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7988A -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7988A
CN113997988A CN202010738389.5A CN202010738389A CN113997988A CN 113997988 A CN113997988 A CN 113997988A CN 202010738389 A CN202010738389 A CN 202010738389A CN 113997988 A CN113997988 A CN 113997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onal resistance
calculated
unit
train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83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贤民
肖家博
宁侨
朱龙
周文伟
刘烨轩
李铁兵
李凯
赵云伟
朱保林
杨宜萍
陈佳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83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7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7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7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将待处理列车按照预设步长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并对每个待计算单元分别计算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最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减小了坡道、隧道、弯道等列车行驶路段状态突变对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准确度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升列车的附加阻力的获取精度。并且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在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时,可采用队列的思想实现,有利于减小方法所需的计算量,提高方法实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列车司机根据线路信息凭借驾驶经验给出相应的牵引电制级位,在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根据线路信息自动计算出相应的级位,如果直接使用原始坡度值,势必造成列车在越过变坡点时级位与列车受到的阻力不匹配,并且使列车纵向冲动加剧,尤其是重载列车,容易造成车钩力过大导致车钩损伤和断裂。
因此根据列车实际运行路段进行附加阻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附加阻力计算方法中,在进行坡道阻力计算时是把列车当作一个质点进行计算,需要把相邻的坡度近似的几个实际坡道,包括该地段内的所有曲线和隧道,合并成一个化简坡道作为计算加算附加阻力的依据。用一个假想的化简坡度千分数代替几个相邻的坡度近似的实际坡度千分数,但这并不能改变坡道值突变的性质,使得最终获得的列车的附加阻力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以实现提高获取的附加阻力的准确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用于获取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
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
按照所述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N个待计算单元,且所述多个待计算单元从车头位置起,从1到N进行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包括:
设定所述预设步长为大于或等于X,且小于或等于Y的正整数,X和Y 均为正整数,且X<Y;
依次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处于X、X+1……Y所得的余数,并将计算所得的余数中最小的一个余数对应的取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步长。
可选的,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21
其中,AvgTemp[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vg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31
其中,AvgTunn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vgTunn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包括:
根据第三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32
其中,AvgCurv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Avg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包括:
将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进行求和,以计算获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用于获取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所述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包括:
质点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
坡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隧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弯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阻力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可选的,所述质点划分单元包括:
步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
列车划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N个待计算单元,且所述多个待计算单元从车头位置起,从1到N进行编号,N 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步长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设定所述预设步长为大于或等于X,且小于或等于Y的正整数,X和Y均为正整数,且X<Y;
依次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处于X、X+1……Y所得的余数,并将计算所得的余数中最小的一个余数对应的取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步长。
可选的,所述坡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41
其中,AvgTemp[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vg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隧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51
其中,AvgTunn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vgTunn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弯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三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52
其中,AvgCurv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Avg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阻力计算单元具体用于,将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进行求和,以计算获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将待处理列车按照预设步长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并对每个待计算单元分别计算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最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减小了坡道、隧道、弯道等列车行驶路段状态突变对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准确度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升列车的附加阻力的获取精度。
并且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在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时,可采用队列的思想实现,有利于减小方法所需的计算量,提高方法实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所受的坡道附加阻力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如图1所示,用于获取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包括:
S101: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
S102: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S103: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S104: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S105: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对于步骤S101,参考图2,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包括:
S1011: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
S1012:按照所述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N个待计算单元,且所述多个待计算单元从车头位置起,从1到N进行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其中,确定所述预设步骤的具体步骤可参考图3,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包括:
S10111:设定所述预设步长为大于或等于X,且小于或等于Y的正整数, X和Y均为正整数,且X<Y;
S10112:依次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处于X、X+1……Y所得的余数,并将计算所得的余数中最小的一个余数对应的取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步长。
其中,X和Y可以为根据经验或实际需求设定的值,例如X可以为45m, Y为51m等,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将待处理列车按照预设步长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并对每个待计算单元分别计算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最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减小了坡道、隧道、弯道等列车行驶路段状态突变对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准确度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升列车的附加阻力的获取精度。
对于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参考公式(1),其单位坡道附加阻力等于其所在位置的坡道千分数,且该坡道千分数在列车上坡时取正值,在列车下坡时取负值。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81
w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82
表示坡道千分数,且列车上坡时取正值,下坡时取负值。
对于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参考公式(2);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83
其中,wr表示待计算单元的单位弯道附加阻力,R表示弯道的曲率半径。
对于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单位隧道附加阻力,参考公式(3);
ws=0.00013·Ls (3);
其中,ws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单位隧道附加阻力,Ls表示隧道长度。
则通常情况下,所述待计算单元的总的单位附加阻力可参考公式(4)和公式(5);
wj=wi+wr+ws (4);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91
其中,l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的总长度,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092
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覆盖的第 i个坡道的坡道千分数,li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覆盖的第i个坡道的长度,lri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覆盖的第i个弯道的长度,Ri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覆盖的第i 个弯道的曲率半径,wsi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覆盖的第i个隧道的单位隧道附加阻力,lsi表示所述待计算单元覆盖的第i个隧道的长度。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直接计算列车在每个位置受到的平均阻力值会占用极大的计算量,因此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省算力的具体计算方法。
以坡道附加阻力为例,在计算坡道附加阻力时,先求出列车的起始位置的坡道附加阻力,再求每个预设步长的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值,求每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值时,采用队列的思想,参考图4,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随着列车位置的改变,虽然列车覆盖在每个坡道、弯道和隧道上的长度在改变,但实际改变的区段只有车头端增加的一部分以及车尾端减小的一部分,其中间车段覆盖的区域受到的阻力值是不变的。一个待计算单元为一个质点,故在下一个待计算单元位置,只要增加一个头部质点的受力,再减去一个尾部质点受力既可得到下一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值。在图4中,每个长方形框中斜线上方的数值为坡道千分数,向上倾斜为上坡,向下倾斜为下坡。斜线下方的数值为坡道长度,在图4中第一个长方形框中的数值表示长度为480米,坡道千分数为7.5‰的坡道,第二个长方形框中的住址表示长度为160米,坡道千分数为2.7‰的坡道。
可选的,参考图5,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包括:
S1021: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101
其中,AvgTemp[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vg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包括:
S1031: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102
其中,AvgTunn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vgTunn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包括:
S1041:根据第三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103
其中,AvgCurv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Avg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参考图6,所述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包括:
S1051:将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进行求和,以计算获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可与上文描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相互对应参照。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用于获取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所述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包括:
质点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
坡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隧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弯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阻力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可选的,所述质点划分单元包括:
步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
列车划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N个待计算单元,且所述多个待计算单元从车头位置起,从1到N进行编号,N 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步长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设定所述预设步长为大于或等于X,且小于或等于Y的正整数,X和Y均为正整数,且X<Y;
依次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处于X、X+1……Y所得的余数,并将计算所得的余数中最小的一个余数对应的取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步长。
可选的,所述坡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121
其中,AvgTemp[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vg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隧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122
其中,AvgTunn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vgTunn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弯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三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GDA0002782054450000131
其中,AvgCurv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表示第i-1 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Avg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阻力计算单元具体用于,将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进行求和,以计算获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相应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将待处理列车按照预设步长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并对每个待计算单元分别计算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最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减小了坡道、隧道、弯道等列车行驶路段状态突变对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准确度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升列车的附加阻力的获取精度。
并且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在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时,可采用队列的思想实现,有利于减小方法所需的计算量,提高方法实行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获取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所述附加阻力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
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
按照所述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N个待计算单元,且所述多个待计算单元从车头位置起,从1到N进行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包括:
设定所述预设步长为大于或等于X,且小于或等于Y的正整数,X和Y均为正整数,且X<Y;
依次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处于X、X+1……Y所得的余数,并将计算所得的余数中最小的一个余数对应的取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步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FDA0002782054440000021
其中,AvgTemp[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vg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FDA0002782054440000022
其中,AvgTunn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vg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包括:
根据第三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FDA0002782054440000023
其中,AvgCurv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Avg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包括:
将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进行求和,以计算获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8.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获取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所述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包括:
质点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按照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多个待计算单元;
坡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隧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弯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阻力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点划分单元包括:
步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确定所述预设步长;
列车划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预设步长,将所述待处理列车划分为N个待计算单元,且所述多个待计算单元从车头位置起,从1到N进行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长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设定所述预设步长为大于或等于X,且小于或等于Y的正整数,X和Y均为正整数,且X<Y;
依次计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总长度处于X、X+1……Y所得的余数,并将计算所得的余数中最小的一个余数对应的取值确定为所述预设步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FDA0002782054440000041
其中,AvgTemp[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vg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ArrayTemp[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坡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FDA0002782054440000042
其中,AvgTunn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vg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ArrayTunn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隧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三预设公式,计算每个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包括:
Figure RE-FDA0002782054440000043
其中,AvgCurve[i]表示第i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的弯道附加阻力,ArrayCurve[i-1+N]表示第i-1+N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AvgCurve[i-1]表示第i-1个待计算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弯道附加阻力,N表示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个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计算单元具体用于,将所有所述待计算单元的坡道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进行求和,以计算获得所述待处理列车的附加阻力。
15.一种附加阻力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1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附加阻力获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010738389.5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3997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8389.5A CN113997988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8389.5A CN113997988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7988A true CN113997988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8389.5A Pending CN113997988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798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8201906A1 (en) * 2002-05-20 2008-05-22 TTG (Holdings) Pty Ltd Method for improving timekeeping and saving energy on long-haul trains
KR101447819B1 (ko) * 2013-05-08 2014-10-10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그네틱 메모리의 테스트 방법
CN105398473A (zh) * 2015-11-30 2016-03-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列车受力的设备和方法
CN108791367A (zh) * 2018-06-01 2018-11-13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列车的节能操纵方法
CN109101670A (zh) * 2018-04-10 2018-12-28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窄轨览车牵引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9858154A (zh) * 2019-01-31 2019-06-0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列车节能运行方法
CN110135097A (zh) * 2019-05-23 2019-08-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确定铁路隧道坡度折减系数的方法
CN110321587A (zh) * 2019-05-10 2019-10-11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数值模拟的轨道车辆隧道空气附加阻力计算方法
CN111169508A (zh) * 2020-01-14 2020-05-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离散化动态规划的列车节能速度曲线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8201906A1 (en) * 2002-05-20 2008-05-22 TTG (Holdings) Pty Ltd Method for improving timekeeping and saving energy on long-haul trains
KR101447819B1 (ko) * 2013-05-08 2014-10-10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그네틱 메모리의 테스트 방법
CN105398473A (zh) * 2015-11-30 2016-03-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列车受力的设备和方法
CN109101670A (zh) * 2018-04-10 2018-12-28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窄轨览车牵引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8791367A (zh) * 2018-06-01 2018-11-13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列车的节能操纵方法
CN109858154A (zh) * 2019-01-31 2019-06-0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列车节能运行方法
CN110321587A (zh) * 2019-05-10 2019-10-11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数值模拟的轨道车辆隧道空气附加阻力计算方法
CN110135097A (zh) * 2019-05-23 2019-08-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确定铁路隧道坡度折减系数的方法
CN111169508A (zh) * 2020-01-14 2020-05-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离散化动态规划的列车节能速度曲线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夕人: "计入列车长度的质量断面法求取列车运行线路附加阻力",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萨殊利,丁培华,贾慧娟: "列车附加阻力的非质点计算方法探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4846A1 (zh) 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计算方法、装置
US2014000585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remaining mileag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US9574886B2 (e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stimating a travel time for a vehicle
CN111784088A (zh) 派单匹配方法、派单匹配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997988A (zh) 一种附加阻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247562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real range of electric vehicles on a map
US11688215B2 (en) Vehic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4940073A (zh) 一种计算车辆剩余续航里程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76683B (zh) 电动车电耗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4936423A (zh) 轮胎准稳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38517B (zh) 车辆行驶速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997984B (zh) 一种变坡点的探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DE102014200610B4 (de) Ermittlung und Anzeige eines normierten Kraftstoffverbrauchs
CN113752898A (zh) 一种纯电动车辆的电池容量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636877A (zh) 车道线调整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04964B (zh) 整车可靠性试验的路线设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5402358B (zh) 一种低能耗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车道级运行方案规划方法
CN115689003A (zh) 磁浮列车气动力预测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60506B (zh) 无人飞行器的路径规划方法、系统、无人飞行器及介质
CN114757796A (zh) 纯电动汽车及其能耗计算方法、装置
CN118025262A (zh) 一种牵引式列车坡度曲线取值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62378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车机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7725386A (zh) 基于电池soc的充电电量优化方法、装置及换电站
CN117233643A (zh) 面向动力电池组电压时序数据的自适应lttb降采样方法
JP2005233815A (ja) 平均旅行時間算出装置、平均リンク旅行時間算出方法及び平均リンク旅行時間データ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