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3899A -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3899A
CN114893899A CN202210685899.XA CN202210685899A CN114893899A CN 114893899 A CN114893899 A CN 114893899A CN 202210685899 A CN202210685899 A CN 202210685899A CN 114893899 A CN114893899 A CN 114893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angle
air deflect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58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3899B (zh
Inventor
贺昌业
张晶
欧喜贵
郑燕鑫
王现林
陈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6858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3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3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3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3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3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本发明避免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空调已经成为提升家居生活品质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家用电器在健康性、智能化、便捷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新风空调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作为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循环的健康家用电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相关技术中的新风空调风量大,在制冷季节开空调时同时又开新风,所开新风时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
可选的,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在获取到所述新风空调的空调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调节至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其中,所述空调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进行室内温度调节;所述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包括: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由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节至目标导风板角度。
可选的,所述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包括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越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更靠近风道方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一锐角,和/或,控制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三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四锐角,其中,所述第三锐角大于所述第一锐角,所述第二锐角大于所述第四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五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六锐角,所述第五锐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锐角,所述第四锐角大于所述第六锐角。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包括: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0度,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
可选的,第一锐角为20度;和/或,第二锐角为45度;和/或,第三锐角为40度;和/或,第四锐角为30度;和/或,第五锐角为40度;和/或,第六锐角为20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补偿阈值,所述第二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偿阈值,所述第一补偿阈值大于2摄氏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
可选的,还包括初始导风板角度调整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在获取到所述新风空调的空调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调节至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其中,所述空调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进行室内温度调节;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由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节至目标导风板角度。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包括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越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更靠近风道方向。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一锐角,和/或,控制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三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四锐角,其中,所述第三锐角大于所述第一锐角,所述第二锐角大于所述第四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五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六锐角,所述第五锐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锐角,所述第四锐角大于所述第六锐角。
可选的,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0度,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
可选的,第一锐角为20度;和/或,第二锐角为45度;和/或,第三锐角为40度;和/或,第四锐角为30度;和/或,第五锐角为40度;和/或,第六锐角为20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补偿阈值,所述第二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偿阈值,所述第一补偿阈值大于2摄氏度。
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有效提升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的温降速率,避免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当前环境温度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空调开机后导风板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当前环境温度在第一种情况下开启新风功能后空调导风板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当前环境温度在第二种情况下或第三种情况下空调开机后导风板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当前环境温度在第二种情况下开启新风功能后导风板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当前环境温度在第三种情况下开启新风功能后导风板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各个角度下温降效果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开关新风温降对比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风板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目前随着家用新风空调的新风量技术迭代、市场对大新风量的需求提升,目前开发的家用新风空调新风量越来越大,基本可以达到60m3/h,按照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在室内面积10㎡<Fp≤20㎡,换气次数为0.6h/次,当空调新风量达到60m3/h时,房间层高按照3m,换气次数最小为1h/次。
针对运动大导风板空调器(结构如图10和11所示),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开机后,一般情况下导风板会处于默认状态,起到全屋防直吹效果,但是当该空调具有新风功能,特别是新风量较大的情况下,此时制冷开机且开新风就会对室内温降效果有一定影响。如图9所示,对比关新风的情况,在开新风的情况下,温降速率特别是初始阶段的温降速率变小,温降效果变差。本发明提出通过调整大小导风板角度来改善温降效果,进而提升室内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可由终端或服务器执行,其中,终端可以是空调设备或其他智能设备执行。请参阅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可以通过空调遥控器或者其他具备控制空调工作模式的终端发出。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新风空调处于制冷模型下。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之前,新风空调处于普通运行模式,也即,只进行室内温度调节,尚未开启新风功能。或者,空调也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即尚未开机。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存储不同环境温度与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后,基于映射关系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当前环境温度为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也即,可以只基于室内环境温度来确定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或者,只基于室外环境温度来确定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再或者,可以同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来确定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上述导风板包括大导风板和/或小导风板。大导风板是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最外侧(缺口较大)位置处的导风板,小导风板是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内侧(缺口较小)位置处的导风板。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均具有引导风的走向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也可以参照图3至图7以及图11所示。
S12、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时,可以从导风板的开机默认角度调整至目标角度。其中,可选的,可以预先存储不同环境温度与目标角度的对应关系,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后,基于对应关系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目标角度,进而从导风板的开机默认角度调整至该目标角度。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从关机状态时导风板的角度直接调整到目标角度。比如,在空调接收到开机指令的同时启动新风功能,则可以直接从关机状态时导风板的角度调整到目标角度。
可选的,可以在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的同时,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或者,二者也可以先后执行,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有效提升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后的温降速率,避免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在获取到所述新风空调的空调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调节至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其中,所述空调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进行室内温度调节;所述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包括: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由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节至目标导风板角度。本实施例支持在开机后任意时刻开启新风时,导风板随之调整以使得温降速率尽量不受新风开启的影响,提升舒适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本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温度范围的环境温度采取不同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使得各个环境温度下都能获得最优的调整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包括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该实施例充分考虑了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的大小,可以实现对温降影响因素的更精细化的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越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更靠近风道方向。该实施例随着温度越高,通过小导风板越往上抬或者大导风板越往下压,也即使得导风板更加顺着风道方向,进而来提升温降速率,实现了良好的温降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一锐角,和/或,控制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三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四锐角,其中,所述第三锐角大于所述第一锐角,所述第二锐角大于所述第四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五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六锐角,所述第五锐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锐角,所述第四锐角大于所述第六锐角。该实施例中对不同的温度范围进行了三种情况的划分,可以更加精细化的对温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包括: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0度,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该实施例中,通过室内外环境温度处于不同的范围,来设置不同的初始导风板角度,提供了一种在单纯制冷(未开启新风)情况下的分级设置,使得各个温度范围内均能实现良好的制冷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锐角为20度;和/或,第二锐角为45度;和/或,第三锐角为40度;和/或,第四锐角为30度;和/或,第五锐角为40度;和/或,第六锐角为20度。该实施例中的数据是本发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获得的,在制冷并开启新风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优的温降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补偿阈值,所述第二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偿阈值,所述第一补偿阈值大于2摄氏度。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空调器开机;以及,
当用户设定超强档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当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T外小于等于43摄氏度,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大于(T设定+T1)时,执行以下步骤:
开机导风板角度设置为默认角度,如图3所示。当用户开新风时,为保证开新风与不开新风温降效果一样,此时通过改变小导风板角度1,如图4所示,来达到相同的舒适度。当T设定-T内环小于等于1摄氏度时,恢复默认角度。
情况二、当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T外小于48摄氏度且大于43摄氏度,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大于(T设定+T2)时,执行以下步骤:
开机导风板角度设置为大导风板默认角度(小导风板角度2),如图5所示。当用户开新风时,为保证开新风与不开新风温降效果一样,此时通过改变大小导风板角度,调整导风板角度为定格2,如图6所示,来达到相同的舒适度。当T设定-T内环小于等于1摄氏度时,恢复默认角度。
情况三、当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T外大于等于48摄氏度,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大于(T设定+T3)时,执行以下步骤:
开机导风板角度设置为大导风板默认角度(小导风板角度2),如图5所示。当用户开新风时,为保证开新风与不开新风温降效果一样,此时通过改变大小导风板角度,调整导风板角度为定格3,如图7所示,来达到相同的舒适度。当T设定-T内环小于等于1摄氏度时,恢复默认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2℃<T1<T2<T3。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开新风情况下各个角度温降速率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室对室外环境温度45℃、43℃、38℃下进行温降速率测试。如图8所示,测试结果显示:
在室外环境温度38℃下开机后处于默认角度,开关新风对温降速率影响为0.5℃/min,通过调整导风板角度后,开关新风影响为0.02℃/min。
在室外环境温度43℃下开机后处于角度2,开关新风对温降速率影响为0.7℃/min,,通过调整导风板角度后,开关新风对温降速率影响为0.03℃/min。
在室外环境温度45℃下开机后处于角度2,开关新风对温降速率影响为1.0℃/min,,通过调整导风板角度后,开关新风对温降速率影响为0.05℃/min。
在图7角度下通过对比测试开关新风温降速率,差异0.01℃/min,影响可忽略。
从上述数据能够看到,通过在开启新风时调整导风板角度,可以有效降低新风对空调制冷时温降速率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小导风板往上抬,通过顺着风道来提升温降速率,图5为最顺风道小导风板角度,图7角度为大小导风板均为最顺温降角度,此情况效果最优。
上述实施例,在不同的温度情况下,控制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不同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有效提升了空调制冷时温降速率,避免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装置实施例,用来执行上述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20,用于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
控制单元121,用于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初始导风板角度调整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在获取到所述新风空调的空调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调节至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其中,所述空调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进行室内温度调节;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由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节至目标导风板角度。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包括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越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更靠近风道方向。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一锐角,和/或,控制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三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四锐角,其中,所述第三锐角大于所述第一锐角,所述第二锐角大于所述第四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五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六锐角,所述第五锐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锐角,所述第四锐角大于所述第六锐角。
可选的,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0度,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或,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
可选的,第一锐角为20度;和/或,第二锐角为45度;和/或,第三锐角为40度;和/或,第四锐角为30度;和/或,第五锐角为40度;和/或,第六锐角为20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补偿阈值,所述第二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偿阈值,所述第一补偿阈值大于2摄氏度。
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的控制装置,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有效提升了空调制冷时温降速率,避免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实施例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有效提升了空调制冷时温降速率,避免了空调制冷时开启新风,会将室外热负荷直接引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
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
在获取到所述新风空调的空调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调节至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其中,所述空调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进行室内温度调节;
所述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包括:
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由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调节至目标导风板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
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包括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越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更靠近风道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所处的温度范围,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一锐角,和/或,控制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二锐角;或,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三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四锐角,其中,所述第三锐角大于所述第一锐角,所述第二锐角大于所述第四锐角;或,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为:控制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五锐角,和/或,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呈第六锐角,所述第五锐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锐角,所述第四锐角大于所述第六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初始导风板角度,包括: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0度,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或,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三补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导风板角度如下:小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三锐角,大导风板与空调底壳的夹角为所述第二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锐角为20度;和/或,
第二锐角为45度;和/或,
第三锐角为40度;和/或,
第四锐角为30度;和/或,
第五锐角为40度;和/或,
第六锐角为20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补偿阈值,所述第二补偿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补偿阈值,所述第一补偿阈值大于2摄氏度。
10.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针对新风空调的新风开启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其中,所述新风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新风功能,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为所述新风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新风空调开启所述新风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新风空调的导风板按照所述导风板角度调整策略进行角度调整。
CN202210685899.XA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893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5899.XA CN114893899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5899.XA CN114893899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3899A true CN114893899A (zh) 2022-08-12
CN114893899B CN114893899B (zh) 2023-06-30

Family

ID=8272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5899.XA Active CN114893899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389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4293A (ja) * 2005-02-25 2006-09-07 Taikisha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冷却装置、そのヒートポンプ式冷却装置を用いた空調装置、及び、ヒートポンプ式加熱装置
CN106969474A (zh) * 2017-05-08 2017-07-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CN108444085A (zh) * 2018-03-09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导风板的调节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8469104A (zh) * 2018-03-09 2018-08-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61384A (zh) * 2020-09-23 2021-01-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新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2710028A (zh) * 2020-12-29 2021-04-27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换新风控制方法
CN112902379A (zh) * 2021-02-10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2289A (zh) * 2021-10-26 2022-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4293A (ja) * 2005-02-25 2006-09-07 Taikisha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冷却装置、そのヒートポンプ式冷却装置を用いた空調装置、及び、ヒートポンプ式加熱装置
CN106969474A (zh) * 2017-05-08 2017-07-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CN108444085A (zh) * 2018-03-09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导风板的调节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8469104A (zh) * 2018-03-09 2018-08-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61384A (zh) * 2020-09-23 2021-01-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新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2710028A (zh) * 2020-12-29 2021-04-27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换新风控制方法
CN112902379A (zh) * 2021-02-10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2289A (zh) * 2021-10-26 2022-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3899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8209A (zh) 移动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00743B (zh) 一种厨房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0113A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5157167B (zh) 空调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96665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2420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51614B (zh)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135622A (zh) 家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家用空调
CN11084880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023517B (zh) 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28716A (zh) 一种智能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986322A (zh)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098632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32376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1998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880148B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3635A (zh)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CN11139714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626852B (zh) 一种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空调设备
CN114893899A (zh)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79006B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826604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59073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WO2023159977A1 (zh) 空调节能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43272A (zh) 空调节能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