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289A -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2289A
CN113932289A CN202111249298.6A CN202111249298A CN113932289A CN 113932289 A CN113932289 A CN 113932289A CN 202111249298 A CN202111249298 A CN 202111249298A CN 113932289 A CN113932289 A CN 113932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air
indoor unit
closed position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9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启荣
王现林
张文达
王启龙
梁洪
陈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2492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2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室内机包括:底壳;面板体,面板体与底壳连接,面板体具有出风口;面板,面板与面板体连接;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配合,当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可以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或第二关闭位置,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室内机实现向上吹风,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封闭出风口,防止外部落灰。通过这样设置,避免了冷风对人直吹,提升了室内机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用壁挂机制冷吹人问题一直是行业比较头疼的问题,虽然有些产品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可以做到防直吹,但也只是一定角度的防直吹,或者通过控制功能实现扫风风避人,但是做不到全屋的防直吹;市面上卖的空调配件大导风挡板可以改善制冷吹冷风的问题,但存在制冷效果差、凝露、安装不方便、制热需要拆除挡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不能全屋防直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底壳;面板体,面板体与底壳连接,面板体具有出风口;面板,面板与面板体连接;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底壳、面板体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一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第一导风板具有将出风口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第一导风板具有将出风口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与底壳、面板体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二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且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相邻地设置,第二导风板具有将出风口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第二导风板具有将出风口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其中,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可选择地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或第二打开位置处,当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将出风口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旋转中心O1,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旋转中心O2,第一导风板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旋转中心O1位于第一导风板的内侧,第二旋转中心O2位于第一导风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靠近底壳的一端与第二旋转中心O2相邻地设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包括上出风模式,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与面板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且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板与底壳之间。
进一步地,室内机包括下出风模式,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部分的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面板相贴合,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与另一部分的面板体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室内机包括下出风模式,第一导风板与底壳之间围设成第二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与出风口的上侧壁搭接,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朝向第二导风板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上侧壁凸出地设置有挡筋,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挡筋搭接。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面板的顶部相平齐地设置,或者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面板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mm。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的张角为N,其中,40°≤N≤70°。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端部与底壳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mm。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齿条机构,齿条机构的一端与底壳、面板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齿条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导风板固定连接,齿条机构用于带动第二导风板绕第二旋转中心O2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在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前,齿条机构预先将第二导风板推出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为至少一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底壳、面板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导风板连接,连杆机构位于齿条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与底壳连接,第一导风板的一端通过曲轴与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底壳连接,驱动部可驱动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L1,其中,4mm≤L1≤6mm。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的朝向第一导风板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斜面位于第二导风板的内侧。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的靠近面板的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包括:板体,沿板体的长度方向,板体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板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板体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斜面与面板体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斜面与面板体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进一步地,第三间隙或第四间隙的宽度为L2,其中,0.2mm≤L2≤0.4mm。
进一步地,板体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沿板体的宽度方向,板体靠近出风口下侧壁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斜面,第三斜面与出风口下侧壁之间具有第五间隙。
进一步地,第五间隙的宽度为L3,其中,0.2mm≤L3≤0.4mm。
进一步地,板体靠近出风口下侧壁一端还设置有第四斜面,第四斜面位于第三斜面内侧,第四斜面与第三斜面具有夹角地设置。
进一步地,面板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五斜面,面板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六斜面,第五斜面和第六斜面沿底壳的宽度方向相对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靠近第一导风板的一端设置有遮挡凸缘,遮挡凸缘沿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遮挡凸缘位于第一导风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外表面和第二导风板的外表面形成室内机的外观装饰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制冷模式,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转动至第二打开位置,出风口实现上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开启制热模式,控制第二导风板沿预设轨迹绕第二旋转中心O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控制第一导风板沿预设轨迹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后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复位至第二关闭位置,出风口实现下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角度为A,其中,10°≤A≤20°,和/或第二预设角度为B,其中,100°≤B≤1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配合以对同一个风口进行打开和关闭,当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可以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或第二关闭位置,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室内机实现向上吹风,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封闭出风口,防止外部落灰。通过这样设置,避免了冷风对人直吹,实现了全屋防直吹效果。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导风板,且通过控制导风板位于不同的导风位置实现对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的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制冷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制热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5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8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8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1中H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风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导风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壳;11、挡筋;20、面板;30、出风口;
40、第一导风板;41、板体;411、第一斜面;412、第二斜面;413、第三斜面;414、第四斜面;
50、第二导风板;51、斜面;52、遮挡凸缘;
61、第一出风通道;62、第二出风通道;
70、齿条机构;81、驱动部;82、曲轴;83、销轴;
90、面板体;91、第五斜面;92、第六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2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
如图1所示,室内机包括:底壳10;面板体90,面板体90与底壳10连接,面板体90具有出风口30;面板20,面板20与面板体90连接;第一导风板40,第一导风板40与底壳10、面板体90和面板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一导风板40设置于出风口30处,第一导风板40具有将出风口30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第一导风板40具有将出风口30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50,第二导风板50与底壳10、面板体90和面板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第二导风板50设置于出风口30处,且第二导风板50与第一导风板40相邻地设置,第二导风板50具有将出风口30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第二导风板50具有将出风口30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其中,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50可选择地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或第二打开位置处,当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0和第二导风板50将出风口30关闭。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配合以对同一个风口进行打开和关闭,当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可以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或第二关闭位置,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如图2所示,室内机实现向上吹风,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如图7所示,封闭出风口,防止外部落灰。通过这样设置,避免了冷风对人直吹,实现了全屋防直吹效果。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导风板,且通过控制导风板位于不同的导风位置实现对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的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导风板40具有第一旋转中心O1,第二导风板50具有第二旋转中心O2,第一导风板40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旋转中心O1位于第一导风板40的内侧,第二旋转中心O2位于第一导风板40的外侧。如图1所示,第一导风板40可以绕第一旋转中心O1旋转,到达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50可以绕第二旋转中心O2旋转,到达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
具体地,第二导风板50靠近底壳10的一端与第二旋转中心O2相邻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起到优化第二导风板50远离底壳10一端的打开行程的作用。
室内机包括上出风模式,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50与面板2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61,且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二导风板50与底壳10之间。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风从丢第一出风通道61吹出,可避免冷风直接吹头。
室内机包括下出风模式,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部分的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面板20相贴合,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二导风板50的第二端与另一部分的面板体90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二导风板可以遮挡第二导风板以使得室内机更为美观。
室内机包括下出风模式,第一导风板40与底壳10之间围设成第二出风通道62。如图3所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风从第二出风通道62吹出,当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下出风模式可使得热气流向下,热气流从地面上升,实现地毯式制热,房间内温度分布均匀,空调使用的舒适性更高。
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0的第一端与出风口30的上侧壁搭接,第一导风板40的第二端朝向第二导风板50一侧设置。如图1所示,这样设置可避免出风冲入第一导风板40与第二导风板50之间的空腔,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使得出风气流向下,出风气流远离进风口,提高空调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出风口30的上侧壁凸出地设置有挡筋11,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0的第一端与挡筋11搭接。挡筋11的设置能更好地避免风从第一导风板40处漏入第一导风板40与第二导风板50之间的空腔中。
可选择地,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面板20的顶部相平齐地设置,或者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面板20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如图1所示,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面板20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这样设置在保证室内机功能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使得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面板20的顶部相平齐地设置,这样使得室内机的内部结果不会暴露,室内机更加美观。
具体地,第二导风板50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mm。这样的宽度设置可使得第二导风板50具有更长的送风距离,实现更好的送风效果。
如图1所示,为使第二导风板50的送风效果更好,第二导风板50的张角为N,其中,40°≤N≤70°。限定第二导风板50的张角N的大小,可使得第二导风板50与第一导风板40配合更好,实现更好的送风效果。
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0的端部与底壳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mm。通过设置这一间隙,可实现防凝露效果,避免第一导风板40的端部因内外温度不同形成凝露。
室内机还包括齿条机构70,齿条机构70的一端与底壳10、面板体9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齿条机构7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风板50固定连接,齿条机构70用于带动第二导风板50绕第二旋转中心O2转动。如图4所示,采用齿条机构带动第二导风板50转动,可以减小结构行程和制造成本。
具体地,第一导风板40在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前,齿条机构70预先将第二导风板50推出预设角度。这一设置可使得第二导风板50旋转时更方便。
可选择地,室内机还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为至少一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底壳10、面板体9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导风板50连接,连杆机构位于齿条机构70的一侧。可选择地,连杆机构的轴孔可以为六边形。
室内机还包括驱动部81,驱动部81与底壳10连接,第一导风板40的一端通过曲轴82与驱动部8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导风板4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83与底壳10连接,驱动部81可驱动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如图5所示,第一导风板40的一端通过曲轴82与驱动部81的输出轴连接,可带动第一导风板40转动,第一导风板4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83与底壳10连接,可使得第一导风板40在底壳10上转动。
为便于第一导风板40和第二导风板50之间的位置变换,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0与第二导风板5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L,其中,4mm≤L≤6mm。限定第二间隙L的值,可以使得第二导风板50不需要进行推出避让,第一导风板40即可直接推出,同时也避免间隙过大影响室内机性能。
第二导风板50的朝向第一导风板40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斜面51,斜面51位于第二导风板50的内侧。如图6所示,斜面51的设置可使得在上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40保持关闭状态,第二导风板50打开时不会与第一导风板40产生干涉。
可选择地,第一导风板40的外表面为弧面,第一导风板40内侧边缘的型线呈弧线,如图1所示,第一导风板40内侧边缘的型线为接近直线的弧形。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导风板40内侧边缘的型线应当是配合外观的型线,可以为向内弧线,也可以为直线,为避免制热时不能和气流弧线吻合,第一导风板40内侧边缘的型线状态最好为向外由弧度的样式。
第二导风板50的靠近面板20的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微孔结构。这一设置可以实现制冷时的无风感送风,在实际应用中,微孔结构也可以覆盖整个第二导风板50。
第一导风板40包括:板体41,沿板体41的长度方向,板体41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板体41的第二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412,板体41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斜面411与面板体90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斜面412与面板体90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结合图10至图25所示,通过设置第一斜面411和第二斜面412,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直面配合带来的零件长度尺寸公差带来的装配问题,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的设置便于室内机的装配。
第三间隙或第四间隙的宽度为L2,其中,0.2mm≤L2≤0.4mm。可选择地,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的宽度值L2可以为0.3mm,在视觉上形成近似无缝配合的效果,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室内机的尺寸、第一导风板尺寸等参数确定L2的值。限定L2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在便于室内机装配和拆卸的同时,增加室内机的外观美观性。
板体41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沿板体41的宽度方向,板体41靠近出风口30下侧壁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斜面413,第三斜面413与出风口30下侧壁之间具有第五间隙。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三斜面413和第五间隙的设置可第一导风板40在宽度方向上与面板体90的装更方便。.
第五间隙的宽度为L3,其中,0.2mm≤L3≤0.4mm。可选择地,L3的值可以为0.3mm,使得在视觉上形成近似无缝配合的效果。限定L3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在便于室内机装配和拆卸的同时,增加室内机的外观美观性。
板体41靠近出风口30下侧壁一端还设置有第四斜面414,第四斜面414位于第三斜面413内侧,第四斜面414与第三斜面413具有夹角地设置。如图12、图13、图25所示,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下,第一导风板40逆时针旋转至如图12所示位置,第四斜面414搭接在底壳10上,此时第一导风板40与底壳10、面板体90之间形成向下的出风口,实现向下出风,为保证室内机制热出风量足够,此时的向下的出风口的宽度最少设置在40mm以上。第四斜面414的设置可使得第一导风板40与底壳10之间的配合更好,第四斜面414与第三斜面413之间的夹角应当根据底壳10、面板体90的参数确定。
为便于面板体90与第一导风板40的装配和拆卸,面板体90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411相配合的第五斜面91,面板体90上设置有与第二斜面412相配合的第六斜面92,第五斜面91和第六斜面92沿底壳10的宽度方向相对地设置。如图21、图22、图23所示,第五斜面91和第六斜面92的形状和尺寸大小应当根据第一斜面411、第二斜面412确定。
第二导风板50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50靠近第一导风板40的一端设置有遮挡凸缘52,遮挡凸缘52沿第二导风板5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遮挡凸缘52位于第一导风板40的外侧。如图10所示,遮挡凸缘52的设置可使得第一导风板40与第二导风板50配合处的缝隙被遮盖,避免室内机外观正面露出缝隙,提升室内机的美观性。
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40的外表面和第二导风板50的外表面形成室内机的外观装饰面,这样设置可减小室内机的外观装饰成本,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单独的外观装饰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室内机,可以同时实现制冷远距离上出风和制热下贴地送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效率不高、房间温度分布不均匀、舒适性较低的问题,同时,也具有防凝露和避免冷风直吹人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制冷模式,控制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50转动至第二打开位置,出风口30实现上出风模式。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制冷模式下开启上出风模式,可使得冷气流向上吹出,避免冷风淋头直吹。
开启制热模式,控制第二导风板50沿预设轨迹绕第二旋转中心O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控制第一导风板40沿预设轨迹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后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50复位至第二关闭位置,出风口30实现下出风模式。具体步骤如图9所示,制热模式下开启下出风模式,可使得气流向下吹出,热气流从地面上升,实现地毯式制热,舒适性更好。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为A,其中,10°≤A≤20°,第二预设角度为B,其中,100°≤B≤120°。设置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的范围,可便于实现第一导风板40和第二导风板50的快速搭接配合。具体地,可以选择第一预设角度A为16°,第二预设角度B为114°。
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可以用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10);
面板体(90),所述面板体(90)与所述底壳(10)连接,所述面板体(90)具有出风口(30);
面板(20),所述面板(20)与所述面板体(90)连接;
第一导风板(40),所述第一导风板(40)与所述底壳(10)、所述面板体(90)和所述面板(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4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30)处,所述第一导风板(40)具有将所述出风口(30)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40)具有将所述出风口(30)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
第二导风板(50),所述第二导风板(50)与所述底壳(10)、所述面板体(90)和所述面板(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5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30)处,且所述第二导风板(50)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0)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具有将所述出风口(30)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导风板(50)具有将所述出风口(30)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50)可选择地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或所述第二打开位置处,当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和所述第二导风板(50)将所述出风口(30)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具有第一旋转中心O1,所述第二导风板(50)具有第二旋转中心O2,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旋转中心O1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内侧,所述第二旋转中心O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靠近所述底壳(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O2相邻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上出风模式,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上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与所述面板(2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61),且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与所述底壳(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下出风模式,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下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部分的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20)相贴合,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第二端与另一部分的所述面板体(90)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下出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40)与所述底壳(10)之间围设成第二出风通道(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口(30)的上侧壁搭接,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导风板(50)一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0)的上侧壁凸出地设置有挡筋(11),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第一端与所述挡筋(11)搭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20)的顶部相平齐地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20)的顶部具有距离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张角为N,其中,40°≤N≤7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端部与所述底壳(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mm。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齿条机构(70),所述齿条机构(70)的一端与所述底壳(10)、所述面板体(9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齿条机构(7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50)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机构(7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50)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O2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在所述第一关闭位置移动和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前,所述齿条机构(70)预先将所述第二导风板(50)推出预设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为至少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壳(10)、所述面板体(9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50)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齿条机构(70)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驱动部(81),所述驱动部(81)与所述底壳(10)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一端通过曲轴(82)与所述驱动部(8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83)与所述底壳(10)连接,所述驱动部(81)可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和所述第一打开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与所述第二导风板(5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L1,其中,4mm≤L1≤6m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朝向所述第一导风板(40)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斜面(51),所述斜面(51)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内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靠近所述面板(20)的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微孔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包括:
板体(41),沿所述板体(41)的长度方向,所述板体(41)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411),所述板体(41)的第二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412),所述板体(41)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411)与所述面板体(90)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斜面(412)与所述面板体(90)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隙或所述第四间隙的宽度为L2,其中,0.2mm≤L2≤0.4mm。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41)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沿所述板体(41)的宽度方向,所述板体(41)靠近所述出风口(30)下侧壁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三斜面(413),所述第三斜面(413)与所述出风口(30)下侧壁之间具有第五间隙。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间隙的宽度为L3,其中,0.2mm≤L3≤0.4mm。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41)靠近所述出风口(30)下侧壁一端还设置有第四斜面(414),所述第四斜面(414)位于所述第三斜面(413)内侧,所述第四斜面(414)与所述第三斜面(413)具有夹角地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体(9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411)相配合的第五斜面(91),所述面板体(9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412)相配合的第六斜面(92),所述第五斜面(91)和所述第六斜面(92)沿所述底壳(10)的宽度方向相对地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50)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50)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一端设置有遮挡凸缘(52),所述遮挡凸缘(52)沿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遮挡凸缘(5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外侧。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5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40)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导风板(50)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室内机的外观装饰面。
28.一种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4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50)转动至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所述出风口(30)实现上出风模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开启制热模式,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50)沿预设轨迹绕第二旋转中心O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
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40)沿预设轨迹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后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50)复位至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所述出风口(30)实现下出风模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A,其中,10°≤A≤20°,和/或
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B,其中,100°≤B≤120°。
3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CN202111249298.6A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932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298.6A CN113932289A (zh)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298.6A CN113932289A (zh)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289A true CN113932289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8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9298.6A Pending CN113932289A (zh) 2021-10-26 2021-10-26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22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4415A (zh) * 2022-04-11 2022-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上下出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93899A (zh) * 2022-06-16 2022-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564A (ja) * 2001-09-11 2003-03-19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US20180363927A1 (en) * 2016-02-03 2018-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1706916A (zh) * 2020-06-28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6203762U (zh) * 2021-10-26 2022-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564A (ja) * 2001-09-11 2003-03-19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US20180363927A1 (en) * 2016-02-03 2018-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1706916A (zh) * 2020-06-28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6203762U (zh) * 2021-10-26 2022-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4415A (zh) * 2022-04-11 2022-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上下出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754415B (zh) * 2022-04-11 2024-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上下出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93899A (zh) * 2022-06-16 2022-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2289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EP3598017B1 (en) Air outlet structure, air outlet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the air conditioner
EP1752713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100904510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54121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3940068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341398U (zh) 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13531652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03762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776101A (zh) 空调器
WO2019041936A1 (zh)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CN113959004B (zh) 室内机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03718941U (zh) 空调器
CN113932292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3944954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6203760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9362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822593A (zh) 无叶风扇和用于无叶风扇的无叶扇头
CN106678988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9186064A (zh) 一种出风组件和使用该出风组件的空调器
CN206131383U (zh) 封闭式空调外壳及具有其的封闭式空调器
CN216203763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758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764U (zh) 室内机、空调器
CN113959006B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Qiro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anlin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da

Inventor after: Wang Qilong

Inventor after: Liang Hong

Inventor after: Chen Haitao

Inventor before: Chen Qir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nl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da

Inventor before: Wang Qilo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H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Ha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