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292A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2292A
CN113932292A CN202111249330.0A CN202111249330A CN113932292A CN 113932292 A CN113932292 A CN 113932292A CN 202111249330 A CN202111249330 A CN 202111249330A CN 113932292 A CN113932292 A CN 113932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indoor unit
pan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93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启龙
骆妍
陈启荣
梁洪
李玉泽
高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2493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2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室内机包括壳体、面板体、面板和大导风板,大导风板具有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大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大导风板的第二端搭接于面板的外表面,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大导风板的内表面与面板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风道。通过在面板外侧设置大导风板结构,通过控制大导风板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实现室内机出风方向的切换,尤其是当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大导风板与面板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这样能够使得气流沿着大导风板的外表面进行吹风,有效地起到延长上出风时的风道长度,增加了送风距离,起到避免冷风直吹人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壁挂机制冷吹人问题一直是行业比较头疼的问题,虽然有些产品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可以做到防直吹,但也只是一定角度的防直吹,做不到全屋的防直吹,市面上卖的空调配件大导风挡板可以改善制冷吹冷风的问题,但存在制冷效果差,安装不方便,制热需要拆除挡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壁挂机制冷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面板体,面板体与壳体连接,面板体具有出风口;面板,面板与面板体连接;大导风板,大导风板与壳体、面板体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大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出风口设置,且大导风板的第一端与出风口的下边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大导风板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面板的外侧,大导风板具有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大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大导风板的第二端搭接于面板的外表面,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大导风板的内表面与面板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风道。
进一步地,室内机包括:第一导风组件,第一导风组件与壳体、面板体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一导风组件位于壳体与大导风板之间,第一导风组件具有将第一风道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以及第一导风组件具有将第一风道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多个第一导风板与面板体可转动地连接,各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二打开位置,以及各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二关闭位置,各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相邻的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各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各第一导风板的宽度方向沿壳体与大导风板的第一端之间延伸设置,以将第一风道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面,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面,各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相邻的第一导风板中的一个第一导风板的第一台阶面与另一个第一导风板中的第二台阶面相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相配合的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1,其中,0≤N1≤0.3mm。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下边沿设置有第一挡筋,第一挡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风组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部分的第一导风组件与第一挡筋相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件与第一挡筋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2,其中,0≤N2≤0.3mm。
进一步地,大导风板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沿大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导风组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部分的第一导风组件与第一斜面相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件与第一斜面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3,其中,0≤N3≤0.3mm。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第二导风组件与壳体、面板体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二导风组件位于壳体与大导风板之间,第二导风组件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大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一导风组件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位于第二导风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与出风口的下边沿之间形成部分的第一风道的风道侧壁。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导风板,多个第二导风板与面板体可转动地连接,各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一导风位置,以及各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导风位置,各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各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各第二导风板的宽度方向沿出风口的上边沿与大导风板的第一端之间延伸设置,以形成第一风道的风道侧壁。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台阶面,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台阶面,各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中的一个第二导风板的第三台阶面与另一个第二导风板中的第四台阶面相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相配合的第三台阶面与第四台阶面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4,其中,0≤N4≤0.3mm。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长边沿处设置有第二挡筋,第二挡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风组件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部分的第二导风组件与第二挡筋相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与第二挡筋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5,其中,0≤N5≤0.3mm。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导风板中与大导风板的第一端相邻设置的第二导风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大导风板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位于第二斜面的外侧,第一斜面与第一导风组件配合地设置,第二斜面与第二斜面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6,其中,0≤N6≤0.3mm。
进一步地,大导风板的第二端的端部与面板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1,壳体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L2,其中,L1≥0.5L2。
进一步地,大导风板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0≤H≤1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启动在制冷模式下的上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当启动制冷模式下的下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当启动制冷模式下上出风和下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包括:当启动制热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外侧设置大导风板结构,通过控制大导风板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实现室内机出风方向的切换,尤其是当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大导风板与面板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这样能够使得气流沿着大导风板的外表面进行吹风,有效地起到延长上出风时的风道长度,增加了送风距离,起到避免冷风直吹人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处于关闭状态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风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大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合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一导风板与第一挡筋配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大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合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导风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二导风板与第二挡筋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流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
20、面板体;21、出风口;211、第一挡筋;212、第二挡筋;
30、面板;
40、大导风板;41、第一斜面;42、第二斜面;
51、第一风道;52、第二风道;53、第一出风通道;54、第二出风通道;
60、第一导风组件;61、第一导风板;611、第一台阶面;612、第二台阶面;62、第一旋转轴;
70、第二导风组件;71、第二导风板;711、第三台阶面;712、第四台阶面;713、第三斜面;72、第二旋转轴;
80、驱动盒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室内机包括壳体10、面板体20、面板30和大导风板40。面板体20与壳体10连接,面板体20具有出风口21,面板30与面板体20连接,大导风板40与壳体10、面板体20和面板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靠近出风口21设置,且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与出风口21的下边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51,第一导风板61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面板30的外侧,大导风板40具有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搭接于面板30的外表面,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大导风板40的内表面与面板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风道52。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外侧设置大导风板结构,通过控制大导风板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实现室内机出风方向的切换,尤其是当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大导风板与面板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这样能够使得气流沿着大导风板的外表面进行吹风,有效地起到延长上出风时的风道长度,增加了送风距离,起到避免冷风直吹人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制冷有三种模式供客户选择,当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制热时使热风向下吹,实现地毯式制热,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舒适性体验。当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可以实现制冷上出风和上下同时出风,制冷上出风时实现冷风不吹头,淋浴式制冷,快速降低全屋温度,制冷下出风和上下同时出风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体验冷风吹人,达到快速制冷的效果。
室内机包括第一导风组件60,第一导风组件60与壳体10、面板体20和面板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壳体10与大导风板40之间,第一导风组件60具有将第一风道51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如图1所示,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可以控制第一风道51打开,使得室内机制冷时可同时实现制冷下出风和制冷上出风,制热时控制大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则实现热气流下压,热空气从地面上升,实现地毯式制热,使房间温度分布均匀,舒适性好。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风组件60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61,多个第一导风板61与面板体20可转动地连接,各第一导风板61具有第二打开位置,以及各第一导风板61具有第二关闭位置,各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相邻的第一导风板6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53,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出风通道53被分割成斜向下的风道,使用户快速接触冷空气,达到降低体表温度的效果。各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各第一导风板61的宽度方向沿壳体10与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之间延伸设置,以将第一风道51关闭这样设置使得制冷模式时能够有效地将气流导至第二风道处。
如图5、图6所示,第一导风板6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面611,第一导风板6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面612,各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相邻的第一导风板61中的一个第一导风板61的第一台阶面611与另一个第一导风板61中的第二台阶面612相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相邻的导风板之间的密封性,起到避免相邻的导风板之间出现漏风的情况。
如图5、图6所示,相配合的第一台阶面611与第二台阶面61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1,其中,0≤N1≤0.3mm。当配合间隙为N1大于0时,使得会有一小部分气流从配合间隙N1里流出,起到防止导风板出现凝露的情况。这样设置还能够防止相邻的导风板之间出现大量漏风的导致制冷和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使得在制冷模式时,通过间隙使得小量的气流外溢,能够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引起凝露的问题。
如图6、图7所示,出风口21的下边沿设置有第一挡筋211,第一挡筋211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部分的第一导风组件60与第一挡筋211相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使第一导风组件60与壳体10之间看起来更加协调,保证了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空调的美观性。
如图6、图7所示,第一导风组件60与第一挡筋211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2,其中,0≤N2≤0.3mm。这样设置能够避免在出风口处出现凝露的问题,尤其是配合间隙大于0的时候。
如图6、图8所示,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41,第一斜面41沿大导风板4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部分的第一导风组件60与第一斜面41相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避免第一导风组件60与大导风板40之间发生干涉,使得第一导风组件60与大导风板40打开或关闭更加顺畅。
如图6、图8所示,第一导风组件60与第一斜面41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3,其中,0≤N3≤0.3mm。这样设置进一步地促进了第一导风组件60和大导风板40之间的配合工作,是制热时,第一导风组件60通过旋转,实现下出风,使得室内机实现地毯式制热。
如图2至图4所示,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70,第二导风组件70与壳体10、面板体20和面板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壳体10与大导风板40之间,第二导风组件70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第二导风位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室内机的出风舒适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70与出风口21的下边沿之间形成部分的第一风道51的风道侧壁。这样设置使第一风道51打开,第二风道52关闭,此时只能实现下出风,使制冷时冷气快速下落,而制热时热气流下压,同时能够使得与出风口下边沿一侧相对的风道侧壁距离最优,缩短了内部风道朝向大导风板一侧延伸的距离,能够及时将热气流出壳体输送至室内,提高了室内机的制热效率。
如图3、图4所示,第二导风组件70包括多个第二导风板71,多个第二导风板71与面板体20可转动地连接,各第二导风板71具有第一导风位置,以及各第二导风板71具有第二导风位置,各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一导风位置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71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54,各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各第二导风板71的宽度方向沿出风口21的上边沿与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之间延伸设置,以形成第一风道51的风道侧壁。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室内机的空间利用率,且该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安装。
如图6、图9所示,第二导风板7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台阶面711,第二导风板7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台阶面712,各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71中的一个第二导风板71的第三台阶面711与另一个第二导风板71中的第四台阶面712相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相邻第二导风板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相邻第二导风板之间出现漏风的情况。
如图6、图9所示,相配合的第三台阶面711与第四台阶面71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4,其中,0≤N4≤0.3mm。将第三台阶面711与第四台阶面712之间的配合间隙N4设置在合适的范围,能够防止相邻的导风板之间出现大量漏风的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如图6、图10所示,出风口21的长边沿处设置有第二挡筋212,第二挡筋212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部分的第二导风组件70与第二挡筋212相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第二导风组件70与出风口上边沿侧壁的配合密封效果。优选地,第二导风组件70与第二挡筋21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5,其中,0≤N5≤0.3mm。
如图6、图10所示,多个第二导风板71中与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相邻设置的第二导风板7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斜面713,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41和第二斜面42,第一斜面41位于第二斜面42的外侧,第一斜面41与第一导风组件60配合地设置,第二斜面42与第三斜面713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保证了大导风板40与第一导风组件60、第二导风组件70之间的配合工作,从而防止相邻部件之间产生干涉的问题,使得各个部件之间打开和关闭更加顺畅。
为了进一步地避免打开大导风板40和第二导风板71时产生干涉,将第二斜面42与第三斜面713之间的配合间隙设置为N6,其中,0≤N6≤0.3mm。
如图2所示,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的端部与面板30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1,壳体1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L2,其中,L1≥0.5L2。这样设置能够增加室内机上出风时送风距离,同时使空调的外观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
如图2所示,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与面板30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0≤H≤10mm。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室内机的美观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可以用于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启动在制冷模式下的上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当启动制冷模式下的下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当启动制冷模式下上出风和下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一导风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室内机具有多种出风模式,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出风模式,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满足更多消费者对制冷舒适性的选择需求。
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启动制热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启动制热模式时,便于控制制热下压贴地送风,即实现地毯式制热,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制热舒适性。
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导风板40结合第一导风组件60、第二导风组件70的出风方案,制冷有三种模式供客户选择,同时做到了制冷远距离上吹风、制热下压贴地送风,解决了空调换热效率不高、房间温度分布不均、舒适性不好的问题。当制冷上出风时,冷气流抬高,冷风不吹头,当制冷上下同时出风时,此时第一导风组件60打开,和第二导风组件70与打开后的大导风板40将出风口21分割成斜向上和斜向下的双风道,冷风同时向上和向下吹,使房间温度快速降低,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本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大导风板40与第一导风组件60、第二导风组件70的相互配合,将风道进行分割,使出风形式有上出风、下出风和上下同时出风三种,提升空调的舒适性。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闭合时如图2所示,大导风板40和第一导风组件60在整个出风口外围并封闭出风口,第二导风组件70在出风口里面,第一导风板61和第二导风板71可以为小导风板,第一导风组件60和第二导风组件70由若干个小导风板相互搭接配合构成,多个第一导风板61都有一个类似的第一旋转轴62,多个第二导风板71都有一个类似的第二旋转轴72,通过一个连杆将第一旋转轴62、第二旋转轴72连接可以实现第一导风组件60和第二导风组件70的打开和闭合,大导风板40与驱动盒齿条80端部固定,上端与面板30搭接,下端与第一导风组件60搭接配合。第二导风组件70上端与底壳搭接配合,下端与大导风板40搭接配合,第一导风组件60上端与壳体10上下搭接,下端与大导风板40端部上下搭接,为防止漏风的情况,推荐搭接间隙N介于0-0.3mm之间,第一导风组件60和第二导风组件70上小导风板的开合不仅起到打散风流的作用,还起到风道切换的作用,为了实现冷风全屋防止吹的效果,推荐L至少为壳体总高度的一半,为了闭合时有较好外观效果大导风板与面板间的台阶H推荐0-10mm。
制冷时:
上出风,如图4所示,制冷模式开启后,选择上出风模式,风机启动,第二导风组件70上第二旋转轴72运动,将导风板打开,同时,大导风板40在驱动盒齿条80的驱动下,将被打开,与闭合状态的第一导风组件60形成一个斜向上的出风风道,即第二风道52,实现冷风上出风。关机后,风机停止,第二导风组件70上的导风板运行到闭合状态,大导风板40在驱动盒齿条80的驱动下,将运行到闭合状态。
下出风,如图3所示,制冷模式开启后,选择下出风模式,风机启动,第一导风组件60上第一旋转轴62运动,将导风板打开,与闭合状态的大导风板40和闭合状态的第二导风组件70形成一个斜向下的出风风道,即第一风道51,实现冷风下出风,关机后,风机停止,第一导风组件60上的导风板运行到闭合状态。
上下同时出风,如图1所示,制冷模式开启后,选择上下出风模式,风机启动,第二导风组件70上第二旋转轴72运动,将导风板打开,第一导风组件60上第一旋转轴62运动将导风板打开,同时,大导风板40在驱动盒齿条80的驱动下,将被打开,形成一个斜向上和斜向下的双出风风道,即第二风道52和第一风道51,实现冷风上下出风。关机后,风机停止,第二导风组件70上的导风板运行到闭合状态,第一导风组件60上的导风板运行到闭合状态,大导风板40在驱动盒齿条80的驱动下,将运行到闭合状态。
制热时:
如图3所示,制热模式开启后,风机启动,第一导风组件60上第一旋转轴62运动,将导风板打开,与闭合状态的大导风板40和闭合状态的第二导风组件70形成一个斜向下的出风风道,即第一风道51,实现热风下出风,关机后,风机停止,第一导风组件60上的导风板运行到闭合状态。
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大导风板40设置成多个小导风板的方式,以取代第二导风组件70的设置方式。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只保留第一导风组件60,无需设置第二导风组件70,下出风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导风组件60旋转到第二导风组件70的位置实现导风。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组件60、第二导风组件70和大导风板40的运动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推出运动形式。
在本申请中,第一导风板61、第二导风板71的数量不局限图示上的三片,可以是其它数量,外形不一定是直面,可以是具有一定的弧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也可以像制冷模式一样有三种出风方式。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组件60的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组件70的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在打开和闭合状态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以实现扫风效果,使得空调器的下出风时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空调器的送风舒适性,大导风板40、第一导风组件60、第二导风组件70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导流筋条和微孔结构,例如在大导风板朝向面板一侧的表面设置凸筋结构,以及在大导风板上开设微孔结构。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面板体(20),所述面板体(2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面板体(20)具有出风口(21);
面板(30),所述面板(30)与所述面板体(20)连接;
大导风板(40),所述大导风板(40)与所述壳体(10)、所述面板体(20)和所述面板(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出风口(21)设置,且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口(21)的下边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51),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所述面板(30)的外侧,所述大导风板(40)具有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面板(30)的外表面,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大导风板(40)的内表面与所述面板(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风道(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
第一导风组件(60),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与所述壳体(10)、所述面板体(20)和所述面板(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所述壳体(10)与所述大导风板(40)之间,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具有将所述第一风道(51)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具有将所述第一风道(51)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61),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61)与所述面板体(20)可转动地连接,各所述第一导风板(61)具有所述第二打开位置,以及各所述第一导风板(61)具有所述第二关闭位置,各所述第一导风板(61)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风板(6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53),各所述第一导风板(61)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各所述第一导风板(61)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壳体(10)与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之间延伸设置,以将所述第一风道(51)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6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面(611),所述第一导风板(6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面(612),各所述第一导风板(61)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风板(61)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61)的所述第一台阶面(611)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61)中的所述第二台阶面(612)相配合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台阶面(611)与所述第二台阶面(61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1,其中,0≤N1≤0.3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的下边沿设置有第一挡筋(211),所述第一挡筋(21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部分的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与所述第一挡筋(211)相配合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与所述第一挡筋(211)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2,其中,0≤N2≤0.3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41),所述第一斜面(41)沿所述大导风板(4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部分的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与所述第一斜面(41)相配合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与所述第一斜面(41)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3,其中,0≤N3≤0.3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第二导风组件(70),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与所述壳体(10)、所述面板体(20)和所述面板(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所述壳体(10)与所述大导风板(40)之间,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位置,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与所述出风口(21)的下边沿之间形成部分的所述第一风道(51)的风道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包括多个第二导风板(71),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71)与所述面板体(20)可转动地连接,各所述第二导风板(71)具有所述第一导风位置,以及各所述第二导风板(71)具有所述第二导风位置,各所述第二导风板(71)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位置时,相邻的所述第二导风板(71)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54),各所述第二导风板(71)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时,各所述第二导风板(71)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出风口(21)的上边沿与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之间延伸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风道(51)的风道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7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台阶面(711),所述第二导风板(7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台阶面(712),各所述第二导风板(71)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时,相邻的所述第二导风板(71)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导风板(71)的所述第三台阶面(711)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导风板(71)中的所述第四台阶面(712)相配合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配合的所述第三台阶面(711)与所述第四台阶面(71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4,其中,0≤N4≤0.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的长边沿处设置有第二挡筋(212),所述第二挡筋(212)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时,部分的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与所述第二挡筋(212)相配合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70)与所述第二挡筋(212)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5,其中,0≤N5≤0.3mm。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71)中与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二导风板(7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斜面(713),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41)和第二斜面(42),所述第一斜面(41)位于所述第二斜面(42)的外侧,所述第一斜面(41)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60)配合地设置,所述第二斜面(42)与所述第三斜面(713)配合地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42)与所述第三斜面(713)之间的配合间隙为N6,其中,0≤N6≤0.3m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面板(30)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壳体(1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L2,其中,L1≥0.5L2。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导风板(40)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与所述面板(30)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0≤H≤10mm。
21.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22.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启动在制冷模式下的上出风模式时,控制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一导风位置;
当启动所述制冷模式下的下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
当启动所述制冷模式下的上出风和下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一导风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启动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大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板(61)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控制多个第二导风板(7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
CN202111249330.0A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932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330.0A CN113932292A (zh)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330.0A CN113932292A (zh)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292A true CN113932292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8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9330.0A Pending CN113932292A (zh)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22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834A (zh) * 2022-06-29 2022-09-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门装置、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564A (ja) * 2001-09-11 2003-03-19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2835713U (zh) * 2012-10-18 2013-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3776143A (zh) * 2012-10-18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003965A (zh) * 2015-02-13 2015-10-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96671U (zh) * 2017-08-09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990520A (zh) * 2017-11-22 2018-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07778741U (zh) * 2017-11-22 2018-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07880963U (zh) * 2018-01-04 2018-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936279U (zh) * 2018-02-05 2018-10-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1706916A (zh) * 2020-06-28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124494A (zh) * 2021-04-23 2021-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531652A (zh) * 2021-07-26 2021-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564A (ja) * 2001-09-11 2003-03-19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2835713U (zh) * 2012-10-18 2013-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3776143A (zh) * 2012-10-18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003965A (zh) * 2015-02-13 2015-10-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96671U (zh) * 2017-08-09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990520A (zh) * 2017-11-22 2018-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07778741U (zh) * 2017-11-22 2018-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07880963U (zh) * 2018-01-04 2018-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936279U (zh) * 2018-02-05 2018-10-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1706916A (zh) * 2020-06-28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124494A (zh) * 2021-04-23 2021-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531652A (zh) * 2021-07-26 2021-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834A (zh) * 2022-06-29 2022-09-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门装置、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4992834B (zh) * 2022-06-29 2023-09-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门装置、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7866A (zh) 一种能防回风的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4807165A (zh) 空调器
CN113944954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3531652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932292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706916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932289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3959004B (zh) 室内机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1780242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4791915A (zh) 空调器
CN211822749U (zh) 室内机、空调器
CN104896582A (zh) 空调器
CN217274485U (zh) 一种能实现上下出风的空调器
CN2154121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932293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
CN113048569B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754415A (zh) 一种能实现上下出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34281B (zh) 空调器
CN21264476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932288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12299186U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740549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762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760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764U (zh) 室内机、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