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3834B -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3834B
CN113963834B CN202010703173.5A CN202010703173A CN113963834B CN 113963834 B CN113963834 B CN 113963834B CN 202010703173 A CN202010703173 A CN 202010703173A CN 113963834 B CN113963834 B CN 113963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eparation
fresh water
acid
primar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31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3834A (zh
Inventor
李福志
赵璇
张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031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3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3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20Disposal of liquid waste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06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酸处理系统,具备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酸分离装置;反渗透系统,具备反渗透原水箱和反渗透装置;以及精处理系统,具备产水箱和精处理装置,酸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对酸分离装置施加电压,由此在酸分离装置中进行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通过控制系统,停止施加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可用于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放射性废水处理精度要求高,当放射性废水具有除放射性核素之外的其它难处理的水质特征时,会增加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难度。油类杂质、含盐量高、酸性或者碱性等水质特征都会增加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当处理酸性放射性废水时,需要考虑如下几种情形:
(1)如果酸性物质向环境的排放是被允许的、而且酸性物质的存在并不妨碍能够去除水中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的技术手段的应用的话,那么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去除水中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最终将处理后的酸性含氚废水排入环境;
(2)如果酸性物质的存在并不妨碍能够去除水中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的技术手段的应用但酸性物质向环境的排放是不被允许的话,那么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去除水中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在此之前或者之后通过中和的方式将放射性废水处理至中性,然后将处理后的含氚废水排入环境;
(3)如果酸性物质的存在妨碍了能够去除水中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的技术手段的应用的话,可以通过中和的方式将放射性废水处理至中性,再通过其它技术手段去除水中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最终将处理后的含氚废水排入环境。
通常情况下,放射性废水处理最终会产生两类物质:净化液和放射性的固化体。净化液将会排入环境,放射性的固化体则需要长期贮存。在上述(2)和(3)的情形中,当酸性放射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后,所形成的盐要么随净化液排入环境,要么保存在固化体中长期贮存。
但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可能无法采用中和的手段解决酸性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问题。这是因为在现实中存在这样的场景:酸的环境排放是不被允许的,同时净化液和固化体中均不允许出现额外的盐。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酸处理系统,具备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酸分离装置,用于对待处理液体进行酸分离;反渗透系统,具备反渗透原水箱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原水箱接收所述酸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酸分离淡水,所述反渗透装置对所述酸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酸分离淡水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以及精处理系统,具备产水箱和精处理装置,所述精处理装置对所述反渗透系统中产生的反渗透淡水进一步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所述产水箱储存经过所述精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淡水,所述酸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酸处理系统施加电压,由此在所述酸分离装置中进行所述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所述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所述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所述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所述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停止施加电压。
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酸处理工序,通过施加电压,对待处理液体进行酸分离,并进行酸处理系统内的淡水循环和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停止施加电压;反渗透工序,对所述酸处理工序中产生的所述酸分离淡水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得到反渗透淡水;精处理工序,对所述反渗透工序中产生的所述反渗透淡水进一步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将水中的酸和放射性进行分离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实现经济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系统1的框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涉及的酸处理系统100的框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涉及的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涉及的一级酸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涉及的二级酸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针对相同或相等的部件,将会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意性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系统1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处理系统1可以包括酸处理系统100、反渗透系统30和精处理系统40。反渗透系统30具备反渗透原水箱31和反渗透装置32。精处理系统40具备产水箱41和精处理装置42。
实施例1
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酸处理系统100的框图。如图2所示,该酸处理系统100可以包括一级酸处理系统10和二级酸处理系统20。一级酸处理系统10可以具备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和一级酸分离装置13。二级酸处理系统20可以具备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和二级酸分离装置23。
下面,结合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处理系统。图3中,一级酸分离装置13与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和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相连。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和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并列排布并接收待处理液体,并为一级酸分离装置13的处理提供缓冲。一级酸分离装置13将待处理液体中的酸进行初步分离。
二级酸分离装置23与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相连。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并列排布,接收一级酸分离淡水并为二级酸分离装置23的处理提供缓冲。二级酸分离装置23将一级酸分离装置13产生的淡水中的酸进行再次分离。
反渗透原水箱31接收二级酸分离淡水并为反渗透装置32的处理提供缓冲。反渗透装置32将二级酸分离装置23产生的淡水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尤其针对淡水中的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离。
精处理装置42对反渗透装置32产生的淡水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尤其针对淡水中的酸和除氚外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离。产水箱41储存经过精处理装置42处理后的淡水。
返回到图2,一级酸处理系统10还可以具备第一控制系统14。第一控制系统14可以具备第一电压控制单元、第一淡水循环控制单元、第一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一判定单元。一级酸处理系统10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电压控制单元,控制施加于一级酸分离装置13的电压。第一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一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可以分别控制一级酸处理系统内的淡水循环和浓水循环。第一判定单元可以对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内的淡水的pH值是否达到第一预定值进行判定。
二级酸处理系统20还可以具备第二控制系统24。第二控制系统24可以具备第二电压控制单元、第二淡水循环控制单元、第二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二级酸处理系统20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电压控制单元,控制施加于二级酸分离装置23的电压。第二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二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可以分别控制二级酸处理系统内的淡水循环和浓水循环。第二判定单元可以对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的pH值是否达到第二预定值进行判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细节,下面结合图4-5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4是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级酸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本实施例涉及的二级酸处理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适用于处理含有酸的放射性废水,特别适用于同时含有酸和高浓度氚的放射性废水。
另外,对于待处理液体的酸度值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是酸性液体即可,但优选pH值小于5、更优选小于4、进一步优选小于2.5、特别优选小于2。
下面,为了便于理解,以待处理液体的pH值小于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流体连通管道,将待处理液体流入到一级酸处理系统10(S101)。
具体地,将待处理液体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至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和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将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的水通过一级酸分离装置13的淡水进口泵入一级酸分离装置13,并从淡水出口流出后返回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与此同时,将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的水通过一级酸分离装置13的浓水进口泵入一级酸分离装置13,并从浓水出口流出后返回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
当淡水和浓水均已经流过一级酸分离装置13后,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电压控制单元,对一级酸分离装置13施加电压而在一级酸分离装置13中进行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一浓水循环控制单元,进行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与一级酸分离装置13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与一级酸分离装置13之间的浓水循环(S102)。
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判定单元可以对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内的淡水的pH值是否达到第一预定值进行判定(S103)。该第一预定值可以设为2以上,更优选为2-3,进一步优选为2-2.5。
当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内的淡水的pH值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电压控制单元,停止给一级酸分离装置13施加电压以停止酸分离,并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一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停止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与一级酸分离装置13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与一级酸分离装置13之间的浓水循环(S104)。
将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内的淡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至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的水排放至相应的浓缩液体接收槽(S105)。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接着,对二级酸处理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通过流体连通管道,将一级酸分离后的淡水流入到二级酸分离系统20(S201)。具体地,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按照一定比例接收处理后的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的水。如上所述,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将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的淡水通过二级酸分离装置23的淡水进口泵入二级酸分离装置23,并从淡水出口流出后返回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与此同时,将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的水通过二级酸分离装置23的浓水进口泵入二级酸分离装置23,并从浓水出口流出后返回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
当淡水和浓水均已经流过二级酸分离装置23后,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电压控制单元,对二级酸分离装置23施加电压而在二级酸分离装置23中进行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可以分别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二浓水循环控制单元,进行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浓水循环(S202)。
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判定单元可以对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的pH值是否达到第二预定值进行判定(S203)。该第二预定值可以设为4以上,优选为4-6,更优选为4.5-6,进一步优选为5-6。
当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达到第二预定值时,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电压控制单元,停止给二级酸分离装置23施加电压以停止酸分离,并可以分别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二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停止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浓水循环(S204)。
将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水泵入反渗透原水箱32,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的水泵入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或者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或者在二者之间进行分配(S205)。
经过二级酸处理后的淡水可以通过流体连通管道流入到反渗透原水箱31。在反渗透原水箱31接收处理后的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的淡水之后,反渗透原水箱31的水被泵入到反渗透装置32的进水口,反渗透装置32的淡水口出水分配给精处理装置42,反渗透装置32的浓水口出水按照一定比例分别返回反渗透原水箱3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精处理装置42的淡水进口和浓水进口按照一定比例接受反渗透淡水口出水。如上所述,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当淡水和浓水均已经流过精处理装置42后,在精处理装置42上施加电压。精处理装置42的淡水出口的水进入产水箱41,精处理装置42的浓水出口的水返回反渗透原水箱31。产水箱41的水可以排放至相应的净化液体接收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对待处理液体的pH值小于预定值、即pH值小于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待处理液体的判断标准不限于pH值,可以用电导率来进行控制。
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处理系统1的框图。图3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以电导率替代pH值而进行判断是否达到预定值。
在一级酸处理系统10内,可以对电导率高于5mS/cm的待处理液体进行酸分离。通过第一控制系统14所具备的第一判定单元,可以对一级淡水循环水箱11内的淡水的电导率是否达到第一预定值进行判定。该第一预定值可以设为5mS/cm以下,优选为2mS/cm以下,更优选为1mS/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mS/cm,特别优选为0.5mS/cm以下。当一级酸分离淡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一预定值时,一级淡水循环水箱11内的淡水通过流体连通管道流入到二级酸处理系统20。
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判定单元,在二级酸处理系统20内,可以对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的电导率是否达到第二预定值进行判定。该第二预定值可以设为0.5mS/cm以下,优选为0.2mS/cm以下,更优选为0.1mS/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8mS/cm,特别优选为0.05mS/cm以下。当二级酸分离淡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二预定值时,二级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通过流体连通管道流入到反渗透系统3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的处理系统1的区别在于,还可以包括判定装置(未图示)。判定装置可以判定待处理液体的酸度值是否小于预定值。该预定值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设定,例如,可以设为pH值为2。
当待处理液体的pH值小于2时,待处理液体可以通过流体连通管道而流入到一级酸处理系统1。由于此时的处理流程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当待处理液体的pH值为2以上时,待处理液体可以不通过一级酸处理系统10而直接流入到二级酸处理系统20。具体地,将待处理液体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至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将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的淡水通过二级酸分离装置23的淡水进口泵入二级酸分离装置23,并从淡水出口流出后返回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与此同时,将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的水通过二级酸分离装置23的浓水进口泵入二级酸分离装置23,并从浓水出口流出后返回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
当淡水和浓水均已经流过二级酸分离装置23后,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电压控制单元,对二级酸分离装置23施加电压而在二级酸分离装置23中进行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可以分别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二浓水循环控制单元,进行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浓水循环。
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判定单元可以对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的pH值是否达到第二预定值进行判定。该第二预定值可以设为4以上,优选为4-6,更优选为4.5-6,进一步优选为5-6。
当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达到第二预定值时,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电压控制单元,停止给二级酸分离装置23施加电压以停止酸分离,并可以分别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淡水循环控制单元和第二浓水循环控制单元,停止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与二级酸分离装置23之间的浓水循环。
将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水泵入反渗透原水箱31,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的水泵入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11或者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12,或者在二者之间进行分配。
经过二级酸处理后的淡水可以通过流体连通管道流入到反渗透原水箱32。在反渗透原水箱32接收处理后的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21的水之后,反渗透原水箱31的水被泵入到反渗透装置32的进水口,反渗透装置32的淡水口出水分配给精处理装置42,反渗透装置32的浓水口出水按照一定比例分别返回反渗透原水箱31和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22。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精处理装置42的淡水进口和浓水进口按照一定比例接受反渗透淡水口出水。如上所述,该比例可以按照需求适当设定,例如,80:20以上、优选90:10。
当淡水和浓水均已经流过精处理装置42后,在精处理装置42上施加电压。精处理装置42的淡水出口的水进入产水箱41,精处理装置42的浓水出口的水返回反渗透原水箱31。产水箱41的水可以排放至相应的净化液体接收槽。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中,对待处理液体的pH值小于预定值、即pH值小于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待处理液体的判断标准不限于pH值,可以用电导率来进行控制。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以电导率替代pH值而进行判断是否达到预定值。
当电导率大于5mS/cm时,待处理液体可以通过流体连通管道而流入到一级酸处理系统1。当电导率为5mS/cm以下时,待处理液体可以不通过一级酸处理系统10而直接流入到二级酸处理系统20。
通过第二控制系统24所具备的第二判定单元,在二级酸处理系统20内,可以对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的电导率是否达到第二预定值进行判定。该第二预定值可以设为0.5mS/cm以下,优选为0.2mS/cm以下,更优选为0.1mS/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8mS/cm,特别优选为0.05mS/cm以下。当二级酸分离淡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二预定值时,二级淡水循环水箱21内的淡水通过流体连通管道流入到反渗透系统30。
以上,针对酸处理系统包括一级酸处理系统和二级酸处理系统这两级酸处理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涉及的酸处理系统不限于具备两级酸处理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实际需求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只包括一级酸处理系统,也可以包括三级以上酸处理系统。
本具体实施例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等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列举了各种组分的可选材料,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组分材料的列举并非限制性的,也非穷举性的,各种组分都可以用其他本发明说明书中未提到的等效材料替代,而仍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说明书中所提到的具体实施例也是仅仅起到解释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例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每一个组分的用量范围包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任意下限和任意上限的任意组合,也包括各具体实施例中该组分的具体含量作为上限或下限组合而构成的任意范围:所有这些范围都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只是为了节省篇幅,这些组合而成的范围未在说明书中一一列举。说明书中所列举的本发明的每一个特征,可以与本发明的其他任意特征组合,这种组合也都在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内,只是为了节省篇幅,这些组合而成的范围未在说明书中一一列举。

Claims (14)

1.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
酸处理系统,具备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酸分离装置,用于对待处理液体进行酸分离;
反渗透系统,具备反渗透原水箱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原水箱接收所述酸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酸分离淡水,所述反渗透装置对所述酸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酸分离淡水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以及
精处理系统,具备产水箱和精处理装置,所述精处理装置对所述反渗透系统中产生的反渗透淡水进一步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所述产水箱储存经过所述精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淡水,
所述酸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酸处理系统施加电压,由此在所述酸分离装置中进行所述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所述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所述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所述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所述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停止施加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酸处理系统包括:
一级酸处理系统,具备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一级酸分离装置;
二级酸处理系统,具备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和二级酸分离装置,
所述一级酸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对所述一级酸处理系统施加电压,由此在所述一级酸分离装置中进行所述待处理液体的酸分离,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系统,进行所述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所述一级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所述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所述一级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得到一级酸分离浓水和一级酸分离淡水,
所述二级酸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系统,对所述二级酸处理系统施加电压,由此在所述二级酸分离装置中进行所述一级酸分离淡水的酸分离,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系统,进行所述二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与所述二级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淡水循环、以及所述二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与所述二级酸分离装置之间的浓水循环,得到二级酸分离浓水和二级酸分离淡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当所述二级酸分离淡水符合所述规定条件时,所述二级酸分离淡水流入到所述反渗透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二级酸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所述二级酸分离浓水流入到所述一级酸处理系统的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或者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或者在二者之间进行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还包括:
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所述待处理液体是否符合预定条件,
当通过所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所述待处理液体符合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待处理液体流入到所述一级酸处理系统,当判定为所述待处理液体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待处理液体流入到所述二级酸处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规定条件是pH值或电导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当所述规定条件是pH值时,pH值大于4,
当所述规定条件是电导率时,电导率低于0.05mS/cm。
8.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酸处理工序,通过施加电压,对待处理液体进行酸分离,并进行酸处理系统内的淡水循环和浓水循环,当所得到的酸分离淡水符合规定条件时,停止施加电压;
反渗透工序,对所述酸处理工序中产生的所述酸分离淡水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得到反渗透淡水;
精处理工序,对所述反渗透工序中产生的所述反渗透淡水进一步进行放射性核素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酸处理工序包括:
一级酸处理工序,通过施加电压,对所述待处理液体进行一级酸分离,并进行一级酸处理系统内的淡水循环和浓水循环,得到一级酸分离浓水和一级酸分离淡水;
二级酸处理工序,通过施加电压,对所述一级酸分离淡水进行二级酸分离,并进行二级酸处理系统内的淡水循环和浓水循环,得到二级酸分离浓水和二级酸分离淡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当所述二级酸分离淡水符合所述规定条件时,对所述二级酸分离淡水进行所述反渗透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二级酸处理工序中产生的所述二级酸分离浓水被流入到一级酸分离淡水循环水箱或者一级酸分离浓水循环水箱,或者在二者之间进行分配以进行所述一级酸处理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判定工序,判定所述待处理液体是否符合预定条件,
当判定为所述待处理液体符合所述预定条件时,对所述待处理液体进行所述一级酸处理工序,当判定为所述待处理液体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时,对所述待处理液体进行所述二级酸处理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规定条件是pH值或电导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当所述规定条件是pH值时,pH值大于4,
当所述规定条件是电导率时,电导率低于0.05mS/cm。
CN202010703173.5A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Active CN113963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3173.5A CN113963834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3173.5A CN113963834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834A CN113963834A (zh) 2022-01-21
CN113963834B true CN113963834B (zh) 2024-02-13

Family

ID=7945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3173.5A Active CN113963834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38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7047A (en) * 1993-06-16 1996-12-24 Studiecentrum Voor Kernenergie Method for separating boric acid
CN101060021A (zh) * 2007-04-13 2007-10-24 清华大学 一种浓缩处理低放废水的方法
CN103177784A (zh) * 2013-03-28 2013-06-26 清华大学 一种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
CN106587450A (zh) * 2016-12-15 2017-04-26 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氨化硝酸钙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8766611A (zh) * 2018-08-29 2018-11-06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强硝酸体系含铀废液的零排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0349689A (zh) * 2018-04-03 2019-10-18 清华大学 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CN111233108A (zh) * 2019-05-07 2020-06-05 金达泰克电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含核素重金属的高浓度酸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7047A (en) * 1993-06-16 1996-12-24 Studiecentrum Voor Kernenergie Method for separating boric acid
CN101060021A (zh) * 2007-04-13 2007-10-24 清华大学 一种浓缩处理低放废水的方法
CN103177784A (zh) * 2013-03-28 2013-06-26 清华大学 一种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
CN106587450A (zh) * 2016-12-15 2017-04-26 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氨化硝酸钙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349689A (zh) * 2018-04-03 2019-10-18 清华大学 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CN108766611A (zh) * 2018-08-29 2018-11-06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强硝酸体系含铀废液的零排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1233108A (zh) * 2019-05-07 2020-06-05 金达泰克电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含核素重金属的高浓度酸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834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odard et al. Ion exchange resin for PFAS removal and pilot test comparison to GAC
Damtie et al. Removal of fluoride in membrane-based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Performance review
Gherasim et al. Investigation of cobalt (II) reten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 polyamid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CN103687836B (zh) 用于纯化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62004B (zh) 一种浓缩放射性废水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07873B (zh) 脱盐处理装置以及脱盐处理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05408008B (zh) 浓缩装置的水垢检测装置及方法以及水再生处理系统
US7708890B2 (en) Method of rendering a radioactive and aqueous heat transfer liquid in a nuclear reactor to a reduced radwaste quantitative state and returning the remaining waste water volumes to an environmental release point for liquid effluents
US20120012539A1 (en)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10349689B (zh) 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JP2015515626A (ja) 液体廃物から放射性同位体を分離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位体特有の媒体樹脂の選択的再生
EP2625694A2 (en) Ion exchange regeneration and nuclide specific selective processes
CN105321589A (zh) 一种采用全膜法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
RU2342720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жидких радиоактивных отходов
JP2014163843A (ja) 洗浄用酸の再生利用方法および再生処理設備
CN110349690B (zh)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63834B (zh)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Li et al. Electrodialysis for the volume reduction of the simulated radionuclides containing seawater
JP2013255864A (ja) 純水製造装置
KR20190085936A (ko) 초순수 제조 시스템 및 초순수 제조 방법
Akbar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nanofiltration efficency in arsenic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
CN113963830B (zh) 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Boyer et al. Modeling the removal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by ion exchange in a completely mixed flow reactor
CN110379532B (zh)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Epimakhov et al. Reverse-osmosis filtration based water treatment and special water purification for nuclear power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