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5362A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5362A
CN114005362A CN202111273036.3A CN202111273036A CN114005362A CN 114005362 A CN114005362 A CN 114005362A CN 202111273036 A CN202111273036 A CN 202111273036A CN 114005362 A CN114005362 A CN 114005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layer
sensor
hard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3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5362B (zh
Inventor
李凯
吴曜东
葛厚宝
姚绮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30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5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5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5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5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基板、传感器、支撑层和第一匹配层;传感器位于基板的一侧;支撑层位于传感器远离基板的一侧;支撑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匹配层与支撑层位于同一层级,第一匹配层与支撑层拼接,支撑层的硬度与第一匹配层的硬度不同。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弯折过程中传感器的变形,改善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屏因其可弯折、可折叠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目前显示装置中常集成有传感器,例如图像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等,传感器常贴合于显示屏的下方。对于柔性显示装置,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频繁弯折,使得显示模组中的各个膜层会发生变形,若传感器受其他膜层的变形影响较大,则容易在弯折过程中因变形严重而受损,影响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减小弯折过程中传感器的变形,改善产品品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基板;
传感器,位于基板的一侧;
支撑层,位于传感器远离基板的一侧;支撑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第一匹配层,第一匹配层与支撑层位于同一层级,第一匹配层与支撑层拼接,支撑层的硬度与第一匹配层的硬度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传感器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硬度不同的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可以在为传感器提供支撑的同时,保证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此外,由于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位于同一层级且相互拼接,从而可以利用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之间的拼接区,截断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所在层级的变形,从而减小支撑层的变形,进而降低支撑层对传感器的影响,减小传感器的变形,避免传感器因变形严重而受损,改善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中支撑层所在层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显示模组中传感器所在层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显示模组在外弯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显示模组在内弯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外弯时支撑层所在层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内弯时支撑层所在层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一种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且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其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对于柔性显示模组而言,在弯折过程中,各个膜层均会发生变形,具体的,同一厚度(层级)上的膜层的变形沿该膜层所在层级自弯折轴向边缘传递,同时,不同厚度上的膜层的变形沿厚度方向依次传递,如此,若传感器受同层或相邻膜层的变形影响较大,则会因变形严重而受损,影响产品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基板、传感器、支撑层和第一匹配层,传感器位于基板的一侧;支撑层位于传感器远离基板的一侧;支撑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匹配层与支撑层位于同一层级,第一匹配层与支撑层拼接,支撑层的硬度与第一匹配层的硬度不同。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在为传感器提供支撑的同时,保证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此外,由于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拼接,可以利用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之间的拼接区,截断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所在层级的变形,从而减小支撑层的变形,进而降低支撑层对传感器的影响,减小传感器的变形,避免传感器因变形严重而受损,改善产品品质。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100包括基板10、传感器20、支撑层30和第一匹配层41;传感器20位于基板10的一侧;支撑层30位于传感器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支撑层3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匹配层41与支撑层30位于同一层级,第一匹配层41与支撑层30拼接,支撑层30的硬度与第一匹配层41的硬度不同。
其中,基板10是指显示面板的衬底基板。本实施例中,可选显示模组为柔性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可沿弯折轴弯折,相应的,基板10可以为柔性基板10,例如PI(Polyimide,聚酰亚胺)基板。如图1所示,可选弯折轴A在显示模组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模组的长边的中垂线上。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虚线(A)仅代表弯折轴在各膜层上的投影位置,并不代表弯折轴的轴向,如上所述,弯折轴的轴向垂直于显示模组的长边方向,后续结合其他附图说明弯折轴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基板10远离传感器20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像素层80。具体的,像素层80主要包括发光单元层以及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路层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发光元件例如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像素层80远离基板10的一侧通常还设置有偏光片以及盖板等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的结构不作过多说明。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0设置于基板10远离像素层80的一侧。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胶带90将传感器20贴合在基板10上。其中,传感器20例如可以是用于摄像的图像传感器,或者是用于指纹识别的感光传感器,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意可知的显示装置中所需的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对传感器的类型和用途不做限定。此外,可选传感器20为薄膜传感器,如此,有利于显示模组的薄型化设计,而且,由于薄膜传感器20为柔性的,采用薄膜传感器还可以降低弯折过程中传感器对显示面板的影响。
进一步的,传感器20可以位于基板10中的显示区或非显示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选传感器20位于基板10的显示区,如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的面积,提高屏占比。此外,如图1所示,可选传感器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不交叠,由于弯折轴A附近的变形较大,设置传感器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不交叠,可以降低传感器20的变形。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层30和第一匹配层41,支撑层30和第一匹配层41的硬度不同,支撑层3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位于同一层级,换而言之,在平行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截面上,支撑层30和第一匹配层41可以同时被截取到。如此设置,可以在为传感器20提供支撑的同时,保证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此外,由于支撑层30和第一匹配层41相互拼接,从而可以利用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之间的拼接区,截断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所在层级的变形,减小支撑层30的变形,进而降低支撑层30对传感器20的影响,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避免传感器20因变形严重而受损。示例性的,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之间可以通过填充胶进行拼接。
如上所述,显示模组在弯折过程中,各个膜层均会发生变形,且变形会沿膜层所在层级自弯折轴A向边缘区域传递,同时还会沿厚度方向传递。具体的,在弯折过程中,膜层的弯折轴A附近区域的变形较大,并且变形会逐渐向弯折轴A两侧的区域传递,同时,该膜层的变形还会沿厚度方向(z方向)传递至相邻的膜层,使相邻膜层发生变形,以此类推,最终各个膜层均会发生变形。其中,变形沿厚度方向传递时,变形的传递发生在相邻两个膜层的相对表面,一个膜层中各个区域的变形带动相邻膜层的对应区域发生变形。有鉴于此,若传感器20远离基板10一侧的膜层为一整层,那么该膜层上自弯折轴A向边缘区域的变形是连续的,使得各个区域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形,进而会带动传感器20所在层级的各个区域也发生变形,导致传感器20发生明显变形。本实施例通过在传感器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设置相互拼接的支撑层30和第一匹配层41,可以利用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之间的拼接区,截断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所在层级的变形,使该层级的变形不连续,从而可以减小支撑层30的变形,进而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避免传感器20因变形严重而受损。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层30支撑传感器20的至少部分区域即可,参见图1,可选支撑层3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传感器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如此,支撑层30可以支撑传感器20的全部区域,减小传感器20中各个区域的变形。当然,此结构仅为示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支撑层30支撑传感器20的部分区域,以对传感器20的部分区域进行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传感器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硬度不同的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可以在为传感器提供支撑的同时,保证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此外,由于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位于同一层级且相互拼接,从而可以利用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之间的拼接区,截断支撑层与第一匹配层所在层级的变形,从而减小支撑层的变形,进而降低支撑层对传感器的影响,减小传感器的变形,避免传感器因变形严重而受损,改善产品品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支撑层30的硬度大于第一匹配层41的硬度。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层30的硬度大于第一匹配层41的硬度,可以为传感器20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利用第一匹配层41硬度较小的特点降低对显示模组弯折性能的影响,保证显示模组的弯折能力。此外,由于支撑层30的硬度较大,因此,在变形传递的过程中,支撑层30的可变形程度本身就比较小,可以进一步阻挡变形的传递,又由于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之间的拼接区将变形截断,因而可以大大减小支撑层30的变形,进而可以大大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避免传感器20在弯折过程中受损,保证产品品质。
示例性的,支撑层30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硬质塑料,或者其他硬质材料,第一匹配层41可以为诸如OCA的胶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见图1,可选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二匹配层42,第二匹配层42与传感器20位于同一层级。通过设置第二匹配层42,使第二匹配层42与传感器20位于同一层级,可以利用第二匹配层42补偿传感器20与基板10之间的段差。
进一步的,图2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中支撑层所在层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述显示模组中传感器所在层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3,可选的,第一匹配层41与支撑层3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区域51,至少部分第一间隙区域51内填充有第一填充胶61,第二匹配层42与传感器2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区域52,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区域52内填充有第二填充胶62。
通过第一填充胶61填充第一匹配层41与支撑层30之间的至少部分第一间隙区域51,可以利用第一填充胶61将第一匹配层41与支撑层30拼接,起到截断变形的作用。同理,通过第二填充胶62填充第二匹配层42与传感器20之间的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区域52,可以利用第二填充胶62截断传感器20所在层级的变形,降低第二匹配层42的变形对传感器20的影响,进一步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此外,通过在至少部分第一间隙区域51内填充第一填充胶61,在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区域52内填充第二填充胶62,可以避免膜层分离情况的发生,还可以利用第一填充胶61缓解第一匹配层41与支撑层30之间的应力,利用第二填充胶62缓解第二匹配层42与传感器20之间的应力,避免弯折时应力集中。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一间隙区域51和第二间隙区域52内滴加胶水,再通过加热处理使胶水固化,以得到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第一匹配层41和支撑层30之间仅在x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区域51,该结构仅为示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匹配层41和支撑层30之间还可以在y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区域51。同理,图3中,第二匹配层42和传感器20之间仅在x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区域52,该结构仅为示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匹配层42和传感器20之间还可以在y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区域52。其中,x方向与弯折轴A的延伸方向相交,图2和图3以x方向与弯折轴A的延伸方向垂直为例进行示意,y方向与弯折轴A的延伸方向平行。
还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第一间隙区域51,至少部分第一间隙区域51内填充有第一填充胶61即可,换而言之,可以设置第一间隙区域51中的局部区域填充有第一填充胶61,也可以设置第一间隙区域51的全部区域内均填充有第一填充胶61;第二间隙区域52同理,至少部分第二间隙区域52内填充有第二填充胶62即可。
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案,参见图2和图3,可选第一间隙区域51和第二间隙区域5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弯折轴A的同一侧;第一间隙区域51包括第一子间隙区域511,第一子间隙区域511靠近弯折轴A且延伸方向与弯折轴A平行,第一子间隙区域511内填充有第一填充胶61;第二间隙区域52包括第二子间隙区域521,第二子间隙区域521靠近弯折轴A且延伸方向与弯折轴A平行,第二子间隙区域521内填充有第二填充胶62。
由于弯折轴A所在区域的变形较大,而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均与两种不同的结构相邻接,变形能力有限,因此,为避免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在弯折时变形严重而受损,可选第一间隙区域51和第二间隙区域5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弯折轴A的同一侧,以使第一匹配层41和第二匹配层42与弯折轴A交叠,利用第一匹配层41和第二匹配层42良好的弯折能力,适配弯折轴A所在区域的较大变形,保证显示模组的弯折性能稳定。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在弯折过程中,同一层级的变形自弯折轴A向两侧边缘区域传递,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靠近且平行于弯折轴A的第一子间隙区域511内填充第一填充胶61,可以利用第一填充胶61截断第一匹配层41的变形对支撑层30的影响,减小支撑层30的变形,进而减小支撑层30对传感器20的影响,从厚度方向上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同理,本实施例通过在靠近且平行于弯折轴A的第二子间隙区域521内填充第二填充胶62,可以利用第二填充胶62截断第二匹配层42的变形对传感器20的影响,从传感器20所在层级的方向上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而且,变形的传递过程相当于力的传递过程,靠近弯折轴A的位置应力较为集中,本实施例通过在靠近且平行于弯折轴A的第一子间隙区域511填充第一填充胶61,在靠近且平行于弯折轴A的第二子间隙区域521内填充第二填充胶62,可以利用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有效缓解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间隙区域51中其他位置的间隙区域以及第二间隙区域52中其他位置的间隙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设置填充胶,后续,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第一子间隙区域511和第二子间隙区域521内填充有填充胶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案,继续参见图1-图3,可选的,第一匹配层4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匹配层4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叠。如此设置,可使第一间隙区域51和第二间隙区域5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进而可以选择在同一道工艺中同时形成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简化制备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示例性的,可以在同一道工艺中在第一子间隙区域511和第二子间隙区域521同时形成填充胶,以得到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进一步的,可选第一匹配层41和第二匹配层42一体成型。如此,第一匹配层41和第二匹配层42可以在同一道工艺中形成,进一步简化制备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方案,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可选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弯折过程中,不同层级的膜层弯折半径是不同的,使得不同层级的膜层变形程度不同。由于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位于不同的层级,因此,二者的变形程度不同。若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或者重叠),在弯折时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会发生错位,导致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在弯折时裂解,影响显示模组的品质。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可选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进一步的,当第一子间隙区域511内填充有第一填充胶61,第二子间隙区域521内填充有第二填充胶62,且第一填充胶61与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时,可以根据显示模组的弯折方向适应性地设置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保证弯折过程中第一填充胶61与第二填充胶62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弯折时由于不同层级的膜层错位,导致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而出现第一填充胶61与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的情况,避免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相互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显示模组可以实现外弯,即显示模组可朝远离显示面的方向弯折。参见图4,当显示模组100可朝远离显示面的方向弯折时,可选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之间。
图5是图4所示显示模组在外弯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中,标识O表示显示模组弯折后弯折区(图5中弯折部分所在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圆心,而弯折轴A则为经过该圆心O且轴向垂直于显示模组长边方向的虚拟轴线。参见图4和图5,当显示模组100外弯时,第一填充胶61所在膜层位于第二填充胶62所在膜层弯折后的凹侧面。由于第二拼接层120(由传感器20、第二填充胶62以及第二匹配层42构成的膜层,下同)比第一拼接层110(由支撑层30、第一填充胶61以及第一匹配层41构成的膜层,下同)的弯折半径大,使得第二拼接层120相比于第一拼接层110朝靠近弯折轴A的方向错位,因此,第二填充胶62相比于第一填充胶61朝靠近弯折轴A的方向错位。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之间,可以在显示模组外弯时,保证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原始距离(甚至增大),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相互影响。
继续参见图4,可选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以实现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之间。
示例性的,可选传感器20包括功能区和非功能区,非功能区位于功能区靠近弯折轴A的一侧,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传感器20的非功能区交叠,如此,支撑层30可以减小传感器20的功能区的变形,对功能区进行保护,同时,由于第一填充胶61与传感器20的非功能区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因此,第一填充胶61的变形仅会带动传感器20的非功能区发生变形,而非功能区的变形对功能区的影响很小,因而可以保证传感器20的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显示模组可以实现内弯,即显示模组可朝靠近显示面的方向弯折。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当显示模组100可朝靠近显示面的方向弯折时,可选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之间。
图7是图6所示显示模组在内弯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和图7,当显示模组内弯时,第一填充胶61所在膜层位于第二填充胶62所在膜层弯折后的凸侧面。由于第一拼接层110比第二拼接层120的弯折半径大,使得第一拼接层110相比于第二拼接层120朝靠近弯折轴A的方向错位,因此,第一填充胶61相比于第二填充胶62朝靠近弯折轴A的方向错位。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填充胶6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填充胶6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弯折轴A之间,可以在显示模组内弯时,保证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原始距离(甚至增大),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相互影响。综上,上述实施例针对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本申请的方案做了进一步说明,下面,对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做进一步说明。
可选的,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小于第一填充胶61的硬度。如此设置,可使第一拼接层(由支撑层30、第一填充胶61以及第一匹配层41构成的膜层)的硬度大于第二拼接层(由传感器20、第二填充胶62以及第二匹配层42构成的膜层)的硬度,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二拼接层的变形,进而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
可选的,沿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填充胶61的硬度渐变;和/或,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渐变。其中,硬度渐变具体是指,沿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z方向),第一填充胶61和/或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呈现梯度式变化。
如前所述,弯折过程中,不同层级的膜层弯折半径是不同的,使得不同层级的膜层变形程度不同。同理,同一层级的膜层中,不同厚度处的弯折半径是不同的,因而变形程度也不同,本实施例通过对填充胶(即第一填充胶61和/或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做梯度设计,可以使不同厚度处的填充胶适应其所在位置处的变形程度,避免填充胶在弯折时出现结构畸变。
具体的,可以根据显示模组的弯折方向适应性地设置填充胶(即第一填充胶61和/或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变化趋势,以适应不同厚度处的变形程度。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中的至少一者的硬度如下梯度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参照图1,当显示模组可朝远离显示面的方向弯折(即外弯)时,可选沿支撑层30指向基板10的方向(即z方向),第一填充胶61的硬度逐渐减小,和/或,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逐渐减小。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外弯时支撑层所在层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8,本实施例将第一填充胶61所在区域沿厚度方向(z方向)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填胶区域611和第二填胶区域612。当显示模组外弯时,由于第二填胶区域612的弯折半径大于第一填胶区域611的弯折半径,因此,第二填胶区域612的变形量大于第一填胶区域611的变形量,因此,为了适应第二填胶区域612较大的变形量,可选设置第二填胶区域612内第一填充胶的硬度小于第一填胶区域611内第一填充胶的硬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8仅以第一填充胶61所在区域沿厚度方向(z方向)划分为两个区域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总而言之,当显示模组外弯时,沿支撑层30指向基板10的方向,第一填充胶61所在区域的变形量逐渐增大,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填充胶61的硬度逐渐减小,可使变形量较大的区域内第一填充胶的硬度较小,以适应较大的变形。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梯度设计与此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参照图1,当显示模组可朝靠近显示面的方向弯折(即内弯)时,沿支撑层30指向基板10的方向(即z方向),第一填充胶61的硬度逐渐增大,和/或,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逐渐增大。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内弯时支撑层所在层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9,本实施例将第一填充胶61所在区域沿厚度方向(z方向)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填胶区域611和第二填胶区域612。当显示模组内弯时,由于第一填胶区域611的弯折半径大于第二填胶区域612的弯折半径,因此,第一填胶区域611的变形量大于第二填胶区域612的变形量,因此,为了适应第一填胶区域611较大的变形量,可选设置第一填胶区域611内第一填充胶的硬度小于第二填胶区域612内第一填充胶的硬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9仅以第一填充胶61所在区域沿厚度方向(z方向)划分为两个区域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总而言之,当显示模组内弯时,沿支撑层30指向基板10的方向(z方向),第一填充胶61所在区域的变形量逐渐减小,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填充胶61的硬度逐渐增大,可使变形量较大的区域内第一填充胶的硬度较小,以适应较大的变形。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梯度设计与此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第一填充胶61和第二填充胶62的硬度做了详细说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1,可选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一功能层70,第一功能层70位于支撑层30以及第一匹配层41远离基板10的一侧,第一功能层70的硬度大于或等于支撑层30的硬度。
其中,第一功能层70是指用于承载显示模组的基底层,第一功能层70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金属。参照前文解释,相比于第一功能层70与传感器20层之间通过一整层胶膜贴合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功能层70与传感器20之间的膜层为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拼接而成的膜层,可以利用支撑层30截断第一功能层70的变形沿厚度方向上对传感器20的影响,改由支撑层30带动传感器20变形,又由于支撑层30的硬度较大,且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之间的第一填充胶61起到截断该膜层的变形的作用,因此,支撑层30的变形很小,从而可以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保证产品品质。
另外,通过在支撑层30以及第一匹配层41远离基板10的一侧设置第一功能层70,使第一功能层70的硬度大于或等于支撑层30的硬度,可使显示模组的底面为平面且硬度较大,便于将显示模组安装在显示设备的机架中框上,无需在中框中开槽来容纳传感器20,降低了中框的设计难度。此外,由于第一功能层70的硬度大于或等于支撑层30的硬度,从而有利于减小支撑层30所在层级的变形,进而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一种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10,可选支撑层30包括支撑部301以及第一胶膜302和第二胶膜303,沿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方向),第一胶膜302和第二胶膜303位于支撑部301的相对两侧,第一胶膜302与传感器20贴合,第二胶膜303与第一功能层70贴合。
其中,支撑部301的硬度较大,第一胶膜302用于支撑层30与传感器20的贴合,第二胶膜303用于支撑层30与第一功能层70的贴合。如此,沿厚度方向上,第一功能层70的变形将带动第二胶膜303发生变形,由于支撑部301的硬度较大,因此,第二胶膜303的变形对支撑部301的影响很小,又由于支撑层30与第一匹配层41之间的第一填充胶61起到截断该膜层的变形的作用,因此支撑部301的变形很小,使得第一胶膜302的变形很小,从而可以减小与支撑层30相贴合的传感器20的变形。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可选第一功能层70包括第一基底分部701和第二基底分部702,第一基底分部701位于第二基底分部702靠近传感器20的一侧,第一基底分部701复用为支撑层30。如此设置,同样可以达到减小传感器20的变形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模组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显示模组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12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传感器,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支撑层,位于所述传感器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支撑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第一匹配层,所述第一匹配层与所述支撑层位于同一层级,所述第一匹配层与所述支撑层拼接,所述支撑层的硬度与所述第一匹配层的硬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匹配层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匹配层,所述第二匹配层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层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匹配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层和所述第二匹配层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区域,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间隙区域内填充有第一填充胶,所述第二匹配层与所述传感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区域,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间隙区域内填充有第二填充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可沿弯折轴弯折,所述第一间隙区域和所述第二间隙区域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轴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间隙区域包括第一子间隙区域,所述第一子间隙区域靠近所述弯折轴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弯折轴平行,所述第一子间隙区域内填充有所述第一填充胶;所述第二间隙区域包括第二子间隙区域,所述第二子间隙区域靠近所述弯折轴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弯折轴平行,所述第二子间隙区域内填充有所述第二填充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可朝远离显示面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可朝靠近显示面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填充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轴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胶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填充胶的硬度。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填充胶的硬度渐变;和/或,所述第二填充胶的硬度渐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可朝远离显示面的方向弯折,沿所述支撑层指向所述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填充胶的硬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填充胶的硬度逐渐减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可朝靠近显示面的方向弯折,沿所述支撑层指向所述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填充胶的硬度逐渐增大,和/或,所述第二填充胶的硬度逐渐增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支撑层以及所述第一匹配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功能层的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层的硬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基底分部和第二基底分部,所述第一基底分部位于所述第二基底分部靠近所述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基底分部复用为所述支撑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支撑部以及第一胶膜和第二胶膜,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第二胶膜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胶膜与所述传感器贴合,所述第二胶膜与所述第一功能层贴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11273036.3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005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3036.3A CN114005362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3036.3A CN114005362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5362A true CN114005362A (zh) 2022-02-01
CN114005362B CN114005362B (zh) 2023-11-14

Family

ID=7992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3036.3A Active CN114005362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536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5353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Au Optronics Corp. Flexible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9377887A (zh) * 2018-12-19 2019-02-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5962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衬底以及柔性显示屏
US20190197281A1 (en) * 2017-12-27 2019-06-27 Lg Displa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243501A1 (en) * 2018-02-08 2019-08-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rce sensor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392873A (zh) * 2017-11-28 2019-10-29 日写株式会社 带硬镀层膜类型接触式传感器与使用该传感器的柔性设备
CN111613628A (zh) * 2020-06-04 2020-09-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03622A1 (zh) * 2019-07-05 2021-01-1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CN112602034A (zh) * 2018-06-15 2021-04-0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CN212967684U (zh) * 2020-04-09 2021-04-13 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1085000A1 (ja) * 2019-10-28 2021-05-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CN214540574U (zh) * 2020-04-15 2021-10-2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5353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Au Optronics Corp. Flexible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10392873A (zh) * 2017-11-28 2019-10-29 日写株式会社 带硬镀层膜类型接触式传感器与使用该传感器的柔性设备
CN10985962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衬底以及柔性显示屏
US20190197281A1 (en) * 2017-12-27 2019-06-27 Lg Displa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243501A1 (en) * 2018-02-08 2019-08-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rce sensor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602034A (zh) * 2018-06-15 2021-04-0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CN109377887A (zh) * 2018-12-19 2019-02-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03622A1 (zh) * 2019-07-05 2021-01-1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WO2021085000A1 (ja) * 2019-10-28 2021-05-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CN212967684U (zh) * 2020-04-09 2021-04-13 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4540574U (zh) * 2020-04-15 2021-10-2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电子装置
CN111613628A (zh) * 2020-06-04 2020-09-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5362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066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700719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TWI719738B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KR102494409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356866B1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289686B2 (en) Bo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onding 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7113988A1 (zh) 一种柔性装置
CN111445792A (zh) 显示装置
US9442316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transmitting cover having a lens portion
US1018157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82399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EP3671703B1 (en) Foldable cover plate,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foldable terminal device
US10078174B2 (en) Curved light guide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low restoring force
US20110199681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910080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677980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US20240126324A1 (en)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2011748A1 (zh) 屏幕组件和显示装置
TWM474189U (zh) 觸控顯示裝置
WO2021078070A1 (zh) 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0536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8241212U (zh) 显示模组及终端
US20220256018A1 (en) Window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00828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1064697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