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0913A -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0913A
CN113990913A CN202111274615.XA CN202111274615A CN113990913A CN 113990913 A CN113990913 A CN 113990913A CN 202111274615 A CN202111274615 A CN 202111274615A CN 113990913 A CN113990913 A CN 113990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panel substrate
holes
bending part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46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杉
周超
王作家
王亚明
庞孟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46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0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0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在该曲面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基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显示面板基板在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弯折;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位于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弯折部位于显示面板基板的所述长边处的侧面,弯折部连接显示面板基板和IC绑定组件,定义弯折部中,位于显示面板基板的侧面和IC绑定组件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且第一区域具有多个贯穿弯折部的通孔。将IC绑定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的一侧,可有效降低曲面显示面板IR drop,保证IC的良好驱动性能;设置通孔可以有效释放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避免在弯折中IC绑定组件易发生断裂、膜层结构易发生脱落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C型产品为柔性曲面的OLED产品新应用形态,平面显示面板在长边方向上弯折形成C型产品。产品尺寸为长边较短边大许多,比如一些产品中,尺寸为长边300mm*短边40mm,沿着短边,长边中间位弯折成固定曲率(R 80mm~200mm)的半圆形产品,如图1所示。在显示面板基板与IC绑定(bonding)工艺中,IC如果放置在短边,常规IC尺寸大于短边尺寸,驱动行数大于2500,导致IC无法驱动或导致IR drop过大,如此使得短边Bonding方案因产品宽度限制,可行性较低。
因此,关于曲面显示面板的研究有待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曲面显示面板,该曲面显示面板中的IC绑定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有效解决曲面显示面板IR drop过大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曲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弯折;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所述IC绑定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所述长边处的侧面,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和所述IC绑定组件,其中,定义所述弯折部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侧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弯折部的通孔。由此,将IC绑定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的一侧,可以有效降低曲面显示面板IR drop,保证IC的良好驱动性能;而且,在弯折部的第一区域设置通孔,可以有效释放在弯折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以及显示面板基板沿长边的延伸方向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而避免在上述的两次弯折中IC绑定组件易发生断裂、弯折部中各个膜层结构易发生脱落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通孔呈多行多列阵列排布,所述通孔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0~150微米;在所述弯折部宽度的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80~100微米;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3微米;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弯折部宽度的方向上,所述通孔呈条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通孔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条形状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3~6毫米;所述通孔的宽度为2~4微米;所述通孔的长度为1~1.3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曲面显示面板还包括:背膜,所述背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且覆盖所述弯折部的背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的背面,且所述背膜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槽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背膜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在所述弯折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在所述背膜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槽的内部;所述开槽口贯穿所述背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具有多个长边,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位于同一个所述长边的一侧,或者位于不同所述长边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您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具有长边和短边;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所述长边处的侧面;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所述IC绑定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连接,制作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定义所述弯折部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侧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弯折部的通孔;所述IC绑定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使的将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基板背面的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弯折,得到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由此,在上述制作方法中,将IC绑定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的一侧,可以有效降低曲面显示面板IR drop,保证IC的良好驱动性能;而且,在弯折部的第一区域形成通孔,可以有效释放在弯折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以及显示面板基板沿长边的延伸方向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而避免在上述的两次弯折中IC绑定组件易发生断裂、膜层结构易发生脱落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将IC绑定组件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之前,以及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弯折之前,制作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贴合背膜,且所述背膜覆盖所述弯折部的背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的背面,使得所述背膜与所述弯折部同时发生弯折,其中,所述背膜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槽口。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由此,该显示装置的IR drop较小,IC驱动性能较佳,大大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且产品良率较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为C型的柔性曲面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从曲面显示面板中设置IC绑定组件的长边看向曲面显示面板侧面的示意图,即从图5中x方向看向曲面显示面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从曲面显示面板中不设置IC绑定组件的长边看向曲面显示面板侧面的示意图,即从图5中y方向看向曲面显示面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图2在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之前、且显示面板基板弯折之前的曲面显示面板正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在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之后、且显示面板基板弯折之前的曲面显示面板背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图4中弯折部沿A-A’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从曲面显示面板中设置IC绑定组件的长边看向曲面显示面板侧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图7在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之前、且显示面板基板弯折之前的曲面显示面板正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曲面显示面板中设置背膜时图4中沿A-A’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曲面显示面板中设置背膜时图4中第一区域S中沿长边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在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之前、且显示面板基板弯折之前的曲面显示面板正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弯折部和IC绑定组件向显示面板基板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2至图5(其中,图2为从曲面显示面板中设置IC绑定组件的长边看向曲面显示面板侧面的示意图,即从图5中x方向看向曲面显示面板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从曲面显示面板中不设置IC绑定组件的长边看向曲面显示面板侧面的示意图,即从图5中y方向看向曲面显示面板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图2在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之前、且显示面板基板弯折之前的曲面显示面板正面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在IC绑定组件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之后、且显示面板基板弯折之前的曲面显示面板背面的平面示意图),该曲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基板10,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具有长边11和短边12,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在所述长边11的延伸方向上弯折;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20,所述IC绑定组件2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背面13(显示面板基板还具有与背面13相对设置的正面14,正面14用于显示画面);弯折部30,所述弯折部3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所述长边11处的侧面,所述弯折部30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和所述IC绑定组件20,其中,定义所述弯折部30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侧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20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S,且所述第一区域S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弯折部30的通孔31。由此,将IC绑定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的一侧,可以有效降低曲面显示面板IR drop,保证IC绑定组件中的IC对显示面板基板的良好驱动性能;而且,在弯折部的第一区域S设置通孔,可以有效释放在弯折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以及显示面板基板沿长边的延伸方向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而避免在上述的两次弯折中IC绑定组件易发生断裂、弯折部中各个膜层结构易发生脱落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曲面显示面板可以为C型的柔性曲面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C型的柔性曲面显示面板的曲率半径R为80mm~200mm,即平面显示面板在长边方向上弯折形成C型柔性曲面显示面板。如背景技术部分记载的,在显示面板基板与IC绑定(bonding)工艺中,若将IC绑定在显示面板基板短边的一侧,由于短边较短,会导致IC无法驱动或导致IR drop过大,如此使得短边Bonding方案因产品宽度限制,可行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将IC绑定在显示面板基板长边的一侧,发明人发现可以很好的解决IR drop过大或IC取法驱动的技术问题。然而,发明人进一步发现,若将IC绑定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IC绑定组件会发生两次弯折,即IC绑定组件帮到至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之后,IC绑定组件反折至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此为第一次弯折,IC绑定组件反折至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之后,IC绑定组件随着显示面板基板沿长边方向的弯折而弯折,即为第二次弯折,上述两次弯折会导致IC绑定组件内部产生较大的应力,进而发生裂痕或膜层结构发生脱落等不良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在IC绑定组件和显示面板基板之间设置弯折部,并通过在弯折部设置多个通孔,通孔的设置可以大大释放弯折部因弯折而产生的应力,进而避免发生裂痕或膜层结构发生脱落等不良现象。
其中,弯折部是与显示面板基板同时制作完成的,两者为一体结构,弯折部即为显示面板基板中的各层绝缘层延伸出的部分区域。另外,显示面板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周边区,弯折部设置在周边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基板的正面14和背面13是根据显示面板基板显示画面的一侧定义的,即显示面板基板显示画面的一侧为正面,而另一侧即为背面。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和短边应作广义理解,即长边的长度大于短边的长度,而长边和短边的具体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产品灵活设置其尺寸即可,在此不作限制要求。还有,显示面板基板沿其长度方向弯折之后会产生一个凸起结构,很显然,凸起结构具有一个凹面和凸面,其中,在一些示例中,正面可以为凸面,显示画面,背面为凹面;在另一些示例中,正面可以为凹面,显示画面,背面为凸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6(图6为图4中弯折部30沿A-A’的截面图),通孔31呈多行多列阵列排布,所述通孔31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第一,在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31之间的间距d1为100~150微米,比如d1为100微米、110微米、120微米、130微米、140微米或150微米,其中,不同的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d1可以均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只要介于100~150微米之间即可,在此不做限制要求;
第二,在弯折部宽度的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31之间的间距d2为80~100微米,比如d2为80微米、85微米、90微米、960微米或100微米,其中,不同的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d2可以均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只要介于8~100微米之间即可,在此不做限制要求;
第三,通孔31的孔径r为1~3微米,比如r为1微米、1.5微米、2微米、2.5微米或3微米,其中,不同的通孔的孔径r可以均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只要介于1~3微米之间即可;
第四,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通孔的孔径是指上述形状的边缘线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间距,比如通孔为圆形时,孔径即为圆的直径,若通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时,孔径即为椭圆的长轴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满足上述条件时,通孔的分布密度适宜,使得弯折部不仅可以很好的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而且还同时保证较佳的支撑作用,避免弯折部发生不需要的变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弯折部发生弯折之后,相比弯折之前,通孔之间的间距以及通孔的孔径会发生变化,甚至通孔的形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根据显示面板基板的厚度和显示面板基板的弯折程度的不同,通孔之间的间距以及通孔的孔径在弯折部弯折之后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所以上述d1、d2以及r的参数均是指弯折部发生弯折之前(即IC绑定组件反折至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之前),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和通孔的孔径大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参照图7和图8,在弯折部宽度的方向上,所述通孔31呈条形状。由此,条形状的通孔在制作时比较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通孔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在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条形状的所述通孔31之间的间距d3为3~6毫米,比如d3为3毫米、3.5毫米、4.0毫米、4.5毫米、5毫米、5.5毫米或6毫米,其中,不同的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d1可以均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只要介于3~6毫米之间即可,在此不做限制要求;
所述通孔的宽度d4为2~4微米,比如d4为2毫米、2.5毫米、3.0毫米、3.5毫米或4毫米,其中,不同的通孔的宽度d4可以均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只要介于2~4毫米之间即可,在此不做限制要求;
所述通孔的长度d5为1~1.3毫米,比如d5为1毫米、1.1毫米、1.2毫米或1.3毫米,其中,不同的通孔的长度d5可以均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只要介于1~1.3毫米之间即可,在此不做限制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条形状的多个通孔满足上述条件时,通孔的分布密度适宜,使得弯折部不仅可以很好的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而且还同时保证较佳的支撑作用,避免弯折部发生不需要的变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弯折部发生弯折之后,相比弯折之前,通孔之间的间距以及通孔的孔径会发生变化,甚至通孔的形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根据显示面板基板的厚度和显示面板基板的弯折程度的不同,通孔之间的间距d3、通孔的宽度d4以及通孔的长度d5在弯折部弯折之后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所以上述通孔之间的间距d3、通孔的宽度d4以及通孔的长度d5的参数均是指弯折部发生弯折之前(即IC绑定组件反折至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之前)通孔之间的间距d3、通孔的宽度d4以及通孔的长度d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9和图10(图9为设置背膜时图4中沿A-A’的截面图,图10为图4中第一区域S中沿长边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图),该曲面显示面板还包括:背膜40,所述背膜4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背面13,且背膜40覆盖所述弯折部30的背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20的背面,且所述背膜40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槽口41。由此,背膜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为显示面板提供支撑作用,而且开槽口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而更好的提高曲面显示面板的良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背膜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第一,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弯折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31在所述背膜4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槽41的内部,即是说,通孔的孔径或条形状通孔的宽度小于开槽口41的宽度,条形状通孔的长度也是小于等于开槽口41的长度;
第二,如图9和图10所示,开槽口41贯穿所述背膜4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至少之一的开槽口,可以更好的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提高产品良率,而且还有助于背膜与显示面板基板、弯折部以及IC绑定组件的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背膜可以为PI膜、高分子泡沫等膜层,而且,背膜与显示面板基板、弯折部以及IC绑定组件的贴合可以通过胶层(比如OCA胶)进行粘接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2-图5以及图7-图8和图11,显示面板基板具有多个长边11(图中以包含两个长边11,两个短边为例12,即显示面板基板在弯折之前为矩形状),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20(图中以包含两个IC绑定组件20为例),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20位于同一个所述长边11的一侧,或者位于不同所述长边11的一侧。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5以及图7-图8,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的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20位于同一个所述长边11的一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的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20位于不同所述长边11的一侧,此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需要在两个长边均设置弯折部30。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您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2-图5,曲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基板10,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具有长边11和短边12;弯折部30,所述弯折部3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所述长边11处的侧面;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20,所述IC绑定组件20通过所述弯折部30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连接,制作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
S100:定义所述弯折部30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侧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20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S,在所述第一区域S形成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弯折部的通孔31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S200:所述IC绑定组件20通过所述弯折部30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背面13,如图12(图12中的箭头z为弯折部30和IC绑定组件20向显示面板基板10的背面弯折时的弯折方向)和5所示;
S300:使的将IC绑定组件20弯折至显示面板基板10背面13的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弯折,得到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图2和图3。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基板在弯折前后在本发明您的附图中均标注为标号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制作方法中,将IC绑定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的长边的一侧,可以有效降低曲面显示面板IR drop,保证IC的良好驱动性能;而且,在弯折部的第一区域形成通孔,可以有效释放在弯折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以及显示面板基板沿长边的延伸方向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而避免在上述的两次弯折中IC绑定组件易发生断裂、膜层结构易发生脱落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将IC绑定组件20弯折至显示面板基板10背面13之前,以及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弯折之前,制作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基板10的背面13贴合背膜40,且所述背膜40覆盖所述弯折部30的背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20的背面,使得所述背膜40与所述弯折部30同时发生弯折,其中,所述背膜40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槽口41,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图9和图10。由此,背膜的形成可以进一步为显示面板提供支撑作用,而且开槽口的形成可以进一步的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而更好的提高曲面显示面板的良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作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可以用于制作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中,制作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中对通孔的形状、通孔的尺寸、背膜的设置要求以及多个所述IC绑定组件20的设置要求等要求与前面所述的要求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由此,该显示装置的IR drop较小,IC驱动性能较佳,大大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且产品良率较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的具体中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种类可以为手机、游戏机、展示屏、电视等一切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弯折;
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所述IC绑定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
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所述长边处的侧面,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和所述IC绑定组件,
其中,定义所述弯折部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侧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弯折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多行多列阵列排布,所述通孔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0~150微米;
在所述弯折部宽度的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80~100微米;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3微米;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部宽度的方向上,所述通孔呈条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条形状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3~6毫米;
所述通孔的宽度为2~4微米;
所述通孔的长度为1~1.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膜,所述背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且覆盖所述弯折部的背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的背面,且所述背膜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在所述弯折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在所述背膜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槽的内部;
所述开槽口贯穿所述背膜。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具有多个长边,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至少两个所述IC绑定组件位于同一个所述长边的一侧,或者位于不同所述长边的一侧。
8.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具有长边和短边;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所述长边处的侧面;至少一个IC绑定组件,所述IC绑定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定义所述弯折部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侧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弯折部的通孔;
所述IC绑定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
使的将所述IC绑定组件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的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弯折,得到所述曲面显示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IC绑定组件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之前,且所述显示面板基板在所述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发生弯折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基板的背面贴合背膜,且所述背膜覆盖所述弯折部的背面和所述IC绑定组件的背面,使得所述背膜与所述弯折部同时发生弯折,
其中,所述背膜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槽口。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
CN202111274615.XA 2021-10-29 2021-10-29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990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4615.XA CN113990913A (zh) 2021-10-29 2021-10-29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4615.XA CN113990913A (zh) 2021-10-29 2021-10-29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0913A true CN113990913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4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4615.XA Pending CN113990913A (zh) 2021-10-29 2021-10-29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09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0245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模组
CN111063262B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36039B (zh) 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
CN111445796B (zh) 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WO2018201760A1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11681547A (zh) 柔性显示屏、装配柔性显示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33917B (zh)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557887B (zh) 电路对位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1653204A (zh) 应用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018758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90913A (zh)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38086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42391A1 (zh) 背板加工方法及背板
CN112382198B (zh) 柔性显示屏、其制备方法、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WO2022047771A1 (zh) 柔性面板支撑结构、显示装置及柔性模组组装方法
CN101263750B (zh) 用于安装电子部件的层压基板
CN114609834B (zh) 显示母板、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JP2989410B2 (ja) 可撓性フィルム基板
CN1156317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2102723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TWI795454B (zh) 帶有增大的顯示區域的顯示小塊
CN114333593B (zh) 折叠屏支撑板、折叠屏支撑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折叠屏
CN21750680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41205A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板
CN217640587U (zh) 柔性电子纸模组和柔性电子纸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