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502U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502U
CN212362502U CN202020718832.8U CN202020718832U CN212362502U CN 212362502 U CN212362502 U CN 212362502U CN 202020718832 U CN202020718832 U CN 202020718832U CN 212362502 U CN212362502 U CN 212362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in
tube
adjacent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88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强
肖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88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换热管包括多个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一平直段的第一换热管和多个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交替布置,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换热管,第一翅片设置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之间,第二翅片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方向上相邻两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二翅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换热管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缓解了换热管的热应力集中,减少换热管泄露的风险,利于提高换热器和多制冷剂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多制冷系统空调采用多个单独的制冷剂回路。为适应多制冷系统空调,制冷剂回路中的换热器为多系统换热器。
相关技术中,多制冷系统空调采用多个单独的制冷剂回路,为适应多制冷系统空调,制冷剂回路中的换热器为多系统换热器。以双系统换热器为例,使用的多通道换热器共用于两个系统,其中一个系统中,换热管平直;另一个系统中,换热管的中间部分与第一系统的换热管在同一平面内,换热管与集流管连接的两端折弯以与第一系统的换热管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两部分换热管共用一部分翅片。
然而,具有上述结构的双系统换热器在机组中工作时,在某些工况中一个系统在工作,另一个系统不工作,工作系统的扁管变形较大,两个系统的换热管之间存在变形差异而导致在换热管的端部有热应力集中,导致换热管变形甚至泄露,影响换热器和机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缓解了换热管上的热应力集中,减少换热管泄露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换热器和多制冷剂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通道,且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和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通道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部分管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成角度,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一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厚度方向,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换热管;
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一翅片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之间,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两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二翅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宽度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且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且在相邻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设置第一翅片的同时,在相邻的第一换热管的第一弯曲段之间设置第二翅片,增大了翅片的覆盖面积,缓解了换热管上的热应力集中,减少换热管泄露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换热器和多制冷剂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为以大体波浪状延伸的折叠翅片,所述第二翅片包括多个第一部分、多个连接部和多个第二部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和一个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所述一个第一弯曲段的一段插入所述第一管,所述另一个第一弯曲段的一段插入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段插入所述第三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另一段插入所述第四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管和第四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和/或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连接部中的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连接部的另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第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相连,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第二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第一管或第三管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和/或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第二管或第四管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二弯曲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通道与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部分管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成角度,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设置有第三翅片,所述第三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三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翅片与所述第二翅片形状相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尺寸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另一部分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第二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7是图3中换热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0中换热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3中换热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管和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翅片或第二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100,压缩机110,冷凝器120,节流装置130,蒸发器140,换热器10,第一换热器101,第二换热器102,换热管1,第一换热管11,第一弯曲段111,第一平直段112,第二换热管12,第二弯曲段121,第二平直段122,翅片2,第一翅片21,第三翅片22,第一部分221,连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221,第二连接部2222,第二部分223,通道3,第一管4,第二管5,第三管6,第四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夹具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3-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10包括多个换热管1和翅片2。换热管1包括至少一个通道3,且换热管1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如图16所示。如图3和图16所示,换热管1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换热管1的厚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多个换热管1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换热管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11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2。第一换热管11包括第一弯曲段111和第一平直段112,第一弯曲段111的通道3与第一平直段112的通道3连通。换言之第一换热管11的通道3贯穿第一弯曲段111和第一平直段112。
第一弯曲段111与第一平直段1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相连,第一弯曲段111的部分管段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平直段112的长度方向成角度。换言之,第一换热管11由基材折弯形成,具体地,第一弯曲段111是对基材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进行折弯而形成。第一弯曲段111仅有一端与第一平直段112相连。
第二换热管12和第一换热管11在第一方向(图3中前后方向)上交替布置,第一方向为第一平直段112的厚度方向,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1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换热管1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替布置”应作广义理解。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11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换热管12;相邻两个第二换热管12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换热管11;此外,多个第一换热管11可以分成多个第一换热管组,每个第一换热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换热管11,多个第二换热管12可以分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每个第二换热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12,第一换热管组可以与第二换热管组交替设置。
翅片2包括第一翅片21和第二翅片22,第一翅片21设置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换热管11和第二换热管12之间,第二翅片2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之间。如图2-17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换热管11和第二换热管12之间设置第一翅片21,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置第二翅片22,其中第二翅片22可以一部分设在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也可以是完整的第二翅片22设在相邻第一弯曲段11之间。
第二翅片2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方向上相邻两换热管1之间的距离,如图10-15所示,和/或,第二翅片22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换热管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如图3-9所示,第二方向为第一平直段112的宽度方向。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双系统空调机组,空调机组中包括两个互不连通的制冷回路,分别与两个压缩机连接。机组中有一个换热器(如图18所示)共用于两个制冷回路,该换热器包括不同的换热管组,分别连接与不同的制冷回路,两部分换热管共用一部分翅片。在某些工况中,只有一个制冷回路在工作,故两组换热管温度不同,导致变形量不同,在换热管的端部存在较大的热应力,导致换热管变形甚至泄露,影响换热器和机组的使用寿命。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中通过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且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且在相邻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设置第一翅片的同时,在相邻的第一换热管的第一弯曲段之间设置第二翅片,第二翅片一方面加强了换热管端部的散热,减小了热应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局部结构的强度,减小变形,降低了泄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的第一翅片21和第二翅片22为以大体波浪状延伸的折叠翅片,第二翅片22包括多个第一部分221、多个连接部222和多个第二部分223,其中一个连接部222连接一个第一部分221和一个第二部分223。如图3-17所示,换热器10中的翅片2均以大体波浪状延伸。其中如图17所示,第二翅片22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部分221和多个第二部分223,其中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3在第二翅片22的延伸方向上一一交替布置,且连接部222连接彼此相邻的一个第一部分221和一个第二部分223。其中连接部2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21和第二连接部2222,其中在本领域内,第一连接部2221和第二连接部2222中的一个可被称为波峰部,第一连接部2221和第二连接部2222中的一个可被称为波谷部,第一连接部2221连接第一部分221的一端和第二部分223的一端,第二连接部2222连接第一部分221的另一端和第二部分223的另一端。
第二翅片2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翅片2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如图10-15所示,和/或,第二翅片22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翅片2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如图3-9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9所示,第二翅片22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翅片2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翅片22,第二翅片22的至少部分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9所示,第二翅片22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翅片2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翅片22,至少两个第二翅片22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之间。
其中一个第二翅片22的至少部分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另一个第二翅片22的至少部分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如图3和图8所示,相邻第一弯曲段111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有两个第二翅片22,其中一个第二翅片22的后侧与后侧第一弯曲段的前侧面相连,另一个第二翅片22的前侧与前侧第一弯曲段的后侧面相连。由此通过相邻第一弯曲段之间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尺寸不同于第一翅片21的第二翅片22,增大了翅片覆盖面积,提高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第二换热管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平直段112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换言之,第二换热管2为平直管。第一弯曲段111相对于第一平直段112向上弯曲,第二翅片22的下端可以与第一翅片21的下端大体平齐,且第二翅片22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超出第一翅片22的上端,以使第二翅片22在上下方向(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翅片2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翅片21在第一平直段111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与第二翅片22在第一平直段111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相连。如图3-9所示,对于设在位于第一平直段112右端的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的第二翅片22,第二翅片22的左端与第一翅片21的右端相连。
其中本申请第二翅片22并不限于图3-9中的形式,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15所示,第二翅片2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翅片2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二翅片22的至少部分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和/或,第二翅片22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换言之,位于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的第二翅片22,可以仅与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中的一个相连,也可以与相邻第一弯曲段111均相连。如图10和图13所示,相邻第一弯曲段111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第二翅片22的后侧与后侧第一弯曲段的前侧面相连,和/或,第二翅片22的前侧与前侧第一弯曲段的后侧面相连。由此通过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尺寸不同于第一翅片21的第二翅片22,增大了翅片覆盖面积,提高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第二翅片22的多个第一部分221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相连,第二翅片22的多个第二部分223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如图10、图12和图17所示,第二翅片22沿左右方向大体以波浪状延伸且设在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第二翅片22的波高在上下方向上,第二翅片22通过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3与相邻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具体地,第二翅片22的多个第一部分221的后侧与后侧第一弯曲段的前侧面相连,第二翅片22的多个第二部分223的前侧与前侧第一弯曲段111的后侧面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15所示,第二翅片22的多个连接部222中的一部分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第二翅片22的多个连接部222的另一部分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
如图13、图15和图17所示,第二翅片22沿左右方向大体以波浪状延伸且设在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第二翅片22的波高在前后方向上,第二翅片22的连接部222可与相邻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具体地,第二翅片22的多个第一连接部2221与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第二翅片22的多个第二连接部2222与另一个弯曲段112相连。
其中对于单个第一换热管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换热管11上可以仅设有一个第一弯曲段111,即第一平直段1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仅一端有第一弯曲段111。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15所示,一个第一换热管11的第一弯曲段111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弯曲段111与第一平直段1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相连,第一平直段1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即第一平直段1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弯曲段111。
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换热管11的两个第一弯曲段111均与第二翅片22相连。具体地,其中相邻第一换热管11的一个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有第二翅片22,第二翅片22与相邻第一换热管11的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相邻第一换热管11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有第二翅片22,第二翅片22与相邻第一换热管11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管12包括第二弯曲段121和第二平直段122,第二弯曲段121的通道3与第二平直段122的通道3连通。换言之,第二换热管12的通道3贯穿第二平直段122和第二弯曲段121。
第二弯曲段121与第二平直段12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相连,第二弯曲段121的部分管段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平直段122的长度方向成角度。换言之,第二换热管12由基材折弯形成,具体地,第二弯曲段121是对基材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进行折弯而形成。第二弯曲段121仅有一端与第二平直段122相连。第二平直段1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平直段112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第一平直段112与第二平直段122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翅片22的至少另一部分设置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二弯曲段121之间。换言之,第二翅片22设置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111之间,也设置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二弯曲段121之间。具体地,第二翅片22设在相邻第一弯曲段111和第二弯曲段121之间。在图3-9所示,第一弯曲段111相对于第一平直段112向上弯曲,第二弯曲段121相对于第二平直段122向下弯曲,相邻第一弯曲段111和第二弯曲段121之间的第二翅片22,第二翅片22的上边一段在前后方向上的一侧与第一弯曲段111相连,第二翅片22的下边一段在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与第二弯曲段121相连。由此,通过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和相邻第二弯曲段121之间均有第二翅片22的至少部分,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翅片22并不限于如图3-9所示既与第一弯曲段111相连也与第二弯曲段121相连的形式。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二弯曲段121之间设置有第三翅片,第三翅片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方向上相邻换热管1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三翅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换热管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相邻第二弯曲段121之间设置第三翅片,第三翅片可以与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类似,也可以与图10-15所示的第二翅片22类似。由此,通过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置第二翅片22,同时相邻第二弯曲段121之间设有与第二翅片类似的第三翅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三翅片与第二翅片22形状相同,在第一方向上尺寸不同。
具体地,单个第一换热管11上有两个第一弯曲段111(第一平直段11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弯曲段111),且单个第二换热管12上有两个第二弯曲段121(第二平直段12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弯曲段121)的情况下,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和相邻第二弯曲段121之间的翅片布置形式可以为:
位于左侧的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可以设有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也可以为图10-12所示的第二翅片2,还可以为图13-15所示的第二翅片22。
位于右侧的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设有可以设有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也可以为图10-12所示的第二翅片2,还可以为图13-15所示的第二翅片22。
位于左侧的相邻第二弯曲段121之间可以设有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且与位于左侧的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的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为一个,也可以为类似图10-12所示的第三翅片,还可以为类似图13-15所示的第三翅片。
位于右侧的相邻第二弯曲段121之间可以设有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且与位于右侧的相邻第一弯曲段111之间的图3-9所示的第二翅片22为一个,也可以为类似图10-12所示的第三翅片,还可以为类似图13-15所示的第三翅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还包括第一管4、第二管5、第三管6和第四管7。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的一段插入第一管4,另一个第一弯曲段111的一段插入第二管5相连,第一换热管11连通第一管4和第二管5,第二换热管12的一段插入第三管6,第二换热管12的另一段插入第四管7,第二换热管12连通第三管6和第四管7。
如图2-15所示,第一管4、第二管5、第三管6和第四管7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管4和第二管5在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通过第一换热管11连通,第三管6和第四管7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且通过第二换热管12连通。例如第一管4和第三管6均位于左侧且间隔布置,第二管5和第四管7均位于右侧且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4和第三管6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一管4和第三管6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尺寸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第一管4和第三管6不会因接触或间隙太小而导致第一管4和/或第三管6上的焊料堆积在第一管4和第三管6接触的位置,从而导致流进第一管4和第三管6上的安装换热管1的槽中的焊料不足,引起换热管与第一管4或第三管6焊接泄漏或焊接强度不足。
第二管5和第四管7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二管5和第四管7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尺寸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因此第二管5和第四管7不会因接触或间隙太小而导致第二管5和/或第四管7上的焊料堆积在第二管5和第四管7接触的位置,从而导致流进第二管5和第四管7上的安装换热管1的槽中的焊料不足,引起换热管与第二管5和第四管7焊接泄漏或焊接强度不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平直段112的长度方向上,第二翅片22与第一管4或第三管6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和/或,第二翅片22与第二管5或第四管7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由此,在焊接过程中,第一管、第三管、第二管或第四管上的钎剂不会滴落到翅片上引起翅片溶蚀,保证了翅片2与两系统换热管的夹紧面受力相同,提高翅片的焊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100包括多个互不连通的制冷回路,多个制冷回路中的两个制冷回路共用至少一个换热器10。
下面以双制冷系统空调机组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包括两个压缩机110、两个节流装置130、一个冷凝器120和一个蒸发器140。换言之,两个制冷系统共用一个冷凝器120和一个蒸发器140,且冷凝器120和蒸发器140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0。其中节流装置130可以为膨胀阀。具体地,冷凝器120和蒸发器140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
其中一个制冷系统包括一个压缩机110和一个膨胀阀,其中压缩机110与冷凝器120的第一换热器101的第二集流管2和第二换热器102的第二集流管2相连,膨胀阀与冷凝器120的第一换热器101的第一管4和第二换热器102的第一管4相连。并且,压缩机110与蒸发器140的第一换热器101的第二管5和第二换热器102的第二管5相连,膨胀阀与蒸发器140的第一换热器101的第一管4和第二换热器102的第一管4相连。
另一个制冷系统包括另一个压缩机110和另一个膨胀阀,其中另一个压缩机110与冷凝器120的第四管7相连,另一个膨胀阀与冷凝器120的第三管6相连。并且另一个压缩机110与蒸发器140的第四管7相连,另一个膨胀阀与蒸发器140的第三管6相连。
在该双制冷系统空调中,根据负荷要求,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制冷系统独立运行(部分负荷运行),或两个制冷系统(满负荷运行)同时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通道,且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大体为矩形,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和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通道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部分管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成角度,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一换热管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厚度方向,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换热管;
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一翅片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之间,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两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二翅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宽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为以大体波浪状延伸的折叠翅片,所述第二翅片包括多个第一部分、多个连接部和多个第二部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和一个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一个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段插入所述第一管,另一个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段插入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段插入所述第三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另一段插入所述第四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管和第四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和/或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连接部中的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中的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连接部的另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中的另一个第一弯曲段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第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相连,所述第二翅片的多个第二部分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弯曲段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第一管或第三管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和/或,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第二管或第四管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第二弯曲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通道与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部分管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成角度,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设置有第三翅片,所述第三翅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三翅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翅片与所述第二翅片形状相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尺寸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的至少另一部分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
CN202020718832.8U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 Active CN212362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832.8U CN212362502U (zh)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832.8U CN212362502U (zh)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502U true CN212362502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8832.8U Active CN212362502U (zh)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765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765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1057B1 (ko) 열교환기 및 공기 조화기
JP5397489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KR101449889B1 (ko) 열교환기 및 공기 조화기
US7182127B2 (en) Heat exchanger
AU2002343716A1 (en) Split fin for a heat exchanger
JP2008002746A (ja) 高性能空気熱交換器
JP7461719B2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130084178A (ko) 헤더 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열교환기
US1010109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heat exchanger
JP3653909B2 (ja) 熱交換装置
CN212362502U (zh) 换热器
EP3644002B1 (en)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EP3845851B1 (en)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10488124B2 (en) Corrugated fin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orrugated fi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rrugated fin heat exchanger
US20030079871A1 (en) Heat exchanger tube with optimized plates
CN210128532U (zh)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13587495B (zh)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JP2011112315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5516387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1027484A (ja) サーペンタイン型熱交換器
US11788799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7188564B2 (ja) 熱交換器
WO2012098915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573698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3915801B (zh)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