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5207B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5207B
CN113995207B CN202111352950.7A CN202111352950A CN113995207B CN 113995207 B CN113995207 B CN 113995207B CN 202111352950 A CN202111352950 A CN 202111352950A CN 113995207 B CN113995207 B CN 113995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iece
mounting groove
wearable devi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29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5207A (zh
Inventor
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29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5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5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5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5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5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带体;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插接口;所述带体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卡勾部;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而具有锁紧位和解锁位;所述安装槽在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插接口的一侧形成有勾合位置,于所述解锁位,所述卡勾部能够插入所述勾合位置或自所述勾合位置拔出,以使所述带体可插拔地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于所述锁紧位,所述限位件能与插入所述勾合位置的所述卡勾部相勾合,以使所述带体与所述设备主体相锁紧。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使带体和设备主体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拆装。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可穿戴设备一般包括设备主体及带体,设备主体用于向用户展示图像信息,带体用于将设备主体佩戴于用户的头部、腕部或脚部。目前,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特别是腕戴设备,还经常需要考虑与其服饰的搭配,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着装风格为腕戴设备更换相应风格的带体。另外,在带体出现破损或沾染污渍,亦或者设备主体发生故障时,往往需要单独更换带体或设备主体。然而,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与设备主体的拆装过程十分繁琐,用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使带体和设备主体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拆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带体;
安装槽,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所述安装槽具有插接口;
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带体的端部,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卡勾部;以及
限位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而具有锁紧位和解锁位;
所述安装槽在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插接口的一侧形成有勾合位置,于所述解锁位,所述卡勾部能够插入所述勾合位置或自所述勾合位置拔出,以使所述带体可插拔地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于所述锁紧位,所述限位件能与插入所述勾合位置的所述卡勾部相勾合,以使所述带体与所述设备主体相锁紧。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设有复位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能向所述锁紧位复位。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卡勾部对应设置为两个。
可选地,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侧,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位,所述卡勾部能自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复位件的一侧插入所述勾合位置;两个所述限位件自所述解锁位相背滑动,能到达所述锁紧位。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件能被驱动至所述解锁位,并抵接于所述活动件;
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位,所述活动件朝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能抵推两个所述限位件相背运动至所述锁紧位;
当所述活动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件抵接于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限位件被卡固于所述锁紧位。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动件,能使所述活动件具有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的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部分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深方向并行于所述活动件的运动方向,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安装孔,且一端自然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外,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调节孔,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导向部和抵推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孔,所述抵推部用于在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抵推部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抵推斜面,所述限位件设有与相对的所述第一抵推斜面相并行的第二抵推斜面,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活动件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抵推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推斜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调节孔在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抵推部被限位于所述限位凸部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活动件自脱出所述调节孔。
可选地,所述抵推部还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槽凸设的第二导向部,所述安装槽对应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带体,一所述卡勾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的靠近所述插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部,和/或,所述卡勾部远离所述带体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向部,以引导所述卡勾部插入所述勾合位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插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卡勾部的靠近所述带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配合,能限制所述卡勾部自脱出于所述勾合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导向部设置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四导向部设置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相并行的倒角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设置为凸弧面,另一者设置为凹弧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具有在所述限位件的滑动方向上分布的两第一槽壁,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锁紧位与所述第一槽壁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壁设有让位通道,所述插接口通过所述让位通道连通于所述勾合位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内形成有第二导向槽,所述限位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具有在所述连接件的插拔方向上分布的两第二槽壁,所述勾合位置凹设于一所述第二槽壁,所述插接口贯穿于另一所述第二槽壁设置,两所述第二槽壁之间限位形成所述第二导向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限位件能够在安装槽内滑动,当限位件被驱动至解锁位,用户可将卡勾部自勾合位置拔出,从而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带体的拆卸,且用户还能将卡勾部自插接口插入至勾合位置,而后,再驱使限位件滑动至锁紧位,卡勾部即被限位件勾合,而被限位于勾合位置,带体将被锁紧于设备主体,由此,用户还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带体。因此,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和设备主体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拆装,有利于提升用户更换带体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上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下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和限位件一实施例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和限位件一实施例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限位件和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活动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和设备主体在进行装配的初使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可穿戴设备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的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和设备主体在进行装配的中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可穿戴设另一剖视图;
图13为图9中的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和设备主体在进行装配的最终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理解,可穿戴设备包括:可佩戴于手腕的手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可佩戴于脚腕的运动监测模块,以及可佩带于头部的3D显示设备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0、带体200;
安装槽300,设于设备主体100的端部,安装槽300具有插接口310;
连接件400,连接于带体200的端部,连接件400设置有卡勾部410;以及
限位件500,滑动设置于安装槽300内,而具有解锁位和锁紧位;
安装槽300在限位件500的背离插接口310的一侧形成有勾合位置330,于解锁位,卡勾部410能够插入勾合位置330或自勾合位置330拔出,以使带体200可插拔地连接于设备主体100;于锁紧位,限位件500能与插入勾合位置330的卡勾部410相勾合,以使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锁紧。
当进行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装配时,先驱使限位件500滑动至解锁位,以使自插接口310插入安装槽300的卡勾部410能越过限位件500进入勾合位置330,而后驱使限位件500滑动至锁紧位,以使限位件500与卡勾部410相勾合,即可使带体200被锁紧于设备主体100。
当进行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拆卸时,驱使限位件500自锁紧位滑动至解锁位,此时,勾合位置330的卡勾部410不再与限位件500相勾合,也就不再受到限位件500的限制,卡勾部410能够自勾合位置330经插接口310拔出安装槽300,带体200也就随之脱离于设备主体100。
在本发明中,限位件500能够在安装槽300内滑动,当限位件500被驱动至解锁位,用户可将卡勾部410自勾合位置330拔出,从而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带体200的拆卸,且用户还能将卡勾部410自插接口310插入至勾合位置330,而后,再驱使限位件500滑动至锁紧位,卡勾部410即被限位件500勾合,而被限位于勾合位置330,带体200将被锁紧于设备主体100,由此,用户还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带体200。因此,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拆装,有利于提升用户更换带体200的操作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穿戴设备还设有复位件600,限位件500在复位件600的作用下能向锁紧位复位。由此,可通过复位件600对限位件500施加作用力,使限位件500稳定处于锁紧位,以供卡勾部410稳定勾合,从而保障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之间稳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在安装槽300内设置限位结构,以在锁紧位对限位件500进行限制,用户需解除限位件500与该限位结构之间的配合,才能驱使限位件500向解锁位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件500和卡勾部410对应设置为两个。在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装配后,一个卡勾部410对应地勾合于一个限位件500,如此,有利于增强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当带体200受到拉扯时,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连接处受力也能比较均匀,而不至于对限位件500和卡勾部410的结构造成破坏,有利于保障限位件500和卡勾部41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连接件400包括第一连接部420和第二连接部430,第一连接部420连接于带体200,一卡勾部410通过一第二连接部43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20。可以理解,第二连接部430的延伸方向将与带体200的延伸方向相并行,第二连接部430的一端设置有卡勾部410,在卡勾部410插入勾合位置330时,第二连接部430至少部分进入安装槽300内。第二连接部430的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20,以间接通过第一连接部420连接于带体200,从而提升连接件400与带体200的连接稳定性。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20嵌设于带体200内,第二连接部430自带体200内部向外凸设于带体200的端部,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连接件400与带体200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420也可以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与带体200相连接,亦或者,不设置第一连接部420,卡勾部410直接通过第二连接部430连接于带体200的端部,而在第二连接部430的另一端设置嵌设凸部,带体200的端部对应设置嵌设凹槽,同样可保证连接件400与带体200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9至图13所示,两个限位件500分别设置于复位件600的相对两侧,当限位件500处于解锁位,卡勾部410能自限位件500的背离复位件600的一侧插入勾合位置330;两个限位件500自解锁位相背滑动,能到达锁紧位。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复位件600作用于两个限位件500,而使两个限位件500能被同步带动至锁紧位,以供位于勾合位置330的卡勾部410勾合,从而保障两个限位件500和两个卡勾部410相对应勾合的可靠性,以确保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的稳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复位件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件设于两个复位件之间,一复位件作用于一限位件,而使对应的限位件能向锁紧位复位,而卡勾部自两个限位件之间插入勾合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2所示,复位件600包括活动件610,活动件610活动连接于安装槽300,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活动件610处于第一位置,限位件500能被驱动解锁位,并抵接于活动件610;当限位件500处于解锁位,活动件610朝第二位置运动,能抵推两个限位件500相背运动至锁紧位;当活动件610运动至第二位置,活动件610抵接于限位件500,以使限位件500被卡固于锁紧位。活动件61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活动件610运动至第一位置,限位件500可在解锁位和锁紧位之间运动,此时,当限位件500处于解锁位,限位件500将与活动件610相抵接,卡勾部410可插入勾合位置330或自勾合位置330拔出。之后,活动件610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即可抵推两个限位件500相背运动,当活动件610运动到第二位置,限位件500也就被抵推至锁紧位,而能与插入勾合位置330的卡勾部410相勾合。此后,活动件610能稳定处于第二位置,活动件610位于两个限位件500之间,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限位件500,由此,限位件500的相向运动被限制,也就被卡固于锁紧位,而能与卡勾部410稳定勾合,以使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锁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复位件为设置在两个限位件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限位件,当限位件处于锁紧位,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无外力作用下,受到弹性件的作用,限位件能够稳定处于锁紧位,也即同样能使限位件被卡固于锁紧位。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安装槽300开设有调节孔340,活动件610包括第一导向部612和抵推部613,如图10和图12所示,第一导向部612活动连接于调节孔340,抵推部613用于在安装槽300内与限位件500相配合。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612适配穿设于调节孔340并滑动连接于调节孔340,第一导向部612沿调节孔340的孔深方向运动,能引导活动件6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抵推部613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300内,而能抵推限位件500。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孔340应设置为通孔,第一导向部612将显露于外,以便用户能作用第一导向部612,而驱使活动件610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安装槽300的槽壁设置有滑轨,活动件610沿该滑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抵推部613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抵推斜面614,限位件500设有与相对的第一抵推斜面614相并行的第二抵推斜面511,限位件500与活动件610相抵接时,第一抵推斜面614与第二抵推斜面511相贴合。如此,当限位件500处于解锁位,驱使活动件61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活动件610的第一抵推斜面614将抵推限位件500的第二抵推斜面511,活动件610的第一抵推斜面614即与限位件500的第二抵推斜面511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能够将两限位件500自解锁位相背推动至锁紧位。本实施例中,活动件610通过第一抵推斜面614与限位件500的第二抵推斜面511配合,能使活动件610与限位件500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分布,以避免活动件610与限位件500之间的应力过大而导致活动件610或限位件500的结构受到破坏。而且,在活动件610抵推限位件500时,第一抵推斜面614与第二抵推斜面511互相配合,可对活动件610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活动件610也能平稳地向限位件500施加抵推力。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3所示,复位件600还包括弹性件620,弹性件620作用于活动件610,能使活动件610具有向第二位置运动的趋势。可以理解,当活动件610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弹性件620被弹性压缩,而积蓄弹性势能,当活动件610处于第一位置时,无外力作用下,弹性件620将释放弹性势能,而驱使活动件610向第二位置运动。而当活动件610到达第二位置,弹性件620恢复自然状态,或者仍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但受其他限制,而不再释放弹性势能,如此,即可使活动件610能够稳定处于第二位置,从而能使限位件500被卡固于锁紧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安装槽300设置有其他限位结构,以供第二位置的活动件610卡合,在解除该限位结构与活动件610的配合后,方可驱使活动件610向第一运动,如此,同样能够将限位件500卡固于锁紧位。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活动件610的位于安装槽300内的部分开设有安装孔611,安装孔611的孔深方向并行于活动件610的运动方向,弹性件620收容于安装孔611,且一端自然凸出于安装孔611外,并连接于安装槽300。也即,弹性件620的一端能与安装槽300保持相对固定,另一端能与活动件610保持相对固定,当活动件610与安装槽300发生相对运动时,弹性件620即对应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活动件610的位于安装槽300内的部分,也即抵推部613上开设安装孔611,以供弹性件620安装,安装孔611可为弹性件620的压缩、伸长提供导向作用。当活动件610处于第一位置,弹性件620处于弹性压缩状态,活动件610向第二位置运动,弹性件620随之释放弹性势能,当活动件610处于第二位置,可以是弹性件620恢复自然状态,活动件610即可稳定处于第二位置;也可以是,弹性件620仍具有一定的压缩量,此时,抵推部613将抵于调节孔340的孔口,而不能继续运动以供弹性件620的弹性势能完全释放,如此,活动件610也可稳定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弹性件620可以是弹簧621、弹片、弹性橡胶或弹性硅胶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抵推部和安装槽,如此,当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弹性件还可处于弹性伸长状态,对应地,当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弹性件可以恢复自然状态。
进一步地,限位件500和卡勾部410之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引导卡勾部410插入的导向部。其中,限位件500应在靠近插接口310的一侧设置第三导向部,卡勾部410应在远离带体200的一侧设置第四导向部,导向部可以是斜面结构或者弧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同时设置为弧面结构时,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不同为凹弧面结构,也即,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中的至少一者为凸弧面结构,特别地,此时,将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同时设置为凸弧面结构,能实现较优的导向效果。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限位件500的靠近插接口3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512,卡勾部410远离带体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411,如图9所示,在卡勾部410插入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512和第二导向斜面411相配合,以引导卡勾部410进入勾合位置330。
可以理解,在弹性件620的作用下,活动件610将自然维持在如图10所示的第二位置,而使限位件500被卡固于锁紧位。在安装带体200时,两卡勾部410自插接口310插入一段距离后,卡勾部410将抵于限位件500,此时,第一导向斜面512贴合于第二导向斜面411,用户适当施力后,作用力将由连接件400经限位件500传递至活动件610,直至活动件610在其调节孔340的孔深方向上的受力能够对弹性件620产生压缩,而使活动件610向第一位置运动,两限位件500也就能够分别在两卡勾部410的作用下相向运动。当两限位件500被抵推至解锁位,卡勾部410即可进入到勾合位置330,此后,卡勾部410对限位件500不再具有沿限位件500的运动方向上的分力,弹性件620的弹性势能释放,而带动活动件610回到第二位置,限位件500也就被抵推至锁紧位,从而能够与卡勾件相勾合,如此,即方便快捷地完成了带体200的安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用户按压第一导向部显露于调节孔的部位,驱使活动件运动至第一位置,如此,限位件即不会受到活动件的限位,即使限位件仍处于锁紧位,卡勾部插入也能轻松地将限位件抵推至解锁位,而轻松地进入勾合位置,而后,再撤去对活动件的作用力,活动件即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第二位置运动,而抵推限位件回到锁紧位,以与卡勾部相勾合,从而完成带体的安装。
进一步地,限位件500的背离插接口3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卡勾部410的靠近带体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能限制卡勾部410自脱出于勾合位置330。具体而言,当活动件610在弹性件620的作用下,处于第二位置,而限位件500对应处于锁紧位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抵接配合,以使用户在拉拔带体200时,限位件500受到的来自卡勾部410的作用力在其滑动方向上的分力不足以克服活动件610的抵推力,用户也就无法将勾合部410拔出勾合位置330;当用户驱动活动件610,使其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即使限位件500仍处于锁紧位,但由于活动件610不再抵推限位件500,用户拉拔带体200时,第二限位部将抵推第一限位部,以便用户拔出勾合部410。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限位件500的背离插接口3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倒角斜面513,卡勾部410的靠近带体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斜面412,第一倒角斜面513与第二倒角斜面412相并行设置,以限制卡勾部410自脱出于勾合位置330。
如图13所示,在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装配后,卡勾部410处于勾合位置330,卡勾部410与限位件500相勾合,活动件610自然处于第二位置。若用户直接拉拔带体200,第一倒角斜面513和第二倒角斜面412相互作用,限位件500受到的来自卡勾部410的作用力在其滑动方向上的分力不足以克服活动件610的抵推力,也即,限位件500在其滑动方向上的受力为零,无法抵推活动件610离开第二位置,由此,限位件500能处于锁紧位与卡勾部410稳定勾合,带体200即稳定连接于设备主体100。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倒角斜面513与第二倒角斜面412相配合,能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限制用户将卡勾部410自勾合位置330拔出。
在拆卸带体200时,用户应按压第一导向部612显露于调节孔340的部位,驱使活动件610运动至图12所示的第一位置,限位件500即不会受到活动件610的限位。用户拉拔带体200,卡勾部410对限位件500的作用力即可抵推限位件500在安装槽300内滑动。当限位件500被抵推至解锁位,卡勾部410也对应从勾合位置330退出,用户即可轻松地将卡勾部410自插接口310拔出,以使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脱离。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倒角斜面513与第二倒角斜面412相配合,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以引导卡勾部410自勾合位置330拔出。而后,撤去对活动件610的作用力,活动件610即可在弹性件620的作用下回到如图10所示的第二位置,以在下一次带体200安装时供卡勾部410插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于限位件500而言,第一倒角斜面513与限位件500的运动方向的夹角小于第一导向斜面512与限位件500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一般而言,前者小于45度设置,后者大于45度设置,如此,同样在活动件61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导向斜面512和第二导向斜面411的配合,能引导卡勾部410插入勾合位置330,而第一倒角斜面513与第二倒角斜面412的配合,能够限制卡勾部410自勾合位置330拔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设置为凸弧面,另一者设置为凹弧面,如此,同样可以削减卡勾部对限位件的作用力在限位件的滑动方向的分力;亦或者,还可适当处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表面,以适当增大二者的摩擦系数,以抵消卡勾部对限位件的作用力在限位件的滑动方向的部分分力。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300具有在限位件500的滑动方向上分布的两第一槽壁301,限位件500在锁紧位与第一槽壁301相抵接。也即,当限位件500位于锁紧位,第一槽壁301和处于第二位置的活动件610将在限位件500的滑动方向上分别抵接于限位件500的两侧,如此,限位件500即可被卡固于锁紧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安装槽300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在限位件500处于锁紧位时在限位件500的背离活动件610的一侧与限位件500相抵接,如此,也可确保限位件500能被卡固于锁紧位。
进一步地,第一槽壁301设有让位通道360,插接口310通过让位通道360连通于勾合位置330。可以理解,当限位件500处于锁紧位,卡勾部410无法通过让位通道360进入或退出勾合位置330,让位通道360用以在卡勾部410于勾合位置330与限位件500相勾合时供第二连接部430容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限位件500开设让位口,以供第二连接部430穿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槽300内形成有第二导向槽320,限位件500滑动设置于第二导向槽320,并且可沿第二导向槽320的延伸方向在自由位和锁紧位之间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与限位件滑动连接的导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安装槽300具有在连接件400的插拔方向上分布的两第二槽壁302,勾合位置330凹设于一第二槽壁302,插接口310贯穿于另一第二槽壁302设置,两第二槽壁302之间限位形成第二导向槽320。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320直接由两第二槽壁302构造出,有利于简化安装槽300的结构,以便于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320也可以由安装槽300的槽壁凹陷形成。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插接口310和勾合位置330均对应于卡勾部410而设置为两个,一个让位通道360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一个插接口310和一个勾合位置330。如此,能够方便于卡勾部410的对位,卡勾部410自对应的插接口310进入,即可经对应的让位通道360到达对应的勾合位置33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槽壁302可以仅设置一个插接口310,两个卡勾部410均能自该插接口310插入,另一第二槽壁302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勾合位置330,而供两个卡勾部410插入、容置,如此,能够简化安装槽300的结构,以便于加工。
可选地,如图5所示,设有插接口310的第二槽壁302的背离安装槽300的一侧形成有让位槽700,带体200连接于设备主体100后,带体200的端部将卡合于让位槽700,以避免在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连接处之间产生接缝,不仅可避免影响可穿戴设备的外观美观度,还能避免灰尘进入安装槽300。
进一步地,调节孔340在靠近安装槽300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凸部341,导向部和抵推部613被限位于限位凸部341的两侧,以限制活动件610自脱出调节孔340。当第一导向部612朝靠近安装槽300的方向运动,抵推部613将受到限位凸部341限制;当第一导向部612朝远离安装槽300的方向运动,第一导向部612将抵止于限位凸部341。如此,活动件610即能稳定连接于调节孔340,即使在活动件610相对安装槽300运动的过程中,活动件610亦不会脱出调节孔340。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抵推部613还设有朝向安装槽300凸设的第二导向部615,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槽300对应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50,第二导向部615活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350。第一导向槽350的延伸方向并行于调节孔340的孔深方向,第二导向部615与第一导向槽350相配合,用以引导抵推部6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能够提升活动件610运动的平稳性。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导向槽350与勾合位置330形成于同一第二槽壁30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槽也可形成于插接口310所在的第二槽壁30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设备主体100具有壳体110,壳体110分为上壳111和下壳1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可穿戴设备在佩戴于人体后用于贴合于人体皮肤的一侧(也即佩戴侧)为下,与佩戴侧相对的另一侧即为上。下面将以这个参考系做基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10的具体结构。
如图4所示,调节孔340贯穿下壳112的上下表面设置,限位凸部341沿下壳112的上表面向调节孔340内延伸适当的深度;如图3所示,安装槽300设置于上壳111,并贯穿上壳111的下表面设置。上壳111与下壳112相连接后,上壳111的下表面配合于下壳112的上表面,调节孔340与安装槽300相对,以使调节孔340连通于安装槽300,调节孔340和安装槽300分设于限位凸部341的两侧,下壳112相对安装槽300的部分,也即调节孔340周围的部分下壳112,即作为安装槽300的底壁。如此,用户佩戴该可穿戴设备后,下壳112的下表面将与皮肤相接触,调节孔340也即不会显露于外,有利于保障可穿戴设备的外观美观度。
进一步地,活动件610可在第一导向槽350和调节孔340的导向下,可相对安装槽300上下运动。具体地,安装孔611开设于抵推部613的远离第一导向部612的一端,且安装孔611的自由端朝上贯穿抵推部613的端部,弹性件620设置为弹簧621,弹簧621装设于安装孔611内,在弹簧621的自然状态下,活动件610处于第二位置,弹簧621的一端抵于安装孔611的孔底壁,另一端抵于安装槽300的顶壁。活动件610从第二位置向上运动即可到达第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621将被压缩,由此,当活动件610处于第一位置,而又不受外力作用下,活动件610将在弹簧62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弹簧621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直至弹簧621恢复原长,活动件610到达第二位置。可以理解,如图10所示,抵推部613的第一抵推斜面614斜向下设置,如此,当活动件610至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即可通过第一抵推斜面614抵推第二抵推斜面511,而将两限位件500自解锁位相背推动至锁紧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带体;
安装槽,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所述安装槽具有插接口;
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带体的端部,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卡勾部;以及
限位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而具有锁紧位和解锁位;
所述安装槽在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插接口的一侧形成有勾合位置,于所述解锁位,所述卡勾部能够插入所述勾合位置或自所述勾合位置拔出,以使所述带体可插拔地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于所述锁紧位,所述限位件能与插入所述勾合位置的所述卡勾部相勾合,以使所述带体与所述设备主体相锁紧;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设有复位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能向所述锁紧位复位;
所述复位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卡勾部对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侧,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位,所述卡勾部能自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复位件的一侧插入所述勾合位置;
当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件能被驱动至所述解锁位,并抵接于所述活动件;
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位,所述活动件朝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能抵推两个所述限位件相背运动至所述锁紧位;
当所述活动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件抵接于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限位件被卡固于所述锁紧位;
所述复位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动件,能使所述活动件具有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部分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深方向并行于所述活动件的运动方向,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安装孔,且一端自然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外,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调节孔,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导向部和抵推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孔,所述抵推部用于在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部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抵推斜面,所述限位件设有与相对的所述第一抵推斜面相并行的第二抵推斜面,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活动件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抵推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推斜面相贴合;
和/或,所述调节孔在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抵推部被限位于所述限位凸部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活动件自脱出所述调节孔;
和/或,所述抵推部还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槽凸设的第二导向部,所述安装槽对应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带体,一所述卡勾部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靠近所述插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部,和/或,所述卡勾部远离所述带体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向部,以引导所述卡勾部插入所述勾合位置;
和/或,所述限位件的背离所述插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卡勾部的靠近所述带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配合,能限制所述卡勾部自脱出于所述勾合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部设置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和/或,所述第四导向部设置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相并行的倒角斜面;或,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设置为凸弧面,另一者设置为凹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在所述限位件的滑动方向上分布的两第一槽壁,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锁紧位与所述第一槽壁相抵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设有让位通道,所述插接口通过所述让位通道连通于所述勾合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形成有第二导向槽,所述限位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在所述连接件的插拔方向上分布的两第二槽壁,所述勾合位置凹设于一所述第二槽壁,所述插接口贯穿于另一所述第二槽壁设置,两所述第二槽壁之间限位形成所述第二导向槽。
CN202111352950.7A 2021-11-16 2021-11-16 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3995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2950.7A CN113995207B (zh) 2021-11-16 2021-11-16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2950.7A CN113995207B (zh) 2021-11-16 2021-11-16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5207A CN113995207A (zh) 2022-02-01
CN113995207B true CN113995207B (zh) 2024-03-08

Family

ID=7992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2950.7A Active CN113995207B (zh) 2021-11-16 2021-11-16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52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7279A (zh) * 2019-12-25 2020-03-24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JP2021038843A (ja) * 2019-09-04 2021-03-11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コネクタ、電子装置、ウェアラブル装置、及び、組立方法
CN212912015U (zh) * 2020-07-06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2912016U (zh) * 2020-09-25 2021-04-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连接机构和穿戴设备
CN113180344A (zh) * 2021-06-16 2021-07-3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CN113598494A (zh) * 2021-08-27 2021-1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38843A (ja) * 2019-09-04 2021-03-11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コネクタ、電子装置、ウェアラブル装置、及び、組立方法
CN110897279A (zh) * 2019-12-25 2020-03-24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12912015U (zh) * 2020-07-06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2912016U (zh) * 2020-09-25 2021-04-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连接机构和穿戴设备
CN113180344A (zh) * 2021-06-16 2021-07-3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CN113598494A (zh) * 2021-08-27 2021-1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5207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8853B (zh) 基板對基板連接器
CN105284010B (zh) 线缆连接器
CN105308797B (zh) 线缆连接器
US9176287B2 (en) Connector and plug that incorporates same
US8382498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or
US20070004258A1 (en) Card connector
TWM508140U (zh) 具有鎖扣與解鎖機構的連接器
CN11020036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带体及带体连接结构
JPH0420947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240639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 lock mechanism
KR20160118145A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3180344A (zh)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CN113995207B (zh) 可穿戴设备
TW201628281A (zh) 具有鎖扣與解鎖機構的連接器
CN114145549B (zh) 可穿戴设备
TWM590323U (zh) 具有解鎖功能的插頭連接器
CN110934387B (zh) 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
KR101839388B1 (ko) 레버타입 커넥터
KR101164362B1 (ko) 와이어 투 보드 커넥터
US20050009396A1 (en) Expanding slot adapter of expanding card
CN210120930U (zh) 腕带模组及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
KR20180014479A (ko) 헬멧용 원터치 버클
JP4431166B2 (ja) コネクタ
CN214625571U (zh) 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798012U (zh) 拉带式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