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8821B -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8821B
CN113948821B CN202010691747.1A CN202010691747A CN113948821B CN 113948821 B CN113948821 B CN 113948821B CN 202010691747 A CN202010691747 A CN 202010691747A CN 113948821 B CN113948821 B CN 113948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pacer
side plate
sid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17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8821A (zh
Inventor
吴文刚
刘彦初
唐俊
陈思岚
王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17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8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8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8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隔圈,包括隔圈主体和位于隔圈主体沿第一方向两侧的侧盖;隔圈主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端板,端板上设有供电芯极耳通过的极耳孔,侧盖与端板活动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侧盖能够相对隔圈主体移动使得侧盖与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侧盖与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侧盖与隔圈主体合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电池隔圈,开口与端板相对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和电池包。本发明的电池隔圈两侧的侧板与隔圈主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电芯极耳装入隔圈主体上的极耳孔时,没有障碍物,可提供装配效率和装配良率。

Description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动力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包括电芯以及位于两端的极耳,为了增加电池容量,会将多个单体电池串联,两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在两个单体电池的极耳上,但是极耳非常薄,易变形。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极耳上套设隔圈,用于固定极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池隔圈是一体结构,在电芯与电池隔圈装配过程中,电芯的极耳很容易撞到电池隔圈两侧的侧板,影响装配效率,而且有极耳较薄,容易撞伤变形,进而产生装配不良的问题,影响电池装配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内容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在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隔圈,所述电池隔圈用于固定电芯极耳,所述电池隔圈包括隔圈主体和位于所述隔圈主体沿第一方向两侧的侧盖;所述隔圈主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供电芯极耳通过的极耳孔,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侧盖能够相对所述隔圈主体移动使得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合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电池隔圈,所述开口与所述端板相对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转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之间具有减薄部,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通过所述减薄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活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侧盖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侧盖可拆卸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卡扣和卡孔中的一个,所述侧盖设有卡扣和卡孔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可拆卸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电池隔圈包括极耳通过区和位于所述极耳通过区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电芯圆角容纳区,所述隔圈主体与所述侧盖之间围成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
在一较佳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侧板上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构成所述极片通过区,所述极片通过区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自所述开口向所述端板的一侧逐渐变小。
在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位于所述电芯两端的极耳以及位于所述电芯两端的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隔圈,所述极耳通过所述电池隔圈中的极耳孔。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如上面所述的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电池隔圈两侧的侧板可以与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电芯需要与电池隔圈装配时,将侧盖相对隔圈主体移动,使侧盖与隔圈主体处于打开状态,在隔圈主体的两侧是没有阻挡物的,此时电芯极耳装入隔圈主体上的极耳孔时,没有障碍物,可提供装配效率和装配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隔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隔圈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隔圈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隔圈和电芯装配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隔圈和电芯装配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隔圈和电芯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隔圈10,电池隔圈10用于固定电芯极耳30(如图7所示),具体的,电芯极耳30用于引出单体电池的电流,一般的,电芯极耳30比较薄,易弯曲,当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的电芯极耳30连接后,两个单体电池在晃动的情况下会使得电芯极耳折断或者变形,本发明的电池隔圈10用于固定电芯极耳30,避免电芯极耳30被折断或者变形。
电池隔圈10包括隔圈主体100和位于隔圈主体100沿第一方向A两侧的侧盖200;隔圈主体100包括沿第二方向B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之间的端板130,端板130上设有供电芯极耳30通过的极耳孔140,侧盖200与端板130活动连接,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垂直。
侧盖200能够相对隔圈主体100移动使得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处于闭合状态时(如图2所示),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合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101的电池隔圈10,开口101与端板130相对设置。
在现有技术中的电池隔圈是一体结构,在电芯与电池隔圈装配过程中,电芯的极耳很容易撞到电池隔圈两侧的侧板,影响装配效率,而且有极耳较薄,容易撞伤变形,进而产生装配不良的问题,影响电池装配良率。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发明中的电池隔圈10两侧的侧板200可以与隔圈主体100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电芯20需要与电池隔圈10装配时,将侧盖200相对隔圈主体100移动,使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处于打开状态(如图5所示),也就是说在隔圈主体100的两侧是没有阻挡物的,此时电芯极耳30装入隔圈主体100上的极耳孔140时(如图6所示),没有障碍物,可提供装配效率和装配良率。当装配完成后,可将侧盖200相对隔圈主体100移动以使侧盖200和隔圈主体100处于闭合状态,进而可以固定电芯极耳30(如图7所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侧盖200与端板130转动连接。也就是说侧盖200相对端板130可以转动,通过转动来实现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的开合。转动连接的方法包括插接旋转连接、铰接旋转连接、螺纹旋转连接中的一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侧盖200与端板130之间具有减薄部150(如图2所示),侧盖200与端板130通过减薄部150转动连接以使侧盖200与端板130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盖200、端板130和减薄部150是一体结构,减薄部150的厚度小于侧盖200和端板130的厚度,使得减薄部150具有弯折性,进而可以使得侧盖200相对端板130转动,或者说使得侧盖200相对端板130可以翻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与侧盖200连接。可在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与侧盖200连接的位置设有连接结构,以将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10与侧盖200的两端连接,也可以采用粘结剂将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10与侧盖200的两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与侧盖20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设有卡扣160和卡孔170中的一个,侧盖200设有卡扣160和卡孔170中的另一个,卡扣160和卡孔170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的两端与侧盖200通过卡扣160和卡孔170进行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设有卡孔170,侧盖200设有卡扣16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设有卡扣160,侧盖200设有卡孔170。
请参阅图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侧盖200与隔圈主体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池隔圈10包括极耳通过区11和位于极耳通过区11沿第一方向A两侧的电芯圆角容纳区12,隔圈主体100与侧盖200之间围成电芯圆角容纳区12。
本发明的电芯20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设置在其间的隔膜逐层卷绕形成,然后将长度方向C的两端进行压实,并装上电芯极耳30,也就是说电芯20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是成圆角形状的,在电池隔圈10中设置的极耳通过区11,用于通过电芯极耳30,电芯圆角容纳区120用于容纳电芯20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的圆角部分,进而可以使得电芯20与电池隔圈10装配的更契合。
其中,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120与电芯20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的圆角部分相适配。
请再次参阅图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0上具有第一斜面111,第二侧板120上具有第二斜面121,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21构成极片通过区11,极片通过区11在第二方向B上的长度自开口101向端板130的一侧逐渐变小。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的斜面设置可在电芯极耳30穿入极耳孔140时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电芯结构30与电池隔圈10的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7,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1,电池1包括电芯20、位于电芯20两端的极耳30以及位于电芯20两端的如上面任一项的电池隔圈10,极耳20通过电池隔圈10中的极耳孔140。本发明提供的电池1中的电池隔圈10在于电芯20装配过程中可避免极耳20撞到电池隔圈10两侧的侧盖而变形,进而提高电池1的良率。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如上面所述的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中包括上述电池1,而该电池1中的电池隔圈10在于电芯20装配过程中可避免极耳20撞到电池隔圈10两侧的侧盖而变形,以提高电池1的良率,进而可提高电池包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圈用于固定电芯极耳,所述电池隔圈包括隔圈主体和位于所述隔圈主体沿第一方向两侧的侧盖;所述隔圈主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端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端板为相对固定且不可活动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端板上设有供电芯极耳通过的极耳孔,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侧盖能够相对所述隔圈主体移动使得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合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电池隔圈,所述开口与所述端板相对设置;
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电池隔圈包括极耳通过区和位于所述极耳通过区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电芯圆角容纳区,所述隔圈主体与所述侧盖之间围成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
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端均为斜面,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端均为斜面,以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端各自形成内凹的空间,以增大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的空间;
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端板的表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侧板背向所述端板的表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构成所述极耳通过区,所述极耳通过区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自所述开口向所述端板的一侧逐渐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之间具有减薄部,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通过所述减薄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侧盖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侧盖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卡扣和卡孔中的一个,所述侧盖设有卡扣和卡孔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可拆卸连接。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位于所述电芯两端的极耳以及位于所述电芯两端的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隔圈,所述极耳通过所述电池隔圈中的极耳孔。
8.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
CN202010691747.1A 2020-07-17 2020-07-17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Active CN113948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747.1A CN113948821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747.1A CN113948821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821A CN113948821A (zh) 2022-01-18
CN113948821B true CN113948821B (zh) 2023-06-13

Family

ID=7932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1747.1A Active CN113948821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882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3901Y (zh) * 2005-08-19 2006-11-01 周基平 圆柱形锂电池
CN201345371Y (zh) * 2008-08-26 2009-1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圈及含有该电池隔圈的电池
CN204144386U (zh) * 2014-07-31 2015-02-04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0167Y (zh) * 2009-05-13 2010-03-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隔圈、电芯保护结构以及动力电池
CN201438481U (zh) * 2009-06-08 2010-04-14 深圳市金和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隔圈及使用该隔圈的锂电池
CN201936935U (zh) * 2010-05-31 2011-08-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圈、电芯保护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2633425U (zh) * 2012-05-18 2012-12-26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极耳连接的压紧结构
CN105514498B (zh) * 2015-12-01 2019-04-26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自动组装的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3901Y (zh) * 2005-08-19 2006-11-01 周基平 圆柱形锂电池
CN201345371Y (zh) * 2008-08-26 2009-1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圈及含有该电池隔圈的电池
CN201345372Y (zh) * 2008-08-26 2009-1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圈及含有该电池隔圈的电池
CN204144386U (zh) * 2014-07-31 2015-02-04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821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0566B (zh) 电池
EP383629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EP3852166B1 (en) Current collecting member, secondary batter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CN217933996U (zh) 电池
EP403053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CN11150915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EP3828993B1 (en) Battery module
CN114639926A (zh) 电池及电池的装配方法
CN213043003U (zh) 软包电池支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3948821B (zh) 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
CN113097607A (zh) 锂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包
CN219226520U (zh) 电池模组保护盖结构
CN218299828U (zh) 集流体、端盖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CN214797500U (zh) 连接片支架和电芯
WO2021233034A1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CN112234244A (zh) 锂离子电池
CN219843009U (zh) 电芯、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20774530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组
CN219998447U (zh) 一种电池
CN212571233U (zh) 一种软包固态电池模组
CN221447382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
CN220042207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7306675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9739253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7426918U (zh) 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