转轴(17)下方设有限位板(24),所述底座(1)顶面相对于限位板(24)的位置开设有底槽(25),活动杆(19)底面内侧端铰接有连杆(26),两个连杆(26)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所述限位板(24)底面四角处固设有四个插柱(27),两个所述连杆(26)下端分别与限位板(24)顶面两侧铰接,所述插柱(27)为倒圆锥结构;
所述工艺包括:
S1、在矿道挖掘过程中建立侧壁支护结构前,工作人员可将装置移动到新开掘出的矿道内部,继而利用电动机(21)通过两个转动轮(22)以及传动皮带(23)带动转轴(17)转动,在转轴(17)上外螺纹(18)与活动杆(19)上螺纹孔(1901)的螺纹连接关系促使下,活动杆(19)会将两侧的支撑板(3)向矿道两侧顶动,支撑板(3)外壁会与洞壁紧密贴合,位于支撑板(3)外壁的多个边槽(4)中呈对称结构设有的挤压板(5)则会在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下向内侧方发生形变,二者的内侧夹角会缩小同时外侧端也会沿着滑轴(6)与轴槽(7)滑动配合方向向上下两侧移动,拉伸弹簧(8)同步拉伸,以此可对洞壁达成挤压效果,增强挤压板(5)对洞壁的支撑力;
S2、在两个支撑板(3)分别朝两侧移动的同时,由于两个支撑板(3)的间距发生了变化,故此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上端铰接有的转动座(11)便会沿着滑块(12)与滑槽(13)滑动配合方向向下移动,支撑杆A(9)与支撑杆B(10)之间的横向夹角也会逐步缩小,这样一来同侧两个转动座(11)顶面固设有的顶板(14)便会随之下降,两个顶板(14)内侧壁上开设有的板槽(16)内部的延长板(15)会在两个顶板(14)间距发生变化时用于填补二者的间距,待支撑板(3)完全展开后,延长板(15)与顶板(14)便会把底座(1)及其上结构完全覆盖,二者的前后端部也会与矿道地面贴合;
S3、随着活动杆(19)的移动,二者底面内侧端铰接有的连杆(26)也会发生移动,因连杆(26)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当二者的间距扩大时二者也会逐步趋向于竖直状态,随之两个连杆(26)下端设有的限位板(24)便会被向下顶动,而限位板(24)底面的插柱(27)会率先与矿道地面接触并缓缓插入土层内部,当活动杆(19)将两侧支撑板(3)顶至洞壁处后,限位板(24)的底面也会同时与矿道地面贴合,以此可限制装置的位置,使其无法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挤压板(5)呈外小内大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滑轴(6)与轴槽(7)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与滑槽(13)外侧端均为梯形柱结构,所述转动座(11)外侧端与滑块(12)分别与滑槽(13)内外两侧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4)底面外侧端和与其同侧的两个所述转动座(11)顶面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18)与螺纹孔(1901)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座(20)为U型结构,所述轴承座(20)两侧端部均与底座(1)顶面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4)与底槽(25)滑动配合,两个所述连杆(26)下端分别与限位板(24)顶面两侧铰接,所述插柱(27)为倒圆锥结构。
CN202111311245.2A 2021-11-08 2021-11-08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Active CN114017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245.2A CN114017082B (zh) 2021-11-08 2021-11-08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245.2A CN114017082B (zh) 2021-11-08 2021-11-08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7082A CN114017082A (zh) 2022-02-08
CN114017082B true CN114017082B (zh) 2023-09-12

Family

ID=8006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1245.2A Active CN114017082B (zh) 2021-11-08 2021-11-08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7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521B (zh) * 2022-06-23 2024-01-26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7730A (en) * 1986-01-22 1988-05-31 Voest-Alpine Aktiengesellschaft Trestle being displaceable on caterpillar
CN208106464U (zh) * 2018-01-23 2018-11-16 新昌县兴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建工程安全板
CN111411990A (zh) * 2020-03-30 2020-07-1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掘进巷道支护装备
CN111549793A (zh) * 2020-05-26 2020-08-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3063620U (zh) * 2020-09-16 2021-04-27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煤矿采掘巷道护帮板
CN213331151U (zh) * 2020-08-06 2021-06-01 谢碧霞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的支撑架结构
CN214170572U (zh) * 2021-02-01 2021-09-10 赵凯乐 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7730A (en) * 1986-01-22 1988-05-31 Voest-Alpine Aktiengesellschaft Trestle being displaceable on caterpillar
CN208106464U (zh) * 2018-01-23 2018-11-16 新昌县兴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建工程安全板
CN111411990A (zh) * 2020-03-30 2020-07-1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掘进巷道支护装备
CN111549793A (zh) * 2020-05-26 2020-08-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3331151U (zh) * 2020-08-06 2021-06-01 谢碧霞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的支撑架结构
CN213063620U (zh) * 2020-09-16 2021-04-27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煤矿采掘巷道护帮板
CN214170572U (zh) * 2021-02-01 2021-09-10 赵凯乐 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7082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3265B (zh) 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CN114017082B (zh) 水平支撑结构后拆法的施工工艺
WO2009043234A1 (fr) Machine de forage à câbles et boulons supérieurs et latéraux d'élévateur monté sur chenilles
CN109026025B (zh) 用于施工隧道联络通道的顶管支撑与顶进系统
CN217300623U (zh) 一种煤矿巷道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CN109763853B (zh) 一种门架锚护机
AU2022383218A1 (en) Bolter miner and tunnelling system
CN106677807A (zh) 一种折叠式钢拱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2796813A (zh) 一种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CN111911151A (zh) 一种矿井用掘进装置
CN111519629A (zh) 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用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07227966B (zh) 巷道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CN113653523B (zh) 液压支架快速回撤的三角区宽型临时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109281697A (zh) 一种掘进支护设备
CN215057501U (zh) 一种掘锚一体机
CN204691766U (zh) 一种快速安全掘进系统
CN210858761U (zh) 一种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CN113979348A (zh) 架棚钢梁举升装置
CN105958384B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履带车
CN214887160U (zh) 一种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CN220644261U (zh) 一种大面积车库底板浇筑摊铺装置
CN216767437U (zh) 一种可自移带伸缩的门式端头临时支护
CN213838651U (zh) 一种可移动的三角区顶撑支护装置
CN219220427U (zh) 一种用于掘锚一体机的伸缩操作台
CN219173425U (zh) 一种物料提升机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