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5801A -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5801A
CN113915801A CN202010665060.0A CN202010665060A CN113915801A CN 113915801 A CN113915801 A CN 113915801A CN 202010665060 A CN202010665060 A CN 202010665060A CN 113915801 A CN113915801 A CN 113915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eat exchange
section
sub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5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5801B (zh
Inventor
吴苗苗
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50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58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5534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956A1/zh
Priority to JP2023501505A priority patent/JP2023533562A/ja
Publication of CN113915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5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4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polygonal, e.g. rectang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4Assemblies of fins having different features, e.g. with different fin dens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多个换热管和并列设置的第一管与第二管,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管连通,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连通,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三管段,第三管段包括第一子管段、第二子管段、第三子管段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第一子管段连通第二管和一个第三弯曲段,该第三弯曲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子管段和另一个第三弯曲段连通,该另一个第三弯曲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子管段和第一管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能够调节换热管内的冷媒流阻,有利于提升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通道换热器广泛应用在空调领域,但由于空调风扇和换热器的安装空间有限,并且受机组结构影响,流经换热器表面的气流分布是不均匀的,换热器上会出现风量较小的区域。风量较小的区域一般在换热器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的端部。由于冷媒在风量较小的区域换热速度慢,冷媒会更多地流向这些区域,降低了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换热组件,该换热组件可调节换热组件内部的冷媒流阻,有利于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二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包括第一子管段、第二子管段、第三子管段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所述第一子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三弯曲段连通,该第三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段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三弯曲段连通,该另一个第三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子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所述第二子管段和所述第三子管段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三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子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通过在该换热组件内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其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三管段,第三管段包括第一子管段、第二子管段、第三子管段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该第三管段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连通第一子管段、第二子管段和第三子管段形成S形管路,能够有效增加第二换热管内的冷媒流阻,促进冷媒在换热组件中均匀分配,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还包括第四管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四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四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管段与第一管段沿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四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沿第二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三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四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管段邻近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三子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三端,所述第二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四端,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管的第四端位于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二管的第四端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大于所述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三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一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设置,该第二换热管的第四管段相较于该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管段邻近所述第二管的第四端设置,该第二换热管的第三子管段相较于该第二换热管的第一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多个第一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一换热管横截面上的截面积之和为S1,所述多个第二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二换热管横截面上的截面积之和为S2,所述S1和S2满足,S2大于或等于S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相邻,该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所述一个第二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该第二换热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管段之间设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三管段之间的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包括第五管段、第六管段、第四弯曲段和至少两个第五弯曲段,所述第六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六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弯曲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管段包括第四子管段、第五子管段和第六子管段,所述第四子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子管段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五弯曲段连通,该第五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子管段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五弯曲段连通,该另一个第五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子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四子管段、所述第五子管段和所述第六子管段在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布置,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六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三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六子管段相较于所述第四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一管和第二管均包括弯折部,所述第一管段为平直段,所述第一管绕平行于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进行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所述第二管绕平行于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进行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管的弯折部,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的折弯半径大于第二管的弯折部的折弯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一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或者邻近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该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管的弯折部或者邻近所述第二管的弯折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未折弯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未折弯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的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换热组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管11,第二管12,换热管20,第一换热管21,第一管段211,第二管段212,第一弯曲段213,第一平直部213’,第二换热管22,第三管段221,第一子管段2211,第二子管段2212,第三子管段2213,第三弯曲段2214,第四管段222,第二弯曲段223,第二平直部223’,第一流通通道23,第二流通通道24,翅片30,第一翅片31,第二翅片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夹具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多个换热管20。
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并列设置,第一管11在其长度方向(如图9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如图9中第一管11的右端),第二管12在其长度方向(如图9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具有第二端(如图9中第二管12的右端),第一管11的第一端和第二管12的第二端位于第一管11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
换热管20连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换热管20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第一换热管21的一端(如图9中第一换热管21的下端)与第一管11连通,第一换热管21的另一端(如图9中第一换热管21的上端)与第二管12连通。
换热管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22,第二换热管22包括第三管段221(参考图9所示的换热组件),第三管段221包括第一子管段2211(如图9中第三管段221的左侧竖直段)、第二子管段2212(如图9中第三管段221的中间竖直段)、第三子管段2213(如图9中第三管段221的右侧竖直段)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2214(如图9中第三管段221的弧形连接段)。
第一子管段2211的一端(如图9中第一子管段2211的上端)与第二管12连通,第一子管段2211的另一端(如图9中第一子管段2211的下端)与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连通,该第三弯曲段2214的另一端(如图9中该第三弯曲段2214的右端)与第二子管段2212的一端(如图9中第二子管段2212的下端)连通,第二子管段2212的另一端(如图9中第二子管段2212的上端)与另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连通,该另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的另一端(如图9中另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的右端)与第三子管段2213的一端(如图9中第三子管段2213的上端)连通,第三子管段2213的另一端(如图9中第三子管段2213的下端)连与第一管11连通,第一子管段2211、第二子管段2212和第三子管段2213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9-图11所示,优选地,第二换热管22为S型管,第二换热管22的上端与第二管12相连,第二换热管22的下端与第一管11相连,第二换热管22中包括多个第二子管段2212,换言之,第二换热管22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可以多次弯曲。
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三管段221相较于第一换热管21邻近第一管11的第一端设置,第三子管段2213相较于第一子管段2211邻近第一管11的第一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通过在该换热组件内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21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22,其第二换热管22包括第三管段221,第三管段221包括第一子管段2211、第二子管段2212、第三子管段2213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2214,该第三管段221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2214连通第一子管段2211、第二子管段2212和第三子管段2213形成S形管路,能够有效增加第二换热管22内的冷媒流阻,促进冷媒在换热组件中均匀分配,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21包括第一管段211、第二管段212(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换热组件未折弯时)和第一弯曲段213,第一管段211的一端(如图3中第一管段211的下端)与第一管11连通,第一管段211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一管段211的上端)与第一弯曲段213的一端(如图3中第一弯曲段213的前端)连通,第二管段212的一端(如图3中第二管段212的下端)与第二管12连通,第二管段212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二管段212的上端)与第一弯曲段213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一弯曲段213的后端)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换热组件未弯折时,第一换热管21包括第一管段211、第二管段212和连接在第一管段211和第二管段212之间的第一平直部213’,对换热组件进行弯折时,对第一平直部213’进行折弯以形成换热组件的第一弯曲段213。
第二换热管22还包括第四管段2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换热组件未折弯时)和第二弯曲段223,第四管段222的一端(如图3中第四管段222的下端)与第二管12连通,第四管段222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四管段222的上端)与第二弯曲段223的一端(如图3中第二弯曲段223的后端)连通,第一子管段2211的一端(如图3中第一子管段2211的上端)与第二弯曲段223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二弯曲段223的前端)连通,第一子管段2211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一子管段2211的下端)与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连通,该第三弯曲段2214的另一端(如图3中该第三弯曲段2214的左端)与第二子管段2212的一端(如图3中第二子管段2212的下端)连通,第二子管段2212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二子管段2212的上端)与另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连通,该另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的另一端(如图3中该另一个第三弯曲段2214的左端)与第三子管段2213的一端(如图3中第三子管段2213的上端)连通,第三子管段2213的另一端(如图3中第三子管段2213的下端)与第一管11连通。
具体地,如图2所示,换热组件未弯折时,第二换热管22包括第三管段221、第四管段222和连接在第三管段221和第四管段222之间的第二平直部223’,对换热组件进行弯折时,对第二平直部223’进行折弯以形成换热组件的第二弯曲段213。
第三管段221与第一管段211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四管段222与第二管段212沿第二管1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三管段221相较于第一管段211邻近第一管11的第一端设置,第二换热管22的第四管段222相较于第一换热管21的第二管段212邻近第二管12的第二端设置,第三子管段2213相较于第一子管段2211邻近第一管11的第一端设置。
优选地,通过在该换热组件内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21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22,其第二换热管22包括第三管段221、第四管段222和第二弯曲段223,第四管段222的一端与第二管12连通,第四管段222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曲段223的一端连通,第二弯曲段223的另一端与第三管段221的一端连通,第三管段221的另一端连通第一管11,第三管段221包括第一子管段2211、第二子管段2212、第三子管段2213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2214,该第三管段221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2214连通第一子管段2211、第二子管段2212和第三子管段2213形成S形管路,能够有效增加第二换热管22内的冷媒流阻,促进冷媒在换热组件中均匀分配,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11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三端(如图3中第一管11的右端),第二管12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四端(如图3中第二管12的右端),第一管11的第三端与第二管12的第四端位于第一管11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第一管11的第一端到第一管11的第三端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管12的第二端到第二管12的第四端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L2。
如图2所示,换热组件未弯折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并列设置,第一管11的左端到右端的距离为L1,第二管12的左端到右端的距离为L2,L1大于L2。由此,使得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三管段221可弯曲地连接在第一管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管22为多个,一个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三管段221相较于第一换热管21的第一管段211邻近第一管11的第三端设置,该第二换热管22的第四管段222相较于该第一换热管21的第二管段212邻近第二管12的第四端设置,该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三子管段2213相较于该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一子管段2211邻近第一管11的第三端设置。
如图1所示,换热组件未弯折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并列设置,第一管11的长度L1大于第二管12的长度L2。一个第二换热管22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管12的右端,该第二换热管22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管11的右端,由此,该第二换热管22在沿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多个第一换热管21的右侧。同时,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三子管段2213相较于该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一子管段2211邻近第一管11的右端设置。由此,在换热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第一根换热管设置为第二换热管,使得折弯后第一管和第二管的两端对齐,便于换热器的安装,还促进冷媒均匀分配,提升了换热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21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和第二换热管22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均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
如图3所示,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其中换热管的宽度大于厚度,且换热管的长度在上下方向上,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厚度在左右方向上,换热管为本领域所称的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换热管21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流通通道23,第一流通通道23连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第二换热管22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流通通道24,第二流通通道24连通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多个第一流通通道23在第一换热管21横截面上的截面积之和为S1,多个第二流通通道24在第二换热管22横截面上的截面积之和为S2,S1和S2满足,S2大于或等于S1。由此,增大换热组件中第二换热管22的冷媒流通面积,使第二换热管22的冷媒流通面积大于普通的第一换热管21的冷媒流通面积,能够减小第二换热管22的流阻,防止换热组件在风场较为均匀的情况下,第二换热管22因流阻过大而影响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21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一个第二换热管22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该第二换热管22的宽度小于第一换热管21的宽度。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换热管21的宽度为W1,第二换热管22的宽度为W2,W1和W2满足:W1大于W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管22为多个,一个第二换热管22在第一管11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一个第一换热管21相邻,该第二换热管22在第一管11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第一换热管21相邻。
如图6所示,一个第二换热管22沿第一管11长度方向设在多个第一换热管21之间,该第二换热管22的一端与第二管12相连,该第二换热管22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经过至少两次弯曲后,该第二换热管22的另一端与第一管11相连。该第二换热管22的左侧与一个第一换热管21相邻,该第二换热管22的右侧与另一个第一换热管21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管段211之间设有第一翅片31,第一管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三管段221之间的有第二翅片32,第一翅片31在第一管段2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翅片32在第三管段22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7和图8所示,翅片30包括第一翅片31和第二翅片32,第一翅片31设在相邻地第一换热管21之间,第二翅片32设在相邻地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或者相邻地两个第二换热管22之间。第一翅片31沿换热组件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L3,第二翅片32沿换热组件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L4,L3大于L4。由此,在换热组件的折弯区采用第二换热管和第二翅片,可改善换热组件折弯后折弯区域内侧的翅片变形、倒伏的情况,进而改善换热组件的排水及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换热管(未示出),第三换热管包括第五管段、第六管段、第四弯曲段和至少两个第五弯曲段,第六管段的一端与第一管11连通,第六管段的另一端与第四弯曲段的一端连通,第五管段包括第四子管段、第五子管段和第六子管段,第四子管段的一端与第四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第四子管段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五弯曲段连通,该第五弯曲段的另一端与第五子管段的一端连通,第五子管段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五弯曲段连通,该另一个第五弯曲段的另一端与第六子管段的一端连通,第六子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管12连通。第四子管段、第五子管段和第六子管段在第二管12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布置,第三换热管的第六管段相较于第三子管段邻近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第六子管段相较于第四子管段邻近第二管12的第二端设置。
在换热组件的折弯区使用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可减小该折弯区内冷媒的流程,降低冷媒的流阻,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能力。同时,折弯区中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会空出第一换热管管的折弯长度,使得换热组件的第一管和第二管进行折弯时,非集管一侧会更多地随着折弯圆弧段伸长,从而减小与集管一侧的圆弧长度差,减小换热组件折弯后两侧的第一换热管的变形程度。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
换热组件的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均包括弯折部,第一管段211为平直段,第一管11绕平行于第一管段211的长度方向(如图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第一折弯轴线K1)进行弯折以形成第一管的弯折部13,第二管12绕平行于第一管段211的长度方向(如图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第二折弯轴线K2)进行弯折以形成第二管的弯折部14,第一管的弯折部13的折弯半径大于第二管的弯折部14的折弯半径。
第一换热管21通过第一弯曲段213进行弯曲,第二换热管22通过第二弯曲段223进行弯曲,使得第一管11邻近第二管12,且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均朝向第二管12所在的一侧进行弯折,形成第一管的弯折部13和第二管的弯折部14,第一管的弯折部13的折弯半径大于第二管的弯折部14的折弯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二换热管22与第一管1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管的弯折部13或者邻近第一管的弯折部13,该第二换热管22与第二管12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管的弯折部14或者邻近第二管的弯折部1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和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换热组件中风量较小区域,通常为换热组件的左右两侧和换热组件的折弯区域,在换热组件的左右两侧和换热组件的折弯区域采用第二换热管可以有效增加流阻,促进冷媒均匀分布,提升换热能力。
2、在换热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第一根换热管设置为第二换热管,使得折弯后第一管和第二管的两端对齐,便于换热器的安装,还促进冷媒均匀分配,提升了换热能力。
3、在换热组件的折弯区域使用第二换热管管,可增大该区域的冷媒流阻,使冷媒分布更加均匀,提升换热效果。
4、换热组件所用的第二换热管的冷媒流通面积大于第一换热管的流通面积,防止风场差异较小时流阻过大,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5、换热组件的折弯区采用第二换热管和第二翅片,可改善换热组件折弯后折弯区域内侧的翅片变形、倒伏的情况,进而改善换热组件的排水及换热效果。
6、在换热组件的折弯区使用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可减小该折弯区内冷媒的流程,降低冷媒的流阻,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能力。同时,折弯区中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会空出第一换热管管的折弯长度,使得换热组件的第一管和第二管进行折弯时,非集管一侧会更多地随着折弯圆弧段伸长,从而减小与集管一侧的圆弧长度差,减小换热组件折弯后两侧的第一换热管的变形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二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
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一管所述第二管,
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包括第一子管段、第二子管段、第三子管段和至少两个第三弯曲段,所述第一子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三弯曲段连通,该第三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段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三弯曲段连通,该另一个第三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子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所述第二子管段和所述第三子管段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三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子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管还包括第四管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四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四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管段与第一管段沿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四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沿第二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三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四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管段邻近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三子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三端,所述第二管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四端,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管的第四端位于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二管的第四端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大于所述L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三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一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设置,该第二换热管的第四管段相较于该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管段邻近所述第二管的第四端设置,该第二换热管的第三子管段相较于该第二换热管的第一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三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扁平状四边形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多个第一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一换热管横截面上的截面积之和为S1,所述多个第二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二换热管横截面上的截面积之和为S2,所述S1和S2满足,S2大于或等于S1。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相邻,该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6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所述一个第二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扁平状四边形,该第二换热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管段之间设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三管段之间的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包括第五管段、第六管段、第四弯曲段和至少两个第五弯曲段,所述第六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六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弯曲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管段包括第四子管段、第五子管段和第六子管段,所述第四子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弯曲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子管段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五弯曲段连通,该第五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子管段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五弯曲段连通,该另一个第五弯曲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子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子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连通,所述第四子管段、所述第五子管段和所述第六子管段在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布置,
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六管段相较于所述第三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六子管段相较于所述第四子管段邻近所述第二管的第二端设置。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一管和第二管均包括弯折部,所述第一管段为平直段,所述第一管绕平行于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进行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所述第二管绕平行于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进行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管的弯折部,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的折弯半径大于第二管的弯折部的折弯半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一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或者邻近所述第一管的弯折部,该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管的弯折部或者邻近所述第二管的弯折部。
CN202010665060.0A 2020-07-10 2020-07-10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Active CN113915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5060.0A CN113915801B (zh) 2020-07-10 2020-07-10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PCT/CN2021/105534 WO2022007956A1 (zh) 2020-07-10 2021-07-09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JP2023501505A JP2023533562A (ja) 2020-07-10 2021-07-09 熱交換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の熱交換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熱交換システ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5060.0A CN113915801B (zh) 2020-07-10 2020-07-10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801A true CN113915801A (zh) 2022-01-11
CN113915801B CN113915801B (zh) 2023-01-24

Family

ID=7923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5060.0A Active CN113915801B (zh) 2020-07-10 2020-07-10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533562A (zh)
CN (1) CN113915801B (zh)
WO (1) WO202200795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367A (zh) * 2005-06-24 2005-12-21 清华大学 用于跨临界co2循环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及制造方法
KR20060122375A (ko) * 2005-05-27 2006-11-3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JP2009192174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 Rad Co Ltd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
CN202304114U (zh) * 2011-11-01 2012-07-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2613846U (zh) * 2012-05-09 2012-12-1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平行流换热器
CN105277040A (zh) * 2014-06-03 2016-01-2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0470155A (zh) * 2019-09-18 2019-11-19 李社红 换热管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3378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Memory Stephen B. Heat exchanger and folded tube used therein
CN101965496A (zh) * 2008-03-07 2011-02-02 开利公司 改进流量分配的换热器管结构
CN101858698A (zh) * 2009-04-10 2010-10-13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热交换器
CN204438604U (zh) * 2014-12-29 2015-07-0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器
CN105651081B (zh) * 2015-12-30 2018-07-13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718555U (zh) * 2016-04-15 2016-11-23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JP6590957B2 (ja) * 2018-01-10 2019-10-16 豊田通商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9128090A (ja) * 2018-01-24 2019-08-01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22375A (ko) * 2005-05-27 2006-11-3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CN1710367A (zh) * 2005-06-24 2005-12-21 清华大学 用于跨临界co2循环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及制造方法
JP2009192174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 Rad Co Ltd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
CN202304114U (zh) * 2011-11-01 2012-07-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2613846U (zh) * 2012-05-09 2012-12-1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平行流换热器
CN105277040A (zh) * 2014-06-03 2016-01-2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0470155A (zh) * 2019-09-18 2019-11-19 李社红 换热管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33562A (ja) 2023-08-03
CN113915801B (zh) 2023-01-24
WO2022007956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465B (zh) 换热器
JP4989979B2 (ja) 熱交換器
EP0881448A2 (en) Multi-bored flat tube for use in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said tubes
KR20020065840A (ko) 열 교환기
CN213120197U (zh)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
CN210321335U (zh) 换热器
CN109974484B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US6786276B2 (en) Heat exchanger tube with optimized plates
CN211855020U (zh) 换热管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3915801B (zh)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CN216159690U (zh) 换热器
CN212457512U (zh) 换热组件和换热系统
CN212362502U (zh) 换热器
CN210688819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695965U (zh) 换热器
CN201697494U (zh) 换热器
CN112444148A (zh) 换热器
CN216115508U (zh) 换热组件和换热系统
CN215114070U (zh) 换热器
EP4317890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system
CN216282901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13587495B (zh)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213984664U (zh) 换热组件
CN219640746U (zh) 换热器
CN210119144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