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270A -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270A
CN113965270A CN202010700367.XA CN202010700367A CN113965270A CN 113965270 A CN113965270 A CN 113965270A CN 202010700367 A CN202010700367 A CN 202010700367A CN 113965270 A CN113965270 A CN 113965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emf
grids
intensity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03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270B (zh
Inventor
金涛
张云翰
薛春林
黄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03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270B/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04695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3564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1/106878 priority patent/WO2022017292A1/zh
Priority to EP21846016.0A priority patent/EP4175205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965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270A/zh
Priority to US18/156,653 priority patent/US2023015569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2Power radiated at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Intensity modulation
    • H04B10/541Digital intensity or amplitu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自适应调整在进行EMF强度监测过程中栅格的大小,由此在提高EMF强度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具体方案为: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栅格组中,每个栅格的EMF强度。该第一栅格组包括对该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后获取的M个栅格,M为大于1的整数。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该第二栅格组至少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该第一栅格的覆盖区域大于该第二栅格,且该第一栅格的EMF强度小于该第二栅格的EMF强度。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栅格组监测所述第二栅格组覆盖区域的EMF强度,以调整所述第二栅格组覆盖区域的EMF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场(electro magneticfield,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网络设备的通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网络设备的通信能力,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MM)技术已经开始被应用在实际通信过程中。通过MM技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窄波束实现与用户的通信。由于窄波束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信号传输,并且相比于常规的宽波束,在通信过程中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叠加更小,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设备与不同用户的通信质量。
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电磁场(electro magnetic field,EMF)强度越大,则网络设备与对应方向上的用户进行通信的通信质量就越好。但是,由于法规要求,网络设备在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EMF强度不能过高。因此,网络设备需要对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EMF强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EMF强度分布进行调整(如通过降低发射功率以将EMF强度降低到合规范围内)。
目前,网络设备可以将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区域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或称为栅格),通过对每个栅格进行EMF强度的监测,确定每个栅格中的EMF强度大小,进而据此进行EMF强度分布的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栅格划分越精细,网络设备就可以据此进行更加准确的EMF强度分布的调整。由此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在合规的前提下尽量提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EMF强度,由此提升通信质量。然而,同时对精细划分后得到的大量栅格进行EMF强度监测会对网络设备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影响到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场(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自适应调整在进行EMF强度监测过程中栅格的大小,由此通过调整栅格的空间域分辨率,在提高EMF强度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场(EMF)强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栅格组中,每个栅格的EMF强度。该第一栅格组包括对该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后获取的M个栅格,M为大于1的整数。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其中,该第二栅格组至少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该第一栅格的覆盖区域大于该第二栅格,且该第一栅格的EMF强度小于该第二栅格的EMF强度。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栅格组监测该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以调整该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
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分布,对第一栅格组中的各个栅格的覆盖区域进行调整,例如合并EMF强度较弱的相邻栅格,又如拆分EMF强度较强的栅格。将栅格的粒度按照通信需求的分布进行灵活调整,由此实现对栅格的自适应调整,在提升EMF强度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该网络设备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减小栅格数量的方法,即对EMF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应当理解的是,本示例中,EMF强度小于第一阈值,则表明对应栅格所在区域的通信需求比较弱,因此可以采用较大的粒度对该区域进行EMF监测。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合并栅格实现较大粒度的监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该网络设备将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拆分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细化栅格的方法。即对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以在该对应区域获取更多粒度较小的栅格,实现对通信需求较大区域的精细化监测。由此获取的精确的EMF强度,可以用于进行准确的EMF强度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该网络设备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做合并处理/拆分处理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基于该方案,提供了又一种栅格优化的方案,即合并通信需求较小区域(如EMF强度小于第一阈值的栅格对应区域)的栅格,以获取较大粒度的栅格,由此降低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拆分通信需求较大区域的栅格,以获取较小粒度的栅格,由此实现对通信需求较高区域的精细化监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上述合并操作以及拆分操作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先后顺序进行的,其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网络设备对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确定拆分处理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的栅格数量小于第三阈值。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确定拆分后获取的较多数量的栅格的数量与第三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网络设备是否具备对拆分后的栅格进行处理的能力。当确定网路设备能够对拆分后获取的栅格进行处理时,则可以执行该拆分操作。反之,如果网络设备无法对拆分后的较多的栅格进行处理,则可以对该拆分动作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拆分后获取的栅格数量能够被网络设备顺利处理。例如,可以适当减小拆分后对应区域的栅格数量,又如,可以通过合并EMF强度大于第一阈值但通信需求依然较小的区域对应栅格,以释放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以便网络设备能够对EMF强度较高的区域进行精细化监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栅格的EMF强度是预设时间内,该栅格的EMF强度的平均值。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EMF强度确定方法。即将预设时间内的EMF强度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栅格的EMF强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EMF强度是随着通信需求而实时变化的,因此,将预设时间内的EMF强度均值作为对应栅格的EMF强度,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对应区域的通信需求。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为了缩短整个处理流程的耗时,并降低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也可采用某一时刻的EMF强度作为对应栅格的EMF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当前可用发射功率。该确定该第二栅格组,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该当前可用发射功率确定该第二栅格组。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栅格组的方案。例如,结合上述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各个栅格的EMF强度确定是否对对应栅格进行拆分和/或合并处理。而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获取某个栅格区域对应方向上的发射功率,确定改栅格的EMF强度情况。在此示例中,网络设备就可以根据该方向上能够发射的最大功率与当前发射功率的差异大小,确定在该方向上是否还能进行EMF强度的提升,如果可以,则表明该方向上的栅格还可以被拆分,即网络设备还能够处理更多栅格的EMF监测,这样网络设备就可以对对应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如果网络设备已经无法在对应方向提升发射功率,则表明该方向上的栅格已经无法被拆分,否则网络设备将无法顺利对拆分后的栅格进行EMF监测。因此,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确定是否进行栅格拆分/合并的参考机制,以便网络设备能够顺利地对拆分/合并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进行顺利的EMF强度监测。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栅格组中,每个栅格的EMF强度。该第一栅格组包括对的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后获取的M个栅格,M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其中,该第二栅格组至少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该第一栅格的覆盖区域大于该第二栅格,且该第一栅格的EMF强度小于该第二栅格的EMF强度。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栅格组监测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以调整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将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拆分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做合并处理/拆分处理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拆分处理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的栅格数量小于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栅格的EMF强度是预设时间内,该栅格的EMF强度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当前可用发射功率。该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该当前可用发射功率确定该第二栅格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上述提供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提供的第五方面芯片系统,以及第六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网络设备发射多个窄波束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网络设备的信号的增益分布示意;
图3为一种栅格划分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格划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栅格划分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栅格划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网络设备在使用MM技术进行通信时,当网络设备需要与其信号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时,可以向该用户所在方向发射窄波束,以便通过该窄波束与该用户进行通信。类似的,当网络设备需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时,则可以发出对应的多个不同方向的窄波束。
示例性的,请参考图1,为一种网络设备发射多个窄波束进行通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信号覆盖范围内,网络设备可以发射多个窄波束(如Wd1,Wd2,Wd3,……,Wdm)。网络设备可以通过Wd1与用户1(该用户1可以为与Wd1具有相同方向的用户)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类似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Wd2与用户2(该用户2可以为与Wd2具有相同方向的用户)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
在网络设备通过窄波束进行通信时,各个窄波束所覆盖方向内就会存在对应的电磁波。在实际工作场景下,由于网络设备在确定需要与某个用户进行通信后,才会向该用户所在方向发射窄波束,因此,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内,各个方向的EMF强度是会随着通信需求而发生变化的。示例性的,在通信需求较强的区域,对应区域内的EMF强度也就较强。又如,在通信需求较为稀疏的区域,对应区域内的EMF强度也就较弱。
为了满足法规对于信号覆盖范围内各个的EMF强度的要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将信号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栅格,并对各个栅格进行实时的(或周期性的)监测,以便保证工作过程中的EMF强度不会超标。以下对栅格的划分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请参考图2,为一种网络设备的信号的增益分布示意。应当理解的是,信号的增益分布可以用于表征信号的覆盖情况,以下以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情况与如图2所示的增益分布对应,网络设备需要对-10db增益的信号覆盖范围内进行EMF强度监测为例。结合图3中的(a)以及图3中的(b)示出的栅格的划分示意,如图3中的(a)所示,网络设备可以将如图2所示的增益分布中具有-10db增益的区域,在XOY平面,以及XOZ(和/或YOZ)平面分别均分为多个具有相同张角的区域,以获取如图3中的(b)所示的多个栅格,由此实现对-10db增益区域的均匀划分并获取对应的栅格以便进行EMF强度的监测。本申请中,将EMF强度的监测也可称为EMF监测。
在对各个栅格进行EMF强度的监测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监测发出覆盖对应栅格的电磁波的发射链路上的参数,确定波束在不同方向上的功率投影,进而计算确定该栅格位置的EMF强度。在确定各个栅格的EMF强度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各个栅格的EMF强度,对发射链路上的参数进行调整(如进行功率限制),以便使得各个栅格的EMF强度能够满足法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业务波束指向栅格的监控精度,需要对全小区进行统一栅格精细化,由此会增加网络设备对应的全小区运算需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能量方向相对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区域时才需要进行功率限制,因此统一的栅格精细化会使得网络设备增加很多无效的监测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能够灵活地对栅格大小进行调整,以使得在有效提升网络设备对于EMF监测的精确度的同时,不会为网络设备带来过大的监测压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400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系统4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410以及终端420。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通信系统400中,还可以包括除420之外的其他终端,例如,该通信系统400中还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终端421。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通信系统400中包括的终端的数量不做限制。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媒体播放器等具备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在该通信系统400中,网络设备410可以为能够进行MM通信(即通过MM技术进行的通信)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中的基站。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41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MM通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基站,或其他通信设备。示例性的,以该网络设备410为5G基站为例。该网络设备410能够提供5G新空口(new radio,NR)用于与其他设备(如终端420和/或终端421)进行5G通信。在该网络设备410中,可以设置有基带模块,用于采集不同方向上的发射功率等信息。该基带模块还可用于通过调整信号参数,达到调整网络设备410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EMF强度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编码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该网络设备410可以通过波束与对应方向上的终端进行通信(如下行数据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410可以通过监测不同预设栅格中的EMF强度,对栅格的大小进行调整。例如,网络设备410可以将EMF强度较低的两个或多个栅格合并为一个栅格。又如,网络设备410可以将EMF强度较高的栅格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小栅格。由此,网络设备410可以根据当前通信需求的分布,对栅格的大小和数量进行自适应的调整,能够有效地增加网络设备410的EMF监测效率。一般而言,需要合并的栅格数量会显著大于需要拆分的栅格,因此也就能够达到降低网络设备410的EMF监测压力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MF强度控制方法,均能够使用在如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400中。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MF强度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501-S504。
S501、根据第一栅格组,监测每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
其中,第一栅格组中可以包括M个栅格,每个栅格对应网络设备信号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子区域。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本示例中,第一栅格组的设置参数(如M个栅格中每个栅格的水平张角以及垂直张角)可以是预置在网络设备中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历史数据自行获取的,也可以是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实时更新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监测上述第一栅格组中的每个栅格的EMF强度,以获取与M个栅格一一对应的M个EMF强度监测结果。其中,EMF强度的具体获取方法与上述说明中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结合图6,以M=8,第一栅格组中包括如图6中的A1,A2,A3,A4,A5,A6,A7,A8个栅格为例。网络设备可以监测该第一栅格组中的8个栅格的EMF强度,以获取每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确定A1对应的EMF强度EMF1。类似的,网络设备可以确定A2对应的EMF强度EMF2,A3对应的EMF强度EMF3,A4对应的EMF强度为EMF4,A5对应的EMF强度EMF5,A6对应的EMF强度EMF6,A7对应的EMF强度EMF7,A8对应的EMF强度EMF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将某一时刻监测获取的各个栅格的EMF强度,作为对应栅格的EMF强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预设时间内,以固定或非固定的频率对每个栅格的EMF强度进行持续监测(如在1秒内以每1毫秒/次的频率监测每个栅格的EMF强度),并对该预设时间内获取的多个与每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进行平均计算,获取该预设时间内,各个栅格的EMF强度的均值,并以此作为对应栅格的EMF强度。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如预设时间)的栅格的EMF强度的平均计算,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每个栅格所在区域内通信的需求情况,将该平均计算获取的EMF均值作为对应栅格的EMF强度能够便能够更加准确地标识该栅格的EMF强度情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栅格的EMF强度确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坐下简直。
S502、根据每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确定需要进行合并的栅格。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501中获取的各个栅格的EMF强度,确定需要进行合并的栅格。
本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对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当前时刻中,通信需求的强弱分布。应当理解的是,EMF强度的分布与当前对通信的需求相关,如具有EMF强度较高的栅格对应区域,终端对于通信的需求也就较强。相对的,具有EMF强度较低的栅格对应区域,终端对于通信的需求也就相对较弱。对于终端的通信需求相对较弱的区域,网络设备如果依然根据第一栅格组的划分对各个栅格进行EMF强度的监测,则可能会出现多个相邻栅格的EMF强度均相近且较低的情况,由此使得网络设备的EMF强度监测的效率变低,浪费网络设备中的相关监测资源。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EMF强度较低并且相邻的栅格确定为需要进行合并的栅格。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各个栅格的EMF强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应的栅格是否需要被合并。例如,继续结合图6,第一栅格组包括的8个栅格中,A2对应的EMF强度EMF2,以及A7对应的EMF强度EMF7,均小于第一阈值。同时A2与A7相邻,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A2和A7为需要进行合并的栅格。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对M个栅格的EMF强度进行大小排序,并将EMF强度较小并相邻的栅格确定为需要进行合并的栅格。例如,结合图6,以8个栅格的EMF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EMF6>EMF8>EMF3>EMF4>EMF1>EMF5>EMF7>EMF2为例。网络设备可以将EMF强度最小的N个栅格中相邻的栅格确定为需要合并的栅格。以N=3为例,所有8个栅格中,EMF强度最小的3个栅格为A5,A7和A2。由于这3个栅格中,A2和A7相邻,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确定A2和A7为需要合并的栅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种示例中的确定需要合并的栅格的方法仅为示例,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确定需要合并的栅格。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将EMF强度小于所有栅格的平均EMF强度的栅格中,相邻的栅格确定为需要合并的栅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有合并栅格的需求时,执行上述S502。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在其处理压力较大时,确定有合并栅格的需求。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当前运行过程中的处理器使用率,内存占用率等参数,确定处理压力是否较大。
S503、合并对应的栅格,以获取包括合并后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的第二栅格组。
S504、根据第二栅格组进行EMF监测。
在确定了需要进行合并的栅格后,网络设备可以对对应的栅格进行合并处理,以获取更新的栅格。该更新的栅格(如合并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可以组成第二栅格组。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3中的说明,不同的栅格的水平方向的张角和/或垂直方向的张角范围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合并的栅格的水平方向的张角和/或垂直方向的张角,获取更新后的栅格的张角,即可获得包括合并后的栅格以及未合并栅格的更新的栅格组(如第二栅格组)。
例如,以要合并A2和A7,A2的水平张角范围为15°到30°,垂直方向的张角范围为45°到60°,A7的水平张角范围为30°到45°,垂直方向的张角范围为45°到60°为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A2和A7的张角情况,确定合并后的栅格(如A2&A7)的张角为水平张角15°到45°,垂直张角为45°到60°。由此,网络设备就可以获取如图7所示的更新的栅格。
在获取了第二栅格组后,当网络设备需要进行EMF监测时,则可以根据该第二栅格组进行EMF监测。可以看到,由于第二栅格组的栅格数量必定小于第一栅格组的栅格的数量,因此,因此在根据第二栅格组进行EMF监测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设备的EMF监测压力,提升EMF监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的操作,可以是根据预设的周期自发进行的。例如,在网络设备上电时,进行获取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进而执行上述S501-S504。在经过预设时长后,网络设备可以针对存储的第一栅格组的信息(如该第一栅格组可以是在上一次处理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也可以是预设的第一栅格组),获取该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进而再次执行上述S501-S504。以便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通信情况的变化,对EMF监测的栅格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实现持续的对栅格的自适应调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获取EMF强度的指令后,执行上述S501-S504。以实现对栅格的自适应调整。这样就使得在需要进行调整时才执行上述S501,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
这样,通过自适应地调整栅格的大小(如合并EMF较小且相邻的栅格),以达到精简栅格数量的效果,由此在不影响EMF监控能力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网络设备的EMF监测带来的处理压力。
请参考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801-S804。
S801、根据第一栅格组,监测每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
本示例中的S801的执行方式与如图5所示的S501的执行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802、根据每个栅格对应的EMF强度,确定需要进行拆分的栅格。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EMF强度的分布与当前小区内(即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实时通信需求相关,即当小区内某区域的通信需求较高时,对应的EMF强度也就较高。而当小区内某区域的通信需求较低时,对应的EMF强度也就较低。因此,当小区内存在某区域的EMF强度较高时,如果依然采用预制的或者从历史数据中获取的第一栅格组进行EMF监测就会使得该区域的EMF监测不够精确,由此导致网络设备无法准确地对对应区域的窄波束进行功率控制。因此,在本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将EMF强度高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以将该EMF强度较高的区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栅格分别进行监测,由此提高监测精度。
S803、拆分对应的栅格,以获取包括拆分后的栅格以及未拆分的栅格的第二栅格组。
S804、根据第二栅格组进行EMF监测。
示例性的,以第一栅格组具有如图7所示的栅格分布,其中A6的EMF强度高于第二阈值为例。网络设备在确定A6的EMF强度(如EMF6)高于第二阈值时,则可以确定需要将该A6拆分为更多栅格进行EMF监测。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将A6所覆盖的区域均分(或根据A6中EMF强度的分布情况非均匀划分)为P个子区域,每个区域对应更新后的一个新的栅格,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例如,当P=2时,则可以获取如图9所示的新的栅格。其中可以包括A6拆分获取的栅格A6-1以及栅格A6-2。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与A6相邻的其他栅格的EMF扫描结果,确定需要将A6拆分为多少个栅格,以及每个栅格的覆盖区域大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拆分栅格的操作会使得网络设备进行EMF监测的处理压力增加,因此,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拆分栅格时也需要考虑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以便网络设备在根据更新的栅格进行EMF监测时不会出现由于栅格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处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作为一种示例,网络设备可以在拆分栅格之前,确定拆分后获取的栅格总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栅格数量(如第三阈值),如果超过该预设的栅格数量,则网络设备在根据拆分后获取的栅格组进行EMF监测时可能会出现处理压力过大的问题,此时网络设备可以适当减少所要拆分栅格的数量,或者适当降低拆分栅格后获取的小栅格的数量,或者不进行栅格的拆分,由此保证网络设备在根据更新的栅格进行EMF监测时不会出现处理压力过大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各个栅格对应区域的窄波束的发射功率大小。根据该发射功率大小,网络设备可以对比其能够提供的最大的发射功率的大小,确定对应方向上的窄波束的可用发射功率。根据该可用发射功率,网络设备就能够明确地确定处理压力是否可能出现过大的问题。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可用发射功率,确定是否对对应方向上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以及拆分后获取的栅格的数量。
由此,网络设备就可以根据对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对进行EMF监测的栅格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如增加EMF强度较高区域的栅格数量),以便对EMF强度进行更加准确的监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现场景下,上述图5所示的EMF强度控制方法与图8所示的EMF强度控制方法,可以根据需求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以便进一步优化EMF监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知晓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以下以同时采用如图5以及图8所示的EMF强度控制方法为例,对其实施过程做示例性说明。
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001-1004。
S1001、获取第一栅格组中各个栅格的EMF强度。
S1002、确定需要合并的栅格,以及需要被拆分的栅格。
S1003、对需要合并的栅格进行合并处理,对需要被拆分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以获取第二栅格组。
S1004、根据第二栅格组进行EMF监测。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S1001-S1004的执行方式均可参考上述对图5和/或图8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在执行上述S1003时,在执行栅格的拆分时,如果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允许对拆分后的栅格进行EMF监测,则网络设备可以对此进行其他适当的处理。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在确定其处理能力不足时,可以不执行栅格的拆分,只对需要合并的栅格进行合并,并获取更新的栅格,继续执行S1004。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在确定其处理能力不足时,可以确定需要被拆分的栅格所覆盖区域中通信的优先级。并根据该优先级情况选择执行后续操作。例如,当该通信的优先级较高时,则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栅格组中,通信优先级较低的区域的栅格进行合并,以释放处理能力,并对上述需要被拆分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由此获取更新的栅格。并对该更新的栅格进行EMF监测。由此实现处理能力向通信优先级较高的区域转移的效果,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对通信优先级较高的区域实现高精度的监测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通信的优先级可以根据正在进行的通信的类型决定。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的通信为数据通话等通话业务时,则确定该通信的优先级较高。当前正在进行的通信为图片浏览等数据业务时,则确定该通信的优先级较低。又如,正在通信的终端为VIP客户时,则认为该通信的优先级较高,正在通信的终端为普通客户时,则认为该通信的优先级较低。当然,该通信的优先级也可根据其他策略决定,该策略可以是预置在网络设备中的,也可以是灵活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主要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考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设置于如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410中,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
如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第一栅格组中,每个栅格的EMF强度。该第一栅格组包括对的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后获取的M个栅格,M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其中,该第二栅格组至少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该第一栅格的覆盖区域大于该第二栅格,且该第一栅格的EMF强度小于该第二栅格的EMF强度。调整单元1103,用于根据该第二栅格组监测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以调整网络设备覆盖区域范围内(即网络设备对应小区内)的EMF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将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拆分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该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做合并处理/拆分处理的栅格确定为该第二栅格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确定拆分处理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的栅格数量小于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栅格的EMF强度是预设时间内,该栅格的EMF强度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根据M个该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当前可用发射功率。该确定单元1102,还用于根据该当前可用发射功率确定该第二栅格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作为可选而不是必须,必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持上述获取单元1101和/或确定单元1102和/或调整单元1103完成相应功能的处理模块或者控制模块。
图12示出了的另一种通信装置1200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和存储器1202。该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处理器1201执行该存储器1202存储的指令时,可以使得该通信装置1200执行如图5所示的S501-S504,或者执行如图8所示的S801-S804,或者执行如图10所示的S1001-S1004,以及网络设备需要执行的其他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的一种芯片系统1300的组成示意图。该芯片系统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01和通信接口13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1300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1300,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或动作或操作或步骤等,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电磁场EMF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栅格组中,每个栅格的EMF强度;所述第一栅格组包括对所述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后获取的M个栅格,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其中,所述第二栅格组至少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所述第一栅格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栅格,且所述第一栅格的EMF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栅格的EMF强度;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栅格组监测所述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以调整所述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所述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
所述网络设备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确定为所述第二栅格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所述栅格中,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
所述网络设备将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拆分的栅格确定为所述第二栅格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
对M个所述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
所述网络设备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做合并处理/拆分处理的栅格确定为所述第二栅格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对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拆分处理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的栅格数量小于第三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的EMF强度是预设时间内,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的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当前可用发射功率;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栅格组,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当前可用发射功率确定所述第二栅格组。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栅格组中,每个栅格的EMF强度;所述第一栅格组包括对的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后获取的M个栅格,M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第二栅格组;其中,所述第二栅格组至少包括第一栅格和第二栅格,所述第一栅格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第二栅格,且所述第一栅格的EMF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栅格的EMF强度;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栅格组监测所述网络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以调整所述信号覆盖区域的EMF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所述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合并的栅格确定为所述第二栅格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所述栅格中,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将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拆分的栅格确定为所述第二栅格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对M个所述栅格中,EMF强度均小于第一阈值且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栅格进行合并处理,EMF强度大于第二阈值的栅格进行拆分处理;将合并处理后获取的栅格,拆分处理后获取的栅格,以及未做合并处理/拆分处理的栅格确定为所述第二栅格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拆分处理后获取的第二栅格组的栅格数量小于第三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的EMF强度是预设时间内,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的平均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M个所述栅格的EMF强度,确定当前可用发射功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可用发射功率确定所述第二栅格组。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1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所述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EMF强度控制方法。
CN202010700367.XA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3965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0367.XA CN113965270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KR1020237004695A KR20230035641A (ko) 2020-07-20 2021-07-16 Emf 강도 제어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PCT/CN2021/106878 WO2022017292A1 (zh) 2020-07-20 2021-07-16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EP21846016.0A EP4175205A4 (en) 2020-07-20 2021-07-16 EMF INTENSITY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8/156,653 US20230155695A1 (en) 2020-07-20 2023-01-19 Emf strength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0367.XA CN113965270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270A true CN113965270A (zh) 2022-01-21
CN113965270B CN113965270B (zh) 2023-08-22

Family

ID=7945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0367.XA Active CN113965270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5695A1 (zh)
EP (1) EP4175205A4 (zh)
KR (1) KR20230035641A (zh)
CN (1) CN113965270B (zh)
WO (1) WO2022017292A1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21228A1 (de) * 1985-10-25 1987-05-13 TA TRIUMPH-ADLER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Antrieb
CN101651481A (zh) * 2008-08-15 2010-02-17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移动通讯网络中改善广播业务质量的方法
CN102480742A (zh) * 2010-11-25 2012-05-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网络过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46039A (zh) * 2010-12-20 2012-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磁波传播预测方法及装置
US20140233442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Nissim Atias POWER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4190528A1 (zh) * 2013-05-30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4378769A (zh) * 2014-11-14 2015-02-2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覆盖预测的td-scdma基站规划点自动选点方法
US20150341749A1 (en) * 2012-12-19 2015-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calized network service
CN105372506A (zh) * 2015-10-30 2016-03-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区域电磁环境计算的变尺度栅格化方法及系统
CN106465142A (zh) * 2014-05-2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扩容方法和设备
WO2017193554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211178A1 (zh) * 2016-06-08 2017-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划分超级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60075A (zh) * 2016-12-27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部署位置的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1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54804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覆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0062343A (zh) * 2019-04-09 2019-07-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eSRVCC功能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96345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自组网中场强检测或上报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85805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指纹信息库生成、栅格定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46169A (ko) * 2012-10-10 2014-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JP6239664B2 (ja) * 2016-03-16 2017-11-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アイティーラボラトリ 周辺環境推定装置及び周辺環境推定方法
US10751126B2 (en) * 2016-10-28 2020-08-25 Covidien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map for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CN111385804B (zh) * 2018-12-28 2022-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簇划分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21228A1 (de) * 1985-10-25 1987-05-13 TA TRIUMPH-ADLER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Antrieb
CN101651481A (zh) * 2008-08-15 2010-02-17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移动通讯网络中改善广播业务质量的方法
CN102480742A (zh) * 2010-11-25 2012-05-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网络过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46039A (zh) * 2010-12-20 2012-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磁波传播预测方法及装置
US20150341749A1 (en) * 2012-12-19 2015-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calized network service
US20140233442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Nissim Atias POWER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4190528A1 (zh) * 2013-05-30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465142A (zh) * 2014-05-2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扩容方法和设备
CN104378769A (zh) * 2014-11-14 2015-02-2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覆盖预测的td-scdma基站规划点自动选点方法
CN105372506A (zh) * 2015-10-30 2016-03-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区域电磁环境计算的变尺度栅格化方法及系统
WO2017193554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211178A1 (zh) * 2016-06-08 2017-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划分超级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60075A (zh) * 2016-12-27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部署位置的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1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54804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覆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385805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指纹信息库生成、栅格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062343A (zh) * 2019-04-09 2019-07-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eSRVCC功能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96345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自组网中场强检测或上报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钟鼎等: "基于MR的栅格分析法在TD-SCDMA网络分析中应用", 《电子科技》 *
钟鼎等: "基于MR的栅格分析法在TD-SCDMA网络分析中应用", 《电子科技》, no. 03, 15 March 2013 (2013-0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75205A4 (en) 2023-12-20
KR20230035641A (ko) 2023-03-14
WO2022017292A1 (zh) 2022-01-27
US20230155695A1 (en) 2023-05-18
CN113965270B (zh) 2023-08-22
EP4175205A1 (en) 2023-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21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roadcast beam domain
WO201617980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beam selection
CN102438318B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TW200818943A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cell and resource blocks
CN106954225B (zh) 无线漫游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JP2014519264A (ja) データ駆動型適応受信チェーンダイバーシティ処理
JP2011193466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補助ノード伝送援助
US10856358B2 (en) Hierarchical CDRX configuration for dynamic bandwidth part management and power saving
CN1090683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691273B (zh) 射频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83878A1 (zh) 频段调度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01709A1 (en)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multi-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point (multi-trp)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enhancement
CN105393590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d2d资源管理方法
CN107113092A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覆盖增强等级确定/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86379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5552973A (zh) 用于网络负载平衡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8343B (zh) 小区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EP3043603A1 (en) Downlink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65270B (zh) 一种emf强度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21349A1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886990B (zh) 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82330A1 (en) Signalling support for split ml-assistance between next generation random access networks and user equipment
JP201515418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WO2024094019A1 (zh) 波束质量上报和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20200089303A (ko) 번들링 크기의 확정 방법, 사용자 단말기와 네트워크측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