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8282A -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8282A
CN113978282A CN202111596206.1A CN202111596206A CN113978282A CN 113978282 A CN113978282 A CN 113978282A CN 202111596206 A CN202111596206 A CN 202111596206A CN 113978282 A CN113978282 A CN 113978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assembly
cover body
electric actuato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62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8282B (zh
Inventor
周健
林发达
乔伟
康誉仪
胡文斌
韩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62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8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8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8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8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8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4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fuel inlet covers essentially flush with the vehicle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口盖系统,包括电动执行器、盖体总成和锁定组件,电动执行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下方,盖体总成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安装座的上方,且转轴与电动执行器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盖体总成在电动执行器的驱动下通过转轴的旋转进行开启或关闭;锁定组件适于通过间歇结构与电动执行器进行连接,以使得通过电动执行器得以驱动锁定组件在盖体总成关闭后进行锁定或开启前进行解锁;同时锁定组件和盖体组件之间通过应急解锁机构进行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盖体总成适于带动应急解锁机构将锁定组件与盖体总成进行解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应急解锁机构可以方便电动汽车在停电的状态下也可以将盖体总成打开以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充电口盖。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基本都是采用电能或油电混动。
对于纯电动的汽车,其车体包含的所有装置都是依靠汽车的蓄电池进行供电,例如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的开启系统。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都是依靠执行器进行驱动,但是当汽车处于馈电或电路故障等状态时,充电口盖将无法进行电动开启,尤其是现在的充电口盖都带有机械自锁结构的情况下。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在电动汽车断电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开启的充电口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盖系统,能够在汽车断电的情况下实现充电口盖的开启。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口盖系统,包括电动执行器、盖体总成和锁定组件,所述电动执行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盖体总成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电动执行器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盖体总成在所述电动执行器的驱动下通过所述转轴的旋转进行开启或关闭;所述锁定组件适于通过间歇结构与所述电动执行器进行连接,以使得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得以驱动所述锁定组件在所述盖体总成关闭后进行锁定或开启前进行解锁;同时所述锁定组件和所述盖体总成之间通过应急解锁机构进行配合连接,通过驱动所述盖体总成适于带动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将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盖体总成进行解锁,进而可以方便电动汽车在停电的状态下也可以将盖体总成打开以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盖体总成包括盖体架和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盖体架弹性连接,所述盖体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盖体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所述锁定组件配合的锁定孔;所述应急解锁机构适于在所述压盖的按压驱动下解除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锁定孔的锁定。
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杆和锁销,所述锁杆的一端与所述间歇结构进行配合,所述锁销设置于所述锁杆的另一端,所述锁杆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槽;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气囊和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盖体总成内部设置的空腔底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设置的推杆与所述驱动槽进行配合连接;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气囊适于和所述气缸进行连通,以使得通过多次按压所述压盖以驱动所述气囊向所述气缸内供气,进而得以通过所述推杆驱动所述锁杆带动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孔脱离锁定,从而实现对所述盖体总成的应急解锁。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并联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所述出气口适于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缸进行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并联的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与所述进气管进行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当按压所述压盖时,所述气囊内的气体适于通过所述第三单向阀流向所述气缸,当松开所述压盖时,所述气囊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外界进行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阻力大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导通阻力,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导通阻力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阻力,以使得在完成应急解锁后,通过反向推动推杆以进行复位。
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锁杆段、第二锁杆段和锁销;所述第一锁杆段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锁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杆段螺纹连接,所述锁销通过连接块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杆段的另一端,所述锁销适于和所述锁定孔进行锁合;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杆段,所述棘爪铰接于所述压盖内侧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棘爪适合和所述棘轮进行配合,所述棘爪适于通过所述压盖的多次按压以驱动所述棘轮带动所述第二锁杆段进行旋转,进而得以通过所述第二锁杆段与所述第一锁杆段的螺纹脱离以带动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孔脱离锁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锁杆段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锁杆段在所述应急解锁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时,所述连接块适于和所述第二锁杆段进行螺纹脱离,进而得以加快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孔的脱离锁合。
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槽;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吸附块和磁性块,所述吸附块可被磁性吸附,所述吸附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盖体总成内部的空腔底部,所述吸附块的一端通过设置的推杆与所述驱动槽进行配合,所述磁性块单独设置,以使得通过所述磁性块沿所述盖体总成外表面的滑动以吸附所述吸附块进行同步滑动,进而得以驱动所述锁定组件进行移动以解除与所述盖体总成的锁定。
优选的,所述间歇结构包括凸轮、第一缺齿轮和第二缺齿轮;所述第一缺齿轮和所述凸轮均与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缺齿轮与所述转轴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缺齿轮适于和所述第二缺齿轮进行啮合;所述锁定组件弹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锁定组件适于通过端部与所述凸轮的侧壁进行配合;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的驱动,所述凸轮适于驱动所述锁定组件进行移动以脱离与所述盖体总成的锁定,进而通过所述第一缺齿轮与所述第二缺齿轮的啮合以驱动所述盖体总成进行开启;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座通过扭簧进行连接,以使得当所述锁定组件被所述应急解锁机构解除锁定后,所述盖体总成适于在所述扭簧的弹力下进行开启。
优选的,所述间歇结构包括凸轮、第一缺齿轮和第二缺齿轮;所述第一缺齿轮和所述凸轮均与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缺齿轮与所述转轴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缺齿轮适于和所述第二缺齿轮进行啮合;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凸轮槽;所述锁定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锁定组件通过端部固定的驱动销与所述凸轮槽进行配合,以使得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的驱动,所述锁定组件适于在所述凸轮槽的驱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得以与所述盖体总成进行解锁;解除锁定后的所述盖体总成适于在所述第一缺齿轮与所述第二缺齿轮的啮合下通过旋转以进行开启。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还安装有微触开关,所述微触开关的触点与所述凸轮的侧壁进行配合,所述微触开关与所述电动执行器电连接,以使得所述锁定组件在所述电动执行器未工作的状态下发生偏移时,所述微触开关适于将检测到的偏移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动执行器,以使得所述电动执行器进行自启动,进而得以带动所述锁定组件复位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盖体总成与锁定组件之间通过应急解锁机构进行连接,从而在电动汽车发生停电或电路故障导致盖体总成无法通过电动执行器进行打开时,可以通过盖体总成自身来驱动内部的应急解锁机构进行工作,进而解除锁定组件对盖体总成的锁定,从而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2)相比较传统的拉绳应急解锁,本申请的应急解锁机构无需进行长距离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应急解锁机构的设计难度,同时也更加的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间歇结构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间歇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锁定组件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锁杆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应急解锁机构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锁定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应急解锁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与盖体总成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应急解锁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应急解锁机构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盖体总成1、空腔100、盖体架11、第一连接孔110、锁定孔111、导向板112、导向块113、压盖12、卡接板121、导杆122、支撑板123、第一弹簧13、电动执行器2、安装座300、间歇结构3、凸轮31、凸轮槽310、第一缺齿轮32、第二缺齿轮33、第二连接孔330、锁定组件4、螺纹段400、锁杆41、驱动槽410、第一锁杆段411、第二锁杆段412、锁销42、连接块420、第二弹簧43、驱动销44、转轴5、微触开关500、应急解锁机构6、棘轮61、棘爪62、气囊63、气缸64、推杆641、进气管65、第一单向阀601、第二单向阀602、第三单向阀603、第四单向阀604、吸附块66、定位杆67、第三弹簧6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 “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充电口盖系统,包括安装座300、电动执行器2、盖体总成1和锁定组件4。其中安装座300固定安装于汽车充电口的侧部车体,电动执行器2固定安装于安装座300的下方,同时盖体总成1通过转轴5可转动的安装于安装座300的上方,且转轴5与电动执行器2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盖体总成1可以在电动执行器2的驱动下通过转轴5的旋转对汽车的充电口进行开启或关闭。锁定组件4可以通过间歇结构3与电动执行器2进行连接,以使得通过电动执行器2可以驱动锁定组件4在盖体总成1关闭后对其进行锁定或在盖体总成1开启前对其进行解锁。
同时,锁定组件4和盖体总成1之间通过应急解锁机构6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通过驱动盖体总成1可以带动应急解锁机构6将锁定组件4对盖体总成1的锁定进行解除,进而可以方便电动汽车在停电或电动执行器2发生电路故障的状态下也可以将盖体总成1打开以进行充电。
本申请中盖体总成1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7所示。盖体总成1包括盖体架11和压盖12;其中盖体架11的一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10与转轴5进行连接,盖体架1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锁定组件4配合的锁定孔111。压盖12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板121,以使得压盖12可以通过卡接板121与盖体架11的端面进行滑动卡接,同时压盖12与盖体架11之间还通过多个第一弹簧13进行连接,第一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压盖12和盖体架11的端面相抵,以使得压盖12与盖体架11之间形成弹性滑动连接,进而通过持续的按压驱动压盖12可以带动应急解锁机构6来解除锁定组件4与锁定孔111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压盖12的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杆122,导杆122的端部与盖体架11之间存在一按压间隙,第一弹簧13对应套接于导杆122,以使得在按压压盖12时,可以通过导杆122对第一弹簧13的压缩提供导向,进而在松开压盖12后,可以正常的进行复位,以防止第一弹簧13由于受力不均导致歪斜,从而影响压盖12与盖体架11的整体连接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导杆122也可以设置于盖体架11,以使得导杆122的端部与压盖12之间存在一按压间隙。
本申请中,应急解锁机构6的结构有多种,可以通过下列的三种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仅限于下列的是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8至图10所示,应急解锁机构6包括气囊63和气缸64;其中气缸64安装于盖体总成1内部设置的空腔100底部,气缸64的输出端的活塞杆端部垂直设置有推杆641,当盖体总成1与充电口进行盖合时,推杆641可以与锁定组件4中部设置的驱动槽410进行配合连接。同时气囊63也安装于空腔100内,且气囊63和气缸64之间通过进气管65进行连通,以使得通过多次按压压盖12以驱动气囊63向气缸64内进行持续供气,进而可以通过推杆641驱动锁定组件4向着远离锁定孔111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盖体总成1的应急解锁。
可以理解是,通过多次的按压压盖12,可以由于防止压盖12由于误触导致的盖体总成1解锁。具体的按压次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五次以上。
本实施例中,气囊63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复位弹力,以保证气囊63在解除按压后能够迅速的恢复。
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4包括锁杆41和锁销42,锁杆41的一端与间歇结构3进行配合,驱动槽410设置于锁杆41的中部,锁销42固定设置于锁杆41的另一端,以使得锁杆41在间歇结构3的驱动下,可以带动锁销42与锁定孔111进行锁合或解除锁合,进而实现对盖体总成1的锁定或解除锁定。而当电动执行器2停电或发生电路故障时,通过多次按压压盖12,可以通过气囊63向气缸64内的持续供气以驱动推杆641带动锁杆41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将锁销42与锁定孔111脱离锁合,以实现盖体总成1与锁定组件4的解锁。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气囊63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连接有第一单向阀601,出气口通过第三单向阀603与进气管65的一端进行连通。当需要启动应急解锁机构6时,可以按压压盖12,气囊63在受到压盖12的挤压后,其内的气体可以打开第三单向阀603沿进气管65流向气缸64;而当松开压盖12后,在气囊63的复位弹力以及外部气压的共同作用下,第一单向阀601开启,以使得气囊63与外界进行连通,进而保证气囊63可以迅速恢复。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气囊63的进气口还并联连接有第二单向阀602,且第一单向阀601和第二单向阀602的导通方向相反。气囊63的出气口与进气管65之间还并联设置有第四单向阀604,且第三单向阀603与第四单向阀604的导通方向也相反。同时第二单向阀602的导通阻力大于第三单向阀603的导通阻力,第四单向阀604的导通阻力大于第一单向阀601的导通阻力,从而在按压压盖12时,第三单向阀603优于第二单向阀602先进行导通,在松开压盖12后,第一单向阀601优于第四单向阀604先进行导通。而当盖体总成1完成应急解锁后,通过反向推动推杆641,以使得气缸64内的气体可以通过进气管65打开第四单向阀604进入气囊63内,进而导致气囊63内的气压升高以打开第二单向阀602将部分气体排出以保证气囊63与外界的气压平衡。
实施例二:如图5至图7所示,应急解锁机构6包括棘轮61和棘爪62;同时锁定组件4包括第一锁杆段411、第二锁杆段412和锁销42,第一锁杆段411与安装座300滑动设置,第二锁杆段412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螺纹段400与第一锁杆段411进行螺纹连接,锁销42通过连接块420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锁杆段412的另一端,以使得第一锁杆段411在间歇结构3的驱动下可以通过第二锁杆段412带动锁销42和锁定孔111进行锁合或解除锁合。棘轮61固定设置于第二锁杆段412,棘爪62铰接于压盖12内侧设置的支撑板123,当盖体总成1与充电口进行盖合时,棘爪62正好与棘轮61进行接触配合,以使得通过多次按压压盖12可以带动棘爪62驱动棘轮61带动第二锁杆段412进行旋转,且第二锁杆段412的旋转方向与螺纹段400的旋合方向相反,进而第二锁杆段412可以通过与第一锁杆段411的螺纹脱离来带动锁销42向远离锁定孔111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解除与锁定孔111的锁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锁杆段412远离第一锁杆段411的一端也设置有螺纹段400,以使得锁销42通过连接块420与第二锁杆段412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当第二锁杆段412在应急解锁机构6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时,第二锁杆段412的旋转方向与连接块420的螺纹旋合方向相反,进而连接块420也可以带动锁销42沿第二锁杆段412进行螺纹脱离,从而加快锁销42与锁定孔111的脱离锁合。
可以理解的是,单次按压压盖12来驱动棘爪62带动棘轮61进行旋转的角度较小,从而在进行应急解锁时,需要按压压盖12的次数较多。所以将锁销42通过连接块420也与第二锁杆段412进行螺纹连接,可以在进行应急解锁时,至少可以降低压盖12一半的按压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当锁销42通过连接块420与第二锁杆段412进行转动连接时,第二锁杆段412与连接块420之间可以采用阻尼连接,以避免锁定组件4在电动执行器2的驱动下进行解锁后,锁销42轻易的发生偏转导致后续无法锁定。而当锁销42通过连接块420与第二锁杆段412进行螺纹连接时,第二锁杆段412上的螺纹段400的长度至少要大于连接块420的厚度与锁销42的解锁行程之和。当然,无论锁销42通过连接块420与第二锁杆段412如何进行连接,第二锁杆段412与第一锁杆段411连接的螺纹段400的长度要大于锁销42的解锁行程,以避免应急解锁过程中第二锁杆段412与第一锁杆段411脱离导致无法解锁。
实施例三:如图11所示,应急解锁机构6包括吸附块66和磁性块,吸附块66可被磁性吸附,例如为铁合金等,吸附块66可滑动安装于盖体总成1内部的空腔100的底部,吸附块66的一端通过垂直设置有推杆641,同时锁定组件4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槽410;当盖体总成1与充电口进行盖合时,推杆641正好可以插入驱动槽410内与之进行配合。磁性块单独设置,以使得当需要进行应急解锁时,可以通过将磁性块沿盖体总成1外表面的滑动以通过吸附带动吸附块66进行同步滑动,进而可以带动推杆641推动锁定组件4向远离锁定孔111的方向进行移动以解除与盖体总成1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空腔100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板112,吸附块66滑动卡接于导向板112,以使得吸附块66在滑动的过程中导向板112可以为吸附块66的滑动进行导向,以避免吸附块66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同时空腔100的底部还安装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定位杆67和第三弹簧68;定位杆67滑动安装于空腔100底部设置的导向块113上,以通过导向块113对定位杆67的滑动进行导向;第三弹簧68套接于定位杆67,第三弹簧68的一端与定位杆67进行连接,第三弹簧68的另一端与导向块113进行连接。初始时定位杆67的端部与吸附块66相抵,此时第三弹簧68处于自然状态,以保证吸附块66在汽车行驶颠簸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偏移滑动。而当需要进行应急解锁时,吸附块66在磁性块的驱动下压缩第三弹簧68进行滑动解锁,当解锁完成后,通过磁性块与吸附块66的脱离吸合,吸附块66可以在第三弹簧68的复位弹力下进行自动复位。
本实施例中,磁性块可安装于车钥匙内,或单独的放置于车内。
可以理解的是,应急解锁机构6的上述三个实施例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从而可以使充电口盖的应急解锁多样化。
本申请中间歇结构3的结构有多种,以下列两种实施例为例,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的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3和图5所示,间歇结构3包括凸轮31、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其中第一缺齿轮32和凸轮31均与电动执行器2的输出端进行连接,而第二缺齿轮33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孔330安装于转轴5的底端,以使得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啮合以形成驱动盖体总成1进行转动的传动结构。锁定组件4与安装座300滑动配合,且锁定组件4可以通过位于安装座300内的端部与凸轮31的侧壁进行配合,同时锁定组件4位于安装座300内的端部通过第二弹簧43与安装座300进行弹性连接。在盖体总成1与充电口进行盖合时,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之间存在啮合间隔,以使得在汽车需要进行充电时,通过电动执行器2的驱动,凸轮31通过旋转可以先驱动锁定组件4沿安装座300进行移动,通过压缩第二弹簧43以脱离与盖体总成1的锁定。而在凸轮31驱动锁定组件4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缺齿轮32与凸轮31进行同步旋转以消除与第二缺齿轮33之间的啮合间隔,进而随着电动执行器2的继续驱动,第一缺齿轮32通过与第二缺齿轮33的啮合来驱动盖体总成1进行旋转开启,在此过程中,凸轮31通过长等径行程与锁定组件4进行配合,以使得锁定组件4在盖体总成1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解锁保持的状态。而当需要重新盖合盖体总成1时,通过反向启动电动执行器2,此时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先啮合带动盖体总成1进行反向旋转直至与充电口盖合,此过程中锁定组件4始终处于解锁保持状态,随后继续反向启动电动执行器2,以使得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脱离啮合,同时凸轮31的短变径行程与锁定组件4进行配合,以使得锁定组件4在第二弹簧43的复位弹力下进行复位移动,从而再次与盖体总成1上的锁定孔111进行锁定。通过上述的过程可以实现锁定组件4与盖体总成1的间歇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锁定组件4与安装座300之间通过第二弹簧43形成弹性连接,从而在应急解锁时,随着锁定组件4的移动第二弹簧43会形成反向的拉力,进而不适合进行锁定组件4的整体步进移动,即本实施例的间歇结构3只适合上述应急解锁机构6中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转轴5与安装座300之间通过扭簧进行连接,以使得当锁定组件4被应急解锁机构6解除锁定后,盖体总成1适于在扭簧的弹力下自动弹起,从而使得盖体总成1与充电口之间产生开启间隙,以方便进行手动打开。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8所示,间歇结构3包括凸轮31、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第一缺齿轮32和凸轮31均与电动执行器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缺齿轮33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孔330与转轴5的底端进行连接,第一缺齿轮32可以和第二缺齿轮33之间通过相互啮合以形成驱动盖体总成1进行旋转的传动结构,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3驱动盖体总成1旋转的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凸轮31上设置有凸轮槽310;锁定组件4滑动安装于安装座300,且锁定组件4位于安装座300内的端部固定有驱动销44,以使得锁定组件4通过驱动销44与凸轮31上的凸轮槽310进行配合,进而在电动执行器2驱动凸轮31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凸轮31可以通过凸轮槽310与驱动销44的配合来驱动锁定组件4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带动锁定组件4与盖体总成1进行锁定或接触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锁定组件4与安装座300之间只进行连接,从而在应急解锁时,锁定组件4的移动无复位干涉,即本实施例的间歇结构3适合上述应急解锁机构6的所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座300内还安装有微触开关500,微触开关500的触点与凸轮31的侧壁进行配合,同时微触开关500与电动执行器2进行电连接,以使得锁定组件4在电动执行器2未工作的状态下由于压盖12的误触或经过磁性区域导致锁定组件4发生偏移时,微触开关500可以根据锁定组件4的偏移带动凸轮31的微旋转进行触发,进而微触开关500可以将检测到的偏移信号发送至电动执行器2,以使得电动执行器2进行自调节启动,从而带动锁定组件4向偏移的反方向进行复位移动,以保证锁定组件4在盖体总成1以充电口进行盖合时保持对盖体总成1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充电口于锁定组件4与盖体总成1锁定位置的侧部安装一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来检测锁定组件4上锁销42是否在电动执行器2未启动的情况下发生偏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电动执行器2,通过与微触开关500的双重配合来实现锁定组件4的高精监测。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执行器,所述电动执行器安装于安装座;
盖体总成,所述盖体总成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电动执行器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盖体总成在所述电动执行器的驱动下通过所述转轴的旋转进行开启或关闭;
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适于通过间歇结构与所述电动执行器进行连接,以使得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得以驱动所述锁定组件在所述盖体总成关闭后进行锁定或开启前进行解锁;以及
应急解锁机构,所述应急解锁机构连接于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盖体总成之间,通过驱动所述盖体总成适于带动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将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盖体总成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总成包括盖体架和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盖体架弹性连接,所述盖体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盖体架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适于和所述锁定组件进行锁合;所述应急解锁机构适于在所述压盖的按压驱动下解除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锁定孔的锁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杆和锁销,所述锁杆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锁销设置于所述锁杆的一端,所述锁销适于和所述锁定孔进行锁合;
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气囊和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盖体总成内部设置的空腔底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推杆与所述驱动槽进行配合连接;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气囊与所述气缸进行连通,以使得通过多次按压所述压盖以驱动所述气囊向所述气缸内供气,进而得以通过推杆驱动所述锁杆带动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孔脱离锁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并联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所述出气口适于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缸进行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并联的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与所述进气管进行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阻力大于所述第三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导通阻力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
当按压所述压盖时,所述气囊内的气体适于通过所述第三单向阀流向所述气缸;
当松开所述压盖时,所述气囊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外界进行连通;
当完成应急解锁后,通过反向推动推杆适于通过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以进行复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锁杆段、第二锁杆段和锁销;所述第一锁杆段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锁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杆段螺纹连接,所述锁销通过连接块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杆段的另一端,所述锁销适于和所述锁定孔进行锁合;
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杆段,所述棘爪铰接于所述压盖内侧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棘爪适合和所述棘轮进行配合,所述棘爪适于通过所述压盖的多次按压以驱动所述棘轮带动所述第二锁杆段进行旋转,进而得以通过所述第二锁杆段与所述第一锁杆段的螺纹脱离以带动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孔脱离锁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锁杆段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锁杆段在所述应急解锁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时,所述连接块适于带动所述锁销同步与所述第二锁杆段进行螺纹脱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槽;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吸附块和磁性块,所述吸附块可被磁性吸附,所述吸附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盖体总成内部的内腔底部,所述吸附块的一端通过设置的推杆与所述驱动槽进行配合;所述磁性块单独设置,以使得通过所述磁性块沿所述盖体总成外表面的滑动以吸附所述吸附块进行同步滑动,进而得以驱动所述锁定组件进行移动以解除与所述盖体总成的锁定。
8.如权利要求1、2、5、6、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结构包括凸轮、第一缺齿轮和第二缺齿轮;所述第一缺齿轮和所述凸轮均与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缺齿轮与所述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缺齿轮适于和所述第二缺齿轮进行啮合;所述锁定组件弹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锁定组件适于通过端部与所述凸轮的侧壁进行配合;
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的启动,得以先通过所述凸轮驱动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盖体总成进行解锁,再驱动所述第一缺齿轮与所述第二缺齿轮的啮合以带动所述盖体总成通过旋转以进行开启;
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座通过扭簧进行连接,以使得当所述锁定组件被所述应急解锁机构解除锁定后,所述盖体总成适于在所述扭簧的弹力下进行开启。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结构包括凸轮、第一缺齿轮和第二缺齿轮;所述第一缺齿轮和所述凸轮均与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缺齿轮与所述转轴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缺齿轮适于和所述第二缺齿轮进行啮合;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凸轮槽;所述锁定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锁定组件通过端部固定的驱动销与所述凸轮槽进行配合,以使得通过所述电动执行器的驱动,所述锁定组件适于在所述凸轮槽的驱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得以与所述盖体总成进行解锁;解除锁定后的所述盖体总成适于在所述第一缺齿轮与所述第二缺齿轮的啮合下通过旋转以进行开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口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还安装有微触开关,所述微触开关的触点与所述凸轮的侧壁进行配合,所述微触开关与所述电动执行器电连接,以使得所述锁定组件在所述电动执行器未工作的状态下发生偏移时,所述微触开关适于将检测到的偏移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动执行器,以使得所述电动执行器进行自启动,进而得以带动所述锁定组件复位锁定。
CN202111596206.1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Active CN113978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6206.1A CN113978282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6206.1A CN113978282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8282A true CN113978282A (zh) 2022-01-28
CN113978282B CN113978282B (zh) 2022-03-18

Family

ID=7973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6206.1A Active CN113978282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828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665A (zh) * 2022-06-23 2022-09-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充电口盖锁杆、锁止结构及电动车辆
US11673466B2 (en) * 2018-10-23 2023-06-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lip cover assembly and a flip cover actuating structure for the flip cover assembly
WO2024079011A1 (de) * 2022-10-10 2024-04-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klappensystem mit öffn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7112A1 (en) * 2006-04-25 2009-01-21 Nifco Inc. Pushing-up device
EP3375653A1 (en) * 2017-03-16 2018-09-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ler neck housing arrangement
CN211081372U (zh) * 2019-07-16 2020-07-24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应急解锁机构的充电口盖防水驱动器
CN211173564U (zh) * 2019-10-17 2020-08-04 杭州海德世拉索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盖和充电口盖的执行器驱动机构
CN211691942U (zh) * 2019-11-29 2020-10-16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油或充电口盖用电动锁机构
CN212124843U (zh) * 2019-10-29 2020-12-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油口盖或充电口盖的锁止装置及车辆
CN112943003A (zh) * 2021-03-19 2021-06-11 宁波华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加油箱盖或充电箱盖上的电动小门执行器总成
CN113073917A (zh) * 2021-03-26 2021-07-06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启闭盖机构
CN113236048A (zh) * 2021-04-26 2021-08-10 宁波华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小门机械锁止结构
CN214001850U (zh) * 2020-12-15 2021-08-20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机构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7112A1 (en) * 2006-04-25 2009-01-21 Nifco Inc. Pushing-up device
EP3375653A1 (en) * 2017-03-16 2018-09-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ler neck housing arrangement
CN211081372U (zh) * 2019-07-16 2020-07-24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应急解锁机构的充电口盖防水驱动器
CN211173564U (zh) * 2019-10-17 2020-08-04 杭州海德世拉索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盖和充电口盖的执行器驱动机构
CN212124843U (zh) * 2019-10-29 2020-12-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油口盖或充电口盖的锁止装置及车辆
CN211691942U (zh) * 2019-11-29 2020-10-16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油或充电口盖用电动锁机构
CN214001850U (zh) * 2020-12-15 2021-08-20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机构及电动汽车
CN112943003A (zh) * 2021-03-19 2021-06-11 宁波华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加油箱盖或充电箱盖上的电动小门执行器总成
CN113073917A (zh) * 2021-03-26 2021-07-06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启闭盖机构
CN113236048A (zh) * 2021-04-26 2021-08-10 宁波华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小门机械锁止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3466B2 (en) * 2018-10-23 2023-06-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lip cover assembly and a flip cover actuating structure for the flip cover assembly
CN115075665A (zh) * 2022-06-23 2022-09-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充电口盖锁杆、锁止结构及电动车辆
CN115075665B (zh) * 2022-06-23 2024-05-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充电口盖锁杆、锁止结构及电动车辆
WO2024079011A1 (de) * 2022-10-10 2024-04-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klappensystem mit öffn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8282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8282B (zh) 一种充电口盖系统
US10422166B2 (en) Piezo based energy harvesting for E-latch systems
US11519203B2 (en) Actuation device
CN206884781U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充电插座、电子锁
US10882394B2 (en) Actuating device for a movable part
CN102022045B (zh) 一种车门自动锁紧装置
CN112943003A (zh) 一种车用加油箱盖或充电箱盖上的电动小门执行器总成
CN209709258U (zh) 充电盖锁止结构及汽车充电口装置
WO2018086403A1 (zh) 一种箱包电子锁
CN216197317U (zh) 发动机罩锁装置及车辆
CN110112608A (zh) 充电盖锁止结构及汽车充电口装置
CN211524441U (zh) 自吸门锁执行器及自吸门锁总成
CN11328530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座用电子锁止装置
CN112227851A (zh) 锁装置及汽车
CN219034360U (zh) 一种锁体传动组件及充电座用电子锁
CN208460588U (zh) 转换操作装置
CN207999189U (zh) 安全门
CN219892539U (zh) 双锁杆电子锁的解锁装置
CN220014820U (zh) 锁芯传动机构和具有其的电动门锁、车辆
CN214753423U (zh) 电磁制动开关
CN114013516B (zh) 汽车口盖机构
CN116100603B (zh) 负载过载保护机构
CN218093989U (zh) 一种电磁刹车结构及电动轮椅车
CN21945819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座用欧标电子锁
CN214729426U (zh) 辅助刹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