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9313B -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9313B
CN113929313B CN202111207397.8A CN202111207397A CN113929313B CN 113929313 B CN113929313 B CN 113929313B CN 202111207397 A CN202111207397 A CN 202111207397A CN 113929313 B CN113929313 B CN 113929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 dioxide
crucible
substrate
nanorod array
antimo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73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9313A (zh
Inventor
赵振环
吴科明
王政
白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073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9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9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9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9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9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411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17/341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ll coatings being oxide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01General methods for coating; Devices therefor
    • C03C17/002General methods for coating; Devices therefor for flat glass, e.g. float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0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90Other aspects of coatings
    • C03C2217/94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layers [TCO] being part of a multilayer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10Deposition methods
    • C03C2218/15Deposition methods from the vapour phase
    • C03C2218/152Deposition methods from the vapour phase by cv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10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 H10K2102/101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TCO]
    • H10K2102/102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TCO] comprising tin oxides, e.g. fluorine-doped Sn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底依次置于不同溶剂中超声处理,得到洁净的基底;将二氯化锡与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得到二氧化锡基底;将二氧化锡基底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三维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将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将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置于坩埚上,将此坩埚加热;将坩埚上的基底置于稀盐酸中加热超声处理得到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本发明提出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上制备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导电阵列,将其用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导电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开发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是高效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Sol.Energy Mater Sol.Cells,2002,74:1-11)。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制备复杂、制作成本昂贵且其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人类对太阳能利用的需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光电转换率高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Nature,2021,590:587-59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主要由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组成(Science,2017,358:739-744),其中电子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传输层的结构目前主要有平面型、多孔型、阵列型等(J Mater Chem C,2018,6:682-712)。相较于平面型电子传输层,多孔型和阵列型电子传输层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输路径短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是多孔型的电子传输层导电性差,且存在较多的晶界,不利于电子的快速输运。三维纳米棒和纳米阵列结构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结晶性,作为电子传输层具有巨大的优势。目前比较常见的阵列结构电子传输材料主要有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锡等(Small,2018,14:1801154)。与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相比,二氧化锡具有更宽的带隙和较低的导带边缘,更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更适合用作电子传输层的材料。
目前,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普遍采用水热法制备(Appl.Mater.Interfaces,2014,6:5494-5499),而水热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存在天然的缺陷,其导电性仍然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热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二氯化锡、二氯化锌和三氯化锑为原料,通过两步化学气相沉积,在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方法。该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底依次置于不同溶剂中超声处理,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一定质量的二氯化锡与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的基底置于完成步骤(2)后的坩埚内,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在特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使加热装置温度降至室温得到二氧化锡基底;
得到的基底为阵列状二氧化锡,此制备步骤主要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阵列结构,另一方面利于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与基底的电子传输;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内的二氧化锡基底置于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
(5)将一定质量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在特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使加热装置温度降至室温得到;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加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
步骤1的基底为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
所述的基底大小不受限制,取决于所使用的坩埚的直径。
步骤1所述的不同溶剂为丙酮、乙醇、稀盐酸或/和去离子水等性质类似的溶剂。
加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马弗炉、管式炉。
步骤(2)所述的二氯化锡的质量是0.1g~1g。
步骤(2)所述的二氯化锌的质量是1g~2g。
步骤(2)所述的保温温度为600℃~700℃。
步骤(2)所述的升温速率为3℃min-1~10℃min-1。
步骤(2)所述的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步骤(5)所述的二氯化锡的质量是0.01g~0.1g。
步骤(5)所述的三氯化锑的质量是0.1g~1g。
步骤(6)所述的保温温度为600℃~700℃。
步骤(6)所述的升温速率为1℃min-1~30℃min-1。
步骤(6)所述的保温时间为5min~2h。
所述的稀盐酸的浓度为0.1mol/L~2.5mol/L。
所述的稀盐酸的加热温度为60℃~90℃。
所述的稀盐酸的加热时间为30min~12h。
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成分是锑掺杂的二氧化锡。
所述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导电薄膜的方块电阻在50Ω/□~40KΩ/□之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制备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导电阵列结晶性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本发明提出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上制备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导电阵列,将其用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和高电导率等优点,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电子传输层,在高性能光伏器件的设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上制备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导电阵列,将其用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制备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导电阵列结晶性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1:1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2:1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4:1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6:1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1:1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2:0.2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2:0.4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以0.02:0.6的质量比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三位纳米棒导电阵列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底依次置于不同溶剂中超声处理,得到洁净的基底;
将基底依次在丙酮、无水乙醇、稀盐酸(浓度无要求)、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15min目的是除去基底表面的杂质,得到洁净的表面,有利于二氧化锡阵列在基底表面附着生长,提高二氧化锡与基底的附着力,减少因杂质引起的缺陷产生。首先将基底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可以洗去基底表面的有机杂质,然后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掉基底表面多余的丙酮和有机杂质,接下来在稀盐酸中超声清洗掉基底表面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杂质,最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掉基底表面多余的稀盐酸,得到洁净的基底表面。
(2)将一定质量的二氯化锡与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的基底置于完成步骤(2)后的坩埚内,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在特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使加热装置温度降至室温得到二氧化锡基底。得到的基底为阵列状二氧化锡,此步骤反应的各种反应参数根据文献报道选取,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在于提供阵列结构,另一方面利于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的锑掺杂二氧化锡与二氧化锡基底的电子传输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内的二氧化锡基底置于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此步骤反应的稀盐酸浓度没有明确要求,超声时间15min,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除去过量氯化锌在基底表面产生的氧化物,得到纯净的三维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有利于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的生长。步骤4的目的是除去过量氯化锌在基底表面产生的氧化物,此步骤不需要加热即可除去。在氧化物过多时,也可以采用加热的工艺。
(5)将一定质量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在特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使加热装置温度降至室温得到;步骤(6)所述的保温温度为600℃~700℃。步骤(6)所述的升温速率为1℃min-1~30℃min-1。步骤(6)所述的保温时间为5min~2h。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加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所述的稀盐酸的浓度为0.1mol/L~2.5mol/L,所述的稀盐酸的加热温度为60℃~90℃,所述的稀盐酸的加热时间为30min~12h。由于过量的三氯化锑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形成锑的氧化物包覆在二氧化锡导电薄膜表面,用稀盐酸加热处理目的是去除可能产生的锑的氧化物,由于锑的氧化物在常温下与稀盐酸反应较慢,因此需要加热处理。
步骤1的基底为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
所述的基底大小不受限制,取决于所使用的坩埚的直径。
步骤1所述的不同溶剂为丙酮、乙醇、稀盐酸或/和去离子水等性质类似的溶剂。
加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马弗炉、管式炉。
步骤(2)所述的二氯化锡的质量是0.1g~1g。
步骤(2)所述的二氯化锌的质量是1g~2g。
步骤(2)所述的保温温度为600℃~700℃。
步骤(2)所述的升温速率为3℃min-1~10℃min-1。
步骤(2)所述的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步骤(5)所述的二氯化锡的质量是0.01g~0.1g。
步骤(5)所述的三氯化锑的质量是0.1g~1g。
步骤(6)所述的保温温度为600℃~700℃。
步骤(6)所述的升温速率为1℃min-1~30℃min-1
步骤(6)所述的保温时间为5min~2h。
所述的稀盐酸的浓度为0.1mol/L~2.5mol/L。
所述的稀盐酸的加热温度为60℃~90℃,
所述的稀盐酸的加热时间为30min~12h。
本发明的关键工艺为步骤5中的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的比例、步骤6所述的保温温度、保温时间。本发明的主要机理为,第一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三维二氧化锡阵列结构。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为技术的核心,二氯化锡沸点约为623℃,三氯化锑沸点约为224℃,利用三氯化锑较低的沸点,温度升高时,气化的三氯化锑作为载气流,将气化的锡源带到三维二氧化锡阵列基底表面,由于锑的原子半径与锡的原子半径,在二氧化锡生成的过程中,部分锡原子被锑原子所取代,最终在二氧化锡阵列表面生长一层锑掺杂的二氧化锡,最终得到导电三维阵列结构。
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中,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其质量可能会决定锑掺杂二氧化锡层的厚度;三氯化锑为二氧化锡导电薄膜的形成提供锑源,同时由于三氯化锑较低的沸点,其质量会影响三氯化锑气化形成气流的大小,进而影响锡源到达基底表面的速度。
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成分是锑掺杂的二氧化锡。
所述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导电薄膜的方块电阻在50Ω/□~40KΩ/□之间。
上述为本发明的详细阐述,下面为本发明实施例。
此发明中只虽然公开了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但基于此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得到的导电薄膜的制备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在本发明的扩展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1g的二氯化锡与1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8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40K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其质量可能会决定锑掺杂二氧化锡层的厚度,步骤5中氯化锡的质量为0.01g,相对较少,因此形成的锑掺杂二氧化锡晶粒较小,导致晶粒与晶粒间接触有限,影响晶粒间电子传输,从而使得样品具有40KΩ/□较高的方阻。
实施例2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2g的二氯化锡与1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8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13K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其质量可能会决定锑掺杂二氧化锡层的厚度,步骤5中氯化锡的质量为0.02g,相较与实施例1有所增加,因此形成的锑掺杂二氧化锡晶粒有所增加,导致晶粒与晶粒间接触增加,提高晶粒间电子传输,从而使得样品方阻减小至13KΩ/□。
实施例3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4g的二氯化锡与1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8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200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其质量可能会决定锑掺杂二氧化锡层的厚度,步骤5中氯化锡的质量为0.04g,随着锡源质量的增加,形成的锑掺杂二氧化锡晶粒相应有所增加,导致晶粒与晶粒间接触增加,提高晶粒间电子传输,从而使得样品方阻减小至200Ω/□。
实施例4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6g的二氯化锡与1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1℃/min,从室温升至65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50℃,恒定时间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1mol/L的稀盐酸中90℃下加热30min,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50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其质量可能会决定锑掺杂二氧化锡层的厚度,步骤5中氯化锡的质量为0.06g,随着锡源质量的增加,形成的锑掺杂二氧化锡晶粒相应有所增加,导致晶粒与晶粒间接触增加,提高晶粒间电子传输,从而使得样品方阻减小至50Ω/□。
实施例5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30℃/min,从室温升至7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700℃,恒定时间2h,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2.5mol/L的稀盐酸中6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40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其质量可能会决定锑掺杂二氧化锡层的厚度,步骤5中氯化锡的质量为0.1g,随着锡源质量的增加,形成的锑掺杂二氧化锡晶粒相应有所增加,导致晶粒与晶粒间接触增加,提高晶粒间电子传输,从而使得样品方阻减小至50Ω/□。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锡源质量的增加,形成的锑掺杂二氧化锡晶粒的尺寸达到极大值,较大的晶粒尺寸使得电子在晶粒间的传输阻力变小,更容易实现较小的方阻。同时,步骤7在稀盐酸中加热超声处理,可以除去在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表面由于过量的锑源形成的锑的氧化物,使得方阻进一步得到降低。
实施例6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2g的二氯化锡与0.2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8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300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三氯化锑为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形成提供锑源,在二氧化锡生成的过程中,部分锡原子被锑原子所取代,最终在二氧化锡阵列表面生长一层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同时过量的锑源会在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表面形成锑的氧化物,导致方阻的降低。步骤5中三氯化锑的质量为0.2g,相较于实施例2,三氯化锑的质量减少,从而使得样品方阻减小至300Ω/□。
实施例7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2g的二氯化锡与0.4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8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500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三氯化锑为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形成提供锑源,在二氧化锡生成的过程中,部分锡原子被锑原子所取代,最终在二氧化锡阵列表面生长一层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同时过量的锑源会在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表面形成锑的氧化物,导致方阻的降低。步骤5中三氯化锑的质量为0.4g,相较于实施例6,三氯化锑的质量增加,从而使得样品方阻增加至500Ω/□。
实施例8
(1)将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基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各5min,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0.1g的二氯化锡与1g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基底导电面朝下置于步骤(2)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阵列。
(5)将0.02g的二氯化锡与0.6g的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基底样品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马弗炉中,之后调节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5℃/min,从室温升至600℃,之后使马弗炉温度恒定在600℃,恒定时间15min,之后使马弗炉温度降至室温。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0.5mol/L的稀盐酸中80℃下加热12h,超声处理2min,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其方阻为8KΩ/□。
本实施例所得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8所示,可以看到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为条状,其表面由均匀致密的条状晶粒组成,晶粒与晶粒间的紧密接触使得电子在二氧化锡三维纳米棒上快速传输。三氯化锑为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形成提供锑源,在二氧化锡生成的过程中,部分锡原子被锑原子所取代,最终在二氧化锡阵列表面生长一层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同时过量的锑源会在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表面形成锑的氧化物,导致方阻的降低。步骤5中三氯化锑的质量为0.6g,随着三氯化锑的质量的增加,样品方阻增加至8k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底依次置于不同溶剂中超声处理,得到洁净的基底;
2)将二氯化锡与二氯化锌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3)将步骤1)得到的洁净的基底置于完成步骤2)后的坩埚内,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使加热装置温度降至室温得到二氧化锡基底;
4)将步骤3)完成后的坩埚内的二氧化锡基底置于稀盐酸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三维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
5)将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混合均匀后,置于坩埚中;
6)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基底面朝下置于步骤5)中的坩埚上,将此坩埚转移到加热装置中,保温一定时间,之后使加热装置温度降至室温得到;
7)将步骤6)完成后的坩埚上的基底置于稀盐酸中加热超声处理,之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锡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
步骤5二氯化锡与三氯化锑的质量比为0.01-0.1:0.2-1;
步骤6的保温温度为600℃~700℃;
步骤6的保温时间为5min~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为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大小与坩埚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不同溶剂依次为丙酮、乙醇、稀盐酸和/或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马弗炉或管式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二氯化锡的质量为0.1g~1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氯化锌的质量是1g~2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保温温度为600℃~7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升温速率为3℃min-1~10℃min-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二氯化锡的质量是0.01g~0.1g。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三氯化锑的质量是0.1g~1g。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升温速率为1℃min-1~30℃min-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7的稀盐酸的浓度为0.1mol/L~2.5mol/L。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的稀盐酸的加热时间为30min~12h。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的稀盐酸的加热温度为60℃~9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成分是锑掺杂的二氧化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的导电纳米棒阵列的方块电阻在50Ω/□~40KΩ/□之间。
19.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导电纳米棒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制备。
CN202111207397.8A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929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7397.8A CN113929313B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7397.8A CN113929313B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9313A CN113929313A (zh) 2022-01-14
CN113929313B true CN113929313B (zh) 2022-12-16

Family

ID=7927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7397.8A Active CN113929313B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9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5655B (zh) * 2022-05-17 2023-12-22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锑基纳米棒阵列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6412A (en) * 1987-09-28 1989-03-31 Honshu Chem Kk Manufactur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ve thin film
JPH02210715A (ja) * 1989-02-08 1990-08-22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二層構造を有する透明導電基体
CN102910834B (zh) * 2012-11-05 2015-05-20 陕西师范大学 SnO2纳米锥阵列的低温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
CN103539197B (zh) * 2013-10-12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CN104628264A (zh) * 2015-02-02 2015-05-20 海南中航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cvd法阳光控制膜用镀膜液及镀膜玻璃的制备
CN105152202A (zh) * 2015-07-17 2015-12-16 济南大学 一种锑掺杂花球状二氧化锡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10832A (zh) * 2016-03-22 2016-07-27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优异导电性能氧化物优化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N107098379B (zh) * 2017-04-27 2018-08-14 柳州豪祥特科技有限公司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
CN110330234A (zh) * 2019-06-28 2019-10-15 株洲醴陵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镀膜玻璃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9313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9508B (zh) 一种纳米线阵列结构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Zhou et al. Dual-function of CdCl2 treated SnO2 in Sb2Se3 solar cells
CN106384785B (zh) 一种锡掺杂甲基铵基碘化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N107946393B (zh) 基于SnTe作为背电极缓冲层的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9936A (zh) 一种无铅钙钛矿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16356B (zh) 一种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470852A (zh) 一种界面修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4203848A (zh) 一种柔性硒化锑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1550B (zh) 基于镁掺杂二氧化钛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313B (zh) 一种三维导电纳米棒及其阵列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
CN113314672A (zh)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007A (zh) 一种基于碘化亚铜/钙钛矿体异质结的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4037324A (zh) 一种基于硫化镉纳米阵列的钙钛矿杂化太阳电池
CN109166972A (zh) 一种双缓冲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
Zhang et al. TiO 2/Sb 2 S 3/P3HT Based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with Enhanced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erformance
TW201327862A (zh) 導電基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太陽能電池
CN105957924A (zh) 一种利用ZnO缓冲层制备择优取向ITO光电薄膜的方法
CN109518149A (zh) 沿<002>方向择优生长的硒化锑光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5148911A (zh) 一种基于羟基苯硼酸修饰的钙钛矿光伏器件及制备工艺
CN113594270B (zh) 透明导电基板
TW201521210A (zh) 光發電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7369729B (zh) 一种纳米有序互穿全氧化物异质结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iruthig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low-cost magnesium stannat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layer: optical, structur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CN112018246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及包含其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N107833971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